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饮食 独具特色的仫佬族饮食文化有哪些
仫佬族饮食习俗
仫佬族饮食习俗
仫佬族大都习惯日食三餐,早餐为粥,午餐食用早餐留下的粥,晚餐吃米饭和比较丰富的菜肴。
农忙季节一般都是早餐吃粥,午餐和晚餐为饭。
红薯是仫佬族主要辅助粮之一。
黄豆平时的都经炒、煮后吃,节日和婚丧大事时用来制作豆腐。
每年秋天,家家都要做二十至三十斤的豆酱,用以佐粥。
仫佬族
仫佬族一向喜冷食,饭菜煮熟之后,晾凉了才吃,一餐吃不完,下餐再吃也不用再加热。
平时一般都喝生水。
仫佬族烹调肉类习惯于“白氽”,即把大块猪肉或宰净的整个鸡鸭放入水中白煮,然后切成小块,食用时再加盐,或蘸盐水。
鱼类多用油煎,牛肉常作单炒。
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备有酸坛腌制各种腌菜,有腌豆角、蒜头等。
民间早、中两餐,只用酸辣小菜佐饭。
蔬菜习惯先用水煮,再加油盐。
当地特产煤砂罐是仫佬族特有的烧
饭、菜、烧茶的饮具。
仫佬族典型食品有:豆腐肴;白馍,仫佬族传统点心,用熟糯米饭制成。
仫佬族
(一)民族简介 (二)特色饭菜 (三)特色小吃
(一)民族简介
仫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他 们自称“伶”、“谨”。壮族称之为“布 谨”,汉族称之为“姆 佬”。“仫佬”一 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建 国后统称仫佬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广西罗城 仫佬族自治县 .
(二)特色饭菜
白馍与白炠肉
五色糯饭
五色糯饭是一种风味食品, 其制法是先用红、黄、黑 三种颜色将泡好的糯米饭了,由 于染料取自花朵的天然汁 液,而无毒无害无副作用, 除具有特殊的香味外,还 有防病祛邪、治疗腰酸骨 痛的功效。
狗舌糍耙与斗糍耙
“狗舌糍耙”扁长柔软,形 似狗舌,其名由此得来。 它松软可口,味道甜美, 再撒上香香的芝麻糖粉, 那更令人回味无穷,它是 仫佬族男女青年"走坡"时 节唱罢山歌后互相交换的 食品。意味着爱情像芝麻 糖那样香甜。 “斗糍粑”是仫佬山乡在春节 期间家用糯米饭舂制的,每 逢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 的青壮年男子便摆开架式, 高举"丁"字形榔锤,一上一 下把糯米舂溶。一日糯米饭 舂溶后,青壮年妇女便取出 来做成馍饼,先放在用鸡蛋 黄或茶油抹过的大簸箩里, 然后移到芭蕉叶上晾干,印 盖花纹图案。“斗糍耙”在 仫佬山乡还是送礼的佳品呢!
(三)特色小吃 芋头糕:百糕中的珍品
豆腐花:也叫豆腐脑
油堆:外酥里嫩
滤粉:百吃不厌
艾糍粑:制作工序繁多,只有在清 明节期间才能吃到它,所以特回味
THE END!
THANK YOU!!!
白馍是糯米制品,其 做法是:先把糯米蒸 成熟饭,放在石臼里 捣烂,然后捏成拳头 大的团子,吃时可用 火烤,香甜爽口,也 可用糖水煮食。 白炠肉是仫佬山乡的 一种风味食品。其做 法是:将整块的猪肉 或整个的鸡鸭(去毛和 内脏)放入水中白煮, 肉熟后取出切成小块, 然后配以调味汁食用。 做法讲究火候,只有 八分熟。
仫佬族的风俗习惯:崇尚青色(图)
仫佬族的风俗习惯:崇尚青色(图)一、仫佬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没有本民族文字,普遍使用汉族文字。
二、仫佬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崇拜。
仫佬族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善种水稻,采煤是仫佬族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仫佬族居住比较集中,同宗同姓的人居住在同一村庄,在同一村庄里,同姓但不共祖的仫佬族人一般也分开居住。
聚族而居是仫佬族的一个重要居住特点。
四、仫佬族民居,多为砖瓦顶的矮楼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地炉取暖做饭。
地炉建在堂屋内大门两侧或厨房里,先在地上挖个坑,在坑内用砖砌好炉子,炉子旁边安放一只大水坛,除了炉门和坛口外,其他地方都用泥填平。
这样,地炉一天到晚都不熄灭,水坛中也总有热水,不仅随时可以架锅做饭,也使堂屋显得舒适温暖。
逢年过节,家人亲友围着地炉吃“火锅”,其乐融融。
因为仫佬山乡盛产无烟煤,所以使用地炉非常普遍。
五、仫佬族人主食为大米、玉米和薯类,喜食酸辣食品和糯米饭。
有民族风味食品有:白馍、水圆、粽子、牛舌粑,红、黄、黑三色糯米饭和鸭肉蘸酱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菜肴。
仫佬族人不喜欢吃煮得糜烂的食品,往往是煮得八成熟即食用。
在农村,人们常吃营养丰富的豆腐肴。
六、仫佬族崇尚青色,多着青色服饰,其服饰素雅大方,一般只在衣袖、裤脚上用小条的刺绣点缀。
现在多穿大襟衣和长裤,男子服饰则一律是对襟短衣。
仫佬族穿着中最有特点的是妇女穿的尖头鞋,鞋面绣有花纹,精工细作,非常漂亮;青年男子喜欢戴一种形状像碗的帽子,当地人称之为“碗帽”。
如今仫佬族服饰已与汉族类同,只有特殊场合才穿民族服装。
七、仫佬族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有三月三的婆王节(又称花婆节)、四月八的牛神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也叫走坡节),最具特色的是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饭节”。
