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学模式探讨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构建新时代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构建新时代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构建新时代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向前发展。
如何构建一种适合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实践,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实践和探索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背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无论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还是学习工具,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而我在过去的一年中,也在不断地尝试着各种教学方式,以探索出一种适合新时代的教学模式。
二、探索与实践1. 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教育领域。
我们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在我所教授的课程中,我尝试着使用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工具,积极地运用信息化技术。
我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课堂上,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等形式获得更加生动、形象化、直观的知识与信息。
例如,在课堂上我会运用多媒体工具呈现相关知识点,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缺乏积极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一份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课堂中我会运用课堂互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演讲等方式积极参与其中。
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更容易被课程所吸引,更容易记住知识点。
3. 开展实践活动在现代的教学模式中,知识和实践同样重要。
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我积极策划和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例如,在我所授课程的背景下,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的操作过程。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模式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本文通过对教学模式实践的研究,探讨了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了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
通过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言教学模式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因素,有意识地选择、运用和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教育行为。
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教学模式实践的研究,旨在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具体表现为:(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 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具体表现为:(1)设计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任务、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评价任务完成情况。
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育创新:新时代下的学习方式
教育创新:新时代下的学习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新时代下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强调个性化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育创新在新时代下的学习方式。
首先,新时代的学习方式强调个性化教育。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集体化的教学,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而新时代下的学习方式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例如,通过灵活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新时代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能力,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新时代下的学习方式通过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和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开展科技实践项目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另外,新时代的学习方式强调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和社会的快速变化,单纯的学历已经无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新时代下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快速学习、适应变化的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学习方法与心理健康课程,提供学习技巧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适应社会变化。
此外,新时代的学习方式还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培养。
而新时代下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科知识与综合素质的相互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重要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的学习方式是注重个性化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发展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
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设置和提供学习资源等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优秀人才。
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革,高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产业的需求,高校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研究和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强化实践教学在新时代的高校教育中,注重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实践教学也是学生走向职场的重要一步,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针对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增加实验、创新设计等实践课程的设置,让学生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和技能。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际操作和实时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结合。
三、引入多元化教学资源在新时代的高校教育中,教育教学资源的多元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可以引入网络教学、在线教育等教学资源,扩大教学资源的覆盖范围。
网络课程、在线课程等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解决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此外,高校也可以联合企业建立实践基地,引入一些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利用多方合作的教学资源,拓展教育教学领域。
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教学环境,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职业实践经验。
四、加强评估和反馈在新时代的高校教育中,评估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予以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教育教学质量。
新时代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型
新时代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语文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转型。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背诵,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而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批判性思维。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时代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型,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新时代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型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新思考和调整。
在过去,语文教学主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达和理解,对古代文化和经典文学的传授,而在新时代,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更加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指导。
新时代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型还需要注重教学手段和资源的创新利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教学手段和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多样化。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模式也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文学创作等方式,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新时代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型也需要注重教学评价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依靠考试和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在新时代,教学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如作业、口头表达、小组合作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过程。
新时代的语文课程体系也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养的培养,将传统的语文知识与现代科技、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
新时代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手段和资源、教学评价和课程体系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调整。
新型教学方式的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教学方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新型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新型教学方式的内涵、实践策略以及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型教学方式的内涵新型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项目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成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2.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索、合作学习。
3. 混合式教学: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
4.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新型教学方式的实践策略1. 项目式教学实践策略(1)确定项目主题: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确定合适的项目主题。
(2)设计项目任务:将项目主题分解为具体的任务,明确任务目标、要求和评价标准。
(3)分组合作: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任务。
(4)指导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项目进展进行指导,及时给予反馈。
(5)成果展示与评价:组织成果展示活动,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
2. 情境教学实践策略(1)创设真实情境:结合课程内容,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
(2)激发学生兴趣:运用多媒体、实物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4)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反思学习过程。
3. 混合式教学实践策略(1)线上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课程、作业布置、在线讨论等活动。
(2)线下教学:在课堂上进行面对面教学,开展实验、讨论、互动等活动。
