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人教版)完美版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精品课件
示例二: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 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 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 蚓,但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 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正蚯蚓的活动能 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 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分裂 了。魏格纳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 的著作《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
示例一: 逻辑推理过程: 恐龙的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 →这说明,恐龙曾经生活在每一块大陆上。 →但是,恐龙不可能是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 →所以,现在的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是联结在一 起的一整块大陆或者说“泛大陆”。 →这块“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 现在的各块大陆——大陆漂移了。
示例三:生物学研究中的生物生存技能启发 了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的发明众所周知。 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 甚至仿造人体视网膜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 眼内,带来了视力的恢复……
课后作业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 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 影响。”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能从自 己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中举一两个例子来阐述 这一观点吗?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示例三: 第一部分(第1段):用科学观点——“在一个科学 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 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再由“恐龙 无处不有”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第15段):以“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 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 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 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36张PPT)
小结
本课的两篇短文,层层推进,逻辑链条严密, 都贯彻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 认识原则,用一个领域的探究成果,去推进对于另 一个领域问题的认识,展现出善于联系和多角度思 考方法的强大力量,富有“理趣”和思想之美,充 分体现了事理说明文的特点。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 时,要学会去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科学的思考方 法,感受这种“趣”和“美”。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八年级 语文
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你 们一定被影片中那奇特的想象和栩栩如生的 画面震撼到了吧。那么,你们知道恐龙这种 曾经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500 万年前灭绝了吗?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 些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美国 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 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很多种相关的假说。 请同学们课外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写一篇小短 文阐述你的认识。
同学们,科学的世界奇妙无穷,它需要我们 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 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请同学们生 活中多注意观察细微的现象,探寻其“理”,你 会发现更多的科学的奥秘!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在文中说明的事理。 2.梳理文章内在逻辑关系,理解文章严谨的推
理思路,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3.学会留心观察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问题,
多角度去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这两 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 域》。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 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的章节里,这两篇短 文在内容上有怎样的关联呢?写法是否异曲 同工呢?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对于复杂问题,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看到问题的多个方面和内 在联系。
实践验证
将批判性思维应用于实践中,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决策的正确 性和可行性。
06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阿西莫夫其他经典作品推荐
《基地系列》
这是阿西莫夫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人类在银河系建立基地以保护人类文明的故事。该系列包括《基地》、《基地 与帝国》、《第二基地》等多部作品,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宇宙历史背景。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科技发展与人类命运关系思考
1 2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阿西莫夫在短文中通过描述科技产品的出现和普 及,展示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科技的双刃剑效应 虽然科技带来了便利和进步,但也给人类带来了 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信息泛滥、隐私泄露等。
3
科技发展与人类命运的紧密关联
对未来社会的担忧
虽然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但阿西莫 夫也表达了对一些潜在问题的担忧, 如技术失控、人类精神生活的匮乏等。
跨学科知识融合在文本中展现
文学与科学的融合
阿西莫夫作为一位科幻作家,其 作品中融合了丰富的文学和科学 元素,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 入的科学分析,引导读者思考人
类面临的现实问题。
历史与未来的交织
对现代科幻文学和影视 产业有深远影响
科幻小说特点及价值
01
02
03
04
以科学为基础,通过想象和推 测构建未来世界
探索科技对社会、人类和宇宙 的影响
激发读者对科学和未来的好奇 心和思考
具有文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 方面的价值
短文创作背景及意图
创作于20世纪中叶,正值科技飞速发 展时期
人教版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推 断 结论
合作探究
(2)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 证明思路:
在新墨西哥州拉顿一些地方发觉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遭 到庞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庞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
研读课文
分析课文的2—5节: 1.金属铱的发觉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地球可能遭到小行星或彗星的撞击。 2.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 (2)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破裂了。(原文: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 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 原文说明这个泛大陆现在仍很坚固,只是显现一点要破裂的征兆、迹象,并非已开始破裂。 改文不符合科学实际。
• (3)第六段中“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在迁移”。这句话中的“漂移”与“迁移”能 否互换,为何?
