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段的作用
[全]阅读理解考点分析-句段在文章开头 结尾的作用
阅读理解考点分析-句段在文章开头、结尾的作用结构手法常考题型分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文章第5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结构手法概念结构手法又称结构技巧、结构方法。
是文章的骨骼和布局,是为了表现文章内容对材料的组织安排,是对文章形式进行的总体设计。
结构一般包含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线索和顺序四组八个要素。
结构手法之开头结尾的抓分词开头: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介绍背景说明缘由,总领下文,统领全篇。
引出下文,抒发感情,渲染氛围,奠定基调,铺垫伏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揭示主题,首尾照应,照应文题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升化感情,照应开头,照应题目,呼应全文,委婉含蓄,意犹未尽,发人深省,暗示主题。
知识点举例分析:1、开门见山,如《一起长大的玩具》的开头:“忘记了是在哪一年的庙会上,看到了一种通体漆黑的泥玩具,形状像狗,又像猴,有的像独角兽,有的像九头燕,奇禽怪兽,多的是,我一时看得眼花缭乱。
”开篇直接点明本文的写作对象是玩具,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注意这里说的“题”主要是指“标题”而非“主题”或写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均可起到开篇点题的作用。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有些文章的开头设疑或提问,往往能起到制造悬念、抓住读者、激发阅读兴趣的效果。
如宗璞《紫藤萝瀑布》的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看似一句不起眼的话,却能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作者为什么会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读者的心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3、总领全篇,引出下文有些文章在开头用简洁的话语概述全文的总体内容,后文围绕这一概述从不同方面具体描述,这类文章的开头即起到了总领全篇并引出下文的作用。
如《只要翻过那座山》的开头即是此类:“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开头用一句话总领全文,点明后文。
4.总结全文,升华主旨部分文章在结尾处从内容、结构或情感的角度对全文进行总结,并通过议论或抒情对文章的主题进一步挖掘,使之更加接近事理的本质。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一)整理
一、开头(一)开门见山1.《草原》直接描写了草原的色彩之美和静态美,情景交融,写出了草原绿、广,生机勃勃的景象,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内心对草原的赞叹,使读者与之共鸣。
2.《丁香结》开篇就直入“丁香花”的主题,把要写的主要景物直接了当地摆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似乎“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惊喜以及不确定的心情。
“探”“窥”“惹”把丁香花拟人化了,表达了丁香花的可爱。
“缀满”说明了丁香花的数量之多。
3.《开国大典》开篇就直入“开国大典”的主题,把要写的事情直接了当地摆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开头直接写出来参加开国大典的人,从三个“有”字写出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数之多。
体现了开国大典的庄严隆重,声势浩大。
4.《竹节人》开篇就直入“竹节人”的主题,把要写的事物直接了当地摆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开头直接写出了竹节人受全班欢迎,也体现了作者儿时的童趣。
5.《盼》就直入“雨衣”的主题,把要写的事物直接了当地摆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妈妈送的雨衣与斗篷式的雨衣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作者对妈妈送的雨衣的喜爱,为后文作者盼下雨埋下伏笔。
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开篇就直入“鲁迅先生为人着想”的主题,引人入胜,把要写的人物直接了当地摆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开头直接写了鲁迅先生受人爱戴,联系后文鲁迅先生帮助他人,体现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品质。
总结:所以开门见山的好处是:以开门见山式开头,开篇就直入主题,引人入胜,把要写的人、事、物直接了当地摆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二)交代故事背景1.《狼牙山五壮士》以背景交代式开头。
文章开头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文章发生的时间“1941年秋”,交代了文章发生的地点在“狼牙山一带”,交代了战争时长为“一个多月”,言简意赅地交代了战斗状况,渲染了紧张、激烈的氛围。
2.《月光曲》以背景交代式开头。
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两百多年前”,增添了悠久的历史色彩。
交代了人物的背景,身份是“音乐家”,名字是“贝多芬”,国籍是“德国”。
“作用”题和“含义”题的答题方法
[2014高考备考]“作用”题和“含义”题的答题方法一、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一)、找准位置1、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1)开篇点题,统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位于文章中间段(或句)的作用①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②前后照应。
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
⑷为下文作辅垫。
⑤衬托作用。
⑥渲染,烘托气氛。
⑦推动情节的发展。
