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腺瘤分类及其鉴别诊断
卵巢囊肿的类型
卵巢囊肿的类型引言卵巢囊肿是指卵巢内形成的一种液体或固体包块,通常是良性的。
在妇女的生殖年龄内,卵巢囊肿非常常见。
虽然大多数卵巢囊肿无症状,但有些囊肿可能会引起疼痛、异常出血或其他妇科问题。
了解卵巢囊肿的类型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卵巢囊肿类型及其特点。
功能性囊肿功能性囊肿又称为排卵囊肿,是最常见的卵巢囊肿类型。
这种囊肿形成于卵巢在排卵过程中的正常变化中。
功能性囊肿通常是双侧性的,多为单个囊肿,直径通常不超过5厘米。
这种囊肿大多数会自行消退,一般不需要治疗。
滤泡囊肿滤泡囊肿是另一种常见的卵巢囊肿类型。
它们形成于排卵过程中,当卵泡无法正常破裂释放卵子时,囊肿就会形成。
滤泡囊肿通常是单侧的,大小通常不超过5厘米。
大多数滤泡囊肿会自行消退,但有时可能需要监测和治疗。
黄体囊肿黄体囊肿是在排卵后形成的,当排卵后的卵巢的黄体组织在没有怀孕的情况下无法正常退化时,囊肿就会形成。
黄体囊肿通常是单侧的,大小通常在5-10厘米之间。
大多数黄体囊肿会在1-3个月内自行吸收,但有时可能需要监测和治疗。
内胚层囊肿内胚层囊肿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卵巢囊肿类型。
它们源于胚胎发育时形成的组织。
内胚层囊肿通常是单侧的,大小可变。
这种囊肿可能包含不同类型的组织,如毛发、牙齿、骨骼等。
大多数内胚层囊肿是良性的,但也可能是恶性的。
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
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卵巢囊肿类型,也称为黏液囊腺瘤。
这种囊肿内含有黏液,通常是单侧的。
粘液性囊腺瘤可能会引起不适、疼痛和其他妇科问题。
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卵巢囊肿类型,也被称为皮样囊肿。
这种囊肿内含有毛发、皮肤腺体和其他皮肤组织。
表皮样囊肿通常是单侧的,大小可变。
虽然大多数表皮样囊肿良性,但也可能是恶性的。
治疗通常是手术切除。
其他类型的卵巢囊肿除了上述提到的类型,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卵巢囊肿,例如血管瘤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妇科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
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诊断科常才常见卵巢肿瘤的声像图特征1.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腺瘤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瘤。
声像图特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单房或多房,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囊壁厚薄均匀,囊壁光滑。
有时在囊壁内侧见小的乳头状突起,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内部血管分布稀少。
粘液性囊腺瘤体积可以很大,最大可达25cm。
呈多房性,内含较多光点。
2.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其内部回声情况与其组成成分有关。
内部回声可以呈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或强回声,或镶嵌存在。
高回声或强回声多数为脂肪、毛发或牙齿,往往形态不规则,附于囊壁一侧,低回声区为液性部分。
肿块内部脂质与液性部分之间形成较为清楚的分界线,并随体位变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块内部及边界较难探及血管。
由于畸胎瘤内部回声与肠曲相似,由于混于肠曲中,超声下容易漏诊。
2%-4%可发生恶变。
3.卵巢内膜样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区,单房或多房,多位于子宫后方。
囊腔内含密集光点,囊壁厚度基本均匀。
有时囊腔内血块沉积表现为囊腔内回声增强区,附于囊壁一侧。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壁探不到探及阻力较高的血管。
4.卵巢功能性囊肿:(1)卵泡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大小为3-8cm,壁薄,内壁光滑。
彩色多普勒检查囊壁上无新生血管存在。
观察2个月,囊肿往往自行消失。
(2)黄体囊肿:直径为3-6cm,呈圆形的无回声区,边界较模糊。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肿表面探及环状彩色血流,血管扩张,阻力降低。
(3)黄素囊肿:多为双侧性,多房性,大小从几毫米到直径20cm或更大。
囊肿呈无回声区,壁薄,表面光滑。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肿壁或分隔上探及新生血管存在。
滋养叶细胞疾病治愈后,黄素囊肿自行消失。
