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与程序》教案

合集下载

3.3计算机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3.3计算机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答案:选择编程环境时应考虑以下因素:任务需求、开发环境、性能、语言支持等。例如,如果需要进行Web开发,可以选择支持JavaScript的浏览器环境;如果需要进行系统编程,可以选择支持C++的集成开发环境(IDE)。
3.编程规范的重要性
-题目:请简述编程规范的重要性。
答案:编程规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代码的可读性,使代码更易于维护;统一代码风格,便于团队成员协作;减少编程错误,提高程序的稳定性;遵循最佳实践,提高程序的性能。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编程相关的拓展资源(如编程挑战网站、在线教程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在知识方面,学生对于计算机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的了解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可能曾接触过编程,对编程概念和语法有一定的认识;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此方面知识几乎为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既要满足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要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打好基础。
在能力方面,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逻辑思维清晰,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部分学生可能在这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反思方面,我认为自己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做得比较合理,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在讲解知识点时,我注重结合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和解答学生的疑问,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3.3.2计算机程序简介优秀教学案例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3.3.2计算机程序简介优秀教学案例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5.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本节课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情况和情感态度的变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指导。
本节课的案例亮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同时,通过问题驱动、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总之,本节课案例设计贴近生活、富有挑战性,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实用性和人性化。
1.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编程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自评,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提升情况和情感态度的变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机程序实例,如手机导航、购物网站等,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程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3.2计算机程序简介优秀教学案例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课题是“3.3.2计算机程序简介”,属于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程序作为计算机语言的灵魂,是信息技术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通过学习计算机程序的设计与运行过程,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初步的编程能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程序的定义、分类及特点,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简单的程序设计实例等。
3.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认识计算机教案_2

认识计算机教案_2

认识计算机教案认识计算机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方法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教师展示课件,展示现代各种各样第四代计算机。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

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2.新课讲授教师展示课件,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第四代计算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成本低。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

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教师提问:计算机硬件从外观和内部分别有哪些部件?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课件,总结:外观上: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内部构造:主板、CPU、电源、内存、显卡、硬盘、光驱、软驱、网卡等。

教师提问:看完这些硬件结构,那这些部件分别都起什么作用的呢?如果把计算机比如是一个人,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各个部件都起到人的哪个器官的作用。

教师展示课件引导讲解。

高中信息技术初步认识计算机系统教案[五篇模版]

高中信息技术初步认识计算机系统教案[五篇模版]

高中信息技术初步认识计算机系统教案[五篇模版]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初步认识计算机系统教案“初步认识计算机系统”教案[目的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未知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时]:1学时[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难点]:硬件系统的五大部件。

[教学准备] 硬件准备:多媒体投影仪软件准备:黑马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学习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也了解了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那么计算机是如何产生的呢?它的内部又有哪些部分组成呢?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这节课就来解答这些问题。

我们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新授内容]:1、计算机的发展史电子计算机是一种数字化信息处理设备,诞生于二十世纪中期。

很早以前,人们就曾经探求过使用某种器件来帮助计算。

中国古代发明的算筹、算盘等计算工具,为人类文明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此后,人类又发明了计算尺、机械计算机等。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

这台被称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电子计算机由18000个电子管构成,每秒约能运算5000次。

ENIAC的诞生宣告了开始用电子设备进行计算的时代的到来。

电子计算机从诞生至今的几十年间,其发展经历了四代: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20世纪50年代)、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70年代及以后)。

从集成电路技术开始的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在一块很小的半导体芯片上对电路不断的微小型化,使计算机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参见本节的小资料《摩尔定律》)。

3.3计算机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 教学案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3.3计算机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  教学案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3.3计算机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机基本组成。

2、了解常见的计算机设计语言。

3、能够灵活的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4、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重点和难点】:重点:1、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难点:1、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学法提示】: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内容精讲】:(一)了解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这样定义计算机的“程序”: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

简而言之,计算机程序就是指计算机可以识别运行的指令集合。

计算机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程序的运行过程(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时候,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者伪代码所描述的解决问题的算法都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还必须将算法按照一定的规则编写成计算机能够执行和运行的程序。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指一组用来定义计算机程序的语法规则。

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55-57 页内容,总结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

(1)机器语言:是由“0”和“1”这样的二进制代码指令组来表示。

每一条机器指令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操作(指出计算机应做什么)和被操作的对象(指出处理的数据或它的地址),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

