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
高三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总结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一门必修课程。
化学知识点繁多,需要学生们掌握并记忆,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是一些高三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总结,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化学元素及其周期性规律1. 周期表多少行列及元素的周期性特征2. 周期表上元素的位置与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3. 周期表上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二、化学键和化学反应1. 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2. 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3.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4.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的关系三、溶液和酸碱理论2. 溶解度和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计算3. 酸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酸碱溶液的性质4. pH值和pOH值的计算四、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平衡的判断条件2. 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的关系3. 平衡常数的计算和改变五、电化学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和区别2. 电解液的导电性和电解过程3. 电化学反应的方向和电极电势4. 电解池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六、有机化学2. 烃及其衍生物的命名和结构式表示3. 有机反应的类型和机理4. 功能性官能团的识别和反应七、化学实验1. 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和玻璃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实验室安全和废物处理常识3.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准确记忆和理解,高三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备考化学考试。
此外,还需要多做化学练习题,尤其是针对这些必背知识点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每位高三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

高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背知识手册高考化学是中国高考科目之一,是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的考试。
为了备考高考化学,学生需要回归教材,掌握必背的知识点,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
本文将介绍高考化学必背的知识手册,并分为几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一、元素、离子和化合价高考化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重要元素的性质与用途。
此外,还需要了解离子的概念和常见的正离子、负离子及其化学式。
化合价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学生需要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能够根据化学式求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重要工具,学生需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平衡化学方程的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原理,并能够利用它们来平衡化学方程式。
三、化学式和化学键高考化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化学键的概念。
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学生需要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化学键类型。
四、溶液和分子量溶液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学生需要掌握溶液的定义和常见的溶解过程。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溶液的浓度计算和溶质、溶剂的摩尔比关系。
分子量是化学中常见的概念,学生需要了解分子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五、反应速率和平衡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的重要性质,学生需要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平衡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学生需要了解平衡的定义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利用平衡常数判断反应的方向和判断平衡位置的方法。
