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证统计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大学生考证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证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证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近几年 ,大学生逃课现象愈演愈烈:基础课有人逃,专业课有人逃,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更是“逃课族”的首选。

逃课的大学生在干什么?有的在上培训班,有的在学电脑,有的在准备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律师、外销员、海关报关员、导游员、秘书等一系列“资格证书”考试;还有的在忙着学开车拿驾照。

“考证”成为这群被称为“候考族”的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题 ,花费惊人也在所不惜 ,他们参加各种“证书”考试 ,拿到各种“证书”,以便增加自己求职的筹码。

这究竟为什么 ?为了了解大学生考证热的现象的原因,更好的了解从金融危机以来大学生对待考证的看法、态度等问题,特作此调查。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由于本调查调查的是整体大学生对待考证的态度、看法等问题,所以调查对象是全体大学生。

但是处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会有不同的心态,所以调查对象的权重会有所偏重:一二年级的同学:300名;三四年级的同学:700名。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不记名的方法,前期任意选取同学进行调查,耽误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填写问卷。

(但要满足一二年级的同学:300名;三四年级的同学:700名的条件。

)三、调查问卷数据分析1、考证同学的专业选项人数比例考证不考证考证比例不考证比例热门专业480 120 48% 12% 一般150 50 15% 5% 冷门专业170 30 17% 3% 注释:热门专业:经济类、管理类、科技类等;一般:艺术类、外语类、工科类等;冷门专业:哲学类等。

(因为限于本学校只有这些专业,故只设这些类别。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热门专业的同学,大部门还是选择考证书;一般类、冷门专业的同学也是同样选择考证。

2、被调查对象来自哪里?选项人数比例考证不考证考证比例不考证比例城市250 150 25% 15%农村550 50 55% 5%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里的,大部门都选择考证;来自农村的同学更偏向于考证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大学生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和求职优势,越来越多的投入到考证的热潮之中。

然而,考证是否真的对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本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考证的动机、筹备过程以及他们对考证成果的认知。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将探讨大学生考证热潮的原因,以及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是否有着积极的影响。

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27份,有效回收率为85.4%。

调查对象为大学生群体,调查问题包括考证的动机、筹备过程以及对考证成果的认知等。

结果分析1.考证动机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显示,大学生考证的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职业竞争力:94.3%的受访者认为考证可以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拓宽专业视野:82.6%的受访者认为考证可以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视野。

–增强自信心:67.8%的受访者认为考证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工作能力。

2.考证筹备过程对于考证的筹备过程,调查结果显示:–首先,近九成的受访者在决定考证之后会制定学习计划,并将其列入日程安排。

–其次,大部分受访者会选择参加培训班或自主学习。

–最后,在准备考证期间,大多数受访者会依据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同时也会查阅相关参考资料,不断进行知识巩固和强化。

3.考证成果认知调查结果表明:–尽管考证过程可能辛苦,然而绝大多数受访者(92.7%)认为他们在考证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对自身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82.3%的受访者相信考证成果可以提升他们的职业发展前景。

讨论与建议通过分析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考证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提升职业竞争力、拓宽专业视野和增强自信心。

2.大学生在考证过程中会制定学习计划,并且通常会选择参加培训班或进行自主学习。

3.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考证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对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大学生在考证前应根据自身情况和职业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将其列入日程安排。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导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在这个背景下,考证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选择。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考证的原因、影响以及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调查背景1.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考证的现状和原因,以及考证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1.2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国各地不同学校的大学生,涵盖不同专业和年级。

二、调查结果2.1 考证的原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考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考证成为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方式。

(2)职业发展需求:考证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

(3)知识补充与拓宽:考证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实用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2 考证的种类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考证的种类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行业认证证书:如会计证、医师资格证等。

(2)语言类证书:如托福、雅思等。

(3)计算机类证书:如计算机二级、三级等。

2.3 考证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考证对个人发展有以下积极影响:(1)提升竞争力:考证可以增加个人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提高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2)拓宽就业渠道:拥有相关证书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

(3)加速职业发展:考证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晋升和职业发展的机会,提高职业地位和薪资水平。

三、调查分析3.1 考证的积极意义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考证有以下几个积极意义:(1)提高就业竞争力:考证可以增加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提高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2)拓宽职业发展渠道:拥有相关证书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拓宽职业发展的道路。

(3)增加个人综合素质:考证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实用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4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1当今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的毕业证、学位证已经不再是找工作的有利条件。