3、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1)总结全文,归结主旨;(2)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3)卒章显志,点明题旨;(4)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5)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6)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二)、答题三个避免点:一是避免空对空。
例如要点出具体强化了什么样的主题,而不能笼统地说强化了主题;二是避免实对实。
作用试题一般是需要提炼和体会的,不能把文本呈现出来的东西直白地摆出来,要分析和升华;三是避免想当然。
作用试题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作用,不是想当然的东西,一定要在文本中找到切实的依据在下笔。
[典例分析]例一:2009江西卷《木车的激情》张炜17.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有什么作用?【答案】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作铺垫: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的强大和值得信赖。
【解析】现代文阅读中文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如果这句(段)话在开头,一般思考: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例二:08北京卷《碧云寺的秋色》18.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回答下面问题: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
【解析】考查的内容在文章第三段,即在文章的中间部分,故有承上启下之说,启下文对秋色的集中描写。
段落内容结构的作用
段落内容结构的作用角度一:段落位置思考(一)开篇段1.开篇点题2.统领全文3.交代:人、起因、结果4.交代背景(环境)5.带出下文6.设置悬念7.搞铺垫8.埋设伏笔9.打下感情基调10.渲染气氛营造氛围11.唤起写作兴趣(二)中间段1.承上启下(过渡阶段)2.交代:人、事、因、经过、结果3.交代背景(环境)4.设置悬念5.搞铺垫6.埋设伏笔7.对照/衬托/衬托8.渲染气氛/营造氛围9.阐明中心10.烘托人物心情11.联结(三)结尾段1.总结全文2.点明中心3.深化主题4.升华情感5.引起思索、引人深思6.照应前文或题目7.首尾呼应角度二:从阅读理解四个方面来解答(一)内容1.统领全文2.总结全文3.渲染气氛4.营造氛围5.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二)结构1.承上启下(过渡)2.承揽上文3.引出下文4.联结前文/题目5前呼后应6.斥责具体内容(三)表达1.设置悬念2.做铺垫3.铺设伏笔4.对比5.衬托(正裹、凸现)(四)情感主题1.打下感情基调2.生化情感3.斥责中心4.深化主题5.引人深思6.烘托人物心情例题指路:一、开头段的作用1统率全篇“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夏感》夏感梁衡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泠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融化一样。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薄播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血肉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轻飞慢舞的蜂蝶不见踪影了,却换得恼人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
火红的太阳蒸煮着金黄的大地,麦浪跳跃着,溅得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溅得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是海浪坑口着一艘艘的船。
金色支配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划过田野,吹拂着已煮熟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奇险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引致一种雄浑之势,在田野上翻转,在天地间荡漾。
夏天至了。
夏天的色彩是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小说 开头和结尾段作用
文章开头段的作用
(结构+内容)
(一)结构上的作用:
1.总结全文;
2.引起下文;
3.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完整。
(二)内容方面作用:
1.开篇点题;
2.提示文章中心;
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等,交代人物;
4.交代时间发生的环境;
5.为下文买下伏笔或者铺垫;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结构+内容)
(一)结构方面作用
1.总结上文;
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
(二)内容方面作用
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
2.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
3.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
4.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阅读——理解段落作用课件(20张PPT)
家里有一点破铜烂铁、废旧报纸或塑料瓶什么的,父亲都会高高兴兴拿 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卖得的三五元钱,不再上缴母亲,装进自己的腰包作 “私房钱”,用于购买零食。
父亲以前生活节俭,从不肯到外边吃饭,也不吃任何零食。现在儿 成女就,没什么大的开支,他也就大方了,经常跑去买零食吃。父亲最喜 欢吃板肉夹烧饼。有一次父亲很委屈地在我面前告母亲的状:我每次都夹 一块钱的肉,只一次烧饼有点大,我夹了两块钱的肉,你妈就嫌我浪费。 我心里觉得好笑极了,这哪是印象中严肃古板、不苟言笑的父亲啊,分明 是一个馋嘴的孩子。我从口袋里掏出10块钱给他,让他专门用来买板肉夹 烧饼,并叮嘱他,不准告诉母亲。父亲高高兴兴的收下钱出去了。第二天, 我从厨房经过,听见父亲向母亲炫耀道:女儿给我10块钱,让我买板肉夹 烧饼,还是闺女对我好!
