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远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通信三班葛玲玲我的家乡是蚌埠市怀远位于淮河中游,坐落在涡淮两水交汇处的小县城,这里没有桂林甲天下的美丽山水,也没有北京多不胜数的文化古迹,只有两两相望的荆涂两山,以及隔断两山的涡河,但这个小县城却蕴育出了她独一无二的三千文化……
怀远历史悠久,为古涂山氏国所在地,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仅留下了大禹、夏帝启、刘邦、曹操、林则徐等历史名人的足迹,留下了曹丕、柳宗元、苏东坡等文人墨客的辞赋,还留下了一大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从改革开放的30年老,我县从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弘扬名族优秀文化的高度出发,并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以保障和推动。
截止目前,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初步建立,代表性传承人得到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民间舞蹈类的花鼓灯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民间信仰、庙会类的涂山禹王庙会,民间文学类的涂山大禹传说和曲艺、唱曲类的端公腔被列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怀远酒俗文化等7个项目被列为市级非遗保护名录,民间工艺类的扎彩龙、花鼓灯道具制作工艺(锣鼓架、衬子),民间文学类的怀远民间歌谣、怀远民间谚语,民间手工艺类的盘扣,人生礼俗类的怀远婚丧礼仪习俗,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的六州(占方),民间语言类的怀远方言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全县共有2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0个省级传承人,15个市级传承人。
花鼓灯
花鼓灯在怀远的流行,几乎遍及城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其来源历来说法不一,仅在怀远就有好几种说法。
可以说花鼓灯的历史渊源是十分古老而悠久的。
始于夏代的传说:因大禹治水有功,淮河两岸人民,为了感谢大禹的恩德,在每年禹王会诸侯之日(农历三月二十八),各处花鼓灯班子,纷纷云集涂山,通宵达旦,彻夜歌舞,以示纪念,流传至今。
始于唐代的传说:薛刚反唐,曾利用“玩花灯”这种形式作掩护,在民间秘密串联,习拳练武,招兵买马,集会造反。
后来,花鼓灯这一民间艺术,就逐渐流传下来。
始于明代的传说: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是怀远常家坟人,出生农民,会玩花鼓灯,他把家乡的花鼓灯带入军营,每逢节日,以花鼓灯自娱。
至今,怀远常家坟仍是花鼓灯的盛行地区。
但是令人较为信服的还是始于宋代。
始于宋代的传说:“从宋代就流传在淮河流域的怀远、凤台一带”,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据说花鼓灯是从北宋京都开封流行的一种民间伎艺“合生”逐渐演变发展而成。
后又借水路交通,沿涡河而下,传入淮河流域。
花鼓灯班子,大都由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在农闲时自发搭配而成。
每逢喜庆节日,在农村乡场上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解放前夕,花鼓灯已濒临灭亡的境地。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花鼓灯艺术及时得到挖掘、扶植,这一宝贵的民间遗产,重新焕发出青春。
解放初期,花鼓灯有力地配合了土改、治淮等工作。
怀远花鼓灯鼎盛时期,曾出现过千班锣鼓百班灯的盛况。
怀远境内,仅闻名的灯窝子(即花鼓灯班子集中的地方)就有十多处,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花鼓灯艺人,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怀远流派,不仅为全国各地艺术团体输送了人才,而且,每年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音乐、舞蹈工作者牵来采风。
因此,怀远以“花鼓灯之乡”而名闻遐迩。
花鼓灯是流行于淮河流域传统的歌舞艺术,它集合综合艺术之大成,融舞蹈、音乐、民歌于一炉,数百年来,一直盛行在怀远城乡,广泛流传,相沿成习。
每逢喜庆节日,群众自娱自乐,敲锣打鼓,歌舞成风,成为具有独特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并已成为安徽省标志性的文化形象之一,它承载了淮河流域不同时期的文化,也存储了淮河人独特的文化观念,并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它既是淮河文化、大禹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我县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有的文化资源。
