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实验实验
生活中动物的实验报告(3篇)
![生活中动物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563ab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6.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动物的观察和研究,了解动物的生态习性、生理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高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对象:家猫、家狗、麻雀、青蛙、蚂蚁等。
2. 实验方法:(1)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动物的形态、行为、生活习性等。
(2)实验法:通过人工干预,观察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
(3)文献查阅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动物的生态习性、生理特征等。
三、实验过程1. 观察法:(1)家猫:家猫具有敏锐的听觉和视觉,善于捕捉老鼠等小动物。
在室内环境中,家猫喜欢躲在隐蔽处休息,善于攀爬。
(2)家狗:家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
在户外环境中,家狗善于奔跑、捕猎,对人友善。
(3)麻雀:麻雀是一种小型鸟类,善于在树梢间跳跃、觅食。
在人类居住区,麻雀喜欢在屋檐、电线杆等地方筑巢。
(4)青蛙:青蛙是一种两栖动物,善于跳跃、游泳。
在湿地环境中,青蛙捕食昆虫,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者。
(5)蚂蚁: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善于搬运食物、建造巢穴。
在野外环境中,蚂蚁具有强烈的分工合作精神。
2. 实验法:(1)将家猫放入一个陌生环境,观察其反应。
结果显示,家猫在短时间内适应了新环境,表现出好奇和探索行为。
(2)将家狗放入一个封闭空间,观察其反应。
结果显示,家狗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焦虑、吠叫等行为,但很快适应了环境。
(3)将麻雀放入一个封闭空间,观察其反应。
结果显示,麻雀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焦虑、鸣叫等行为,但很快适应了环境。
(4)将青蛙放入一个水盆中,观察其反应。
结果显示,青蛙在短时间内适应了水环境,表现出游泳、捕食等行为。
(5)将蚂蚁放入一个封闭空间,观察其反应。
结果显示,蚂蚁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焦虑、搬运食物等行为,但很快适应了环境。
3. 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1)家猫:家猫的祖先是野猫,经过驯化后成为人类的宠物。
家猫具有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性,善于捕捉老鼠等小动物。
(2)家狗:家狗的祖先是狼,经过驯化后成为人类的伙伴。
普通动物学实验实验精选全文
![普通动物学实验实验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bd185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c.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动物学实验》实验课程名称:动物学实验课程编号:实验学时:60 实验学分: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动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分类的一门实验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实验课教学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动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独立从事动物学教学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初步方法。
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普通动物学实验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分类的一门实验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基本理论是形态、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原则理解和掌握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而发生进化和变异,从而使生命从低级向高级、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和变化。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采用理论讲解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更深地理解和掌握动物学的理论和知识要点,要求学生能根据理论学习自觉地掌握动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
采用标本识别、实物观察、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装片观察和标本制作等方式使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的牢固和透彻。
1.基本实验操作和仪器的使用学生应能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解剖镜等仪器,学会常用药品的配制及常见动物的采集、制作方法。
通过各纲代表动物的解剖、观察和分类掌握各类动物的解剖和分类方法。
2.实验报告普通动物学实验的实验报告主要包括绘图和观察结果描述,通过完成实验报告,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表达的、分析的能力。
绘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每个学生应认真对待。
绘制科学的图因以精确为主,因此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观察标本,然后按要求绘图。
除绘图外,实验报告还包括解答实验指导中提出的问题和必要的记录等,并应把它写在笔记本上。
实验报告是记录个人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内容和对观察的解释,不可照抄实验指导和教材中的内容。
3.教学时数分配根据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本大纲安排有20个实验,每个实验基本为3学时,共约66学时,机动6学时;野外实习15天。
普通动物学实验 教学设计
![普通动物学实验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fcc68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e.png)
