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及案例分析
医患关系案例分析
![医患关系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2548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b.png)
医患关系案例分析医患关系一直是医疗行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生的职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的医疗实践中,医患关系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真实的医患关系案例,探讨医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
案例描述:某医院的一名患者因为腹痛的症状前来就诊,经过检查发现患者患有胃溃疡的病情。
医生为患者制定了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需要严格遵守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然而,在随访的过程中,医生发现患者并没有按照医嘱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病情一直没有好转。
医生多次向患者进行解释和教育,但患者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最终,患者的病情恶化,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问题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医患关系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病情的影响。
其次,患者对于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并不信任,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另外,医生在与患者的沟通和解释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没有能够让患者真正理解病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重要性。
解决方式: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医患关系。
首先,医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其次,医生需要建立起与患者的信任和沟通,让患者能够真正地相信医生并且愿意配合治疗。
此外,医生还可以借助其他医疗人员或者专业的健康教育人员来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让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治疗。
结论:医患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医生和患者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医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教育水平,让患者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相信医生的专业能力,共同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分析,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医患关系的重视,促进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医患沟通案例分析
![医患沟通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2875b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c.png)
一、事件经过
患者李先生,45岁,因持续胸痛前往某三甲医院就诊。接诊医生王医生在询问病史和进行初步检查后,初步判断为心绞痛,建议李先生住院治疗。然而,住院期间,李先生的病情并未缓解,反而加重。经过进一步检查,王医生确诊李先生患有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4.建立投诉反馈机制:医院设立投诉反馈部门,及时了解患者意见,调解医患矛盾,提升服务质量。
5.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医生应树立正确医德医风,关爱患者,耐心解答疑问,减少医患矛盾。
四、总结
本案例中,医患沟通不足导致患者和家属对医生不信任,引发医患矛盾。通过分析原因,我们提出整改措施,以期提升医患沟通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医生和医院应总结经验,改进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理解医生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共同促进医患和谐。
手术前,李先生及其家属对王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表示质疑。他们认为王医生初次就诊时未能准确判断病情,导致病情恶化。李先生家属情绪激动,与王医生发生多次争执,甚至提出投诉。
二、原因分析
1.医患沟通不足:王医生在接诊过程中,虽然询问了病史,但未能在短时间内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未充分了解患者的担忧和需求。诊断过程中,王医生也未对患者进行详细解释,导致患者对病情和治疗方案产生误解。
2.信息不对称:患者和家属对医疗知识了解有限,对病情和治疗方案有疑虑。而医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提供详细信息,导致患者和家属对医生不信任。
3.医生工作压力:王医生作为一线医生,日常工作繁重,面对众多患者,可能在沟通上有所疏忽。
4.医患关系紧张: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部分患者和家属对医生持有质疑态度,组织医生参与医患沟通培训,提高沟通技巧,更好地了解患者需求,解答疑问。
(完整版)医患沟通案例解析
![(完整版)医患沟通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9e1ed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9.png)
1、患者概要患者女性, 49 岁,工人,高中文化,汉族,丈夫为某公司的业务员,家庭经济富裕。
2、诊疗概况患者因患子“宫肌瘤”在某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半月,阴道流血 3 小时于周一上午 8:30 左右前来就诊。
由于门诊病人较多,此病人候诊约 1 小时。
首诊医生是一位进修医生。
根据病史和症状,该医生考虑阴道流血可能系阴道残端出血所致,未作妇科检查,嘱病人口服止血药新“安咯血” ,如出血多再来医院。
1 小时后,病人因出血量大增来院就诊,遂收入院治疗。
病人入院时,患者的丈夫对当日门诊医生意见很大。
3、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和表现入院时,患者和家属对子宫切除后阴道流血感到恐惧和不安。
当日上午就诊时,挂号、候诊、处方批价、交费、取药,在医院耗费了 2 个多小时,而与医生交流的时间仅几分钟,感到受轻视。
门诊医生仅仅询问病史,未作进一步检查,对病情未作解释,病人和家属认为医生工作不认真,未作体格检查,处理不当。
以至延误了病情。
病人家属情绪非常激动,嗓音粗大,要追究门诊医生责任,病房医生无法进一步了解病情。
4、沟通过程与成效由于门诊医生的处理不当,病人未能得到恰当的治疗,患者和家属对医方不满意实在情理之中。
然而,病人就诊的最终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尽快得到合理的治疗。
当病人的病痛被解除后,医患之间的矛盾便会基本解决。
针对当时的情况,床位医生考虑,过多的语言解释可能耽误时间。
于是,医生首先安慰了病人几句,让她不要紧张,取得病人和家属合作,并寻找出血原因。
当发现阴道残端有活动性出血后,给予缝合止血。
待出血基本控制后将病情详细向病人解释,消除了病人的恐惧心理。
当病人的紧张情绪缓解后,家属的情绪也有所好转,为医患交流创造了条件。
在交代病情过程中,向他们介绍了必要的医学知识,使他们知道阴道是有菌环境,阴道残端出血是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顶端缝合处缝线化解所致,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术后并发症,并非手术失败。