(2)汇编语言:使用了一种类似英文缩略词且带有助记性符号的语言,来替代一个特定的指令的二进制串,每条指令都和一条机器指令相对应。

需要一个专门的语言翻译器,负责将程序中的每条语句都翻译成用二进制数表示的机器语言。

(3)高级语言:接近于数学语言或人的自然语言,并且不再过度地倚赖某种特定的机器或环境,必须经过翻译器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

【小组探究】:1、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机器语言 0011000000000101 00000100汇编语言MOV A ,5 ADD A ,2HLT……高级语言LET X = 5 + 2 PRINT XEND……2、算法、程序、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具有怎样的关系?3、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知识,了解高级语言的编译过程和解释过程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高中信息技术 粤教版 必修1: 计算机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 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 粤教版 必修1: 计算机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 教案
也叫符号语言。
·【案例讲解】同样的是
把加数9送到累加器中,汇编语言用到指令码‘mov’代表数据的传递,比较容易读懂并理解程序,纠错及维
护也变得更加方便了。
·计算机需要语言翻译程序将汇编语言语句翻译成用
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与特定的机器及微处理器相关,效率很高
但移植性不好。
5、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接近于数学语言和人的自然语言,简单又
●学生综合情况:对编程有挑战欲望,对信息技术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事物能够主动思考,乐于探究,积极尝试。
三、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在实际问题中体会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了解三类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思维:加强对算法、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认识,将知识建构、技能
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
● 运用教学的直观性原理,将课程知识用实例联系在一起,层层深入推进。
o 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o 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o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教学难点
o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五、教法及学法
●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 学法:学思结合、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播放视频讲解为什么0和1会
2、机器语言
·由“0”和“1”所表示的二进制代码指令组,通常被成为“机器语言”,是第一
代计算机语言。
·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操
作和被操作对象。
·【举例】图片展示把加
数9送到累加器中的机器指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生活化的例子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计算机。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被激发,但我也注意到在讲解计算机工作原理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对于抽象的概念,需要更多直观的教学辅助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
我发现,当使用动画或实物模型来展示计算机内部工作过程时,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对难点的理解也有所提升。这说明直观的教学手段对于抽象知识点的掌握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准备更多这样的教学资源。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广泛应用,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举例:介绍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计算机作用的认识。
2.教学难点
-计算机硬件的内部工作原理:虽然学生能列举计算机硬件,但理,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探索充满好奇心,但我也发现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硬件的认识不够准确,操作不够熟练。这提示我,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上,应该更加细致地规划,提供更多的指导,确保学生在操作中既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又能确保安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是由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组成的。它们共同协作,使计算机能够处理和存储大量信息。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中计算机领域信息与 技术教案优秀范文一

高中计算机领域信息与 技术教案优秀范文一

高中计算机领域信息与技术教案优秀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理解计算机领域的基本概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1.2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及功能。

1.3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应用。

2.能力目标2.1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2.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3.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3.2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领域的基本概念1.1计算机的定义与发展1.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2.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2.2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与功能3.计算机网络3.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3.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3.3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技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组成及功能1.2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应用2.教学难点2.1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与传输技术四、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的应用。

2.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的发展趋势。

3.采用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计算机领域的一些经典案例,如我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的研制成功,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计算机领域的基本概念讲解计算机的定义与发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起源、发展阶段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详细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等,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与功能,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4.计算机网络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拓扑结构及传输技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5.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

组织学生就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计算机硬件的性能、优化软件设计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认识计算机教案9篇认识计算机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

2.能正确朗读课文。

能读懂本课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2.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使用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小黑板、计算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思路及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

小结,过渡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1)联系上下文理解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2.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3.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老师评价)4.小结,过渡三、协作学习,解决疑难。

1.默读课文,试着自己读懂课文。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

4.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再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

a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c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

)2.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

3.师生共同归纳问题。

老师随即打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为什么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网络到底神奇在哪儿?(出示课件3)4.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以一小组为例,重点说明。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指导朗读,充分利用身边的多媒体辅助工具,例如投影仪,可出示课文内容,用各种方式读:例如指名读,评价,赛读;师范读)5.其他小组也可按照这个小组的汇报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

