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党校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型及复习重点
一、考试题型辨析题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论述题1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案例分析题1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二、复习重点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哪些重大差异?为什么?私人管理公共管理权力的来源:产权权力的来源:合法性目的:私人利益,经济理性目的:公共利益,公平公正私人组织公共组织私人权力公共权力竞争性垄断性隐私性接受公众监督涉及面窄涉及面宽公共领域的以下特点决定了与私人管理不同:①公共领域涵盖范围广,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差异;②各个组成部分有要求平等的诉求,使得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正公平为准则;③公共领域的信息沟通较难,标准和要求各异,需要预设制度,以使公众的诉求达到某种程度的一致;④公共事务管理必须以委托的形式,将公共权力交与少数人;⑤公共权力的合法性;⑥公共权力的垄断性;⑦公共权力的强制性;⑧公共权力的可监督性;2.传统人事管理模式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何区别?观念的区别:传统的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内容与范围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的实践是以个体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以团队为中心;组织结构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以“树型”的组织结构为主,后来发展为“矩阵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趋向于“网络型组”织结构;工作重点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只注重实用,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首位;管理作用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的作用是效率的提高与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人力资源具有决定组织命运的战略性作用。
管理目标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的目标是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更关注组织在竞争力、利润、生存能力、竞争优势和劳动力的灵活性等方面的提高;管理地位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部门被视为是非生产、非效益部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生产与效益部门;3.什么是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管理有哪些差异?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组织的管理与服务,通过高素质和不断改进的产品和服务,获取顾客满意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
川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公共管理学
一、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1.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P437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促进社会的发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满足公众需要而对公共事务和公共部门进行管理的活动。
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共企业等从事公共管理的组织。
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公共企业是公共物品的重要提供者。
公共管理的客体就是公共事务,具体内容可分为社会问题、公共资源(13年考了辨析)和公共项目。
2.公共物品与公共事务。
P445公共物品是指产品和劳动的利益由社会成员共同享有。
(在公共管理学的视野里,根据消费过程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一般把满足人的需要的物品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辩)“排他性”是指某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排除了他人消费该物品的可能性;“竞争性”则是指某人消费了某物品,就减少了他人消费该物品的数量。
公共事务是指以提供公共物品为核心,涉及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满足其共同要求、关系其整体生活质量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最终结果。
社会性、公益性、非盈利性以及规模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包括解决社会问题、管理公共资源、实施公共项目。
3.政府管理与企业(工商)管理的主要区别。
P438(必考)政府管理研究的是政府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区别体现在:(1)活动范围不同。
前者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混合公共产品,后者主要提供私人产品。
(2)管理目标不同。
前者追求公益性与以公正为主,后者关注利润,追求盈利目标。
(13年考了辨析)(3)资源来源不同。
前者所耗资源来源于税收和预算分配,后者所耗资源来源于利润和投资收益。
(4)运行机制不同。
前者依法行政,后者主要依靠市场机制。
(5)任用方式不同。
前者采用选任、委任、考任的方式,后者采用聘用方式。
(6)组织形式不同。
前者以层级的官僚制组织形式为主,后者以扁平化的组织形式为主。
公共管理党校考研题库
公共管理党校考研题库公共管理是研究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如何更有效、更公正地提供公共服务的学科。
考研题库是帮助学生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工具,它通常包含历年真题、模拟题以及相关练习题。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公共管理党校考研题库内容:一、选择题1. 公共管理的核心目标是:- A. 利润最大化- B. 服务最优化- C. 资源最优化- D. 效率最大化2.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主要区别在于:- A. 管理对象- B. 管理目标- C. 管理方法- D. 管理环境3.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 A. 公平性- B. 效率性- C. 盈利性- D. 责任性二、简答题1. 简述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2. 描述公共管理中“公共利益”的概念。
三、论述题1. 论述在公共管理中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2. 分析当前中国公共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你的解决建议。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市政府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计划在市中心建设一个大型公园。
然而,由于资金有限,市政府决定通过收取门票的方式来筹集建设资金。
请分析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你的改进建议。
五、政策分析题阅读以下政策文件摘要,并分析其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可能影响:“为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某市决定实施‘一站式’服务,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窗口办理。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考研题库应包含更广泛的题目类型和更深入的分析。
考生应根据具体考试要求和指导书进行复习。
同时,考生应关注最新的考试动态和政策变化,以便更好地准备考试。
(最新)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精品)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一.关键名词1.公共管理P9:是社会公共组织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为增进公共利益及社会协调发展,对日益多样复杂的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其主体是公共组织;管理对象是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管理的目的是增进公共利益及社会协调发展,管理的途径是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对管理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