另外,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了首诊医生未按诊疗规范检查是不对的,取得了病人及家属的谅解。
医患关系法律案例论文(3篇)
![医患关系法律案例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148d6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4.png)
第1篇摘要医患关系作为医疗服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其法律地位和权益保护在我国法律法规中有着明确规定。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医患关系法律案例,探讨医患纠纷的成因、法律适用以及医疗损害赔偿等问题,以期为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频发,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医患纠纷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和医疗行业的整体形象。
因此,研究医患关系法律案例,分析医患纠纷的成因、法律适用以及医疗损害赔偿等问题,对于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案例简介某患者在某医院进行手术,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残疾。
患者认为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
经过多次协商无果,患者将医院诉至法院。
三、医患纠纷成因分析1. 医疗技术水平限制医疗技术具有不确定性,有时即使医生尽最大努力,也可能出现无法预料的结果。
本案例中,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能与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有关。
2. 医患沟通不足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案例中,患者对手术过程和术后并发症的了解不足,导致对医院产生质疑。
3. 医疗制度不完善我国医疗制度尚存在一定缺陷,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费用高昂等,这些问题容易引发医患纠纷。
四、法律适用分析1. 医疗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例中,患者认为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可依法要求医院承担侵权责任。
2. 医疗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因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合理费用。
本案例中,患者可依法要求医院赔偿相关费用。
五、结论本案例反映了医患纠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为了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降低医疗风险。
医患关系案例分析
![医患关系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8da6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b.png)
医患关系案例分析医患关系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例医患关系案例分析。
某医院的小王医生是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他的医术非常高超,在医院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然而,近期,他与一位患者的医患关系出现了问题。
小王医生接诊了一位患有乙肝的患者小李。
小李已经连续多年在该医院接受治疗,之前一直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但这次,在小王医生的治疗下,小李的病情却迟迟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并发症。
小李对此感到非常担心,他去找小王医生询问治疗方案是否正确。
然而,小王医生只是简单地告诉小李按照他的建议继续治疗,并没有给出具体解释和说服的理由。
小李感到非常不满,认为小王医生不负责任。
小李对小王医生的不满情绪逐渐积累,最终选择了换一名医生进行治疗。
在新医生的治疗下,小李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通过和小李的交流,新医生了解到小王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有一些不合理的操作,这可能导致了病情的恶化。
通过分析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医患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小王医生在接诊小李时只是简单地告诉他继续按照他的建议治疗,没有给出具体解释和说服的理由。
这样的沟通方式使小李不能理解和接受治疗方案,导致他产生了不满情绪。
2.医生缺乏责任心和专业性。
小王医生对小李的病情出现并发症后没有及时检查和调整治疗方案,这显示医生对患者的关切和追踪治疗的能力不足。
在这个案例中,医生应该通过以下措施来改善医患关系:1.加强沟通和信息交流。
医生应该更多地与患者沟通,向他们解释治疗方案、疾病的病因和治疗过程,让患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同时,医生还应该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生应该保持医学知识的更新,提高自身的医学水平和技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同时,医生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关切,做好疾病的追踪和治疗的跟进,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医患沟通经典案例
![医患沟通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da1b42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b.png)
医患沟通经典案例医患沟通一直是医疗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增进医患关系,有助于医患双方更好地理解和信任对方,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医患沟通中的经典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
案例一,一位患者的心声。
小王是一名35岁的白领,因为长期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慢性胃炎,他选择了一家大型综合医院就诊。
在就诊过程中,小王发现医生总是匆匆忙忙,问诊时只是简单地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就开了药物并让他回家休息。
小王感到很失望,他觉得医生并没有真正倾听他的诉求,也没有给予他足够的解释和建议。
结果是,他对医生的治疗方案缺乏信任感,甚至怀疑医生是否真正了解他的病情。
最终,小王选择了另一家医院就诊,并在那里找到了一位愿意倾听他诉求、给予他耐心解释和建议的医生。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建立在倾听和理解的基础上的。
医生需要花时间仔细倾听患者的诉求,了解他们的病情、病史和心理状态,给予他们足够的解释和建议,从而增进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
案例二,医生的耐心细致。
张女士是一名40岁的患者,因为乳腺肿块前来就诊。
在医院,她遇到了一位非常耐心细致的医生。
这位医生在问诊时不仅仅询问了张女士的病情,还关心她的家庭状况、工作压力等,让张女士感到非常温暖。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也一边解释一边操作,让张女士对治疗过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最终,医生给予了张女士专业的治疗建议,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关心她的身体状况。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医生的耐心和细致是良好医患沟通的关键。
