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中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合集下载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1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
1.1职业接触:医护人员在各种治疗检查过程中与注射器、输液(血器、刀片、缝针等锐器接触较多。
1.2工作忙乱,操作不熟练、不规范:在集中治疗时间,护理工作紧张繁忙,操作项目多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锐器伤,尤其是在护士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更显工作忙乱,因此锐器伤发生率相对更高。
1.3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护士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标准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大多数护士输液操作中不戴手套,掰安瓿未采取保护措施,由于患者躁动而无采取防范措施。
2.4发生锐器伤后的处理
2.4.1伤口即刻处理当护士发生锐器伤后,立即挤出伤口少量血液,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后包扎,必要时行急诊清创。
2.4.2伤后48h内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72h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可疑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在24h内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μg、5μg、5μg(按0月、1个月、6个月间隔);可疑被液污染时,尽快做HCV抗体检查;可疑被HIV感染血液、体液污染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叠氮脱氧核苷),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7]
参考文献
[1]毛秀英,无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2]吴立军,何仲.护士血原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86.
[3]毛宠珍,邵翠颖,翁国勤.急诊科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防护.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1):35.
2.2规范临床护士操作行为 不良的操作习惯是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规范操作行为是减少锐器伤发生的重要环节。与患者血液或体液接触的操作应戴手套、禁止双手回套针帽、掰安瓿时要用纱布包裹或戴防护手套、不要直接用手传递锐器物、操作时应带锐器盒到床边,操作完毕时将使用过的锐器立即放入锐器盒内,而不应先将锐器存放在治疗盘再整理到锐器盒,盛装锐器的盒子不能过满(到容器的2/3-3/4即可),要按安全程序使用锐器和强制性使用安全器具、给躁动患者操作时应有助手协助和必要的约束措施。

医务人员锐器伤应急措施

医务人员锐器伤应急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
持续监测与随访安排
对发生锐器伤的医务人员进行持续监测,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和感染迹象 。
定期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安排专人负责随访工作,确保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PART 05
心理干预与康复支持
心理疏导策略部署
01
02
03
个体心理疏导
针对受伤医务人员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 疏导方案,帮助其缓解焦 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关注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建立锐器伤事件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汇总 和分析事件信息,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科 学依据。
关注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帮助,减轻工作压力和负面情绪 。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推广医务人员锐器伤相关疫苗接种,提高医务人员免疫力。 针对高风险科室和人员,制定专门的疫苗接种计划。
定期开展疫苗接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接种意愿。
抗生素使用指南解读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耐药菌 株产生。
根据伤口情况和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 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和剂量,避免
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度。
PART 02
应急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
01
在发生锐器伤后,医务人员应立 即停止当前操作,确保自身安全 。
02
及时向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医院 感染管理部门报告,说明伤害发 生的情况和经过。
评估伤情与初步处理
评估伤口的大小、深度、出血情 况以及是否有可能感染等。
根据伤口情况进行初步处理,如 用流动水冲洗、挤压伤口周围使 部分血液排出、用碘伏或酒精等

静配中心配置人员发生锐器伤害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静配中心配置人员发生锐器伤害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静配中心配置人员发生锐器伤害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锐器伤害是护理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危害,也是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途径之一。

静脉配置中心近些年锐器伤害的发生率日渐升高,若不做好防护工作,不仅不利于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会降低其工作积极性。

基于此,本文就静配中心配置人员发生锐器伤害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综述如下。

【关键词】静配中心配置人员;锐器伤害;原因;防范措施作为现代化医院药学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科室,静脉配置中心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该科室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需要接触大量的锐利器械,包括玻璃瓶、注射针头等,在不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易引起锐器伤害。

据研究数据统计,我国目前发生意外伤害的护理人员每年达到10万,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感染,导致身体健康与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1]。

我国作为肝炎高发区,近些年HIV携带者数量日渐增加,因针刺伤引起的学院感染逐渐严重,使锐器伤害引起了医疗领域学者的高度关注[2]。

因此,积极防范锐器伤害极为重要,对于静脉配置中心护理人员而言,有助于保障身心健康,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锐器伤害的危害锐器伤害是工作期间因为针头以及其他锐器导致皮肤出血的一种意外伤害,抽血针头、输液器针头、头皮针等均是导致锐器伤害的常见器具。

经过研究发现,现可通过锐器伤接触传播的病原体达到20多种,被受污染针头刺伤后,护理人员健康会受到影响[3]。

此外,锐器伤害发生后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这种影响可能会持久存在,尤其是被HIV感染患者血液污染引起的锐器伤害,可使大部分护理人员产生中至重度的悲观情绪,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

2.锐器伤害的发生原因2.1工作年限短既往研究表明,工作年限为1-2年护理人员的锐器伤害发生率达到100%,而2-4年护理人员锐器伤害的发生率为84%,而超过4年护理人员锐器伤害发生率明显更低,为66%[4]。

由此可见,在工作年限增加后,锐器伤害发生率也会随之下降,可能是工作年限短的护理人员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再加上工作期间操作不够规范,显著增加了锐器伤害的发生率。

