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共121页文档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教民
育国
成
第
立
十
初
二
期
章
的
目录
1 第一节 民国教育方针与政策 3 第三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2 第二节 壬子癸丑学制
本章导读
本章叙述了民国成立后教育界为改革封建教育、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 制所做出的努力和遇到的波折;介绍了民国初年学制的形成过程、基本结构、 课程标准及在实施中进行的调整;侧重论述了蔡元培的教育活动和思想。
民国教育方针,于9月2日由教育部公布施行,其内容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 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民国教育方针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因素,体现了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思 想。
三、 封建教育的回潮
民国成立后,教育部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封建教育的措施,力求 使教育的发展符合民主共和的精神。蔡元培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十分重视,在《开会词》 中一再强调这即是“中华民国成立以后第一次之中央教育会议”,“是全国教育改革的 起点”。
三、 课程标准
(三) 师范学校
1. 师范学校课程标准
按照《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规定,预、本科的课程为修身、教育、国文、习字、英语、 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农业(或商业)、乐 歌、体操,女子师范学校免农业(或商业),加家事、园艺、缝纫课,五年中英语开课总 时数也较男子师范约减三分之一。
民国时期的教育
民国时期的教育教育乃千秋之大业,"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
无论是在军阀割据,还是战乱时期,都十分重视教育。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
"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
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
""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
"等等。
《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
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
""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
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
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
《教育宪法》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艺术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国民经济之进展,随时提高其待遇。
"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
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
浅谈民国时期的教育
论民国时期的教育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 施密德特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大学,引起了美国教育界人士对中国大学的激烈争论。
对中国大学近年来久盛不衰的“做大做强”之风,施密德特说:“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
“他们的学者退休的意义就是告别糊口的讲台,极少数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有兴趣,除非有利可图。
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事业。
”“而校长的退休,与官员的退休完全一样,他们必须在退休前利用自己权势为子女谋好出路。
”“新中国没有一个教育家,而民国时期的教育家灿若星海。
”对于通过中国政府或下属机构“排名”、让中国知名大学跻身“世界百强”的做法,施密德特引用基尔克加德的话说,它们在做“自己屋子里的君主”。
“他们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教育的成功,他们竟然引以为骄傲,这是人类文明史最大的笑话!”中国大学近来连续发生师生“血拼”事件,施密德特认为这是大学教育的失败,因为“大学教育解放了人的个性,培养了人的独立精神,它也同时增强了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人更乐意与他人合作,更易于与他人心息相通”,“这种精神应该贯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
“他们计划学术,更是把教研者当鞋匠。
难怪他们喜欢自诩为园丁。
我们尊重名副其实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教师!”中国大学日益严重的“官本位”体制,施密德特也深感担忧,他痛心地说:“宙斯已被赶出天国,权力主宰一切”。
“文科的计划学术,更是权力对于思考的祸害,这已经将中国学者全部利诱成犬儒,他们只能内部恶斗。
缺乏批评世道的道德勇气。
孔孟之乡竟然充斥着一批不敢有理想的学者。
令人失望。
”施密德特为此嘲笑中国大学“失去了重点,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一贯保持的传统”,“课程价值流失,效率低,浪费大”。
他嘲笑说“很多人还以为自己真的在搞教育,他们参加一些我们的会议,我们基本是出于礼貌,他们不获礼遇。
”由于当前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系列困难,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作者:张耀玲来源:《神州》2012年第20期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的义务教育和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取得了卓有成绩的效果,对我国以后的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改革普及教育一、引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指1927年—1937年,这十年被称为光辉的十年。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都得到了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也迎来了民国以来的最好的发展阶段,各个领域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尤其是教育的发展最为抢眼。