(3)整合资源:将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教学资源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4. 个性化教学实践策略(1)了解学生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时代大学教师教学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新时代大学教师教学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发展一、引言教育是国家的基石,大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大学教师教学教育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本文将研究新时代大学教师教学教育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并探讨其发展的策略。
二、新时代大学教师教学教育模式的现状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授,学生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缺乏互动和创造性思维。
教育过程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2. 现代教学模式的探索面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许多大学教师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如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互联网教学等。
这些新模式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新时代大学教师教学教育模式的问题与挑战1. 资源不足大学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包括师资、教学设备和教材等。
然而,目前的大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师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2. 教师培训与素质提升新时代对大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大学教师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现代科技应用等多方面的能力。
然而,目前教师培训与教师素质提升的机制尚不完善。
3. 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新时代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他们更加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善于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
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教师们适应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
四、新时代大学教师教学教育模式的发展策略1. 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政府应加大对大学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数量、改善教学设备和教材等教育资源。
同时,大学应合理分配资源,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2. 健全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建立健全的大学教师培训机制,为教师提供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促进其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的提升。
3. 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新范式的实践探索(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新范式应运而生。
本文从教学新范式的内涵、特点、实践探索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学新范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教学新范式的内涵、特点、实践探索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教学新范式的内涵教学新范式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新范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教学新范式的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新范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新范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新范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多媒体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拓展教育教学空间。
4. 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评价。
教学新范式在教育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新范式的实践探索1. 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新范式强调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科技发展。
教师应关注学科前沿,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新范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评价改革。
教学新范式强调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
评价方式应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实践课新型教学模式(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实践课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实践课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实施策略以及优势,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一、实践课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 注重实践性:实践课新型教学模式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元化教学方式:新型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4. 信息化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多媒体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5. 跨学科融合: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践课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1.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设置多样化的实践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创新教学方法:- 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环节,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 翻转课堂:将课堂时间用于学生讨论、实践,课后通过视频、网络等渠道学习理论知识。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
4.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5. 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实践课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提高学习兴趣。
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实践
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实践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教育模式必须不断调整和变革以适应新的挑战。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模式的变革不仅仅是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更是对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的全面优化。
这一变革不仅关乎知识的传授,更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时代的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个性化学习。
过去,传统教育模式往往强调教师的单向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加凸显,教师则成为引导者和促进者。
个性化学习的实现,不再是简单的分层教学,而是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需求,以此来设计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案。
例如,在实施项目式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与兴趣安排不同的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索和学习。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线教育、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的形式变得多样化。
网络课程、慕课(MOOC)和翻转课堂等新兴形式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时间和节奏进行学习,这种自主权的提升大大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实现精准教学。
现代教育模式的变革也强调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培养。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单一学科知识往往无法满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
因此,跨学科的项目学习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促使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例如,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项目中,学生需要利用科学知识进行实地考察,利用数学进行数据分析,并通过艺术设计发掘创新解决方案。
这种跨学科的整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师生关系的变化也是新时代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师生关系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从而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抑制。
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究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教学方式应运而生。
本文以某学校为例,对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究实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新型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个性化、多元化、互动化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以某学校为例,对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究实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二、新型教学方式的实施背景1.教育改革的需要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新型教学方式的需求日益迫切。
新型教学方式能够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2.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日益丰富,为新型教学方式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3.学生需求的变化新时代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对个性化、多元化、互动化的教学方式有更高的期待。
三、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究实践1.教学理念的转变(1)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应发挥引导、组织、协调、评价等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3)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效果的提升。
2.教学模式的创新(1)翻转课堂。
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实现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
(2)项目式学习。
以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混合式学习。
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3.教学评价的改革(1)多元化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
(2)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
教学实践新模式(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实践模式。
本文将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探讨一种融合科技与人文的教学实践新模式。
一、新型教学实践模式的背景1. 科技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些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 社会需求的转变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3. 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新型教学实践模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
二、新型教学实践模式的核心要素1.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利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2.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通过数据分析、智能推荐等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3. 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践创新等方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互动式教学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 跨学科融合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思维等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跨学科融合有助于学生形成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三、新型教学实践模式的实施策略1. 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学校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建设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捷的网络学习环境。