医生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病情,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也要不断解释和沟通,让患者对治疗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治疗信心。
案例三,患者的主动配合。
李先生是一名60岁的慢性病患者,他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在医院就诊时,他总是能够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且能够按时按量地服用药物、控制饮食和定期复诊。
医患纠纷法律案例及分析(3篇)
![医患纠纷法律案例及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dad3a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2.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女士因分娩入住被告某医院,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被告医院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原告产道严重撕裂,造成终身残疾。
原告认为被告医院存在医疗过错,要求被告医院承担相应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被告医院则辩称,原告的损害是由于分娩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所致,不属于医疗过错。
本案经法院审理,判决被告医院承担相应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二、案件分析(一)医疗过错的认定1. 医疗过错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过错的构成要件包括: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患者受到损害、医疗过错与患者受到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 本案中医疗过错的认定本案中,被告医院在原告分娩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医疗规范操作,导致原告产道严重撕裂,造成终身残疾。
根据医疗过错的构成要件,可以认定被告医院存在医疗过错。
(二)医疗损害赔偿的范围1. 医疗损害赔偿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医疗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2. 本案中医疗损害赔偿的范围本案中,原告因医疗过错导致终身残疾,依法应承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法院判决被告医院赔偿原告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三)医疗损害责任的承担1. 医疗损害责任的承担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损害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2. 本案中医疗损害责任的承担本案中,被告医院存在医疗过错,导致原告受到损害,依法应承担医疗损害责任。
法院判决被告医院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结论本案中,被告医院因医疗过错导致原告受到损害,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医院承担相应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医患沟通案例法律分析题(3篇)
![医患沟通案例法律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4917a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f.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医患沟通不畅、医疗纠纷频发,严重影响了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一起典型的医患沟通案例,我们将从法律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案例:患者张某因突发急性阑尾炎,被送往某医院急诊科就诊。
医生诊断后,建议张某进行手术治疗。
张某及其家属因担心手术风险,拒绝手术。
经过多次沟通,医生最终同意保守治疗。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张某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
张某家属认为医院存在医疗过错,遂将医院告上法庭。
二、案例法律分析1. 医疗合同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形成医疗合同关系。
在本案中,患者张某与医院之间形成了医疗合同关系。
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提供方,有义务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医疗服务;患者作为医疗服务接受方,有义务支付相应的医疗费用。
2. 医疗过错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诊疗规范、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患者张某因突发急性阑尾炎入院,医生在诊断后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然而,张某及其家属拒绝手术,医院最终同意保守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张某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法律规定,医院在诊疗活动中是否存在过错,是判断医院是否承担责任的关键。
(1)医院是否存在诊疗过错首先,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对张某的病情进行了评估,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这符合诊疗规范,不存在诊疗过错。
其次,在张某及其家属拒绝手术的情况下,医院同意保守治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疗机构有权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因此,医院在治疗过程中不存在诊疗过错。
(2)患者死亡原因患者张某死亡的原因是突发急性阑尾炎引起的并发症。
根据医学知识,急性阑尾炎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阑尾破裂、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在本案中,张某因拒绝手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最终死亡。
因此,患者死亡的原因并非医院诊疗过错,而是患者自身原因。
医患关系法律案例分析(3篇)
![医患关系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386f8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0.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医院,患者李某因感冒发烧到该院就诊。
该院接诊医生为张某,经检查后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患者李某按照医嘱服药治疗,但病情并未好转,反而加重。
患者李某再次到该院就诊,该院另一位医生为赵某,经检查后诊断为“肺炎”。
患者李某再次服药治疗,病情依然未见好转,且伴有呼吸困难。
患者李某在家人陪同下,到上级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李某因抢救无效死亡。
二、案例分析1. 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守诊疗规范,认真履行职责,防止患者受到损害。
”在本案中,某医院在接诊患者李某时,未能准确诊断其病情,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最终死亡。
