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一节走进分子世界教学案

2024-2025学年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一节走进分子世界教学案

20242025学年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一节走进分子世界教学案我设计这节《走进分子世界》的教学案,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分子的基本概念,感受分子的运动,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分子的概念,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理解分子运动的原因。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子运动的原理。

2. 教学重点:分子的概念和分子运动的观察。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子模型、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魔法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到分子运动的奇迹,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分子的概念,解释分子运动的原理。

3. 实验: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分子运动实验,观察分子的运动,并记录下来。

4. 讨论: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讨论分子运动的规律。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理解分子运动的原理。

2.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孩子们的反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

2. 拓展延伸: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次分子运动的观察实验,加深对分子运动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分子的概念,认识到分子运动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走进分子世界》这节课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孩子们理解分子的概念和分子运动的原理是本节课的两个主要重点。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分子运动则是物质性质变化的基础。

分子运动的原理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让孩子们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这就是本节课的主要难点。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分子的概念,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魔法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让孩子们观察到分子运动的奇迹,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ppt课件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ppt课件

2. 扩散现象 (1) 定 义 : 不 同 的 物 质 在 相 互 接 触 时 , 彼 此 ② ___进__入___对方的现象. (2)说明: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③___分__子___之间.扩 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④ _不__停__地__做__无__规__则__运_动__,分子间有⑤__间__隙____.
探索更小的微粒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 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人 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 宏观的大致尺度.
1. 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 22 _原__子__核___和 23 _核__外__电__子__ 构成,原子核由 24 __质__子___和 25 ___中__子___构成.质子和 中子由 26 __夸__克___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核外 电子受原子核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例2 (2017齐齐哈尔)科技馆内有一个
“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
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
例2题图
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__同__种____(选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__排__斥____的结果.
物质的空间尺度
例3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按照物体的尺寸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地球→太 阳系→宇宙→银河系 B. 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 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D. 物质的微观模型是可以看到的,所以分子是可以用人眼 直接观察到的
6.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⑫__间_隙_____. (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⑬ _无__规__则__运_动____中. (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⑭__排__斥__力__. 注:对于分子运动的研究,不仅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 和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还可以通过扩散现象来间接研 究.

八年级物理(下)拓展提高全套(苏教版,含答案)- 从粒子到宇宙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八年级物理(下)拓展提高全套(苏教版,含答案)- 从粒子到宇宙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走进分子世界[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2.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

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3.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准备]1.我们用钢笔写字,时间久了,要清洗一下,回忆一下,清洗后清水还清吗?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2.你常看到妈妈在放衣服的箱子里放樟脑丸防虫蛀。

过一段时间后,打开箱子取衣服,就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回家问一下妈妈,煮咸鱼前是不是要在清水里泡一下,问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在哪里?4.做一做。

将饭盒用橡皮筋系住,用手向上提,然后将饭盒的底部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地向上提起饭盒,观察橡皮筋的伸长有何变化,猜想一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起饭盒后仔细观察它的下表面,再猜想。

5.人们喜爱鲜花不仅是鲜花的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百花的芳香。

春天的兰花香,夏天的茉莉花香,秋天的桂花香,冬天的腊梅香,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到沁人心脾的芳香呢?第5页共8页[课堂例题]例1 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的是( )A.打扫除时,教室里有灰尘飞扬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D.在一杯白开水中放入白糖,整杯水都有甜味了分析A.灰尘飞扬,人眼可见,而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仅为10-10m,肉眼是无法看见,说明看见的不是灰尘分子,而是由无数灰尘分子构成的物质;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作用;C.铁器生锈是由于铁与潮湿的空气发生了反应;D.白开水中放入白糖,整杯水都有甜味,正说明了白糖分子和水分子均一直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彼此进入了对方,所以整杯水变甜了。

解D总结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分子很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只要人眼能直接看到的就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例2 物理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把截面积相同,高度分别为10cm 的酒精和水都倒入到横截面积均与原来相同的另一只量筒中其结果是( ) A.混合后液体高度为20cmB.混合后液体高度小于20cmC.混合后液体高度大于20cmD.以上均不正确分析本题应从分子间有空隙去考虑。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综合练习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综合练习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走进分子世界物质是由大量的组成的,分子间有;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