我院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对策

我院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对策

士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 被调查的护士 6 .7 3 2 %都发生过医疗锐器 伤。锐器伤的发生 与护士的资历、 认知程度、 操作环节有关 。结论 : 提高护 士 的职业防护意识 , 规范操作行为 , 加强锐器伤的监控管理是减少护士医疗锐器伤的重要措施 。 关键词 护士 ; 医疗锐器伤 ; 防护措施 d i1 .9 9 ji n 17 o:03 6 /.s .6 2—97 .0 0 0 .3 s 6 6 2 1 .9 07
志 ,0 1 8 ( ) 34—30 2 0 ,1 5 :1 2.
[ ] 陆烈红 , 3 邹瑞芳. 控制 手术切 1感染 的护理进 展[ ] 中华 医院 : I J.
感染学杂志 ,0 2,2 8 :3 20 1 ( ) 67—6 8 3.
[ ] 叶竹梅. 4 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 险因素 [ 】 中华医院感染 J.
t u x mi g t e p o e to ft e l R c wo k r .Meh d :A e h sma i  ̄n h r te in o he h at c r r es h to s sl f—ma e q e to n ie s v y 3 3 n Ie n o rh p tlwe to p c ie y i - d u sin ar ur e , 7 u  ̄ Si u o i r r rs e t l n s a e e v
vsgtd eu s6 . 7 o u e ree a di l hrsijr socr d h culneo api u e n h aict n uss eta .R sl :3 2 % f nr ss vydhdme c a u e cur .T eocr c s r jr sadteq lf ai so n r , ie t s u as p n i e  ̄ f h ni u i o f e

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因素及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因素及防范措施
电刀时要 防止 电刀烧伤或 触 电发生 。预 防: 护士应熟悉各 种设备 的性 能及保 养 , 经常检查设备完好率 , 损坏 的设备及 时推 出手术室 , 专业 人员维 修 , 请 接触带 电的 设备一定要保持干燥 。 空气污染及 防护 麻醉废气 : 手术 时特别是全麻患者 常 常会使用一些吸人性麻醉药物如异氟醚 、 安氟醚等挥 发性 药物 。麻 醉废 气 可通过 许多环节弥散 到手术 室空气 中造成 空气
手术室工作具有其独特的性质 , 由于 护理人员服务 的对象是手术患者 , 在工 作 中经 常面对 手术器 械 、 头等 锐器 , 针 工作
中难 免 造 成 自伤 , 之 , 术 室 护 士 的 职 总 手
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 , 在工作 中 经常面对手术 器械 、 针头 等锐器 , 工作 在 中若不注意防护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 , 严 重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 , 重视手 术室护士的职 业损伤 和全面 切实 的防护 措施显得尤 为重要 。为 避免 手术室 护士 在工作中受伤害 , 降低血液性传播疾病 的
接 种 高 效 价 的免 疫 球 蛋 白 00 m / g 2 .6 gk (4
小时 内)+全套 乙肝 疫苗 ; 丙肝 患者应 注 射干 扰 素 3 0 /日, 3天 , 0U 共 观察 6—9
个月 。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2 o:0 3 6/. s . 0 7 s 1x 2 1 .
化 学 消 毒 剂 的 污 染 空 气 消 毒 时 用 的
身心健康 。因此 ,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 中做 好 自我防护非 常必要 。掌握正 确 的 自我 防护技能 , 强 自我防护 意识 , 增 使手 术室 护士 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 使每位手 术护士都能以健康的体 魄、 娴熟的业务技

医护人员职业损伤及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职业损伤及防护措施
其次是手术室护士
医生主要是外科医 师和妇产科医生
• 发生针刺伤时处理 • 被暴露的粘膜的处理
• 伤后48h内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72小 时内抽血检测,注射相应的药物,建 立追踪档案,行相应处理。
• 在最初6~12周内不要献血、捐赠器官 及母乳喂养,性生活要用避孕套。
• 2.3. 避免物理性损伤 • 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 • 避免噪音损害
• 3、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 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A.淋巴结肿大 , B.全身症 状,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 50%的病人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 并可能有1 月内多于5次夜间盗汗。C、各种感染 .
• 4、艾滋病期: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发 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艾滋病的终期 是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 1.2.3 噪声 • 噪声严重污染的科室有手术室、急诊
室、供应室等。
• 主要噪声来源为机器声、工作人员对 话、电话铃声、病人的呻吟声、物品 移动的声音等。
• 1.3 化学性因素:
• 1.3.1 细胞毒性药物

化疗和介入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
护士是直接接触者。

研究结果显示:
肿瘤科护士的尿液中——
可以检测出环磷酰胺且药物 持续5d以上才能消失。
• 具有细胞毒性的药物 • 可使护士: • 免疫力下降 • 造成流产、胎儿畸形 • 、白细胞减少、而且 • 有致癌、致突变的危 • 险。
• 1.3.2 化学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乙酸、含氯
消毒剂、甲醛、戊二醛等。

锐器伤对感染科护理人员危害防范措施

锐器伤对感染科护理人员危害防范措施

浅谈锐器伤对感染科护理人员危害及防范措施【摘要】锐器损伤是护理人员在诊疗操作过程中造成的足以使受害者皮肤深部出血的意外伤害,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害。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护理人员锐器损伤的研究表明,由于锐器损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起的血源性的感染趋势在日益加重。