根据法律规定,某医院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医生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因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接诊医生张某和赵某未能准确诊断患者李某的病情,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最终死亡。
根据法律规定,张某和赵某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医疗事故鉴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负责医疗事故的鉴定工作。
”在本案中,患者李某的家属可向某医院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对本次事件进行鉴定。
4. 医患纠纷解决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医疗纠纷,也可以请求医疗机构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患者李某的家属可以与某医院协商解决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例分析总结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医患关系法律案例。
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由于医生的误诊导致病情加重,最终死亡。
在此过程中,医疗机构和医生都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患者家属可以通过医疗事故鉴定和诉讼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医患沟通案例及分析
![医患沟通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03b3023968011ca3009166.png)
学号:85 姓名:王锋安医大二附院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医患沟通案例及分析案例一:2016年6月23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一位妇产科女医生被患者男家属暴打被打医生伤心的是,事后不但打人者逍遥法外,而且医院领导也冷漠对待,警方也要求双方和解。
无比气愤和委屈下,被打年轻女医生在网上悲愤写到:命大家都有一条,大不了同归于尽!或者我死,你们做一辈子牢!如此义愤填膺的话语,让我很难相信这还是我熟识的那个温柔和善的师姐……案例二:2015年10月28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实习的那段时间里,每天早上8点30分眼科医生开始查房,因为要在裂隙灯下检查,值班医生都会将病人带到暗室等候。
这天,值班医生将3床李大爷带到暗室,因病人多,李大爷没有按序轮到他,很生气,自己回到病床不让医生检查,张晓峰主任过去病床边,他也不肯出来检查,此时此刻,老人家大发脾气,谁也劝说不了……张老师立即打电话给老人家的女儿,说明事情的经过,并对因为我们工作流程问题导致老人家生气之事表歉意;希望家属劝劝老人家。
护士长也来到病人床边,让老人家道出心中的不愉快后以诚恳的态度分析早上我们在暗室检查流程存在的问题,表示通过这件事我们将改进工作……。
护士长诚恳的态度,温馨的话语令老人家紧绷的脸上有了松动,“不情愿”让值班医生手电下检查了眼睛。
时候双方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李大爷的女儿也向我们表示了感谢。
在实习生涯里,这对我有着很大的启发。
案例分析:案例一就是可怕的“医闹”,令医患两败俱伤的“医闹”。
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上百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
我认为医闹频繁可总结为以下几大主要原因:(一)患者认为闹事图快捷:多数患者选择“医闹”,是出于无奈,更是出于弱者的惶恐。
大家都知道可以用法律途径来维权,但必须考虑到成本问题。
医患沟通案例及小故事
![医患沟通案例及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9e957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c.png)
医患沟通案例及小故事医患沟通是医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增进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医患沟通案例和小故事来探讨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
案例一,患者情绪失控。
小王是一名急诊科医生,有一天,一位患者因为等待时间过长情绪失控,大声责怪医生和护士。
小王冷静地听完患者的抱怨,然后耐心解释医院急诊繁忙的原因,向患者道歉并表示会尽快安排治疗。
最终,患者的情绪逐渐平复,成功接受了治疗。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面对患者的情绪失控,医生需要保持冷静,倾听患者的抱怨,理解患者的心情,并用耐心和真诚的态度化解患者的情绪,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
案例二,患者不配合治疗。
小李是一名护士,有一位患者因为害怕手术而不配合治疗。
小李耐心地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担忧和恐惧,并向患者简单易懂地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最终,患者放下心理障碍,配合治疗并顺利康复。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医护人员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担忧和恐惧,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增强治疗的信心。
小故事一,医生的倾听。
有一位患者因为患有顽固性头痛多次就医未见好转,情绪低落。
一位医生在诊室里认真倾听患者的描述,发现患者的头痛伴随着其他症状,怀疑是其他疾病所致。
最终,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颅内肿瘤,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康复。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医生需要倾听患者的描述,仔细分析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小故事二,患者的信任。
一位患者在手术前非常紧张,但手术医生的耐心和细致的解释,让患者感到放心。
手术过程中,医生不断和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
手术成功后,患者对医生充满信任,并康复良好。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医生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和安抚,手术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这样才能增进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以上案例和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医患沟通对于医疗工作的重要性。
医患法律事件案例分析题(3篇)
![医患法律事件案例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ca850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4.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医院为某公司员工王某进行体检,发现王某患有高血压。
随后,医院向王某出具了体检报告,并建议其进行治疗。
王某在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压后,便前往该医院就诊,由该院主治医师张某负责治疗。
张某在为王某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医疗技术水平不足,误诊为王某患有心脏病,并给予王某错误的治疗方案。
在王某接受治疗期间,病情加重,最终不幸去世。
二、案例分析1. 事件概述本案例涉及医患法律事件,主要涉及医疗机构的诊疗责任、医师的执业责任以及患者的权益保护等方面。
