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课时1 找规律_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数字或图形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让学生通过寻找规律,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字规律:找出数字序列中的规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2. 图形规律: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如对称、旋转、平移等。

3. 生活实例:联系生活实际,找出生活中的规律,如季节变化、时间规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字和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数字规律和图形规律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规律,并学会用语言描述。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找规律的能力。

4. 交流与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找规律的方法和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找规律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板书内容,包括数字规律、图形规律、生活实例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规律,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描述和创造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用语言描述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规律、追求真理的欲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并发现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如季节变化、昼夜交替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的存在。

2. 描述规律: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创造规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具有规律性的图形或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规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发现、描述和创造规律。

2. 教学难点:用语言准确描述规律,创造具有规律性的图形或事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卡片等。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规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规律。

3. 活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创造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 课后作业:布置与规律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找规律》2. 板书内容:观察规律、描述规律、创造规律、应用规律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规律现象,用语言描述并记录下来。

2. 创造一个具有规律性的图形或事物,并解释其规律。

3. 收集与规律相关的数学题目,尝试解答。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用语言描述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3.1找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3.1找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3.1 找规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找规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2.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步骤;3.练习运用找规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4.提高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2.教案中的例题、习题;3.黑板、彩笔等。

教学内容预习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将学习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找规律。

知识点讲解1.找规律是指在一定规律或模式下,寻找成员之间递推关系的过程。

2.找规律的方法和步骤:–观察成员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通过规律找到成员之间的递推公式;–利用递推公式求解其他成员。

3.找规律的运用:–在数列、图形、变化规律等方面可以发现规律;–运用找规律的方法,可以简化复杂的计算过程。

例题分析1.请观察下图,并确定规律。

●●●●●●●●●●●●●●●●取第一行的● 为第 1 项,第二行的●● 为第 2 项,第三行的●●● 为第 3 项,以此类推。

观察发现,每一行的● 数目比上一行增加 1,即第 n 行有 n 个●。

因此,此图的规律为:第 n 行有 n 个●。

2.设一个数列的前三项为 1,2,3,请确定这个数列的规律。

根据题目条件,第一项为 1,第二项为 2,第三项为 3,假设这个数列的公差为 k(即每一项之间的差值),则根据递推公式,有:第 2 项 - 第 1 项 = k 第 3 项 - 第 2 项 = k将前三项代入上述公式,有:2 - 1 = k3 - 2 = k因此,k = 1。

所以,这个数列的规律为: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增加 1。

3.找出这组数的规律:1,4,9,16,25,…将题目中的数列列出来,观察数之间的规律。

发现第一项为 1,第二项为 4,第三项为 9,这三项恰好是1²,2²,3²。

因此,第 n 项为n²,即第 4 项为4²=16,第 5 项为5²=25,以此类推。

3.1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3.1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3.1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当我站在三尺讲台前,面对着那双双期待的眼睛,我知道,我即将开启一场寻找规律的数学之旅,这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章第一节《找规律》。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第三章《找规律》展开。

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图形、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们能够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用规律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发现并描述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将准备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图形卡片等学具,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系列图片,如太阳花、彩旗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排列规律。

2. 自主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

4. 例题讲解:我会出一道有关图形排列规律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我一起解答,巩固他们对于规律的理解。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我将适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6.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道有关数字排列规律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规律,以便学生课后复习。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找出下面数字排列的规律,并填写下一行的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对于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这就是我对于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第一节《找规律》的教学设计,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们一定能够在寻找规律的数学之旅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课时1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课时1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课时1 找规律北师大版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知道,我将要引领他们进入一个充满规律和奥秘的世界——数学。

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使命,也是我最大的荣幸。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讲授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找规律。

我们将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找出图形和数字的规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2. 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3. 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难点是引导学生如何从复杂的图形和数字中找出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规律,我准备了一些图形和数字卡片,以及大屏幕投影。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出示了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讲解规律:我引导学生从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去找规律,并解释了规律的存在。

法。

4.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几道找规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找规律”三个大字,下面是我们在课堂上找到的规律,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要点。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可以是图形、数字,也可以是其他事物的规律,明天分享给大家。

2. 完成练习册上的找规律题目,并写下自己的解题思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我想让学生们明白,找规律不仅仅是一种数学方法,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找规律的方法,去发现更多的奥秘和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一组图形,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规律的初步认识。

我选择了几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以便让学生们能够从中发现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教案:找规律年级:三年级教材: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三单元“找规律”的相关知识点。

具体包括:1. 观察和分析物体或数字的排列规律;2. 利用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和判断;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出示一系列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例如:太阳、月亮、星星、蝴蝶、花朵等。

出示例题:观察下列数字序列,找出其中的规律。

1、3、5、7、9、11、13、15、17、19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一个连续的奇数序列,从而得出规律。