据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的原因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其中护士占80%。

因此,加强传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的宣传和教育是减少锐器损伤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锐器伤;感染科;护士;危害;防范【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67-01作为感染科的护士,与其他任何一个科室相比,其护理工作风险大,感染传染病的危险性高,属于高风险科室。

为了提高感染科护理人员对锐器伤危害的认知,将危害降到最低,本文将锐器伤的危害、感染科护士锐器伤的原因、防范措施阐述如下。

一、感染科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及危害1.由于职业性质和特殊的工作环境,使护理人员在诊疗工作中有发生锐器损伤的危险,如装药掰安瓿时划破手指、抽药后盖针帽时刺伤手指、将血标本注入试管、注射时被针头刺伤、输液结束后拔针时被针头刺伤等。

护理人员操作行为不规范、有些护士对处理针头持无所谓的态度而发生锐器损伤,如注射完或抽血后不必要的重盖针帽、不及时拆卸针头、徒手分离针头、处理破碎的安瓿等,注射操作过程中将用过的针头与棉签、输液管混放,以致操作后分类处理时被锐器划伤。

2.医疗废弃物处理时也会发生锐器损伤,如操作结束后处理用物时遇到治疗盘中未拆卸的针头、注射器用后的毁形过程中、丢弃废物时针尖从收集袋中突出等环节均可发生锐器伤。

而此时大多物品已污染,这些都是造成感染科护理人员易发生锐器伤的原因。

3.护理人员对锐器伤的防护意识薄弱,缺乏职业防护的培训,自我防护意识模糊,导致她们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不注意个人防护,不能利用防护用具来保护自己,未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也增加了锐器伤的危险性。

浅谈手术室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护

浅谈手术室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护
2锐器损伤预防措施
2.1手套的应用:对锐器损伤应树立标准防护的理念是防止锐器损伤的关键:将每一例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均按传染性的物品对待,预防污染其他物品及感染医务人员。采取的防护措施有:在进行可能接触到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戴手套。
2.2双层手套使用:有研究推荐使用双层手套,使用双层手套能够针对手套破损造成的危险提供较好的保护作用。当外层手套被刺破时,内层手套的隔离保护作用仍然存在,双层手套使工作人员粘染病人的血液危险降低87%。虽然也有双层手套被刺破的现象,但双层手套同时被刺破则很少。此外,缝合用的实心针在穿过双层手套后其附带的血液量将减少95%。由于术中手套破损不易被察觉,双层手套能够预防医务人员的手与病人血液的直接接触。双层手套临床;应用的弊端是手的舒适性、敏感性和灵活性下降。
2.3针头的使用
2.3.1注射器针头:工作人员在使用注射器操作后习惯回套上针帽,是造成刺伤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忙碌的工作时,仓促的回套针帽,容易发生针刺伤。为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应要求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立即并小心地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
2.3.2手术缝针:美国外科医生学会推荐:不要对缝针进行校正,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无针系统,条件许可尽量使用电灼或钉合器。使用合适的器械拿取缝针。在缝针使用中不可使用手拿式直缝针线,不可用手直接拿取缝针,应使用针持或镊子。
浅谈手术室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护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造成锐器伤害的原因与控制对策。方法:总结手术室工作人员常见锐器伤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其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论:加强手术室职业防护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并提升操作安全性,以减少锐器损伤发生。
锐利器械如剪刀、刀片、缝针、钩等在手术室便用最频繁,在术中传染、术后清洗,循环往复在各个环节中,容易误伤他人或自己。据有关资料显示,11.7 %手术室工作人员存在意外血接触,如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或割伤可引起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1].其中有1/3的器械在造成手术人员损伤后仍然和病人接触。这意味着不仅存在疾病由病人传染给医务人员的危险,同样也存在疾病由医务人员传染给病人的危险[2]。

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对医护人员的危害

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对医护人员的危害

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对医护人员的危害锐器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危害,由于近年来经血传播传染病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性病原体医院感染的威胁日趋严重。

临床护士由于经常接触注射器,玻璃制品,锐利器械、缝合针、刀片等。

锐器伤发生机会较医生多,实习护士由于实践经验,防护知识,操作技术的欠缺,发生锐器损伤的机率则更大。

下面,分析一下护理人员在工作操作中发生医疗锐器伤的情况,探讨危险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

一、个体差异因素护士发生锐器伤与个人因素密切相关,如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文化程度、性格等。

年龄较小的小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加锐器伤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职称越高锐器伤的发生率越底,对于文化程度尚无定论,但好多文献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护士,其锐器伤的发生率较低,性格急的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相对高,而性格平缓者相对较低。

二、个人防护行为双手回套针帽、徒手分离锐器、徒手对针头折弯、徒手传递锐器,为不合做的病人做治疗缺乏必要的协助,手术室器械台上给术者传递针缝,切皮刀或术者回递时慌乱,不按正规传递等不安全行为,直接导致了锐器伤的发生。