教学设计(理论版)课程名称:动物学实验开课单位名称: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学年学期:填表说明1.该教学设计模板为理论课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教学设计总概”是对该门课程教学设计的总体要求;“主题(章、节)教学设计”指具体内容的设计,教师要根据首页的“教学安排”整体情况,并视一次授课内容量,选择以主题或章或节作为设计单元;“课程教学反思”是教师本人在该门课程教学实施结束后的整体评价和反思。
总概页、教学反思页内容在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只需填写1次。
所有表格均可添加页面。
2.封面内容(1)“授课教师”内容包括授课教师的姓名和职称,以“张三(教授)”形式填写。
(2)“授课班级”内容分两种情况填写,“授课班级”是行政班的教学班应填写“年级、专业、班”信息,非行政班的教学班填写“混合教学班”。
3.总概内容(1)“课程性质”参照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性质分类。
(2)“课程目标”指该门课程“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
(3)“学情分析”指对学生的性别构成、原有知识结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习惯、时间投入、资源获取方式等有效影响学习成效的因素进行分析。
(4)“课程资源”指纸质资源(如教材、参考资料、习题集、辅助资料等)、电子资源(如网站、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PPT、电子学术论文、专著、会议报告等)、硬件资源(场馆、器材、设备、实验室等)、社会资源(如基地、平台、厂、所等)。
(5)“学时安排”采用“X学时”格式填写。
4.主题(章、节)教学设计内容(1)“学习目标”描述学生完成学习后的行为表现,应用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学习行为表现要有成果物。
采用“学生能够……”的方式进行表述。
如:“学生能够根据案例给出的背景,综合分析案例中的外汇风险类型,并选择正确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能撰写分析报告并上交。
”上述学习目标中的“分析”“选择”“撰写”“上交”等行为动词均可检测,忌用“知道”“掌握”“了解”等在“学习目标评价”中不能检测的行为动词,否则学习目标无法评价是否达到。
动物学实验教案(课堂讲解)
![动物学实验教案(课堂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7646c45336c1eb91a375d1b.png)
《普通动物学》实验课教案一、实验课的目的要求通过实验课教学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讲授所学知识,熟悉动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
二、实验室规则(一)学生应按规定时间进入实验室。
保持实验室安静,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二)实验用的一切工具,在使用前应核对清楚,实验后清洗干净,查点清楚,原样放回。
(三)观察及绘图务求精细准确,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四)每次的实验报告应在教师指定时间内完成。
(五)实验结束,于离开实验室前,应清理好自己的实验桌,要轮流打扫实验室,保持整洁。
(六)爱护实验室的一切物品,避免损坏或浪费。
损坏物品时,应主动向教师报告。
三、学生如何进行实验(一)每次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
把必需的实验用品带到实验室。
(二)实验开始时应认真听教师的讲解。
(三)准备好实验用的材料和工具。
(四)严格根据实验指导进行工作。
实验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因此每个学生在实验工作中要做到尽量不依赖别人。
(五)在生物学实验中绘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每个学生应认真对待。
但绘图并不是实验的唯一目的,它只是观察的记录。
观察若不精确,绘图也不可能精确。
一般绘图的时间应占实验时间的一小半左右。
大部分时间应当用于实验观察和解剖。
四、绘图注意事项(一)绘制科学的图应以精确为主,因此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地观察标本。
(二)只在纸的一面绘图,铅笔应经常保持尖锐,纸面力求整洁。
(三)绘图的大小应适宜,图的各部分结构必须按要求表示清楚。
一般较大的图每页绘一个,同一类的小图可以在一张纸上绘数个,但应在纸上适当安排,预留注解的空地。
(四)绘图时先把标本放在一个适宜的位置,能方便展现出图中要求表示的各部分。
先测量或估量一下标本的大小、长短,按照应放大或缩小的倍数用铅笔先轻轻描在纸上。
(五)先用软铅笔(HB)把整体轮廓及主要部分轻轻画出,如标本是两侧对称,则应先画一条线垂直经过图的正中,这样就很容易把两部分画得相称。
动物学科实验报告
![动物学科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15a40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a.png)
实验名称:动物心脏功能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动物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学习心脏功能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心脏功能的相关理论知识。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动物实验室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家兔1只2. 实验仪器:手术显微镜、手术器械、心脏功能测定仪、生理盐水、记录纸、笔等实验方法:1. 家兔麻醉:将家兔置于手术台上,采用吸入麻醉法进行麻醉。
2. 心脏暴露:沿家兔胸部正中线切开皮肤,暴露心脏。
3. 心脏连接:将心脏功能测定仪的电极连接到心脏表面,确保连接牢固。
4. 数据采集:开启心脏功能测定仪,记录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
5. 心脏功能实验:分别进行心脏负荷实验、心脏缺血实验和心脏药物实验,观察心脏功能的变化。
实验步骤:1. 心脏负荷实验:向家兔体内注入生理盐水,观察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的变化。
2. 心脏缺血实验:阻断家兔心脏的冠状动脉血流,观察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的变化。
3. 心脏药物实验:向家兔体内注入心脏药物,观察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的变化。
实验结果:1. 心脏负荷实验:家兔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在注入生理盐水后无明显变化。
2. 心脏缺血实验:阻断家兔心脏的冠状动脉血流后,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明显降低。
