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ppt课件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END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液化的应用
【应用】
液 化 的 应 用
A、气体打火机 B、人工降雨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C、液化石油气
演示课本图11-30所示的实验。 思考:在什么条件下这种尾气才容 易制成? 为什么水蒸气刚喷出时不是白色雾 状?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霜与凝华
【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气温低于0℃时,水蒸气直接 凝华成小冰粒附在草木、屋瓦 上,便是霜。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霜与凝华
凝 华 现 象
A、雪
B、霜
C、灯泡变黑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2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看课本图11-33,你发现哪几个物态 变化过程吸热?哪几个物态变化过程 吸热? 讨论图11-34中,AB、BC、CD、 DE、EF、FG各段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知道该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Fra bibliotek教学目标
1
冰、雾、霜的形成
理解冰、雾、霜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
2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分析、归纳,总结出晶体物态变化的一般规律。 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有环境保护意识。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冰与凝固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消防灭火
空中的小水珠在下降的过程中, 遇到0℃以下 的冷空气,水珠快速凝固成冰珠,在上升气流带 动下上升,冰珠越结越大,下落时,就是冰雹.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演示实验:课本图11-27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里面有几个物态变化过程?
初中年级物理物态变化过程及记忆口诀

物态变化过程
三态六变及吸热放热情况:
物态变化熔化:固态→液态(吸热)
凝固:液态→固态(放热)
汽化:(分沸腾和蒸发):液态→气态 (吸热)
液化:(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气态→液态 (放热)
升华:固态→气态 (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
(注意:这里所说的“吸热”与“放热”的“热”都是指的热量,而不是指的温度、内能、热值、比热容等热力学概念。
即为“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的简称。
在物理学中,热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或“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物态变化口诀分享
1.温度计
测温度的温度计,热胀冷缩是规律。
冰水混合作零度,标准沸水百度计。
2.温度计的使用
泡全浸入被测液,不碰容器底或壁。
进入稍候一会儿,示数稳定再读数。
计数仍留被测液,视线与柱上面平。
读数:仰读偏小俯偏大。
3.熔化和凝固
固态变液为熔化,液态变固称凝固。
固体分晶和非晶,非晶熔化无局限。
晶体熔化有熔点,吸收热量温不变。
4.汽化和液化
液态变气称汽化,包括沸腾和蒸发。
蒸发发生液表面,任何温度都进行。
液体蒸发要吸热,依附物体温下降。
剧烈汽化是沸腾,内部表面同进行。
一定温度才发生,沸腾吸热温(度)不变。
沸腾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异。
压强与之有关系,压强减小沸点(降)低。
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过程

A.①汽化 ②液化 C.①升华 ②液化
B.①液化 ②汽化 D.①升华 ②凝华
例4、请将下列所学知识用线连起来
河面上冰冻解了
凝华
夏天,湿衣服变干
汽化
吸热
草木上的露珠
凝固
冰冻的衣服干了
熔化
放热
窗上的冰花
液化
冬天,河水封冻了
升华
想一想:
买回家的蔬菜时间长了会因失去水分 而干瘪,你能帮助妈妈解决这一难题吗?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 热过程
2008年10月8日
自然界中物质的三中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干 冰
一、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
1、熔化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晶体:内部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 固 (冰、海波) 体
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石蜡、 松香)
温 度 ℃
62
温 晶体凝固过程
度A
B
C
D 时间
温 非晶体凝固过程
度
A
B 时间
2、液化 液态 液化(放热) 气态
液化现象:
雾
从水壶口喷出的水蒸 气遇到冷空气后,变 成了白雾
露珠
注意:平常所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遇冷液化凝结成的小水滴。
例如:
夏天冰棒周围冒的白气 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水烧开时从壶嘴喷出的白气 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冒的白气
3、凝华
凝华(放热)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汽化(吸热)气态
凝华现象:
(1)、碘的凝华 (2)、冬天的霜、雾凇、冰 花的形成
小 温度 结
凝华(放热)
液化(放热)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现象是常见的。
1. 吸热现象:当物质从固态转变成液态或从液态转变成气态时,需要吸收热量才能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使分子能够脱离固态或液态的排列方式。
这些热量被用于增加分子的动能,而不是温度的升高。
这就是为什么在加热下,温度不会变化直到物质完全融化或汽化。
2. 放热现象:当物质从气态转变成液态或从液态转变成固态时,会释放热量。
这是因为在物质从气态或液态过渡到更有序的固态时,分子之间的互相吸引力增加了,导致分子的动能减小,热能转化为热量释放出去。
这就是为什么凝固或凝结的过程会产生热量。
需要注意的是,吸热和放热现象并不仅限于固-液-气的物态变化,也适用于其他形式的物态变化,例如固定气体转化为游离气体的吸热现象。
此外,在化学反应中也可以观察到吸热和放热现象,例如放热反应会释放热量,而吸热反应会吸收热量。
六种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