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由于卵巢位于盆腔的深部,早期卵巢癌无明显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方法。
卵巢癌确诊时,605-70%已属晚期。
关于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鉴别诊断
关于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鉴别诊断
(1)卵巢单纯性囊肿:卵巢滤泡囊肿或黄体囊肿单侧多见,囊壁薄而清楚,囊肿周围无粘连,囊肿随月经周期变化,其大小、形态可发生改变。
卵巢巧克力囊肿双侧多见,囊壁较厚且欠清楚,T2WI内部可呈极低信号暗影征,周围有低信号环,常因囊肿内反复出血的刺激,使囊肿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临床常有痛经史。
(2)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腺瘤单侧多见,囊壁边缘清楚,临床上多无症状,但是当囊腺瘤发生破裂后,周围也可有粘连,需结合临床病史(有无痛经史、急性破裂的发作史等)来鉴别。
(3)盆腔脓肿:增强扫描盆腔脓肿壁呈环形强化,强化环较厚。
临床多有炎症的表现。
(4)卵巢癌:卵巢巧克力囊肿并有新鲜出血时,可类似囊实性肿块,需要与卵巢癌相鉴别。
卵巢癌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或有壁结节,而卵巢巧克力囊肿类似实性的出血部分,增强扫描后无强化,也无壁结节。
(5)卵巢囊性畸胎瘤:囊性畸胎瘤T1WI、T2WI呈均匀高信号,有化学位移改变,脂肪抑制相为低信号,是最好的鉴别方法,囊性畸胎瘤多伴钙化,与周围组织一般无粘连。
卵巢交界性囊腺瘤
❖2.1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serous borderline tumor)
❖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多为单房囊性为主肿块,囊壁 及间隔厚,有时可见乳头状结节。增强扫描实性 部分呈较明显强化。
❖2.2 黏液性交界性肿瘤(mucinous borderline tumor)
❖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体积较大,长径多>10 cm, 单侧多见,多房囊性呈蜂窝状。囊壁及间隔不规 则增厚,呈结节状。与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不同, CA199水平可升高。
冠状位脂肪抑制T1WI 增强扫描图像,肿块外 围区域明显强化,内部 裂隙状低强化
鉴别诊断-Brenner瘤(勃纳勒瘤)
❖ Brenner瘤为少见的上皮性肿瘤,多为良性,50 岁以上多见。该病以实性或囊性或囊实性,常为 多房、囊壁薄而规则,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实性 成分及囊壁轻中度强化。
轴位CT增强扫描图像, 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 较明显强化,内见多发 无定形钙化
轴位CT增强扫描图像, 腹盆腔巨大囊实性肿块, 实性部分及分隔强化明 显,提示血供丰富,局 部见亮点征
影像学表现
❖ 良性者为边界清楚、均匀薄壁的囊性病变; ❖ 交界性者壁或分隔增厚,呈结节样突向腔内; ❖ 恶性者软组织成分增多,实性成分强化较明显
病例
鉴别诊断-硬化性间质瘤
❖ 硬化性间质瘤约占性索间质肿瘤的6%,20~30岁 多见,部分肿瘤有内分泌功能,患者可出现月经 紊乱、不孕、性早熟等症状。肿瘤多为囊实性或 实性肿块,瘤体血供丰富,CT、MRI增强扫描表 现与肝海绵状血管瘤相似,表现为对比剂从外周 向中心快进慢出强化模式,较为特异。
LOGO
上皮组织,20~50岁常见,约 占卵巢肿瘤的30%[3],分为浆液性及黏液性囊腺 瘤,又各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 (病理特点方面)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病理特点方面)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上皮(体腔上皮),最常见的是囊腺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
(一)浆液性肿瘤1.良性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是浆液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浆液性肿瘤的60%,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以单侧居多,也可双侧发生(约占20%)。
病变肉眼观,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囊肿,囊内充满稀薄、清亮的浆液,体积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数厘米,大者可达儿头大或更大,表面光滑,多为单房性,少数可为多房性。
囊内壁光滑为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部分伴有乳头状突起,称为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