)2.公共管理学P24:是为研究公共部门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主研究公共部门如何高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科学。
政府组织及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共同构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其以公共管理者为教学与研究对象,既重视公共管理外在的环境,又重视内在地管理。
公共管理重视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但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作为一门学科,它整合了多个学科的理论。
)3.行政组织: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
既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政党负有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也包括国家机关中的立法、司法系统中负有执行职能的各类单位和整个国家行政机关。
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构体系,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4.品位分类P147:是以国家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个人条件,如学历、资历等为主要依据的分类管理方法。
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员分类体制。
5.政府职能P40:政府职能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6.编制管理P72:就是对各类国家编制实施的管理。
由于编制包含职能、机构、人员三个方面的内容,编制管理也就是对法定组织的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
7.事业单位P76: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2016年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备考《公共管理学》
2016年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公共管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4-5道,约20分】(把握主体、目的、价值导向、干什么事、什么内容等核心词汇)1.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促进社会的发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满足公众需要而对公共事务和公共部门进行管理的活动。
(名词解释)2.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非政府组织(NGO)和公共企业等从事公共管理的组织。
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非政府组织、公共企业是公共物品的重要提供者。
3.政府职能指的是政府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它表明了政府的行为方向和基本任务。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政府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大职能。
其中政治统治职能是政府职能的核心。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是政府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4.非政府组织英文缩写NGO,一般是指政府部门和营利组织之外的一切以服务大众为宗旨,为社会提供一定公共产品和公告服务的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等,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公益性、志愿性等特征。
5.公共企业,简单来说,就是指政府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即出于向社会公众提供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解决外部效用问题、增进社会公正、调节和平衡宏观经济发展等目的建立和经营的企业。
“高投入性”“低利润性”。
公共企业的性质集中体现在它的“公共性”方面,具体表现在:①企业所有权的公共性。
②公共产品的公共性。
③企业宗旨的公共性。
④生产手段的公共性。
⑤分布领域的公共性。
公共企业的功能表现在:①纠正市场机制中自由竞争所导致的垄断。
②解决外部性问题。
③解决公共产品供应问题。
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⑤协调宏观经济运行。
6.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了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保障和实现公共利益所制定实施的政策;是动态过程,包括政策问题的认定、政策规划、政策的合法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调整与终结。
公共政策的特征:(六性)政治性:服务于相应的利益主体;目标取向性:定位和导向;权威性:以国家强制力量作为后盾;普遍性:针对共同性问题,一般性原则;稳定性和变动性:任何政策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预见性:连接现实和未来的行动准则;预见性: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指导所以要有预见性。
党校研究生公共管理复习题
党校研究生公共管理复习题党校研究生公共管理复习题公共管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党校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管理挑战。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以下是一些党校研究生公共管理复习题。
1. 请简要介绍公共管理的定义和范围。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务中进行协调和管理的过程。
其范围涵盖了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效率和效能,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2. 解释公共管理中的“新公共管理”和“治理”的概念。
新公共管理强调市场化、竞争性和效率导向的管理方式。
它强调公共部门的改革和创新,倡导引入市场机制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经验,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治理是指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
它强调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和协作,通过多元参与、合作共治等方式实现公共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3. 请列举并解释公共管理中的四个基本功能。
公共管理的四个基本功能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协调。
政策制定是指政府和相关组织确定公共政策的过程,包括问题鉴定、目标设定、方案制定等。
政策执行是指政府和相关组织将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包括资源配置、监督管理等。
政策评估是指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以为政策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政策协调是指政府与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达成共识和解决利益冲突。
4. 请简要介绍公共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目标、制定指标、考核评估等方式,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进行管理和监督。
它旨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并增加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风险管理是指对公共事务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应对和控制的过程。
它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环节,以降低公共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5. 解释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参与”和“社会创新”的重要性。
2023年7月河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入学考试题(8题120分)
2023年7月河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
公共管理专业入学考试题
(共8道题,满分120分)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3题,合计30分)