六、酸碱和氧化还原酸碱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学生需要掌握酸碱的定义和常见的酸碱反应。
氧化还原是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学生需要了解氧化还原的定义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条件。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氧化数的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
七、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是高考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
高三化学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年,是学生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
下面是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帮助学生复习备考。
一、化学基本概念1.原子与元素:原子的结构、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周期表。
2.离子与化合物:离子的定义、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式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形式、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4.化学计量与电子结构:摩尔与质量关系、原子量与摩尔质量。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氧化数的计算。
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条件、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
4.勃朗斯特(E)方程:电解质的溶解与电离度、电解质溶液的性质、离子反应与化学平衡。
5.平衡常数计算:物质摩尔浓度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三、化学反应动力学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2.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
3.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反应级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4.表观活化能与反应速率:表观活化能的概念、表观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
4.平衡与反应速率:平衡体系与反应速率、平衡常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五、化学体系的熵1.熵的概念与变化:熵的定义、反应熵与熵变、熵变与反应性质的关系。
2.化学反应的熵变:化学反应的熵变计算、熵变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3.熵变与化学平衡:熵变与反应方向、熵变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六、化学平衡与电子转移1.电荷转移与配位反应:电子转移的概念、电子转移反应的特点。
2.电子转移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
3.电子转移反应与化学平衡:电子转移反应的平衡常数、电子转移反应与温度的关系。
4.电解与电池:电解概念与原理、电解与化学变化、电池的基本概念。
高三化学回归课本知识点

2018年高三化学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课本是我们复习的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编、选一切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
因此在高三二轮和三轮复习阶段,仍然要继续读好课本,用好课本,还要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
因为任何练习题,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
化学教材课本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物质多,实验多,现象多,针对教材存在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读好课本。
其一是:粗读、细读、精读、深读;其二是:通读、精读、反复读,带着问题读。
两种读书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少量多次的原则。
即一次少花一点时间,多读几次,重复多次,多次反复,印象加深,效果良好。