传说古时候,仫佬山乡经常遭受神狮的侵害,后来一位白马姑娘为仫佬人射杀了神狮,并从狮口夺回谷种送还仫佬人,还用芋头、红薯做成黄牛、水牛给仫佬人耕地用,教仫佬人习武灭兽。
少数民族之旅仫佬族
少数民族之旅仫佬族仫佬族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族概况仫佬族[mùlǎo z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仫佬族人口数为207352。
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等。
仫佬族使用的仫佬语与毛难语、侗语、水语相近。
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部分人还会说壮语。
通用汉字。
仫佬族住的多是泥墙瓦顶平房,屋内有专烧煤的地炉。
以稻米、玉米、薯类为主食,忌食猫、蛇肉。
衣服尚青色。
至清代,仫佬族妇女仍穿统裙,今已穿大襟衣、长裤,梳辫结髻,饰以耳环、手镯、戒指。
男着对襟唐装。
过去,婚姻多为家长包办,少数在"走坡"中恋爱成亲的,亦须经家长同意。
盛行早婚,有婚后女方在一段时间内"不落夫家"的习俗,生育后始居夫家。
与壮族、汉族通婚。
婚仪繁杂,耗费颇大。
也有入赘的。
丧葬仪式隆重,墓葬信风水龙脉。
民族历史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发展演变而来的,晋人常璩《华阳公志。
南中志》中,即有关于"僚人"在云贵高原云岭山脉南沿一带活动的记载。
唐宋以后,《岭外代答》、《溪蛮丛笑》等史籍中出现了"僚"、"伶"人们共同体的记述。
《天河县志》、《大清一统志》说:"伶人又名僚,俗名姆佬",可见仫佬与僚、伶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学术界一般认为,仫佬族是从僚、伶中分化出来形成的仫佬族妇女单一民族,其时间大约在宋代。
据历史记载,宋太祖开宝五年(972),以桂州琳洞地置罗城县,先隶融州,后属庆远府。
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所知,仫佬族至晚在元代或明初已居住在罗城一带地区。
明朝继承宋、元制度·在罗城、天河、宜山等仫佬族聚居区设立流官,社会基层设立里甲。
同时在县官之下,增设土巡检司、镇和寨堡等机构,利用当地头人任职,把流官与土官统治结合起来。
人民须向朝廷交纳夏秋两税。
清代将仫佬族地区县以下划分为"里",在"里"下设"冬"。
民族特色节日及民族饮食
图片·Picture 简介·Instroduction
开斋节
族
古尔邦节
在回历每年9月,从 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 终的一个月里,凡男 子在12岁以上,女子9 岁以上,都要把斋。 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 ,不得进食,直到回 历十月一日开始为开 斋,届时要欢庆3天, 家家宰牛、羊等招待 亲友庆贺,并要做油 香、馓子、油等多达 二、三十种节日食品 。
京族
简介·Instroduction 图片·Picture
糯米糖粥
东乡族
简介·Instroduction 图片·Picture
锅塌:东乡人的主要食品。青
稞面发酵后,做成块状,贴在锅 上蒸或烙熟,这种食品东乡族称 它为“锅塌”。
罗婆弱:一般混煮一些青稞、小麦、
豆子或大豆,多喜用羊头及羊蹄杂碎一 齐煮用。羊蹄杂碎,燎掉毛,反复冲洗 干净,再放上花椒,青盐,和粮食混煮 在一起,讲究要煮熟煮烂,是可口的美 味食品。
Special Festivals of nations
简介·Instroduction 图片·Picture
culture of customs
简介·Instroduction 图片·Picture
转 彩 流描 光形 纳绘 美影 景画 缤 纷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 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 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 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 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 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 太阳的节日。
PPT制作编辑:吴丽丹
PPT图片采集:黄汉丽
PPT资料查找:邹慧莲
论文资料查找:黄芳丽
论文资料整合:董艳芳 论文总编辑: 孙昌吉
仫佬 族
简介·Instroduction
论广西的“酸”文化——以仫佬族和毛南族为例
论广西的“酸”文化———以仫佬族和毛南族为例廖姜婷(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124)摘要:“酸”食,是广西当地传统的有名小吃,在当地的食谱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品。
广西人爱吃“酸”,酸食在广西可谓是独具特色的当地小吃之一,而且“酸”的品种繁多,味道五花八门。
本文主要从阐释“酸”在广西的历史追溯以及在典型的民族中对“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在新时代下如何传承民族饮食文化。
关键词:广西;饮食文化;酸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136-01一、前言中国历来的饮食文化不但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还有滋、养、补等特点。
