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6篇

合集下载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6篇)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6篇)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实验名称: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目的1、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分离提纯方法;2、通过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绿色植物如菠菜叶中含有叶绿素(绿)、胡萝卜素(橙)和叶黄素(黄)等多种天然色素。

叶绿素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2O5N4Mg)和叶绿素b(C55H70O6N4Mg),其差别仅是叶绿素a中一个甲基被甲酰基所取代从而形成了叶绿素b。

它们都是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络合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

植物中叶绿素a的含量通常是b的3倍。

尽管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一些极性基团,但大的烃基结构使它易溶于醚、石油醚等一些非极性的溶剂。

胡萝卜素(C40H56)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

它有三种异构体,即-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γ-胡萝卜素,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多,也最重要。

在生物体内,β-胡萝卜素受酶催化氧化形成维生素A。

目前β-胡萝卜素已可进行工业生产,可作为维生素A使用,也可作为食品工业中的色素。

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它在绿叶中的含量通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

与胡萝卜素相比,叶黄素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CH2H3CCH2CH3MgNH3CCH3CO2CH3CH3CH3CH3CH3CH3叶绿素a(R = CH3)叶绿素b(R = CHO)22 H3C H3C3CH3CH33RR33H3C3β-胡萝卜素(R = H)叶黄素(R =OH)H3C3CH3CH3CH2OHCH3维生素A三、操作步骤1、菠菜色素的提取取2g新鲜菠菜叶,与10mL甲醇拌匀研磨5分钟,弃去滤液。

残渣用10mL的石油醚-甲醇(3:2)混合液进行提取,共提取两次。

合并液用水洗后弃去甲醇层,石油醚层进行干燥、浓缩。

叶绿素的提纯实验报告(3篇)

叶绿素的提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叶绿素的提取和提纯方法。

3. 学习利用有机溶剂提取叶绿素,并通过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绿色植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主要由叶绿素a和叶绿素b组成。

叶绿素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通过提取和提纯,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叶绿素,为进一步研究其性质和作用提供条件。

实验过程中,首先将植物叶片用有机溶剂提取叶绿素,然后通过层析法分离叶绿素和其他色素,最后收集纯化的叶绿素。

三、实验器材1. 新鲜植物叶片(如菠菜、青菜等)2. 研钵、研杵3. 乙醇、丙酮(分析纯)4. 层析柱、层析板5. 滤纸、脱脂棉6. 移液管、滴管7. 恒温水浴锅8. 显微镜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提取叶绿素(1)取新鲜植物叶片,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

(2)加入适量乙醇和丙酮(体积比1:1),研磨至匀浆。

(3)将匀浆倒入分液漏斗,静置分层。

(4)收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5)过滤,得到叶绿素提取液。

2. 分离叶绿素(1)将层析板放入层析柱中,在底部铺一层脱脂棉。

(2)取适量叶绿素提取液,用移液管滴加于层析板上,确保液面低于层析板边缘。

(3)选择合适的溶剂系统,如正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4:1)。

(4)将溶剂滴加于层析板上,观察层析过程,直至溶剂前沿到达预定位置。

(5)取出层析板,用铅笔标记层析结果。

3. 收集纯化叶绿素(1)用移液管收集叶绿素层,倒入小烧杯中。

(2)加入少量乙醇,搅拌均匀。

(3)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4)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恒温水浴锅蒸干。

(5)用少量乙醇溶解残留物,得到纯化叶绿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绿素提取: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可以得到绿色叶片提取物,表明叶绿素已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出来。

2. 叶绿素分离:通过层析法,可以将叶绿素与其他色素分离,证明叶绿素具有独特的性质。

3. 叶绿素纯化:通过蒸发和溶解,可以得到纯化的叶绿素,说明实验过程中叶绿素得到了有效的纯化。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引言:菠菜是一种常见的绿叶蔬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包括一种被称为菠菜色素的成分。

菠菜色素是一类天然的色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抗氧化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的方法,研究菠菜色素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新鲜菠菜叶片、无水乙醇、丙酮、石油醚、二氯甲烷、硅胶G柱、色谱柱、色谱试纸等。

方法:1. 取适量新鲜菠菜叶片,洗净并切碎成细末状。

2. 将菠菜末置于研钵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浸泡30分钟,搅拌均匀。

3. 将菠菜浸提液过滤,收集滤液。

4. 取少量滤液,加入石油醚,振荡混合,使菠菜色素溶于石油醚中。

5. 将石油醚层收集,加入少量无水乙醇,使溶液变为淡绿色。

6. 将淡绿色溶液倒入色谱柱中,以无水乙醇为洗脱剂,收集洗脱液。

7. 将洗脱液浓缩,得到菠菜色素。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从菠菜中提取和分离出了菠菜色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因为乙醇能够有效溶解菠菜中的色素成分。

同时,我们使用石油醚作为分离剂,因为石油醚能够与菠菜色素发生亲和作用,使其溶于石油醚中。

在分离过程中,我们使用了色谱柱和色谱试纸进行分离和检测。

色谱柱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工具,通过其内部填充的固定相材料,能够将混合物中的成分按照其亲和性和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我们选择了硅胶G柱作为固定相材料,因为硅胶G柱对菠菜色素具有较好的亲和性。

通过使用无水乙醇作为洗脱剂,我们成功地将菠菜色素从硅胶G柱中洗脱出来。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菠菜色素呈现淡绿色。

这是因为菠菜色素主要由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成分组成,这些成分赋予了菠菜独特的颜色。

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的色素,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