第一部分常见物质的颜色、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一、颜色1、红:Fe2O3、F e(O H)3、Fe(SCN)3、Cu2O、品红、液溴、[酚酞遇碱变红、石蕊遇酸变红、二氧化硫品红溶液加热变红]2、黄:硫、Na2O2、AgBr、AgI、Fe3+(aq)、碘水、K2CrO4;[钠的焰色反应、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3、蓝:Cu2+(aq)、CuSO4·5H2O、[Cu(NH3)4]2+(aq);[石蕊遇碱变蓝、氨气遇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淀粉遇碘变蓝]4、绿:Fe2+(aq)、FeSO4·7H2O、氯气、CuCl2(aq)、5、紫:KMnO4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固体碘、碘的CCl4溶液;[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6、黑:Fe3O4、MnO2、CuO、C、CuS、PbS7、橙:K2Cr2O7、浓溴水、溴的CCl4溶液8、棕:NO2、浓碘水其余物质中,多数在溶液无色、固体为白色晶体或无色晶体二、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9、单质:水银:Hg10、氧化物: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干冰(固体CO2)、石英和水晶(SiO2)11、酸:醋酸(CH3COOH)、水杨酸(COOHOH)、草酸(H2C2O4•2H2O)、蚁酸(HCOOH)、王水(一体积浓硝酸和三体积浓盐酸的混合物)12、碱:烧碱(NaOH)、石灰(Ca(OH)2)、碱石灰(NaOH与CaO及少量水的混合物)13、盐:纯碱(Na2CO3)、大理石(CaCO3)、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 、熟石膏2CaSO4•H2O、漂白粉[C a(C l O)2与CaCl2 的混合物]14、有机物:电木(酚醛塑料)、电石(CaC2)、电石气(乙炔)、氟里昂(氟氯烃)、福尔马林(HCHO)、甘油(丙三醇)、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甘氨酸(NH2-CH2-COOH)、谷氨酸第二部分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一、记住下列化学反应的转化关系(注意向前走得通,倒退能否行)1、Na → Na2O → Na2O2 → NaOH → Na2CO3→ NaHCO3→ NaCl → NaNa → NaOH → CaCO3→ CaCl2 → CaCO3→ CaO → C a(O H)2→ NaOH2、Mg → MgO → MgCl2→ M g(O H)2→ MgSO4→ MgCl2→ Mg3、Al → Al2O3→ AlCl3→ A l(O H)3→ Al2(SO4)3→ A l(O H)3→ Al2O3 → Al → NaAlO2→A l(O H)3→ AlCl3→ NaAlO2铝热反应:4、Fe → Fe2O3→ FeCl3→ F e(N O3)3→ F e(O H)3→ Fe2(SO4)3→ FeSO4→ F e(O H)2→ F e(O H)3→ FeCl3→ Fe(S CN)35、Cu → CuO → CuSO4→ C u(O H)2→ CuO → Cu → CuCl2 → [Cu(NH3)4]SO46、C→ CO→ CO2→ CO → CO2→ CaCO3 → Ca(HCO3)2→ CO2→ A l(O H)37、Si → SiO2→ Na2SiO3→ H2SiO3 → SiO2→ Si(粗硅) → SiCl4→ Si ( 纯硅)→ SiO2→ SiF48、NH3→ N2→ NO→ NO2→ HNO3→ NO2→ N2O4NH3→ NH4Cl → NH3→ NH3·H2O → (NH4)2SO4→ NH3→ NO → HNO3→ C u(N O3)2→ NO2→ HNO3→ NO29、H2S → S → SO2→ SO3→ H2SO4→ SO2→ H2SO4→ BaSO410、Cl2→ HCl → Cl2→ NaClO → Cl2→ Ca(ClO)2→ HClO → O2金属+Cl2、、卤素间的置换、H2S+Cl2二、记住下列有关气体制备的反应和实验装置11、制备气体和生成气体H2:Mg+H+、Fe+H+、Na+H2O、Na+乙醇、Na+丙三醇、Al+H+、Al+OH—、*Zn+OH—、Fe + H2O 、H2O+C 、*Si+HF 、*Si+NaOH、O2:KMnO4、Na2O2+H2O、Na2O2+CO2;分解H2O2、O3、*KClO3、* HNO3。
(化学)高三化学回归课本指引——必记知识点

高三化学回归课本指引——必记知识点第一部分常见物质的颜色、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一、颜色1、红:Fe2O3、Fe(OH)3、Fe(SCN)3、Cu2O、品红、液溴、【酚酞遇碱变红、石蕊遇酸变红、二氧化硫品红溶液加热变红】2、黄:硫、Na2O2、AgBr、AgI、Fe3+(aq)、碘水、K2CrO4【钠的焰色反应、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3、蓝:Cu2+(aq)、CuSO4·5H2O、[Co(NH3)4]2+(aq)【石蕊遇碱变蓝、氨气遇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淀粉遇碘变蓝】4、绿:Fe2+(aq)、FeSO4·7H2O、氯气、CuCl2(aq)5、紫:KMnO4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固体碘、碘的CCl4溶液;【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6、黑:Fe3O4、MnO2、CuO、C、CuS、PbS7、橙:K2Cr2O7、浓溴水、溴的CCl4溶液8、棕:NO2、浓碘水其余物质中,多数在溶液无色、固体为白色晶体或无色晶体二、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9、单质:水银:Hg10、氧化物: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干冰(固体CO2)、石英和水晶(SiO2)11、酸:醋酸(CH3COOH)、水杨酸、、草酸(H2C2O4·2H2O)、蚁酸(HCOOH)、王水(一体积浓硝酸和三体积浓盐酸的混合物)12、碱:烧碱(NaOH)、石灰(Ca(OH)2)、碱石灰(NaOH与CaO及少量水的混合物)13、盐:纯碱(Na2CO3)、大理石(CaCO3)、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熟石膏2CaSO4·H2O、漂白粉[Ca(ClO)2与CaCl2的混合物]14、有机物:电木(酚醛塑料)、电石(CaC2)、电石气(乙炔)、氟里昂(氟氯烃)、福尔马林(HCHO)、甘油(丙三醇)、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甘氨酸(NH2-CH2-COOH)、谷氨酸第二部分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