镜下,囊壁和乳头间质均由含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上皮呈单层低立方状、柱状、纤毛柱状或钉状,核多位于中央,染色质纤细,核仁缺如或不明显,无病理性核分裂像。
有时在囊壁和乳头间质内可见圆形钙化小体(沙粒体)。
2.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borderline serous cystadenoma)约占浆液性肿瘤的10%,其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浆液性囊腺瘤之间,属低度恶性,预后比浸润癌为好。
病变肉眼观,与良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相似,但乳头状突起往往比良性者丰富而广泛,常布满整个囊内表面,双侧发生率较高。
镜下,主要表现为乳头上皮呈2~3层,乳头分支较稠密或有微乳头状突起,核异型和核分裂像易见(每高倍视野不超过1~2个),无间质浸润。
3.浆液性囊腺癌(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约占浆液性肿瘤的30%,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半数为双侧性。
患者以40~60岁妇女为最多。
病理变化肉眼观,多数为多囊性,部分或大部囊内或囊外有乳头状突起,囊内多含混浊液体,乳头状物多为实性菜花状,常侵犯包膜并有出血坏死。
镜下,乳头分支多或呈实心团块,上皮细胞增生多呈3层以上,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像常见,包膜和间质均有浸润,沙粒体较多见。
卵巢囊腺瘤
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腺瘤是一种常见的卵巢肿瘤,它是由于卵巢上皮细胞的增生和异常分化导致的,通常具有囊性或实质性的结构。
卵巢囊腺瘤在临床上表现为腹部不适、腹胀、月经不调、下腹疼痛等症状,对女性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卵巢囊腺瘤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卵巢囊腺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妇女的生育状况和卵巢功能有关。
遗传因素是卵巢囊腺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家族史的女性患病的可能性更大。
激素水平异常也会导致卵巢囊腺瘤的发生,例如雌激素水平过高或者黄体酮缺乏都可能使卵巢上皮细胞异常增生。
此外,女性的生育状况和卵巢功能也与卵巢囊腺瘤的发生有关,未生育或晚龄初产妇的患病风险增加。
其次,卵巢囊腺瘤的临床表现多样,但大多数的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
一些患者可能在妇科检查中无意中发现卵巢肿块。
当卵巢囊腺瘤长大或出现并发症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腹胀、月经不调、下腹疼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以及排尿困难等压迫膀胱和直肠相关的症状。
此外,卵巢囊腺瘤还可能在维持功能的囊腺上皮细胞中发生癌变,出现恶性转变的囊腺瘤被称为囊腺癌。
在诊断方面,影像学检查是卵巢囊腺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等。
超声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卵巢肿块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特征以及血流灌注情况。
CT和MRI则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帮助医生判断肿块的恶性程度和有无转移。
此外,病理检查仍然是确诊卵巢囊腺瘤的“金标准”,通过组织切片的检查可以明确卵巢囊腺瘤的组织类型和良、恶性的鉴别。
最后,治疗卵巢囊腺瘤的方法包括观察治疗、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等。
对于小型、无症状的囊腺瘤,可以选择观察治疗,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其生长和变化情况。
对于症状明显的囊腺瘤或有怀疑恶性变的患者,推荐进行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可以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进行,具体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种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种类导语:很多的朋友经常会反映身边有很多的女性朋友不幸患有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再向身边医师咨询病症时,却发现对这个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完全不了很多的朋友经常会反映身边有很多的女性朋友不幸患有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再向身边医师咨询病症时,却发现对这个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完全不了解。