教学实践的新模式(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教学实践模式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言个性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基于信息技术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的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基于信息技术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
2. 个性化学习内容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这些学习资源包括网络课程、电子图书、教学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
3. 个性化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如在线学习、移动学习、协作学习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习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4. 个性化学习评价基于信息技术的个性化学习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1. 构建个性化学习平台学校应搭建一个集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社区于一体的个性化学习平台。
该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1)学习资源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电子图书、教学视频、网络课程等。
(2)学习工具:提供在线测试、作业提交、学习笔记等功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新时代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型
新时代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语文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转型和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模式,而是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新时代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型进行深入探讨。
一、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问题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培养。
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局限于应试技巧,缺乏实际运用。
而且语文教学过分偏重于文本的解读和填鸭式的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理解度大大降低。
二、新时代语文教学模式的特点1.以学生为中心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已成为教学的中心。
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灌输者,而是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来提高语文素养。
2.注重实践应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开展阅读活动、写作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语文能力,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3.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摒弃了传统的死记硬背,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比如通过多媒体教学、项目化教学等方式,提供更加生动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构建综合素养教育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模式要构建起一套科学完整的综合素养教育体系。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比如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通过构建素养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文学作品的表演等。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时代新课程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本文将从新时代新课程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新时代新课程教学实践的意义1. 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
新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新课程教学实践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课程教学实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教学实践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 推动教育公平。
新课程教学实践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
三、新时代新课程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1. 转变教育观念(1)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改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
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探究式教学。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探究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3. 优化教学评价(1)多元化评价。
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过程性评价。
教师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
(3)激励性评价。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时代教育教学模式及其创新思路研究
新时代教育教学模式及其创新思路研究近年来,新时代教育教学模式一直处于不断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教育教学模式层出不穷。
随着教育思想的逐步深入,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经过了许多次转型和升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对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中,创新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素质。
教师是承担教育教学的重任,如何研究和创新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教师的必修课。
教师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从而在不断地发掘中积累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肩负起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和提供优质教育的责任。
其次,我们需要理解新时代教学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教学创新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在新时代,教学创新不仅需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升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教学创新可以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和创造者,积极探究真理、创新思路,在不断探索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而要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相结合,达到知识与技能的有效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真实场景模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其次,要注重学生分层教育,因材施教,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推动多元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创造力,让学生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应试机器”,而是一个有理性思考和创造力的人。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文化传承和自然环境保护。
教师应该重视自身的文化素养,注重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使其在升华自己的思想的同时也能够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现代化进程做出更多的贡献。
同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从小学习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
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已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教育界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以培养更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首先,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创新需要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
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通过个性化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升其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其次,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创新需要融合跨学科教学。
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是独立的,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导致知识碎片化和缺乏整体性的认识。
而跨学科教学则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通过跨学科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跨学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促进跨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创新需关注教育技术的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工具。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智能教学系统等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吸收能力。
同时,教育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个性化教学、开展远程教学、实施智能评估等,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此外,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创新还需要重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导致了地区之间教育质量的差异,而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可以弥补这种差距。
通过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建,可以让更多学生分享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
总的来说,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不断探索、实践,才能找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推动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
新时代下的教育探索模式研究
新时代下的教育探索模式研究在新时代下的教育探索模式研究中,我们需要认识到教育作为国家的根本大计和长远大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变革和科技创新的浪潮下,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需求。
在教育探索模式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当下教育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教育体制在满足时代需求方面已经显得力不从心,需要进行深刻改革。
推动教育体制的变革,强调人才培养的质量而非数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这是新时代下的教育探索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
其次,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当前教育的重要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探索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强调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性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新时代下的教育探索模式的创新方向。
此外,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养也是新时代下的教育探索模式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是教育质量的保障,因此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加强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将是教育探索模式研究的一个重点。