一、记住下列化学反应的转化关系(注意向前走得通,倒退能否行){要求: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1、Na→Na2O→Na2O2→NaOH→NaCO3→NaHCO3→NaCl→NaNa→NaOH→CaCO3→CaCl2→CaCO3→CaO→Ca(OH)2→NaOH2、Mg→MgO→MgCl2→Mg(OH)2→MgSO4→MgCl2→Mg3、Al→Al2O3→AlCl3→Al(OH)3→Al2(SO4)3→Al(OH)3→Al2O3→Al→NaAlO2→Al(OH)3→AlCl3→NaAlO2铝热反应:4、Fe→Fe2O3→FeCl3→Fe(NO3)3→Fe(OH)3→Fe2(SO4)3→FeSO4→Fe(OH)2→Fe(OH)3→FeCl3→Fe(SCN)35、Cu→CuO→CuSO4→Cu(OH)2→CuO→Cu→CuCl2→[Cu(NH3)4]SO46、C→CO→CO2→CO→CO2→CaCO3→Ca(HCO3)2→CO2→Al(OH)37、Si→SiO2→Na2SiO3→H2SiO3→SiO2→Si(粗硅)→SiCl4→Si(纯硅)→SiO2→SiF48、NH3→N2→NO→NO2→HNO3→NO2→N2O4NH3→NH4Cl→NH3→NH3·H2O→(NH4)2SO4→NH3→NO→HNO3→Cu(NO3)2→NO2→HNO3→9、H2S→S→SO2→SO3→H2SO4→SO2→H2SO4→BaSO410、Cl2→HCl→Cl2→NaClO→Cl2→Ca(ClO)2→HClO→O2金属+Cl2、卤素间的置换、H2S+Cl2二、记住下列有关气体制备的反应和实验装置11、制备气体和生成气体H2: Mg+H+、Fe+H+、Na+H2O、Na+乙醇、Na+丙三醇、Al+H+、Al+OH-、*Zn+OH-、Fe+H2O、H2O+C、*Si+HF、*Si+NaOHO2: KMnO4、Na2O2+H2O、Na2O2+CO2; 分解H2O2、O3、*KClO3、*HNO3N2: *NH3+Cl2Cl2: MnO2+HCl、KMnO4+HCl; 电解NaCl、电解饱和食盐水;NaClO+HCl、CaCl2+HCl、*KClO3+HClNO: N2+O2、Cu+HNO3、NH3+O2NO2: NO+O2、Cu+HNO3(浓)、Cu+KNO3(s)+H2SO4(浓)CO2: CO32-+H+;NaHCO3、NH4HCO3、(NH4)2CO3、CaCO3、MgCO3分解;浓H2SO4+C、浓HNO3+C;有机物燃烧C x H y O z+O2;NH3: NH4Cl+Ca(OH)2、NH4++OH-、NH4HCO3分解、N2+H2O、蛋白质分解CO: C+O2、CO2+C、H2O+C、SiO2+CCH4: CH3COONa+NaOHC2H4: CH3CH2OH与浓硫酸加热、CH3CH2Cl与NaOH醇溶液C2H2: CaC2+H2O三、化学反应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12、生成水:(1)化合反应:H2+O2(2)分解反应:Mg(OH)2、Al(OH)2、Fe(OH)2、Fe(OH)3、H2CO3、H2SiO3、CuSO4·5H2O、H2C2O4·5H2O、Na2CO3·xH2O、NH3·H2O、*HNO3、*FeSO4·7H2O(3)复分解反应:酸与CuO、Al2O3、Fe2O3、Fe3O4; 碱与CO2、SiO2、SO2(4)置换反应:金属氧化物+H2(5)重要氧化还原反应:强氧化性酸(H2SO4、HNO3)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Cu、C);KMnO4、MnO2与HCl反应:KMnO4+H2SO4+H2C2O4(6)有机反应:乙醇脱水、醇+羧酸、HAc+NaOH、苯酚+NaOH、有机物燃烧C x H y O z+O213、与水反应:Na、K、Mg、Fe、Na2O、Na2O2、MgO、CaO、SO2、CO2、SO3、NO2、NH3、CuSO4;水解反应:溴乙烷、乙酸乙酯、庶糖、淀粉、蛋白质四、物质的检验、除杂14、检验物质的试剂:无机-紫色石蕊、无色酚酞、品红溶液、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NaOH、HCl、Na2CO3、KSCN、有机-银氨溶液、新制Cu(OH)2、FeCl3、KMnO4溶液、溴水、水、NaOH、碘水15、物质的检验、除杂11种气体:H2、O2、Cl2、NO、NO2、NH3、CO2、SO2、CH4、C2H4、C2H217种离子:NH4+、Na+、K+、Al3+、Fe2+、Fe3+、Cu2+、Ag+、Ba2+Cl-、Br-、I-、SO42-、CO32-、HCO3-、SO32-、HSO3-、9种有机物(官能团):乙醇、乙醛、苯酚、乙酸乙酯、醋酸、卤代烃、葡萄糖、淀粉、蛋白质11种沉淀:AgCl、AgBr、AgI、BaSO4、Mg(OH)2、Fe(OH)2、Fe(OH)3、CaCO3、BaCO3、MgCO3、三溴苯酚五、其他无机反应16、Na2S2O3+ H2SO4、CaO+SiO2、KOH+CO2、KHCO3分解、Ba(OH)2·8H2O+NH4Cl六、原电池、电解池反应17、铜—锌(硫酸)电池、铅蓄电池、氢氧燃料电池(氢氧化钾)、甲醇燃料电池(氢氧化钾)、锌—氧化银(氢氧化钾)电池;金属的电化腐蚀。
高三化学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

2011年高三化学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课本是我们复习的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编、选一切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
要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
因为任何练习题,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
化学教材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物质多,实验多,现象多,针对教材存在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少量多次的原则读好课本。
