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证统计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证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证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近几年 ,大学生逃课现象愈演愈烈:基础课有人逃,专业课有人逃,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更是“逃课族”的首选。
逃课的大学生在干什么?有的在上培训班,有的在学电脑,有的在准备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律师、外销员、海关报关员、导游员、秘书等一系列“资格证书”考试;还有的在忙着学开车拿驾照。
“考证”成为这群被称为“候考族”的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题 ,花费惊人也在所不惜 ,他们参加各种“证书”考试 ,拿到各种“证书”,以便增加自己求职的筹码。
这究竟为什么 ?为了了解大学生考证热的现象的原因,更好的了解从金融危机以来大学生对待考证的看法、态度等问题,特作此调查。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由于本调查调查的是整体大学生对待考证的态度、看法等问题,所以调查对象是全体大学生。
但是处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会有不同的心态,所以调查对象的权重会有所偏重:一二年级的同学:300名;三四年级的同学:700名。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不记名的方法,前期任意选取同学进行调查,耽误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填写问卷。
(但要满足一二年级的同学:300名;三四年级的同学:700名的条件。
)三、调查问卷数据分析1、考证同学的专业选项人数比例考证不考证考证比例不考证比例热门专业480 120 48% 12% 一般150 50 15% 5% 冷门专业170 30 17% 3% 注释:热门专业:经济类、管理类、科技类等;一般:艺术类、外语类、工科类等;冷门专业:哲学类等。
(因为限于本学校只有这些专业,故只设这些类别。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热门专业的同学,大部门还是选择考证书;一般类、冷门专业的同学也是同样选择考证。
2、被调查对象来自哪里?选项人数比例考证不考证考证比例不考证比例城市250 150 25% 15%农村550 50 55% 5%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里的,大部门都选择考证;来自农村的同学更偏向于考证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大学生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和求职优势,越来越多的投入到考证的热潮之中。
然而,考证是否真的对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本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考证的动机、筹备过程以及他们对考证成果的认知。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将探讨大学生考证热潮的原因,以及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是否有着积极的影响。
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27份,有效回收率为85.4%。
调查对象为大学生群体,调查问题包括考证的动机、筹备过程以及对考证成果的认知等。
结果分析1.考证动机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显示,大学生考证的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职业竞争力:94.3%的受访者认为考证可以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拓宽专业视野:82.6%的受访者认为考证可以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视野。
–增强自信心:67.8%的受访者认为考证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工作能力。
2.考证筹备过程对于考证的筹备过程,调查结果显示:–首先,近九成的受访者在决定考证之后会制定学习计划,并将其列入日程安排。
–其次,大部分受访者会选择参加培训班或自主学习。
–最后,在准备考证期间,大多数受访者会依据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同时也会查阅相关参考资料,不断进行知识巩固和强化。
3.考证成果认知调查结果表明:–尽管考证过程可能辛苦,然而绝大多数受访者(92.7%)认为他们在考证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对自身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82.3%的受访者相信考证成果可以提升他们的职业发展前景。
讨论与建议通过分析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考证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提升职业竞争力、拓宽专业视野和增强自信心。
2.大学生在考证过程中会制定学习计划,并且通常会选择参加培训班或进行自主学习。
3.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考证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对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大学生在考证前应根据自身情况和职业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将其列入日程安排。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导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在这个背景下,考证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选择。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考证的原因、影响以及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调查背景1.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考证的现状和原因,以及考证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1.2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国各地不同学校的大学生,涵盖不同专业和年级。