1、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征。
2、行政控制及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3、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途径。
二、辨析题(每题12分,共2题,合计24分)
1、公共责任是一种任务。
2、非政府组织不是公共组织。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3题,合计66分)
1、如何做到正确有效的行政指挥。
2、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的目标与原则。
3、如何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上述题目的答案均在《入学考试指南》中,需原文背默,方可得高分,小标题做答得分有限。
公共管理在职考研题库
公共管理在职考研题库公共管理作为一门跨学科的领域,其在职考研题库通常包含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公共管理考研题库中的内容:一、政治学基础1. 国家与政府的概念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2.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分配机制。
3. 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实践。
4. 政治参与和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中的角色。
二、经济学原理1. 市场失灵的类型及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2. 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及其供给机制。
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4.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法学知识1. 法律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3. 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
4.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分析。
四、管理学理论2. 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部门的特点。
3. 公共项目的规划、执行与评估。
4. 领导力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五、公共政策分析1. 政策制定的流程和方法。
2. 政策执行的障碍和解决策略。
3. 政策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4. 政策创新与公共管理的挑战。
六、案例研究1. 国内外公共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
2. 公共危机管理的案例研究。
3.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案例分析。
4. 公共服务改革的案例研究。
七、伦理与责任1. 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和责任。
2. 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其治理。
3.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
4. 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决策。
八、国际视野1. 全球化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2. 国际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
3. 跨国公共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结语公共管理在职考研题库的内容丰富多样,考生需要对上述领域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的不断进步,题库内容也会不断更新和扩展。
考生应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和政策变化,以便更好地准备考试。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在学习公共管理学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一些考试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键概念和知识,供大家在复习时参考:1. 公共管理学基本概念•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系统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学科领域,包括政府管理、公共政策、组织管理等内容。
2. 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目标理论:强调管理者要设定清晰的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案。
•规模经济理论: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规模的扩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降低单位成本。
•公共利益:政府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公共利益。
3. 公共管理的职能和特点•公共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等内容。
•公共管理的特点:社会性、政治性、复杂性、专业性、制度性等。
4. 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政府管理必须以法律为基础。
•公平原则:政府管理应该公平、公正,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效率原则:政府管理应该高效、简洁,实现最佳管理效果。
5.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问题识别:确定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政策制定:确定政府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政策实施:将政策方案付诸实施并监测效果。
•政策评估:评估政策实施的效果,做出调整和改进。
6. 公共管理中的管理模型•德鲁克管理模型:强调管理者要具备领导能力和管理技能,实现组织的目标。
•西蒙管理模型:提倡管理者应该以决策为中心,注重分析和思考。
•维克里管理模型:认为管理者应该关注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决策和策略。
以上就是一些公共管理学的考试重点内容,希望大家在复习中能够加深理解,取得优异的成绩!。
公共管理(党校研究生复习题)
“十二五”规划是党中央站在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高度.谋划中国未来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其基本精神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五句话句话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就是要完善体制机制,尤其是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有深刻意义的,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政府部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用的深刻认识与高度重视。
所以就如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以来,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过多年努力,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政府组织机构逐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稳步推进,行政监督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从总体上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行政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完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谋求社会、经济、环境几个方面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就是要要求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协调一致,坚持统筹兼顾才能谋求这种和谐。
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必然之路。
所以只有在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才能实现协调一致,统筹兼顾。
(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支持中国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陕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学》考试复习题作业题