各种各样的证书成为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也成为当今在校大学生所热切追求的!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校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考证狂潮。

根据网上信息披露,考证板块的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

“这学期报什么班,考什么证”也是在校大学生讨论最多的话题。

面对校内外种类繁多的各类培训和高薪诱惑,以及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或只知道盲目跟风。

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考证的态度看法、目的及其意义,笔者就湖南商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于20xx年4月20日至25日期间以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特做了关于大学生考证问题的调查。

此次调查网页浏览170次,填写125份,有效率为75%。

现将调查及分析结果陈列如下:一、现象分析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学校英语四级等证书与学位证书挂钩,英语这种高校里考通用型(必考型)证书也就成为了众多大学生奋斗、追逐的目标,英语等级考试报考率高达95%以上。

近几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更是促使了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都对各种资格证的考试跃跃欲试,单就会计从业资格证来说,其追逐者几乎遍布各个专业。

而此次调查的部分具体数据笔者用图表显示如下:a.大学生考证热的原因b.对曾经考过(或准备考)的证书统计c.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注重应聘者的哪些方面(可多选)d.认为证书与能力关系二、原因分析1.国家、高校政策导向的结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这说明,学历、学位证书不再是就业的惟一通行证,还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才行。

大学生考证统计分析

大学生考证统计分析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分析报告一.导言近年来,大学生考证成了一个越来越热门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方面是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当时,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我国在九十个职业采取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这不禁促使了大学生纷纷诉诸于考证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既有学历证书又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生很自然地就有更大的胜算几率。

九十年代中后期,考证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成功加入WTO持续升温,大学生考证种类和范围不断增加,考证难度不断提高。

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学生更是有把考证当成护身符之势——谁护身符越多,谁越能度过难关。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后,导致每年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更导致了大学生不得不以考取更多的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如上图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多达749万人,加上历届没有成功就业的毕业生,每年都至少有一千多万大学毕业生在谋求一份工作,而这部分人群大多无行业技术、无行业经验、更无职业规划。

如今,大学生就业情况已成为一种社会压力,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觉得就业形势很困难或较困难的高达90%。

专家指出,“加重就业砝码,掌握实践技能”无疑是最实际的大学生就业保障.因此,许多大学生就通过考证来增强自己的砝码。

二.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

借助“问卷星”平台制作调查问卷,发放给大学生群体,实际填写量387份,有效问卷数387份。

三.基本调查结果展示与分析:(一)调查主体人员分析:(1)此次调查性别分类上,女性参与调查人数237人,占比61.88%;男性146人,占比38。

12%.多以女性为主。

(2)在年级选择方面,本次调查主要面向大一、大二、大三在校人员,分别占比25。

07%、25.09%、47%。

大四人员仅占2.35%.(3)在调查主体所在专业分析中,数据显示经济学类人员最多,占比38.64%;管理学次之,占比21.93%.工学类与文学类分别占比10。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引言考取各类证书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趋势,大学生考证热在各个学校愈演愈烈。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探讨大学生考证热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一所中国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已考证书种类、考证动机、考证时间和精力投入等方面。

调查结果1. 考证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的大学生已考取1-3个证书,其中最受欢迎的证书类型包括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职业资格证书等。

这些证书在求职和提高竞争力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考证动机研究发现,大学生考证的主要动机有以下几点: - 提升自身竞争力:考取证书可以在求职时给予自己更多优势,提高就业机会。

- 增加专业知识:考证过程中需要学习相关知识,这有助于扩展专业领域的知识面。

- 填补学校教育不足:有些证书的内容在大学课程中缺乏涉及,通过考证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3. 考证影响虽然考证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 分散精力:大学生在考取证书的过程中需要分配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影响到学业和社交活动。

- 降低专业素养:有些学生过于追求考取证书,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导致专业素养下降。

- 学术诚信问题:有些学生为了通过考试,采取了作弊等不正当手段,这对学术诚信造成了威胁。

应对措施•提供更全面的学科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教育,减少学生考证的迫切性。

•引导正确的考证动机: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证,避免盲目追求证书数量。

•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结论大学生考证热在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其原因和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通过提供更全面的学科教育、引导正确的考证动机以及加强学术诚信教育等措施,我们可以缓解这一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发展。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分析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分析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调查目的1.了解大学生考证的情况;2.分析大学生考证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3.提出对考证现象的建议及对策。