分子间不仅存在,而且还存在。

1.保持物质化学的性质的微粒叫做,一般分子的直径大小为 _____ 。

2.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

3.下列事例中,属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的气味C.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很热闹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见灰尘飞舞4.下面不能说明关分子运动的事例是().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B.酒瓶盖打开后,屋里很快就闻到酒香味C.用盐水腌鸭鸭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D.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可分的,许多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B.有人认为物质是可以无限制细分的,不管如何细分,其化学性质均不会发生变化C.用人的肉眼和高倍的超级显微镜都能观察到分子的结构D.分子间有时只存在着吸引力,有时只存在着斥力6.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湿衣服在阳光下被晒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C.扫地时地面扬起的灰尘D.防治“SARS”时,喷洒的消毒水味道刺鼻7.如图所示,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A.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引力D.物质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8.打碎的玻璃靠在一起不能“破镜重圆”,其原因是(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C.玻璃表面太光滑D.碎片间的距离大于分子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二、静电现象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大量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两类:和。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练习题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练习题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在公众场所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会“被动吸烟”,公众场所一般静止吸烟,是因为()A.一个人吸烟,其余人羡慕也跟着吸烟B.这个人抽烟,烟雾扩散在周围空间,空气中含有烟的分子,并在不停的运动C.烟雾分子保持静止,人自己主动吸进烟雾D.被动吸烟是因为烟雾分子比较大,人容易吸入肺中2、下列关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或斥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两块铅块压紧后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之间有斥力C.一般固体、液体难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拉断绳子需要一定的拉力,说明分子间有引力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可分的,许多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B.有人认为物质是可以无限制细分的,不管如何细分,其化学性质均不会发生变化C.用人的肉眼和高倍的超级显微镜都能观察到分子的结构D.分子间有时只存在着吸引力,有时只存在着斥力4、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湿衣服在阳光下被晒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C.扫地时地面扬起的灰尘D.防治“SARS”时,喷洒的消毒水味道刺鼻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银D.磁铁能吸引铁钉6、下列说法正确是()A.在0℃时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停止运动B.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度与物体体积有关C.两个带电体相互吸引,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原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7、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虽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瓶壁里渗透出来,这是因为()A.构成钢瓶的原子间有间隙B.油分子被压小了C.油分子间有斥力D.金属原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8、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泡在水里的一块冰糖,过几天后不见了B.酒瓶盖打开后,周围能闻到酒精的气味C.用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菌在活动D.墙角放煤的地方,时间长了,墙壁里面会变黑了9、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体积减小了,这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引力D. 分子间存在斥力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室内打开酒精瓶盖,过一会,整个室内都有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运动引起的B、固体分子作用力大,故固体分子是静止的C、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D、分子间作用力要么只有引力,要么只有斥力11、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A、分子间有引力 B 、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无空隙D、分子有一定的体积12、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变成红色,这表明()A、墨水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较大的引力B、墨水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较大的斥力C、墨水分子和水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水在不停地对流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间隔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C、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D、煤堆在墙角的时间久了,墙内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4、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有较大的引力B、液体很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C、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主要原因是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D、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其分子作用力大15、下列例子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C、卫生球放在箱里,过几天整个箱子充满了樟脑味D、把一块方糖投入一杯开水中,隔一会整杯水变甜了1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B、夏天,满架蔷薇一片香C、秋天,数树深红出浅黄D、冬天,纷纷暮雪下辕门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B.宇宙大爆炸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C.在空调房吸烟,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和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18、摩擦起电的实质是()A.正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B.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摩擦产生了等量的质子和中子D.摩擦产生了电子19、下列说法正确是()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确信,原子是可分的B.分子是由原子和电子组成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D.通常情况下,原子内部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的负电荷数是不相等20、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上经常吸附很多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A.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空气中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有静电而吸附灰尘22、关于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B.宇宙就是指天体中的银河系C.宇宙只包括太阳系和银河系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24、甲、乙、丙、丁四个小球,如果甲排斥乙,甲吸引丙吸引丁,而丙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则四个小球带正电的是()A. 甲球B. 乙球C. 丙球D. 丁球26、任意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下面哪种结果是不可能发生().A. 一个带正电,另一个不带电B. 两个都不带电C. 两个都带等量正电荷D. 两个带等量的异种电荷28、关于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夸克组成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C.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D.夸克是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29、下列关于宇宙认识说法正确是()A.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B.宇宙是方形的C.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30、下列属于天文学中距离的单位是()A.微米B.千米C.光年D.千克31、.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A.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B.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C.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D.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32、平常的物体不带电的原因是()A、物体的原子内没有电荷B、原子核内所带正电荷与中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C、原子核内中子不带电造成的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的负电数相等33、“哥白尼”提出了()A、“地心说”B、“日心说”C、“大爆炸说”D、“星云说”34、两个悬挂的通草球发生相互作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两球可能均不带电D.可能一球带电, 另一球不带电35、硬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A.橡胶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B.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C.橡胶棒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毛皮上D.毛皮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橡胶棒上36、A、B、C三个轻质小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已知A球带正电,当把B球靠近A球时,A、。