众的再创作。
•
2.由 于 未 被 阅 读 的 作 品 的 价 值 包 括 审 美 价 值 仅 仅 是 一 种 可 能 的 存 在 ,只 有 通 过 阅 读, 它 才 转 化 为现 实 的 存 在 ,因 此 对 作 品 的接 受 具 有 艺 术本 体 的 意 义 ,也 就 是 说 , 接受 者 也 是 艺 术创 作 的 主 体 之一 。
她听见草叶们伤悼的哭声,听见空山长长的祈祷;覆盖 她吧,天空!还有大漠,还有沼泽。让一朵柔弱而美丽的 灵魂安息。
茫茫大地,只遗下几片殷红,几声空怅的回音。
1、说说,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照应题目;总领全文鹤的特点,引出下文对 鹤的描写
父亲越来越小 父亲理发回来,我们望着他的新发型都笑了—后脑勺上的头发齐刷 刷地剪下来,没有一点层次,粗糙,玩劣如孩童。 父亲50岁了,越来越像个孩子,走路从不抬腿,脚蹭着地,嚓嚓嚓 地响,从屋里听,分不清是他在走路,还是我那8岁的侄儿在走路。有时候, 饭菜不可口,他执拗着不吃;天凉了,让他加件衣服,得哄好半天。 父亲很有点“人来疯”。家里来个客人,父亲会故意粗声大气地跟 母亲说话,还非要和客人争着吃头锅的饺子———他明知道家里有客人, 母亲不会和他吵架。客人一走,父亲马上又会低声下气地给母亲赔小心。 每次父亲从外边回来,第一句话一定是:你妈呢?如果母亲在家, 父亲便不再言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母亲不在家,父亲便折回头骑 上自行车到处找,千辛万苦把母亲找回来了,又没有什么事。有一次,父 亲晨练回来,母亲说:出去之前也不照镜子,脸都没洗干净,眼屎还沾在 上面。父亲不相信:我出去逛一圈了,别人怎么没发现,就你发现了?母 亲觉得好笑:别人发现也不好意思告诉你呀,都这么大的人了。
(完整版)结尾句段的作用
结尾句段的作用一、思考角度1、结构2、内容二、作用结构方面的作用:1、总结上文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3、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方面的作用: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2、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3、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
4、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5、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三、答法示例:此段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四、题型示例1、《干洗心灵》结尾段落的作用总结全文,,通过议论点题,是读者明白干洗心灵的寓意,贪婪谎言自作聪明好比蒙在我们心灵的尘垢,需要经常清洗,不断濯涤,才能让我们的心灵一直保持清莹和圣洁。
2、《雪中小卓玛》品味最后一段,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其作用:照应第一段,同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小卓玛给人们带来的的温暖和感动,升华了主题。
3、《白苍鹭》文章13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4、《母亲石》是分析第五段在全文中的作用: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名文章的中心。
深化文章的主旨,在赞颂母爱伟大的同时,警醒天下儿女更多关爱母亲。
5、《系在风筝线上的……》第八段划线句子的含义的理解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尝尝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有时模糊,却是永难忘怀的。
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恋之情。
6、《原谅》结合求安稳,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听到女儿得经历,我被陌生人对女儿的原谅神圣感动了,为女儿能有这样一份原谅别人的爱心而欣慰,为自己差点伤害了那位女侍而愧疚。
语文首尾段的作用
语文首尾段的作用
1. 引起读者的兴趣:首段通常是文章的开场白,它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吸引他们继续阅读下去。
一个好的首段可以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趣的事实或生动的描写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建立背景和氛围:首段还可以为文章建立背景和氛围。
通过描述时间、地点、人物或事件等元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节。
3. 引出主题:在大多数情况下,首段会引出文章的主题或核心观点。
它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用名言或直接陈述主题来引导读者进入文章的主要内容。
4. 总结全文:尾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强调文章的重要观点或主题。
它可以帮助读者回顾文章的内容,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 留下深刻印象:一个好的尾段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在读完文章后仍然能够记住其中的要点或情感。
6. 呼应首段:首尾段之间可以形成呼应,使文章更加完整和连贯。
尾段可以通过提及首段中的元素、回答首段提出的问题或以类似的方式结束来实现这种呼应。
7. 引发思考:尾段也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促使他们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它可以提出问题、挑战传统观点或提供新的视角,激发读者的思维。
总之,首尾段是文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建立文章的背景和氛围,引出主题,总结全文,留下深刻印象,并引发读者的思考。
通过精心设计首尾段,作者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影响力。
段落的作用
结尾段的作用
①一般是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点明主旨,深 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②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③也有暗示主题或者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解题思路: (1)结尾段与开头、题目比照,寻找结构关系: 照应题目、呼应开头(首尾呼应) (2)结尾段与全文、主旨比照,理清二者关系: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暗示主题、深化中心 (3)结尾段表现作者的情感。