陕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学》考试复习题作业题一、简答题(一)公共组织的类型有哪些?从广义上来说,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服务全体社会成员、协调公共利益关系为宗旨,并拥有相应的公共权力、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的组织实体,它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介于私人组织和纯粹的公共组织之间的第三部门组织。
简言之,公共组织指以服务于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公共组织的类型有四类。
(1)政府组织:具有权威性、强制性;服务性;以税收作为来源的财政拨款为经费支持;有着严密的组织体系。
(2)事业单位:是非强制型、服务性公共组织。
(3)公共企业: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或者股权控制形成的,以实现公共利益为首要经营目标的、相对独立的、组织化经营实体。
(4)非政府组织:合法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愿性、公益性、自治性。
(二)政府再造。
政府再造是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的根本转型。
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政府再造的概念有别于一些国家的行政改革,许多国家的行政改革大多将改革的注意力集中于人员精简、组织结构调整以及组织的自我更新上,着重关注的是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简化,而忽视了政府与环境的关联。
导致改革陷入不彻底,不深入的困境。
同时,它也是当前人们在行政改革问题上的观念更新。
政府再造的实质乃是如何妥善地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它对传统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行重新界定,认为政府不应该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而应是讲究质量、追求效率的企业型组织,政府工作应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
(三)公共政策的特征。
公共政策是指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也是政府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类公共需求,决定作为或者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相关活动。
公共政策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公共性,即是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是当代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二是合法性,指政策合法化过程;三是权威性与强制性,指公共政策的合法化后的衍生特征;四是价值导向性,即全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五是多样性,指内容、类型和功能等多样;六是动态性,指公共政策有一个生命过程。
党校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doc
2013级《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型及复习重点(公共管理1)一、考试题型(一)辨析题(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二)论述题(1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三)案例分析题(1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二、复习重点1.联系实际,谈谈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其转变的基本思路。
政府职能是政府对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应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原有的政府职能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的进程,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1)我国政府职能一直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
越位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事务中不仅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政府过度承担了主体职能。
缺位是指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把有权有利的部分抓得很紧,而服务职能却注意得不够;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
错位是指政府的职能不仅涉及宏观调控,而且还包括企业内部事务,导致政企不分、影响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政府对微观领域干涉过多。
(2)对市场秩序的监管不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当是市场秩序的提供者和维护者,但从中国目前情况看,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转变始终未到位,规范、监管市场秩序的力度仍然不够。
一方面,我国的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的执法意识和观念缺失,执法不严,管理松懈,执法能力值得怀疑。
法律体系不够透明、公正。
使得“官本位”思想意识严重。
(3)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强。
我国政府行政行为存在思想意识上的偏差。
过去数十年, 我们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GDP为衡量标准一直是我国政府的主导思想。
而忽略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公共医疗卫生和人类的健康的公共社会问题,从而暴露了政府公共服务意识不强的弱点。
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会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官员的考评,政府工作的重心都倾向于经济建设,从而致使各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惜竭泽而渔,劳民伤财的事例比比皆是,而这种“唯GDP论”的做法不仅没有实际起到建设地方的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
陕西省委党校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复习
陕西省委党校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复习资料(专业课)公共管理基础一、政治学原理1.政治学是以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政治过程、或人类的政治实践为研究对象,它的目的是提供政治领域的知识。
2.政治学的功能:1)提供政治思想指导人们的政治生活;2)说明及分析政治现象和问题。
3)为政府及人们提供公共政策来解决国家社会的问题;4)用科学的方法预测未来政治发展的趋势。
5)职业训练。
3.西方政治学的产生的发展:伦理阶段;神权阶段;过渡阶段;理性阶段;实证阶段;多元阶段;行为主义时期;后行为主义时期。
4.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政治思想;2)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3)明清时期的启蒙政治思想;4)鸦片战争后,爱国变革、民主、科学成为政治学研究主题;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传播;6)1949年后政治学在中国的曲折发展。
5.一个现代国家应具备的条件:领土;人口;独立主权;政府组织;独立的国际地位;民族主义共识。
6.国家形式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国家的结构形式两个方面的内容。
7.西方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立宪君主制(二元君主制及议会君主制);民主共和制(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8.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巴黎公社制;苏维埃制;人民代表大会制9.国家的结构形式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中国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10.国家机构: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11.政党是代表一定人群或集团的利益,通过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
12.政党的功能:主导或影响政治过程;表达和整合利益;帮助政治社会化;政治录用与精英输送;监督与完善政治运作。
13.中国的主要政治社团: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4.政治统治的方式:实行暴力强制;进行限制于排斥;进行怀柔与利用;法律约束;进行思想控制;运用外交手段。