必修二:P9-10核素、元素、同位素P18元素周期表的作用P21电子式P23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氢键与气态氢化物沸点P33-34 Ba(OH)2·8H2O + NH4Cl 吸热反应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放热反应P61 甲烷与氯气反应现象及结论P75制乙酸乙酯时加入试剂顺序:无水乙醇、浓硫酸、乙酸P79 蔗糖水解加入3-5滴硫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化,银镜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关注几个图片:P89 铝热反应、常见金属冶炼方法P95煤的干馏P96原油分馏裂化示意图P98资料卡片聚酯纤维的合成P101绿色化学原子经济选修五:第一章 P17 蒸馏提纯工业乙醇P18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P19萃取P21-23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第二章P32 制乙炔关注硫酸铜溶液作用P33乙炔燃烧现象氧炔焰焊接金属(温度极高)P35石油、煤、天然气成分及用途第三章P42 溴乙烷水解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酸化、硝酸银溶液溴乙烷消去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水洗再通入酸性高锰酸钾,为什么?P51制乙烯 10%氢氧化钠溶液作用?P52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反应现象?P53-54 苯酚的系列实验及结论P57 银镜反应第四章P75 油脂的皂化、P78氢化P102缩聚反应P103高分子化合物P107 酚醛树脂P114聚丙烯酸(尿不湿吸水剂)P115 聚乙炔(导电塑料)第一部分常见物质的颜色、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一、颜色1、红:Fe2O3、F e(O H)3、Fe(SCN)3、Cu2O、品红、液溴、[酚酞遇碱变红、石蕊遇酸变红、二氧化硫品红溶液加热变红]2、黄:硫、Na2O2、AgBr、AgI、Fe3+(aq)、碘水、K2CrO4;[钠的焰色反应、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3、蓝:Cu2+(aq)、CuSO4·5H2O、[Cu(NH3)4]2+(aq);[石蕊遇碱变蓝、氨气遇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淀粉遇碘变蓝]4、绿:Fe2+(aq)、FeSO4·7H2O、氯气、CuCl2(aq)、5、紫:KMnO4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固体碘、碘的CCl4溶液;[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6、黑:Fe3O4、MnO2、CuO、C、CuS、PbS7、橙:K2Cr2O7、浓溴水、溴的CCl4溶液8、棕:NO2、浓碘水其余物质中,多数在溶液无色、固体为白色晶体或无色晶体二、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9、单质:水银:Hg10、氧化物: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干冰(固体CO2)、石英和水晶(SiO2)11、酸:醋酸(CH3COOH)、水杨酸(COOHOH)、草酸(H2C2O4•2H2O)、蚁酸(HCOOH)、王水(一体积浓硝酸和三体积浓盐酸的混合物)12、碱:烧碱(NaOH)、石灰(Ca(OH)2)、碱石灰(NaOH与CaO及少量水的混合物)13、盐:纯碱(Na2CO3)、大理石(CaCO3)、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 、熟石膏2CaSO4•H2O、漂白粉[C a(C l O)2与CaCl2 的混合物]14、有机物:电木(酚醛塑料)、电石(CaC2)、电石气(乙炔)、氟里昂(氟氯烃)、福尔马林(HCHO)、甘油(丙三醇)、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甘氨酸(NH2-CH2-COOH)、谷氨酸第二部分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一、记住下列化学反应的转化关系(注意向前走得通,倒退能否行)1、Na → Na2O → Na2O2 → NaOH → Na2CO3→ NaHCO3→ NaCl → NaNa → NaOH → CaCO3→ CaCl2 → CaCO3→ CaO → C a(O H)2→ NaOH2、Mg → MgO → MgCl2→ M g(O H)2→ MgSO4→ MgCl2→ Mg3、Al → Al2O3→ AlCl3→ A l(O H)3→ Al2(SO4)3→ A l(O H)3→ Al2O3 → Al → NaAlO2→A l(O H)3→ AlCl3→ NaAlO2铝热反应:4、Fe → Fe2O3→ FeCl3→ F e(N O3)3→ F e(O H)3→ Fe2(SO4)3→ FeSO4→ F e(O H)2→F e(O H)3→ FeCl3→ Fe(SCN)35、Cu → CuO → CuSO4→ C u(O H)2→ CuO → Cu → CuCl2 → [Cu(NH3)4]SO46、C→ CO→ CO2→ CO→ CO2→ CaCO3 → Ca(HCO3)2→ CO2→ A l(O H)37、Si → SiO2→ Na2SiO3→ H2SiO3 → SiO2→ Si(粗硅) → SiCl4→ Si ( 纯硅)→ SiO2→ SiF48、NH3→ N2→ NO→ NO2→ HNO3→ NO2→ N2O4NH3→ NH4Cl → NH3→ NH3·H2O → (NH4)2SO4→ NH3→ NO→ HNO3→ C u(N O3)2→ NO2→ HNO3→ NO29、H2S → S → SO2→ SO3→ H2SO4→ SO2→ H2SO4→ BaSO410、Cl2→ HCl → Cl2→ NaClO → Cl2→ Ca(ClO)2→ HClO → O2金属+Cl2、、卤素间的置换、H2S+Cl2二、记住下列有关气体制备的反应和实验装置11、制备气体和生成气体H2:Mg+H+、Fe+H+、Na+H2O、Na+乙醇、Na+丙三醇、Al+H+、Al+OH—、*Zn+OH—、Fe + H2O 、H2O+C 、*Si+HF 、*Si+NaOH、O2:KMnO4、Na2O2+H2O、Na2O2+CO2;分解H2O2、O3、*KClO3、* HNO3。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复习提纲