答: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 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 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 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二、比较长,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 作用: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 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三、如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 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作用:衬托 (或烘托、铺垫)。如不一致,作用:反 衬。
答案:(1)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及对今天美丽富 饶的阳关的赞美(3分)(2)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 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3分)
总结
开头段的作用
一、如开篇点题,首段作用:总括全 文,点明主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 的某种感情。
二、如开篇没点题,首段作用:引出 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 做铺垫。
三、如开篇景物描写,首段作用:结构 上,它起铺垫作用;景物描写上看,勾 勒环境,提供背景,或渲染气氛。
四、如开篇连续发问,首段还兼有引人 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
答: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 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 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 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二、比较长,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 作用: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 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开头结尾段 内容与结构作用
记叙文阅读训练句段的作用:一、思考角度1、结构2、内容二、作用(1)开头句段作用:结构方面的作用:1、总领全文2、引起下文3、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方面的作用:1、开篇点题.2、提示文章中心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等4、交代时间发生的环境5、为下文买下伏笔或者铺垫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2)结尾句段作用:1、总结上文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3、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方面的作用: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2、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3、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
4、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5、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三、答法示例:此段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四、题型示例1、《干洗心灵》结尾段落的作用总结全文,,通过议论点题,是读者明白干洗心灵的寓意,贪婪谎言自作聪明好比蒙在我们心灵的尘垢,需要经常清洗,不断濯涤,才能让我们的心灵一直保持清莹和圣洁。
2、《雪中小卓玛》品味最后一段,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其作用:照应第一段,同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小卓玛给人们带来的的温暖和感动,升华了主题。
3、《白苍鹭》文章13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4、《母亲石》是分析第五段在全文中的作用: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名文章的中心。
深化文章的主旨,在赞颂母爱伟大的同时,警醒天下儿女更多关爱母亲。
5、《系在风筝线上的……》第八段划线句子的含义的理解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尝尝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有时模糊,却是永难忘怀的。
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恋之情。
6、《原谅》结合求安稳,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听到女儿得经历,我被陌生人对女儿的原谅神圣感动了,为女儿能有这样一份原谅别人的爱心而欣慰,为自己差点伤害了那位女侍而愧疚。
(3)中间句段作用:结构方面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1、暗示。
散文段落的作用 标题的作用
(局部思路的分析概括)
散文句段“作用题”的设题四个方面:
一、首段的作用 二、末段的作用 三、中间段的作用 四、引文的作用
答题三个维度: 内容、结构、手法、表达效果等
一般要点包括:内容作用+结构作用
开头段的作用:
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 为下文写……张本
奠定文章感情基调,呼应下文…… 为下文……做铺垫
4.最后一句往往还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解题思路:
(1)把结尾段内容与开头、题目比照,寻找 结构关系:
照应题目、呼应开头(首尾呼应、照应) (2)概括尾段内容与全文、主旨比照,理清 二者关系: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暗示主题、深化 中心 (3)读语言、辨风格,体会结尾段的表达效 果,表现作者的情感。
一、中间段如果比较短,且描写的物象(即散文 写作的对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 象,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 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
二、比较长,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作用: 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 应前文。
三、如描述的是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 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作用:衬托(或烘托、 铺垫)。如不一致,作用:反衬。
渲染……气氛 引人深思(设置悬念)
一、如开篇点题,首段作用是:总括(领起)全 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奠定感情基调)。
二、如开篇没点题,首段作用:引出(开启)下文, 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三、如开篇是景物描写,首段作用:结构上看,它可 能是铺垫作用;内容上(景物描写上)看,它有 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渲染(营造)某 种气氛。
回 穿上棉袄了” (《孔乙己》 )。文
中考考点:开头、结尾、过渡句段的作用
中考考点:开头、结尾、过渡句段的作用开头句段的作用一、思考角度1、结构2、内容二、作用结构方面的作用:1、总领全文2、引起下文3、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方面的作用:1、开篇点题2、提示文章中心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等4、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文章感情基调。
5、为下文埋下伏笔或者铺垫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三、答法示例:此段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题型示例:1《像向日葵一样灿烂》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交代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我的心情,为下文做铺垫。
2《陌生的拥抱》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交代时间发生的原因,为下文做铺垫。
3《像一棵树鞠躬》开头几段多出描写专垛,有何表达作用具体形象地表现榆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反衬榆树固执顽强的生命力。
4《白苍鹭》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年轻人的口哨声,这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两次口哨声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5《美丽的谎言》开头两段似乎与“谎言”无关,可以删除吗?为什么不能删除,因为这两段交代了妻子患病住院和他们家境不好的情况,为下文写丈夫不得不编织美丽的谎言和我见证他们深沉的爱做铺垫。
6、《我看到了一条河》谈谈你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的理解这个题目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地点,也意在说明“我”找到了一次挑战的机会,看似直白,实则含义深刻。
中间句段的作用如果这段话在文章中间,则分析:①承上启下的过渡(绝大多数情况是这种作用,其他作用极少见);②总结上文③领起下文(注意:分析文章中间段的作用,往往是只分析结构上的作用,如果考题问这句话在内容上的作用,可能是:a点题。
b抒情议论,揭示中心。
c抒情议论,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由事及理。
考中间段在内容上的作用的题极少见。
)结尾句段的作用一、思考角度1、结构2、内容二、作用结构方面的作用:1、总结上文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3、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方面的作用: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2、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3、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
记叙文阅读理解:结构作用(标题、首尾段)实战练习题解读和指导
高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结构作用(标题、首尾段)实战练习题解读与指导1、首尾段的作用体会《列车上》一文开头段的作用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透顶。
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
渲染列车上所见所闻的单调乏味,表现“我”无聊的心境,(内容)引出下文“我”找同行者聊天的情节。
(结构)体会《留两个柿子看树》开头段的作用小时候,父亲在外地,母亲一人担起了家中所有的农活,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在生活中母亲处处教导我们节俭,摘柿子的时候不论大小都让我和弟弟摘下来。
交代小时候的家境和母亲的勤劳节俭,(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总领全文。
(结构)体会小说《雪墙》一文开头段的作用99号楼的供暖锅炉在天空第一次飘雪花的时候轰隆启动了。
从早晨四点半到晚上九点半一直发出呼呼啦啦的吼声。
不时还有一辆卡车碾过楼侧的地面,轰隆隆向锅炉房倾倒黑煤,于是粗大的烟囱冒出的的黑烟和着呼呼啦啦的吼声,随西北风压向99号楼。