饮食文化还是人们联系感情、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吃法也是多种多样。
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对“酸”字的解释是:“酢也。
月令,春三月,其味酸。
鸿范。
曲直作酸。
从酉,夋声。
关东谓酢曰酸。
”酢是酸的通名,指酸浆,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醋与酸的区别。
广西人民在传承先民饮食习俗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独特的饮食习惯。
二、“酸”在广西的追溯广西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当地民族众多,有壮族、水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侗族等这些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
广西各民族的饮食文化样式丰富多彩,但是对于吃“酸”是他们共同的爱好。
酸菜又叫泡菜,其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3100年历。
在《诗经》的《小雅·信南山》文章中就有关于酸菜的描写:“中田有庐,疆埸有瓜。
是剥是菹,献之皇祖,”其中的“菹”就是今天酸菜的古称,还可以知道的就是在古代,酸菜也是皇室祭祀之物。
“酸”在广西已经拥有300多年的历史,吃“酸”在南宁的方言中叫“酸嘢”,它也是一种统称,还有一种更加直白的叫法———“酸”。
虽然在当时没有典籍记载,但关于酸嘢的来源却有相关传说。
据说,在秦始皇下令修建灵渠的时候,泡菜工艺由外省传入本地,之后又经过工匠和厨师的传播和改进,最后形成了当今广西特有的“酸”文化。
仫佬族人的饮食习俗
作者: 孙秋云
作者机构: 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民俗研究
页码: 41-43页
主题词: 饮食习俗;传统文化;仫佬族;佬人;社会意识;日常生活;团体精神;糯米粉;历史条件;征服自然
摘要: <正> 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是该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它一方面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该族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团体精神。
因此,充分了解仫佬的饮食习俗,是全面掌握仫佬族传统文化的关键之一。
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第2章饮食篇
5、仫佬族饮食习惯
仫佬族大都习惯日食三餐,早餐为粥,午餐食用早餐留下的粥,晚 餐吃米饭和比较丰富的菜肴。农忙季节一般都是早餐吃粥,午餐和晚餐 为饭。红薯是仫佬族主要辅助粮之一。仫佬族一向喜冷食,饭菜煮熟之 后,晾凉了才吃,一餐吃不完,下餐再吃也不用再加热。平时一般都喝 生水。
仫佬族烹调肉类习惯于“白氽”,即把大块猪肉或宰净的整个鸡鸭 放入水中白煮,然后切成小块,食用时再加盐,或蘸盐水。鱼类多用油 煎,牛肉常作单炒。
居住山区的瑶族,有冷食习惯,食品的制作,都考虑便于携带和储存, 故主食、副食兼备的粽粑、竹筒饭都是他们喜爱制作的食品。劳动时瑶族 均就地野餐,大家凑在一块,拿出带来的菜肴共同食用,而主食却各自食 用自己所携带的食品。
桂北地区的一部分瑶族盛行“打油茶”,即以油炒茶叶煎汤,佐以生 姜、辣椒、食盐调味,趁势冲泡炒米、炒豆、米花之类同饮,具有特殊的 风味。不仅自己天天饮食,而且用油茶招待宾客。
侗家打油茶非常讲究,先将糯米蒸成饭,阴干备用,叫做阴米。 打油茶时将阴米放进烧沸的菜油锅内,炸成香甜爽脆的米花,然后将 一把粘米放进锅里炒焦,再伴上茶叶混炒片刻,加水煮水,过滤之后 即成茶水,加进米花、黄豆、花生或者猪肝、瘦肉等配料,就是色、 香、味俱全的可口油茶了。
3、瑶族饮食习惯
瑶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过去,瑶族常在米粥或米 饭里加玉米、小米、红薯、木薯、芋头、豆角等。有时也用"煨"或"烤"的 方法来加工食品,如煨红薯等各种薯类,煨苦竹笋、烤嫩玉米、烤粑粑等。
滨海风味菜,以北海、钦州、防城地方菜组成。讲究调味,注重配 色,擅长海产品制作,河鲜、家禽的菜式也有独到之处;
少数民族风味菜,由各少数民族菜组成,擅长用源头原料制作菜肴, 尤其对江河中的野生鱼种,高山蔬菜,山间珍菌,田埂野菜,乡村土 鸡、土鸭情有独钟又特别强调节期、成熟期,突出味鲜、味纯的特点。
仫佬族饮食 仫佬族美食特产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仫佬族饮食仫佬族美食特产有哪些
导语:仫佬族美食特产有哪些中国是一个多名族的国家,仅在中国就拥有多达56个民族。
除了人口最多的汉族之外,其他的民族都称为少数民族,这些民
仫佬族美食特产有哪些
中国是一个多名族的国家,仅在中国就拥有多达56个民族。
除了人口最多的汉族之外,其他的民族都称为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拥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民族文化。
那么在仫佬族文化中有哪一些美食特产你知道吗?
