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第六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 三、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 四、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 以后进一步发展。
• 行为主义基本主张: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强 化。信息加工认知主义者也还是客观主义的。
(2)理论应用 ①支架性教学 把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
实的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和学习者共 同完成某种文化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外部 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 随着活动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位 于学生的独立活动,最后完全撤去脚手架。
②认知学徒制
知识经验较少的学习者在专家的教 导下参与某种真实的活动,从而获得该 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 按此思路,教师 作为“师傅”在现场中对学生的认知活 动进行示范和引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 逐步更多地洞悉专家所使用的知识和问 题解决策略。
一种解释或假设
• ②知识不能精确概括世界法则,具体问题中需要有 针对地再创造。 ③知识不能以实体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它的外在 形式在学习中由个体的经验背景重新建构起来,形成内 化的“思维中的具体”
(2)学生观 ①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
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②学生的经验世界具有丰富性和
差异性。
(3)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③情景性教学 学习应与情景化的活动结合起来,
情景学习的具体特征为: a.真实任务情景 b.情景化的过程 c.真正的互动合作 d.情景化的评价
④抛锚式教学
锚式情景教学的主要意图是将学习活动与某种 有意义的大情景挂钩。“锚”指的是包含某种问题 任务的真实情景。其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在一个真实、 完整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通过学习者主 动学习,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尝试理解情景,在教 师的引导和学习小组的互动中形成新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步发展。

⾏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1)客观主义──分析⼈类⾏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2)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类⾏为的最重要因素;(3)强化──⼈们⾏动的结果影响着后继的⾏为。

⾏为主义的思想观念反映在教学上,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育者的⽬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

⾏为主义者根本⽆视在这种传递过程中学⽣的理解及⼼理过程。

信息加⼯的认知主义者,基本上还是采取客观主义的传统。

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客观事物的特征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构成。

他们与⾏为主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

教学的⽬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步发展。

在⽪亚杰(J.Piaget)和早期布鲁纳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但相对⽽⾔,他们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内化为认知结构。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布鲁纳为⾸的美国教育⼼理学家将前苏联教育⼼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以后,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的推动作⽤。

维果斯基在⼼理发展上强调社会⽂化历史的作⽤,特别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的⾼级⼼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

他认为,⾼级的⼼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常⽣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

另⼀⽅⾯,内在智⼒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

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的活动。

所有这些都对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有很⼤的影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同取向建构主义本⾝并不是⼀种学习理论流派,⽽是⼀种理论思潮,并且⽬前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尚未达成⼀致意见,存在着不同的取向(Steffe&Gale,1995;Prawat,1996;陈琦、张建伟,199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Ⅰ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根本看法1、建构主义以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根基上,在必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办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出发;不是由教师一致指引,达成相同的加工活动,而是在教师和他人的辅助下,经过独到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起对现实世界的意义。

2、建构主义以为,知识其实不是对现实的正确表征,它不过一种解说、一种假定,它其实不是问题的最后答案,相反,它会跟着人类的进步而不停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定;并且知识其实不可以精准地归纳世界的法那么,在详细问题中需要针对详细情境进行再创建。

3、从学习者形成的知识构造的构成来看。

建构主义以为,知识构造其实不是线性构造或层次构造,而是环绕要点看法而建构起来的网络构造的知识,既包含构造性知识,也包含非构造性知识,学习结果应是建构构造性与非构造性知识的意义表征。

学习能够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

初级学习属于构造优秀领域,要修业生懂得看法、原理、技术等,所包含的原理单调的,角度是一致的,此类学习也叫非情境化的或去情境化的学习。

高级学习属于构造不良领域,每个任务都包含复杂的看法,各种原理与看法的互相作用不相同,是非构造化的、情境性学习。

传统学习领域,混杂了初级、高级学习的区分,把看法、原理等作为学习的最后目的,而真切的学习应是要建构环绕要点看法构成的网络构造,包含事实看法策略归纳化的知识,学习者能够从网络的任何一点进入学习。