15.政治管理的方式:政治领导;政治决策;政治组织;政治协调;政治沟通;政治监督。
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1《行政法基础》复习资料汇总
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1《行政法基础》复习资料汇总2013级公共管理(1)《行政法基础》复习内容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1.简述行政职权的特征。
行政职权是指行政主体依法所享有的对某个领域或者某方面行政事务按照一定方式进行组织与管理的行政权力。
作为行政权的法律表现形式,具有特征:①公益性;②优先性;③先行有效性;④强制支配性;⑤不可自由处置性。
2.简述行政法规和规章的适用规则。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上级政府规章的效力高于下级政府的规章。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特殊法优于普通法。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新法优于旧法。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一般不溯及既往。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3.简述行政法律责任的主体及责任方式。
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法律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依法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依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地位和身份,可将行政法律责任主体分为行政主体、行政公务人员和行政相对人。
(1)根据根据与表现的具体内容不同,行政主体承担行政法律责任方式主要有:①撤销违法行政行为;通报批评;②履行职责;③返还权益;④恢复原状;⑤赔偿损失;⑥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⑦赔礼道歉,承认错误;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上述法律责任方式中,有时可以单独确认与追究,如撤销违法行政行为;有时可以一并确认与追究,如撤销违法行政行为并赔偿损失。
公共管理学知识要点(党校研究生)
公共管理学知识要点1、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
公共问题的确立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资源的管理为社会发展提供各种社会服务2、公共部门的特征。
公共性权威性稳定性合法性3、现代政府的特征。
公共性强制性系统性政治性4、现代政府组织运作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有限政府原则分权原则法治原则5、政府的基本职能及两种职能的关系。
政府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大职能。
政治统治职能是统治阶级建立政府的根本宗旨,即维护本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政治统治职能是政府职能的核心。
社会管理职能是政府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对内维持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经济和公共服务事业,提高国民福利,对外保卫国家和发展对外关系。
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既存在根本区别,又有重要联系。
区别:政治统治职能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主要运用军队、警察和法庭等暴力手段来实施,体现了政府的阶级性。
而社会管理职能维护的则是社会整体利益,主要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实施,体现政府的公共性。
联系: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之间也具有重要的联系,后者是基础,前者是保障。
社会管理职能一方面为政治统治职能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为之提供了合法性基础。
同时,政治统治职能为社会管理职能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为其有效管理提供了保障。
6、政府的角色定位。
政府的角色定位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把市场能够做的事情交给市场,而政府则致力于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协调宏观经济运行、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物品、维护社会公正等方面来。
第二个方面: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转移给社会自身承担。
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非政府组织为重要主体的、公众和私人部门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趋势。
政府应该是宏观调控者,而不是微观管理者;政府应该是游戏规则制定者,而不是游戏参与者;政府应该是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而不是全能政府。
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1、简述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意义A有助于把握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适当平衡B有助于推动政治体制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进程C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D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2、西方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趋势A研究领域的加深与拓宽B研究重点的转移C新策略、新方法的不断引进D在争论中不断发展。
3、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特征A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B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C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D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4、公共管理环境的特征A范围广泛B内容复杂C作用各异D动态发展。
5、公共管理环境的理论依据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开放式系统理论C偶然性理论。
6、公共管理环境要素分析公共管理环境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口环境、生态环境、文化环境。
在分析中外公共管理的实践时,要注意观察公共管理环境要素的影响作用。
7、公共管理环境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A公共管理环境与公共管理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
B公共管理环境对公共部门的职能起决定和制约作用。
C公共部门职能对公共管理环境的反作用。
8、简述现阶段我国的公共管理环境:国际方面,目前我国正处在政界政治的多极化时代,和平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对话是解决各种争端的主要途径,对抗越来越不得人心。
世界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显著,各国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谁也离不开谁;国内环境方面,我国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从事公共管理必须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的解决所面临的一系列公共问题。
9、市场失灵的特征:A内因性B相对性C变异性。
10、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A公共产品的提供B市场经济的垄断C市场经济的外部性D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E市场条件下收入的不平等。
11、简述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基本职能:A提供经济运行的基础框架B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C协调和解决团体冲突D维护竞争E保护自然资源F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G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12、简述转换政府角色的主要途径:A转变政府职能B明确政府职能的边界C鼓励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D借鉴新公共管理得理念,重塑政府形象,要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将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健全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
