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2月考试题及答题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联合质量测试(12月)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回看射雕处,。(《观猎》)
4.日星隐曜,。(《岳阳楼记》)
5.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二、诗词鉴赏(4分)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岚”是指。(2分)
7.下列各项对小令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这首小令着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恬淡秋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深切喜爱之情;
B.“一江烟水……秋光淡”一句先写江景,再写鳞次栉比的两岸人家,后写水面菱荷。
C.“看沙鸥舞再三”以沙鸥的动态美来衬托秋光的恬淡美,表现出对秋景的喜爱之情
D.“画船儿……风外飐”一句写景由远及近,表现了客旅来投的欢快情景;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语段选自课文《》,作者是晋朝(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10.下列各项对语段内容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等句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桃花源隐秘难寻的神秘氛围;
B.第①段中桃花源和平宁静的生活环境同第②段中提及的改朝换代形成对比,突出了桃花源的平静;
C.第②段中“咸来问讯”和“不足为外人道”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界既好奇又害怕的心理;
D.渔人讲述外界情况后,桃花源人“皆叹惋”表明他们对世事变迁的感叹和对朝代更替的惋惜。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柳芳为郎中①,子登疾重。时名医张万福初除②泗州,与芳故旧,芳贺之,具言子病,惟冀故人一顾也。张诘旦③候芳,芳遽引视登。遥见登顶曰:“有此顶骨,何忧也?”因诊脉五六息。复曰:“不错,寿且逾八十。”乃留芳数十字。谓登曰:“不服此亦得。”后登为庶子④,年至九十。(选自《酉阳杂俎》)
【注释】①郎中:古代官职名;②除:任命,授职;③诘旦:次日清晨;④庶子:庶民,普通百姓。
11.解释加点字词(4分)(1)芳遽引.视登;(2)后登为.庶子;
12.下列各项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柳芳祝贺张万福,详细地说起了孩子的病情,只是希望过世的祖先能眷顾一下孩子;B.柳芳祝贺张万福,详细地说起了孩子的病情,只是希望老朋友能来探望一下孩子;
C.柳芳祝贺张万福,详细地说起了孩子的病情,只是希望老朋友单独前来拜访孩子;
D.柳芳祝贺张万福,详细地说起了孩子的病情,只是希望过世祖先中的一位能来眷顾孩子。
13.能够证明张万福经验丰富、料事如神的一句话是。(用原文回答)(2分)
14.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3分)
A.柳芳借道贺张万福上任之机,请张万福为孩子诊断病情;
B.张万福一眼看出孩子并无大碍,诊断脉象的结果印证了他最初的判断;
C.张万福为孩子写下了几十字的建议,告诉他应该如何保持健康长寿;
D.张万福告诉柳登即便不吃药,这个疾病也能够自行痊愈。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5—21题(19分)
提高古诗文学习的质与量
①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因为它包含着这个国家、民族遵奉的信仰、价值观、风情和习惯,它的应用水平体现和直接影响着民族的教育、文化和素质,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经典古诗文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习它本身就是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甲】
②经典古诗文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1948年2月,英国汉学家德和美在担任牛津大学汉学教授的就职演说中便谈到:“至少到1750年为止,中国书籍的数量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后来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也引用了这一说法。这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③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要学习、理解它。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④1956年我上高中时,正好赶上新中国第一套统编教科书启用,语文课文学和汉语分科。文学从《诗经》、《论语》、《左传》、《孟子》、楚辞、《战国策》、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到明清小说,还有各时期文学史的概述。汉语讲它的基础知识特别是语法。【乙】一年半的语文学习使我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和汉语基本知识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系统的了解。
⑤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经典古诗文学得太少,而且不系统,对中国古典文学形不成完整的印象,古文基础太差。对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古诗文都看不懂,何谈对它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呢?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把自己的根本文化忘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这不是危言耸听,事实正是这样。因此,我认为,每个中国学生,都应在中小学阶段具备最基本的传统文化素养。【丙】
⑥完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热爱它,学习它,弄懂它,并且发扬光大它。在
这方面
...,中小学各个学科都责无旁贷,而语文学科更能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光喊口号不行,一定要有具体的实施办法。教育部研制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对此已有具体安排。此外,要有数量的具体要求,才便于落实和检查。同样重要的是,还要有质量的要求。要处理好古今中外的关系,我们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既然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和精神命脉,我们学习它,就完全是古为今用,不必担心厚古薄今的问题。如果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习,古文过不了关,就很难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就要断层,后继乏人。每个民族都是首先学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本民族的文化都学不好,借鉴外国文化也就没有了根基。我们中小学优秀古诗文学习本来就不多,是要加大分量的问题,而不是进一步削减的问题。【丁】
⑦对经典古诗文,只要我们的青少年真爱,真学,真懂,并能发扬光大,它就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选自2014.9.23《光明日报》,有删改)15.第⑤段中应填入的一组合适的关联词语是()(2分)
A.如果……那么……; B.因为……所以……; C.不仅……还……; D.虽然……但是……;
16.第④段划线句中的《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课文《》就出自该书。(2分)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3分)。
18.第②段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作用是。(4分)
19.第④⑤两段内容的论证结构是,这两段论证了的观点。(3分)
20.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放在文中的位置是()(2分)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