六种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在物理学中,物态变化有六种基本形式,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每种物态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有些是吸热过程,有些是放热过程。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物质吸收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使得原子之间的吸引力被克服,从而使固体变为液态。
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因为需要吸收热量来克服原子之间的吸引力。
例如,冰在吸收热量时会熔化成水。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即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当物质放出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减少,使得原子之间的吸引力重新建立,从而使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因为需要放出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热运动。
例如,水在放出热量时会凝固成冰。
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当液体吸收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被克服,从而使液体变为气态。
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因为需要吸收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例如,水在加热时会汽化成水蒸气。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即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气体放出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减少,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重新建立,从而使气态变为液态。
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因为需要放出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热运动。
例如,水蒸气在遇冷时会液化为水。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而不经过液态阶段。
当物质吸收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被克服,从而使固体直接变为气态。
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因为需要吸收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例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吸收热量时会直接升华为气态二氧化碳。
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即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而不经过液态阶段。
当气体放出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减少,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重新建立,从而使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因为需要放出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热运动。
例如,水蒸气在遇冷时会直接凝华为霜。
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过程及条件
01
熔化与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或凝固点,同时吸收或放出热量。
02
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或凝点,同时吸收或放出热量。
03
升华与凝华
03
汽化与液化
汽化现象及特点
汽化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特点
汽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降 低。
汽化方式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液化现象及特点
液化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特点
液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液化方式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液化的两种方式。
熔化、汽化、升华过程中的吸热现象
熔化吸热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冰熔化为水。
汽化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水蒸发为水蒸气。
升华吸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干冰升华为二 氧化碳气体。
凝固、液化、凝华过程中的放热现象
凝固放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会放出热量,如水凝固为冰。
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 物体温度降低。
升华现象
碘的升华、雪人不翼而飞、冰冻的 衣服变干、灯丝变细、樟脑丸变小 等都是升华现象。凝华现Leabharlann 及特点凝华定义01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凝华放热
02
凝华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凝华现象
03
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

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自然界中水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云、雾、雨、露、霜、雪、冰,但就物态的变化来说不外乎气、液、固三态。
水的三态变化通过下面一幅图可以清晰的体现:水由液态到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到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水由固态到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到气态叫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
水由气态到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到固态叫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自然现象中的水的三态变化:1. 云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液化)成的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者它们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
2. 雾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适合的条件下液化而成。
3. 雾凇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4. 雨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
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
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5. 露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是液化现象6. 霜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
7. 雪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冰晶增长得很快,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
8. 冰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体形态。
9. 关于白气冒出的白汽是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舞台上的烟雾效果是由于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热,周围的水蒸气遇冷而产生的。
综上,要想明确物质的物态变化,首先要明确物质是由那一物态向哪一物态变化,这样就可以准确的判定了。
2020版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思维导图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
升华是一个吸热的过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温度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注意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液泡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线,液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原理
用途摄氏度,用℃表示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一等份就是1℃常用单位
含义
温度计
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凝华是一个放热的过程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液化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物态变化
熔化
温度
凝华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温度的工具
使用
升华
液化
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以及液面上空
气的流动速度有关沸腾时在液态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
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汽化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凝
固过程中,温度升高
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一)温度1. 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单位及其规定: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记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就是1℃。
3. 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①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有很多种,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液体温度计。
②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③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在使用之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根据被测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把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要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3)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汽化和液化互为逆过程;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5)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物态变化中放热的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2. 晶体的熔化(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的识别:(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熔点。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图中:AB段表示固体升温过程。
此时物质不断吸热升温,保持固态。
BC段表示熔化过程。
此时,物质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CD段表示液体升温过程。
此时,物质不断吸热升温,保持液态。
(4)图中B点物体处于固态,C点处于液态。
(5)处于熔点的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状态。
放热的三种物态变化

