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总结报告
归纳总结电力电子技术(模板)

归纳总结电力电子技术归纳总结电力电子技术篇一:电力电子技术重要公式总结单相半波可控整流带电阻负载的工作情况:a u 1i Rd b cd e电阻负载的特点: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两者波形相同。
触发延迟角:从晶闸管开始承受正向阳极电压起到施加触发脉冲止的电角度,用a表示,也称触发角或控制角。
导通角:晶闸管在一个电源周期中处于通态的电角度,用θ表示。
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1Ud? 2? ?? ?2U21?c s?2U2sin?td(?t)?(1?c s?)?0.45U2 2?2(3-1)VT的a 移相范围为180?通过控制触发脉冲的相位来控制直流输出电压大小的方式称为相位控制方式简称相控方式。
带阻感负载的工作情况:b c de f阻感负载的特点:电感对电流变化有抗拒作用,使得流过电感的电流不发生突变。
续流二极管数量关系: Id VT????Id 2? 12? (3-5)(3-6)(3-7)I VT?IdV DR?????Id(?t)?2?Id? 2d ????Id2?12?IV DR??? 2?????? Id(?t)?I d(3-8) 2? 2d a bc d ei f gV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特点:1.V T的a移相范围为180?。
2.简单,但输出脉动大,变压器二次侧电流中含直流分量,造成变压器铁芯直流磁化。
3.实际上很少应用此种电路。
4.分析该电路的主要目的建立起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总结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总结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电气工程学科分支,在现代工业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一系列的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些实验的总结。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和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电力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和调试方法。
同时,培养我们的实验技能、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被要求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则,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实验所用到的设备和仪器包括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电力电子实验箱等。
其中,示波器用于观测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波形,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控制信号,万用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参数,电力电子实验箱则集成了各种电力电子器件和电路模块,方便我们进行实验操作。
三、实验内容(一)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在不同控制角下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特性。
通过改变触发角,观察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和有效值的变化,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
同时,还分析了负载性质(电阻性负载、电感性负载)对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
(二)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整流电路结构。
在实验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通过调节触发角,观察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并计算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和有效值。
此外,还研究了电路的有源逆变工作状态,以及逆变失败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是大功率整流装置中常用的电路拓扑。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掌握了三相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
观察了不同控制角下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分析了三相电源的相序对电路工作的影响,并研究了电路在电阻性负载和电感性负载下的性能差异。
电力电子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力电子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月在xx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电力电子实习。
在此期间,我学习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及实验方法,对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交通、家电等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1. 电力电子技术基本原理学习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电力电子变换器等。
通过学习,我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发展趋势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2. 电力电子器件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熟悉了电力电子器件的测试方法,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功率MOSFET等。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电力电子器件的导通、关断特性,以及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
3. 电力电子电路实验在电力电子电路实验中,我学习了单相交流电源、逆变器、斩波器、整流器等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电力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电力电子电路。
4. 电力电子变换器实验在电力电子变换器实验中,我学习了开关电源、变频器等变换器的设计与调试。
通过实验,我了解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了变换器的设计方法。