因此防护行为是影响护理人员锐器伤频率的重要因素。

三、风险感知是指个体对存在于外界的各种客观风险的感受和认识,并且强调个体由直观判断和主观感受获得的经验对个体感知的影响。

在护理中,随着血源性传播疾病人群的增多,护士暴露于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因此风险感知是锐器伤发生的预防因子。

四、工作相关因素1.每天工作时间与每周工作时间:与工作人员的锐器伤发生密切相关。

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一定限度,由于护理人员疲溃感增加,注意力分散,护士锐器伤发生的危险随之增加。

2.班次:不同班次的护士锐器伤发生率存在差异。

倒班护士的锐器伤发生率比白班护士的要高,这可能于夜班护士工作压力大,应急任务重,易出现睡眠障碍,从而引起警觉性下降有关。

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和防护

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和防护

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和防护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护理时意外被含有致病微生物的血液、体液污染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致病的血液、体液污染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护士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每天都有可能接触侵入性治疗及护理操作,相应也提高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目前,很多护士未正确认识职业暴露的危险,难以有效防护工作中接触到的不同污染源,显著加重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因此,分析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和如何防护变得至关重要。

一、护士执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生物性感染因素在医院场所短期内高度集中大量的患者,病原生物也大量聚集在一起,护士职业的独特性导致其在各种操作中不断重复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和分泌物等,比普通人更易感染疾病。

对护士来讲血源性病原的危险性更强,其在皮肤暴露或粘膜暴露中进行传播,超过80%来自针刺伤。

2、化学性因素各种消毒剂、清洁剂、固定剂、废气、污染气体与有毒化学物等均属于化学性因素。

基于灭菌消毒的特殊要求,护士需要长期工作在有这些化学性因素的环境,如戊二醛、环氧乙烷、甲醛等,人体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症状较轻的是刺激皮肤而出现接触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症状较重的则可能引起中毒或癌症。

此外,护士与有毒化疗药物长期接触也会加重造血功能障碍。

3、物理性因素锐器和针刺伤、粉尘、X线、噪音、同位素等都是物理性因素。

人体长时间生活在噪音环境内听觉系统会严重受损,血管也容易受到伤害,无形增加血管平滑肌刺激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血管收缩升高血压;机体在蓄积及放射线、同位素的共同作用下致癌或致畸;呼吸道吸入不洁粉尘造成呼吸道疾病。

4、社会及心理因素社会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及酗酒、吸烟等均提高了护士工作的风险等级和紧张性。

患者的过激言行使护士精神压力过大,日常工作中患者死亡打击,这些都让护士更易出现失眠、易怒、疲倦感等非正常心理反应。

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 防护措 施
李秀英 袁 卫琴
摘 要: 目的 : 了解护 理人 员工作 中发 生 锐 器伤 的情 况 、 护意 识及 处 理措 施 。方 法 :  ̄2 0— 00 参加 工作 的 护理 人 员共 9 名 防 对我 0 6 2 1年 2 进行 问卷调 查 。 果: 调查 的护 理人 员 中发 生锐 器伤 的人数 为8. 8. , 有 潜在血 液接 触操 作 中戴手 套 的仅 占2 . %。 结 被 1 g(8 %)在 4 3 5 结论 : 6 临 床护 理人 员防护意识 差 , 发生锐 器伤 率 高。加 强护理人 员全 面性 防护 意识 , 有效 降低 护理人 员锐 器伤 发 生率和 伤 害程 度 势在 必行 。
优 质 服务 , 出中 医特 色 , 护 人类 健康 , 突 保 满足 人 们需 要 ” 服 务 理 , 续 改进 , 升护 理 服务 质 量 , 地 为病 人 服务 。 为 持 提 更好 理 念 。在 遵 循 中 医整体 观念 、 辨证 施护 、 病 先护 基 本 原则 的基 参考 文 献 未 础 上 , 实卫 生 部 下发 的 “ 落 优质 护 理服 务示 范 工程 活 动 方案 ”运 【】 , 1 刘虹 . 医护理 学基 础 【 . 京 : 中 M】 北 中国 中医 药 出版 社 ,09 20 .
实、 完整的调查结果 , 为制定有效防护措施提供 了便利条件。
2 原 因分析
液 、 液经 伤 口感 染操 作 者 。 院应对 工 作 中有 可能 接 触病 人 血 体 医
液、 体液 的所有护士, 进行血液传播疾病 职业防护的定 期培训 ,
并 21 理 人员 对锐 器 伤所 引 起 的后果 认 识 不足 ,防 护意 识淡 薄 。 尽 可 能做 到人 人 知 晓 , 会 防护 。只有 个人 自我 防护 意 识提 高 , .护 有 4 . %的护 士未 接 种 乙肝 疫苗 。 66 7 部分 人 员在 操 作 时对病 人 是 才 有 可能 减 少锐 器伤 对 护士 的 损 害 ,医 院应每 年 对 护 士进 行 一

护士锐器伤害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护士锐器伤害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护士锐器伤害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护士锐器伤害原因分析及其对策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技术越来越先进,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获得更多的保障。

而作为医疗行业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护理工作在医疗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但是,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它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护士在使用锐器时容易发生伤害。