3. 心脏药物实验:注入心脏药物后,家兔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明显升高。
实验分析:1. 心脏负荷实验:生理盐水对心脏功能无显著影响,说明心脏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2. 心脏缺血实验: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后,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明显降低,说明心脏在缺血状态下功能受到损害。
3. 心脏药物实验:注入心脏药物后,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明显升高,说明心脏药物具有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实验结论:1. 心脏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能够承受一定的负荷。
普通动物学实验二
![普通动物学实验二](https://img.taocdn.com/s3/m/9dda28316c175f0e7cd13772.png)
实验二、乌贼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观察1、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乌贼的外形及内部解剖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动物的一般结构特征,以及它们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实验内容乌贼(Sepiasp )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1.外形观察 乌贼体略呈椭圆形,分为头、颈和躯干三部分,足特化为腕和漏斗(图7-6)。
头部 圆筒形,两侧各有一发达的眼,口位于头部前端中央,口周围环生5对带数列吸盘的腕,其中第4对较细长,称为触腕。
雄性个体左侧第5腕近端部略收缩,吸盘变小,特化为茎化腕。
颈部 较狭小,腹面中央紧贴一圆锥形漏斗,其宽大部分开口于外套腔。
躯干部 囊状,其外围的肌肉质体壁为外套膜,在靠近颈部处游离成一宽大开口与外界相通。
外套膜内壁与漏斗相对部分各有两片软骨,构成一闭锁器。
躯干部两侧各有一肉质鳍。
贝壳被背侧外套膜包裹,质地疏松,呈白色纺缍形,俗称海螵蛸。
图7-6 乌贼的外形(自江静波等) 图7-7 乌贼的解剖方法(自谭健明)2.内部解剖持剪刀沿外套膜腹面中央剪开(图7-7),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依下列顺序解剖观察(图7-8)。
(1)外套腔 剪开外套膜所见的空腔,可见各器官系统位于其中。
(2)呼吸系统 羽状鳃1对,位于外套膜背前方两侧内壁。
(3)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一般雌体较大。
雌性生殖器官 卵巢1个,略呈心形,位于身体后端囊状生殖腔中,成熟时充满浅黄色圆形卵粒;输卵管自生殖腔左前方发出,生殖孔开口于外套腔内;在输卵管末端近生殖孔处有一椭圆形的输卵管腺,在卵巢的前方腹面有梨形的缠卵腺和副缠卵腺(较小)各1对。
雄性生殖器官 精巢1个,白色略呈心形,位于体后生殖腔中;输精管自生殖腔左侧发出,迂迴曲折,用镊子分离其表面的结缔组织,可见输精管还包括一图7-8 金乌贼外套腔中的各器官(雄性)(自华中师院等)膨大的储精囊和接其后面的长形前列腺、瓶状精荚囊及细长的阴茎,最后以生殖孔开口于外套腔中。
(4)排泄系统 肾脏1对,透明囊状,位于内脏团的中部、直肠的两侧,各以一对排泄孔开口于外套腔中。
普通动物学实验
![普通动物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5fe4c63b84ae45c3b358cf3.png)
各种解剖器械
等。
三、实验内容
1、比较观察无脊椎动物代表动物的外形结构
特征;
2、比较解剖无脊椎动物的代表动物; 3、绘图并注明各个器官结构名称。
四、结果与分析
以绘图和文字表达的方式将实验结果表述出
来;并进行分析。
五、讨论与结论
通过比较解剖无脊椎动物各个门的代表动物, 总结、概述和比较讨论无脊椎动物各个门的主 要特征、分类依据和各类动物的鉴别性特征。
各种解剖器械
等。
三、实验内容
1、比较观察脊椎
动物代表动物的外 形结构特征; 2、比较解剖脊椎 动物各个纲的代表 动物; 3、绘图并注明各 个器官结构的名称。
四、结果与分析
以绘图和文字表达的方式将实验结果表述出
来;并进行分析。
五、讨论与结论
通过比较解剖脊椎动物各个纲的代表动物, 总结、概述和比较讨论脊椎动物各个纲的主要 特征、分类依据和各类脊椎动物的鉴别性特征。
普通动物学实验
实验一 无脊椎动物的显微观察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和保养方法; 2、通过比较观察无脊椎动物各个门的代表动物
的显微形态和结构特征,理解和掌握各门无脊椎 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
1、实验材料:
无脊椎动物各个门的代表动物的各类切片或整体
封片;
实验二 无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与分类
一、实验目的
1、比较和掌握无脊椎动物各个门的代表动物的
形态特征,理解和掌握各门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 征;
2、比较观察无脊椎动物各个门及其各个纲的主
要特征和代表动物;观察和认识无脊椎动物的习 见种类。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fee62ec50242a8956aece402.png)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王洪才编写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研室前言《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是《普通动物学实验课》的配套教材,内容包括动物的外部形态、内部解剖等内容。
通过实验不仅能直接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而且通过观察对动物进行种属鉴定;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普通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其后续课的实验及今后的动物科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本实验指导结合本校实际和编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一些兄弟院校有关实验指导、书籍和文献,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写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9年1月一、普通动物学实验课的目的本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课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有如下几方面:(一) 验证理论。
通过对理论课所学理论的验证,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和提高。