5. 电力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探讨实习期间,我还对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交通、家电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通过查阅资料、与工程师交流,我对电力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使我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提高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实验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锻炼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实习期间,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实验任务,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电力电子技术学习总结

• 逆变 在生产实际中除了需要将交流电转变为大小可调的直流电 供给负载外,常常还要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即逆变过程。 变流器工作在逆变状态时,如交流侧接至电网上,直流电将被 逆变成与电网同频的交流电并反馈回电网,因为电网有源,则 称为有源逆变。有源逆变是整流电路在特定条件下的工作状态, 其分析方法与整流状态时相同,在直流电机拖动系统中可通过 有源逆变将直流电机的能量传送到电网。 • 当前,电力电子作为节能、自动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基 础,正朝着应用技术高频化、硬件结构模块化、产品性能绿色 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 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 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
电力电子技术学习总结
电研041班:刘春玲
提纲: 一、电力电子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简介 二、课程所学主要内容总结 三、当今世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前 言
随着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发明和变流电路的进步和 发展,产生了利用这类器件和电路实现电能变换与控制的技 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横跨电力、电子和控制 三个领域,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之一,是弱电子对强电力 实现控制的桥梁和纽带,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 交通、能源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 景,成为电气工程中的基础电子技术。
4.电容性负载一般在变频器、不间断电源、开关电源等场合 使用。 • 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特性、电压电流波形以及电量 间的数量关系与整流电路所带负载的性质密切相关,必须 根据负载性质的不同分别进行讨论。然而实际负载的情况 是复杂的,属于单一性质负载的情况是很少,往往是几种 性质负载的综合,所以在分析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 细区别讨论。在学习整流电路过程中,根据交流电源的电 压波形、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通断状态和负载的性质,分析 电路中各点的电压、电流波形,掌握整流电压和移相控制 的关系。掌握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波形,也就掌握了电 路的工作原理。
电力电子实训总结范文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电子设备在工农业生产、国防、交通、能源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我国电力电子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电力电子专业人才,我校组织了电力电子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性。
二、实训内容本次电力电子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力电子器件的认识与选用:通过学习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结构、原理、特性和应用,掌握器件的选用原则。
2. 变流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学习单相、三相半波、全波整流电路、逆变电路、斩波电路等,掌握电路设计、搭建、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3. 电力电子实验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熟悉实验设备的基本操作,掌握实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4. 电力电子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了解电力电子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国防、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三、实训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训使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我了解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但在实际操作中,我才真正掌握了电力电子技术。
2. 培养动手能力: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电力电子实验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我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各项实验任务。
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严谨的实验态度: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严谨的实验态度使我更加注重细节,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四、总结通过本次电力电子实训,我不仅掌握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为我国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认识到电力电子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电力电子技术总结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总结报告..《电力电子应用设计》课程学习总结报告__nn 马云1.理论方面:本课程主要以人造金刚石液压机合成加热调功控制系统为案例,主要学习了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触发脉冲发生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转换电路、相位失衡检测电路、相位失衡保护电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电源电路、比较与比例-积分电路等。