首段的环境描写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突出了天气和环境的恶劣(这也是作为环境描写的句子的一个基本作用,这句是从内容上分析首段的作用)为下文写101状告热力公司作铺垫(或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101这一人物的活动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这是从结构上进行分析,再者,记叙文中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常常具备以下特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体会《只管向前奔跑》结尾段的作用没错,大千世界中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的障碍,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就会抵达梦想的前方。
总结全文,(结构)点明并深化中心。
(内容)体会《爱的尊严》一文的结尾段的作用⑭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真不该那么对他。
⑮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
08议论文:首尾作用(师)
议论文:首尾作用【知识解说】议论文开头和结尾在文中的作用比较特殊,且开头的作用经常被考查到,所以将这个主题专做一讲。
议论文的开头大致有两种方式,一是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论题或论点;二是以某种方式引出论题或论点。
考题中常见的是第二种情况。
所以开头段的作用的答题方式是:①概括内容,指出其特点(如引用古诗、名言、故事,用设问句,等等);②引出本文论题XX或论点XX;③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对XX问题的)思考。
(④还需要思考开头是否能作为论据证明论点,或是否照应标题、与下文是否有其他关系。
)议论文的结尾有这么几种情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重申论点,发出号召,补充论证,前后照应。
【例题精讲】(22一模·浦东区)(进才)敢于推翻自己①据传苏轼有一次去拜访王安石,正巧赶上他外出没在屋。
苏轼看到桌上留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使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
后来苏轼被贬到南方某地,一天,闲来无事的他听见天上有只鸟叫声奇特,便问这是什么鸟,当地人回答:“明月鸟。
”过了不久,他又在庭院中看见经常有一些黄色小虫钻进花心,便问当地人这虫叫什么名字,当地人回答:“黄犬虫。
”苏轼想起改诗的事,不禁汗颜。
②可见,苏轼是敢于推翻自己的。
其实,敢于推翻自己,是不容易的,不过这是可以修炼达成的事。
如果悟得其中的奥妙,必将受益无穷。
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未经自省的人生没有意义”。
善于自省,就是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理清自己的优长短处,进而敢于推翻自己。
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④很多时候,否定别人容易,推翻自己很难。
不敢于“自我否定”或者不愿意“自我否定”的人,不能正视自身缺点短板,就可能满足于一时的成绩,很难取得长足进步,甚至功亏一篑,走向绝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在世,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也不可能一直处于低谷。
每个人要成长、成才、成功,要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应该在不断推翻自己、完善自己中披荆斩棘、奋斗到底。
首尾两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首尾两段环境描写的作用1.首尾两段环境描写可以为读者营造出小说世界的整体氛围。
2.环境描写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3.通过首尾两段的环境描写,读者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小说中人物所处的环境。
4.环境描写可以增加小说的画面感,让读者更容易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5.首尾两段的环境描写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出小说情节的发展。
6.环境描写也可以为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更加清晰的背景和性格特点。
7.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作者可以为小说增添更多的情感色彩。
8.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想象小说中的场景和情节。
9.首尾两段的环境描写可以引出小说主题的重要线索。
10.环境描写还可以在人物对话之间增加一些情绪和暗示。
11.环境描写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可以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
12.环境描写可以为小说增加一种静态的美感。
13.首尾两段环境描写还可以为故事结局做铺垫。
14.环境描写的巧妙运用可以让小说情节更加生动。
15.通过环境描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16.环境描写可以为故事增添一种神秘感。
17.首尾两段环境描写也可以帮助读者对小说的整体情节有更清晰的把握。
18.环境描写还可以帮助读者感受到故事中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
19.环境描写可以让小说更加生动,增加读者的阅读乐趣。
20.通过环境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行为和情感。
21.首尾两段环境描写可以引导读者进入故事情境,帮助建立文学作品的氛围。
22.环境描写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感,使场景更加生动具体。
23.通过环境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的心情、情感和内心世界。
24.环境描写可以为故事奠定基调,为后续情节发展做铺垫。
25.首尾两段环境描写可以为读者呈现一幅宏大的背景画面。
26.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
27.透过环境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和细腻描绘。
28.环境描写有助于加强作品的整体观感和阅读体验。
29.环境描写的细节可以为故事注入更多的色彩和光影。
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文章的最后一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的作用是在文章的首尾起到贯穿全文、紧密结合的作用,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文章中,最后一段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回顾前文,因为最后一段是对文章精髓、前面论述的结果的汇总。