(二) 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的实验技术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其后续课的实验及今后的医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普通动物学实验的要求(一) 学生在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及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章节,对实验课的原理、内容及方法有初步的了解。
(二) 在实验中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和分析并及时做好记录。
(三) 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 在实验中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实验仪器、器械的使用方法。
对基本的实验技能要反复训练直至基本掌握。
(五) 实验结束后,要根据实验过程中的记录和实验指导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认真写好实验报告,不得抄书或借阅他人的报告参考。
三、学生实验守则普通动物学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动物相关的实验报告(3篇)
![动物相关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41ed7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9.png)
第1篇实验名称:动物实验研究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以及不同因素对动物生理和行为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体重20-25g,雄性)2. 实验设备:电子天平、温度计、湿度计、录音设备、视频采集设备、动物笼具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葡萄糖、乳酸、NaOH等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A和实验组B。
2. 实验环境:将实验动物放置于温度为(25±2)℃、湿度为(60±5)%的实验室环境中。
3. 实验步骤:(1)对照组:将实验动物放置于正常环境中,观察其生理和行为反应。
(2)实验组A:将实验动物放置于高温(35±2)℃、高湿(80±5)%的环境中,观察其生理和行为反应。
(3)实验组B:将实验动物放置于低温(15±2)℃、低湿(40±5)%的环境中,观察其生理和行为反应。
4.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实验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指标(如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和行为表现(如活动量、摄食量等)。
四、实验结果1. 对照组:实验动物在正常环境条件下,生理指标和正常值相符,行为表现正常。
2. 实验组A:实验动物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活动量减少,摄食量降低。
3. 实验组B:实验动物在低温、低湿环境中,体温降低,心率减慢,呼吸频率减少,活动量增加,摄食量升高。
五、实验分析1. 高温、高湿环境对实验动物的影响:高温、高湿环境会导致实验动物体温升高,增加能量消耗,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吸收,进而导致生理功能紊乱。
2. 低温、低湿环境对实验动物的影响:低温、低湿环境会导致实验动物体温降低,新陈代谢减慢,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3. 实验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和行为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动物生理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高温、高湿和低温、低湿环境均能导致实验动物生理指标和行为的显著变化。
普通动物学实验—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
![普通动物学实验—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acb962d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d.png)
体具多室的石灰质壳。
5.放射虫(Radiolaria)(各种壳的装片):虫体
具矽质壳,均属海产。
四、注意事项
1. 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应注意棉花纤维
的使用量;观察时,避免长时间观察同一 虫体。
2. 观察食物泡、刺丝放散时,要注意试剂的
实验二 原生动物的培养、制片和观察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草履虫的观察,了解原生动物的主要特点,
并认识一些有经济价值或常见的种类。 2.认识原生质具有应激性;了解草履虫的科学研究
价值。 3.学习对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4.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
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动物有机体。
当遇到阻挡物时,虫体如何游动?
3.内部构造 当草履虫穿过棉花纤 维时,其体形可否改 变,为什么?
紧贴表膜的1层细胞质透明无颗粒,称外质,外质内有许多与 表膜垂直排列的折光性较强的椭圆形刺丝泡;外质以内的细 胞质多颗粒,称为内质。 虫体腹面口沟末端有一胞口,胞口后连一深入内质的弯曲短 管,称胞咽,胞咽壁上生有由长纤毛联合形成的波动膜。★ 注意观察口沟纤毛和胞咽波动膜的波动,其波动有何功用?
制备草履虫临时装片。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1 滴用蒸馏水稀释20倍 的蓝黑墨水,另一侧 用吸水纸吸引,使蓝 黑墨浸虫。
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刺丝已射 出,在草履虫体周围呈乱丝状。 刺丝泡有何功用?
(六)草履虫的生殖 取草履虫分裂生殖和接合生殖装片,
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草履虫分裂生殖装片 观察草履虫的无性生殖是横裂还是纵裂。
二、试剂与器材
大草履虫培养液,草履虫横分裂及接合生 殖的装片。
三、实验步骤
普通动物学实验一:动物的细胞和组织
![普通动物学实验一:动物的细胞和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880a73ee172ded630b1cb6d6.png)
实验:显微镜及动物的细胞和组织一、目的与内容(一)目的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2 .了解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结构和功能。
(二)内容1 .细胞: 人口腔上皮细胞。
2 .上皮组织: 复层扁平上皮。
3 .结缔组织,疏松织缔组织,透明软骨,人血液涂片。
4 .肌肉组织: 横纹肌(心肌)、平滑肌。
5 .神经组织: 兔脊髓横切片。