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要看的书
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要看的书导言公共管理是一门涵盖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公共服务部门的管理学科,致力于提升公共部门的运营效能和公共事务的治理能力。
对于在职研究生来说,了解并深入学习公共管理领域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推荐几本必读的书籍,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
1.《公共管理概论》作者:李晓月本书是公共管理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公共管理学科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
通过对公共管理的历史演进和理论体系的阐述,读者能够建立起对公共管理学科的整体认知和基本理解。
2.《公共组织行为学》作者:林达、王蕾公共管理领域的核心研究之一是公共组织行为学,它关注的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内部的行为特征和规律。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公共组织的结构与设计、组织文化与变革、个体与集体行为等方面内容,可以帮助在职研究生深入理解公共组织内部运作的机制和问题。
3.《公共政策分析》作者:路宇一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公共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这本书详细解释了公共政策的概念、制定流程和评估方法,并提供了一系列实际案例供读者参考。
通过学习这本书,研究生们可以了解到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和研究方法,提升自己在公共决策领域的能力。
4.《行政管理学导论》作者:李炳青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关于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包括行政组织、领导与决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内容。
阅读本书可以帮助在职研究生全面了解行政管理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5.《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作者:刘辉、陈琪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是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支柱,对于研究生学习和工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本书细致地介绍了公共财政的基本概念、预算制度和预算管理的过程。
通过学习本书,研究生们能够获得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方面的核心知识和实践技巧,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级《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型及复习重点(公共管理1)一、考试题型(一)辨析题(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二)论述题(1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三)案例分析题(1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二、复习重点1.联系实际,谈谈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其转变的基本思路。
政府职能是政府对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应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原有的政府职能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的进程,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1)我国政府职能一直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
越位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事务中不仅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政府过度承担了主体职能。
缺位是指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把有权有利的部分抓得很紧,而服务职能却注意得不够;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
错位是指政府的职能不仅涉及宏观调控,而且还包括企业内部事务,导致政企不分、影响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政府对微观领域干涉过多。
(2)对市场秩序的监管不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当是市场秩序的提供者和维护者,但从中国目前情况看,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转变始终未到位,规范、监管市场秩序的力度仍然不够。
一方面,我国的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的执法意识和观念缺失,执法不严,管理松懈,执法能力值得怀疑。
法律体系不够透明、公正。
使得“官本位”思想意识严重。
(3)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强。
我国政府行政行为存在思想意识上的偏差。
过去数十年,我们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GDP为衡量标准一直是我国政府的主导思想。
而忽略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公共医疗卫生和人类的健康的公共社会问题,从而暴露了政府公共服务意识不强的弱点。
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会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官员的考评,政府工作的重心都倾向于经济建设,从而致使各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惜竭泽而渔,劳民伤财的事例比比皆是,而这种“唯GDP论”的做法不仅没有实际起到建设地方的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其职责和作用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更好地担负其管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新的历史行为。
只有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其从繁琐的微观事务和项目审批中挣脱,才能有精力着眼于宏观调控和完善市场监督,从而使政府职能向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转变。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政府的开支来自财政,臃肿庞大的政府机构不仅会增加财政负担,增加政府成本,而且会导致效率低下,这样就不能适应现代化行政管理的要求。
建设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是社会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前提。
而要建设廉洁政府,就要充分认识政府在反腐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搞好自身廉洁建设,真正树立廉洁行政形象。
要制约行政权力,建立有效的廉政制约机制,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广泛而又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确保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特别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舆论和批评监督。
建设高效政府,首先要精简机构,建设精干的强有力的政府系统。
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既要加强宏观调控也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2)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实现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变。
加快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要进一步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职能,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