护士锐器伤害是指在护理工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伤害,包括划伤、割伤、穿刺伤等多种类型。

这种伤害不仅影响护士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对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护士锐器伤害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原因分析1.技能不足护士的职业技能是避免锐器伤害的关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育水平不同、工作经验不同、专业能力不同等因素,一些护士的技能水平不够高,操作不当,易导致锐器伤害的发生。

同时,由于技能不足,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使用不同类型的锐器,但对于不熟悉的锐器,操作时没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从而导致锐器伤害的出现。

2.缺乏安全意识一些护士缺乏安全意识,认为只要是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就不会对自己和患者造成伤害。

这样的认识造成了护士的疏忽和马虎,而锐器伤害正是由于这种马虎而发生的。

一些护士在使用锐器时速度过快,没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这也是锐器伤害的一大原因。

3.工作环境不佳护士的工作环境是预防锐器伤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工作环境不佳,例如工作间过于拥挤、缺乏必要的隔离措施、缺乏必要的卫生和消毒等,就容易导致锐器伤害的出现。

此外,护理用品的储存和使用也会对锐器伤害的发生产生影响,如果储存不当或使用不当,容易造成锐器伤害的出现。

对策建议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护士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技能水平。

在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多种形式,包括课堂讲解、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从而提高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2.强化安全意识培训除了职业技能培训外,医院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对护士的安全意识培训,让护士明白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医疗操作中锐器伤的危害与职业防护措施

医疗操作中锐器伤的危害与职业防护措施

世界中医药2015年11月第10卷·369·消毒处理。

虽然消毒剂的安全性较高,消毒效果较为显著,但是消毒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挥发性以及腐蚀性,对室内空气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引起皮肤过敏、鼻炎、哮喘、头疼以及呼吸道刺激等一系列不良症状。

长期存储的一次性物品,还会散发出对室内空气造成一定污染的气体,长时间吸入此类气体,还会造成慢性中毒。

1.3 物理方面1.3.1 紫外线供应室护士在进行室内消毒时,主要采用紫外线消毒方法,消毒过程中供应室人员若直接接触过量的紫外线,会对眼睛造成巨大影响,引发皮肤色素沉着、角膜炎等不良状况,严重者还要产生红斑,呼吸道收到臭氧刺激之后出现水肿状况。

1.3.2 高温烫伤供应室护士在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的过程中,蒸汽散发会产生一定热量,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热量会大量增加,消毒温度显著升高,供应室护士长时间处于一个高湿、高温的环境中,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未被衣物遮挡住的皮肤部位容易出现蒸汽灼伤状况。

1.3.3 噪音供应室护士在处理不锈钢器械时,器械之间的相互碰撞容易产生噪音,同时清洗设备、灭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噪音,供应室护士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下进行工作,容易造成听力下降、头晕、头疼、烦躁以及疲劳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继而引发失眠、血压升高、耳鸣、忐忑不安等状况。

1.3.4 利器损伤供应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一种职业损伤为利器伤,每一个供应室护士基本上都有相应的利器伤史。

供应室护士在工作时接触体液分泌物与血液分泌物污染物的几率较大,而这样被感染物主要为剪刀、穿刺针等锐利器械,一旦出现操作失误状况,就可能发生感染。

利器损伤主要发生于器械回收、临床操作以及器械清洗等方面,尤其是手工清洗[1]。

1.4 微粒因素供应室护士在对敷料进行制作时,容易将敷料、棉布脱落的纤维吸入体内,对呼吸道造成相应刺激,引发鼻痒、哮喘等不良症状;同时,微粒对于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2]。

手术室实习护士锐器伤的危害及防护教育

手术室实习护士锐器伤的危害及防护教育

手术室实习护士锐器伤的危害及防护教育标签:手术室;实习护士;锐器伤;防护;教育护理学生都要进行护理临床实习,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结合,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全面。

护理专业学生在手术室进行实习是进行临床实习的主要科目。

手术室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的神秘,其实践性非常强,在手术室进行实习需要和患者的体液、血液和手术刀、剪刀等利器进行接触,这就很容易发生感染等职业伤害,而护理实习生自我防护的意识不强,故更易于出现伤害[1]。

故应对其进行此项意识的宣教工作,提高其自身防护的意识。

笔者对实习护生易于发生伤害的原因及对其自我防护宣教方式进行阐述,阐述如下。

1手术室工作中易于发生利器伤害1.1手术室人员职业伤害危险因素很大我国的乙肝携带患者众多,现今艾滋病、丙肝的感染人员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2]。

对于此类人群进行手术治疗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危险因素很大。

如护理人员在手术操作中如被利器损伤会面临很大的伤害[3]。

1.2手术室护士易于受到针刺损伤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或处理手术器械时会受到剪刀、手术刀、穿刺针、缝针、注射器针头等各项利器损伤。