我们先将总图分解成三个部分,我所负责的是触发脉冲发生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总图的左上方部分),我先通过DXP软件画出这两个电路的原理图,再通过SIM软件对触发脉冲发生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进行仿真,确认无误后用DXP开始PCB图的绘制,因为实际原因(铜板的大小)尽量将元器件安排的紧凑一些,最后将各个成员的PCB图汇总。
打印出PCB图后去实验室进行板子的印刷、腐蚀、打孔、焊接,最后用实验室的仪器进行调试。
1.1 主电路及其工作原理在电路中,要使晶闸管正常导通,必须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1)阳极对阴极加正向电压;(2)控制极对阴极加正向电压(或正向脉冲)。
而且,晶闸管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一旦导通后控制极即失去控制作用,器件始终处于导通状态,除非阳极对阴极电压降低到很小,致使阳极电流降到某一数值之下。
1.2 闭环控制系统主回路及其工作原理1.3 电源电路及其工作原理本系统电路工作需要的电源有5V、15V两个..1.3.1 正、负15V电路及其工作原理桥式整流:用4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可以使用只有单个次级线圈的变压器。
负载上的电流波形和输出电压值与全波整流电路相同。
7815、7915芯片:7815、7915是一种三端正稳压器电路,TO-220F封装,能提供多种固定的输出电压,应用范围广,内含过流、过热和过载保护电路。
芯片前面两个电容成缓冲,后面两个芯片起滤波作用,使电压更稳定,二级管指示作用。
1.3.2正5V电路及其工作原理桥式整流:用4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可以使用只有单个次级线圈的变压器。
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心得(精选5篇)

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心得(精选5篇)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心得(篇1)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通过这次电子工艺实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是教学环节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从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
这次实习我真的很高兴,主要是自己亲自参与并弄好了一个收音机。
虽然是第一次自己亲手做实验,但是我在这次实习中认识到,只有自己亲手做了,才会明白其实很多事是很简单的,只要你敢做,就没有你做不到的事。
谁都有第一次,谁都会认为第一次是最难的。
在我刚刚拿到零件的时候,看到那么多的东西,还是很手忙脚乱的。
尤其是电阻那么的小,要是丢上一个,那就是前功尽弃了。
通过这一次的电子器件实习我不仅对成功有了更大向往,而且对于失败我也明白坦然的好处和换个角度想的态度。
一切的技术与经验都是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来的,这次我又知道了不少电路元件与如何安装的知识。
实习是培养我们动手能力的一个好机会,通过这次的工艺实习,我们学会了基本的焊接技术,收音机的检测与调试,知道了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我们还学会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知道了整机的装配工艺,这些为我们的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矗总之,在实习过成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出现错误,一定要认真的冷静的去检查分析错误!在实习过程中最挑战我动手能力的一项训练就是焊接。
焊接是金属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
其基本操作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又三步法 )——看似容易,实则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
但焊接考核逼迫我们用仅仅一天的时间完成考核目标,可以说是必须要有质的飞跃。
于是我耐下心思,戒骄戒躁,慢慢来。
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我拿着烙铁的手不抖了,送焊锡的手基本能掌握用量了,焊接技术日趋成熟。
当我终于能用最短时间完成一个合格焊点时,对焊接的恐惧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
电力电子技术实训总结

电力电子技术实训总结篇一:电力电子实验总结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总结随着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发明和变流电路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利用这类器件和电路实现电能变换与控制的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横跨电力、电子和控制三个领域,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之一,是弱电子对强电力实现控制的桥梁和纽带,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交通、能源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电气工程中的基础电子技术。
本学期实验课程共进行了四个实验。
包括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实验,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实验,三相半波有源逆变电路实验,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实验实验目的(1)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基本调试步骤。
实验线路及原理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利用单结晶体管(又称双基极二极管)的负阻特性和Rc充放电特性,可组成频率可调的自激振荡电路。
V6为单结晶体管,其常用型号有BT33和BT35两种,由等效电阻V5和c1组成Rc充电回路,由c1-V6-脉冲变压器原边组成电容放电回路,调节RP1电位器即可改变c1充电回路中的等效电阻,即改变电路的充电时间。