高三回归教材复习提纲第一课时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考点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过滤: 2.蒸发结晶、冷却结晶、重结晶: 3.蒸馏: 4.分液: 5.萃取: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考点一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考点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考点三物质的量浓度考点四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2.误差分析: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分类考点一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树状分类:2.物质的交叉分类:3.物质分类考点二分散系: 1.溶液 2.浊液3.胶体(1).胶体的本质特征: (2).胶体的分类(3).胶体的重要性质:①丁达尔现象:②布朗运动:③电泳现象:④胶体的聚沉:⑤渗析:第二节离子反应考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考点二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离子生成的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考点三溶液中的离子共存1.离子反应条件:⑴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 ⑵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⑶生成难电离物质: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共存条件:⑴离子间互不反应⑵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考点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考点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考点四电子转移守恒应用第三课时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考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考点二元素周期律考点三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和规律考点四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第二节原子结构与性质考点一原子结构考点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考点三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和10电子、18电子微粒、等电子原理。
第三节化学键考点一化学键类型考点二电子式(在后面附加‘化学用语’中)考点三氢键1.氢键的形成条件2.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第二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他两章内容在选修四和选修五中)考点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常见金属的冶炼:①加热分解法(Hg后):②加热还原法(Zn到Cu):③电解法(K 到Al):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考点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的组成:2、海水资源的利用:(1)海水淡化: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③离子交换法。
高三化学三轮复习 回归课本提纲

图2-1
图2-3、2-4
科学、技术、社会 图2-7 图2-13,及科学技术 社会 实验活动1 图3-1、3-2 资料卡片 图3-10 资料卡片
实验活动2 图4-1 资料卡片 图4-11
资料卡片 图4-21
资料卡片 图1-4、图1-5 图1-9、1-11
探究 图1-22 图1-23 科学史话 资料卡片
7页
资料卡片
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和转化
12页 图5-9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13页 思考与讨论
一氧化氮的性质及转化方法
图5-12
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13-14页 图5-13
实验室制备氨气
资料卡片
王水、钝化
16页
思考与讨论 图5-15、5-16
工业制备硝酸的流程 酸雨的形成示意图及破坏
19页 资料卡片
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2页
硫的物理性质你
颜色、洗涤试管中残留的硫的方法(2种)
3-4页
二氧化硫的漂白对象 及原理
漂白原理及对指示剂的影响
资料卡片
食品中的二氧化硫
4页 图5-4
工业制备硫酸的原理示意图
图5-5
浓硫酸使蔗糖碳化的现象
5页
图5-6
浓硫酸与铜反应的装置
6页
资料卡片 思考与讨论
常见的几种硫酸盐的名称及用途 粗盐提纯过程中试剂的添加顺序
2023届高考化学回归课本复习提纲
教材
页码
内容提纲
考向及注意事项
2页
图一
近代化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里程碑
6页
7页
图1-3
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树状分类法举例
8页