在这个时期,我国仿造西方强国普及了义务教育,使国民素质得到提高,客观上也促进了经济、政治的长足发展。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概况1927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国民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在1928年颁布了《教育部组织法》,明确的规定了教育部是全国教育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并沿用至今。
并设置了一系列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法规,是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有了政策上的保障,为以后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执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京国民政府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这也成为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教育的一大特色,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的保障。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教师的待遇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当时小学教师的地位远远超过县长的地位,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对教师的待遇的重视与投入都相当的大,保证了教育活动的更好执行。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实现了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国培养出许多的杰出人才,推动了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理念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虽然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中国社会仍然处于比较动荡的时代。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教育事业仍然蓬勃发展,不可阻挡。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理念是不同于封建教育理念的,教育理念是整个教育体系最高的准则。
第十四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 1929年3月, 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以制定教育方针和政策为会议重要议题。国民党中央宣 传部提出《教育方针及其实施原则案》,强调教育为 “立国之大本”,教育方针须“适应民族与时代之需 要”,在全国统一、训政开始之际,确立教育方针和实 施原则尤为急迫和重要。
▪ 三、“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 ▪ (一)“整饬学风” ▪ 以三民主义统一青年学生思想。 ▪ (二)建立训育制度 ▪ 1929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实行
《中小学训育主任办法》,设立逊于主任和训 育人员,专事考查学生的思想、言论和行动, 在全国中小学实行训育制度。 ▪ (三)施行导师制
▪ 四、实行童子军训练和军训
▪ 2.教育具有历史性
▪ 杨贤江认为教育是因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也是在劳动过程中得以发展的。在不同的社会, 由于人们的劳动时间不同,由于人们的社会生活 需要不同,各个社会也就有不同的教育。他把教 育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阶段、奴隶社会阶段、封 建社会阶段和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并认为随着社 会主义的胜利,必然产生社会主义的教育。
▪ 为了严格控制学校和学生,作为对学生训育的组成部分, 国民政府在小学和初中实行童子军训练,在高中以上学 校实行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用管理军营的办法管理学 校,用管理军队的办法管理学生,其目的在于养成儿童 青少年的绝对服从意识、划一行动习惯、团体主义精神 和军事知识技能。
▪ 五、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 ▪ 1928年12月,教育部公布《中小学课程标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及评述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及评述摘要: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中国高等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陷入空前危机。
国民政府及时调整教育政策,采取内迁高校、整理课程设置、创设贷金制、教师资格审查等一系列措施,使中国的高等教育保留并得以发展。
战时教育政策更是体现出国民政府的远见卓识,为战时与战后教育发展、建设奠定了基础,在促进抗战胜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高等教育遭到了极大破坏。
国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政策,使高等教育适应了当时抗战与建设的需要,客观上保存了当时的高等教育,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效保证,也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最中心、最紧迫的任务是抵御外辱。
国民党政府适应抗战需要,适时调整了高等教育政策,试图通过实施一系列教育改革,促进战时高等教育的发展。