朋友们都看过来了,其实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也有很多的种类,在想要征服者病症时,就一定要知道这个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彻底对症下药。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种类都有什么吧。
1.良性黏液性囊腺瘤卵巢黏液性良性肿瘤占所有卵巢良性肿瘤的20%。
好发年龄在30~50岁。
黏液性囊腺癌占卵巢恶性肿瘤的第3位,为原发卵巢恶性肿瘤的8%~10%。
高发年龄在40~60岁。
大多数为多房,一般中等大小,也可长大充满整个腹腔,直径达50cm。
肿瘤灰色有光泽,囊壁略厚,有弹性,有时外壁可见数个囊性突起,表面略发淡黄色。
囊内容物为黏液性,不透明,黏稠液似胶冻样,白色略淡蓝。
检查时触及的实性部位往往是多数蜂窝状小房集聚,切开肿物即可发现。
房大小相差极大,分布可疏可密常在一个房内套有一个或数个子房。
肿瘤内黏液为黏蛋白或糖蛋白,所以过去“假黏液性囊腺瘤”现已改称为黏液性囊腺瘤。
肿瘤上皮为单层高柱状,核位于基底部,排列规则和宫颈管型黏液上皮相同(图1)有时也能找到肠型上皮,包括杯状细胞(goblet cell)帕内特细胞及嗜银细胞。
黏液性囊腺瘤常同时发生其他卵巢上皮性肿瘤,如浆液性、宫内膜样或性索间质肿瘤等。
PeutzJeghers syndrome综合征(Chen KT1986)即皮肤黏膜色素黑斑,同时有胃肠道多发性息肉,这些症状有时可伴随此瘤出现,但需注意有无恶性问题。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粘液性囊腺瘤为卵巢上皮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占卵巢肿瘤的23.5%。
卵巢上皮主要由与宫颈管内膜上皮相似的细胞组成,与肠道粘膜也近似。
其中大多数为良性,恶性粘液性囊腺癌的发生率比浆液性囊腺癌为低,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20%。
一、诊断要点:1.粘液性囊腺瘤:(1)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以30~50岁为多。
(2)症状:肿瘤较小者无任何症状,随肿瘤增大可出现腹部肿块、腹胀、腹痛等,并可生长为人体最大的肿瘤。
中等大小的肿瘤,囊内液粘稠,比重大,较易扭转而引起腹痛。
粘液瘤自发破裂可产生腹水。
15%~25%肿瘤间质可呈黄素化反应,因而引起月经失调或绝经后出血等。
(3)体征:妇科检查于“子”“宫”一侧可触及囊性肿物,囊壁稍厚,有分叶感,表面光滑,活边,与“子”“宫”可分开。
(4)病理检查:镜下检查见肿瘤上皮为单层高柱状能产生粘液的上皮,与宫颈内膜腺上皮相似;有时可见杯状细胞;个别肿瘤与肠粘膜上皮相似。
粘液上皮细胞核小或呈半月状。
约15%~25%的肿瘤内可见间质黄素化。
2.交界性肿瘤:多发生在17~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临床表现与上相同。
镜下检查见肿瘤上皮增生,上皮层次可增多,报道有可达三层者。
增生上皮向腔内突起,有的形成“乳”“头”,一般短而粗。
上皮细胞有轻或中度核异型表现,细胞核增大,形状不规则,染色质深,但间质无浸润。
3.粘液性囊腺癌:(1)多发生于40~60岁之间。
(2)症状:自觉腹部增大及腹内有肿块,常有下腹坠胀不适。
肿瘤由于生长迅速及广泛转移,往往出现腹水压迫症状。
压迫横膈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心悸;压迫膀胱及尿道时,可有尿频、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压迫直肠可有大便不畅;压迫髂静脉时,可有下肢水肿等。
(3)体征:“子”“宫”外有肿块,囊性感,但软硬不均,表面凹凸不平,不活动,“子”“宫”直肠凹内可触及不规则、固定、较硬的结节状肿块。
出现腹水时,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4)病理检查:镜下检查见上皮增生,上皮细胞明显异型性,分裂活跃,间质有明显浸润。
第四节卵巢囊性肿瘤
右卵巢囊性成熟畸胎瘤
④星花征:其粘稠的油脂物呈现均质密集细小 光点,并伴高回声光点,浮游于无回声区中, 推动和加压时弥散型分布的光点可随之移动。
⑤壁立结节征:肿瘤囊壁可见到隆起的结节高 回声,似乳头状,其后可伴有声影。
⑥多囊征:肿瘤的无回声区内可见到小(子)囊, 即囊中囊的表现。
卵巢成熟畸胎瘤
卵巢成熟畸胎瘤
⑦杂乱结构征:复杂型中,囊内可含有牙齿、 骨组织、钙化及油脂样物质,声像图于无回声 区内见明显增强的光点、光团、光斑,并伴声 衰减或声影,但肿块仍有完整的包膜回声。
⑧线条征:肿瘤无回声区内多条短线状高回声, 平行排列,浮于其中,可随体位移动。
当肿瘤内全为毛发所充满,且油脂物甚少时, 如鸟巢状。声像图表现为仅肿瘤前表面为增强 回声或呈弧形强光带,后方伴声影,肿瘤后壁 及轮廓不清,此种征象超声探测时易漏诊,应 结合临床触诊,仔细观察,与肠气鉴别。
根据超声图像特征,卵巢囊性肿瘤可分以下类型: ①单纯囊肿型(薄壁型、厚壁型、规则型和不规则
型); ②囊内间隔型(薄间隔型、厚间隔型); ③囊内光点型(散在型、分层型); ④囊内光团型(附壁型、悬浮型)。
(左侧卵巢单纯囊肿)
左侧卵巢囊肿、囊内光团型、附壁型
(左侧)卵巢囊肿
卵巢单纯囊肿并坏死钙化
④有时可见有陶氏腔和结肠旁沟少量液性无回声 区.