在事件中,医疗机构和医师存在过错,导致患者权益受到侵害。
2. 法律分析(1)医疗机构诊疗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其诊疗活动中的过错承担责任。
在本案中,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医师执业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在本案中,医师张某由于自身医疗技术水平不足,导致误诊,违反了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患者权益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医疗机构和医师未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导致患者权益受到侵害。
3. 事件处理(1)医疗机构处理医院在事件发生后,立即成立了调查组,对事件进行调查。
调查组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医院对医师张某进行了停职处理,并对患者家属进行了赔偿。
(2)患者家属处理患者家属在得知事件后,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投诉。
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进行了调查,认定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责令医院对医师张某进行吊销执业医师证书的处理,并对患者家属进行了赔偿。
4. 案例启示(1)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师的诊疗水平,确保医疗安全。
医患关系经典案例
![医患关系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1f839e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f.png)
医患关系经典案例医生是治病救人的职业,他们的责任是尽力使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并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但是,在医疗过程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行为、沟通、经济和文化等。
以下是一些医患关系经典案例。
1.暴力伤医案2013年3月,北京大兴妇幼保健院的一位医生在问诊室被女患者旁边的男子用棍子袭击,导致医生严重头部损伤。
这件事情引起了医患关系的关注,也呼吁立法保护医生的安全。
2.医生拒绝治疗患者案几年前,一个草药医生拒绝为一个癌症患者开药,因为他认为传统草药无法治愈癌症。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的态度可能会产生对患者生命的决定性影响。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下降。
3.医疗事故案医疗事故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和争议。
在2008年,中国的短时间内发生了多起医疗事故,引发大规模的抗议和上访。
当医生面临事故时,他们应该采取适当的行动,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并通过透明的公共关系来恢复患者的信任。
4.医疗纠纷案医疗纠纷可能涉及医生的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费用和保险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变得尤为重要,医生不仅要解释治疗选项和风险,还要尽力帮助患者和家属解决问题和解决纠纷。
总结医患关系经典案例可以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医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医生应该尽力与患者沟通、理解和建立信任,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医生应该关注自己的行为和语言,以确保患者的尊重和公正。
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这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医患沟通案例及分析
![医患沟通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dce129336c1eb91b375d1f.png)
医患沟通案例及分析案例一:2016年6月23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一位妇产科女医生被患者男家属暴打被打医生伤心的是,事后不但打人者逍遥法外,而且医院领导也冷漠对待,警方也要求双方和解。
无比气愤和委屈下,被打年轻女医生在网上悲愤写到:命大家都有一条,大不了同归于尽!或者我死,你们做一辈子牢!如此义愤填膺的话语,让我很难相信这还是我熟识的那个温柔和善的师姐……案例二:2015年10月28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实习的那段时间里,每天早上8点30了……这对5情况下,还是患者。
(三)律师感到有法如无法:目前处理医疗纠纷有三条途径:协商、鉴定和诉讼。
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体制比较健全,但是老百姓并不买账。
(四)医患关系的德与怨:目前,医患双方在行为方式上基本采取的是以怨报怨,这种伦理行为方式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的关系模式。
如医患之间采取防御保守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双方处理医患关系的态度和方式,受损害的不仅又是患者,医务人员也不能免受其难。
原因分析完了我们该怎么做呢?从案例二中我的亲身经历可以看出以下方面:1.医患沟通是医患之间不可缺少的交流(1)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交往的社会之中,我们处在一个人与人沟通的世界,没有沟通,我们将无法生存;(2)医患沟通,是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方面、情感方面的交流,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3)医疗机构是治病救人的场所,在这里,有许多的医务人员,有许多的患者和家属。
医患沟通,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2医患之间楚,3在医患关45性、让他们在了解正确的医疗信息后,才作出关系到治疗成效和回避风险的医疗决定。
医患沟通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准备,以后出现不令人满意的结果时,能够理解和正确对待。
总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医生也只是个普通人,患者更是个普通人,医患关系只要我们肯用心去做,肯放下姿态与病人沟通,我相信只要双方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定能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医患沟通案例法律分析题(3篇)
![医患沟通案例法律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59645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8.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男,45岁,因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5年,加重1周入院。
入院后,医生乙根据甲的症状和体征,初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并告知甲需要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甲表示对诊断有疑问,要求医生乙详细解释。
医生乙在解释过程中,因时间紧迫,未给予甲充分的关注,仅简单回答了甲的问题。
甲对乙的解释不满意,认为乙未认真对待他的疑问。
随后,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接受了乙的治疗方案。