由同步变压器副边输出60V的交流同步电压,经Vd1半波整流,再由稳压管V1、V2进行削波,从而得到梯形波电压,其过零点与电源电压的过零点同步,梯形波通过R7及等效可变电阻V5向电容c1充电,当充电电压达到单结晶体管的峰值电压UP时,V6导通,电容通过脉冲变压器原边迅速放电,同时脉冲变压器副边输出触发脉冲;同时由于放电时间常数很小,c1两端的电压很快下降到单结晶体管的谷点电压Uv,使得V6重新关断,c1再次被充电,周而复始,就会在电容c1两端呈现锯齿波形,在每次V6导通的时刻,均在脉冲变压器副边输出触发脉冲;在一个梯形波周期内,V6可能导通、关断多次,但对晶闸管而言只有第一个输出脉冲起作用。
电容c1的充电时间常数由等效电阻等决定,调节RP1电位器改变c1的充电时间,控制第一个有效触发脉冲的出现时刻,从而实现移相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子应用设计》课程学习总结报告
14001203nn 马云1.理论方面:
本课程主要以人造金刚石液压机合成加热调功控制系统为案例,主要学习了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触发脉冲发生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转换电路、相位失衡检测电路、相位失衡保护电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电源电路、比较与比例-积分电路等。
我们先将总图分解成三个部分,我所负责的是触发脉冲发生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总图的左上方部分),我先通过DXP软件画出这两个电路的原理图,再通过SIM软件对触发脉冲发生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进行仿真,确认无误后用DXP开始PCB图的绘制,因为实际原因(铜板的大小)尽量将元器件安排的紧凑一些,最后将各个成员的PCB图汇总。
打印出PCB图后去实验室进行板子的印刷、腐蚀、打孔、焊接,最后用实验室的仪器进行调试。
1.1 主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在电路中,要使晶闸管正常导通,必须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1)阳极对阴极加正向电压;
(2)控制极对阴极加正向电压(或正向脉冲)。
而且,晶闸管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一旦导通后控制极即失去控制作用,器件始终处于导通状态,除非阳极对阴极电压降低到很小,致使阳极电流降到某一数值之下。
1.2 闭环控制系统主回路及其工作原理
1.3 电源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本系统电路工作需要的电源有5V、15V两个
1.3.1 正、负15V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桥式整流:用4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可以使用只有单个次级线圈的变压器。
负载上的电流波形和输出电压值与全波整流电路相同。
7815、7915芯片:7815、7915是一种三端正稳压器电路,TO-220F封装,能提供多种固定的输出电压,应用范围广,内含过流、过热和过载保护电路。
芯片前面两个电容成缓冲,后面两个芯片起滤波作用,使电压更稳定,二级管指示作用。
1.3.2正5V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桥式整流:用4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可以使用只有单个次级线圈的变压器。
负载上的电流波形和输出电压值与全波整流电路相同。
集成稳压器7805;固定式的三端继承稳压器,它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输出5V电压。
C1、C2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容。
1.4 保护电路工作原理
1.4.1 相位失衡保护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通过LM324运算放大器将电路中的运算信号放大进入到“或”非门和“与”非门中进行比较来判断主电路相位是否失衡。
1.4.2 电压检测与过电压保护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电压检测电路:LM324和周围几个电阻组成一个放大运算器用于检测电压。
过电压保护电路:电压通过LM324放大再通过与非门和或非门进行比较,当电压过大时断开电路。
1.4.3 电流检测与过电流保护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过电流保护电路:电压通过LM324放大再产生电流再通过与非门和或非门进行比较,当电过大时断开电路。
2.电路仿真
运用SIM软件进行仿真。
1、建立仿真文件。
2、绘制原理图。
3、原理图仿真。
(一、放置探针。
二、仿真设置。
三、RUN。
)
3.实验内容及方法步骤
3.1 实验目的
实现实验电路功能,在此过程中实践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上所学的知识点。
3.2 实验电路
3.3 排版布线
1、焊盘按照板子大小尽可能的大一些。
2、线宽线距尽可能大些一般0.8mm,电源、地线尽可能加粗(根据工作电
流而定)。
3、走线一般大于120度,不可以出现90度角走线。
4、走线尽量不要兜圈子、少拐弯,输入输出避免相邻平行走线防止反射干
扰、自激。
5、高频电路和主控单片机拉开一定的距离,防止高频干扰,振荡线圈、电
容、晶振布线尽可能短,避免分布电容、电感的影响。
3.4 元器件的安装和焊接
1、印刷前先用砂纸去除板子表面氧化铜。
2、腐蚀时注意摇晃和时间,不要腐蚀过度或未腐蚀完全。
3、低发热元件贴板
4、发热较大的元器件离板一定距离或作专门处理,甚至加装散热器,但要
固定好
5、电焊工艺要标准。
4.硬件电路调试方法和过程(此部分不得少于300字)
如按功能分为多个模块,各模块可单独先调,再进行2个或3个模块联调……,最后进行总体联调。
5.心得体会:
5.1学习本课程的收获
在我们完成课设的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通过原理图的绘制以及PCB图的绘制、布线,我们加深了对DXP软件的运用,通过对电路的仿真我们有学会了使用SIM软件。
同时在电路板的手工印刷、腐蚀、打孔、焊接中加强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考验了我们的耐心和细心,最后通过对板子的各种调试,了解板子的各种性能及完成度,又是考验我们对实验室中各种调试仪器比如示波器、电源、变压器等的运用。
5.2本课程内容优点与不足
课程内容丰富,偏向于实际动手操作,老师手把手教我们SIM、DXP等等软件的应用,在课堂上抽出时间给我们的pcb图验错以便我们少走歪路,更快更好的完成自己的课堂任务。
PPT生动形象的介绍了一个板子从设计要制作的所有流程。
5.3意见和建议
希望老师能够多给一些时间让我们完善我们的课设作品,时间过于紧凑失误也有很多。
5.4你对那些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玩手机、做其它与课程学习无关的事情以及抄袭作业的同学有什么看法?如果你是老师,你会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这是对老师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一次警告,第二次就扣平时分,扣完为止。
6. 附录
6.1 附录1 布线图
6.2 附录2 装配图6.3 附录3 实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