调查内容●大学生已获证书的类型;●大学生期望获得证书的类型和考证时间;●大学生考证的原因;●大学生选择的考前准备方式及费用;●大学生对考证作用的看法;●大学生对”考证热”的看法。

调查数据分析通过调查发现,有83%的高校学生都表示考过证书,有15%的同学没有参加过考证但都准备参加考证,只有2%的同学没有参加过考证也不准备参加考证(见图一)。

由于英语四级证书与学位证挂钩,因此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要考英语四级证书。

根据我们的调查,24%的大学生选择大一考证,55%选择大二考,19%选择大三考,只有2%选择大四考(见图二)。

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早就有考证的意愿,大一是个迷茫阶段,而跨入大二一般大家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在这个时期准备考证可以说是比较合适,若等到大三才开始关注并准备,时间有些拖延。

被调查的学生都认为在大学时期考证最好,至于考何种证书,是否要与自己的专业有关,各人有各自的看法。

大多数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认为考证可以开阔视野,掌握一些技能和增加知识面。

不敢保证以后绝对有用,但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去多考一些证书,说不定以后用得上。

图二:二大学生可考的证书到底有多少?有信息表明,近年来可供大学生考试的证书已超过了百种。

主要分为三类:通用型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及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证书,这类证书被用人单位看重,成为大学生考证的首选和“必修课”;能力型证书,有托福(TOEFL)成绩证书、雅思(IELTS)成绩证书、英语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证书等;职业资格类证书,包括报关员证书、单证员证书、物流师资格证书、国家司法考试证书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驾驶证等等,范围最广种类最多。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从考证类型方面看,被调查者中大部分同学都是一人持有多本证书,其中持有外语等级证书的有67人,计算机等级证书的有34人,法律经济类型证书有23人,其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有41人(见图三)。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报告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大学生考证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考证的现状、动机、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了_____份有效问卷,并对_____名大学生进行了访谈。

一、大学生考证的现状1、考证类型多样化大学生所考取的证书类型繁多,涵盖了语言类(如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等)、计算机类(如计算机二级)、职业资格类(如教师资格证、会计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证等)、专业技能类(如营养师证、心理咨询师证等)。

2、考证人数比例高调查显示,超过_____%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考证的经历,其中有部分同学甚至考取了多个证书。

3、考证时间集中大多数学生选择在大二、大三阶段开始考证,这个时期课程相对较少,有更多的自主时间用于备考。

二、大学生考证的动机1、增加就业竞争力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很多学生认为证书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在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

2、提升自身能力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考证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跟风心理看到周围同学都在考证,自己也盲目跟随,觉得多考证总没有坏处。

三、大学生考证的影响1、积极影响(1)提高就业机会:一些企业在招聘时会明确要求具备某些证书,持有相关证书的学生更容易获得面试机会。

(2)增强自信心:成功考取证书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3)拓宽知识面:考证过程中需要学习相关知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消极影响(1)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盲目考证可能导致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不必要的证书上,影响了专业课程的学习。

(2)经济负担:考证需要报名、培训等费用,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3)证书含金量不高:部分证书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对就业帮助不大。

四、大学生考证存在的问题1、缺乏规划很多学生在考证前没有明确的规划,只是盲目跟风或者随意选择,导致考取的证书与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目标不匹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考证”的调查分析报告一.导言近年来,大学生考证成了一个越来越热门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方面是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当时,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我国在九十个职业采取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这不禁促使了大学生纷纷诉诸于考证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既有学历证书又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生很自然地就有更大的胜算几率。

九十年代中后期,考证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成功加入WTO持续升温,大学生考证种类和范围不断增加,考证难度不断提高。

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学生更是有把考证当成护身符之势——谁护身符越多,谁越能度过难关。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后,导致每年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更导致了大学生不得不以考取更多的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如上图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多达749万人,加上历届没有成功就业的毕业生,每年都至少有一千多万大学毕业生在谋求一份工作,而这部分人群大多无行业技术、无行业经验、更无职业规划。

如今,大学生就业情况已成为一种社会压力,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觉得就业形势很困难或较困难的高达90%。