二、案例分析1.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医患沟通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需求和心理状态,从而制定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也有助于消除患者对医生的误解和猜疑,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2. 医生乙在医患沟通中的问题(1)未充分关注患者:在甲提出疑问时,医生乙因时间紧迫,未给予甲充分的关注,导致甲对乙的解释不满意。
(2)解释不充分:医生乙在解释过程中,未对甲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使甲对诊断持有疑问。
(3)未充分尊重患者:医生乙在沟通过程中,未充分考虑甲的感受,导致甲对乙的治疗方案产生不信任。
3. 相关法律法规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告知患者病情、治疗方案等与治疗有关的信息,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医疗伦理规范,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医疗服务。
”(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三、法律建议1. 医生乙应加强医患沟通,充分关注患者需求,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
2. 医生乙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确保诊断的准确性,避免因误诊导致患者权益受损。
3. 医院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医事法律关系案例分析题(3篇)
![医事法律关系案例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66145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6.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医院,因医疗事故引发了一场医患纠纷。
患者李某因急性阑尾炎入住该医院,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主刀医生操作失误,导致李某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
李某家属认为医院和医生存在医疗过错,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经过多次协商未果,李某家属将医院和医生诉至法院。
二、案情分析1. 医疗事故的认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在本案中,主刀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失误,导致李某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符合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
2. 医疗事故的责任划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主刀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失误,存在医疗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医疗损害赔偿的范围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医疗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等。
在本案中,李某因医疗事故导致严重并发症,需要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
4. 医疗事故的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
在本案中,李某家属对医院和医生提出的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应当由具有医疗事故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鉴定。
三、法院判决1.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经具有医疗事故鉴定资质的机构鉴定,确认李某所受损害为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等级为一级。
2. 赔偿责任划分法院认为,主刀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失误,存在医疗过错,应当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医院作为医疗事故的直接责任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赔偿金额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法院判决医院赔偿李某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共计人民币XX万元。
四、案例分析1. 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本案反映出医疗事故的严重性,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严格执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患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医患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e5619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f.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5月,患者李某因腹痛症状入住医院甲某,经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需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由甲某医院的主治医师陈某主刀。
术后,李某出现发热、切口感染等症状,经检查确诊为手术切口感染。
李某认为甲某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其术后感染,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某医院承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二、争议焦点1. 甲某医院在手术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2. 患者李某的损害后果与甲某医院的过错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3. 甲某医院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一)甲某医院在手术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权负责,对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甲某医院在手术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是判断其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的关键。
经审理查明,甲某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李某的诊疗符合医疗常规。
然而,术后李某出现发热、切口感染等症状,经检查确诊为手术切口感染。
甲某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对李某的诊疗并无明显过错,但术后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李某的切口感染问题,导致感染加重。
(二)患者李某的损害后果与甲某医院的过错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因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甲某医院的过错行为与患者李某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经审理查明,甲某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李某的诊疗符合医疗常规,但术后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李某的切口感染问题,导致感染加重。