1.及时调整教育政策为了适应战时体制的需求,国民党政府于1938年4月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突出了关于战时教育的四项纲领;“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程,注重于国民道德之修养,提高科学的研究与扩充其设备;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予以适当之分配,以应抗战需要;训练青年,俾能服务于战区及农村;训练妇女,俾能服务于社会事业,以增强抗战力量。
”纲领成为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教育政策的总纲,确定了国民党抗战时期教育的基本原则。
同时,这次大会还颁布了由陈立夫主持拟定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提出战时教育的九大方针与十七项要点,全面表述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教育政策。
纲要中的九大方N-具体的表述内容是:“三育并进;文武合一;农业需要工业需要并重;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对于吾国固有文化精粹所寄之文史哲艺,以科学方法加以整理发扬,以立民族之自信;对于自然科学,依据需要,迎头赶上,以应国防与生产之急需}对于社会科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其原则应加以整理,对于制度应谋创造,以求一切适合国情;对于各级学校教育,力求目标之明显,并谋各地平均之发展;对于义务教育,依照原定期限,以达普及;对于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力求有计划之实施。
民国教育
上有信念,下有常识11月的北京,秋雨绵绵,我去建国门外大街参加一个文化沙龙,活动主持、央视女主播柴静在结束时,引用了作家邓康延评民国老课本的话:“上有信念,下有常识”。
上,是指老师、家长、社会精英。
下,是指小孩、平民百姓。
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好效果。
大人们有信念,有操守,有勇气和担当,国家民族才有希望,小孩有常识,知书识礼,才能健康成长为未来的栋梁。
刚好,邓康延先生前不久来川公干。
饭桌上,我对他说起北京的活动上,柴静引述了他的话(没办法,做传媒的总是太八卦)。
他进一步对我说:“百年教育史上,民国的老课本是一个巅峰。
我甚至觉得,在中国几千年教育史上,它都是一个巅峰。
”我深以为是。
我甚至打算更进一步说,民国时期的教育,含平民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育等,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教育史上的一个巅峰。
1912年1月,临时政府成立教育部,9月颁布新教育方针: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否定了清政府“忠君”的教育宗旨。
1921年,陶行知任总干事的“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以推动中西教育交流、研究中国教育实际问题。
1923年,晏阳初在烟台的扫盲教育效果显著,同年,平民教育推广到20多个省区……由此,以晏阳初、胡适、陶行知等为代表的改革少壮派,与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等为代表的革新元老派汇聚成了一股合力,共同推助中国教育的改进。
虽然战火纷纷,内忧外患,那真是一个大师辈出、精英涌现的教育的黄金时代。
因此,本刊封面主题呈现了这一期的《重温民国教育》,尽管,陈丹青先生在“民国范儿”的访谈里,已把民国的民风和士气说透:“单说民国的大学教育,今时休想望其项背。
当年浙江的中小学教师,是李叔同、丰子恺、叶圣陶……”,尽管,这两年出版界有民国教材的出版热。
但是,从课本到校园文化,从教师到教授法,民国教育还有哪些值得今天的教育者和家长们借鉴的,我们应该呈现。
应当说,最糟糕的教育成果当然是“上无常识,下有信念”。
民国教育
为什么民国时期中国教育能排世界前列民国时期不仅大师辈出,而且中国教育排世界前列。
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归纳起来有一下几点。
1、教育完全免费。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
”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
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
”“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
”等等。
2、教育经费。
《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
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
”“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业内人士可以对照60年前的这个标准算今天的账,看看有没有差距。
3、教师薪水。
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 元,助教160元-100元。
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丄府部长基本持平。
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 元、30元;而同期上丄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
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宪法》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艺术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国民经济之进展,随时提高其待遇。
”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
民国时期对教师待遇的重视和投入让今人望尘莫及,汗颜不已。
4、多样化的教育格局。
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14.5.14
教育社的成立
八、幼稚教育的新时期(三个时期)
实验改革活动的历史特点
15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各种法规的颁行
一、幼稚园的发展
二、《幼稚园课程标准》(重点识记
)
时间: 1932年正式公布
三个部分:
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 意义: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