类胡萝卜素则是一类黄、橙、红等颜色的色素,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菠菜色素不仅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应用,还在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菠菜色素富含抗氧化物质,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和预防疾病。

菠菜色素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实验报告

2014年山东英语作文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e educational landscape in Shandong Province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2014. This essay aim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on the education system, focusing on how it has transformed teaching methods, student engagement, and the overall learning experience.Firstly,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 classrooms has led to a more interactive an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 Teachers are now able to utilize multimedia tools such as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and digital projectors to enhance their lessons. These tools not only make the learning process more engaging for students but also allow for a more diverse range of teaching materials to be introduced, including videos, animations, and online resources.Secondly, the advent of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has provided students with access to a wealth of knowledge beyond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setting. In 2014, Shandong Province saw a surge in the number of educational websites and online courses available to students. This has facilitated a more self-directed approach to learning, where students can explore subjects of interest at their own pace and according to their individual learning needs.Moreover, the use of technology has also improved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within schools. Digital managementsystems for enrollment, grading, and scheduling have streamlined these processes, allowing educators to focus more on teaching and less on paperwork. This has also led to more accurate record-keeping and bet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schools, teachers, and parents.However,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 not without its challenges.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 is the digital divide, where students from less affluent backgrounds may not have access to the same level of technology as their peers. This can lead to disparities in educational outcomes and exacerbate existing inequalities.In conclusion, the year 2014 marked a significant milestonein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to the educational system of Shandong Province. While there are challenges to overcome, the benefits of technology in enhanc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improving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re clear. It is crucial for educational policymakers to address the digital divide and ensure that all stud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can reap the benefits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in education.。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实验报告一:菠菜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比较1.引言叶绿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色素,它在光合作用中承担着捕获光能和转化化学能的重要角色。

菠菜是叶绿素含量较高的植物之一,因此本实验旨在比较不同方法提取菠菜中的叶绿素,探索最有效的提取方式。

2.材料与方法2.1 材料:- 新鲜菠菜叶片- 无水乙醚- 丙酮- 高速离心机- 比色皿2.2 方法:- 方法一:无水乙醚提取法将适量的菠菜叶片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醚,用摇床震动片刻,使叶绿素溶解于乙醚中,然后离心10分钟收集上层液体。

- 方法二:丙酮提取法将适量的菠菜叶片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丙酮,用摇床震动片刻,使叶绿素溶解于丙酮中,然后离心10分钟收集上层液体。

- 方法三:乙醇提取法将适量的菠菜叶片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乙醇,用摇床震动片刻,使叶绿素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离心10分钟收集上层液体。

3.结果在三种提取方法中,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方法一和方法二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呈现绿色,而方法三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呈现黄绿色。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三个试管中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发现方法一和方法二提取的叶绿素吸光度较高,而方法三的吸光度较低。

4.讨论方法一使用无水乙醚作为提取溶剂,乙醚能有效溶解叶绿素,并且在离心过程中上层液体的分离效果较好。

方法二使用丙酮作为提取溶剂,丙酮也能有效溶解叶绿素,并且丙酮相对于乙醚来说更易于购买。

方法三使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乙醇对叶绿素的溶解能力较差,导致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吸光度较低。

5.结论通过对菠菜中提取叶绿素的实验比较,我们发现使用无水乙醚和丙酮作为提取溶剂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菠菜中的叶绿素,并且吸光度较高。

因此,在菠菜中提取叶绿素的实验中,建议使用无水乙醚或丙酮作为提取溶剂。

实验报告二: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研究1.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实验旨在研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和重要性。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文档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文档

2020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文档Contract Template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方法。

2、通过薄层色谱分离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实验原理】叶绿色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7O5N4Mg}和叶绿素b{C55H70O6N4Mg};胡萝卜素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有三种异构体;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

当提取时,从上到下颜色依次为: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色。

【实验仪器】研钵,色谱柱,丙酮,乙醇,乙醚,中性氧化铝,菠菜叶,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剪刀,脱脂棉,纱布。

【实验步骤】1、称取30g洗净后用滤纸喜感的新鲜菠菜叶,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研磨,研磨时放入少量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猛破坏叶绿素结构,研磨至烂。

2、将研磨碎的菠菜叶转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配好的乙醇乙醚溶液,盖上表面皿,防止有机溶剂蒸发。

按小组成员分别浸泡10,15,20,25,30,35,40,45,50,55分钟。

3、浸泡期间,填充色谱柱,在最下面垫入脱脂棉,再盖上一个小滤纸片,装入氧化铝至4/5处,再盖上一层滤纸片。

4、将烧杯中的菠菜叶连带着有机溶剂用纱布挤入漏斗中,转入分液漏斗,加入10mL水洗涤,除去水层(下层),再用10mL 水洗涤一次。

5、将分页漏斗中的溶液慢慢倒入色谱柱中,加几滴丙酮既可以看到颜色变化。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文档3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文档3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文档3篇Report document of chlorophyll extraction from spinac h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文档3篇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文档2、篇章2: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文档3、篇章3: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文档篇章1: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文档【实验目的】1、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方法。

2、通过薄层色谱分离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实验原理】叶绿色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7O5N4Mg}和叶绿素b{ C55H70O6N4Mg };胡萝卜素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有三种异构体;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

当提取时,从上到下颜色依次为: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色。

【实验仪器】研钵,色谱柱,丙酮,乙醇,乙醚,中性氧化铝,菠菜叶,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剪刀,脱脂棉,纱布。

【实验步骤】1、称取30g洗净后用滤纸喜感的新鲜菠菜叶,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研磨,研磨时放入少量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猛破坏叶绿素结构,研磨至烂。