专家指出,“加重就业砝码,掌握实践技能”无疑是最实际的大学生就业保障。

因此,许多大学生就通过考证来增强自己的砝码。

二.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

借助“问卷星”平台制作调查问卷,发放给大学生群体,实际填写量387份,有效问卷数387份。

三.基本调查结果展示与分析:(一)调查主体人员分析:(1)此次调查性别分类上,女性参与调查人数237人,占比%;男性146人,占比%。

多以女性为主。

(2)在年级选择方面,本次调查主要面向大一、大二、大三在校人员,分别占比%、%、47%。

大四人员仅占%。

、(3)在调查主体所在专业分析中,数据显示经济学类人员最多,占比%;管理学次之,占比%。

工学类与文学类分别占比%、%,其他专业人员占比较少。

(4)在学历方面,本科院校学生362人,主要占本次调查人员的%。

专科18人,占比%。

其他人员3人,占比%(二)调查主题内容展示:(1)在对“大学生考证的基本看法”方面,大部分学生持赞同态度,其中,%的人员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的学生是由于从众心理,认为别人考证,自己不得不考;但也有部分同学不赞同考证,%的学生认为考证纯属浪费时间金钱,也有%的同学认为考证不利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

(2)针对“大学生考证时间的选择”问题,45人认为应大一考证,占比%;认为应大二考证的有218人,占比%;大三112人,占比%。

大四考证仅8人,占比%。

可知,大二、大三阶段考取证书被大多数学生所认可。

(3)对于“社会上考证热现象的原因”本次调查结果如下所示%/%%%%%由上图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的要求造成了“考证热”现象。

社会现状造成了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担忧、辅以周围家长、同学的影响。

大学生只能以考证来增加进入社会的竞争筹码。

“考证热”现象的缓解,只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压力过大、失业率上升的问题。

(4)就“大学生选择考证的原因”方面,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由上图调查结果可知:就业压力是造成大学生考证的根本原因;也有部分学生考证仅为了提高自身技能,自我完善。

(5)针对“具备或意愿考取的证书种类”问题,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由上图调查结果可知:A)语言类学科中,以外语等级证书为主、普通话证书次之,其他较少。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的硬性要求及社会就业的需要。

B)在专业资格证书中,以会计、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考取较多,表明会计及证券金融行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C)在证书级别上,会计、从业、导游等从业资格证书考取较多,对于CPA等专业度较高证书考取较少,表明大学生证书考取多以入门为主、专业度不深。

(6)针对“考取证书的依据”方面,调查结果如下所示:%%%%由上图调查结果可知:专业相关性成为大学考证的主要原因。

却不仅限于专业类别,兴趣与热门程度也对证书考取具备一定的影响,跨专业考证已非少数。

(7)对于“证书越多,就业机会越大”的论断,168人持保守观点,占比%,调查人员的一半人数。

此外,137人持支持观点,占比%;78人表示反对,占比%。

表明大多数人对于证书的作用是模棱的,但迫于社会现状,总体对证书的考取持积极态度。

;(8)对于“考证的准备工作“问题,调查数据展示如下:%%%`%由上图可知:购买相关学习资料成为考证的最主要准备途径。

(9)对于“考证费用态度“问题,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由上图可知:多数大学生认为考证费用在其接受范围内。

只有部分认为花费太高。

究其原因,可能由于在证书考取的初级阶段,费用较适中,但深层次证书的考取费用较大。

证书费用随其等级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跨度加大。

(10)对于“招聘者的看重点“问题,调查结果如下:%%%%%由上图可知:相较于证书的拥有量,大学生普遍认为在招聘时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工作经验及个人能力更重要。

但证书的考取也对招聘具有一定成的积极影响。

为适应工作需求,大学生需要一定的证书作为资本,但不能完全依赖。

重点在于提高自身能力。

|(11)假设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注重证书考取,141人表示不确定,占比%;113人表示不会继续考证,占比%;129人仍会继续考证,占比%。

表明大多数人考证在于方便就业,一旦证书质量下降,大学生会怀疑证书考取的必要。

四.分析方法(一)交叉列联表为了研究不同人群对大学生考证的看法,现从样本数据选取了学校和考证看法这两个变量,并对其进行交叉列联表行列变量间关系的分析。

分析结果如下所示:1、有效性分析由图1 可见,选取的387个样本数据没有缺失均有效,有效百分比高达%。

(案例处理摘要案例有效的缺失合计N百分比N百分比N百分比%0%387%学校 * 看法?3872、交叉制表分析&图2为由这两个变量绘制的二维交叉制表,A)在所调查的387学生中,学历为本科、专科和其他的人数依次为366、18、3,分别占样本总数的%,%,%;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浪费时间金钱、不利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很多同学都考证,不得不考的人数依次为348,12,5,22,各占样本总数的%,%,%,%。