职工学校建立了分级培训保教人员的机制婴儿教保园培训保姆边干边学边学边教幼稚师范学校培训幼稚园教师p171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园教师培训实验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园教师培训实验规定三年学制可分年结业课程设置相当完备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尝试强化为平民服务的意识积极开展编译工作积极开展教具仿制生产工作张雪门18911973鼓楼幼稚园的实验活动鼓楼幼稚园的实验活动五部五部分分一幼稚园课程试验中心制编制课程的方法
)
托儿所是苏区最早建立的学前教育机构
内务部 1934年2月颁布 《托儿所组织条例》 它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教育的指导性、
纲领性的文件
19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学前教育 (1937——1945)——简单了解
一、边区政府的革命领袖对儿童保育事业的重视 二、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及其分会的成立
2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实验与探索
“用批评的态度,介绍外国文化,整理本国文化” ——陶行知
3
一、香山慈幼院的大胆探索
北京香山慈幼院
创办人:熊希龄 教学管理负责人:张雪门 时间:1919年
熊希龄建北京香山慈幼院遗存实拍
4
建立了相互衔接的分级学前教育机构
第一校:婴儿教保园和幼稚园 第二校:小学 第三校:中等教育 第四校:小作坊和小农场 第五校: 职工学校
国民政府时期幼儿教育论文(全文)
国民政府时期幼儿教育论文一、政府确立与实施幼儿教育方针政策(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幼儿教育方针政策的确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对幼儿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一套幼儿教育制度。
首先确定了幼儿教育在新学制中的地位,1928年国民政府大学院召集全国教育会议对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进行了修改,之后形成了1928年的“壬辰学制”,幼儿教育沿袭旧制没有过多改动。
1929年10月教育部公布的《稚嫩园规程》中规定:“稚嫩园收受四足岁以上至六足岁以下稚嫩儿童,予以一年或两年之保育。
但必要时,得呈准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收受未满三足岁之婴儿,予以三年或四年之保育。
”①这些规定使幼儿教育在学制中得到了独立地位。
其次颁布了新的教育方针政策,1931年9月,国民XX第三届ZY执行委员会第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其中第一章就有关于稚嫩园的相关规定。
规定如下:“一、使儿童整个身心融于三民主义教育中。
二、使儿童个性、群性在三民主义教育指导下平均进展。
三、使儿童于三民主义教导下,具有适合实际生活之初步智能。
”②除了这些根本教育方针外,国民XX政府还制定了相关的幼儿教育政策。
如在《XX治下新教育之计划—训政时期施政大纲》中对幼儿教育做了规定:“一、于全国实验小学或师范附小设立稚嫩园。
二、研究稚嫩园各种设施,适合本国国情。
三、编写稚嫩园教材。
四、于各省师范学校内,酌设稚嫩师范科。
”国民政府还制定了稚嫩园课程标准,1929年8月29教育部颁布了《暂行稚嫩园课程标准》,包括稚嫩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及教学方法。
政府不仅重视幼儿教育的进展,而且重视幼教师资的培训工作。
国民政府时期前期这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使得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并促进了“中华民国”幼儿教育的进展。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幼儿教育方针政策的修订及补充国民政府后期,政府受到教育界人士和其他关怀教育的热心人士的影响,对幼儿教育方针政策进行修订与补充,使其充实完善。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
【摘要】: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的教育事业也陷入;【关键词】抗战国民政府教育政策;一.引言;11937年7月7日爆发的中日战争是“近代中日关;是中日两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武力等各方面的;国民政府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战时教育方针,出于;2陈钊:《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方针研究》,西北大学硕;二.抗战初期中国的高等教育状况;经过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摘要】: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的教育事业也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战争时期中国的教育到底该往何处去,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目的阐释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国民政府审时度势,从长远出发,制定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使中国的教育没有因战争的原因中断,反而在战火中不断的发展,较战前有很大的进步。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抗战国民政府教育政策一.引言11937年7月7日爆发的中日战争是“近代中日关系恶性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中日两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武力等各方面的生死对决,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当时国家的一切方针、政策、措施都紧紧围绕“抗战”这一中心。
然而,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对于在抗战时期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教育政策,当时的人们却有不同的意见,中国的教育该向何处去,在当时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之一。
一些人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不应更改;另一些人的主张与此完全相反,他们认为维持正常教育就是在坚持“亡国教育”,大中学校应全面转轨,变成各种战时短期培训班,直接为前线后方输送抗战人才;也有人主张一面对整个教育事业加以整理、充实、调整、改进、扩充,一面增加一些适应抗战需要的设施。