2、将研磨碎的菠菜叶转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配好的乙醇乙醚溶液,盖上表面皿,防止有机溶剂蒸发。

按小组成员分别浸泡10,15,20,25,30,35,40,45,50,55分钟。

3、浸泡期间,填充色谱柱,在最下面垫入脱脂棉,再盖上一个小滤纸片,装入氧化铝至4/5处,再盖上一层滤纸片。

4、将烧杯中的菠菜叶连带着有机溶剂用纱布挤入漏斗中,转入分液漏斗,加入10mL水洗涤,除去水层(下层),再用10mL水洗涤一次。

菠菜中叶绿体实验报告(3篇)

菠菜中叶绿体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菠菜叶绿体的提取,了解叶绿体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和结构。

2. 掌握叶绿体提取和观察的基本方法。

3. 通过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加深对叶绿体功能及植物光合作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呈绿色。

叶绿体主要分布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膜中,其形状、大小和数量因植物种类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叶绿体的提取方法有多种,本实验采用研磨法提取菠菜叶绿体。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研钵、剪刀、镊子、滴管、酒精灯、酒精、蒸馏水、碳酸钙、无水乙醇、碘液、脱脂棉、纱布等。

2. 试剂:菠菜叶片、碘液、碳酸钙、无水乙醇、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菠菜叶片:选取新鲜的菠菜叶片,用蒸馏水洗净,用剪刀剪成小片。

2. 研磨:将菠菜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碳酸钙和适量无水乙醇,用研杵研磨至叶片烂碎。

3. 提取:将研磨好的菠菜叶片转移至载玻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用滴管轻轻搅拌均匀。

4. 观察叶绿体: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菠菜叶片,调节显微镜至适当倍数,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

5. 碘液染色:在载玻片上的菠菜叶片滴加适量碘液,用镊子轻轻搅拌均匀,待碘液充分染色后再次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

6. 清洗:用蒸馏水清洗载玻片上的菠菜叶片,去除多余的碘液。

7. 重复观察:用显微镜重复观察清洗后的菠菜叶片,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菠菜叶片细胞中含有大量绿色颗粒,这些绿色颗粒即为叶绿体。

2. 叶绿体呈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通常直径为2-5微米。

3. 叶绿体具有明显的双层膜结构,外层膜较薄,内层膜较厚,两层膜之间为叶绿体基质。

4. 叶绿体内含有大量叶绿素,使叶绿体呈绿色。

5. 通过碘液染色,叶绿体更加清晰,可以观察到叶绿体内部的叶绿素颗粒。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提取了菠菜叶绿体,并观察到了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方法。

2、通过薄层色谱分离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实验原理】叶绿色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7O5N4Mg}和叶绿素b{ C55H70O6N4Mg };胡萝卜素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有三种异构体;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

当提取时,从上到下颜色依次为: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色。

【实验仪器】研钵,色谱柱,丙酮,乙醇,乙醚,中性氧化铝,菠菜叶,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剪刀,脱脂棉,纱布。

【实验步骤】1、称取30g洗净后用滤纸喜感的新鲜菠菜叶,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研磨,研磨时放入少量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猛破坏叶绿素结构,研磨至烂。

2、将研磨碎的菠菜叶转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配好的乙醇乙醚溶液,盖上表面皿,防止有机溶剂蒸发。

按小组成员分别浸泡10,15,20,25,30,35,40,45,50,55分钟。

3、浸泡期间,填充色谱柱,在最下面垫入脱脂棉,再盖上一个小滤纸片,装入氧化铝至4/5处,再盖上一层滤纸片。

4、将烧杯中的菠菜叶连带着有机溶剂用纱布挤入漏斗中,转入分液漏斗,加入10mL水洗涤,除去水层(下层),再用10mL水洗涤一次。

5、将分页漏斗中的溶液慢慢倒入色谱柱中,加几滴丙酮既可以看到颜色变化。

6、洗净仪器,收拾实验室,打扫卫生。

【实验记录】虽然分层现象不是非常明显,但是还是可以看得见分层现象。

【结果与讨论】1、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觉得不应该用纱布挤干,因为个人感觉很多色素都被纱布吸走了,导致后来的实验现象没有很明显,经过对比,没用纱布直接过滤的同学做出的现象比用纱布做的现象要明显的多。

2、有机溶剂往往比较容易挥发,所以加入后要盖上表面皿。

3、此实验浸泡15分钟以后现象就可以很明显,因此以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的时候浸泡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的,15分钟足矣。

菠菜中叶绿素的提取实验报告

菠菜中叶绿素的提取实验报告

菠菜中叶绿素的提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深入了解叶绿素的性质和提取方法。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它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本实验利用这一特性,将菠菜叶中的叶绿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经过过滤、分离等步骤,提取出叶绿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新鲜菠菜叶2、仪器:研钵、漏斗、玻璃棒、烧杯、量筒、滤纸、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分液漏斗3、试剂:无水乙醇、石油醚四、实验步骤1、取材选取新鲜的菠菜叶,洗净并擦干,去除叶柄和中脉,称取 10g 剪碎备用。

2、研磨将剪碎的菠菜叶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末,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然后加入 10ml 无水乙醇,充分研磨成匀浆。

3、过滤将研磨好的匀浆用漏斗过滤到烧杯中,用少量无水乙醇冲洗研钵和滤纸,使滤液尽量全部收集到烧杯中。

4、分离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 5ml 石油醚,充分振荡后静置,使溶液分层。

上层为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溶液,下层为乙醇溶液。

5、收集将上层的石油醚溶液缓慢倒入另一干净的烧杯中,即为提取出的叶绿素溶液。

五、实验现象1、在研磨过程中,菠菜叶逐渐变成深绿色的浆状,有明显的乙醇气味。

2、过滤后,得到深绿色的滤液。

3、加入石油醚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上层为绿色的石油醚溶液,下层为无色的乙醇溶液。