放热的三种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状态变化,常见的物态变化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
在这三种物态变化中,有些是吸热的,有些是放热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三种放热的物态变化。
1. 气态变为液态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凝结,这是一种放热的物态变化。
当气体被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使得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形成液体。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释放出的热量被吸收,因此凝结是一种放热的物态变化。
例如,当水蒸气遇到冷凝器时,水蒸气中的热量会被冷凝器吸收,使得水蒸气凝结成水滴。
这个过程中,水蒸气释放出的热量被吸收,因此凝结是一种放热的物态变化。
2. 液态变为固态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这也是一种放热的物态变化。
当液体被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使得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形成固体。
在这个过程中,液体释放出的热量被吸收,因此凝固是一种放热的物态变化。
例如,当水被冷却到0℃以下时,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使得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形成冰。
在这个过程中,水释放出的热量被吸收,因此凝固是一种放热的物态变化。
3. 固态变为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这也是一种放热的物态变化。
当固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使得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形成气体。
在这个过程中,固体释放出的热量被吸收,因此升华是一种放热的物态变化。
例如,当干冰被加热时,干冰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使得干冰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形成二氧化碳气体。
在这个过程中,干冰释放出的热量被吸收,因此升华是一种放热的物态变化。
凝结、凝固和升华是三种放热的物态变化。
在这些变化中,物质释放出的热量被吸收,因此温度会下降。
这些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物态变化归纳总结(通用6篇)

物态变化归纳总结(通用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讲话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entence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物态变化归纳总结(通用6篇)物态变化归纳总结第1篇小水滴凝固成小冰珠,小冰珠逐渐成为大冰雹雾水蒸气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液化成小水珠露水蒸气在树叶、花草上液化成小水珠霜水蒸气遇冷在地面上凝华成为白茫茫的霜雾凇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物态变化归纳总结第2篇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放热的物态变化

《放热的物态变化》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放热的物态变化”。
啥叫物态变化呢?其实就是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
而放热的物态变化呢,就是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先来说说凝固。
比如说,咱们把水放进冰箱里,过一会儿,水就会变成冰。
这个过程就是凝固,而且会放出热量哦。
想象一下,冬天的时候,外面的水洼结了冰,就是因为温度降低,水凝固成冰,同时放出了热量。
再讲讲液化。
烧开水的时候,壶嘴会冒出“白气”,这可不是水蒸气哦,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这些“白气”其实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这个液化的过程也是放热的。
就好像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可乐,瓶子外面很快就会有很多小水珠,这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同时放出了热量。
还有一个就是凝华。
冬天窗户上的冰花,大家都见过吧?这就是室内的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冰,这个过程叫凝华,也会放热。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一天,小明在外面玩雪,他发现自己的手套很快就变得湿漉漉的。
这是因为雪在他的手上融化,而融化是吸热的,周围的热量被吸走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就遇冷在他的手套上凝华,形成了小冰晶,所以手套就湿了。
比如说,秋天的早晨,我们会看到草叶上有一层白霜,这就是因为夜晚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同时放出热量。
同学们,了解这些放热的物态变化是不是很有趣呀?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些现象。
像冬天哈气能看到白气,也是因为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
只要我们多观察,就能发现更多关于放热物态变化的奇妙之处。
好啦,关于放热的物态变化咱们就先说到这儿,希望同学们都能记住哦!。
第8课时 物态变化中吸放热及应用

6、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
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从哪一面吹来的,
试说明理由,并举出一个相同原理的例子。
蒸发 得快,从 答:风吹来的那一面手臂上的水______ 热量 多,手臂的这一面就感到凉,就知 手臂吸收的______ 道风是从这一面吹来的。
喝热水时,用嘴吹一吹,就凉得快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态变化中放热的应用
• 1.凝固放热: • 利用水凝固放热可使桔子不致冻坏。 • 2.液化放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蒸包子时上层先熟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 • 3.凝华放热: • 下雪天比平时暖和。
3、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1、冬天嘴呼出的“白气”的形成—— 液化 2、雾的形成—— 液化 3、露的形成—— 液化 4、霜的形成—— 凝华 5、用久日光灯管变黑——先升华后凝华 6、冰镇啤酒瓶“冒汗”—液化 — 7、用久的电灯的灯丝变细—— 升华
如图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 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 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 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正确的是( C ) A.a B.b C .c D.d
9.简易冰箱
原理:
水蒸发 吸热致 冷
为加快致冷效果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1.多用几条毛巾 • 2.将简易冰箱放在通风处
第8课时 物态变化及应用
• 学习目标: • 掌握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 会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1.物态变化名称:
•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吸热 放热
•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 4.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放热吸热口诀