因此,甲某医院的过错行为与患者李某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三)甲某医院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疗活动中,因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甲某医院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包括:1. 患者李某的医药费、住院费、营养费等合理费用;2. 患者李某因手术切口感染导致的误工费、护理费等合理费用;3. 患者李某因手术切口感染所遭受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医患关系法律案例分析(3篇)
![医患关系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c4877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3.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5月,患者张先生因急性阑尾炎入住某市人民医院。
在住院期间,医院误诊为急性肠胃炎,未及时进行阑尾切除手术。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张先生的病情加重,经转院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已发展为阑尾周围脓肿。
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治疗方案和误诊结果表示不满,认为医院存在医疗过错,导致患者病情加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2. 医院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三、法院审理过程1. 证据分析法院审理过程中,患者张先生及其家属提交了以下证据:(1)病历资料,包括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检验报告等,证明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误诊情况。
(2)相关医学专家证人出庭作证,证明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
(3)患者病情加重后的医疗费用、误工费、交通费等损失证据。
医院则提交了以下证据:(1)病历资料,包括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检验报告等,证明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已经尽力救治。
(2)相关医学专家证人出庭作证,证明医院在诊疗过程中不存在过错。
2. 法院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误诊,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存在医疗过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医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医院赔偿患者张先生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等损失共计人民币5万元。
四、法律思考1. 医疗纠纷案件的特点(1)专业性较强:医疗纠纷案件涉及医学专业知识,对法官和当事人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2)证据收集难度大:医疗纠纷案件的证据主要来源于病历资料、检验报告等,收集难度较大。
(3)社会关注度高:医疗纠纷案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社会关注度高。
2. 医患关系法律保护的重要性(1)维护患者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手段,保障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医患法律案例及分析(3篇)
![医患法律案例及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db0aa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0.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9年,患者李某因身体不适前往某知名医院就诊。
经该院医生诊断,李某患有“胃溃疡”,并开具了相应的药物治疗。
然而,李某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病情并未得到缓解,反而出现了加剧的趋势。
在李某的强烈要求下,该院再次对其进行了检查,最终确诊为“胃癌晚期”。
李某及其家属对医院的误诊行为感到极度不满,遂将医院告上法庭,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案件审理过程1.一审法院审理一审法院审理过程中,李某及其家属提交了相关证据,包括病历、医疗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明医院在诊断过程中存在误诊行为。
医院则辩称,其诊断过程符合医疗规范,不存在误诊行为。
法院经审理认为,医院在诊断过程中存在疏忽,导致李某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侵犯了李某的合法权益。
据此,法院判决医院赔偿李某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0万元。
2.二审法院审理医院不服一审判决,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遂驳回医院的上诉,维持原判。
三、案例分析1.医院在诊断过程中存在疏忽本案中,医院在李某初次就诊时,未能准确诊断其病情,导致李某在胃癌晚期才得到确诊,延误了治疗时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避免因误诊、漏诊等原因给患者造成损害。
本案中,医院未能履行这一法定义务,存在疏忽。
2.医院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医院因误诊导致李某病情加重,侵犯了李某的合法权益,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二审法院判决医院赔偿李某相关费用,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与公平。
3.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本案警示我们,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规范,提高诊疗水平,切实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患者也应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自身权益,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医患关系案例分析
![医患关系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e5e81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6.png)
——
——————第七组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患者吴某系孕妇,因得急性肠炎前往广州市某医院门诊就诊,当晚住院留医观查治疗。第二天,吴某认为 病情好转,便要求出院,医生为其开了处方药,胃乃安胶襄等三种药。 出院第二天,吴某服药后出现呕吐并晕倒现象,其家属便打120急救,并送到广州市另一医院抢救无效死 亡。患者家属认为某医院开的处方药胃乃安胶襄等三种药属于孕妇慎服药品,家属认为该医院存在过错, 索赔50万元未果。根据当事人的要求,请广州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经鉴定,某医院不构成医疗事 故,该医院为了妥善解决问题,主动提出给予死者家属1万元的安抚费,但死者家属不同意,认为责任在医 院。 几天后,数名死者亲友来到医院大厅闹事,再次提出要求该院赔偿死者家属50万元,否则将纠集人员到该 院拉横幅、静坐进行抗议,并威胁该医院,如不按死者家属的要求赔偿,将实施暴力打砸行为,让医院无 法正常工作。
案例导入
就此案例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和对策?