多囊卵巢声像图示双侧卵巢内有多个圆形无回声区
多囊卵巢
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 力囊肿)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varian endometriosis cyst)是指具有周期性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 异位到卵巢所形成的囊性病变。囊肿内异位内膜 反复出血,形成含咖啡色粘稠液体,似“巧克力” 又称巧克力囊肿。
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卵巢的表面无浆膜覆盖,缺乏必要保护和限制,早期种植、转移的高发部位。
> 浆液性囊腺瘤的囊壁由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构成,分为单纯性和乳 头状(少见)两种,后者囊壁较厚,易恶变,恶变率为30%-50%。
> 界于良恶性之间,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其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与良 性囊腺瘤难以鉴别, 当囊壁或间隔不均匀增厚(≥5mm), 出现局灶性结节 或乳头状突起,考虑此型。 > 乳头状突起被认为是某些卵巢上皮来源肿瘤的典型特点。
乳头状突起(Papillary projections)
>影像学特征是卵巢上皮肿瘤的一个最好的预测因子。 > 病理:数层增生的上皮被覆在一个基质索上。
>MR:取决于所含成分,脂肪信号为诊断重要依据,还可见毛发、皮质、 脱落上皮形成壁结节或囊内漂浮物,信号丰富混杂,部分出现脂液平。
>增强后囊壁及壁结节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女 , 57岁 ,发现附件肿物3周
(右侧卵巢) 囊性成熟性 畸胎瘤
> 多见于育龄期女性。 > 临床表现:疼痛、不孕、月经失调等症状。 > CT平扫: 以较高密度为主的囊肿。 > MRI平扫:T1WI多呈高信号、T2WI随出血时间信号有所差异。 > 特征性表现:T2阴影、卫星囊征、囊壁缺口征、粘连现象。
>粘液性囊腺瘤的囊壁由类似宫颈管内膜的单层柱状上皮构成,囊 内多有分隔,囊内容物粘稠,富含黏蛋白和粘多糖,较少形成乳 头,恶变率为5%-10%(相对于浆液性囊腺瘤少)。
浆液性囊腺瘤
> 单纯型和乳头型(乳头型少见,囊壁较厚,有乳头状突起时考虑为交界 性囊腺瘤或囊腺癌可能性大)。
卵巢囊肿鉴别诊断
1、卵巢畸胎瘤:多为良性卵巢肿瘤,可发生于各年龄,均可无症状,若发生扭转可有突发下腹痛等急腹症表现,病程较长,查体单侧多见,光滑,活动,囊性,多无腹水,肿瘤标记物多不升高。
本患者无自觉症状,9个月前B超提示左卵巢畸胎瘤5.3*2.9cm,妇科查体:左附件区可及一直径约5cm大小包块,质韧,边界清,可活动,无压痛,目前考虑此诊断可能性大,待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一步明确诊断。
1、卵巢巧克力囊肿: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年轻育龄女性,多有继发痛经进行性加重,B超可见卵巢无回声内见致密光点,血CA125水平明显升高可协助诊断。
本例患者无痛经表现,但血CA125 49.61U/ml略增高,B超提示右卵巢囊肿5.8*4.2cm、2.3*1.8cm—巧囊可能,该诊断可能性大,待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一步明确此诊断。
2、卵巢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各年龄,均可无症状,若发生扭转可有突发下腹痛等急腹症表现,病程较长,查体单侧多见,光滑,活动,囊性,多无腹水,肿瘤标记物多不升高。
本患者无自觉症状,,妇科查体:右附件区可及一直径约6*5*5cm大小包块,质韧,边界清,可活动,无压痛,B超提示右卵巢囊肿—巧囊可能,目前考虑此诊断不能除外,待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一步明确诊断。
3、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既往2次宫腔镜检查,术中均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并经术后病理进一步证实,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易复发,本次入院B超示:子宫内膜回声欠均,厚12cm,故子宫内膜不均质回声考虑为子宫内膜息肉可能性大,待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一步明确诊断。