饮食习惯
以稻米为主食,麦类、薯类、玉米、豆类辅之。
稻米有粘米和糯米,粘米作为日常的正餐,糯米作为节日的食品原料。
仫佬族大都习惯日食三餐,早餐为粥,午餐食用早餐留下的粥,晚餐吃米饭和比较丰富的菜肴。
农忙季节一般都是早餐吃粥,午餐和晚餐为饭。
红薯是仫佬族主要辅助粮之一。
有时把红薯煮熟,除去外皮,捣成糊状,与麦粉混合煮食,香甜可口。
黄豆平时的都经炒、煮后吃,节日和婚丧大事时用来制作豆腐。
每年秋天,家家都要做二十至三十斤的豆酱,用以佐粥。
仫佬族一向喜冷食,饭菜煮熟之后,晾凉了才吃,一餐吃不完,下餐再吃也不用再加热。
平时一般都喝生水。
烹调肉类习惯于“白氽”,即把大块猪肉或宰净的整个鸡鸭放入水中白煮,然后切成小块,食用时再加盐,或蘸盐水。
鱼类多用油煎,牛肉常作单炒。
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备有酸坛腌制各种腌菜,有腌豆角、蒜头等。
民间早、中两餐,只用酸辣小菜佐饭。
蔬菜习惯先用水煮,再加油盐。
当地特产煤砂罐是仫佬族特有的烧饭、菜、烧茶的饮具。
生活常识分享。
仫佬族的食俗婚俗和节日习俗
仫佬族的食俗婚俗和节日习俗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
他们自称“伶”、“谨”。
壮族称之为“布谨”,汉族称之为“姆佬”。
那么你知道仫佬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吗?今天,店铺为大家推荐仫佬族的食俗婚俗和节日习俗。
仫佬族的节日习俗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
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
三年一次的“依饭”节也叫“喜乐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
“依饭”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还愿,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收。
仫佬族特殊的节日有:三月初三婆王节(又称小儿节),其活动是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祭祀;四月初八牛节,其活动是让牛休息,并拜祭牛栏神;五月初五端午节。
除具有与当地汉族、壮族的端午节相同的内容外,各村寨还抬纸船巡田垌驱虫,以保丰收;六月初二为吃虫节,是发扬除虫方法的传统节日;八月十五为后生节,是各地青年男女开展“走坡”社交活动的节日。
还有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饭节,每逢立冬后“吉日”举行,大庆以村寨(宗教)为单位,备办猪羊祭宗庙,举行演戏、舞龙舞狮、唱山歌等活动;小庆则一家一户单独活动。
三年一次的“依饭”节也叫“喜乐厚”较为隆重。
依饭节在立冬后的“吉日”举行。
做“依饭”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还愿,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收。
常用老姜、鸡蛋、芝麻、黄豆、老公鸡、鱼以及猪的心、肝、肺、肾、肠、谓等十二种食品供祭。
全村舞狮耍龙,唱歌唱戏,连续进行三天,因影响生产现已不多见。
每逢节日,除进行各种庆贺活动外,家家要置办丰盛食品。
如:鸡、鸭、鱼、肉及糯米食品,还要按节令制作不同的节令饭菜。
正月十五过小年要捣糍粑;二月春社要包粽子;四月初八要蒸糯米饭;八月十五要做狗(牛)舌粽;十二月二十四要做水圆(汤圆),蒸年糕;大年初一吃水圆,初二开始请客。
出了嫁的妇女初二回娘家,并要带猪肉、鸡、鸭腿做为拜年礼品,返回婆家时照例也要带回一些节日食品。
糯米制品是各个节日和喜庆日子里的主要食品。
结婚、小孩满月等均要制作糍粑,此外还要做豆腐,办酒席。
清朝的仫佬族文化
清朝的仫佬族文化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期间众多少数民族共同构建了中国的多元文化。
其中,仫佬族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索。
一、仫佬族的概况仫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仫佬族的人口约为120万人。
仫佬族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使得仫佬族人民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二、仫佬族的语言和文字仫佬族的语言属于台语支,并且存在多个方言。
仫佬族人民往往使用汉字来进行日常书写,而在正式场合则使用萤火字、彩蛮文等特殊的文字形式。
这些文字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成为仫佬族人民传承和展示文化的重要工具。
三、仫佬族的饮食文化仫佬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以米饭、玉米、豆类、蔬菜等为主要食材。
仫佬族人民善于制作发酵食物,如米酒、米糕等,使得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此外,仫佬族人民还注重节俭与共享,重视宴请客人的礼仪,通过饮食文化展现了他们的热情和好客。
四、仫佬族的服饰文化仫佬族的传统服饰极富特色,男性常穿长衫、腰带等,女性则穿着色彩艳丽的上装和长裙。
服饰上常使用华丽的刺绣和手工织物,以展示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工艺技术的独到造诣。