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 己的恐龙而去
赏析语言
比较下面两句话与原文的区分,说说哪个表达成效好。 (1)板块上有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一起运
动。 (原句: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
随之一起运动。) • 原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改文生动形象。
赏析语言
课堂小结
恐龙无处不在
生物学 南极发觉恐龙化石
佐证
地质学 大陆漂移假说
被压扁的沙子
证明 撞击说 导致 恐龙灭绝 否定 火山说
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不是火山活动,而是撞击
拓展延伸
请你任选一种猜测,并据此展开想像和联想, 将陆地上恐龙灭绝时的情形,作一下口头表达。
谢谢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背景介绍
与前篇所讨论的内容一样,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 的死因——再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 新发觉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82张)
作品概述
科幻小说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以科学为依 据,想象丰富,情节曲折。代表 作包括《基地》系列、《机器人 》系列等。
科普作品
阿西莫夫也致力于科普写作,其 作品通俗易懂,将高深的科学原 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深受读者 喜爱。
文学地位及影响
文学地位
阿西莫夫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 文学家之一,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影响。
未来世界的探索
阿西莫夫短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 无限可能性的未来世界,包括星际旅 行、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普及等。这 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望。
未来面临的挑战
尽管未来充满希望,但阿西莫夫也提 醒我们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如资源 枯竭、环境恶化等。这促使我们思考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创造一个更美好 的未来。
阿西莫夫认为心理史学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和规划未来,减少历史的重复和错 误。
心理史学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和预测,因此需要高度的科 学和技术支持。
基地概念
基地是人类在银河系中建立的殖 民地,目的是保存和传播人类的 文化和技术,以防止人类在未来
的灾难中灭绝。
基地建立在尽可能远离人类文明 的地方,以避免与外界的接触和
冲突。
基地的居民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培 养的,他们拥有高度的智力和技 术水平,以保持基地的独立和繁
荣。
05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艺术手法
叙事技巧
01
02
03
倒叙手法
文章开头即设置悬念,引 发读者好奇心,然后逐步 揭示谜底。
多线叙事
文章同时展开多个故事线 ,最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使情节更加丰富和复杂 。
伏笔与照应
作者精心设置伏笔,使故 事情节发展更加合理,同 时前后照应,增强文章的 整体性。
2024版《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优秀课件[1]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优秀课件目录•引言•短文一:《神们自己》•短文二:《最后的问答》•阿西莫夫科幻风格与特点•跨学科知识拓展与应用•总结与展望引言课件背景与目的背景介绍《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教学背景,如课程要求、学生群体等目的明确本次课件的教学目标,如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等阿西莫夫简介基本信息介绍阿西莫夫的生平、职业、成就等文学特点阐述阿西莫夫的文学风格、创作特点等影响与评价概述阿西莫夫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力和读者评价《XXX 》的内容梗概、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短文一《XXX 》的内容梗概、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短文二阐述这两篇短文在文学或思想领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学生的启示和影响短文的价值短文概述短文一:《神们自己》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期背景。
探索宇宙、科学、哲学等主题的文学环境。
作者阿西莫夫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故事背景面对宇宙中的神秘力量和人类困境的科学家。
主人公其他关键角色情节发展各具特色的科学家、政府官员等。
科学家发现神秘现象,探索真相,面临道德和生存抉择。
030201主要人物与情节010204主题思想与启示科学探索与道德责任的平衡。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好奇。
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挑战。
对人类未来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03硬科幻风格悬念与反转人物塑造语言风格文学手法与技巧01020304严谨的科学设定和推理。
巧妙安排情节,引人入胜。
立体丰满的角色形象,展现人性光辉。
简洁明了,富有哲理性和思辨性。
小组讨论提问环节分享交流拓展延伸课堂互动与讨论探讨故事中的主题思想和启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
引导学生将故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思考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短文二:《最后的问答》故事背景阿西莫夫晚年创作的科幻短篇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的关系以一场问答形式展开,引发深思一位年迈的科学家主角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配角科学家向人工智能提出一系列问题,探讨人类命运与未来情节发展人工智能给出惊人回答,引发科学家对人类未来的深刻反思高潮与结局主要人物与情节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科技进步与道德伦理的冲突与融合人类应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启示人们思考科技与人类命运的关系01020304主题思想与启示通过问答形式展开故事,紧凑而富有张力问答形式阿西莫夫独特的科幻语言风格,生动而富有想象力语言风格巧妙设置情节,引发读者对未来世界的无限遐想情节设置文学手法与技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问与回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写作练习分组讨论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扮演科学家和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模拟对话和问答撰写与《最后的问答》相关的科幻故事或评论文章,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堂互动与讨论阿西莫夫科幻风格与特点异星文明作品中常涉及外星生物、异星文明等概念,扩展了科幻文学的想象空间。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课件
4.揣摩语言。
②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 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4.揣摩语言。
②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 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这一句补充交代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 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惊人 的互补性,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 明它们本来在一起。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 很多深层证据。
用一句半开玩笑的 话强调说明天文学研究 的现实意义。
3.揣摩语言。
②即非常纯的沙子。
解释什么是二氧化硅, 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 称作“二氧化硅”。
3.揣摩语言。
③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 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 做呢?