4、盆腔炎性包块:多有腹痛、发热等盆腔炎症病史,查体:盆腔包块边界不清,有压痛,活动差,可有血象升高。
该患无盆腔炎病史,妇科查体: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中,活动可,无压痛,右附件区可及一直径约6*5*5cm大小包块,质韧,边界清楚,可活动,无压痛,左附件区未及异常,血象正常,B超提示右卵巢囊肿5.8*4.2cm、2.3*1.8cm—巧囊可能,故该诊断可能性不大,据术中情况进一步除外。
卵巢囊肿分为三种
卵巢囊肿分为三种引言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的是卵巢内形成的液体或半固体性肿块。
根据囊肿的性质和形态,卵巢囊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功能性囊肿、囊腺瘤和囊腺癌。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类型的卵巢囊肿。
一、功能性囊肿功能性囊肿是最常见的一种卵巢囊肿,也是生理性囊肿的一种表现。
它主要形成在经卵巢周期活动的过程中,经排卵期后卵泡破裂,残留卵泡壁内液体积聚所致。
此类囊肿通常直径不超过5厘米,多为单侧性,一般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多为偶然发现。
通常不需要治疗,会在数个月内自行吸收。
二、囊腺瘤囊腺瘤是由于卵巢气管上皮和间质增生所形成的,具有较为明确的囊壁,内含黏稠液体的一种囊肿。
它通常为单侧性,直径多在5-10厘米之间。
囊腺瘤相较于功能性囊肿,更常见于年龄较大的女性。
囊腺瘤在绝经期后可能会发生一些恶性转变的潜力,因此需要定期检查。
囊腺瘤的主要症状可以包括腹痛、腹胀、腰痛以及月经异常。
有些囊腺瘤还可能造成卵巢扭转或破裂,导致急性腹痛和出血。
如果囊腺瘤的直径超过5厘米,或者有症状,需要考虑手术切除。
三、囊腺癌囊腺癌是一种恶性卵巢肿瘤,起源于卵巢囊肿上皮。
与功能性囊肿和囊腺瘤不同,囊腺癌的囊壁通常不完整且不规则。
囊腺癌多见于绝经后的女性,但也可以发生在更年轻的女性。
囊腺癌的范围较广,可能侵犯邻近组织,还有可能远处转移。
囊腺癌的症状多样化,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侵犯的范围。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腹部胀痛、腹部肿块、恶心、呕吐、消瘦以及尿频等。
囊腺癌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肿瘤,化疗和放疗。
结论卵巢囊肿根据性质和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功能性囊肿、囊腺瘤和囊腺癌三种类型。
功能性囊肿多为生理性,无需治疗,可自行吸收。
囊腺瘤多为良性肿瘤,一般需要手术切除。
囊腺癌则为恶性肿瘤,需要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
对于发现卵巢囊肿的女性来说,及早确诊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定期妇科检查和超声波检查对于筛查卵巢囊肿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或体征,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卵巢囊腺瘤患者的超声诊断
卵巢囊腺瘤患者的超声诊断卵巢囊腺瘤(cystadenoma of ovary)是发生于体腔上皮的良性上皮瘤,系来自覆盖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具高度多能性,如向输卵管上皮化生则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柱状上皮化生则形成粘液性肿瘤。
卵巢囊腺瘤在卵巢肿瘤中亦为最常见的肿瘤,且恶变率高[1]。
临床术前常无法明确其性质,故B超检查可提供术前大致病理类型及预选治疗方案。
1 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 a)约占所有卵巢良性肿瘤的25%,主要发生于生育年龄,双侧性占15%,其囊肿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可分为单纯性及乳头状两种,前者囊壁光滑,多为单房,后者有乳头状物向囊内突起,在显微镜下可见钙化物-沙粒体偶向囊壁外生长,常为多房性,多为双侧。
浆液性囊腺瘤的囊内液体呈草黄色或棕色稀薄浆液。
1.1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1.1.1病理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占所有良性卵巢瘤的15%左右。