二、建构主义对于教课的根本看法1、侧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课。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注的对象。

教师是学买卖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教授者与灌注者。

教师应擅长引起学生看法上的不均衡,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疗与纠正,充足注意每个学生在认识上的特别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元认知能力。

简述建构主义的主要教育观点

简述建构主义的主要教育观点

简述建构主义的主要教育观点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他们的经验和理解来建构知识。

因此,教育应该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通过探究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以下是建构主义的主要教育观点:
1.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积极参与探索和实践来建构知识和理解。

2. 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生需要将新的知识和经验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建立有意义的概念和理解。

3. 学习是社会性的:个体通过与其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来学习,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对学习有深远影响。

4. 学习是情境依赖的: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程度和背景知识的多少影响着他们能否理解和建构新知识。

5. 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学生发掘问题和探索解决方法。

6. 学习应该是终身的:学生需要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思维,不断发展和应用新的知识和技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个人如何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内部认知过程来构建自己的理解和知识。

以下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的详细阐述:1.知识是主动构建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或传递的,而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的。

这种构建发生在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包括与他人的交流、实践、反思等。

学习者不是简单地复制或接收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和情境,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

2.学习是社会互动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互动过程。

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和共享,来深化理解和知识构建。

这种社会互动为学习者提供了反思和修正自己理解的契机,并有助于形成更全面和准确的知识。

3.强调情境性和问题解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发生在真实的情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

学习者应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种基于情境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习者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其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重视内部认知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仅是外部环境对学习者的刺激反应,更是内部认知过程的结果。

学习者通过对外部信息的加工、组织和整合,形成自己的理解、概念和知识结构。

这种内部认知过程受到学习者的先前经验、认知风格和情感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5.强调多元化和差异性:建构主义尊重学习者的多元化和差异性。

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认知风格和学习速度,因此应该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设计。

建构主义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不同的学习资源、方法和路径,以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和学习。

6.倡导自主学习:建构主义鼓励学习者自主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应该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调整。

这种自主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7.强调评价和反思:建构主义认为,评价和反思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9第九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9第九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知识观:对客观知识的质疑 三个特点:动态性;不确定性;时空限制性 知识是一种解释和基于现有方法的可验证的“假设”; 知识并不是一用就灵的,要具体分析; 知识理解性的个别差异; 知识虽不是“真理”,但是近似真理; 对传统教学的批评和进步:不迷恋权威;鼓励质疑和
对信息加工的批评:学习过程不是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 双向互动
思考:比较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的学习观?发现二者的适用性。 2、社会互动性 社会互动对个体、集体和国家的发展作用
学习共同体:多元的知识技能;共同的目标;知识资源的共享; 强调共同体的自我管理,教师是组织者和促进者
3、情境性 传统教学:概括化的知识是核心,情境的远离 情境性学习的具体体现: 必须在实践中予以理解 学习要想师徒制一样 学习的关键:理解知识的情境限制性和适用的条件规则等
复的影响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在以上基础上接受了“知识的建
构,新旧知识反复的相互影响” 相对于激进主义,它们并不赞同“知识仅是对经验世
界的适应”
总结: 认知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 包括:激进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建构主义 包括:社会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取向的建构主
(二)、教学观 知识的应用性差原因是: 教学内容是结构性的,而实际情景则是复杂的 教学目标是接受和记忆 知识的简单结构化不利于应用 基于高级知识的学习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该理论——随机
通达教学原则 多次观察同一风景的差异比较 同一内容多次反复学习:不同目的,不同角度,促进迁移 随机通达教学的目的: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和建构 原则要求:1.多元的知识表征;2.概念与案例;3.追求复杂化;4.