涂山禹王庙会
涂山,古为涂山氏国所在地,双峰峻耸,瞰淮矗立,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淮河东岸。
尧舜时代,洪水泛滥,千里长淮,一片汪洋。
为根治水患,大禹“左准绳、右规矩”、“沐甚雨、栉疾风”,借助与涂山氏国的联姻,在涂山大会诸侯,劈山导淮,留下了“新婚三日而别”、“三过家门而不入”等千古佳话。
农历3月28日,是大禹治水成功,捉住水怪,会诸侯的会期,也是涂山淮河流域民众自唐代起,自发起来举办涂山朝禹庙会的会期。
庙会日,沿淮民众十万余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从数十里或数百里外涌向涂山,参加祭祀大禹的盛会。
涂山禹王庙会集祭祀、歌舞、民俗活动于一体,传承了大禹治水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传承了大禹文化、淮河文化,推动了民间艺术花鼓灯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拓展了淮河流域道教文化以及其它民间技艺的生存空间。
涂山禹王庙会不仅是民众祭祀和官府祭祀大禹的盛会,也是沿淮官民一年三祭大禹的盛大庙会。
据清嘉庆《怀远县志·祠祭志》载:“明万历年增祭
禹王庙碑记略曰:…涂山禹王庙者,因禹会诸侯之处而建立,以崇德报功也,按《县志》,唐宋历有之,至我朝定祀典,命有司以六月六日祭,相传为禹诞期。
”‟又云:“直指督鹾谢公(正蒙)按部巡守是疆,顾瞻禹迹,慨然下令捐赎锾、谋修缮、臵祭田,增春秋二祭并夏之祭为三。
”故,从明万历年间始,历史悠久的怀远涂山禹王庙祭祀大禹的庙会由农历六月六日一次增加到三次(二个大庙会一个小庙会):
一是新增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朝禹大会,又名惊蛟盛会,是纪念大禹治水成功,捉住水怪无支祁,大会诸侯于涂山的纪念盛会。
每逢会期,沿淮地区的民众扶老携幼,像潮水一样涌上山来。
庙会人头攒动,宫灯高照,香火缭绕,钟声阵阵,鞭炮响声不绝于耳。
会期三天,即农历三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
其中二十八正会日登山者最多,达10万余人。
二是原有的农历六月六日大禹生日的祭祀大会,会期一天,地方官(州、府或县)及县衙各司人员均来祭拜。
祭品有猪头(生)、鸡(光鸡只留尾巴三根毛)、鲜鱼(唐代鲤鱼除外)、鲜果(二种)、干果(二种)等。
六月五日做好准备,六月六日早晨开祭。
开祭时焚香烛、点纸炮,钟鼓齐鸣,铁炮三响,笙吹细乐,唱礼三叩首。
县官(或州府官)亲叩拜并致祭文,异常隆重。
六月六日祭祀庙会的开支由禹王庙祭祀田收入支付。
三是新增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小庙会,涂山周围民众登高怀古,颂扬禹德,喜庆丰收,会期一天。
虽然农历六月六日涂山禹王庙官祭大禹活动的庙会因战乱等多种因素已中断半个多世纪,但是民祭大禹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涂山禹王庙会和农历九月九日的登高怀古庙会,除日寇侵华期间中断七年外,其余时间均未中断。
故涂山禹王庙会成了淮河流域史料记载最早、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最能传承民族精神和民俗文化的盛会。
端公腔
端公腔又称端公神调或唱阴阳戏。
端公旧时称巫,《潜书仰尊》载:“蜀人之事神也必凭巫,谓巫为端公”。
端公腔源于道教,以男巫演唱为主,由悼念亡魂、,开初只唱宣扬轮回迷信的神鬼故事,后来受曲艺和戏曲的影响,不断增加一些娱人的民间故事或流传的戏文,逐渐变成了一种酬神赛会的表演形式。
据老艺人推算,怀远端公腔从清代中期已经形成,清末至民初为鼎盛时期。
端公腔主要的伴奏乐器是狗皮鼓,鼓面蒙以狗皮,鼓柄下端坠有九个小铁环,击鼓时有节奏的摇动鼓柄,铁环叮当有声,和谐悦耳。
端公腔的唱腔结构以板腔反复体为基础,腔调可分为“神调”和“丁香调”两类。
神调只用于祭祀,说唱时用丁香调,丁香调因人物和情节不同而分成喜调和悲调。
经常表演的曲目有《体丁香》、《站花墙》、《打嫁妆》等。
怀远端公腔反映了怀远人民的历史进程及历史变迁中社会风貌、风土人
情,是怀远历史文化的见证。
端公腔作为一种曲艺形式,其中夹杂民间音乐、舞蹈、剪纸、杂技、武术等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
目前,我县已没有人能够完整表演端公腔,城关镇八十五岁高龄的马洪骝老人也只能简单地说唱端公腔。
怀远端公腔已濒临灭绝,2007年,端公腔被确立为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县两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已把怀远端公腔的挖掘保护工作提到重要议程。
……
我作为家乡的女儿,作为家乡用心血哺育出的孩子,我期待着家乡的三千文化走出蚌埠,走出安徽,走向全世界!我期待着家乡飞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