六、实验结果成功提取出了菠菜叶中的叶绿素,得到了绿色的叶绿素溶液。

七、实验讨论1、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和碳酸钙粉末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石英砂可以增加研磨的效果,使菠菜叶破碎得更充分,有利于叶绿素的释放。

碳酸钙粉末可以中和细胞中的酸性物质,防止叶绿素在研磨过程中被破坏。

2、为什么选择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无水乙醇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有效地溶解叶绿素,并且其挥发性较强,便于后续的分离操作。

3、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叶绿素接触强光,以免发生光解。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叶绿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在植物中的作用。

2.掌握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绿色色素,其化学复合物包括镁离子和不同的卟啉类结构。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叶绿体中重要的光捕捉分子,其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因此,叶绿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提取叶绿素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

本实验采用了物理法提取菠菜中的叶绿素,主要是利用了叶绿体在不同溶液中的不同溶解度。

过程如下:1.研磨菠菜叶片,将其悬浮于80%的乙醇中。

2.将混合物离心,收集上清液。

3.将上清液分别用丙酮和乙醇进行提取。

4.将丙酮和乙醇中获得的叶绿素混合溶液过滤、蒸干,最终得到叶绿素。

三、实验步骤1.取适量新鲜的菠菜叶片,用去杆后用果汁机打碎,或者用研钵研磨。

2.将研磨后的菠菜叶片装入50ml锥形瓶中,加入80%乙醇至瓶口,使其完全浸泡。

3.将50ml锥形瓶放入冰箱冷藏,在4°C下浸泡5个小时,然后过滤得到上清液。

4.分别取1/2的上清液加入同样体积的丙酮和乙醇中,放入离心机离心5分钟。

5.收集离心机上清液,在烘箱中蒸干。

6.将提取到的叶绿素溶解在3ml 95%乙醇中,加入同样体积的氯仿,用Buchner漏斗过滤,最后得到洁净的叶绿素。

四、实验结果经过上述步骤,成功地从菠菜中提取出了叶绿素,并得到了深绿色的溶液。

五、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物理法提取叶绿素的方法,提取效率较高,同时也不会对获得的叶绿素产生影响。

本实验使用的菠菜叶片很容易取得,但是在聚光灯下反射光较强,需要注意保护眼睛。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不仅熟悉了提取叶绿素的方法,还了解了叶绿素在植物体内的重要性以及其化学性质。

可见,了解和掌握叶绿素的特性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实验注意事项1.保护好眼睛,避免照射过强的聚光灯。

2.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步骤,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分享10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分享10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分享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致辞、合同协议、管理制度、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分享10篇) 第一篇: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例是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引言:菠菜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

其中,菠菜叶中的色素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营养学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探究其组成和结构。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菠菜叶、无水乙醇、正己烷、醋酸乙酯、石油醚、氯仿、硅胶薄层色谱板。

2. 实验步骤:(1)菠菜叶的提取:将菠菜叶洗净并切碎,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中,浸泡30分钟,使色素充分溶解。

然后用滤纸过滤,收集菠菜叶提取液。

(2)色素的分离:将菠菜叶提取液与正己烷进行液液分配,重复3次,使色素分配到正己烷层中。

然后将正己烷层收集,蒸发溶剂,得到色素提取物。

(3)色素的纯化:将色素提取物溶解于醋酸乙酯中,进行液液分配,重复3次,使色素分配到醋酸乙酯层中。

然后将醋酸乙酯层收集,蒸发溶剂,得到纯化后的色素。

(4)色素的分离:将纯化后的色素溶解于石油醚中,进行液液分配,重复3次,使色素分配到石油醚层中。

然后将石油醚层收集,蒸发溶剂,得到分离后的色素。

(5)色素的鉴定:将分离后的色素溶解于氯仿中,进行薄层色谱分析。

将硅胶薄层色谱板浸泡于氯仿中,然后将色素溶液滴于色谱板上,放入色谱槽中,进行上升式开发。

开发完毕后,用紫外灯照射,观察色谱板上的色素带。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提取、分离和纯化,成功地从菠菜叶中提取到了色素。

通过薄层色谱分析,我们观察到了色谱板上的色素带,根据色素带的位置和颜色,可以初步判断菠菜叶中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多种色素成分。

三、实验总结与思考: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菠菜叶中的色素。

然而,我们只能初步判断色素成分的种类,对于具体的结构和含量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此外,本实验采用的是传统的提取和分离方法,还可以尝试其他更先进的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等,以提高分离效果和准确性。

结语: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为我们了解菠菜叶中的色素成分提供了基础。

菠菜色素提取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提取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提取实验报告菠菜色素提取实验报告引言:菠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包括一种被称为菠菜色素的物质。

菠菜色素具有丰富的抗氧化性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提取菠菜中的色素,并通过实验验证提取方法的有效性和色素的特性。

实验方法:1. 菠菜样品准备:选取新鲜的菠菜叶子,洗净并切碎,以便于提取色素。

2. 提取色素:将切碎的菠菜叶子放入搅拌器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搅拌均匀后,过滤得到浸提液。

3. 分离色素:将浸提液倒入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上层的菠菜色素液。

4. 色素纯化:将菠菜色素液转移到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醋酸乙酯,轻轻搅拌后,过滤得到纯净的菠菜色素。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到了菠菜中的色素。

