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 最终版(云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简答?)所谓中国特色的利益协调型的劳动关系:

1) 就利益关系而言,是在利益分化的同时仍然以利益一致为价值取向;

2) 就运行机制而言,在市场机制的总要求下,政府干预、人际关系和社会传统仍然会有相当的作用;

3) 就文化特色而言,在开始注重个人和群体价值实现的情况下,仍然以追求社会和谐一致为主要的文化价值标准;

4) 社会主义的传统和市场经济规则的相互结合,东西方历史文化的互相交融,将是中国劳动关系的主要特色。

2、 股份制劳动关系的特点:

1) 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主体身份比较清晰

2) 劳动关系的运行及关系处理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

3、 劳动关系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桑德沃在构建上述理论模型分析框架的同时,对影响劳动关系运作的各项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

1) 环境因素

a) 经济因素

b) 技术因素

c) 政治和法律因素

d) 思想意识因素

2) 工作场所因素

a) 工作场所的技术

b) 预算和市场力量

c) 工作场所的管理

d) 所有制和企业的思想

3) 个人因素

a) 经济、安全和保障需求

b) 社会化、交往和权力需求

c) 公平和平等需求

d) 价值观和信仰

4、 关系作为一种财产关系与民事关系存在明显的区别:

1) 劳动关系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财产关系

2) 劳动关系是隶属型的财产关系

3)劳动关系是人身型的财产关系

5、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1) 谈判和解

2) 调解或调停

3) 仲裁

4) 审判

6、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政府有权修改劳动关系的各项制度

2) 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许多公共部门

3) 管理方和工会之间的集体谈判创造了宏观环境。

7、政府的角色

1) 劳工基本权利的保护者

2) 集体谈判与劳工参与的促进者

3) 劳动争议的调停者

4) 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

5) 公共部门的雇佣者

8、培育劳动力市场应从以下入手:160

其一,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其二,建立良好的劳动力市场运行秩序。

其三,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保障体系。

其四,培育劳动力市场还要把握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以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少走弯路。

单选:

1、 在人的多种需要当中,在某种条件下会有一种需要排在第一

位,在需要结构中占据优势,其他需要排在它的后边,这排在

第一位的需要就是优势需要。优势需要对人的行为指向和目标

追求有重要的主导作用。

2、 在我国劳动力饱满,市场运行还未完善,市场法则还未完全起

作用的情况下,劳动者和工会组织应首先从满足基本需要和实

现基本利益入手。

多选:

1、 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1、合作

2、冲突

3、力量

4、权力。

2、 关系力量有很多种,尤以

1、 退出、

2、 罢工、

3、 岗位 三种力量最为重要。

3、 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归纳为五个方面:

1) 经济环境、

2) 技术环境、

3) 政府环境、

4) 法律和制度环境

5) 以及社会文化环境。

4、 对经典作家笔下的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关系,我们可以归纳如

下:

结论一:这种劳动关系是 平等的劳动关系。

结论二:这种劳动关系是 合作的劳动关系。

结论三:这种劳动关系 不体现任何的身份差别。

结论四:这种劳动关系的 主体发生在劳动者之间。

5、 劳动者的基本手段:

6) 罢工

7) 怠工

8) 联合抵制

6、 管理者或雇主的基本手段:

1) 关闭工厂

2) 黑名单

3) 排工

7、 冲突的根本根源包括:

1) 异化的合法化;

2) 客观的利益差异

3) 雇佣关系的性质

4) 劳动合同的性质

8、 冲突的背景根源:

1) 广泛存在的社会不平等

2) 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3) 工作本身的经验

9、在当代社会,工会的主要目的在于上述前三个目的,即

1) 经济目的

2) 安全目的

3) 雇员参与民主管理和决策的目的。

10、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工会的权力主要体现在:

1) 组织工会和代表职工的权利

2) 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

3) 罢工的权利

4) 参与管理的权利

11、 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 协商

2) 调解

3) 仲裁

4) 诉讼

名词:

1、 劳动:特指生产性劳动,即是指人们运用自己的劳动能力,利用

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这里的劳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2、 劳动关系:是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

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受制于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背景的影响。

3、 期望需要(或目标需要),是人类超出基本需要而向往的目标。

人类永远不会以基本需要为满足,总是要产生超出基本需要的期望需要。这种需要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

4、 民事关系:作为民法调整对象的民事关系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

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5、 所谓沟通,就是主体之间交换信息的过程。在劳动关系中,沟通

特指管理方向员工及组织传达信息的过程。

6、 共同协商,是指资方为协调与员工的关系而在制定决策之前,先

征求员工的意见或态度,但是不需要征得员工或其代表同意的决策程序。

7、 管理方:是指在生产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

能,率领其隶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8、 雇主协会是由雇主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

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

9、 劳动法中的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

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他们是依照法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