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的结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深度报道的结尾
一般动态消息是否需要结尾视报道对象的性质而定,可以不需要结尾,正如苏轼所言: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处理自然,姿态横生。但就深度报道而言,几乎都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尾。因为,深度报道所反映的新闻多是重大的新闻事件或值得重视而深思的严重社会问题,这类新闻的报道多具有鲜明的主题倾向,那么,就需要卒章显其志;再之,深度报道在写作中涉及的头绪杂信息多,需要有一个统领全文的结尾来收官。从写作表达主题与写作目的来看,反映问题引起疗救的重视是其目的。那么,这种报道也应该有一个有力的结尾,达到谢榛所言“当如撞钟,清音不绝”的效果,从而引起对问题的社会重视与警示。
在对这类新闻的结尾中,根据所报道新闻事件与新闻现象本身的特点与处理的结果。往往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结尾方式。
一、深思性的结尾
深思性结尾就是在文章的结尾提出该思考的问题,在结尾把问题展示出来,从而把问题摆出来让受众在看完报道之后自己去对问题进行思考。
这类结尾在报道中很常用,因为深度报道反映的新闻事实一般比较重大,往往涉及到民心相背或国家群众的巨大利
益,这些问题或事件如果处理不好,日积月累会造成强大的反作用。这类问题是群众关心,领导关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在记者的报道结束时,并没有一个光明的结果,没有得到妥善地解决,或者虽然有关部门进行了裁决,但却没有得到实际的落实,这是普遍存在的事实。
对于这类领导重视,群众或当事人望眼欲穿盼望解决的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遭遇到这样的尴尬结果时,往往让记者难受。那么,对于这类结局该如何结尾?很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来一个深思性的结尾,从而通过深思性的结尾把问题提出来,展示给社会让社会来思考。例如,《惊心动魄的6天》(《中国青年报》)的结尾:
而我们这次调查采访行动的几位参与者后来的遭遇是黯淡的:李九祥副书记通知我们立即离开的事被重庆媒介披露后,他不久就“因经济问题被逮捕,没有救了”;韦云隆教授为团结海外留学人员所办公司中的洪雅分公司遭到严重冲击,濒临瘫痪;心直口快、最能冲锋陷阵的吴登明教授在家里连续接到匿名电话,说多少多少钱就买你一条命,你等死吧。如今,吴老教授被迫到全国各地自费“旅游”,过着一种凄苦的流浪生活。
这是真正可怕的,不是因为愚昧……
这个深度报道的结尾用2个自然段作为结尾,一个自然段点出敢于揭露丑恶的当事人备受打击的现实,一个自然段就
用简单的几个字来对其进行意味深长的评点。并用省略号结束,显得余味悠长,令人深思。
深度报道基本都要涉及到强势的权力人物与强势部门,虽然很多事实已经明确,但是问题最后也多是不了了之,就是见不到一个光明的处理结果。对于这类情况,也可以用交代最后调查动态的方式来结尾,这种交代可以直接就用陈述式的句子把事件最后的发展动态用舒缓或沉郁的语调表达出来,这样结尾虽然是质朴的陈述,但却能给人留下很多思考。这类结尾的最大功效,就是让受众读完之后,回味仍在,思考仍在,而这正是深度报道的特征。因为很多情况下,记者如同医生一样,所不同的是,他们只能揭露病情而不能诊病,但把严重的病情揭示出来并公布于世,毕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卡壳的申诉》的结尾:
一起涉嫌偷税9万元的案子,卷宗多达近2000页,涉及的国家、省、市级部门和单位几十个,时间跨度长达四年,而且至今没有了结。
在鸡西,曾有人担心地对我说,这个案子已经不是张立福个人的事了,因为如果张立福的偷税罪不成立,就要有其他人承担责任,这真是个两难的事啊。
也许,正如鸡西市委那位同志在电话中跟我说的那样:“我们这儿关系太复杂……”
还有很多深度报道所反映的问题,往往是老生常谈的
问题,如对权力者的监督缺失问题,如体制漏洞问题,如基层执法者的粗暴执法问题,等等。深度报道对这类性质新闻的报道就可以一针见血,直陈主旨,点明问题的关键点。如《毕玉玺通州利益黑洞调查》的结尾:
就此,作为历经6位市长,居要职十数年之久的交通系统官员,毕玉玺的五环路败局和家乡关系网归于一种因果。如何监督交通厅局长,再次成为社会公众拷问焦点。
总之,处理结果让人回味或结果所处的状态让人回味,或犯罪事实让人思考或回味的,一般都可以用这种结尾。深度报道往往就是虎口拔牙的事,在对新闻事件或现象的处理结局上往往是残缺的,因而,这类结尾正是把这个残缺在最后点出来从而引起社会的思考。
二、人文主义的结尾
深度报道不严格地说,就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涉及是非善恶的较量,那么,必然涉及强弱双方,而弱者的遭遇往往让记者伤感,写出来也会让受众为之哀怜。那么,对这类新闻的报道,记者往往充满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在结尾处理上,就可以用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方式来结尾。如《两个孩子的神秘死亡》(《南方周末》)的结尾:
五一临近,北方已经初夏,B4湖边高尔夫球场的草已青青,有人在湖边挥杆游乐。两个8岁男孩却仍然静静躺在太平间的冰柜里。那里寒冷异常,正如同那个漆黑的寒夜。
他们没有等到这个春天。
再如《左肾风波》的结尾:
刘亮程
春节来了,大家都过得很好,省二院的医生,省卫生厅的领导,律师,还有包括我在内的记者们。
但是,七岁的杨易在这个春节里,却静静地躺在小床上,消耗着他的生命,他不知道什么叫死,也不知道父亲说的天堂是什么样子,更不知道成人世界里在为什么争论,他只是不断要求去医院,他知道医院能给他治病。但如果他是成年人,在这最后的日子,他会向这个社会要求什么呢?
人们,别忘了,比“左肾”更重要的,是如何延续这个小小的生命。
这类结尾的好处是,十分符合新闻本身的感情基调与当事人的特殊身份,从而让受众在感情上起到强烈的认同感,也会在感情上顿起波澜。另一方面也会使受众在写作艺术上,感觉到只有这一个结尾才是最贴切的结尾。在上面的两个结尾中,一个新闻事件涉及的问题是两个底层的可怜孩子无缘无故被打死而得不到真相;一个新闻事件是因医疗纠纷造成一个濒临死亡的孩子的可怜命运,而更可怜的是这个孩子自己却不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性与强势方的冷漠与推诿,因为他还处于懵懵懂懂的年纪。这两个结尾都具有浓烈的人文主义色彩,令受众读后怜悯之情愤慨之情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