菠菜色素呈现出深绿色的液体,具有一定的黏稠度。

经过纯化后,色素更加纯净,颜色更加鲜艳。

实验讨论:1. 提取方法的选择:本实验采用了乙醇作为提取剂,乙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有效地提取菠菜中的色素。

此外,乙醇还能够保持色素的稳定性,不易发生降解。

2. 色素的稳定性:菠菜色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受到光照和氧化的影响。

这使得菠菜色素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色素的应用:菠菜色素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为食品增添颜色的同时,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保护人体健康。

4. 色素的安全性:菠菜色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相比合成色素更加安全可靠。

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仍需注意用量控制,以免过量摄入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到了菠菜中的色素,并验证了提取方法的有效性。

菠菜色素具有丰富的抗氧化性质,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然而,色素的应用仍需谨慎,合理控制用量,以确保人体健康。

参考文献:1. 陈晓明,赵丽华,李建中.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J]. 化学教育, 2016, 37(12): 95-98.2. 张玉华,李红梅,张建华. 菠菜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2019, 40(4): 116-119.。

菠菜色素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菠菜色素实验报告篇一:菠菜中色素的提取预习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菠菜中的色素提取一:实验目的:了解薄层色谱在有机物分离中的应用,掌握薄层色的基本原理;加强有机物分离提纯技术的训练。

二:实验基本原理:菠菜的叶片中含有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黄素及胡萝卜素等天然色素。

叶绿素是绿色植物的主要色素,分子由脱镁叶绿素母环、叶绿酸、叶绿醇、甲醇、二价镁离子等部分构成。

高等植物中有两种叶绿素即叶绿素a和叶绿素b共存,叶绿素a为一蓝黑色固体粉末,在乙醇溶液中为蓝绿色,并有深红色荧光。

而叶绿素b为暗绿色固体粉末,其乙醇溶液为黄绿色,并有红色荧光。

叶绿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可用极性有机溶剂,例如丙酮、乙醇、乙酸乙酯等。

从植物匀浆中提取它。

叶绿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与类胡萝卜素、类脂物质及脂蛋白复合在一起,分布在叶绿体内的蝶形体的片层膜上。

胡萝卜素是一种橙色的天然色素,属于四萜类,为一长链共轭多烯。

有α、β、γ三种异构体,其中β异构体最多。

叶黄素是一种黄色色素,与叶绿素同存在与植物体内,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较易溶于乙醇,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根据它们的化学特性,可将它们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出来,并通过萃取、沉淀和色谱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的不同,或和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份分开。

薄层层析是一种微量、快速和简便的色谱方法。

由于各种化合物的极性不同,吸附能力不相同,在展开剂上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解析,根据原点至斑点中心及展开剂前沿的距离,计算比移值。

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它们的极性成正比,具有较大极性的化合物吸附较强。

在给定的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板层厚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和展开剂移动的距离之比是一定的,即Rf值是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其大小只与化合物本身的结构有关,因此可以根据Rf值鉴别化合物。

菠菜萃取的实验报告

菠菜萃取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叶绿素萃取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有机溶剂进行色素萃取的实验操作。

3. 分析不同萃取条件对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的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叶片中。

叶绿素具有疏水性,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对菠菜叶片进行萃取,从而提取叶绿素。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1. 器材:研钵、研杵、烧杯、漏斗、滤纸、分液漏斗、玻璃棒、滴管、酒精灯、烘箱、电子天平、剪刀等。

2. 药品:菠菜、丙酮、无水乙醇、蒸馏水、碳酸钙、氯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菠菜:将新鲜的菠菜洗净,晾干水分,用剪刀剪成小段。

2. 萃取叶绿素:将剪好的菠菜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丙酮,用研杵充分研磨,直至菠菜叶片完全破碎。

3. 过滤:将研磨好的菠菜丙酮液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4. 干燥:将滤液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丙酮,待丙酮完全蒸发后,得到叶绿素固体。

5. 溶解:将干燥后的叶绿素固体加入少量无水乙醇,充分溶解。

6. 测定:取少量叶绿素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五、实验现象1. 萃取过程中,菠菜叶片逐渐破碎,丙酮液由无色变为绿色。

2. 过滤后,滤液呈绿色,滤渣呈棕褐色。

3. 干燥过程中,丙酮液逐渐蒸发,叶绿素固体析出。

4. 溶解过程中,叶绿素固体在无水乙醇中溶解,溶液呈绿色。

六、实验结论1. 叶绿素可被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萃取。

2. 萃取过程中,菠菜叶片的破碎程度对叶绿素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

3. 不同的萃取条件(如萃取时间、温度等)对叶绿素提取效果有一定影响。

4. 本实验采用丙酮为萃取剂,叶绿素提取效果较好。

七、注意事项1. 萃取过程中,注意控制研磨力度,避免过度研磨导致叶绿素降解。

2. 过滤过程中,注意滤纸的质量,避免滤纸破损影响萃取效果。

3. 干燥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避免叶绿素分解。

4. 溶解过程中,注意控制无水乙醇的用量,避免溶液浓度过高影响测定结果。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菠菜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方法,了解菠菜色素的特性和结构。

实验原理:
菠菜中含有多种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在本实验中,将采用乙醇提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分别提取和分离菠菜中的色素。

实验步骤:
1. 将菠菜叶片切碎,加入适量的乙醇,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然后将混合液过滤,得到澄清的菠菜提取液。