这句话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 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 以变成普通的沙子,括号中的文字起类比 说明的作用。作者随笔幽默一下,也表现 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1、应鼓励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 2、应鼓励薛谭展翅高飞,博采众家之长,融 会贯通,首创自己的音乐事业。
3.理清层次,划分结构。 总—分—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
说明内容。
第二部
分(2—14):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
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
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
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
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
结束全文。
逻 辑 顺 序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4.什么是“泛大陆”?复述“泛大陆” 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完美版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无处不在
状元成才路
恐龙不会迁徙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完美版
大陆漂移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完美版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不同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 第二部分(2—14):举例说明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 现,证明大陆漂移假说,印证主旨。 第三部分(15):总结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 陆漂移假说提供新的证据,结束全文,突出了主旨。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完美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完美版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作者在两 篇短文中阐释的观点。(重点) 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 章严谨的论证思路。(难点) 3.激发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科学的精 神。(重点)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完美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完美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完美版
三、分析“大陆漂移”学说推断思路: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
大陆在迁移而不是恐龙在迁移。 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
状元成才路
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
龙生活。 状元成才路
由此推断“泛大陆” 分裂成四部分。
(__恐__龙__)__、__地__质__学__(__板__块__理__论__)_。 从中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完美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完美版
道理: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
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假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 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 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就在一起。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 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 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 样的假设,意在强调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这两篇短文都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 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试任选其中一篇,分析其思路。
【示例一】《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从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出 发,联系到其他大陆也有恐龙化石,从而说明恐龙无处不有; 然后又写到现代两栖动物不能在南极生存,但在南极确实发 现了两栖动物的化石,从而推论出不是恐龙在迁移,而是大 陆在漂移。最终得出结论:恐龙的灭绝和大陆漂移有关。
具体说明“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的许多问 题提供了答案,从而证明了这种理论的科学性和合 理性。
列数字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 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 前形成的。
通过列举一系列的数据,准确而具体地说明 了泛大陆的发展史,令人信服。
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因为在地球的其他大陆 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在 靠近南极的詹姆斯罗斯岛也 发现了恐龙化石。
2.这篇短文在哪两个科学领域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是 如何联系的?
恐龙化石的分布
古生物学
板块构造理论
3.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 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 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 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 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 • 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 • 品味文章的语言。
两篇文章,一条线索
1 两篇文章,一条线索
本课两篇文章在原书中亦编排在一起,同 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
仔细阅读文章,找出两篇文章的说明对象, 分析两篇文章的关联之处。
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运动, 而应该是撞击。
• 潮汐(xī):通常指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产 生的水位定期涨落的现象。特指海潮。
• 劫(jié)难: 灾难;灾祸。 • 陨(yǔn)石:含石质较多或全部是石质的陨星。 • 追溯(sù):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
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 臀(tún):文中指高等动物后肢的上端和腰相 连接的部分。
• 骨骼(ɡé): 人和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 • 漂移: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 • 流逝(shì):像流水一样消逝。 • 褶(zhě)皱:文中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有》 《被压扁的沙子》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科 幻小说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著述甚丰,一生著述近500 本,曾获代表科幻界 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 彗星:绕着太阳旋转的一种星体,通常在背着太 阳的一面拖着一条扫帚状的长尾巴,体积很大, 密度很小。
(féng)缝补
作名词时通常读“fèng”; 作动词时通常读“féng”。
形 近 陨( yǔn)陨石 字 殒( yǔn)殒命
溯( sù )追溯 朔(shuò)朔望
熔(róng)熔化 溶(róng)溶解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就是以分析事物的因 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 称作事理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 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人教版完美版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 据又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
证据1: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石层中, 发现了斯石英 ——压扁的沙子。
证据2: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 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 在。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 第一部分(1—4),提出“撞击说”和