3.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观察下列数字序列,找出其中的规律。

2、4、6、8、10、12、14、16、18、20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找出规律。

4. 规律应用:出示应用题:一个农夫有一块地,他想将这块地分成几个相同面积的三角形和正方形。

如果他分成了3个三角形和2个正方形,那么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让学生运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找规律的方法:1. 观察2. 分析3. 推理4. 判断七、作业设计1. 观察下列物体或数字序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说明理由。

物体序列:太阳、月亮、星星、蝴蝶、花朵数字序列:1、3、5、7、9、11、13、15、17、19观察下列数字序列,找出其中的规律。

2、4、6、8、10、12、14、16、18、2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和数字序列,让学生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2023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2023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规律的基本概念。规律是事物或现象在数量、形状、顺序等方面反复出现的一致性。它是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关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图形排列、数列填充等现象,了解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的数列规律运用到问题中,教师需要提供示例和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学生在联系实际生活时,可能无法找到合适的例子,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将数学规律应用到生活中。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找规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些有规律的事物?”(如楼梯的台阶、花瓣的数量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规律的奥秘。
再来说说实践活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但我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适时引导他们回到主题上。此外,在成果展示环节,有些孩子表达不够清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成果还不够自信。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上,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找规律》|北师大版(2023秋)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具体内容包括:
1.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2.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猜测、验证等方法,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
3.运用所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找规律》|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找规律》|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章第一节《找规律》。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和数字的规律。

我们将学习如何发现规律,并用语言描述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和分析图形和数字,找出它们的规律。

2. 能够用语言描述所发现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和数字的规律。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用语言描述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含各种图形和数字,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些图形和数字,请大家观察并尝试找出它们的规律。

2. 讲解规律: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形和数字,帮助他们发现规律,并用语言描述规律。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些例题,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尝试找出图形的规律。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包括观察图形和数字、找出规律、用语言描述规律等。

七、作业设计1. 请观察下面的图形,找出它们的规律,并用语言描述规律。

答案:第一个图形是正方形,第二个图形是三角形,第三个图形是圆形,所以规律是每个图形轮流出现。

2. 请观察下面的数字,找出它们的规律,并用语言描述规律。

答案:数字是1、2、3、4、5,所以规律是数字依次增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找规律方面有一定的困难,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他们观察和分析,帮助他们发现规律。

我也可以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对于那些找规律特别困难的学生,我可以在课后给他们提供一些额外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3.1找规律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3.1找规律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3.1找规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找规律”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将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一个基本手段。

在教育教学中,“找规律”不仅具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节有关“找规律”的课程,以供三年级学生参考。

本文档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3.1找规律为示例,设计了一节课程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知道什么是找规律。

2.能够在一系列数字中找到规律,并根据规律填写下一个数字。

3.能够通过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知道什么是找规律。

2.能够在一系列数字中找到规律,并根据规律填写下一个数字。

3.能够通过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如何通过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如何对不同的题目进行分类。

3.如何让学生养成找规律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1.一组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找规律题目(可参考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3.1找规律)。

2.PowerPoint演示文稿。

3.板书教具。

4.学生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介绍什么是找规律,以及找规律的重要性。

第二步:引入课题引入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3.1找规律,给出一组数字,并让学生尝试找规律,填写下一个数字。

第三步:规律的分类让学生对课题中出现的题目进行分类。

第四步: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每天上学要花费0.5元路费,假如小明上学五天,他需要准备多少路费?”等等。

第五步: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步: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册上的找规律相关练习。

2.家长指导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3.1找规律为示例,设计了一节课程内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课时1 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课时1 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课时1 找规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列的概念,掌握如何列出数列。

2.掌握找规律的方法,能够找到规律并列出数列。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数列相关的问题。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数列的概念,找规律的方法,数列应用。

2.教学难点:数列找规律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让学生听一首歌曲:“3 6 9,一格一格往后推,这样数列长长久久”,然后询问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数列的概念。

2. 查找规律在黑板上列出如下数列:2, 4, 6, 8, 10, ?1, 3, 5, 7, 9, ?1, 4, 9, 16, 25, ?要求学生找出规律,补全其中的问号。

学生可以自己找规律,也可以用列举法、代数法、图形法等不同方法找规律。

3. 形成规律让学生将找出来的规律总结归纳,学生可以将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4. 应用规律让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解决一些与数列相关的问题,如:如果第一个数是7,每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都是3,那么这个数列的前5项分别是什么?5. 实践练习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些数列,找出规律并列出数列,或者给出一个数列和一个规律,让学生补全数列的其他项。