因利器比较锋利一般多会致使皮肤出现出血的损伤。

有相关研究认为医护人员是职业危害比较大的高危工作者。

有调查显示在职业损伤中发生率最高的就是针刺伤。

此损伤也是比较常见的伤害。

其不但致使护理人员的皮肤受到损伤,还会有受到血源性传染疾病的危害[4]。

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接触锐器的机会较普通科室的高。

毛秀英等[5]曾对432名实习护士进行调查工作,结果显示所有学生在实习期间受到损伤的人可高达93.3%左右。

有相关报道称在传染病的专科医院中护士出现针刺损伤的概率可高达86.7%[6]。

1.3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任小英[7]调查注射后针头处理(收废弃针、毁形浸泡、取下针头及重套针帽)所致针头刺伤占刺伤总数的62.68%;毛秀英[8]调查432名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不同环节的刺伤率分别为操作前占25.6%,操作中占20.0%,操作后占54.4%;王红红[9]报道护生实习6个月就有72.6%的人被刺伤,其中79.4%的是被用过的针头刺伤。

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原因及应急对策

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原因及应急对策

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原因及应急对策护士工作的主要场所是医院,而医院是病人集中且病原体聚集的地方,护士在为病人提供各种检查,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潜在性的职业危害日渐突出,因护士应具备对职业危害因数的认识,辨别和处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有职业危害的防范急治,自觉做好职业防护。

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损伤是锐器伤与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下面将锐器伤与化疗药物对护士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报告如下:1 锐器伤的原因及预防①准备药品的过程中被损伤。

②掰安瓿、抽吸药液过程中被划伤。

③各种注射、拔针时病人不配合造成的误伤。

④整理治疗盘、治疗室台面时被裸露的针头或碎玻璃扎伤。

⑤双手回套针帽产生的刺伤。

⑥注射器、输液器毁型过程中刺伤。

⑦使用后的锐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时的误伤.⑧处理医疗污物时,不慎导致误伤。

⑨手术过程中锐器传递、时造成误伤。

1.1防护措施1.1.1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护士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治疗和护理操做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如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造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器械传递时要娴熟规范,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或划伤。

1.1.2锐器使用中的防护抽吸药液时严格使用无菌针头,抽吸后必须立即单手操作套上针帽。

静脉加药时必须除针头经三通给予.使用安瓿制剂时,先用砂轮划痕再掰安瓿,可采用垫棉花或纱布以防损伤皮肤。

1.1.3严格管理医疗废物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漏洞的利器盒内,以防止刺伤。

护理工作中应使用便捷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锐器回收器,严格执行医疗垃圾分类标准.锐器不应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应放置在规定场所,封好的锐物容器在搬离病房前应有明确的标志,便于监督执行。

1.1.4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 1严禁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刺、2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3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4禁止双手回套针头帽;5禁止直接传递锐器(手术中锐器用弯盘或托盘传递);6禁止徒手携带裸露针头等物器;7禁止消毒液浸泡针头;8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

消化内科护理人员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消化内科护理人员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消化内科护理人员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消化内科;锐器损伤;护理人员;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

然而就在这大量的日常工作中,由针刺伤等锐器损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

同时,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1]。

现已证实,至少有20种病原体可通过锐器损伤(主要是针刺伤)传播,在医务人员中HIV的感染几率为0.3%,HBV的感染几率为6%~30%,HCV的感染几率为1.8%[2]。

有些疾病经一次锐器损伤就可以传播,锐器损伤后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其他途径,达80%以上[3]。

而目前对锐器损伤引起的这些疾病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一旦感染上就意味着工作、家庭、生活等的改变,甚至生存也将成为问题,同时还有可能在不自觉中传染给周围的亲人、同事[4]。

所以在消化内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对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引起高度重视。

1 消化内科护理人员锐器损伤现状护理人员是针刺伤的主要群体,在美国每年医务人员被针刺伤者达33万人次;1985—1999年间共有55名医务人员感染HIV,13名可能感染HIV。

截至2000年底已有24名被确诊为HIV感染的护理人员中因皮肤刺伤被感染者为20名,占84.2%[5]。

2003年英国报道针头刺伤率占医务人员总意外事件的17%,其中41.2%护士有过锐器伤害经历。

而国内的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密度高达每人每年3.5次,并且还有相当高的漏报率[3]。

消化内科临床中是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发病率较非临床高5~12倍[6]。

一次污染锐器损伤引起艾滋病及丙型肝炎的可能为0.3% ~0.5%及4%~10%,有些疾病一次锐器损伤就可以传播[7]。

口腔门诊护士锐器伤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口腔门诊护士锐器伤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口腔门诊护士锐器伤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目的分析口腔门诊护士发生锐器伤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自身防护意识不足;操作中未安全使用、处理锐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自身心理因素。

根据口腔门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制定全面的防护对策。

方法首先从观念上加强教育,提高锐器伤的防护意识;从操作上规范流程,分别在口腔诊疗操作的治疗前准备、治疗中配合及治疗后用物整理各阶段全面地进行锐器伤的防护,并做好自我防护;提高自身素质,保持稳定心态;正确处理锐器伤,严格执行职业暴露呈报制度。

结论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为维护自身健康,减少职业性血液传染病的危害,积极预防锐器伤刻不容缓。

我们应从点滴做起,全面、积极预防锐器伤,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标签:口腔门诊护士锐器伤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当前,血源性传染病对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危害性有上升趋势【1】。