文章的最后一段一定要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观点,巩固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文章的精髓提炼出来,达到贯穿全文、紧密结合的作用。
最后一段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读者在离开文章时,不仅把本文的内容理解,而且还有深刻的感受。
文章的最后一段应将文中的主题思想做到一句话就能概括,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受到良好的外部影响,以致改变他们的行为或思想。
此外,文章的最后一段还应加强与文章开头的联系,使整篇文章呈现出“圆满”的结构,使文章有一个整体结构,完美地结束文章。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使整篇文章贯穿全文、紧密结合,使文章具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以及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的最后一段可以明显地界定与前面文章的关系,使整篇文章更加完整、更有条理。
在实际的写作中,无论文章的长短,最后一段都应做好,使最后一段成为文章精髓的集中体现,使最后一段成为文章的重点,从而突出文章的主旨,达到有力而圆满的结束。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尾段的作用
〔阅读方法点拨〕
古代作家对文章的开头都很讲究,所以有“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
“凤头”色彩斑斓,引人注目,给人以美的感觉。
结尾与全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
好的结尾,古人称它为“豹尾”,意思是说,像豹子的尾巴一样有力。
一篇文章的结尾自然、生动、有力,不仅能突出文章主题,而且能深化主题,给读者以启迪和鼓舞。
〔考题精选〕
例1:《长河落日扁》
①我很喜欢诗人王维写的《使至塞上》这首诗,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读来自然、贴切,全无笔墨雕凿痕迹。
但是,从来也没有人从科学的角度加以推敲过。
②前几年,偶然东临大海,隔着面纱似的薄雾观看跃然而出的红日。
咦?刚升起的太阳竟是略带一点扁的。
这使我想起了王维的诗,既然初升的太阳是扁的,落日怕也不会是圆的吧!碰巧,在一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落日是扁的,据观察是椭圆形的,短轴约比长轴短1/5。
后来,眼见又得到了证实。
……
⑦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科学道理呢!当然,我们不想以此来奚落王维,改他的佳作也大可不必,诗终究是诗。
我们只想用此说明:司空见惯、似乎理所当然的事,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
题目:本文首尾段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题思路、技巧、常见失误分析〕首段的作用往往是交代背景,引出话题或写作对象,揭示中心,直接抒发感情等。
尾段的作用有给上文的情节内容事件有个结局,照应开头结构严谨,扣题,升华主题,深化中心。
例1答案开篇提出问题——质疑“长河落日圆”,引出后文的科学道理,用古诗词名句开篇增强了文章的文
化底蕴,较为吸引人。
结尾引用诗句是为了照应开头,使结构严谨,并告诉读者诗句不需要改,因为诗歌是可以想像的,不要求完全符合科学道理,还交代了写作目的,即本文想表明的道理:司空见惯、似乎理所当然的事,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
也有一种题型是“首尾段可否删掉”,答题时可以删掉的首尾关键看是否有毛病:开头有两种“常见病”:一是离题太远,绕圈子;二是不必要的抒情。
结尾有三种“常见病”:一是
结尾以空洞的口号或表决心结尾,看上去慷慨激昂,其实苍白无力;二是结尾时说一些与内容无关的话,费力不讨好;三是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结尾时草草收兵,影响全篇文章的表达效果。
〔知能训练〕
1.文章标题:五十法郎奖金
每年进入十月,随着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法国出版界便热闹非凡,人人翘首以待,等候各种各样土产文学奖宣布。
文学奖花样百出,名称动听,其实很多评奖机构简陋得很,连办公的
地方都没有,评判要在咖啡馆或餐厅开会,就地宣布,看似浪漫,实有苦衷。
奖金最低的是最著名的龚古尔奖,50法郎,不够十块美金。
这个奖有93年历史了,和诺贝尔奖不相上下,早期奖金不低,只是瑞典人精于投资,把钱买了物业股票,法国人则不善理财,拿了钞票不放,光是1962年旧法郎换新法郎,一下子就跌去一百倍,此消彼长,到了现在,拿到两个龚古尔奖奖金还不够买一本获得龚古尔奖的小说。
奖金虽少,却是作家最渴望赢得的荣誉。
首先,这个奖被公认为法国最好的文学奖,历史悠久,口碑载道。
虽然不是每部都是传世之作,但有不少成为经典;新发掘出来的作者,有些后来成为大作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人熟悉的马尔罗是其中一位,他以《人类的境况》在1933年夺魁,戴高乐将军任内,他官至文化部长。
还有杜拉斯,1984年70岁时以《情人》获桂冠。
中国人对她不会陌生,这本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的越南为背景,男主角是一个中国华侨阔少,邂逅了一个法国少女,萍水相逢,经历了一场暴风雨式的疯狂爱情。
《情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拍成电影,上映时轰动一时。
其次作
品一旦获奖,立即“红腰带”加身,出版商在书本上加一条红纸,上书“龚古尔奖”,家家书店都把它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好像体育冠军站在领奖台,好不威风。
读者蜂拥而至,销路猛升,连续几个月占据畅销书榜首。
普通小说如果能够卖过一万册,可算畅销,其他文学奖作品,销量在3万左右徘徊,惟独龚古尔奖小说一枝独秀,多数超过20万册,还不算外国翻译本。
这个数字带给作者数百万法郎稿费,名副其实的名利双收。
至于那张50法郎奖金的支票,或者镶在相框里,挂到墙上;或者锁
在箱底,作为永远的纪念。
相信没有作家会拿去银行兑现。
题目: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
1.交代了50法郎奖金的处理方法和结果——或供奉起来瞻仰或压箱底做纪念,这50法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龚古尔奖”的荣誉名分,会带来很多稿费。
50法郎是名利双收的标志。
呼应第二段内容,扣文章标题,交代了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