物态变化放热吸热口诀物态变化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
为了更好地理解物态变化中的放热和吸热过程,我们可以用以下口诀来记忆:凝固、凝结、冻结、固态变,听了口诀大家分辨清。
放热释热熟练记,固态变化这几位。
首先,我们来讲解固态变化,它指的是物质由液态或气态向固态转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热量会被释放出来,所以是放热的过程。
例如,当水从液态转变为冰的时候,会释放出热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冰的接触是冷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液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
包括融化、汽化和升华这三个过程。
融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向液态转变的过程,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向气态转变的过程,而升华则是指物质直接由固态向气态转变的过程。
融化和汽化的过程都是吸热的过程,也就是需要吸收热量才能完成。
当我们将冰块放在室温下,冰块会慢慢融化成水,这是因为冰块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
同样地,当水受热而转变为水蒸气时,也需要吸收热量。
这就是为什么煮开水时,水面上会产生水蒸气,同时会感觉到热气腾腾的原因。
升华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它背离了常规的物态变化方式。
在升华的过程中,固态物质直接向气态转变,而不经过液态。
这个过程也是吸热的过程。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冰的升华,当零度以下的冰暴露在空气中时,冰会逐渐消失而不经过液态,这被称为干冰。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物态变化的放热和吸热规律。
当物质转变为更有序、更紧密的状态时,会释放热量,即放热。
而当物质转变为更无序的状态时,会吸收热量,即吸热。
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变过程。
最后,请大家记住这个口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态变化中的放热和吸热过程,提高我们对物质状态转变的认识。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了解这些过程,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物态变化实验教学案例二放热过程

好的,以下是关于物态变化实验教学案例二-放热过程的文章:引言:物态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而物态变化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让学生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原理,从而加深学生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文将介绍物态变化实验教学案例二-放热过程的内容、教学目的及步骤,并谈一下它的重要性。
一、实验内容放热过程是指物质在放热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常见的放热过程有凝固、冷凝和结晶等。
本次实验所用的示范物质是硫酸铜,硫酸铜在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会发生放热反应,从而发生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
实验目的是通过观察硫酸铜的加热过程,理解放热反应的物理原理,从而进一步认识物态变化的过程。
二、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和实验操作,了解物态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规律;2、理解放热反应的定义和物理原理;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5、知道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三、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取一只烧杯,用清水清洗干净;2、将一定量的硫酸铜粉末放在烧杯中,根据实验需要控制其数量;3、用蒸馏水将硫酸铜粉末润湿,在室温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待其完全吸收水分。
步骤二:加热过程1、将烧杯放在一个烧杯架上,使用的火源可以是燃气灶或者是电炉;2、先用小火烘烤硫酸铜粉末,加热至其变成蓝色的液态;3、在加热过程中,可以用玻璃棒搅拌硫酸铜溶液,以促进其均匀加热;4、注意安全,避免烧伤、煤气泄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步骤三:实验观察1、观察硫酸铜的加热过程,记录温度变化、热量释放、物态变化等实验数据;2、记录实验的观察结果,反应硫酸铜物态变化的特点;3、结合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分析物态变化的原因和物理原理。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安全注意全过程的操作规范性;2、实验现场宜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气体的产生;3、观察实验现象时应仔细观察,记录详细的实验数据;4、实验后及时清理实验场地和实验器材。
02.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03.初三重培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 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2.(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
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水的沸点为。
(2)汽化的两种形式:和。
它们的相同点:;(3)液体沸腾条件:①;②。
晶体熔化条件:①;②。
3.液体沸腾过程中与晶体熔化过程中有相同特点:继续吸热,但温度。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
【基础•巩固】1.把少量的碘放人烧瓶中,上面盖玻璃片,然后微微加热,可观察到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_____;这个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2.吃冰棒和在胳膊上擦些酒精都会感到凉快些,前者是由于冰棒在___________过程中________热;后者是由于酒精在_________过程中_________热·3.小王和小李各倒一杯热开水,小王对热开水吹风,小李用两个杯子将水来回倒,过一会儿开水就不烫嘴了。
小王做法的主要物理依据是增加空气__________,从而加快热水蒸发,利用蒸发__________热的道理,把热迅速带走;小李做法的主要物理依据是既增加空气_________,同时又增加_________,从而加快热水蒸发,把热迅速带走。
两杯热水冷得快的是_________·4.游泳或洗澡后会感觉到表较冷,这是因为()A.气温比水的温度低B.人体还没有适应环境C.人身上的水在蒸发时吸热D.以上说法都不对5.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6.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是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物变质D.加油站附近不允许使用手机7.用质量相等的0O C的冰和0O C的水冷却食物()A.用冰好,因为冰的温度低B.用水好,因为水有流动性C.用冰好,因为冰熔化成水时吸收大量的热D.效果一样8.海波的凝固过程一定是( )A.吸热,温度升高B.放热,温度不变C.吸热,温度不变D.放热,温度降低9.夏天吹电风扇人感到凉爽,达是因为( )A.吹过来的风的温度比室温低B.室内的温度降低了C.加快汗液蒸发使人体表面的温度下降D.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10.在炎热的夏天,城市街道上经常有洒水车洒水,以降低路面的温度,这是利用了( )A.洒水后减少了路面热量的散发B.水的温度低,从而有效地降低路面的温度C.洒水后增加路面热量的对流D.水蒸发要吸收热量,使路面温度有所降低11.在室内,将一支长时间放在装有酒精的瓶中的温度计迅速抽出后的一段时间内,温度计的示数将( )A.上升B.下降C.先下降后上升D.不变12.张华同学回忆起小时候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看到的自然现象,属于吸热的是()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C、深秋江面上晶莹冰凌的生成D、初冬江面上美丽雾凇的出现13.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A.凝华B.汽化C.升华D.熔化14.吃冰糖葫芦是冬季里北方孩子的一大乐趣,要想保证糖葫芦外皮脆而不焦,熬糖做糖衣时通常在糖中加水,因为水在沸腾的过程中,继续,温度。
物态变化吸热与放热