医护关系紧张的原因:
01
患者方面
03
立法司法方面
02
医疗机构方面
04
原因
患者方面:
患者自己缺乏对疾病科学的认识。 患者对医院的期望过高,一旦患者死亡或伤残 等,患者及 其家属就有一种人财两空的感觉产生不满情绪, 进而有可能采取过激甚至非法手 段、 是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少数医生缺乏医德。
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构建和谐医患关 系的根本措施之一。
结论:
综上所述,医患关系的对策是加强医患的沟通,医务人员和患 者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医疗机构方面
医疗机构方面:
一.医院未形成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的有效机 制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患关系及案例分析
班级:广医五院2013护本学号:2013501347 姓名:黄浩梅
陈东平,男,89岁,退休职工。
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某二甲医院收入住院,因为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股骨颈的血液供应差,常常难以愈合,医生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常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面对这样一个高龄、高危的病人,医生们给他进行了周密的术前准备:心电图发现病人有心肌缺血、房室交界性早搏;肺功能检查显示有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内科会诊诊断为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右上肺结核。
在住院期间,老人又2次发生疝嵌顿,都经过值班医师手法复位。
二医院外科医生们经过讨论,认为股骨头置换手术中麻醉风险极大。
然而,疾病的折磨使老人痛不欲生,曾先后3次在病床上自缢,都被家属和同房的病友发现。
自杀不成,老人就绝食,看见老人在无情地自我摧残,家属看在眼里,心如刀绞。
按目前技术而言,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不是难度特别大的手术,该院每年有数十例手术成功的经验,完成这样一例手术应该没有问题。
但是,面对这样一例病情复杂的高龄病人,加上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又有谁不害怕呢?最后,患者亲属经协商决定,为了使医生解除后顾之忧,为亲人解除痛苦,明确提出来要进行医疗公证。
于是在术前一天病人的儿子周林祥和某医院医务人员一起到公证处办理了公证手续。
随后,医院进行了反复的研究、论证,制定了周密的麻醉和手术方案,顺利地完成了手术。
案例分析:
结合我们的案例来看医患关系实质上是,患者对医疗机构就其特定疾患的治疗提出要约(如案例中患股骨颈骨折后前往医院看病),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要约给予承诺,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了两个以上的医疗方案供患者选择(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但麻醉风险极大;2.普通药物治疗无法彻底根除病人痛苦),患者选择了其中一种医疗方案(选择第一方案且进行医疗公证)。
因此,医患关系是医疗机构与患者及其亲属之间因诊疗护理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义
务关系,属于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医患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即医疗服务合同关系。
医疗机构是患者治疗疾病为目的,其治疗方案经医疗机构充分说明,由患者选择其中一种治疗方案,并接受治疗的合同。
诚然,医生的压力很大,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任何人都压力大。
没有不烦的人,也没有不烦的事。
温总理要照看全国人民,还要关照世界人民,压力大;小学生要考试,还要练习钢琴,压力也很大。
当医生确实烦,问题是,我们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要做好。
做好工作就要调控压力,所谓压力管理,需要做管理好我们自己的情绪。
所以,医患沟通很大一部分重要的内容是做“情绪管理”。
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来说,“医”主要是指医疗单位及其医务工作者。
医疗单位不仅包括各级各类医院、乡镇卫生院、疗养院和门诊部,还包括各种诊所、卫生所、医务所等;医务工作者包括各级各科医生、护士、医学教学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医技人员和医学科学人员等。
“患”是指接受诊疗的人及与其相关的人或组织。
如果诊疗护理过程没有导致病人死亡,就必须由病人本人提请医疗纠纷的处理。
当然,按照法律的规定,病人可以委托家人、亲友、律师等人充当代理人,以病人的名义,具体实施解决医疗纠纷的工作。
如果在诊疗及护理过程中病人死亡,那么他的利害关系人就可以取代患者而成为医疗纠纷的主体。
死者的配偶、子女、父母等都可以成为利害关系人。
医患关系中,作为承诺方的医疗机构的承诺行为在特定条件下并不完全是自愿的,如对无医疗费用保障或危急重病人的就诊要求不得拒绝;医疗行为可能发生患者不期望的后果,如难以避免的并发症。
不能以治疗的效果作为合同是否按约履行的判断依据。
由于个体的差异,相同的服务不必然获得同样的成果。
所以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定要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在我国实行深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医患关系日趋复杂,其范围也必将日趋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