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人口腔上皮细胞,复层扁平上皮、疏松结缔组织、血液组织、透明软骨、横纹肌、平滑肌及神经组织四种组织的切片。
(二)用品显微镜、载玻片、水玻片、吸管、吸水纸、牙签。
0.1% 的亚甲基蓝、0.9%的生理盐。
三、操作与观察( 一)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牙签粗的一端,放在自己的口腔里,轻轻地在口腔颊内刮几下,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颊部。
将刮下的白色粘性物薄而均匀地涂在载玻片上,加一滴0.9%NaCl 溶液,然后加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
口腔上皮细胞常数个连在一起。
由于口腔上皮细胞薄而透明,因此光线需要暗些。
找到口腔上皮细胞后,将其放在视野的中心,再转高倍镜观察。
口腔上皮细胞呈扁平多边形,试辨认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若观察不清楚时,可在盖玻片一侧加一滴0.1% 的亚甲基蓝,另一侧放一小块吸水纸。
如此,可使染液流入盖片下面,将细胞染成浅蓝色,核染色较深,注意染液不可加得过多,以免妨碍观察。
( 二) 结缔组织1 .疏松结缔组织低倍镜下观察疏松结缔组织的全部轮廓,然后换高倍镜选其典型的结构观察。
在被染成粉红色的制片中,可见其纤维错杂,排列疏散。
其纤维可分两种:一种呈卷曲的纤维,粗细不等,被染成粉红色,为胶原纤维;另一种较细,被染成紫粉色,为弹性纤维,此种纤维有分枝并互相连接成网状。
在纤维中有零散分布的细胞,一种为成纤维细胞,是结缔组织中主要的细胞,这种细胞具有许多突起,细胞轮廓不明显,但在制片中可大量看到呈椭圆形、着色较深的成纤维细胞核。
如转动细调节器可隐约看出细胞的轮廓。
普通动物学实验
![普通动物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431d6e56294dd88d0d26bf5.png)
普通动物学实验
刘凌云
目录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说明
实验1 显微镜
实验2 动物的细胞和组织
实验3 眼虫、变形虫及其他鞭毛虫和肉足虫
实验4 疟原虫、草履虫及其他孢子虫和纤毛虫
实验5 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及水螅等腔肠动物
实验6 三角涡虫及其他涡虫
实验7 华枝睾吸虫、猪带绦虫及其他吸虫和绦虫
实验8 蛔虫及其他假体腔动物
实验9 环毛蚓及其他环节动物
实验10 无齿蚌(或圆田螺)及其他双壳类、腹足类
实验11 乌贼及其他头足类
实验12 日本沼虾(或螫虾)及其他节肢动物
实验13 棉蝗
实验14 昆虫的分类。
动物普通病学实验
![动物普通病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aa815760029bd64793e2c4b.png)
膝上淋巴结检查
牛浅表淋巴结检查
下颌淋巴结检查
肩前淋巴结检查
牛浅表淋巴结检查
膝上淋巴结检查
实验一 临床基本检查法及一般检查
内容和方法
体温、脉搏及呼吸数的测定
实验二 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
目的和要求
掌握口腔、咽部、食道、腹部和胃肠的检查方 法。
掌握反刍动物前胃及真胃的检查部位、方法及 肠蠕动音的听诊。
实验四 无菌术
• 实验方法 • 分3组进行,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 • 动物术部的无菌准备:由第一组完成,用 羊1只,于肷部(左或右)进行剃毛,然后 用肥皂清洗并擦干,用2%碘酊消毒二遍, 再用75%酒精脱碘。
实验四 无菌术
• 实验方法
• 器械敷料的准备与消毒
• 准备常规外科器械一套,并熟悉名称和用法, 然后装袋; • 常规的手术用敷料一套,装袋; • 高压消毒器的结构,使用方法的介绍; • 器械敷料的高压蒸汽灭菌。
实验八 外科炎症疗法(一)
实验内容
炎症的临床症状及其检查方法 炎症的治疗
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炎症的检查方法及识别急性炎症、 亚急性炎症及慢性炎症的临床特点,从而建立正 确的诊断,并熟悉炎症的各种常用疗法。
一、炎症的临床症状及其诊断方法:
选择门诊上的急性炎症、亚急性炎症、慢性炎症的实际病例, 或通过实习动物人工发病后形成的三种不同类型炎症,进行 实习。
• 要求: • 每个组对分配的动物估测体重,测T.P.R.精神状态,
反射及瞳孔大小,做好记录,并计算麻醉前给药及麻 醉药的剂量。 • 分别准备麻醉药,水合氯醛用5%含糖盐水配成10% 的浓度,硫贲妥钠用生理盐水配成2.5~5%的浓度。
实验六 全身麻醉
• 方法与步骤
普通动物学实验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
![普通动物学实验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be4621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6.png)
5.胰(1)
6.脾(1)
(七)呼吸系统
1.喉气管室(1)
2.肺(2)
(八)泄殖系统
1.泌尿器官
肾(2)
输尿管(1)
膀胱(1)
泄殖腔(1)
2.雄性生殖系统
精巢(1)
输精小管和输精管(1)
脂肪体(1)
3.雌性生殖系统
卵巢(1)
输卵管(1)
脂肪体(1)
四
1.按照实物绘制蛙后肢骨简图并标注结构名称(10)
40
满分值 3 2 55
10 30
满分值 5 5 60
30
实验七
日本沼虾(或螯虾)及其它节肢动物
步骤 考核目标及评分细则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材料和用品
三
(一)日本沼虾的运动(5)
(二)日本沼虾外形的观察
1.头胸部(2)
2.腹部(2)
3.附肢
头部附肢(2)
胸部附肢(2)
腹部附肢(2)
(三)日本沼虾的解剖
1.鳃(4)
3.捕捉足(2)
4.开掘足(2)
5.游泳足(2)
6.抱握足(2)
7.携粉足(2)
8.攀援足(2)
(四)昆虫不同类型翅的观察
1.膜翅(2)
2.革翅(2)
3.鞘翅(2)
4.半鞘翅(2)
5.鳞翅(2)
6.缨翅(2)
7.毛翅(2)
8.平衡棒(2)
(五)昆虫不同类型变态的观察
1.不完全变态
满分值 5 5 72
蛔虫及其它假体腔动物
步骤 考核目标及评分细则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材料和用品
三
1.猪蛔虫的外形
(1)大小观察(2)
动物学实验报告
![动物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c60d4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f.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动物学习行为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实验方法。
3. 分析老鼠在不同条件下的学习行为特点。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老鼠(体重20-30g)10只。
2. 实验器材:条件反射箱、食物(如花生)、电子计时器、录音笔、电子天平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10只老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
2.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1)将A组老鼠放入条件反射箱中,给予非条件刺激(如铃声),并伴随非条件反应(如给予食物),重复10次。
(2)将非条件刺激(铃声)单独呈现,观察老鼠的反应。