6. 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归纳数列的概念和找规律的方法,同时留下一些问题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查找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2.根据学生的自主编写数列和补全数列的表现为学生评分,同时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相互帮助,促进不断发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引入新知识、查找规律、形成规律、应用规律、实践练习和总结归纳等多种教学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掌握找规律的方法,能够迅速解决与数列相关的问题。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好奇心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找规律|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图形和数字的规律。

2.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规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图形排列规律2. 数字变化规律3.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找出图形和数字的规律,用数学语言表达规律。

难点:找出数字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卡片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引出课题。

2. 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和数字,找出规律。

(1)图形排列规律: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

(2)数字变化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找出数字的变化规律。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1. 图形排列规律2. 数字变化规律3. 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生活中的规律现象,与同学分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找出图形和数字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同时,我将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规律现象,如音乐节奏、建筑图案等,引导学生关注规律的存在。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规律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发学生对规律的思考。

2. 新课展示图形排列规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排列规律。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3.1《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3.1《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3.1 《找规律》北师大版一、教学背景本优秀教学设计是针对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第3单元《找规律》而设计的。

该单元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规律的概念,认识规律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规律”和“规则”的概念;–能够找出一个序列的规律,并用公式表示出来;–能够在生活中发现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规律的概念;2.能够找出一个序列的规律,并用公式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2.培养学生使用公式表示规律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PPT和视频等;2.教具:米、豆子等。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教师用幻灯片或者白板,展示一些数字或图形,引导学生寻找数字或图形的规律;2.让学生自由讨论,或者与同伴合作探究规律;3.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结果;4.教师总结出规律,并与学生一同验证。

5.2 讲解新概念1.教师讲解什么是“规律”;2.教师解释规律在数学中的重要性;3.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规律的概念,并让他们自己找规律。

5.3 理解规律并找出规律1.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一些数字或图形,让学生自己找出规律,并在白板上演示找规律的过程;2.让学生口头表达规律,或者将规律用公式表示出来;3.让学生互相交流;4.让学生通过寻找规律,解决具体问题。

5.4 练习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习题;2.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交流结果;3.教师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练习。

六、教学效果反思本课设计结合了具体实践,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同时,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创设具有实际意义的题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发现整十数相乘的计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难点:理解整十数乘法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那首儿歌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生: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师:说的这么流利,有什么小窍门吗?生:因为有规律。

师:说的时候用到了什么知识?(乘法口诀)看来同学们对乘法知识掌握的不错,那老师再来考考你们(课件2)学生尝试完成练习题:9某6= 8某11= 12某3= 5某13= 24某2= 17某3= 40某4= 5某61= (二)自主探索师: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乘法知识:找规律,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让我们一起到乘法算式中去找找规律。

1、课件出示乘法算式:40某4=160,认识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2、请看大屏幕上的这组算式,能直接说出得数吗?(1)课件出示5某1=5某10=50某10=师:指名说是怎么算的?(用口诀)5某10是怎么算的?1在这里表示什么?(1个十,5乘1个十表示5个十,就是50)出示50某10= 这个会算吗?又是怎么算的?你能说说为什么积的末尾有2个0?(2)课件出示 3某2=3某20=30某20=师:这三道会算吗?指名说是怎么算的?2、出示探究一:5某1=5 5某10=50 50某10= 500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其中的规律吧,现在进行第一回合的比拼,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道算式,选择其中的两道观察比较,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找规律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找规律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具体是第3单元“找规律”。

我们将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来发现一些数字的规律,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简单数字序列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规律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自主找出数字序列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推理的方法找出不明显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魔方,请大家观察它的每一面,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观察后发现,每一面的颜色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2. 例题讲解我出示一个数字序列:1, 2, 3, 4, 5。

请大家观察这个序列,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序列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3. 随堂练习我出示几个数字序列,让学生找出它们的规律。

例如:6, 7, 8, 9, 10;2, 4, 6, 8, 10。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了这些序列的规律。

4. 归纳和推理5. 小组合作我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数字序列,找出它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到了各自序列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了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观察魔方2. 数字序列规律3. 找规律的方法4. 小组合作找规律七、作业设计1. 请找出下面数字序列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序列:8, 12, 16, 20, 24答案:这个序列是按照每项加4的规律排列的。

2. 请找出下面数字序列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序列:1, 3, 5, 7, 9答案:这个序列是按照每项加2的规律排列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们在找规律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有一些学生在找不明显规律时遇到了困难。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数字间的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间的规律2. 观察和发现规律的方法3.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数字间的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自备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字,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这些数字之间是否存在规律。

2. 观察数字:让学生分组观察数字,引导学生发现数字间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操作实验:让学生进行一些操作实验,验证自己的发现,进一步巩固对规律的认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6. 应用规律: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找规律》2. 内容:数字间的规律、观察和发现规律的方法、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些找规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步骤,包括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和课堂互动,是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 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 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 找规律-北师大版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找规律”这一主题进行授课。