2. 用无水硅胶将提取液转化为干燥的片状固体。

首先,在玻璃棒上将菠菜提取液和未熔化的硅胶混合,然后将其静置几分钟使其结块。

3. 将混合物放入适当大小的玻璃管中,并加上一层纯水使其达到玻璃管的顶端。

将其放在烘箱中干燥,直到片状固体完全干燥。

4. 将得到的片状固体碾碎成细粉末,然后使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

将硅胶填充到柱中,加入适量的乙醇,然后将菠菜粉末悬浮液倒入柱中。

根据色素的亲水性差异,使用适当的溶剂体系进行洗脱分离。

5. 收集分离得到的色素溶液,然后进行质量浓度测定和色谱分析。

实验结果:
通过乙醇提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成功得到了菠菜叶片中的色
素溶液。

通过质量浓度测定和色谱分析,确定了菠菜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和含量。

实验结论:
菠菜叶片中含有多种色素,其中叶绿素是主要组分。

通过乙醇提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和分离菠菜叶片中的色素。

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菠菜色素的结构和功能提供基础。

菠菜叶萃取实验报告

菠菜叶萃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从菠菜叶中提取叶绿素的实验方法。

2. 了解叶绿素的结构、性质及其在植物中的重要性。

3. 掌握有机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绿色色素,是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

菠菜叶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本实验通过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从菠菜叶中提取叶绿素。

实验原理基于叶绿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此,可以利用有机溶剂将叶绿素从菠菜叶中萃取出来。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1. 实验器材:研钵、剪刀、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脱脂棉、纱布、色谱柱、滤纸片、中性氧化铝、丙酮、乙醇、乙醚。

2. 实验药品:菠菜叶、碳酸钙。

四、实验步骤1. 称取新鲜菠菜叶30g,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

2. 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结构破坏。

3. 研磨至菠菜叶呈糊状。

4. 将研磨好的菠菜叶糊转入烧杯中,加入30mL配好的乙醇乙醚溶液。

5. 盖上表面皿,防止有机溶剂蒸发。

6. 将烧杯中的菠菜叶连带着有机溶剂用纱布挤入漏斗中。

7. 填充色谱柱,在最下面垫入脱脂棉,再盖上一个小滤纸片,装入氧化铝至4/5处,再盖上一层滤纸片。

8. 将烧杯中的菠菜叶连带着有机溶剂用纱布挤入漏斗中。

9. 观察色谱柱中叶绿素的分离情况,记录分离出的叶绿素颜色和数量。

五、实验现象1. 在色谱柱中,叶绿素被成功分离,从上到下依次为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色。

2. 萃取出的叶绿素颜色鲜绿,说明提取效果良好。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可以从菠菜叶中成功提取叶绿素。

2. 叶绿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使用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碳酸钙可以中和菠菜叶中的酸性物质,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结构破坏。

2. 为什么选择乙醇乙醚作为溶剂?乙醇乙醚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叶绿素在其中的溶解度较高,有利于叶绿素的提取。

3. 实验过程中,如何防止有机溶剂蒸发?在实验过程中,应盖上表面皿,防止有机溶剂蒸发。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方法。

2、通过薄层色谱分离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实验原理】叶绿色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7O5N4Mg}和叶绿素b{ C55H70O6N4Mg };胡萝卜素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有三种异构体;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

当提取时,从上到下颜色依次为: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色。

【实验仪器】研钵,色谱柱,丙酮,乙醇,乙醚,中性氧化铝,菠菜叶,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剪刀,脱脂棉,纱布。

【实验步骤】1、称取30g洗净后用滤纸喜感的新鲜菠菜叶,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研磨,研磨时放入少量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猛破坏叶绿素结构,研磨至烂。

2、将研磨碎的菠菜叶转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配好的乙醇乙醚溶液,盖上表面皿,防止有机溶剂蒸发。

按小组成员分别浸泡10,15,20,25,30,35,40,45,50,55分钟。

3、浸泡期间,填充色谱柱,在最下面垫入脱脂棉,再盖上一个小滤纸片,装入氧化铝至4/5处,再盖上一层滤纸片。

4、将烧杯中的菠菜叶连带着有机溶剂用纱布挤入漏斗中,转入分液漏斗,加入10mL水洗涤,除去水层(下层),再用10mL水洗涤一次。

5、将分页漏斗中的溶液慢慢倒入色谱柱中,加几滴丙酮既可以看到颜色变化。

6、洗净仪器,收拾实验室,打扫卫生。

【实验记录】虽然分层现象不是非常明显,但是还是可以看得见分层现象。

【结果与讨论】1、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觉得不应该用纱布挤干,因为个人感觉很多色素都被纱布吸走了,导致后来的实验现象没有很明显,经过对比,没用纱布直接过滤的同学做出的现象比用纱布做的现象要明显的多。

2、有机溶剂往往比较容易挥发,所以加入后要盖上表面皿。

3、此实验浸泡15分钟以后现象就可以很明显,因此以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的时候浸泡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的,15分钟足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6篇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 (1)1.1 仪器与试剂仪器:研钵、分液漏斗、显微载玻片、毛细管、层析柱(20×10 cm)、UV-240紫外分光光度计试剂:石油醚、乙醇(95%)、菠菜叶、丙酮(化学纯)、乙酸乙酯(化学纯)、无水硫酸钠、硅胶G、中性氧化铝(150目~160目)1.2 提取与分离1.2.1 浸泡法提取色素在研钵中放入20 g新鲜的菠菜叶,加入20 mL3:2(体积比)石油醚—乙醇混合液,适当研磨(不要研成糊状,否则会给分离造成困难),用倾析法将提取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每次用10ml水洗涤两次,以除去萃取液中的乙醇。