现今,虽然生活方式变化,但仫佬族人民仍保留着传统服饰的使用,以表达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五、仫佬族的节日文化仫佬族拥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苗年(春节)。
仫佬族人民会整村整户聚餐、舞蹈、唱歌等,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此外,仫佬族还有丰富多样的祭祀活动,如祖先祭祀、土地祭祀等,这些活动凝聚了人们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六、仫佬族的音乐和舞蹈艺术仫佬族的音乐和舞蹈艺术独具魅力,通过独特的乐器和舞蹈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的追求。
仫佬族的舞蹈多样,有欢快的芦笙舞、祈福的狗火舞等,这些舞蹈在庆祝节日和重大仪式时常常出现,成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演讲目标:
1、理解中国的传统饮食 民俗 2、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 的主要食俗
3、发扬我国传统食俗传
统文化
谢绝拷贝
1
制 作
学 校: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专业年级:旅行社经营与管理091班 组 长:宋兴芳(主讲)
组
员:李甜丽 周琼 袁婷 蒋买丽 朱在丽
谢绝拷贝
2
一、饮食民俗的概念
饮食民俗,即民间饮食风俗,是广大民众一,每家每户必 有泡菜,在他们的饮食 里泡菜是必不可少的原 料。
谢绝拷贝
10
3、蒙古族(481万人)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以畜牧业为主,
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日食三餐,以牛、羊 肉为主食,喜食烤、烧肉、手抓肉和酸奶疙瘩。 嗜饮砖茶,能饮酒。农区以米面为主食,爱吃包 子、饺子、蒙古馅饼和炒面等,爱喝烈酒和砖茶, 每餐离不开奶与肉,即“白食”与“红食”。
谢绝拷贝
33
好吃的佤族香猪手
谢绝拷贝
34
佤族鸡肉烂 饭
特色小吃 蜜糖饭
谢绝拷贝
35
5、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多从事农业,日食三餐,农 忙或节庆时则增加早点或午点。平坝多以稻、麦为主 食,山区则以玉米、荞麦等杂粮为主。肉食以猪肉为 主,擅长腌菜和酱品。吃饭时长辈坐首席,下辈依次 围坐两旁,并添饭夹菜,侍候长辈,礼仪颇严。爱吃 酸冷、辣味,尤喜饮茶。 白族注重节庆,喜饮酒、茶,早茶叫“清醒茶”,午 茶叫“休息茶”。白族人的“刨花茶”是招待贵客的 一种味道独特的饮料,既有营养价值,又能当作止咳 36 药用。 谢绝拷贝
谢绝拷贝
14
二、西北少数民族食俗
回族
维吾尔族
谢绝拷贝
15
仫佬族“依饭节”文化内涵探析
一
“ 、“ 伶” 姆佬”这一民族共 同体时就逐渐产生,至少已
约有 5 0 0 多年 的历史 。 仫佬族 “ 饭节 ” 依 ,又称 “ 做依 饭 ” 唱依饭 ” 喜 、“ 、“
乐愿” 喜乐节” 贺香火”等 , 、“ 、“ 是该民族的传统节 日,
之年 , 立冬二 日末 , 大会朝武依饭 。” 大梧村谢姓仫佬 碑文又载 : “ 历代 以来 ,敬有 ‘ 依饭公爷 ’,每逢辰、
戍 、丑 、未之 年 ,轮 四房 族头 ,买 办依 饭节 牲 头 ,至依 饭 年要 各 房头人 办 齐牲 头 ,勿 得有 误 。”④
仫佬族几乎月月有节 日,在节 日 临,人们都要 烹 来
单 独活 动 。此外 , 为特殊 的还 有 三月初 三 的 “ 较 婆王节 ” ( 又称 “ ,L ” ;四月初 八 牛节 ;五 月初 五端 午节 ; /J节 ) J 八 月十 五为 后生 节 ( 又称 “ 走坡 节 ” 。 ) 由于仫 佬族 历史 少有 专 门文献 记载 , 于 “ 饭节 ” 对 依
活动 内容 、仪式和过程来看 , “ 依饭节”在仫佬族人 民
心 目中不亚 于汉 族 的春节 。 ( 于 “ 饭节 ”活动 内容 、 关 依 仪式 和过程 , 在 后文 中论 及 )。 将
二 、“ 依饭节 ”——仫佬族 民俗 文化 内涵 的缩影
“ 饭 节 ”兼有 祭 神 、祭 祖 、乡饮 、文娱 、社交 等 依 多项 活动 内容 , 具 了仫佬 族人 民的多种 民俗 文化 特 征 。 兼 对仫 佬 族 “ 依饭 节 ”进 行 深入 的研 究 ,可 以使 我们 对其
乐等 民间传统 文化 。 关键词 :仫佬族 ;依饭 节;文化 内涵 中图分类号 :K 9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10 09—5 6 (0 2 一0 8 102 1) 0 0—0 3
舌尖上的仫佬族
舌尖上的仫佬族(张向前10历师本110512109)【摘要】一个民族的特色食品,不只是反映了其从自然中获取食物的智慧和能力,而且特定节日的饮食还体现了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仫佬族世居丘陵山地,疏林草地,可以说能够获得的食物并不是十分丰富,主要以大米为主,掺以包谷、大麦、红薯、芋头等,但是仫佬族人民却用智慧和双手将有限的食物资源运用的多姿多彩。
枕头粽、狗舌稵粑,酸菜等一定会让你在一饱口福的同时认识和了解这个民族。
【关键字】依饭节枕头粽走坡春节稵粑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仫佬族,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最为典型。
因此,说仫佬族应该从罗城说起。