教育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我们学生都有原有的基本知识体系,就是听课有原有的知识,强调老师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上生长成出新的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是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而是许多理论观点的统称。

它是对学习的认知理论的一大发展。

它的出现被人们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斯腾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同取向建构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学习理论流派,而是一种理论思潮,并且目前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存在着不同的取向。

在目前的各种建构主义思潮中,对教育实践具有一定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

1.激进建构主义这是在皮亚杰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以冯•格拉塞斯费尔德和斯泰费为代表。

激进建构主义有两条基本原则:(1)知识不是通过感觉被个体被动地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2)认识的机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

2.社会建构主义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以鲍尔斯费尔德和科布为代表。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

(2)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的社会性的过程。

(3)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交往和游戏等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个体经验,这可以叫做“自下而上58的知识”。

(4)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则形成的公共文化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

3.社会文化取向社会文化取向也受到了维果茨基的影响。

(1)心理活动是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与学习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知识的来源。

(2)个体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解决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达到活动的目标。

(3)这种观点提倡师徒式教学,就像工厂中师傅带徒弟那样去教学。

4.信息加工建构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比信息加工理论前进了一步。

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基于学习的,意识的学习理论,建构主
义的基本思想是学习是一个主动的、针对性的构建知识的活动。

它重
视与环境中的个人活动之间的交互。

此外,它还强调对对象的浓厚兴
趣以及个人对事物的看法等,从而引入他们自己的经验,满足他们学
习的需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观点以下几项:首先,建构主义认为学习
和理解是一个主动过程,是学习者从曾经做过的事件中获得知识并将
其应用到新的环境和新的任务中;其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目的,
是帮助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形成知识、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有趣的过程,应该受到肯定的情
感反馈,以促进学习者的动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有效地发展学习者个性化知识、兴趣和情感,并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
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育领域,建构主义成为当今主流的学习理论思想。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动机,并
且强调学习者的兴趣、理解和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运用有
助于学习者获得更高效、贴切的有效学习和深入理解。

教育心理学第3章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理论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3章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理论PPT课件

三、建构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一)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观 点的影响
❖ (二)传统哲学观念的转变 ❖ (三)教一) 个体建构主义
关注学习者个体是如 何建构某种认知方面的 或情感方面的特征的, 主要以皮亚杰的思想为 基础发展起来的。与原 来的认知理论有更大的 连续性。
(二) 社会建构主义
探究学习的基本形式: 1.教师提出一个矛盾事件; 2.学生形成假设以解释事件或解决问题; 3.学生搜集数据验证假设; 4.学生得出结论; 5.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
(七)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学生面临一个对他们来讲有意义 的真实问题,这个问题引发他们在相互合作发现解 决方法的过程中进行探究。问题是真实的,而且往 往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例:留守儿童的特点、学校中的暴力、当地河流的污 染、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态度、上网成瘾
第三节 学习理论(3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节 建构主义
一、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行为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客观主义、环境
主义、重视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 认知理论的心理学家比较重视学习的内
部过程与内部条件,但基本上还是遵循客观主 义的传统。
如果把从客观主义到建构主义看作一个连续体,则 建构主义与其他学习理论在这个连续体上的位置 如下:
建构主义教学举例:消化系统
1、请学生回答关于消化系统他们都知道什么。 教师希望能将新信息与学生已有信息建立 联系,并纠正他们关于消化系统的错误认 识。
2、请已分好组的学生扮演不同种类的食物, 看谁最先通过整个消化道。
3、将消化系统这一单元与他们自己的饮食习 惯建立联系,请每个学生分析自己从一天 所吃的食物中吸收了多少营养。
《贾斯伯•武德伯里探险记》

2024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2024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2024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

对于准备 2024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来说,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的。

例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狗在听到铃声与食物的多次配对后,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强化或惩罚来增加或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关注学习者内部的心理过程,如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强调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习;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才能实现有意义学习。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

知识不是绝对的,而是在特定情境中由学习者构建的。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如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主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促进学习的氛围。

二、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类型内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如对知识的兴趣、好奇心等;外部动机则是由外部奖励或压力驱动,如考试成绩、表扬等。

