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力需求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5年)普查数据截止2013年12月31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45939个,从业人员135.46万人。个体经营户
240581个,从业人员64.28万人。
预计每个法人单位需要人力资源从业人员2人;共需要近10万人。目前,海南本科院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有4所,高职院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2所,年招生人数450人。排除省外来琼就业和省内外出就业因素,海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业人员的供给缺口非常突出。
一、专业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分析
1、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呈现供求旺盛态势,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需求是巨大的。我国各种类型企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参照市场经济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配备比例,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需求做粗略估计。全国大型国有企业1000家:以每个企业需要15-20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计算,仅国有大型企业就需要约20万。以每所大学每年招80人计算,全国近200所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约需10多年时间才能满足需要。我国目前各类中小企业总数达1000万家,仅制造业人数就达1.1亿人。以每1000人需要2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计算,需要近50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可见,目前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需求相当迫切。
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报道,全国近400万人在从事人力资源(HR)管理工作,其中北京缺40万,上海缺60万,广州缺50万以上,武汉缺30万人左右等。目前,我国大多数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理论欠缺,工作经验不足,对企业战略和经营理解能力较弱,出现只能完成一般较低层次的职能性工作,与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形成反差。与此同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职业资格证上岗要求。
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报道,全国近400万人在从事人力资源(HR)管理工作,其中北京缺40万,上海缺60万,广州缺50万以上,武汉缺30万人左右等。目前,我国大多数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理论欠缺,工作经验不足,对企业战略和经营理解能力较弱,出现只能完成一般较低层次的职能性工作,与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形成反差。与此同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从业人员,提出
了职业资格证上岗要求。
全国设立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有200多所,比金融危机前增加了近30所。目前的专业定位如下,211及985院校集中于硕士研究生的层面的培养,约占25%;一般本科院校主要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约占60%;其余院校以技能性人才为主,约占15%,主要是职业技术学院层面。由此可见,本专业是市场需求前景广阔的专业。
2、就业岗位
(1)在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从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定、人事法律法规咨询和研究工作。
(2)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从事招聘、人力资源规划、人员培训和开发、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职能工作。
(3)在人才交流中心、职业中介机构和社区等从事人事代理服务等工作。
在人才网站、人才测评网站从事信息收集、分类和统计分析等工作,
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信息服务等。
近年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了新的认识,扩大了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就业方向主要需求集中在高、中、低端三个层面。一是企业宏观决策高端层面,如:人力资源总监或副总裁;二是部门负责人的中端层面,如:人力资源部门经理、专员;三是技术操作的执行层面,如:薪酬制度设计、工作分析与设计、绩效标准制定、员工关系协调主管等职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出现供不应求情况,重实践性,重多种能力培养的特点,市场就业前景较好。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为依据,本着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同步推进的原则,在着力抓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抓学生的“个性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点突出核心专业素质和核心非专业素质教育,走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的创新之路,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成功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专业建设的发展目标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学生的实际以及学校现阶段发展定位,培养专业素质扎实,非专业素质过硬,个性特长突出,从业方向定位准确的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基本要求为“一、二、三、四”:即学好一个专业,掌握英语、计算机两项基本技能,夯实三项基本功(一口话、一手文章、一笔字),培养四种基本素质(笃志、博学、崇实、拓新)。
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师资结构比较合理、科研实力比较雄厚,教学管理严格,实践环节丰富,实训
设施完备、学生来源稳定,就业前景广阔,专业力影响广泛,在全省同院校中处于领先的商科管理类特色专业。
三、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1、目标:着力抓好“应用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积极引进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功底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内培外引和聘请专家、客座教授,兼职教师等多种途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
2、规划
数量:到2018年,专业人数达到8人。计划今后三年共引进4名教师左右,16年引进1名左右,17年引进2名左右,18年引进1名左右,形成较为合理的梯队。
结构:到2018年,专业教师中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达50%,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达100%。师资队伍规划表
专业带头人培养目标
四、教学建设计划
1、教学建设目标
(1)专业规模:目前在校生360人,计划到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发展到400人,即每届设两个自然班,每班按50人编制。
(2)专业质量:①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精品建设课程,一方面加大投入,力争早日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特色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力争把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建设为省级精品课程;另外在3年内从专业课程中再选“绩效管理”这门课建设为院级精品课程,以此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②通过三年建设,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80%达到优质课程。③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研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研究,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建设措施
(1)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课程建设
--以专业核心竞争力为方向,构建专业素质与技能课程模块。围绕专业定位,针对中小企业特点,优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过程,形成“招聘录用”、“薪酬设计”、“绩效考评”“培训开发”等核心专业课程群,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从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出发,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了以课程类实训、专业类实训和综合类实训为主线的校内实践平台和面向社会的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轴的社会实践机制,努力实现学生专业素质与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
--以创新实践丰富度为主线,构建相对独立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操作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的、形成与理论课程紧密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把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证纳入专业教学计划,有效实施“双证书”教育。制定教学大纲、实训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规范教学行为,完善教学文件。
--加强教材建设。积极鼓励教师主编、参编专业课教材,积极开发校本教材,争取出版2本左右基于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素质教育课程教材。
(2)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有效推进开发内化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学院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现代教学手段,使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和课时达到100%比例。
--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分别采用笔试(开卷、闭卷)、操作考核等多种考核方法。
(3)教学团队建设:建立课程负责人制,有步骤地建设好主要课程教学团队、TA制度。团队由校内外专兼教师3—5人组成,据此来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分工明确、互动性好和凝聚力强的优势。
(4)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华科产业园、前程无忧、南方人才市场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建5个左右校外实习基地。
五、实践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条件
在实践教学方面,建成设施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中心。建立人才测评、评价中心、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实训室,以期形成设施配套、软件配套,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
2、校外实训基地
为使学生真正了解企业、感受现代企业氛围,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弥补校内实践教学的不足。为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选聘了著名企业的多位在工作一线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
六、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