中考物理复习--从粒子到宇宙

中考物理复习--从粒子到宇宙

5.我们知道,吸烟者“吞云吐雾”时会波及周围人群, 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6.如图7-6所示,“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两块透 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粘在一起,慢慢拉开板后形成一个 长长的“液桥”,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B ) A. 水分子间有空隙 B. 水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 水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D. 水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B.图乙:抽去玻璃隔板,两瓶气体逐渐混合均匀,是因为 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
C.图丙:摩擦过的梳子能吸引碎纸屑,说明异名磁极相互 吸引
D.图丁:红墨水在冷水中颜色变化得慢些,说明扩散快慢 与温度有关
考点三 宇宙的结构系统 【典型例题】 当我们乘座在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中时,往往会发 现鸣着汽笛迎面驶过的另一辆车的汽笛声听起来是 由____变____,这种现象叫声音的_____ 效应。 光同高样也会低产生这种效应,当一个星多系普离勒我们远去 时,它的谱线波长也会变 ,这种现象叫谱线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中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2)对物质分子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3)知道物质分子是不断在运动的; (4)知道物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知识梳理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 构成的,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0m.分子间有空隙. (2)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 规则运动越剧烈.
。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长离我们而去。
【 明红你思移的维观点点拨?】你知道宇宙是从何而来的吗。?哪些现象能证
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 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
【拓展变式】 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是从丝绸上转移 来的 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 C.汤姆生通过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太阳是恒星,它是银河系的中心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1.知道分子的概念;对分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知道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3.通过活动了解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

4.了解纳米科学的初步内容;知道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

1.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 的,但分到一定程度后,化学性质会 .科学家们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称为 。

分子的体积 ,所以通常物体所含的分子数 。

2.物质是由大量的 组成的,且它们的体积很小,一般直径的数量级为 m 。

3.一切物质都是由 组成的,分子一直处在 中,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力和 力。

4.任何物体都能分割成极小微粒,这是物质的可分性,如果将一块糖进行若干次对分,但要保持其独特的甜味,能够分成的最小微粒是 ( )A.原子B.分子C.小糖块D.多个分子组成的颗粒5.如图1所示,将两块表面干净光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结合在一起,并能在 下面吊起一个较重的物体,这一现象说明了 ( )A.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物体的分子间有引力作用C.物体的分子间有斥力作用D.物体的分子间有间隙6.分子的体积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作球形的,那么一般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A.几个微米B.几个毫米C.几个厘米D.零点几个纳米7.图甲是两块纯净铅块圧紧后,竖起悬挂,下面的铅块不会下落;图乙是喇叭上的圆形磁铁掰断后按原状相对,两半磁铁互相排斥.下列正确的是 ( )A.由甲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B.由乙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没有吸引力C.由甲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没有排斥力D.由乙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只有排斥力【例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 )A .春天,柳絮飞扬B .夏天,荷花飘香C .秋天,落叶飘零D .冬天,雪花飘飘【思路解析】:分子模型是每年中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而且主要集中在,分子是否在运动的判断上;要让学生记住: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很小,分子直径数量级达到10-10m ,所以,分子很难用眼睛看到,能用眼睛看到的就不是分子。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 2023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  2023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同步知识梳理】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构成的,分子间有;分子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 力和___ __力。