二、调查结果2.1 考证的原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考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考证成为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方式。
(2)职业发展需求:考证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
(3)知识补充与拓宽:考证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实用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2 考证的种类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考证的种类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行业认证证书:如会计证、医师资格证等。
(2)语言类证书:如托福、雅思等。
(3)计算机类证书:如计算机二级、三级等。
2.3 考证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考证对个人发展有以下积极影响:(1)提升竞争力:考证可以增加个人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提高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2)拓宽就业渠道:拥有相关证书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
(3)加速职业发展:考证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晋升和职业发展的机会,提高职业地位和薪资水平。
三、调查分析3.1 考证的积极意义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考证有以下几个积极意义:(1)提高就业竞争力:考证可以增加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提高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2)拓宽职业发展渠道:拥有相关证书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拓宽职业发展的道路。
(3)增加个人综合素质:考证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实用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考证统计分析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分析报告一.导言近年来,大学生考证成了一个越来越热门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方面是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当时,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我国在九十个职业采取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这不禁促使了大学生纷纷诉诸于考证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既有学历证书又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生很自然地就有更大的胜算几率。
九十年代中后期,考证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成功加入WTO持续升温,大学生考证种类和范围不断增加,考证难度不断提高。
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学生更是有把考证当成护身符之势——谁护身符越多,谁越能度过难关。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后,导致每年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更导致了大学生不得不以考取更多的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如上图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多达749万人,加上历届没有成功就业的毕业生,每年都至少有一千多万大学毕业生在谋求一份工作,而这部分人群大多无行业技术、无行业经验、更无职业规划。
如今,大学生就业情况已成为一种社会压力,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觉得就业形势很困难或较困难的高达90%。
专家指出,“加重就业砝码,掌握实践技能”无疑是最实际的大学生就业保障。
因此,许多大学生就通过考证来增强自己的砝码。
二.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
借助“问卷星”平台制作调查问卷,发放给大学生群体,实际填写量387份,有效问卷数387份。
三.基本调查结果展示与分析:(一)调查主体人员分析:(1)此次调查性别分类上,女性参与调查人数237人,占比61.88%;男性146人,占比38.12%。
多以女性为主。
(2)在年级选择方面,本次调查主要面向大一、大二、大三在校人员,分别占比25.07%、25.09%、47%。
大四人员仅占2.35%。
(3)在调查主体所在专业分析中,数据显示经济学类人员最多,占比38.64%;管理学次之,占比21.93%。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引言考取各类证书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趋势,大学生考证热在各个学校愈演愈烈。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探讨大学生考证热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一所中国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已考证书种类、考证动机、考证时间和精力投入等方面。
调查结果1. 考证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的大学生已考取1-3个证书,其中最受欢迎的证书类型包括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职业资格证书等。
这些证书在求职和提高竞争力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考证动机研究发现,大学生考证的主要动机有以下几点: - 提升自身竞争力:考取证书可以在求职时给予自己更多优势,提高就业机会。
- 增加专业知识:考证过程中需要学习相关知识,这有助于扩展专业领域的知识面。
- 填补学校教育不足:有些证书的内容在大学课程中缺乏涉及,通过考证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3. 考证影响虽然考证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 分散精力:大学生在考取证书的过程中需要分配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影响到学业和社交活动。