在新时代下的教育探索模式中,我们还需要关注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长远目标。
因此,不仅需要关注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和师资的不均衡,更要重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效益性,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的教育探索模式中,我们需要重视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养,关注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的教学实践模式包括(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需求。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实践模式,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实现多元化教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教学实践模式的内容和实施策略。
一、新教学实践模式的核心内容1. 融合科技与人文新教学实践模式强调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2)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远程教育,拓宽学生视野。
(3)强调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 多元化教学新教学实践模式倡导多元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个性化、差异化教学。
(1)翻转课堂:学生课前通过视频、网络等渠道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进行辅导、答疑和互动。
(2)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体验式教学:通过参观、实践、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强调自主学习新教学实践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
二、新教学实践模式的实施策略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2)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教学实践模式。
2. 完善课程体系(1)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创新性课程。
(2)改革教学方法,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实现多元化教学。
(3)加强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 构建多元化教学环境(1)建设数字化校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新时代教学版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有幸接触到新时代教学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
以下是我对新时代教学版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新时代教学版的核心理念新时代教学版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新时代教学版的教学方法1. 项目式教学:新时代教学版提倡项目式教学,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情境教学:教师应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多元化教学:新时代教学版倡导多元化教学,包括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在线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三、新时代教学版的教学模式1. 互动式教学:新时代教学版强调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翻转课堂:教师将知识传授过程放在课前,课堂上主要进行讨论、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效果。
3. 混合式教学: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4.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素养。
四、新时代教学版的实践体会1. 提高自身素质:新时代教学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 关注学生需求:新时代教学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 创新教学方法:在新时代教学版的指导下,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教学模式探讨从高校教学模式出发,以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别论述了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标签:教学模式;教师;学生;建构主义;奥苏贝尔1以學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刨造型人材的成长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材而非创造型人才。
这是因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是行为主义。
这种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就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众所周知,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
他们把个体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所谓“刺激一反应系统”,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但是他们不关心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
这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由于我国教育理论界多年来以认识论取代对教学过程中认知规律的研究,导致绝大部分教师不了解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不熟悉甚至完全不懂认知学习理论,这就为行为主义大开方便之门,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特别盛行。
由于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这种思想观念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贬斥、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
这就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人材赖以孕育、滋生和成长的全部土壤。
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
事实上,已经有许多有识之士通过中美两国学生不同特点的对比,看到了这个严酷的事实。
他们指出,美国学生在上课时可以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而在我们国家,除非老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容许学生这样做的,学生也决不敢这样做。
其结果是使中国的大学生与研究生和美国的同类学生相比,从总体上说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明显不如对方。
这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不仅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
而“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资源提供”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要素。
可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
实际上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
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
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诱发学习的内因);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学习的外因)。
目前常用的自主学习策略有“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自我反馈式”和“启发式”等多种。
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又是其不足之处。
由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所以上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正是建构主义理论本身优缺点的具体体现,在我们应用与推广建构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2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则比较复杂,因为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存在了几百年。
从17世纪30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来。
经过历代众多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努力,使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
其中比较突出的有19世纪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二十世纪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他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加以改造。
提出一种新的五段教学论寨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赞可夫的“发展观”(认为教学不仅应当为掌握知识和技能服务,而且应当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即儿童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最优化”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雙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教学方案,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
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以及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结构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绝大多数甚至9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教学目标的要求),加涅的“联结一认知”学习理论和他的“九段教学法”,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等等。
综观上述,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有关的众多理论,尽管其中每一种都对这一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真正能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对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给以全面支持的恐怕只有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
这是因为,学习过程既涉及认知因素,也涉及情感因素。
因此,若要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给以全面的理论支持,必须既研究认知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又要研究情感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为了能实现对教学过程的优化,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最好还能在上述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可以付诸实施的有效教学策略。
按照这样的要求,再来看看上述各种理论,不难发现,其中有些理论完全没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如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理论),有些虽然考虑了认知因素,但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坚持不够彻底(如加涅和布鲁纳的理论),其它或是对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影响重视不够,或是未能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只有奥苏贝尔对这三个方面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取得重要成果。
因此我们认为,以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作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恰当的(但是并不否认、更不排斥其它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也能对这种教学模式在某些方面提供支持)。
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内容较丰富,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动机理论”。
3两种理论的互补性与新型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
如前所述,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点与不足。
建构主义理论的突出优点是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其缺点则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而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甚至可能偏离教学目标)和忽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其突出的缺点则是强调传递一接受式,否定发现式。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地位,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因而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可见二者正好优势互补,由于这种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能兼取两太理论之所长并弃其所短,因此,它具有比较科学而全面的理论基础,不仅适用于指导网络教学,也可适用于指导多媒体网络环境的辅助教学课件脚本的设计与开发,从而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以便培养出更优秀的国家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