直径一般为5~10cm。
个别或充满整个腹腔,多呈球形,外表光滑。
单房或多房,壁甚薄,仅由一层能分泌浆液的柱状或立方上皮细胞构成,部分细胞带纤毛,与输卵管内膜上皮细胞极为相似。
囊瘤内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含血清蛋白,偶有少数为粘液性,系部分上皮细胞为分泌粘液所致。
1.1.2超声检查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声像图表现:有界限分明的光滑清晰的边界。
与子宫的界限能分开。
①肿瘤轮廓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②囊壁纤薄,光滑完整;③多房性囊内细光带间隔;④囊肿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⑤囊肿一般5~10cm,中等大小,亦有极大者。
1.2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1.2.1病理腺瘤一般呈球形、多房、外表光滑,呈灰白色或棕色,瘤内显示多数细小或粗大的乳头状突起,有的充盈整个囊腔,形成一近似实质的肿瘤,多为双侧。
乳头状突起可以穿透囊壁移位于囊外或生长于浆液性囊壁表面,而产生腹水。
检查腹水中脱屑细胞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2]。
乳头状突起质坚,为高柱状纤毛上皮所覆盖,其中多数细胞可显示清晰的毛刷状边缘。
肿瘤分期分类囊腺瘤
囊腺瘤分为囊状和乳头状两种类型,其中乳头状囊腺瘤较为常见。
症状与诊断
症状
囊腺瘤通常无症状,但可能在体检或自我检查时发现。
诊断
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和病理学检查(如活检)来确诊。
治疗与预后
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囊腺瘤的主要方法,切除范围根据肿瘤大小 和位置而定。
预后
囊腺瘤通常预后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但有复发风险。术后需定期随访复查 。
案例三:囊腺瘤的药物治疗效果
总结词
药物治疗可以作为囊腺瘤的辅助治疗手段,主要使用抗 生素、激素和抗肿瘤药物等。
详细描述
药物治疗可以作为囊腺瘤的辅助治疗手段,主要使用抗 生素、激素和抗肿瘤药物等。对于合并感染的囊腺瘤患 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激素敏感性 的囊腺瘤患者,可以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恶 性的囊腺瘤患者,可以使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药物 治疗的效果取决于肿瘤的性质、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药物 的种类和剂量等因素。
分子生物学分类
基于基因表达谱的分类
通过分析肿瘤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可以将肿瘤分为不同的亚型,这些亚型可能 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
基于DNA甲基化的分类
通过分析肿瘤DNA甲基化的模式,可以将肿瘤分为不同的亚型,这些亚型可能 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
03
囊腺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囊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由腺体组织形成。
浆液性囊腺癌
这种类型的肿瘤通常在卵 巢中发现,它具有分泌浆 液的功能。
细胞学分类
囊性畸胎瘤
这种肿瘤通常包含有成熟 畸胎瘤的细胞成分,这些 细胞可能分化为各种不同 的组织类型。
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种类
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种类很多的朋友经常会反映身边有很多的女性朋友不幸患有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再向身边医师咨询病症时,却发现对这个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完全不了解。