B)对不同学历的人群分别分析:本科学历的366名被调查者中,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浪费时间金钱、不利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很多同学都考证,不得不考的人数依次为322、11、5、18,各占本组总数的%,%,%,%,其中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的比例高于总比例%,很多同学都考证,不得不考的比例低于总比例%。

专科学历的18名被调查者中,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浪费时间金钱、不利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很多同学都考证,不得不考的人数依次为14、1、0、3,各占本组总数的%,%,0%,%,其中认为很多同学都考证,不得不考的比例高于总比例%,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的比例低于总比例%。

其他学历的调查者较少,仅有3名,此处不做分析。

C)对持有不同考证看法的人群分别分析: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的348名被调查者中,学历为本科、专科和其他的人数依次为332,14,2,占比依次为%,%,%,与总比例%,%,%基本持平。

【认为很多同学都考证,不得不考的22名被调查者中,学历为本科、专科和其他的人数依次为18,3,1,占比依次,%,%,%,第一组的比例低于总比例%,第二、三组的比例高于总比例%和%。

认为考证浪费时间金钱和不利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的调查者占总体较少,此处不做分析。

图2学校* 看法 交叉制表看法合计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浪费时间金钱不利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很多同学都考证,不得不考学校 本科>计数332 11518366<学校 中的 % % % % % %、看法 中的 %%%%%%)总数的 %% % % % %专科!计数14 1 0 3 18"学校 中的 % % % % % %`看法 中的 %%%%%%'总数的 %% % % % %其他,计数2 0 0 1 3【学校 中的 % % % % % %/看法 中的 %%%%%%!总数的 %% % % % %合计计数~34812 5 22 387学校中的 %%;%%%%看法中的 %%%)%%%总数的 %%%%,%%3、条形图分析由图3 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学历的人群对于考证的基本看法各有不同,但大多数人群都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能力,这一点在学历为本科的人群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图34、卡方检验#本检验的零假设是“不同学历的人群对大学生考试的基本看法是一致的”。

由图4可见,在给定显著性水平05.0=α的情况下,由于卡方的概率p值为小于α。

因此应拒绝零假设,认为“不同学历的人群对大学生考试的基本看法是不一致的”。

脚注a表明,该分析中期望频数小于5的单元格数为%,最小期望频数为。

图4\(二)卡方检验1、年级与对考证的看法:为了研究年级对大学生考证基本看法的影响,现从样本数据选取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的348个样本数据及其对应的年级进行总体分布的卡方检验。

(1)描述性统计量由表1,选取的348个样本数据没有缺失均有效,样本均值为,标准差为,极小值为1,极大值为4. 表1:{描述性统计量N均值 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年级/348.87014(2)观察值和期望值由表2,选取的348个样本数据中,年级大一到大四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的实际人数为93人、87人、161人、7人;而按照理论分布,348个人在各年级的期望频数应该均为87人;实际观测频数与期望数的差分别为6、0、74、-80. / 表2:大二87.0大三161【大四7总数348^(3)检验统计量由表3,计算的卡方统计量为,且对应的p值为.如果显著性水平α是,由于概率p小于显著性水平α,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样本来自总体的分布与指定的理论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即年级与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的关系不是1:1:1:1。

换句话说,不同年级对考证的看法具有显著性差异,是否认为考证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与年级有关。

表3:检验统计量]年级卡方df3渐近显著性.000a. 0 个单元 %) 具有小于5 的期望频率。

单元最小期望频率为。

]2、年级与考证的原因:为了研究年级对大学生考证原因的影响,现从样本数据选取考证是为了更好地找工作的231个样本数据及其对应的年级信息进行分析。

(1)描述性统计量由表1,选取的231个样本数据没有缺失均有效,样本均值为,标准差为,极小值为1,极大值为4.表1:描述性统计量;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a 231、.89670(2)观察值和期望值由表2,选取的231个样本数据中,年级大一到大四认为考证是为了更好地找工作的实际人数为65人、50人、110人、6人;而按照理论分布,231个人在各年级的期望频数应该均为;实际观测频数与期望数的差分别为、、、.表2:年级$观察数 期望数 残差65 '50110 6总数 231(3)检验统计量由表3,计算的卡方统计量为,且对应的p 值为.如果显著性水平α是,由于概率p 小于显著性水平α,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样本来自总体的分布与指定的理论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即年级与为了更好地找工作而考证的关系不是1: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