物态变化吸热与放热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改变温度和压力时所发生的状态变化。
它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在物质状态改变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的现象。
本文将介绍与物态变化相关的吸热和放热过程。
一、物态变化吸热现象物态变化中的吸热现象也称为端吸热,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时所吸收的热量。
吸热现象通常发生在固体和液体的状态转变上。
1、固体-液体吸热当固体转化为液体时,需要吸收一定量的热能来克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就是固液相变的吸热现象。
例如,将冰块放置在室温下,冰块就会逐渐融化为水,这是由于冰块吸收了周围环境的热能。
吸热现象的特点是温度不变。
在这个过程中,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能量转化往往是平衡的。
2、液体-气体吸热液体转化为气体时也需要吸收热能,这种转化也需要克服液体内部的相互吸引力,因此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
例如,将一些水倒入平底锅中,将火打开,不久水就会变成水蒸气。
这是因为液态吸收了热能,转化为气态。
吸热现象的特点是温度不变。
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又被称为沸腾。
二、物态变化放热现象与吸热现象相对应的是放热现象,也称为端放热。
物质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时释放的热量称为放热现象。
放热现象通常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转化上。
1、气体-液体放热当气体转化为液体时,由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增强,因此需要释放热能。
例如,在夏天,如果将冷饮品放置在室外,饮品表面就会形成水滴,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被冷却后转化为液态。
在这个过程中,热能被释放。
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把空气中的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
2、液体-固体放热当液体转化为固体时,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增强,因此需要释放热能。
例如,将热水倒进冰盒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水就会变成冰块。
这是由于热量被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热能减少导致温度下降。
在这个过程中,热能被释放为冰,使得液体变成固体。
三、物态变化的应用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放热过程