- 降低专业素养:有些学生过于追求考取证书,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导致专业素养下降。
- 学术诚信问题:有些学生为了通过考试,采取了作弊等不正当手段,这对学术诚信造成了威胁。
应对措施•提供更全面的学科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教育,减少学生考证的迫切性。
•引导正确的考证动机: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证,避免盲目追求证书数量。
•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结论大学生考证热在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其原因和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通过提供更全面的学科教育、引导正确的考证动机以及加强学术诚信教育等措施,我们可以缓解这一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发展。
大学生考证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统计调研方案班级:20110122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组员:鲍*2011012220操萍2011012221陈梦真2011012222施莹莹2011012223目录前言 (3)一.调查方案设计1.调查背景 (3)2.调查目的 (3)3.调查对象及调查单位 (3)4. 样本量的确定 (3)5.调查项目 (4)6. 调查时间和时限 (4)7. 调查内容 (4)8. 调查的组织工作 (4)9. 调查的具体实施 (5)10.控制误差的方法 (6)11.经费支出 (6)二.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1.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7)2.调查结果的总分析 (16)三.建议 (16)四.结束语 (17)五.附件:调查问卷 (18)前言网络上有很多网友喜欢晒出自己的照片和大家分享,有人晒车,也有人晒自己的名牌包,不过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晒证女”,她晒出了自己所考取的大大小小几十种证件,图片旁边还有文字说明称:“炒房不如考证,拜金不如拜知”,自称北大毕业,在家宅着月入6000元,多的时候两三万。
这就是日前网络上流传的北大“炫证女”。
炫证女自白:“姐自认为长的还可以,身材过得去。
最重要的是,姐是北京大学毕业的,不仅大二就过了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毕业后又连续攻取了律师证、会计证、思科CCNP、CCIE、国际CFAA、CFAI等好多好多的证书。
姐不是为了考证而考证,而是掌握一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
有这些证儿在手,姐不用冒着烈日高温、被揩油的危险去挤公交地铁,照样在家里能挣到钱”。
一.调查方案设计1.调查背景大学生逐年增多,为了加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就业竞争力,考证也越来越被大学老师关注和大学生所看重。
于是各种考证培训班应运而生,火爆招生,学校也将学生往积极报名参加考证的方向引导,四处宣传,到处张贴海报:英语四六级、雅思、注会、驾驶证、软件工程师……。
如今大学生都忙于考证,有些证书是学校里要求必须考过的,如计算机证书和英语证书,其他证书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做决定。
大学生考证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情况调查报告一、前言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难”问题已经是整个社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刺激下,不仅让正在忙于求职的大学毕业生焦头烂额,也使尚未毕业的大二、大三学生坐立不安,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大学生也开始热衷于考证。
尽管目前社会上对“考证热”的利弊众说纷纭,但毋庸质疑的是,持有资格证书已是象征个人拥有某方面能力的一种表现。
大学生普遍认为,拥有职业资格证书、从业资格证书等是迈向成功求职的基础,是求职的“敲门砖”,这也是使大学生考证热成为社会焦点的重要原因。
然而,由于缺乏对自身需求和社会形势的认识,高校大学生极易进入盲目考证的误区。
对此,通过对大学生考证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期望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证书考试,理性考证,并从大学生、高校、市场需求的角度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及就业出路。
因此我们采用了问卷法、观察法、询问法、文献法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二、调查分析1、问卷调查:我们针对我校全体学生进行发放问卷,调查他们对考证的态度和看法,对当今社会考证现状和造成该现状的原因的了解及考证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我们一共发放了100份问卷,收回了100份,从问卷上可以看出,80%的学生认为多考些证书是有用的,也非常热衷于考证,觉得造成现今大学生热衷于考证的原因是就业的压力。
就得证书越多,对就业越有利。
(1)我校的学生考证的时间一般在大二的时候,62%的学生对考证的一切信息非常关注很多人考证都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如果企业不注重应聘者是否持有资格证书,70%的人不会去考,由此可以看出我校学生考证不是自愿的而是想使自己以后的工作比较顺利。
(2)证书能否反映自身的真实能力水平(3)调查中发现,调查单位更注重实践应用能力2、观察法:我们通过在饭点及放学时期学生对学校公布栏贴的考证情况的热衷程度的观察发现大约有大部分的学生在吃晚饭后都会去公告栏那看一下有关考证的情况,而且在学生平时的谈话中也经常会出现考证这个话题并且在学校里举办的招聘会上我们也发现企业对证书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大学生考证现象调查报告(1)

大学生考证现象调查报告一、引言1、调查背景近年来,在各高校大学生中,考证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论是有硬性要求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一级证书,还是“热门行业”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营养师资格证,都吸引了大批在校学子报考。
不少学子无所适从、盲目跟风,甚至“为了考证而考证”。