3. 操作条件反射实验:(1)将B组老鼠放入条件反射箱中,设定一个杠杆,当老鼠触动杠杆时,给予非条件刺激(如食物)。
(2)记录老鼠触动杠杆的次数,分析老鼠的学习行为。
四、实验步骤1.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1)将A组老鼠放入条件反射箱中,开始实验前,记录老鼠在箱内的活动情况。
(2)给予非条件刺激(铃声),并伴随非条件反应(给予食物),重复10次。
(3)在非条件刺激结束后,单独呈现非条件刺激(铃声),观察老鼠的反应。
2. 操作条件反射实验:(1)将B组老鼠放入条件反射箱中,开始实验前,记录老鼠在箱内的活动情况。
(2)设定杠杆,当老鼠触动杠杆时,给予非条件刺激(如食物)。
(3)记录老鼠触动杠杆的次数,分析老鼠的学习行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A组老鼠在非条件刺激结束后,对非条件刺激(铃声)产生了明显的条件反应,表现出寻找食物的行为。
2. 操作条件反射实验:B组老鼠在操作条件反射箱中,触动杠杆的次数逐渐增加,说明老鼠已经学会了触动杠杆以获取食物。
六、实验结论1.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表明,老鼠能够通过学习将一个中性刺激(铃声)与一个非条件刺激(食物)建立联系,产生条件反应。
2. 操作条件反射实验表明,老鼠能够通过学习,通过触动杠杆来获取食物,表现出操作行为。
3. 实验结果证实了动物学习行为的基本原理,为动物行为学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南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58ca59ba58da0116c1749e1.png)
普通动物学实验教学指南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普通动物学实验三、开设学期:第一学年四、总学时及时间安排:共57学时,全学年共19个实验,每个实验3学时。
第一学期实验24学时,完成无脊椎动物实验8个;第二学期实验33学时,完成脊椎动物实验11个。
实验课开设要求在理论课讲授基础上,每个教学班分3组进行。
新生入学、国庆节、和元旦节假日共耽误4周课程,实际开设实验32周。
五、所用教材:《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第二版),1998.刘凌云,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六、教学参考书:[1]黄正一,和振武等动物学实验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张润生,任淑仙无脊椎动物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沂介六,杨庆爽.胡成兰昆虫形态分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4]马克勤.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实验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5]郑光美.脊椎动物学实验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七、主要参考期刊:[1]原生生物学报[2]寄生虫学杂志[3]昆虫知识[4]生物学通报[5]动物学杂志[6]动物学研究八、课程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各门及主要纲的特征和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个体发育的特点,基本掌握门、纲、目的分类;基本做到每个主要门、纲都有代表性的动物进行实验观察,对重要的经济种类也做到了观察。
由于受地域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如果完成全部实验内容有困难时,也要积极创造多做与中学教学有关的实验。
使学生掌握动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重视野外实习,提高对动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学会动物的采集、培养和标本的处理、制作技能。
九、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动物细胞的观察实验目的:(一)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初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初步掌握动物涂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了解动物细胞的类型及结构。
动物实验方法学实验报告(3篇)
![动物实验方法学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f5e90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01.png)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并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动物抓取和固定、性别鉴定、给药、采血、处死和解剖等,为后续实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小鼠、大鼠各10只,体重(20±2)g。
2. 实验器材:手术刀、剪刀、镊子、注射器、酒精棉球、消毒液、生理盐水、实验动物笼具、解剖盘、显微镜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抗生素、麻醉剂、实验药物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抓取和固定(1)抓取:左手轻握动物笼,右手握住动物尾巴,轻轻将动物拉出笼子。
(2)固定:将动物置于实验台上,用左手握住动物背部,右手握住动物尾巴,使动物呈仰卧位。
2. 性别鉴定(1)小鼠:观察小鼠生殖器,雄性生殖器呈椭圆形,雌性生殖器呈圆形。
(2)大鼠:观察大鼠生殖器,雄性生殖器呈椭圆形,雌性生殖器呈圆形。
3. 给药(1)灌胃:将药物溶于生理盐水中,用注射器将药物缓慢注入动物口中,直至动物吞咽。
(2)腹腔注射: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入动物腹腔,注射部位在腹股沟处。
4. 采血(1)耳缘静脉采血:用酒精棉球消毒动物耳缘静脉,用镊子夹住耳缘静脉,用注射器吸取血液。
(2)心脏采血:用注射器插入动物心脏,吸取血液。
(1)颈椎脱臼法:左手捏住动物颈部,右手抓住动物尾巴,用力拉动物颈部,使颈椎脱臼。
(2)二氧化碳窒息法:将动物放入含有二氧化碳的密闭容器中,使动物窒息死亡。
6. 解剖(1)解剖动物:将动物置于解剖盘上,用手术刀将皮肤切开,暴露内脏。
(2)观察内脏:观察内脏器官的形态、大小、颜色等。
四、实验结果1. 抓取和固定:动物抓取和固定操作顺利,动物处于稳定状态。
2. 性别鉴定:所有动物性别鉴定准确。
3. 给药:动物给药顺利进行,药物吸收良好。
4. 采血:耳缘静脉采血和心脏采血操作顺利,血液质量良好。
5. 处死:颈椎脱臼法和二氧化碳窒息法操作顺利,动物死亡迅速。
6. 解剖:动物解剖操作顺利,内脏器官形态正常。