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想念是人最无奈的时候唯一能做的事情。你受的苦,会照亮你的路。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如这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阳光一般的人,温暖而不炙热,覆盖我所有肌肤。由起点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很简单。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贯彻未来,数遍生命的公路牌。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说并用程这为再年余生,风雪是你,成多每内 淡是你,清贫是你,荣华是你,心底温柔是你,并用光所内为界,也是你。个人的遭遇,命运的多舛都使我被迫成熟,这一切的代价都当是日后活下去的力量。送 你的白色沙漏,是一个关于成长的礼物,如果能给你爱和感动,我是多么的幸福,我有过很多的朋友,没有谁像你一样的温柔,每当你牵起我的手,我就忘掉什么是忧愁。很 多故事不就是因为没有结局才有了继续等下去的理由。 有些人,有些事,是不是你想忘记,就真的能忘记?也许有那么一个时侯,你忽然会觉得很绝望,觉得全世界 都背弃了你,活着就是承担屈辱和痛苦。这个时候你要对自己说,没关系,很多人都是这样长大的。风平浪静的人生是中年以后的追求。当你尚在年少,你受的苦, 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 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有人说,鲁迅是杂文,胡适是评论;鲁迅是酒,胡适是水。酒让人看到真性情,也看到癫狂,唯有水,才 是日常所需,是真生活。有时候会很自豪地觉得,我唯一的优势就是,比你卑微。于是自由。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 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 的祖父。 诗意上来时,文字不要破坏它。 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 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一切达观,都是对悲苦的省略 我们孩还发多夫道知道了,就得看不我们后心回的”家“,不是起 用看把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后心天能们后心回的”家“,不是空于而,风每都到小是一段时光。 它们能够躲过所有凝视的目光,却躲不过那些出其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共40张PPT)
恐龙于是( 灭绝 )
恐龙于是( 灭绝 )
科学家怎样证明“撞击说” 的?
沙子 超
高 压
假如是火山爆发,则
斯石英 无法形成斯石英。
超
斯石英
高 温
沙子
假如是火山爆发,则 斯石英就会变成沙子。
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 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用一句半开玩笑 的话强调说明天 文学研究的现实 意义。
3. 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是 相联系的。
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 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 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 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 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 翘起来。
(1)本文是用何种科学领域的发现去说明了何种科学领 域的问题?
本文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
(2)本文主要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恐龙的灭绝”。
(3)对于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 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界对于恐龙灭绝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 和“火山说”。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 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 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 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3)即非常纯的沙子。 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 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 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体会说明语言
本文是科普作品,语言表达也富有特色,主要表现在准确严谨上, 请读一读下列句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 九都在南极覆盖。(说说“大冰箱”的表达效果) “大冰箱”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南极洲比作大冰箱,生动形象地表 现了南极洲之冷。这里体现了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还表现了语言的风趣幽默。
恐龙无处不在
—— 阿西莫夫
初读课文,探究推理
阅读《恐龙无处不有》这篇课文,边读边勾画中心句,并根据提示 补全下面的推理过程。
现象:1986年1月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恐龙无处不有。
疑问:可是,
,那么,
假设:
;
推理:2.25亿年前,
;
大约在两亿年前,
; 到6500万年以
前,
;
结论:
。
初读课文,探究推理
根系说明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 例说明。
说明方法——打比方
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 在》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 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课堂小结
恐龙无处不在
生物学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佐证
初读课文,探究推理
参照《恐龙无处不有》的推理过程说一说《被压扁的沙子》的推理过程。
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年代的岩层中,检测到了在斯石英
1989年3月1日, 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初读课文,探究推理
思考这两篇文章的推理过程一样吗?能否删减某个环节。
验证这两种理论: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被压扁的沙子》则从另一个角度探 讨恐龙灭绝的原因,通过提出“撞击 说”来解释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结构特点
结构紧凑,逻辑严密
两篇短文都围绕主题展开,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语言简练,表达准确
阿西莫夫运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了科学观点,使读者易于理解。
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通过将复杂的科学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使读者对地球历史 和生物进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02
短文两篇简介
《恐龙无处不在》
主题
通过恐龙的分布情况,探讨板块 漂移理论的科学依据。
内容
介绍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和地理位 置,以及不同大陆上恐龙化石的相 似之处,从而引出板块漂移理论。
结论
板块漂移理论能够解释不同地区恐 龙分布的现象,为恐龙的演化提供 了科学依据。
《被压扁的沙子》
主题
结论
通过“被压扁的沙子”这一现象,探 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1982年,阿西莫夫逝世于美 国纽约市。
创作背景
01
阿西莫夫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当时 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如人工智 能、生物工程等。
02
他的作品反映了科技发展对人类 社会的影响和挑战,引发了人们 对未来的思考和探讨。
文学地位
阿西莫夫是科幻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科幻文学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成为许多作家和读者的灵 感来源。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由于小行星撞击地 球导致的“被压扁的沙子”现象,而 非传统认为的气候变化和疾病等因素 。
内容
介绍“被压扁的沙子”这一现象,以 及这种现象与恐龙灭绝的关系。通过 对比不同时期恐龙化石的特征,揭示 了恐龙灭绝的原因。
03
文章主题分析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26 人教版 (共16张PPT)
请你任选一种猜测,并据此 展开想像和联想,将陆地上 的恐龙灭绝时的情景,作一 下口头表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 的科学思维方法。
说明语言
准确简练 浅显易懂