在这股“考证热”风潮下,社会、政府、学校应当肩负起怎样的引导作用,让在校大学生能正确应对考证问题呢?我们小组从在校生考证动因、考证态度等方面着手调查,利用问卷调查法、查阅资料法、统计学方法、采访相关老师、走访相关就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2、调查目的①获知基础医学院学生考证现状。
②获知基础医学院学生考证动因、态度。
③从就业专家、用人单位等方面获知应对考证的正确态度,给广大学子以引导④从缓解就业压力、转化思想态度方面给大学生以正确的对策。
3、调查对象:基础医学院各年级在校生4、调查时间:2013年5月5、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采访二、调查结果我们采用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面向基础医学院学子随机发送,共回收105份有效问卷。
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后结果如下:1、人数普遍性69.09%的大学生有过考证经历,16.36%的大学生虽未有考证经历,但有考证打算,说明考证现象在大学生中十分普遍。
2、方向盲目性仅10.91%的大学生认为证书能反应自身的真实能力水平,65.45%的大学生认为部分证书比较有用,10.91%的大学生甚至并不清楚证书的真实作用,更有12.73%的大学生本着应试考证的心理,对于所要求的知识“考完就忘了”。
23.64%的学生考证是出于跟随身边的同学一同考证。
由此不难得出,大部分大学生并不了解考证,对考证存在着盲目性。
3、就业紧迫性对于考证目的,52.73%的大学生表示用人单位对考证没有硬性要求则不会考证,72.73%的大学生认为考证能为自己今后的就业增加筹码,说明大部分在校生考证是迫于就业压力。
4、主次不分性37.14%的同学曾经占用上课时间来用于复习备考,程度不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分析报告一.导言近年来,大学生考证成了一个越来越热门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方面是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当时,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我国在九十个职业采取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这不禁促使了大学生纷纷诉诸于考证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既有学历证书又有专业职业书的大学生很自然地就有更大的胜算几率。
九十年代中后期,考证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成功加入WTO持续升温,大学生考证种类和围不断增加,考证难度不断提高。
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学生更是有把考证当成护身符之势——谁护身符越多,谁越能度过难关。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后,导致每年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更导致了大学生不得不以考取更多的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如上图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多达749万人,加上历届没有成功就业的毕业生,每年都至少有一千多万大学毕业生在谋求一份工作,而这部分人群大多无行业技术、无行业经验、更无职业规划。
如今,大学生就业情况已成为一种社会压力,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觉得就业形势很困难或较困难的高达90%。
专家指出,“加重就业砝码,掌握实践技能”无疑是最实际的大学生就业保障。
因此,许多大学生就通过考证来增强自己的砝码。
二.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
借助“问卷星”平台制作调查问卷,发放给大学生群体,实际填写量387份,有效问卷数387份。
三.基本调查结果展示与分析:(一)调查主体人员分析:(1)此次调查性别分类上,女性参与调查人数237人,占比61.88%;男性146人,占比38.12%。
多以女性为主。
(2)在年级选择方面,本次调查主要面向大一、大二、大三在校人员,分别占比25.07%、25.09%、47%。
大四人员仅占2.35%。
(3)在调查主体所在专业分析中,数据显示经济学类人员最多,占比38.64%;管理学次之,占比21.93%。
工学类与文学类分别占比10.7%、6.01%,其他专业人员占比较少。
(4)在学历方面,本科院校学生362人,主要占本次调查人员的94.52%。
专科18人,占比4.7%。
其他人员3人,占比0.78%(二)调查主题容展示:(1)在对“大学生考证的基本看法”方面,大部分学生持赞同态度,其中,90.08%的人员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5.48%的学生是由于从众心理,认为别人考证,自己不得不考;但也有部分同学不赞同考证,3.13%的学生认为考证纯属浪费时间金钱,也有1.31%的同学认为考证不利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
(2)针对“大学生考证时间的选择”问题,45人认为应大一考证,占比11.75%;认为应大二考证的有218人,占比56.92%;大三112人,占比29.24%。
大四考证仅8人,占比2.09%。
可知,大二、大三阶段考取证书被大多数学生所认可。
(3)对于“社会上考证热现象的原因”本次调查结果如下所示72.06%31.59%14.88%90.34%32.9%57.18%由上图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的要求造成了“考证热”现象。
社会现状造成了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担忧、辅以周围家长、同学的影响。
大学生只能以考证来增加进入社会的竞争筹码。
“考证热”现象的缓解,只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压力过大、失业率上升的问题。
(4)就“大学生选择考证的原因”方面,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59.53%28.72%7.57%1.57%2.61%由上图调查结果可知:就业压力是造成大学生考证的根本原因;也有部分学生考证仅为了提高自身技能,自我完善。
(5)针对“具备或意愿考取的证书种类”问题,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73.37%79.63%72.58%9.4%18.8%54.57%21.67%20.37%2.87%44.13%4.96%12.53%4.44%30.81%9.14%18.28%由上图调查结果可知:A)语言类学科中,以外语等级证书为主、普通话证书次之,其他较少。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的硬性要求及社会就业的需要。
B)在专业书中,以会计、证券从业书考取较多,表明会计及证券金融行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C)在证书级别上,会计、从业、导游等从业书考取较多,对于CPA等专业度较高证书考取较少,表明大学生证书考取多以入门为主、专业度不深。