高中信息技术_认识计算机与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_认识计算机与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4.1.1 《认识计算机与程序》教学设计一、本节教材(一)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二)年级:高中二年级(三)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四)第四章 4.1.1 认识计算机与程序(五)学时数:1课时(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学生上机实践、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这节课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利用自己编制的简单程序《猜数字》引入,采用趣味游戏的方式引出本节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部分:在回顾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程序在计算机内部的执行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的认识。

第三部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内部的信息编码。

第四部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语言的发展,体验小程序,总结计算机程序的概念,为下节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3.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媒体的情况(1)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巡视指导?学生上机操作主要是体验小程序,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2)教师计划使用哪些设备、软件、课件或资源?本节课的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需要教师为教学设计的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及利用VisvalBasic编制的“猜数字”游戏程序、汉诺塔游戏、加密、解密程序。

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认识计算机程序的基本工作原理。

②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③认识二进制代码。

④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过程。

过程与方法:体验简单的应用程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消除学生对程序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让学生体会程序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6、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字编码7、教学过程4.1.1《认识计算机与程序》【学情分析】一、课前调查走进班级,了解学生现有水平(高二1班共52人)。

高中信息技术_优质课认识计算机与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_优质课认识计算机与程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利用通用工具软件解决类似文字处理、数据表格处理等内容。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他们对计算机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对于各种应用软件也知道是通过程序开发实现的。

但学生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了解不多,对于程序设计更是感觉到神秘和高不可攀。

学生渴望计算机能够更加听从自己的指挥,做更多不一样的事情。

效果分析:整个课堂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要求,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对在信息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了解,使学生对计算机和程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更好地了解了计算机以及程序的发展历程。

Excel中VBA的应用例子,也加强了学生对于程序学习的兴趣,为后续课程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反思导入环节,借助学校刚刚结束的合唱比赛作为问题背景,迅速使学生融入课堂,程序的例子也选择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的Excel的自动批阅功能导入VBA,比较自然。

在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的情况下,并没有简单对学习内容进行浮光掠影的介绍,而是抓住契机将计算机基本组成原理及程序运行机制进行了精心的组织,采用大量图片和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数据对比,将难以理解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并会根据问题积极思考,利用已有知识或身边的现象更好的解决问题。

由于理论内容较多,学生课堂活动较少,练习也没有在课堂上深入展开,是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的第四章的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程序设计一直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在第三章学习了使用通用软件工具来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将学习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个性化问题或特殊问题。

作为技术学科,本节课的内容更接近于计算机科学,科学味更浓一些,对于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要求也会较高一些,本节是第一课时,起到有效导入的作用,而对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程序运行机制的理论学习,也为后面的实践打下基础。

1.观看奥巴马号召“编程一小时”视频,思考为什么奥巴马会发出这个号召?2.查看老师提供的阅读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交流你对程序设计的认识。

2023年认识计算机教案

2023年认识计算机教案

2023年认识计算机教案2023年认识计算机教案1教学目的:认识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和防治教学重点:病毒的特性,危害形式一、病毒的定义从广义上定义,凡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

直至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病毒的历史1988年发生在美国的"蠕虫病毒"事件,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罩上了一层阴影。

蠕虫病毒是由美国CORNELL大学研究生莫里斯编写。

虽然并无恶意,但在当时,"蠕虫"在INTERNET上大肆传染,使得数千台连网的计算机停止运行,并造成巨额损失,成为一时的舆论焦点。

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病毒是80年代末出现的"黑色星期五","米氏病毒","小球病毒"等。

因当时软件种类不多,用户之间的软件交流较为频繁且反病毒软件并不普及,造成病毒的广泛流行。

后来出现的word宏病毒及win95下的CIH病毒,使人们对病毒的认识更加深了一步。

最初对病毒理论的构思可追溯到科幻小说。

在70年代美国作家雷恩出版的《P1的青春》一书中构思了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利用通信进行传播的计算机程序,并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三、病毒的产生1、开个玩笑,一个恶作剧。

2、产生于个别人的报复心理3、用于版权保护。

四、病毒的特征未经授权而执行。

一般正常的程序是由用户调用,再由系统分配资源,完成用户交给的任务。

其目的对用户是可见的、透明的'。

而病毒具有正常程序的一切特性,它隐藏在正常程序中,当用户调用正常程序时窃取到系统的控制权,先于正常程序执行,病毒的动作、目的对用户时未知的,是未经用户允许的。

高中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与程序》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与程序》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与程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计算机的根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能归纳总结程序设计言语的开展历程。