据报道,有2O多种血源性传染疾病可通过针刺伤传染【2】。

由于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针刺伤时只需0.004 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就可以使受伤者感染乙肝病毒【3】。

2009年卫生部颁布了《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进一步强调了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重要性。

口腔门诊器械种类繁多,精细且尖锐,加之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口腔门诊护士全程参与口腔诊疗工作,并且承担着医疗废物的处置及器械清点、消毒灭菌等工作,被尖锐器械刺伤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

本文就口腔门诊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防护对策。

1.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1.1 自身防护意识不足部分年轻护士对于针刺伤的危害及相关预防知识不了解,缺乏标准预防意识,没有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

工作中贪图方便省事,个人防护行为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

对可能发生锐器伤的潜在因素缺乏预见性,未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1.2 操作中未安全使用、处理锐器1.2.1 治疗前治疗前较多发生于抽取利多卡因注射液等麻醉药物时,操作者被安瓿瓶玻璃碎片划伤;或者由于操作者未及时妥善处理安瓿瓶而导致他人误伤。

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的原因、预防及处理许长红武翠萍辛英伟(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济南250014)医护人员的锐器伤害是指在工作中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医疗废弃物及其他锐利物品刺伤和割伤而导致有被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的意外事件[川。

它是医护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面临的多种职业危害之一,同时也是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重要途径[引。

1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害的原因1.1医疗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锐器损伤发生的原因与工作粗心、紧张、繁忙、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有关。

其中,注射、抽血、缝合、套回针帽、针头毁形、操作不当是引起医护人员锐器伤害最常见的医疗操作。

据有关资料显示,一次性注射器是导致医护人员锐器伤害最为常见的医疗锐器,占锐器伤害的总数35%。

手术缝合针占18.4%、手术刀占7.4%、蝶形针占6.8%、静脉导管探针占4.6%、医疗玻璃制品占1%bJ。

因此,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操作行为是防止锐器损伤的重要环节。

1.2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淡薄虽然大多数医护人员能正确认识被H1V、HBV、HCV等污染锐器损伤的后果,但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被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1.3医院管理部门重视不够对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缺乏系统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岗前培训缺乏有关锐器损伤的内容。

2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2.1加强安全意识及防护知识的宣教调查显示大部分锐器伤害是由于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淡薄、工作不细心、注意力不集中或末按操作规程执行,技术操作不熟练,对锐器伤的认识不足。

更有职工对锐器伤害存有侥幸心理,受到伤害后不及时处理,更不知应予以上报,均是锐器伤不断的原因。

所以,应加强安全及防护知识教育,使医护人员了解正碗处理锐器伤的重要性,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建立安全管理理念。

宣教的内容包括:标准预防的概念、医院感染现状、引起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如何正确合理使用防护用品。

2.2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进行外科手术、放射、穿刺、抽血、清洗和处理医疗器材时常发生锐器损伤,伤口接触到污物时完全有可能被感染。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的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的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的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手术室是医院中最繁忙的一个科室,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受到来自于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锐器损伤等多方面的健康威胁,其中以锐器损伤的发生率为最高。

但是在工作中采取规范化操作会使其发生几率大大降低,减少对护士们健康的威胁。

1 原因1.1发生锐器伤的因素很多护士在手术过程中都能对已知的感染手术的锐器进行预防,但对那些未检出的和未做血源性传播疾病检查的病人,防护几率很低。

另外一部分护士在知情的情况下,违规操作,违反防锐器损伤的规范程序;锐器使用后收集不合理;发生锐器损伤后处理不当;有关防锐器损伤工作不熟练等。

1.2实习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及自我防护意识实习医护人员工作不细心,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或操作技术不熟练易发生锐器伤。

2 发生锐器伤的对象2.1手术室的工作快节奏,高效率,时间长,长期精神紧张,和一些来源于物理,化学等方面的不良因素影响护士的健康。

导致医务人员处于高危状态,缺少有效的自我保护。

2.2术中操作应规范一些医护人员不按规范操作,工作疏忽大意,使传递过程中的缝针,刀片等携带有患者的高危体液,造成感染,因此规范化操作至关重要。

2.3正确使用锐器盒锐器盒有坚固的盖子和盒体,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可以方便,安全的运送。

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锐器的几率很高,一半以上的护士有锐器伤的经历。

因此,在注重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重视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是必要的。

在受损伤的人员中,手术室器械护士被刺伤的几率最高,手术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受伤的危险因素,且以工作时间短,工龄不满12年的护士为主,他们在手术的配合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及与医生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心理素质均低于高年资护士,同时由于高年资护士多从事巡回工作,与器械接触的几率相对比较少,也减少了他们受伤的几率。