在本课中,我们将主要围绕如何通过一定的方法找出数列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找出数列的规律,并描述清楚。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数学。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找出数列中的规律,并描述清楚。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1.课前预习:老师将会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个数列,并通过老师的指引来完成作业。

2.课中教学: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老师提供的数列,找出数列的规律,并在黑板上写出来,作为一个例子。

3.让学生自己去找数列并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找出每个数列的规律,并在黑板上写出来。

2.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老师首先会给学生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 学生自学学生自己会去寻找解决方法,并分析自己的思考过程。

3. 教师分析老师再对学生所做的练习进行分析,分析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4. 学生交流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跟着讨论中的思路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将会分发一些数学题目,让学生举一反三,巩固课上所学过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找出数列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题目进行研究,学生能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够跟着其他同学讨论问题,丰富自己的数学思想。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中愉快地成长。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发现一些简单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包括简单的图形变换、数字序列的规律等。

2. 教学重点:找出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找出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具模型、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图形和数字的排列,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 新课:讲解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

3.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找规律》2. 板书内容: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找规律的方法、练习题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提高作业:找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和数字排列,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出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2.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内容有序、有效地进行。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找规律》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找规律》公开课教学设计

30×20 =600
120×40 =4800
附页:
《找规律》教案 课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
课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新授
课时
第 1 课时
知识目标
探索两个个位都是 0 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 并解释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在数学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能从已
能力目标 知算式推出未知算式,发展分析问题、推出问题和运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激发深层次
温馨提示:
思考,尊重
(1)先独立想一想,有需要
不同学生的
的可以借助格子图边比较边
思维方式和
思考:从每组算式中乘数和积
能力水平,
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规 学生相互交流。
先让学生运
律?
总结规律
用已有的知
(2)再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
识和经验试
想法。
尝试独立举出类似的 着进行计
算能力。
情感目标
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 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掌握两个个位都是 0 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理解个位都是 0 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算理,培养类推能力。
课件
5 个方格图、11 组 50 个方格图
谈话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进不同学生
你能想到哪些式子?你发现
得到发展,
什么?
敢于挑战课后拓展中 渗透反比例
2、小华读一本科技书,每天 的选作题
数学思想。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找规律(3)-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找规律(3)-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 找规律(3)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3.1 找规律(3)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变化的基本规律,如:数字的增减、倍数关系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数字变化的基本规律。

2. 能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数字变化规律。

2.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三个数列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1、2、3;2、4、6;3、6、9)3. 讲解规律: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找规律。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数列中每个数与前一个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数字变化的规律。

4. 实例讲解:请大家再看一个例子(出示课件:1、3、5;2、4、6;7、8、9)。

这个数列有什么规律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汇报你们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数列的每个数都是连续的奇数或偶数)5.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第14题,巩固所学规律。

六、板书设计1. 找规律的方法:a. 观察数列中的数字变化。

b. 分析数字间的相互关系。

2. 实例分析:a. 数列1、2、3,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b. 数列2、4、6,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2。

c. 数列3、6、9,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3。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同学们观察下列数列,找出它们的规律,并填写下一个数。

a. 1、2、3、4、__b. 2、4、6、8、__c. 3、6、9、12、__2. 答案:a. 5b. 10c. 1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课堂上,我发现部分同学对于数字变化的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
元乘法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课时1 找规律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
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教学目标: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 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 能比较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进行乘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5×3= 3×4= 14×4= 15×2=
10×3= 50×8= 40×2= 50×4=
2、说一说。

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别是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

二、揭示课题
老师肯定刚才学生的回答。

1. 指出复习题的题目特征:多位数乘一位数。

2. 揭示新课题。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乘法知识。

板书课题:乘法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找规律”。

交流算法。

出示第一组算式。

(1)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

(2)提出问题:为什么50×10等于500呢?
这道算式的乘数都是几位数?(两位数)教师说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是否适用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索。

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说明。

第一:50×10表示50个10相加,从数位表知道它就是500。

第二:50×10=50×2×5=100×5=500。

出示第二、三组算式:(学生回答算式结果,教师添上得数。

交流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


探索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三组算式。

问: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小组发言。

(4)教师小结。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2、尝试练习。

(1)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我们来计算两道题。

40×30 140×30
(2)让学生独立完成,回答算式结果,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了解掌握情况。

(3)最后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如140×30,先计算14×3=42;再添上原来乘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30=4200。

3、试一试。

课本第31页“练一练”的第1题。

四、反馈交流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讲解,个别辅导。

五、当堂训练
课本第31页“练一练”的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口答结果,全班统一结果。

六、小结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七、作业布置
课本第31页“练一练”的第1,5题。

八、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