五、实验讨论1. 实验动物抓取和固定操作应轻柔,避免动物受到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动物学实验》实验课程名称:动物学实验课程编号:实验学时:60 实验学分: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动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分类的一门实验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实验课教学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动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独立从事动物学教学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初步方法。
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普通动物学实验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分类的一门实验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基本理论是形态、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原则理解和掌握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而发生进化和变异,从而使生命从低级向高级、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和变化。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采用理论讲解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更深地理解和掌握动物学的理论和知识要点,要求学生能根据理论学习自觉地掌握动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
采用标本识别、实物观察、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装片观察和标本制作等方式使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的牢固和透彻。
1.基本实验操作和仪器的使用学生应能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解剖镜等仪器,学会常用药品的配制及常见动物的采集、制作方法。
通过各纲代表动物的解剖、观察和分类掌握各类动物的解剖和分类方法。
2.实验报告普通动物学实验的实验报告主要包括绘图和观察结果描述,通过完成实验报告,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表达的、分析的能力。
绘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每个学生应认真对待。
绘制科学的图因以精确为主,因此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观察标本,然后按要求绘图。
除绘图外,实验报告还包括解答实验指导中提出的问题和必要的记录等,并应把它写在笔记本上。
实验报告是记录个人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内容和对观察的解释,不可照抄实验指导和教材中的内容。
3.教学时数分配根据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本大纲安排有20个实验,每个实验基本为3学时,共约66学时,机动6学时;野外实习15天。
四、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动物学实验学时分配表五、考核方式与评分方法考核方式:考核以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为实验报告10分、出勤率5分及实验操作规范性5分三部分,占总成绩20%即20分)和期末考试成绩(占60%即60分)加权而得。
期末考试以闭卷为主,从动物学实验课题库中出题,实验考核内容包括问答(20分)、装片观察(20分)、解剖(40分)和分类(20分)四个部分,以抽题的方式进行,每人限定15分钟进行全部四个类型的考核内容。
六、本实验课配套教材或实验指导书教材: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第三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实验指导书:1、江静波等:《无脊椎动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
2、任淑仙:《无脊椎动物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3、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无脊椎动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4、王所安《脊椎动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5、郑作新《脊椎动物分类学》,农业出版社:1964年6、华中师院.南京师大.湖南师院《动物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7、丁汉波《脊椎动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8、杨安峰《脊椎动物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9、马克勤,郑光美:《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
10、BARNES. R. D Inver Zoology. Sauders College publishing.1987.11、Tracy. I. storer.er al. General zoolog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 1979.12、Villee. C.etal. Gereral Zoology 5th edition W.B. Saunders Company 1978.《普通动物学实验》无脊椎动物部分教案王力军讲师海南师范学院生物系一、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课的教学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知识、熟悉动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要求:1、按时上课,保持实验室卫生、水电安全;2、爱护实验室的一切物品,爱护实验仪器和设备;3、课前进行预习、课堂上积极学习、主动思考、勤动手;4、观察及绘图要求精细、实事求是、注意生物学制图要求;5、实验结束后,清理好自己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安排好值日;三、实验内容:1、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2、水螅外形及内部观察3、涡虫外形及内部观察4、华枝睾吸虫和猪带绦虫外形及内部观察5、蛔虫外形及内部观察6、环毛蚓外形及内部观察7、文蛤(乌贼)外形及内部观察8、对虾外形及内部观察9、蝗虫外形及内部观察10、昆虫分类实验一: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了解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二、内容:1、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2、蝗虫横纹肌临时临时装片的制作三、操作:(一)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制作:首先,用水清洗口腔(漱口)——用牙签粗端轻轻地在口腔内壁刮几下——涂片(装片必须在制作前用清水和酒精清洗)(注意均匀)——加适量的0.9%的生理盐水——加盖玻片(水多可用吸水纸,注意盖玻片的盖片方法)。