2、学习动机的理论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如自我实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将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及时反馈、适当的竞争与合作等方式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知识的学习1、知识的类型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如历史事件、数学公式等;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写作技巧、解题方法等。

2、知识的理解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学习材料的内容和形式、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等。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的兴起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理论领域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学习论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客观主义--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强化--人们行为的结果影响着后继的行为。

反映在教学上,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及形成连锁,教育者的目标就是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就是在这个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相同的理解。

他们忽视了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及心理过程。

认知主义者,如信息加工论,基本上还是采用了客观主义传统,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实体、客观实体的特征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与行为主义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征,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在皮亚杰和布鲁纳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皮亚杰在讨论认识发生、发展时就曾提到建构问题,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而人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变化与建构之中,环境和个体特征是影响它的两个决定性因素,而建构的基本心理机制就是同化和顺应(或称双重建构)。

所谓同化就是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纳入到头脑的认知结构中,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所谓顺应就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布鲁纳的建构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对客观世界表征形式的不同,讨论了不同时期的儿童如何对客观世界进行建构。

布鲁纳认为,儿童表征系统的发展依次为动作表征、意象表征和符号表征,它们顺序发展,相互作用,但彼此不能替代二是通过讨论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阐明了认知结构的来源和知识建构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学习的定义。

(2)学习的主要理论: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布鲁纳的认识一结构学习论。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考纲链接1.学习的实质与特征:(1)学习的概念。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首先,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其次,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此外,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3.学习内容: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4.加涅关于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的分类:(1)加涅关于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关于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5.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6.联结学习理论:(1)尝试-错误说:由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提出。

其主要理论要点-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要点二为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建立:要点三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率,准备率。

(2)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由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提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第二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虽然不同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具体观点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在有关知识、学生、学习和教学等基本问题上还是存在一些共识的。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些基本的共识和观点。

一、知识观建构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知识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不能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

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建构主义的这种知识观虽然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按照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说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说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说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是一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它主要强调人们是如何借助自身的经验和知识来构建自己的理解和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知是一个主观的过程,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解释世界和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这个过程不断地发展和改变。

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和教育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知是一个主观的过程,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解释世界和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人们的认知结构是不断发展和改变的,这种变化是由外部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部因素包括环境、社会和文化等,而内部因素则包括个人的经验、知识、信念和态度等。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人们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建构和重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与人的情境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

2. 建构主义的实践建构主义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究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需要在探究和发现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提供有趣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解决问题。

(2)社会交往建构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他人互动,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以促进学习和发展。

(3)个体差异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因此每个人的学习和理解都是不同的。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符合其个体差异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

(4)反思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反思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促进自我发展和学习成长。

3. 建构主义在教育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环境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挑战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习环境应该是多元化和开放的,以便于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解决问题。

简述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简述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简述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 知识是建构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 passively 接收或传递的,而是由个体根据自身经验和理解主动建构的。

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将信息和经验加工、整合、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结构。

2. 知识是主观的: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知识是主观的,每个个体对于同一现象或问题的理解可能不同,因为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经验和观点。

因此,知识的建构是个体内部的主观活动。

3. 社会环境影响知识建构:建构主义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知识建构的重要性。

个体的知识建构过程受到社会文化、社会互动和语言等因素的影响。

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文化的参与,将个人的经验和观点与他人的经验和观点进行交流和协调,从而深化和拓展自己的知识。

4. 知识是相对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理或客观的知识。

每个个体对于同一现象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个体的经验和观点。

因此,建构主义强调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

5. 学习是积极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接收信息,还会主动地思考、组织和重构知识。

学习者通过自我调节、反思和探索,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意义。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知识的主观性和社会
环境的影响,认为知识是由个体根据自身经验和理解主动建构的。

建构主义对于教育和学习的影响很大,强调了学习者的参与和个体差异的重要性,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来理解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