但是,在巡回过程中,对仪器的应用以及各项护理操作中也存在着隐患。

3 锐器使用规范化操作及使用流程医用垃圾分为三种:损伤性垃圾,感染性垃圾,可回收性垃圾。

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否有血液传播疾病也不了解,盲目臆断。有 68.28%的人员在进 次身体检查,并给予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当护士被职业污染刺伤
行高危险操作时未戴手套,在锐器伤后,不能及时按锐器伤处理 时应免费注射免疫球蛋白。
流程进行规范处置。伤后不能及时上报(上报率仅为 10.56%)[2]。 3.2 制定规范操作流程,执行安全操作标准,操作中避免针刺伤,
不记名的调查方法,要求科护士长组织本科室所有护理人员填 滋病、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认识不清,在接触此类患者时,不能
写调查表,由控感办统一收回。控感办通过调查表进行统计、分 够恰当使用防护用品,护理人员在处置医疗废弃物时,自身防护
析,掌握各阶段发生锐器伤的次数及刺伤发生的时机。并掌握医 意识淡薄,直接抓取污物或将手直接伸入到垃圾袋中向下挤压,
实施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得到广大病人的认可, 提升了满意度,促使护患关系和谐,为人民健康服务。从理论上 讲,中医整体护理与现代医学“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是十分契 合的。因此我们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落实中医特色的优质护 理,持续改进,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为重要,而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防护意识又比较淡薄,在操作中 合针的过程。如违反原则用双手回套针帽、摆弄针头或取下针头
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所以预防工作迫在眉睫,本篇通过 4 时没有使用传递容器传递缝合针;患者不合作也是导致针刺伤
年来,对我院护理人员工作中发生锐器伤的情况了解,对他们进 的危险因素;工作中护士对操作程序、步骤、难点不熟悉不熟练;
护理人员个人防护知识及技术掌握不够,医院虽有锐器伤报告 尽量纠正和减少一些不安全的行为,针头使用后立即丢弃到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护理工作中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摘要】护士工作的主要场所是医院,而医院是病人集中,病原菌聚集的地方,护士在为病人提供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就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如感染性疾病,针刺伤,药物毒副作用等。

因此护士在为人类抢救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防护。

【关键词】护理工作;危险因素;锐器伤;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护理是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职业,其职责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现代护理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为病人提供优质的个体化整体护理。

可是,在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我们自身也面临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在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自身的防护。

现就常见危险因素中的锐器伤及防护措施进行简单的一个概述:
1、锐器伤就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手术刀,剪刀,注射器针头,碎玻璃,安瓿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2、引发锐器伤的常见原因
2.1操作前准备物品,药品,器械的过程中如检查注射器针头拔下针帽时,被针尖刺到;瓣安瓿,抽吸药液时被安瓿划伤;双手回套针帽时被刺伤。

2.2操作过程中的损伤各种注射、拔针时病人不配合造成的刺伤;手术过程中锐器传递时造成的误伤。

2.3操作后整理治疗盘、治疗室台面时被裸露的针头和碎玻璃扎伤;处理医疗污物时,不慎导致误伤,如注射器、输液器的毁形以及使用后的锐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时误伤。

3、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3.1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锐器伤接触传播,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

因此护士在有可能接触这些病人的血液,体液的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必要时戴双层手套,保护好自己。

3.2规范操作行为:个人操作习惯是造成锐器伤刺伤发生的决定因素。

通过防护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接触病原体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适当的防护措施。

3.2.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3.2.2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盖帽,如需盖帽只能用单手盖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2.3在加药折安瓿时,戴手套或推荐各科室采用专制折安瓿器折断安瓿,不用手直接折断安瓿,避免玻璃划伤。

3.2.4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3.2.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
防刺伤。

3.2.6在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或身体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和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3和谐沟通相互配合:为不合作者或有昏迷躁动病人治疗时,易发生锐器伤害,因此必须请求其他人协助配合,尽量减少锐器误伤自己或别人。

3.4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根据工作性质,灵活机动的安排休息时间,使护士身心得以缓冲,减轻压力,焕发精神,提高工作效力,减少锐器伤的发生,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4、发生锐器伤的紧急处理
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意外职业接触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
4.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黏膜。

4.2如有伤口,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在伤口局部来回挤压,避免产生虹吸现象,将污染血液回吸入血管,增加感染的机会。

4.3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4.4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0%酒精或者0 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5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同时请有关专家评估
锐器伤并指导处理。

5、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后的处理:
5.1立即进行局部处理。

5.2发生锐器伤后立即向科室领导及医院感染办上报并详细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及时上报被刺伤的时间、器具及其是否感染hiv、hbv、hcv以便做好伤后处理及随诊。

5.3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未接种疫苗者,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反应者(乙肝抗体+),无需处理;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没有反应者(乙肝抗体-),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并进行1,3,6个月采血追踪检测。

5.4被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目前无有效采用接触后预防措施,但要进行0,3,6个月采血追踪检测。

5.5被hiv病人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必要性方案。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hiv职业接触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并进行1,3,6个月采血追踪检测,并且要做好保密工作。

5.6被梅毒血清试验阳性病人的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用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并进行0,3,6个月采血追踪检测。

总之,护理人员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生锐器伤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加强职业安全防范知识宣传,加大职业安全防范管理力度,使医护人员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自觉实施“安全操作”及
“标准预防”措施是减少锐器伤等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林岩,徐风琴,陈丽客,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年17期
2、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安全防护状况调查《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9年02期
3、护士锐器伤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河北医学》2007年11期
4、基层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防护教育现状调查《山西医药杂志》2006年11期
5、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基础护理学》第二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