2.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感受计算机运行工作的神秘,培养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的根本组成、工作原理与程序设计言语的开展。

(难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都接触过哪些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等)教师总结:这些信息加工软件都是现成的程序,这些程序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通用问题,计算机为什么这么听程序的话它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计算机与程序。

(二)新课讲授1.计算机工作原理及组成播放计算机工作流程的介绍视频,提出问题:(1)计算机工作流程是怎样的(由中央处理器操纵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和数据,执行开机程序规定的一系列指令后,在输出设备上输出提示信息,等待用户通过输入设备让计算机执行新的指令)(2)流程中提到了哪些工作部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教师总结: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它能向其它部件发出指令并操纵其他部件进行数据传输;存储器是用来存放数据的;输入输出设备是用来输入和输出数据的。

教师展示工作流程图,提出问题:(1)图中将存储器又分为了哪些局部(内存、外存)(2)内存与外存哪个能与CPU直接进行数据传输(内存)(3)内存又可以分为哪几类(RAM、ROM)教师总结:存储器有内存和外存之分,外存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的仓库,可以长期大量地保存信息。

内存通常位于系统主机板上,CPU可直接与之交换信息,要运行的程序与数据只有调入内存前方可执行。

安排任务,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限时5分钟,商量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外存储及输入输出设备有哪些(外存设备:U盘、硬盘、光盘等;输入设备:鼠标、键盘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认识计算机教案「篇一」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据我观察现在的孩子们都渴望去探索电脑的奥秘。

但是,孩子们对电脑并不了解和认识,不能正确的运用电脑。

针对孩子们对于电脑的认识的情况,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通过孩子们对电脑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引下能亲自动手运用电脑来完成想做的事,使孩子们能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爱好。

活动目标1、初步对电脑简单的认识。

2、引导参加科学探究活动,培养敢于大胆的尝试和表现的能力。

3、让幼儿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让孩子们能正确的了解和运用电脑。

活动准备1、实物展示:(cpu、键盘、鼠标、光盘、u盘等)2、图片展示:(主机、显示器、内部部分硬件、打印机、扫描仪、数码摄像头等)3、课件――关于电脑的动画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1、播放动画片让幼儿对电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电脑的运用。

2、提问:小朋友们看了动画片,聪明的电脑是多么的神奇呀!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欢笑。

现在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看看电脑还能给我带来那些帮助?二、展开1、探索了解(通过掌握电脑的基本运用和认识了解,让孩子能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2、提问:(1)电脑帮助了我们什么?(让幼儿认识电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怎样帮助了我们)(2)电脑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观察电脑的结构组成,并能正确的说出电脑是由: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音响等组成)(3)教师:小朋友们学习了运用电脑以后,有怎样的收获?(通过对电脑正确运用的认识和掌握,让幼儿谈谈感想)(4)未来的电脑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3、示范讲解动手操作(1)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让孩子们学会简单的使用Windows中图画功能,并且让孩子们能动手画图。

(2)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让孩子们学会简单的使用电脑中的互联网功能,并且让孩子能从中收集喜爱的图片。

(3)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让孩子们学会简单的使用电脑欣赏喜欢的音乐和观看喜爱的动画片,并且让孩子们能学会简单的音频播放。

高中信息技术_认识计算机与程序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_认识计算机与程序教学课件设计

请求信号
4运据3取作5设、、12、算进指备、在控运器行令输由控制算从运,出输制器结存算分。入器到果储,析设的存通器结作备控储过中果何输制器输取放种入下中出数回操13,
存储器中。
数据流线
控制流线
4
再来一遍
计算“1+3”
= 100
运算器
1
3
程序+数据












入 01

1011
内存储器
100
指令、数据 输入设备
中央处理器(CPU)
数据流线
内存 外存
存储器
控制流线
输入
6
处理
输出
输出设备
计算机中数字电路的表示
利用灯光的不同明暗来模拟数值的大小,表示成十进制数
01234 56789
51
7
7
二进制数的数字有两个,分别为0和1,若也采用灯光来表示,就是
01
若有S盏灯这样出现
很快就能判断出 1 0 0 1 0 1 0 1 快速、准确
12
低级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
第一代 机器语言
完全由二进制的“0”,“1”组成的一些数字信息,只有计算机专 业人员才能掌握它的编写规则,但计算机可以非常方便的读懂。
第二代 汇编语言
• 机器语言难学难记难用,计算机工程师把1、0代码转换为有意义 的字符代码,便有了汇编语言,它编制出来的程序计算机无法直 接读懂,必须翻译成计算机语言。虽然比机器语言容易掌握,仍 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知识。
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4.1.1认识计算机与程序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4.1.1 认识计算机与程序3-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4.1.1 认识计算机与程序3-粤教版