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光线要暗。
找到上皮细胞,再转高倍镜,若不清楚,可加0.1%亚甲基蓝。
(二)蝗虫横纹肌临时临时装片的制作制作:取蝗虫胸部横纹肌适量,用镊子尽量分解少许——涂片(装片必须在制作前用清水和酒精清洗)(注意均匀)——加适量的水——加盖玻片(水多可用吸水纸,注意盖玻片的盖片方法)。
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光线要暗。
找到上皮细胞,再转高倍镜,若不清楚,可加0.1%亚甲基蓝。
四、作业:绘制人口腔上皮细胞,并注明结构和观察状态实验二:草履虫外形及内部观察一、目的:通过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了解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并认识一些常见的原生动物。
二、内容:1、草履虫的采集与培养2、草履虫的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三、操作:1、采集与培养:在学校下水道或排水沟附近进行采集,采集水体底部具有白膜的部分,采集用滴管进行,将水体收集到烧杯内,对着阳光进行判定是否具有虫体。
采集后具有虫体的液体,在实验室内进行培养,可将稻草进行粉碎,将其煮沸,作为培养液,待冷却后加入母液放置1-2天,并在烧杯上用纱布进行封闭。
2、草履虫的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身体分部:区别身体的前后运动:如何进行运动,运动器官是什么,如何穿越障碍物?外质:纤毛、表膜、刺丝泡,无颗粒内质:有颗粒,这种胞器如伸缩泡、收集管、大小核等胞口、胞咽、食物泡——是否具有纤毛,对运动有否影响?伸缩泡和收集管是如何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限制运动的棉花、观察的光线、伸缩泡和收集管的交替收缩等四、作业:绘制草履虫,注明各部分结构实验三:水螅外形及内部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水螅及其他腔肠动物的观察,了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2.通过观察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了解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一般过程,加强对多细胞动物起源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活的水螅观察;水螅切片的观察;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观察。
1、体制为辐射对称和两辐对称;2、两胚层(外胚层、内胚层及中胶层);3、具原始的消化循环腔(具细胞内和细胞外消化);4、网状神经系统(传导由一个细胞传给另一个细胞);5、有水螅型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6、具世代交替(水螅型和水母型交替出现);群体具多态现象。
身体外形:生活环境:作业:绘制水螅纵切,并标明各部分结构实验四:涡虫、华枝睾吸虫及猪绦虫一、实验目的:通过涡虫形态结构的观察,了解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认识涡虫纲各目的主要代表。
通过对华枝睾吸虫的观察,掌握吸虫纲的主要特征,并认识一些人体主要。
通过观察猪绦虫,了解猪绦虫在结构上简化、特化的情况,说明其对寄生生活的高度适应。
二、实验内容:涡虫整体装片的观察;涡虫横切装片观察;华枝睾吸虫横切装片的观察;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猪绦虫的头节,成熟装片、妊娠节片、囊尾蚴装片。
示范标本观察。
三、操作:主要特征:身体扁平,体制为两侧对称;形成中胚层;出现复杂的器官系统(一)涡虫1、体壁2、消化系统3、神经系统——网状4、排泄系统——原肾5、生殖系统(二)吸虫纲——华枝睾吸虫1、体壁2、消化系统3、神经系统——网状4、排泄系统——原肾5、生殖系统(三)绦虫纲——猪带绦虫1、体壁2、消化系统3、神经系统——网状4、排泄系统——原肾5、生殖系统作业:绘制华枝睾吸虫实验五:蛔虫一、实验目的:了解蛔虫的形态结构及线形动物的一般特征。
二、实验内容:观察蛔虫浸制标本的外部形态;解剖并观察蛔虫的内部结构;观察蛔虫横切标本;线形动物重要代表示范。
三、操作:主要特征:体表具有角质膜;具有完全的消化系统;原肾型排泄系统;无循环和呼吸系统;雌雄异体异形;圆筒状循环系统(一)外部形态身体前后、背腹区分、雌雄区别(二)解剖——方法1、体壁2、消化系统3、神经系统——网状4、排泄系统——原肾5、生殖系统作业:绘制蛔虫的横切片实验六、环毛蚓及其它环虫一、实验目的: 以环毛蚓为代表,通过解剖和横切片的观察,了解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掌握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认识环节动物各纲的常见种类。
二、实验内容:环毛蚓采集、麻醉;外形观察的内部解剖,环毛蚓横切装片观察;重要代表动物示范。
三、操作:主要特征:形成真体腔;身体分节;具有刚毛或疣足等附肢;闭管血液循环;索式神经系统;皮肤呼吸;后肾排泄系统;(一)外部形态身体前后、背腹区分分节现象、环带、雌雄生殖孔等(二)内部形态解剖方法1、体壁2、消化系统3、神经系统4、排泄系统5、生殖系统作业:绘制蚯蚓横切片实验七、河蚌(文蛤)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河蚌(文蛤)外形及内部解剖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的一般结构及其特征,另外认识一些主要的经济种类。
二、实验内容:河蚌(文蛤)外形及内部解剖;经济种类浸制标本观察。
三、操作: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具有贝壳和外套膜(一)外部形态身体前后、背腹区分外壳形态(二)内部形态解剖方法1、呼吸系统2、消化系统3、神经系统4、排泄系统5、生殖系统作业:绘制文蛤内部形态实验八:对虾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对虾的外形及内部构造,了解甲壳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特征,认识甲壳纲的代表动物。
二、实验内容:对虾的外形及内部结构观察,经济种类浸制标本观察。
三、操作: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二部分;附肢分节;具有发达的横纹肌;体被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鳃呼吸;具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一)外部形态身体前后、背腹区分身体分部、头胸甲上的结构、附肢和体节数目(二)内部形态解剖方法1、呼吸系统2、消化系统3、神经系统4、排泄系统5、生殖系统作业:将对虾附肢全部取下,绘制对虾外部形态实验九、蝗虫一、实验目的:通过棉蝗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了解昆虫纲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