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大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职责。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3)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
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
各级政府机关都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
要以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重点,加强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水平。
要改善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要继续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确保公共行政权力的公正、有效运行。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
要强化政府机关问责制,树立责任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4)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由于政府“越位”现象的普遍存在,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特别是不合理、低效率的项目审批制度,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投资环境和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个大问题。
只有摆脱了大量微观审批事项,才能搞好宏观调控。
加快审批制度改革,一是搞好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核及处理工作,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和审批范围;二是缩短审批环节和审批周期;三是做到公开审批、规范审批程序;四是明确审批责任,健全监督体制,对审批行为进行必要监督;五是改革审批部门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督、重权力、轻责任的现象。
(5)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使其贯穿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
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改善政府管理结构和方式,重塑政府业务流程,构建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
要建立高效政务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各级政府及部门的“政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在基层建立“政务超市”。
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更加重视行政规划、行政指导和行政合同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探索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新途径。
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6)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把生产投资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基础。
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合理界定政府投资主体和投资领域。
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
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小一、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
改革政府资助体制,提高政府资助的公开性、公正性和经济社会效益。
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机制。
2.传统人事管理模式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何区别?观念的区别:传统的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内容与范围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的实践是以个体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以团队为中心;组织结构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以“树型”的组织结构为主,后来发展为“矩阵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趋向于“网络型组”织结构;工作重点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只注重实用,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首位;管理作用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的作用是效率的提高与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人力资源具有决定组织命运的战略性作用。
管理目标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的目标是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更关注组织在竞争力、利润、生存能力、竞争优势和劳动力的灵活性等方面的提高;管理地位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部门被视为是非生产、非效益部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生产与效益部门;3.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管理有哪些差异?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组织的管理与服务,通过高素质和不断改进的产品和服务,获取顾客满意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
一般而言,全面质量管理都是以战略、远景、作业三者为主,它与传统的管理的确有许多不同之处两者的不同:组织文化上:传统管理是个人主义、专业分工、独断领导、利润至上、追求生产力;全面质量管理是集体努力、跨部门合作、教导授能、顾客满意、追求品质。
沟通方式上:传统管理是下行沟通;全面质量管理是下行沟通、平行沟通、斜向沟通、多向沟通。
意见表达和参与方式上:传统管理是主管裁定、建议制度;全面质量管理是正当程序、品质管理小组、态度调整。
工作设计上:传统管理是效率、生产力、标准化作业程序、狭窄的控制幅度、详尽的工作说明书;全面质量管理是品质、顾客导向、革新、宽广的控制幅度、自主化的工作范围、充分授能。
训练项目上:传统管理是工作相关技能、单一部门业务技术性质知识、生产力;全面质量管理是广泛技能知识、跨部门业务、诊断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生产力与品质。
绩效评估上:传统管理是个人目标、由主管考核;全面质量管理是团体目标、由顾客、同事以及主观三者共同考核、强调品质与服务。
薪资制度上:传统管理是以个人为单位争取功绩、加薪以及福利;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团队为基础发放薪赏、财务酬劳、非财务性质的表扬。
卫生医疗与工作安全上:传统管理是处理问题;全面质量管理是预防问题、安全计划、保健计划、员工互利。
考选升任与职业生涯发展上:传统管理是由主管考选、狭窄的工作技能、以个人绩效决定升迁、单一部门的直线式生涯途径;全面质量管理是由同事考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团队表现决定升迁、不同部门的水平式生。
4.简述传统科层组织结构与现代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利弊。
科层制指行政组织纵向分为若干层次,上下层业务性质相同,但有隶属关系,业务范围由上至下逐层缩小的组织体制。
其优点是组织系统业务相通,便于沟通领导,利于统一指挥。
缺点是上级任务繁杂,往往顾此失彼,缺乏专业分工,行政首长权利集中,容易造成独断专行。
现代扁平化组织结构指行政组织横向依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职能而平行划分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小基本相同的组织体制。
优点是分工明确,有助于工作专业化,提高行政效率,缺点是分工单位无力进行全局协调,责任不明,过细的分工还促使部门主管过多,政出多门,使下级部门无所适从。
5.如何正确评价公共服务民营化?含义:由市场或民间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
也就是讲,政府部门通过契约外包、业务分担、共同生产或解除管制等方式,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唯政府须承担财政筹措、业务监督以及绩效成败的责任。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主要目的:一是利用市场经济的“经济原则”与“效率原则”,改善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二是针对某些政府职能和政府业务,给予删减或终止,以此缩小政府活动和政府职能的范围。
民营化的类型:1、撤资;2、委托;3、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