提示、实验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最新高三化学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总结课本是我们复习的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编、选一切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
因此在高三二和三轮复习阶段,仍然要继续读好课本,用好课本,还要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
因为任何练习题,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
化学教材 课本 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物质多,实验多,现象多,针对教材存在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读好课本。
其一是:粗读、细读、精读、深读;其二是:通读、精读、反复读,带着问题读。
两种读书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少量多次的原则。
即一次少花一点时间,多读几次,重复多次,多次反复,印象加深,效果良好。
第一部分常见物质的颜色、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一、颜色1、红:Fe2O3、F e(O H)3、Fe(SCN)3、Cu2O、品红、液溴、[酚酞遇碱变红、石蕊遇酸变红、二氧化硫品红溶液加热变红]2、黄:硫、Na2O2、AgBr、AgI、Fe3+(aq)、碘水、K2CrO4;[钠的焰色反应、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3、蓝:Cu2+(aq)、CuSO4·5H2O、[Cu(NH3)4]2+(aq);[石蕊遇碱变蓝、氨气遇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淀粉遇碘变蓝]4、绿:Fe2+(aq)、FeSO4·7H2O、氯气、CuCl2(aq)、5、紫:KMnO4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固体碘、碘的CCl4溶液;[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钾的焰色反应]6、黑:Fe3O4、MnO2、CuO、C、CuS、PbS7、橙:K2Cr2O7、浓溴水、溴的CCl4溶液8、棕:NO2、浓碘水其余物质中,多数在溶液无色、固体为白色晶体或无色晶体二、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9、单质:水银:Hg10、氧化物: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干冰(固体CO2)、石英和水晶(SiO2)11、酸:醋酸(CH3COOH)、水杨酸(COOHOH)、草酸(H2C2O4•2H2O)、蚁酸(HCOOH)、王水(一体积浓硝酸和三体积浓盐酸的混合物)12、碱:烧碱(NaOH)、石灰(Ca(OH)2)、碱石灰(NaOH与CaO及少量水的混合物)13、盐:纯碱(Na2CO3)、大理石(CaCO3)、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 、熟石膏2CaSO4•H2O、漂白粉[C a(C l O)2与CaCl2 的混合物]14、有机物:电木(酚醛塑料)、电石(CaC2)、电石气(乙炔)、氟里昂(氟氯烃)、福尔马林(HCHO)、甘油(丙三醇)、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甘氨酸(NH2-CH2-COOH)、谷氨酸第二部分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一、记住下列化学反应的转化关系(注意向前走得通,倒退能否行)1、Na → Na2O → Na2O2 → NaOH → Na2CO3→ NaHCO3→ NaCl → NaNa → NaOH → CaCO3→ CaCl2 → CaCO3→ CaO → C a(O H)2→ NaOH2、Mg → MgO → MgCl2→ M g(O H)2→ MgSO4→ MgCl2→ Mg3、Al → Al2O3→ AlCl3→ A l(O H)3→ Al2(SO4)3→ A l(O H)3→ Al2O3 → Al → NaAlO2→ A l(O H)3→ AlCl3→ NaAlO2铝热反应:4、Fe → Fe2O3→ FeCl3→ F e(N O3)3→ F e(O H)3→ Fe2(SO4)3→ FeSO4→ F e(O H)2→ F e(O H)3→ FeCl3→ Fe(SCN)35、Cu → CuO → CuSO4→ C u(O H)2→ CuO → Cu → CuCl2 → [Cu(NH3)4]SO46、C→ CO→ CO2→ CO→ CO2→ CaCO3 → Ca(HCO3)2→ CO2→ A l(O H)37、Si → SiO2→ Na2SiO3→ H2SiO3 → SiO2→ Si(粗硅) → SiCl4→ Si ( 纯硅)→ SiO2→ SiF48、NH3→ N2→ NO→ NO2→ HNO3→ NO2→ N2O4NH3→ NH4Cl → NH3→ NH3·H2O → (NH4)2SO4→ NH3→ NO→ HNO3→ C u(N O3)2→ NO2→ HNO3→ NO29、H2S → S → SO2→ SO3→ H2SO4→ SO2→ H2SO4→ BaSO410、Cl2→ HCl → Cl2→ NaClO → Cl2→ Ca(ClO)2→ HClO → O2金属+Cl2、、卤素间的置换、H2S+Cl2二、记住下列有关气体制备的反应和实验装置11、制备气体和生成气体H2:Zn+ H2SO4、Mg+H+、Fe+H+、Na+H2O、Na+乙醇、Na+丙三醇、Al+H+、Al+OH—、*Zn+OH—、Fe + H2O 、H2O+C 、*Si+HF 、*Si+NaOH、O2:KMnO4、Na2O2+H2O、Na2O2+CO2;分解H2O2、O3、*KClO3、* HNO3。