简述建构主义的主要教育观点

简述建构主义的主要教育观点

简述建构主义的主要教育观点建构主义是一种教育理论,主张学习者通过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来主动参与学习。

建构主义的主要教育观点包括: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通过社会互动来实现的、学习是基于以往经验的重建、学习是一个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他们不仅接受外部的知识和信息,还通过自己的思考、解释和整合来建构新的知识。

因此,教育者的角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社会互动来实现的。

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构建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因此,教育者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他们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

第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基于以往经验的重建。

学习者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背景和先前的经验对学习的影响。

学习者通过将新的知识和经验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对比、整合和重建,来构建新的理解和知识。

因此,教育者应该了解学习者的背景和经验,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情况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以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学习者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因此,教育者应该创造具有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者与实际情境互动的机会,通过实践和体验来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建构主义的主要教育观点是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通过社会互动来实现的,学习是基于以往经验的重建,学习是一个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者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注重学习者的背景和经验对学习的影响,强调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二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虽然不同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具体观点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在有关知识、学生、学习和教学等基本问题上还是存在一些共识的。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些基本的共识和观点。

一、知识观建构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知识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不能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

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建构主义的这种知识观虽然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按照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概要Ⅰ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出发;不是由教师统一引导,完成同样的加工活动,而是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起对现实世界的意义。

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从学习者形成的知识结构的构成来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结构并不是线性结构或层次结构,而是围绕关键概念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既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知识,学习结果应是建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的意义表征。

学习可以分为低级学习和高级学习。

低级学习属于结构良好领域,要求学生懂得概念、原理、技能等,所包含的原理单一的,角度是一致的,此类学习也叫非情境化的或去情境化的学习。

高级学习属于结构不良领域,每个任务都包含复杂的概念,各种原理与概念的相互作用不一样,是非结构化的、情境性学习。

传统学习领域,混淆了低级、高级学习的划分,把概念、原理等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正的学习应是要建构围绕关键概念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事实概念策略概括化的知识,学习者可以从网络的任何一点进入学习。

二、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教师应善于引发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充分注意每个学生在认识上的特殊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元认知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的兴起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理论领域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学习论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客观主义--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强化--人们行为的结果影响着后继的行为。

反映在教学上,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及形成连锁,教育者的目标就是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就是在这个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相同的理解。

他们忽视了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及心理过程。

认知主义者,如信息加工论,基本上还是采用了客观主义传统,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实体、客观实体的特征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与行为主义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征,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在皮亚杰和布鲁纳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皮亚杰在讨论认识发生、发展时就曾提到建构问题,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而人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变化与建构之中,环境和个体特征是影响它的两个决定性因素,而建构的基本心理机制就是同化和顺应(或称双重建构)。

所谓同化就是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纳入到头脑的认知结构中,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所谓顺应就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布鲁纳的建构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对客观世界表征形式的不同,讨论了不同时期的儿童如何对客观世界进行建构。

布鲁纳认为,儿童表征系统的发展依次为动作表征、意象表征和符号表征,它们顺序发展,相互作用,但彼此不能替代;二是通过讨论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阐明了认知结构的来源和知识建构的问题。

以皮亚杰和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主体的认知结构,这和建构主义更加强调知识的主观性的观点还是有区别的。

20世纪70年代,维果斯基的理论介绍到美国以后,对现代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
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1.知识观
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理解,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着出现新的假设。

对知识的意义,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具有客观性,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

人类知识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相对性。

学生的书本知识就是一种对现实世界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最可靠的解释。

对知识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强调的是应用的普遍性,而建构主义则强调应用的情境性,人面临现实问题时,不可能仅靠提取已有的知识就能解决好问题,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改组、重组甚至创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按照这种观点,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答案,它只是对现实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前,对个体而言毫无权威可言,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来压服学生。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

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

2.学习观
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建构主义则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或传递,而是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

3.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需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

教学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把他所知道的信息告诉学生,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呈现,而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要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