朋友们都看过来了,其实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也有很多的种类,在想要征服者病症时,就一定要知道这个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彻底对症下药。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左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种类都有什么吧。
1.良性黏液性囊腺瘤卵巢黏液性良性肿瘤占所有卵巢良性肿瘤的20%。
好发年龄在30~50岁。
黏液性囊腺癌占卵巢恶性肿瘤的第3位,为原发卵巢恶性肿瘤的8%~10%。
高发年龄在40~60岁。
大多数为多房,一般中等大小,也可长大充满整个腹腔,直径达50cm。
肿瘤灰色有光泽,囊壁略厚,有弹性,有时外壁可见数个囊性突起,表面略发淡黄色。
囊内容物为黏液性,不透明,黏稠液似胶冻样,白色略淡蓝。
检查时触及的实性部位往往是多数蜂窝状小房集聚,切开肿物即可发现。
房大小相差极大,分布可疏可密常在一个房内套有一个或数个子房。
肿瘤内黏液为黏蛋白或糖蛋白,所以过去“假黏液性囊腺瘤”现已改称为黏液性囊腺瘤。
肿瘤上皮为单层高柱状,核位于基底部,排列规则和宫颈管型黏液上皮相同(图1)有时也能找到肠型上皮,包括杯状细胞(goblet cell)帕内特细胞及嗜银细胞。
黏液性囊腺瘤常同时发生其他卵巢上皮性肿瘤,如浆液性、宫内膜样或性索间质肿瘤等。
PeutzJeghers syndrome综合征(Chen KT1986)即皮肤黏膜色素黑斑,同时有胃肠道多发性息肉,这些症状有时可伴随此瘤出现,但需注意有无恶性问题。
2.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约8%的患者为双侧病变。
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较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复杂,为多房性。
可见到囊壁增厚区或出现乳头,而大多数乳头细小,也可呈息肉样镜下特点:①上皮复层化达2~3层,但不超过3层伴有乳头和上皮簇形成;②细胞轻度、中度非典型形,黏液分泌减少,可见杯状细胞;③核分裂象每10个高倍镜视野内不超过5个;④肿瘤细胞不侵及间质3.黏液性囊腺癌占卵巢恶性肿瘤的第3位,为原发卵巢恶性肿瘤的8%~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巢囊腺瘤分类及其鉴别诊断
卵巢囊腺瘤:
属于上皮来源的肿瘤,是卵巢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分为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2种,粘液性囊腺瘤较浆液性囊腺瘤略少。
粘液性囊腺瘤好发于25~40岁左右的育龄期妇女,一般较大,为多房囊肿样,子囊多、且大小不等,子囊间密度差异可接近,也可很大,可近似水样密度,也可呈高密度,因囊液含粘蛋白,所以CT值较浆液性高;囊壁光整清楚,囊壁和分割厚薄不均,但厚度不超过3mm,囊壁或间隔可出现钙化。
若出现一些小囊簇拥在大囊的侧壁的征象,对诊断粘液性囊腺瘤有帮助,囊内可见子囊是粘液性囊腺瘤的特征性表现。
囊肿破裂可引起腹膜或腹腔内广泛种植,产生大量粘液,形成腹腔粘液瘤。
与浆液囊腺瘤鉴别:
好发于30~40岁,大多为单囊,少数可多囊,但囊内间隔细、少,分房之间密度相似。
以单侧居多,约15%为双侧性。
囊壁薄而光整,可有钙化,可见乳头状突起。
约有30%于肿瘤间质和乳突间有钙盐沉着,呈同心圆排列,称砂料体。
也有文献认为2种囊腺瘤在CT 上不能区别。
同时还必须与交界性囊腺瘤和囊腺癌鉴别:
交界性囊腺瘤介于良恶性之间,具有某种恶性特征,属低度恶性。
患者年龄偏大,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或绝经后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形态多样、不规则,囊壁厚度一致或厚薄不均,厚度大多超过3mm,囊内可见乳头状壁结节;或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如有以上征象者应考虑有交界性囊腺瘤或恶变可能。
若有邻近组织器官浸润、腹水或转移是提示恶性变的可靠指标,近年多数学者认为,无论卵巢上发现病灶,只要存在腹膜浸润性种植即可视为癌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CT表现:
肿瘤的内部结构、密度特点、囊壁情况、与周围组织的情况及强化程度,一般能够对粘液性囊腺瘤作出诊断。
但必须仔细分析,与交界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作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