罗城地处桂北九万大山中心南麓,这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岩溶地貌发育,自然生态完整,仫佬族居住于此,更是给此地增加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可谓——山美,水美,人更美。
仫佬族的节日很多,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一个节日①,其中最为隆重,且最具特色的有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饭节,八月十五青年男女的走坡节,包枕头粽的春节等。
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仫佬族的节日与美食吧。
仫佬族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包粽粑,这种粽粑个儿大,足有六七斤重,摆在台上像枕头,所以又被称为枕头粽,仫佬语称之为“yu lao”②。
它的具体做法是:米要是先用温水泡几小时,捞起滤干水分后放些碱水拌匀,然后把用热水洗过的冬叶反背摊在簸箕上,三张交叠平排,一尺多宽,下面放上几条绑粽的禾草心,接着用碗舀米放在冬叶上,从两边将冬叶挽起,加上两张叶,再加米,中间放上花生、绿豆、板栗、红枣、腌肉③等,最后包好,折平两头,捆绑即成,然后放在锅里煮一个昼夜。
还包一些个头小的三角形的粽子,四五个穿成一串,第二天来客人了的时候切了炸着吃。
另外,娶新媳妇的人家包的更多,因为新媳妇回家要挑上几担,交给娘家分给同村亲戚朋友都尝尝。
新媳妇回婆家时,娘家又要回礼。
过年节客人到家,主人必让尝粽粑,否则是不允许客人走的。
仫佬族的特大粽粑和热情好客,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
少数民族仫佬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教学课件
宗教习俗
仫佬族的宗教信仰以道教为主, 有特定的祭祀仪式和经文,也有 一些民间信仰与道教相互融合。
传统音乐与舞蹈
在宗教仪式中,仫佬族的传统音 乐和舞蹈得以保留和传承,这些 表演形式丰富了他们的文化内涵 。
03
仫佬族的建筑与艺术特色
Chapter
仫佬族的传统建筑风格
依山傍水,注重风水
01
仫佬族的建筑多依山傍水,注重风水,认为这是顺应自然、和
传统节日
仫佬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牛 节”、“庙节”等,人们会进行
祭祀、祈福等活动。
节日习俗
在节日期间,仫佬族会准备丰盛 的食物,进行唱歌跳舞等娱乐活
动佬族人会展示和传 承传统手工艺,如刺绣、编织等
。
仫佬族的民间信仰与宗教习俗
民间信仰
仫佬族信仰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认为万物有灵,对神灵和祖先 的祭祀活动是重要的传统。
起源传说
相传仫佬族起源于古代百 越族群,与壮、侗、水等 民族有近亲关系。
历史记载
在《史记》等古籍中,有 关于仫佬族先民的记载。
民族形成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仫 佬族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 文化的民族。
仫佬族的人口分布与地理分布
人口数量
据统计,目前全球仫佬族 人口约有数百万。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壮 族自治区和贵州省,以及 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
网络宣传
通过互联网平台宣传仫佬族民俗文化,扩大其影响力,让更多人了 解和关注。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结合,创新发 展传统文化产业。
06
探索与实践:如何推广与传承 仫佬族民俗文化
Chapter
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仫佬族民俗文化内容
广西仫佬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探析
1.饮食 文化资源 开发整体水 平低 在 “食 、住 、行 、游 、购 、娱 ”旅 游 六 要 素 中,饮食 排在 首位 ,饮食文 化资源 的开 发对推 动旅 游业 的发展具 有着重 要 的作 用 。但 目前 仫佬族 饮食 文化 资源 只作为旅游 活 动的补充 ,没有将 其作 为 重 要 的旅游 产 品加 以开发 。罗 城仫 佬 族 自治 县政 府 、 旅 行 社 在 发 展旅 游 时 ,重 点 宣 传 的 是历 史 文化 资 源 、自然风 光 ,如依饭 节 、于成龙 廉政 文化等 历史 文化 资源 以及 水上相 思林 、崖宜 风光 、怀群镇 天 门 山景 观光等 自然风光 ,饮食 文化旅 游仅作 为旅 游 活 动的补 充 。而且没有 充分挖 掘仫佬 族饮食 的文化 内 涵 ,传 统饮食 文化 资源 的开发 与仫佬族 其他 的 民俗 文化 未能很 好地整 合 ,没 能充分 利用其 他 民俗 文 化 来 带动饮食 产业 的开发 和发 展 。 2.品尝为 主 ,参 与性 、体验性不 足 目前 ,仫佬族 已经 开发 的饮食旅 游产 品以 品尝 为主 ,呈 现在 旅游者 眼前 的都是 已经加 工好 了 的食 物成 品 ,没有 开发 出让游 客参 与和体 验的饮 食旅 游 项 目。如 “抢 糍粑 ”是仫佬 族 的一 项重 要 的节俗 活
关 键词 :广 西 ;仫佬 族 ;饮 食 文化 资 源 ;旅 游 开发 中 图分 类号 :G122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672—5409 (2018)01—0062—02