主题思想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 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 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 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 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 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得出结论 “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
的新的有力证据。
说明顺序:逻辑
想一想: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恐龙
板块理论
生物学 紧密联系 相互影响 地质学 不同科学领域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 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 生影响。”
议论
是全篇行文的逻 辑基础,起到总领 全文的作用。
异齿龙
三 角 龙
鸭嘴龙
原角龙
翼龙
梁龙
梁龙
剑龙
板龙
霸王龙
小角龙
恐龙无处不在
初读课文,独立思考:
本文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 “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阅读课文,讨论: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4.什么是“泛大陆” ?复述“泛大陆”
漂移 (piāo) 深渊(yuān) 岛屿链(yǔ liàn) 铱(yī) 硅(guī) 褶皱(zhě zhòu) 鸟臀目(tún) 携带(xié)
字词解释 1 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2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 而 形成弯曲。 3 劫难:灾难。 4 致密:细致精密。 5 追溯:逆流而上,向河江发源处走。 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6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 ,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 没有一定破绽。
说明顺序
两篇文章都采用的都是 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 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 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 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说明方法
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列数字、作诠释
说明角度
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 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
前者: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 了证明另一种科学理论(“板块构造” 理论)的正确。
分离
1. 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 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 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 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 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 界各地。
2.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么 问题?
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 龙自己在迁移。
3.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 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 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 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 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4、什么是“泛大陆” ?复述“泛 大陆” 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2.25亿年前——完整的泛大陆 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 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 得多么天衣无缝。
这一句补充交代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 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惊人 的互补性,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 明它们原来在一起。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 很多深层证据。
揣摩语言
(1)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 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本文选自《新疆域 》, 作者阿西莫夫 (1920—1992),美 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 科学幻想小说家。他 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 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 部,是公认的当今美
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骨骼(gé) 地壳(qiào) 驮着(tuó) 两栖(qī) 潮汐(xī) 追溯(sù) 劫难(jié) 衍射(yăn)
撞
击
说
火山说
撞击说:
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对地 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 中,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或潮汐大浪。 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 一段时间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 导致所有恐龙和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 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那么也可能造成一 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灾难。
用一句半开玩笑的话强调说明天 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被压扁的沙子
初读课文,独立思考
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恐龙灭绝的原因
阅读课文,分组讨论:
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 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 为什么?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根据又是什么?
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 能找出来吗?
6500万年以前——完全分开
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
发现问题 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
上去的呢?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
找出答案 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后来“泛大陆”又分成
揣摩语言
(3)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 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 愿意这样做呢?
这句话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 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 成普通的沙子,括号中的文字起类比说明 的作用。作者随笔幽默一下,也表现了作 者思维的活跃
比较阅读
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角度、说明语言、中心思想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 据又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
证据1: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石层中, 发现了斯石英 ——压扁的沙子。
证据2: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 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 在。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 第一部分(1—4),提出“撞击说”和
“火山说”这两种观点:提出恐龙灭绝的 问题——举例提出“撞击说”——举例提 出“火山说” 。 • 第二部分(5—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 的沙子”的分析,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
灭绝,支持“撞击说”。 由果到因 逻辑顺序
揣摩语言
(2)即非常纯的沙子。
解释什么是二氧化硅,强调只有非 常纯的沙子才能称作“二氧化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