程序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执行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实例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利用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执行过程。

教学方法:鸿合白板软件演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程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

程序是软件的组成部分。

程序加文档和数据共同构成了软件。

比如常用的社交软件、打字软件、游戏软件等。

那么程序是如何在计算机里运行并实现这些功能的呢?我们先来看屏幕上四幅图。

这四幅图显示了同学们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比如按时上学放学、听课学习、吃饭睡觉和休闲运动。

每一天都在不停的重复这些事情,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大家又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根据气温,选择穿什么衣服,根据课时,选择带什么课本,做作业时,根据你的理解,写出你的答案。

在这些重复和选择中,大家的年龄逐渐的增长,知识不断地提高。

而程序功能的实现也正是由程序代码的重复执行、选择执行和顺序执行来逐步完成。

重复也就是循环、选择和顺序,这三种结构就是构成程序的基本结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活动一:1、让学生思考并在学案上写出把托盘上的两种水果交换位置的过程。

2、选学生利用白板模拟这个过程3、教师展示交换过程或解释:两种方法的区别只是在于,先移动苹果还是香蕉,原理还是一样的。

每种方法有三个步骤,这三布要按顺序执行,不能跳过第一步执行第二步。

因为如果托盘B不空出来,托盘A上的苹果,就放不过去。

这个依次顺序进行的过程,正好体现了程序运行的过程,也就是从上往下逐行执行程序代码。

4、接下来编写程序来模拟交换水果。

先请同学自己阅读学案要求二中三句代码的意思,将变量A的值设定为B 意思是把托盘B中的水果放到托盘A中。

学生可以把代码的意思备注到学案上,以便理解。

然后对三句代码重新排列,实现交换水果的功能。

切换到屏幕批注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计算机与程序》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说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归纳出程序的编写与执行过程。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体会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学生提升动脑思考的能力。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体会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程序的编写与执行过程。

【难点】程序的编码方式和执行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教师多媒体展示案例:刘丽的妈妈是公司的总经理,她担心通过电子邮件与客户交流业务的信函被别人窃取,会造成损失,所以刘丽就向表哥请教有没有什么保护措施,表哥说可以在发送前用加密程序进行加密,收到后再用解密程序解密。

表哥告诉刘丽,这些加解密的软件可以从工具类软件中找到,但刘丽觉得用别人的软件来加密依然不放心,所以想自己来编写。

那么计算机程序是什么样的呢,它又是如何来进行工作的呢,如何进行编写呢?相信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就能够解答。

——导入新课——认识计算机与程序。

(二)新知探究
同学观看教学光盘中的教学课件“计算机和程序”,观看结束后,提问同学“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学生给出答案:“计算机主要有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其中存储器有内存和外存之分。


老师继续提问:“内存和外存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外存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的仓库,可以长期大量地保存信息。

内存通常位于系统主机板上,CPU可以直接与它进行信息交换,要运行的程序与数据只有调入内存后才可以被执行,一旦断电,其中的程序和数据就会丢失。


老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既然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组成,那么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协同来工作的呢?”
学生回答:“计算机通电后的内部工作过程是:由中央处理器(CPU)控制调用存储器中预置的程序和数据,执行开机程序规定的一系列指令后,在输出设备上输出提示信息,等待用户通过输入设备让计算机执行新的指令。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程序在计算机中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计算机是一种数字化电子设备,其中采用了大量的集成电路,尽管其中的电路设计非常复杂,但工作时每段电路只有两种状态,所以我们可以用0、1来表示相应的开关电路,那么我们就可以事先把需要执行的指令和处理的数据用1、0组成的二进制代码编写好程序,计算机就可以来执行程序进行工作了。


学生自行浏览课表,老师提问:“我们已经了解了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和程序的表示,那么同学们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过程吗?”
学生回答:“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三)巩固提高
学生小组讨论思考高级语言的执行过程并给出答案:人编写高级语言程序,经过翻译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程序计算机再进行执行。

(四)小结作业
1.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请学生查阅计算机程序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整理。

四、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