2、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带电体能够吸引物体,摩擦起电现象证明了电子的普遍存在,从而揭示了。

3、我们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电荷,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电荷,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4、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因此原子呈电中性。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带电,失去电子带电。

5、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电子带电,质子带电,中子电。

6、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多达1000亿个,宇宙是个有的天体结构系统。

7、在宇宙尺寸中,米和千米都是非常小的单位,使用米作单位记录和运算都不方便,所以用作为单位比较方便(1 l.y.=9.461×1015m)。

而在很小的原子内部,原子直径为10-10m的数量级,同样也不方便,所以用作为单位较方便。

8、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温度则(上升/下降/不变)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

___ __ 现象证明了宇宙在膨胀。

【精题精练精讲】例题1:下列例子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C、卫生球放在箱里,过几天整个箱子充满了樟脑味D、把一块方糖投入一杯开水中,隔一会整杯水变甜了例题2:有A、B、C三个轻小物体,为判断三个物体带电情况,将三个物体分别互相靠近,发现AB间吸引,BC间排斥,AC间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带异种电荷 B.B、C带同种电荷C.A、C带异种电荷 D.A、B、C均带电例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例题4: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_______,为使实验观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_的玻璃管(ρ酒精= 0.8×103kg/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学习目标】 1. 知道分子间有空隙2. 知道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运动中3. 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课前准备】1.和周围同学讨论:物质是可分的吗? 2.谈谈你想象的分子世界是什么样? 3.上网搜索一些新材料的信息? 【基础练习】例1.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

这个现象说明 ( ) A .分子间有间隙 B .分子是有质量的 C .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例2.镇江山清水秀,文化底蕴丰厚,以下描绘能说明分子在作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 .塔影湖,湖面波光闪烁 B .南山林,林中雾霭弥漫 C .恒顺醋,醋香阵阵扑鼻 D .锅盖面,面汤上下翻滚例3.如下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例4.用肥皂液还能吹出美丽的肥皂泡,我们吹出的肥皂泡有大有小,那么吹出肥皂泡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①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 ②可能与吹泡泡用力的大小有关; ③可能与肥皂液的浓度有关;④可能与蘸有肥皂液的多少有关。

(1)肥皂泡吹出后并没有马上破裂,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

(3)漂浮在空中的肥皂泡,有的停留较长时间,有的很快破裂消失,那么肥皂泡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针对这个问题说出你的一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0.5L 水和0.5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L A煤堆放在墙角处多年后,墙角处变黑了 B将两铅块压紧后可以悬挂物体,而两铅块不分开 C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混合了 D1. 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能嗅出毒品的藏匿之处,是因为 ( )A .分子之间有间隙B .分子的质量很小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D .分子的体积很小2. 小明家里的月季盛开了,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这个现象说明了 ( ) A.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B.气体分子是静止的 C.气体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气体分子是非常小的3.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铁块非常坚硬,是因为其分子没有间隙B .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 .蔗糖溶于水后,水的体积并不显著增加,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4. 小青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害你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吸烟。

”小 青这样认为的科学依据是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有作用力C .分子间有空隙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情。

”(陆游《村居书喜》)写春情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

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出的芳香油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______________。

6. 将几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整杯水会__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______________中。

7. 如图1所示,在一个细铁圈的中间拴一根棉线,将细铁圈平放在肥皂液中后拿出,细铁圈便带上一层肥皂膜,用一根棒将棉线一边的肥皂膜戳破,结果棉线被另一侧的肥皂膜拉向一边。

(1)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发现不同直径的细铁圈,捞出肥皂膜的情况并不相同,有的能捞出肥皂膜,有的捞不出肥皂膜。

他猜想:肥皂膜能否被捞出可能与细铁圈的直径有关。

于是他设计并科学地实施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②对此问题,请你另外提出一种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你的猜想:第7题图第2节 静电现象【学习目标】 1. 知道分子的组成 2. 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3. 知道两种电荷的作用规律 【课前准备】1.对分子的内部结构,提出自己的一种分子结构模型。