洗涤时要轻轻旋荡,以防乳化。

弃去水乙醇层,石油醚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干燥后滤入小圆底烧瓶,在水浴上蒸发浓缩至大约l m L。

1.2.2 薄层层析取四块显微载玻片,硅胶G经0.5%羧甲基纤维素钠调制后制板,在室温下晾干后在110°C活化1h。

选取效果最好的一块进行点样。

展开剂:(1)石油醚—丙酮=8:2(体积比)(2)石油醚—乙酸乙酯=6:4(体积比)取活化后的层析板,点样,放入预先选定展开剂的广口瓶。

瓶的内壁贴一张高5cm,绕周长4/5的滤纸,下部浸入展开剂中,盖上瓶盖。

待展开剂上升至规定高度时,取出层析板,晾干,做出标记。

分别用两种展开剂展开,比较不同展开剂的展开效果。

观察斑点在板上的位置并排列出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叶黄素的Rf值的大小。

注意更换展开剂时,需干燥层析瓶,不允许前一种展开剂带入后一系统。

1.2.3 柱层析取少量脱脂棉在小烧杯中用石油醚浸润后,挤压除去气泡,放在层析柱底部。

在层析柱中加15cm石油醚。

加入中性氧化铝8克,打开柱下活塞,保持石油醚高度不变,氧化铝在柱子中堆积。

装完后,打开下端活塞,放出溶剂,直到氧化铝表面剩下1—2mm高为止(不能使氧化铝表面露出液面)。

将浓缩液用滴管加到柱顶部,打开下端活塞,让液面下降到柱面以下1mm,关闭活塞,加数滴石油醚,打开活塞,使液面下降,几次反复,使色素全部进入柱体。

在柱顶加1.5cm洗脱剂——9:1(体积比)石油醚—丙酮。

打开活塞,用锥形瓶收集。

当第一个有色成分即将滴出时,取另一锥形瓶收集,得橙黄色溶液,即胡萝卜素。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 (2) 1样品的保存及试验前处理1.1 采集的血液样品应及时分离血清,最好分装至离心管中,标记清楚,离心后吸出血清,对应编号冷藏送检,并禁止运输过程中剧烈震动。

1.2 一般情况下,在5天内检测的样品可放置在4℃的冰箱中冷藏,否则低温冷冻保存。

1.3 在检测前血清样品应充分混匀,混匀时采用上下缓慢颠倒几次的方法即可,切忌剧烈振荡而引起产生气泡及血清中蛋白变性。

1.4 对出现胶冻状的血清样品,可采用反复搅动几下再离心的方法有助于缓解该状态。

胶状物是含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血清,可能是由于放置时间不够造成的血清未完全析出状态。

不建议直接吸取其中少量的清亮血清。

1.5 水禽等样品为排除非特异性反应,还应相应进行灭能反应。

具体操作方法:56℃水浴锅30min或加等量10%鸡红细胞,轻摇后静置30分钟,离心,收集上清液即可。

2器材的选择2.1 酶标板的选择:建议使用96孔90°V型板进行试验,通过反复试验证明:90°V型板相对于110°板及130°板来讲,具有红细胞沉降速度快,产生的凝集图像清晰、结果容易判定等优点。

2.2 移液枪的选择及使用:①单道、多道可调微量移液枪应选择合适的量程,以便精确度的提高。

②使用时应采用一档吸液二档排液的方法。

吸取液体时,枪头要深入液下缓慢平稳吸液。

加缓冲液时应加在板孔底部。

倍比稀释血清时,应每孔至少反复吹吸6次,以便混合均匀,还应注意尽量避免产生泡沫引起混合不均。

加抗原及红细胞时应在板内液面上方加样,以免交叉污染,影响试验结果。

③加样、倍比稀释时应高度集中注意力,以免漏加、重复加样等。

3试剂的保存及配置3.1 禽流感血凝抑制试验所用的抗原、阳性血清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保存和配置,试验前应提前将其恢复至室内温。

抗原的保存温度为-20℃,反复冻融会降低抗原的滴度,应避免反复冻融。

3.2 PH7.2、0.01mol/L的PBS液的制备①应尽量现用现配②每次使用前应测PH值,以免时间过长而导致PH值发生改变。

③由于PH试纸跨度范围偏大,PH值不易准确介定,因此最好采用酸度计准确测量PH值,以提高试验的精确度。

④全部试验均采用同一种稀释液。

3.3 1%红细胞的制备①为避免有些鸡只的红细胞有自凝现象,因此配制1%红细胞悬液时应最好选择采取2-3只SPF鸡或未进行过任何免疫过的成年公鸡血液。

当然采血的前提条件是要按十分之一采血量比例在一次性注射器中加入抗凝剂,如肝素、枸椽酸钠、柠檬酸钠等。

②采血完毕后最好分装至2ml容量的圆底离心管中,因为通过2ml与1.5ml 两种容量离心管相比较,放入1.5ml尖底离心管中的话,离心后,离心管底部红细胞不易与加入的PBS液混匀,易沉积在管底部,达不到洗脱干净的目的。

③经20xx~3000r/min,5~10min,弃去上液和红细胞上层的白细胞薄膜,再加入十倍以上血量的PBS液,上下缓慢颠倒(切忌用力过大使红细胞破裂),使其充分混匀,再离心弃去上清液,反复几次直至上清液清亮透明为止。