一 、 仫 佬族饮食 文化资源 的特色
1.饮食种类 丰 富 仫佬 族 以稻米 为 主食 ,麦 类 籼 、薯 类 、玉 米 、 豆类辅 之 。稻米有 籼米和 糯米 ,籼米 除作 为 日常 的 正餐 外 ,还 加工 成 粉 ,仫佬 族 称 为 “干切 粉 ”;糯 米 作 为节 日的食 品原料 ,做 成 各 种 食 品 ,如枕 头 粽 、咸 水粽 、狗舌 糍 粑 、 “斗 糍粑 ”、桐 叶粑 、糯 米饭 等 。 日常 肉类 主要有 猪 肉和 自家饲 养宰 杀 的鸡 鸭 肉等 ,仫 佬 族 还喜 欢 把 自家 养 的 猪 宰 杀 后做 成 “粉腌 肉” 和腊 肉。仫佬 族 13常食 用 的蔬 菜都 是 自 家 种植 的豆 角 、南 瓜 、冬 瓜 、萝 卜、青 菜 、辣 椒 等 ,除 鲜食外 ,还做 成腌菜 留存慢 慢食 用 。酒 类有 重 阳酒 、野 生毛 葡萄酒 、依饭奶酒 、仫佬 米酒 等特 色酒水 等 。 2.饮食 习俗 独特 仫佬 族饮食 不但种 类 丰富 ,而且 饮食 习俗也很 独特 。如仫佬 族尤 其嗜酸 辣 ,每 户人家 都有 酸镡 和 辣椒 钵 ,每 餐必 备 酸辣 食 品 ,有酸 豆 角 、酸辣 椒 、 酸蒜头 、酸 刀豆等 。除 日常佐食 之外 ,宴请 宾朋也 少不 了一碟 酸 ,仫佬 族视 为待 客佳 品。除 了嗜爱 酸 辣 ,仫佬 族还 有 吃 地炉 火锅 的习俗 。仫 佬 族地 区 , 人们 习惯在 堂屋 大 门两侧 修建地 炉 ,以本地 盛产 的 燃烧 煤炭 (白煤 、无烟 煤 )作 为燃 料来 煮 食 取暖 。 在烧得 旺 旺的地 炉上 ,架 上一 只本 民族 制作 的煤砂 罐或铁 锅 ,罐 里加 水煮开 ,人们 围坐在 炉边 ,待锅 里 的水 烧 开 后 依 次 放 人 事先 备 好 的各 式 肉类及 蔬 菜 ,煮熟 后蘸上 酸辣盐水 慢慢食用 。 3.饮食具 有养 生 、保健功 能 仫佬族 饮食 不仅能 满足人 们 的 口腹之 欲 ,而且 具有养 生 、保 健功 能 。如 仫佬族 依饭奶酒 是 以桂 西
试论广西罗城仫佬族“依饭节”的文化内涵及价值
186作者简介:潘硕(1995— ),男,仫佬族,广西河池人,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
民族传统节日体现着一个族群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世界,其形成过程是一个族群传统文化的积淀过程,在族群构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以及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也逐渐改变,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人的传统意识日渐淡化,民族传统节日传承式微。
依饭节是仫佬族最具特色的节日,按照习俗每隔三到五年举行一次大庆,一年一次小庆,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
依饭节是仫佬族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展示,对于依饭节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不仅仅要体现在充实和丰富节日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其内在的仫佬族民族文化内涵。
使大众了解依饭节日文化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仫佬族人的民族自信,唤起更多人对民族文化节日活动的热情,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阵地,成为弘扬优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一、罗城仫佬族“依饭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仫佬族“依饭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也于2014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中第八章附则第五十四条规定:每年农历立冬日为仫佬族依饭节,放假1天。
“依饭”在不同的仫佬族聚居地有不同的叫法;在罗城东门镇仫佬族的村屯中,人们称之为“地台”,在宜州地区居住的仫佬族称之为“喜乐愿”(桂北官话),居住在忻城的仫佬族人则称之为“贺香火”。
虽然三个地方的称呼的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
做依饭的目的,主要就是还祖先愿,故而又名:敬“依饭公爷”。
二、罗城仫佬族“依饭节”的起源和文字记载(一)“依饭节”的起源目前找不到确切的史料文献记载依饭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过根据民间的流传故事以及仫佬族各姓宗祠的碑文推测,明朝嘉靖年间依饭节就已经存在,距今至少有五百多年。
民间关于依饭节起源的流传有多个版本:一是为了纪念宋朝天禧年间,带领仫佬乡民抗击外敌入侵不幸英勇牺牲的两位英雄梁善利和吴广惠,梁、吴二人后来被宋徽宗追封为官;二是为了纪念罗义、罗英父女俩,他们带领仫佬族人垦荒种地,教族人们射狮驯牛,大家得以丰衣足食。
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活动是什么(古代少数民族应对蝗灾)
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活动是什么(古代少数民族应对蝗灾)由东非爆发的这场沙漠蝗虫灾害已经持续了有好几个月了,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布了#沙漠蝗灾害预警#。