2.列举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3.到加油站访问,了解工作人员是如何预防静电危害的?【基础练习】例1.摩擦起电的过程是( )A. 转移正电荷的过程B. 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 分子转移的过程D. 创造电荷的过程例2.用丝线悬挂A 、B 、C 三个轻质小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那么( ) A. 三个小球只有一个带电B. 三个小球都带电C. 三个小球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带异种电荷D. 三个小球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带同种电荷例3.有三个带电的小球,甲吸引乙,乙吸引丙,那么当甲和丙靠近时,看到的现象是( ) A. 互相吸引 B. 互相排斥C. 既不相吸也不相斥D. 无法判断例4.如图所示,是一种验电器。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验电器下端的金属箔会张开一定的角度,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 橡胶棒上的分子转移到金属箔上B. 两片金属箔都带上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C. 验电器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D. 两片金属箔都带上负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例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丝线吊着的轻质小球时,小球被吸引过来,但当它和玻璃棒接触后又立即被推开。

为什么?姓名:________1. 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物体a,a被吸引过来,则a是()A. 带正电B. 带负电C. 不带电D.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2.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A. 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B. 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C. 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D. 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3. 有两个用丝线悬挂的通草球,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将两个球靠近时,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 两球互相排斥B. 两球互相吸引C. 带电的靠近不带电的D. 不带电的靠近带电的4. 自然界中有种电荷,人们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电荷互相排斥电荷互相吸引。

5. 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擦过的镜面因,带电体有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6. 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如果小球A带正电,小球C吸引小球B,小球B排斥小球A,那么小球B带电;小球C带电。

7. 用毛皮轻轻摩擦气球时,电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气球上,使气球带上(填“正”或“负”)电荷。

8. 如图所示,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第8题图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学习目标】 1. 知道原子是可分的 2. 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 知道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课前准备】1.上网搜索原子结构模型信息2.上网搜索微观粒子的各种信息并与同学交流3.上网查阅汤姆生、卢瑟福、盖尔曼、查德威克等科学家的生平简历 【基础练习】例1.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A .建立模型的过程B .得出结论的过程C .提出问题的过程D .验证证据的过程例2.自从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模型与下列哪个图最相似?例3.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原子核又是由中子和 组成。

例4.电子的发现说明_________是可分的,原子是由______ 和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由_____ 和______组成。

姓名:________1.将人们首先带入原子微观世界的发现是()A. 质子的发现B. 电子的发现C. 中子的发现D. 夸克的发现2.下列氢原子的各种模型图中,正确的是 ( )3.关于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夸克组成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C.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D.夸克是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4.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微观世界领域不懈地探索着。

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分子夸克质子电子B.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C.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D.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5.人类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首先发现了()A.夸克B.中子C.电子D.质子6.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A.氢原子和电子组成的B.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D.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7.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的组成是()A.中子和电子B.质子和电子C.原子核和电子D.分子和电子8.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绕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9.科学也是和谐统一。

如图,分别为太阳系和原子结构模型,请你指出两者之间相似之处:。

第9题图第4节 宇宙探秘【学习目标】1. 了解有关宇宙的各种学说2. 了解宇宙的构成3. 了解宇宙的诞生 【课前准备】1.上网查阅中国古代“天圆地方”是什么意思? 2.上网查阅有关“宇宙起源”起源的学说3.上网查阅哥白尼、牛顿等科学家的生平简历 【基础练习】例1.下列在宇宙探索过程中的一些学说中,既具有科学价值又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的是( )A .古人命名了许多星座B .托勒密提出“地心说”C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D .伽莫夫提出“宇宙大爆炸学说”例2.我们知道,当一列火车迎面开来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音调升高,当它离我们远去时音调就明显降低,这叫多普勒效应,光同样有多普勒效应,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光波的频率在变低,星系在____________(“远离”或“靠近”)我们。

例3.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 ( )A .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B .目前宇宙膨胀已结束且开始收缩C .目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D .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例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近研究“地外文明”的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起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银河系中两个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外星天体,它们被命名为“奥雷里亚”和“蓝月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