(6)针对“考取证书的依据”方面,调查结果如下所示:80.68%53.52%37.6%7.57%由上图调查结果可知:专业相关性成为大学考证的主要原因。
却不仅限于专业类别,兴趣与热门程度也对证书考取具备一定的影响,跨专业考证已非少数。
(7)对于“证书越多,就业机会越大”的论断,168人持保守观点,占比43.86%,调查人员的一半人数。
此外,137人持支持观点,占比35.77%;78人表示反对,占比20.37%。
表明大多数人对于证书的作用是模棱的,但迫于社会现状,总体对证书的考取持积极态度。
(8)对于“考证的准备工作“问题,调查数据展示如下:19.84%11.23%63.97%4.96%由上图可知:购买相关学习资料成为考证的最主要准备途径。
(9)对于“考证费用态度“问题,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25.59%68.41%1.57%4.44%由上图可知:多数大学生认为考证费用在其接受围。
只有部分认为花费太高。
究其原因,可能由于在证书考取的初级阶段,费用较适中,但深层次证书的考取费用较大。
证书费用随其等级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跨度加大。
(10)对于“招聘者的看重点“问题,调查结果如下:25.07%68.93%68.93%84.33%10.44%由上图可知:相较于证书的拥有量,大学生普遍认为在招聘时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工作经验及个人能力更重要。
但证书的考取也对招聘具有一定成的积极影响。
为适应工作需求,大学生需要一定的证书作为资本,但不能完全依赖。
重点在于提高自身能力。
(11)假设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注重证书考取,141人表示不确定,占比2.61%;113人表示不会继续考证,占比29.5%;129人仍会继续考证,占比33.68%。
表明大多数人考证在于方便就业,一旦证书质量下降,大学生会怀疑证书考取的必要。
四.分析方法(一)交叉列联表为了研究不同人群对大学生考证的看法,现从样本数据选取了学校和考证看法这两个变量,并对其进行交叉列联表行列变量间关系的分析。
分析结果如下所示:1、有效性分析由图 1 可见,选取的387个样本数据没有缺失均有效,有效百分比高达100.0%。
2、交叉制表分析图2为由这两个变量绘制的二维交叉制表,A)在所调查的387学生中,学历为本科、专科和其他的人数依次为366、18、3,分别占样本总数的94.6%,4.7%,0.8%;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浪费时间金钱、不利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很多同学都考证,不得不考的人数依次为348,12,5,22,各占样本总数的89.9%,3.1%,1.3%,5.7%。
B)对不同学历的人群分别分析:①本科学历的366名被调查者中,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浪费时间金钱、不利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很多同学都考证,不得不考的人数依次为322、11、5、18,各占本组总数的90.7%,3.0%,1.4%,4.9%,其中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的比例高于总比例89.9%,很多同学都考证,不得不考的比例低于总比例5.7%。
②专科学历的18名被调查者中,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浪费时间金钱、不利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很多同学都考证,不得不考的人数依次为14、1、0、3,各占本组总数的77.8%,5.6%,0%,16.7%,其中认为很多同学都考证,不得不考的比例高于总比例 5.7%,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的比例低于总比例89.9%。
③其他学历的调查者较少,仅有3名,此处不做分析。
C)对持有不同考证看法的人群分别分析:①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的348名被调查者中,学历为本科、专科和其他的人数依次为332,14,2,占比依次为95.4%,4.0%,0.6%,与总比例94.6%,4.7%,0.8%基本持平。
②认为很多同学都考证,不得不考的22名被调查者中,学历为本科、专科和其他的人数依次为18,3,1,占比依次,81.8%,13.6%,4.5%,第一组的比例低于总比例94.6%,第二、三组的比例高于总比例4.7%和0.8%。
③认为考证浪费时间金钱和不利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的调查者占总体较少,此处不做分析。
图2学校* 看法 交叉制表看法合计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浪费时间金钱不利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 很多同学都考证,不得不考学校本科计数 332 11 5 18 366 学校 中的 %90.7%3.0% 1.4%4.9% 100.0% 看法 中的 % 95.4% 91.7% 100.0% 81.8% 94.6% 总数的 %85.8%2.8% 1.3% 4.7% 94.6%专科计数14 1 0 3 18 学校 中的 %77.8%5.6% 0.0% 16.7% 100.0% 看法 中的 % 4.0% 8.3% 0.0% 13.6% 4.7% 总数的 %3.6% 0.3% 0.0% 0.8%4.7% 其他计数20 0 1 3 学校 中的 %66.7%0.0%0.0%33.3%100.0%看法中的 % 0.6% 0.0% 0.0% 4.5% 0.8%总数的 % 0.5%0.0% 0.0% 0.3% 0.8%合计计数348 12 5 22 387 学校中的 % 89.9% 3.1% 1.3% 5.7% 100.0% 看法中的 %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总数的 % 89.9% 3.1% 1.3% 5.7% 100.0%3、条形图分析由图3 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学历的人群对于考证的基本看法各有不同,但大多数人群都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这一点在学历为本科的人群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图34、卡方检验本检验的零假设是“不同学历的人群对大学生考试的基本看法是一致的”。
由图4可见,在给定显著性水平05.0=α的情况下,由于卡方的概率p值为0.007小于α。
因此应拒绝零假设,认为“不同学历的人群对大学生考试的基本看法是不一致的”。
脚注a表明,该分析中期望频数小于5的单元格数为66.7%,最小期望频数为0.04。
图4卡方检验值df 渐进 Sig. (双侧)Pearson 卡方9.473a 6 .149似然比 6.346 6 .386线性和线性组合7.166 1 .007有效案例中的 N 387a. 8 单元格(66.7%) 的期望计数少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