国内的吃货们早在蝗灾爆发之初就摩拳擦掌,表示如果蝗灾发生在中国,蝗虫早就被吃光了。
我国确实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吃虫的习惯,蝗虫就是其中一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蚂蚱”,儿时我就吃过。
每到收稻子的季节,我们的餐桌上就会多出一道美食:油炸蚂蚱。
有时甚至直接把绿色的蚂蚱扔到火里,烧得焦黄焦黄的,无需放任何作料,吃起来又香又脆比肉都好吃。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接受不了,但有些食物你没有亲自尝试过,是永远不懂它的妙处的。
在我的家乡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那里的仫佬族就有一个节日叫做“驱虫保苗节”,又叫“吃虫节”,这个节日主要吃的虫子就是蚂蚱。
传说在很久以前,仫佬山寨发生了虫灾,一连几年五谷欠收,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寨老们集聚商议,悬下重赏:能除掉虫害者,赏三头肥猪。
红榜贴出后,一只公鸡自信满满地前来揭榜,公鸡说:“我起得最早,又是害虫的天敌,定能除尽害虫。
”第二天,公鸡早早地来到了田里开始捉虫,谁知还没吃几个虫子,就被露水打湿了羽毛飞不起来了,反被虫子围攻,狼狈地打着哆嗦败下阵来。
公鸡失败后又来了一只鸭子,它说:“我的羽毛不怕水,嘴也大,一口能吃好几个,一定可以消除虫害。
”可是,鸭子在水里游,害虫在禾苗上飞,它拼命伸长了脖子也吃不到几只,也失败了。
最后来了一个道士,他说:“我会法术,可以施法治虫害。
”他来到田间卖力施法念咒,但是虫子又听不懂法咒,最后也只能悻悻离开。
就在人们都以为除虫无望将会颗粒无收时,事情出现了转机。
六月初二这一天,有位叫甲娘的妇人从外乡回娘家,因为家里很穷没有钱买礼物,她心里十分难过。
走到自家的田垌时,她觉得两手空空回娘家实在丢人,愁得坐在田坎上唉声叹气。
几个孩子见母亲坐下休息,就跑到田里去捉虫子玩,一会就捉了好多兜在衣服里。
甲娘见了,突发奇想:既然没什么可送的,就拿这些虫子作为礼物吧。
仫佬族饮食习俗
仫佬族饮食习俗
龙殿宝
【期刊名称】《河池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5)001
【摘要】就饮食来说,我们今天特别推崇的是绿色食品,而居住在中国南方九万大山南麓的仫佬族群众,由于生活环境和生产稻作的决定,其饮食在今天的意义来说,是百分之百的绿色食品,而且品种多,花样独特,形成自身的食俗特点,体现出仫佬人的聪慧和心理特征.
【总页数】4页(P98-101)
【作者】龙殿宝
【作者单位】河池日报,副刊部,广西,河池,54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25
【相关文献】
1.天中景映端午节的文化与习俗——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端午节的饮食与用药——端午习俗中的饮食与用药 [J], 曾诚;
2.从民族习俗看仫佬族教育观 [J], 阳崇波
3.仫佬族习俗中的生态意识 [J], 阳崇波
4.仫佬族的饮食习俗 [J], 黄敏珍
5.民间集体祭祀仪式及其意义——广西罗城仫佬族花婆诞习俗考察 [J], 彭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仫佬族饮食独具特色的仫佬族饮食文化有哪些
导语: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是该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居住在中国南方九万大山南麓的仫佬族人民,他们有着怎样的饮食习俗和文化呢?充分了
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是该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居住在中国南方九万大山南麓的仫佬族人民,他们有着怎样的饮食习俗和文化呢?充分了解仫佬的饮食习俗,是全面掌握仫佬族文化的关键之一。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仫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
聚居地山峦起伏,奇峰耸立,山多地狭,可耕田面积较少,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薯、小麦等。
所以仫佬山乡的饮食以玉米、大米为主,家家腌制酸菜,仫佬人喜欢饮酒吸烟,不吃动物心。
以稻米为主食,麦类、薯类、玉米、豆类辅之。
稻米有粘米和糯米,粘米作为日常的正餐,糯米作为节日的食品原料。
仫佬族大都习惯日食三餐,早餐为粥,午餐食用早餐留下的粥,晚餐吃米饭和比较丰富的菜肴。
农忙季节一般都是早餐吃粥,午餐和晚餐为饭。
红薯是仫佬族主要辅助粮之一。
黄豆平时的都经炒、煮后吃,节日和婚丧大事时用来制作豆腐。
每年秋天,家家都要做二十至三十斤的豆酱,用以佐粥。
仫佬族一向喜冷食,饭菜煮熟之后,晾凉了才吃,一餐吃不完,下餐再吃也不用再加热。
平时一般都喝生水。
仫佬族烹调肉类习惯于“白氽”,即把大块猪肉或宰净的整个鸡鸭放入水中白煮,然后切成小块,食用时再加盐,或蘸盐水。
鱼类多用油煎,牛肉常作单炒。
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备有酸坛腌制各种腌菜,有腌豆角、蒜头等。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