④在加红细胞过程中还须不断轻摇以确保红细胞均匀,使其每孔加入相同数量的红细胞。

⑤制备好的红细胞液如果放置后上清液变红,说明有溶血,不可再使用。

3.4抗原液的配制①先做血凝试验测定效价,以抗原与红细胞完全凝集的孔为1HUA抗原,配制4HUA抗原应往前推算两孔,即除以4后的值。

②每次做试验前,必须重新检测禽流感抗原的血凝效价,以免效价发生改变而导致抗原稀释倍数不准确,从而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

③为保证配制的抗原准确,还要进行抗原回滴试验。

具体方法:做二排抗原回滴,在两排的第1~8孔各加25微升PBS,取4HAU抗原25微升加在两排的第1、第2孔,混匀,从第2孔倍比稀释至第4孔,弃去25微升,另一排同样。

从第2至第8孔补25微升PBS,以保持75微升总量不变,另一排同样。

两排的第1至第8孔各加25微升1%红细胞,震荡10秒钟。

静置30分钟观察结果。

这样在第1孔为4HAU抗原,第2孔为2HAU抗原,第3孔为1HAU抗原,第4孔为1/2HAU抗原,均为75微升总量,第5至第8孔为空白对照。

如果抗原回滴试验不成立,应相应调整抗原浓度直至回滴试验成立。

因为如果抗原浓度过高,则所测定的抗体效价水平偏低,如果抗原浓度过低,则所测定的效价偏高。

所以不调整抗原浓度至实验成立的话会对结果有很大影响。

4结果的判定每次试验必须设阳性及阴性(空白)对照血清,判别试验是否成立。

判读结果时,将酶标板倾斜45°,以孔底沉淀的红细胞流动性好,呈泪珠样流淌,边缘无凝集颗粒为凝集完全抑制。

5试验器具的清洗每次试验完毕后,应将酶标板中液体甩净,然后用自来水反复冲净每个孔,再放入3%NaOH中4小时,清水反复冲净,再放入3%Hcl中4小时,清水反复冲净,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几次,甩干水份,入干燥箱中干燥备用。

实验用烧杯、加样槽、量筒等也应充分洗净、干燥。

以免器具内有杂物、污物以及残留物从而影响试验结果。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 (3)2.1提取由于甲醇与乙醇的极性相近,但是乙醇易得、无毒,所以用3:2的石油醚一乙醇通过浸泡的方法提取菠菜色素,而不是用石油醚—甲醇。

2.2分离薄层层析薄层层析又叫薄层色谱,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色谱,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可以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

实验中涉及的菠菜色素的比移值(Rf)(薄层色谱法中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列表如下: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特定化合物的Rf值是一个常数,因此有可能根据化合物的Rf值鉴定化合物。

菠菜色素中各种色素的比移值Rf大小为:胡萝b素> 叶黄素>叶绿素,按此顺序它们的非极性依次减弱。

物质极性的判断为柱层析中洗脱剂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价值。

柱层析胡萝卜素极性最小,因此胡萝卜素的洗脱剂用极性较小的9:l的石油醚-丙酮溶剂效果较好。

但要收集其他几种色素得换用其他的洗脱剂,因为色素的极性各不相同,且有一定差别。

如用7:3石油醚-丙酮分离叶黄素.分离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后,可加大溶剂极性以较快速度洗脱叶绿素.用3:1:1的丁醇-乙醇-水洗脱剂洗脱叶绿素。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 (4)1 阿氏(Alsevers)液配制称量葡萄糖2.05g、柠檬酸钠0.8g、柠檬酸0.055g、氯化钠0.42g,加蒸馏水至100mL,散热溶解后调pH值至6.1,69kPa 15min高压灭菌,4℃保存备用。

(3.8%枸橼酸钠(3.8g枸橼酸钠,100ml超纯水),101 kPa,20min高压灭菌,4℃保存备用,保存期1个月)。

2 10%和1%鸡红细胞液的制备2.1采血用注射器吸取阿氏液约1mL(3.8%枸橼酸钠),取至少2只SPF鸡(如果没有SPF鸡,可用常规试验证明体内无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的鸡),采血约2~4mL,与阿氏液混合(3.8%枸橼酸钠),放入装10mL阿氏液(生理盐水)的离心管中混匀。

2.2 洗涤鸡红细胞将离心管中的血液经1500~1800 r/min 离心8分钟,弃上清液,沉淀物加入阿氏液(生理盐水),轻轻混合,再经1500~1800 r/min离心8分钟,用吸管移去上清液及沉淀红细胞上层的白细胞薄膜,再重复2次以上过程后,加入阿氏液20 mL(生理盐水),轻轻混合成红细胞悬液,4℃保存备用,不超过5天。

2.3 10%鸡红细胞悬液取阿氏液保存不超过5天的红细胞,在锥形刻度离心管中离心1500~1800 r/min 8分钟,弃去上清液,准确观察刻度离心管中红细胞体积(mL),加入9倍体积(mL)的生理盐水,用吸管反复吹吸使生理盐水与红细胞混合均匀。

(此步可省略,直接配制1%红细胞)2.4 1%鸡红细胞液取混合均匀的10%鸡红细胞悬液1 mL,加入9 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即可。

(根据检测血清的数量,估算一下需要的1%鸡红细胞量,可按0.3ml/每份血清)3 抗原血凝效价测定(HA试验,微量法)3.1 在微量反应板的1孔~12孔均加入25μl PBS(生理盐水),换滴头。

3.2吸取25μl抗原加入第l孔,混匀。

3.3从第1孔吸取25μl,病毒液加入第2孔,混匀后吸取25μl加入第3孔,如此进行倍比稀释至第11孔,从第11孔吸取25μl弃之,换滴头。

3.4每孔再加入25μl PBS(生理盐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