N2:* NH3+Cl2Cl2:MnO2+HCl(浓)、KMnO4+HCl;电解NaCl、电解饱和食盐水;NaClO+HCl、CaCl2+HCl、*KClO3+HClNO:N2+O2、Cu+HNO3、NH3+O2NO2:NO+O2、Cu+HNO3(浓)、Cu+KNO3(s)+H2SO4(浓)CO2:CO32—+H+;NaHCO3、NH4HCO3、(NH4)2CO3、CaCO3 +HCl、MgCO3分解;浓H2SO4+C、浓HNO3+C;有机物燃烧C x H y O z + O2;NH3:NH4Cl+Ca(OH)2、NH4++OH—、NH4HCO3分解、N2+H2、蛋白质分解CO:C+O2、CO2+C、H2O+C、SiO2+CCH4:* CH3COONa+NaOHC2H4:CH3CH2OH与浓硫酸加热、CH3CH2Cl与NaOH醇溶液C2H2:CaC2 + H2O三、化学反应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12、生成水:(1)化合反应:H2+O2(2)分解反应:Mg(OH)2、Al(OH)3、Fe(OH)2、Fe(OH)3、H2CO3、H2SiO3、CuSO4·5H2O 、H2C2O4·5H2O、Na2CO3·x H2O 、NH3·H2O、* HNO3、*FeSO4·7H2O(3)复分解反应:酸与CuO 、Al2O3、Fe2O3、Fe3O4;碱与CO2、SiO2、SO2(4)置换反应:金属氧化物+H2(5)重要氧化还原反应:强氧化性酸(H2SO4、HNO3)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Cu、C);KMnO4、MnO2与HCl反应;KMnO4 + H2SO4 + H2C2O4(6)有机反应:乙醇脱水、醇+羧酸、HAc+NaOH、苯酚+NaOH、有机物燃烧C x H y O z + O213、与水反应:Na、K、Mg、Fe、Na2O、Na2O2、MgO、CaO、SO2、CO2、SO3、NO2、NH3、CuSO4;水解反应:溴乙烷、乙酸乙酯、庶糖、淀粉、蛋白质四、物质的检验、除杂14、检验物质的试剂:无机—紫色石蕊、无色酚酞、品红溶液、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NaOH、HCl、Na2CO3、KSCN、有机—银氨溶液、新制Cu(OH)2、FeCl3、KMnO4溶液、溴水、水、NaOH、碘水15、物质的检验、除杂11种气体:H2、O2、Cl2、NO、NO2、NH3、CO2、SO2、CH4、C2H4、C2H214种离子:NH4+、Na+、K+、、Al3+、Fe2+、Fe3+、Cu2+、Ag+、Ba2+;Cl—、Br—、I—、SO42—、CO32—、9种有机物:乙醇、乙醛、苯酚、乙酸乙酯、醋酸、卤代烃、葡萄糖、淀粉、蛋白质11种沉淀:AgCl、AgBr、AgI、BaSO4、Mg(OH)2、Fe(OH)2、Fe(OH)3、CaCO3、BaCO3、MgCO3、三溴苯酚五、其他无机反应16、Na2S2O3 + H2SO4 、CaO+SiO2、KOH+CO2、KHCO3分解、Ba(OH)2·8H2O + NH4Cl六、原电池、电解池反应17、铜—锌(硫酸)电池、铅蓄电池、氢氧燃料电池(氢氧化钾)、甲醇燃料电池(氢氧化钾)、锌—氧化银(氢氧化钾)电池;金属的电化腐蚀。
18、电解氯化铜溶液、电解饱和食盐水、精炼铜、电解氯化镁、电解氧化铝、电解硫酸钠溶液、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电解硝酸银溶液;牺牲阳极法防止金属腐蚀。
七、物质的制备制金属:电解法—Na 、Mg 、Al ;CO 还原法—Fe ;铝热法—Mn 、Cr 、V海水提碘:海带—海带灰—滤液—通氯气—萃取—蒸馏—碘。
粗盐提纯:粗盐—溶解—过量BaCl 2—过量Na 2CO 3—过滤—适量盐酸—蒸发结晶。
制胆矾(CuSO 4·5H 2O):粗铜粉—O 2+稀硫酸—过滤—蒸发制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
制绿矾(FeSO 4·7H 2O):废铁屑—Na 2CO 3除油—稀硫酸(50~70℃)—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洗涤—吸干水。
八、盐类水解19、NH 4Cl 、CuSO 4、FeCl 3、AlCl 3、Na 2CO 3、NaHCO 3、醋酸钠、苯酚钠九、有机反应类型和物质的转化20、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CH 4+Cl 2 、CH 3CH 2Br 与NaOH 水溶液、CH 3CH 2OH 与HBr 、苯与液溴、苯与浓硝酸、苯酚与浓溴水、乙醇与醋酸水解反应:溴乙烷、乙酸乙酯、庶糖、淀粉、蛋白质与水的反应加成反应:乙烯与溴水、乙烯与氢气、乙烯与水、乙炔与溴水、丁二烯与溴水、乙醛与氢气、苯与氢气 消去反应:乙醇与浓硫酸并加热、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并加热 酯化反应:醇与酸反应生成酯和水 加聚反应:乙烯聚合、异戊二烯聚合缩聚反应:乳酸(CH 3CHOHCOOH )聚合、已二酸与乙二醇聚合、制酚醛树脂 氧化反应:CH 3CH 2OH → CH 3CHO → CH 3COOH 银镜反应:乙醛、葡萄糖;有机物燃烧 还原反应:不饱和键(双键、三键、苯环、C=O )加氢 21、有机物的转换关系(1)CH 3CH 3 → CH 3CH 2Cl → CH 2=CH 2 → CH 3CH 2OH → CH2=CH 2 → CH 3CH 2Br → CH 3CH 2OH → CH 3CHO → CH 3COOH → CH 3COOCH 2CH 3 → CH 3CH 2OH → CH 2=CH 2 → (2)CH 3OOCCH 3→CHO OOCCH 3→COOHOOCCH 3→COOHOH→C O O N a ONa→ COONa OH→COOHOH→COOHOH BrBr(3)BCBr 2C 3H 6CH 3O3CCOOHO3(4)淀粉 → 葡萄糖 → 酒精 → CO 2 → 葡萄糖 → 淀粉 (5)由制(6)由苯酚制CH 2-CH 2n(7)制优质汽油第三部分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含必修1部分内容)一、原子结构与性质1、原子的表达式X A Z、平均相对原子质量2、能层、能级、各能层的能级数、各能级的轨道数、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3、构造原理、1-36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重点:Cr 、Mn 、Fe 、Cu 、N 、O 、Al 等)4、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洪特规则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