小练习
1: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凝固的图像是(
D)
2、.把0℃的水和0℃的冰同时拿进0℃的房间将会 (
A.冰将会熔解 C.水和冰都保持原状态 B.水将会结冰 D.无法判断。
C)
二 雾与液化
阅读P13,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是液化? 2、列举一些液化现象的事例?
沸腾与液化实验
练习 3、液化的条件:物质液化要放热。
2、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壁会变黑,这一变化中,组成灯丝 的物质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C ) A.汽化和凝华 C.升华和凝华 B.汽化和凝固 D.升华和凝固
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C.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4、下列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 A.熔化 B.升华 C.液化
1、烧开水时,会看到壶嘴喷出很多的“白气”,请问这个 “白气”是气体吗?试加以说明。 答:当水沸腾时,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 量的汽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 散发到空气中。
水蒸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中的水蒸气我们 是看不见的。至于我们看到的“白气”则不是气体,而是 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放热液化成的大量的小水滴,这些小 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雾状,看起来就好象是白气。
6、什么是凝华? 7、物质凝华要放热。
时放出热量的539倍,所以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
烫伤严重很多。
4、从冰箱中拿出玻璃瓶后,发现瓶子外面“出汗”这 是( C ) A.水从瓶中渗出来的结果 C.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 D.汽化现象
5、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门里冒出白气,这
是(
C
)
A、冰箱内的冰升华为水蒸气; B、冰箱内的冰熔化成水后,迅速汽化成水蒸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被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烫伤,哪个更严重?
答: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由于温度相同,它 们的冷热程度也相同, 但由于水蒸气在液化时要放出大量 的热,同样多的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比较,100℃的 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时放出的热量是100℃的水降低1℃ 时放出热量的539倍,所以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 烫伤严重很多。
A.熔化 B.升华 C.液化 D.汽化
小结:1、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
2、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
应用:
冬季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 防菜被冻坏。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我们学到了什么?
1、什么是凝固?
2、物质凝固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不变。
3、晶体凝固的条件:⑴、放热;⑵、达到凝固点。 4、什么是液化?
这是( C )
A.水从瓶中渗出来的结果
B.熔化现象
C.液化现象
D.汽化现象
5、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门里冒出白气,这
是( C )
A、冰箱内的冰升华为水蒸气; B、冰箱内的冰熔化成水后,迅速汽化成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D、冰箱内的水蒸发成的水蒸气。
三 霜与凝华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 成固态的过程。
C 2、.把0℃的水和0℃的冰同时拿进0℃的房间将会 ( )
A.冰将会熔解
B.水将会结冰
C.水和冰都保持原状态
D.无法判断。
二 雾与液化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 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从水壶口喷出的水蒸气遇 到冷空气后,变成了白雾
常见的液化现象
沸腾与液化实验
3、液化的条件:物质液化要放热。
练习
1、烧开水时,会看到壶嘴喷出很多的“白气”,请问这个 “白气”是气体吗?试加以说明。
3、观察海波的凝固
实 验
结论:物质凝固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不变。
3、物质凝固要放热。
4、晶体凝固的特点:晶体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无
熔点与凝固点。
5、晶体凝固的条件: ⑴、达到凝固点;⑵、放热。
练习
D 1: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凝固的图像是( )
的 凝华 现象。
2、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壁会变黑,这一变化中,组成灯丝
(C)
A.汽化和凝华
B.汽化和凝固
C.升华和凝华
D.升华和凝固
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C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早晨有浓雾
C.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4、下列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 C )
答:当水沸腾时,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 量的汽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 散发到空气中。
水蒸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中的水蒸气我们 是看不见的。至于我们看到的“白气”则不是气体,而是 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放热液化成的大量的小水滴,这些小 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雾状,看起来就好象是白气。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3、利用降温的办法可以分离空气中的氧气、氮气、 二氧化 碳,已知它们的沸点分别是-183℃、-196℃、-78℃,当
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_二___氧__化__碳____,其次 是____氧__气_______,最后是____氮___气___________。
4、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玻璃瓶后,发现瓶子外面“出汗”
5、液化的条件:物质液化要放热。
6、什么是凝华?
7、物质凝华要放热。
友谊要像爱情一样才温暖人心,爱情要像友谊一样才牢不可破。 写字像插秧,一株一株的种。——王月英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知道看人背后的是君子;知道背后看人的是小人。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怎样形成的?
霜的形成,凝华现象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说明凝华是吸热 还是放热?
物质凝华要 放热 。
练 习 1、对烧瓶中的固态碘微微加热,发现固态碘的体积逐渐
变 小 ,而烧瓶中充满紫色的碘的蒸汽,却没有看到 液体的碘,这种现象就是碘的 升华 ,过一会儿,又
看到烧瓶的内表面附着了一部分固态的碘,这是碘蒸气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 放热过程
复习
我们已学过哪三种物态变化?
一 冰与凝固
1、什么是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列举一些凝固现象的事例?
冰山的形成
思考:海波的熔点48℃,38 ℃的海波呈 固 态;54 ℃的
海波呈 液 态; 48℃的海波呈固态 、液态 或固、液共存 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