国民政府最初并没有明确的方针,而是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权衡,于1939年3月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议决以蒋介石提出的“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战时教育方针,主旨是维持正常教育体系不变。
国民政府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战时教育方针,出于“建国”“抗战”的双重考虑,而且因教育作用的滞后性而更强调其在“建国”的中的作用。
第七讲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二)
3、“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方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提出了“战时 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颁布了“一切仍以维 持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 办法纲领》,一方面采取战时教育应急措施,另 一方面维持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1938年制定 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规定了战时 教育的9大方针和17项要求。如三育并重、文武合 一、农村需要与工业需要并重、教育目的与政治 目的一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以科 学方法整理发扬我国固有文化之精粹,以立民族 自信;加速自然科学研究,以应国防与生产急需; 社会科学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求适合国情; 各级学校目标明确,谋求各地均衡发展;普及义 务教育依原计划按期实现,有计划地实施社会教 育与家庭教育。以上教育方针成为战时教育的指 导性原则。
由于沦陷区学校师生流亡到大后方者日益增多, 国民政府设立国立中学予以安置。八年抗战中, 前后办理国立中学34所,按设立顺序数冠名。设 有国立师范学校14所,国立职业学校14所。这些 国立中等学校都是公费住宿制学校,条件较优越, 但管理控制也很严格。 1938年12月从战时状态出发,通令西南、西北后 方诸省先行实行中学分区制。即根据省内交通、 经济、人口、文化、教育实际情况,划分若干个 中学区,各区内调整公立私立学校配置,每区设1 所完全中学、1所女子中学,并建设1所示范性学 校。
提出了学校系统方案,对1922年“新学制”
的中学部分有较大发动,不再将分科选科制 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其他方面与1922年学制 大同小异,如各级学校的年限也没有改变。 称它为“戊辰学制”。
从1929年起至1932年,国民党政府先后颁布了一 系列教育法令,如《大学组织法》、《专科学校 组织法》、《小学法》、《中学法》、《师范学 校法》、《职业学校法》、《国外留学法》等教 育法令,作为政府规范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法定 文件。 紧跟其后,教育部相应的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规 程,如《大学规程》、《专科学校规程》、《小 学规程》、《中学规程》、《国外留学规程》等, 并针对部分类别的学校颁布了课程标准,如《小 学课程标准》、《中学课程标准》等。以这些法 令,规程、标准为基础形成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教育PPT课件
第45页/共62页
• 中国人学习西方教育已经进入思想文化层面, 民主与科学成为思想旗帜。
• 对教育传统和现状的反思进入主动自觉的阶 段。
• 教育观念的转变促成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国
教育的繁荣。
• 癸卯学制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 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颁布并全国施 行的近代学制。
第31页/共62页
普通教育 师范教育 实业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初级师范学堂 优级师范学堂
初等实业学堂 中等实业学堂 高等实业学堂
第32页/共62页
工业、农业 商业、商船 实业师范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 开启了外接而非内发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 程。
• 非自然发生而是匆迫移植,局限性不可避免。
第14页/共62页
二、维新变法与普及教育的提出
改良主义思潮 维新变法运动
第15页/共62页
(一)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 改良派:19世纪60-70年代形成的思想群体, 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先导。
• 基本主张——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 政治:建立议会政治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 教育: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
幼童留美
• 1867年,容闳向曾国藩建议。 • 1872年,清政府考选12—16岁的聪慧幼童
120名,分4批赴美留学,学习年限为15年。 • 1872年,容闳率首批30名幼童赴美,中国
官派留学之始。
第13页/共62页
洋务运动的影响
• 洋务运动是一场迫于封建国家生存危机而进 行的挽救衰败统治的改革。
• 流亡日本期间,加入同盟会,创办多所新学堂; • 民国初,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 • 筹办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 • 提出“大职业教育主第义49页”/共6,2页提倡职业教育社会化。
浅谈民国时期的教育
论民国时期的教育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 施密德特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大学,引起了美国教育界人士对中国大学的激烈争论。
对中国大学近年来久盛不衰的“做大做强”之风,施密德特说:“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
“他们的学者退休的意义就是告别糊口的讲台,极少数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有兴趣,除非有利可图。
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事业。
”“而校长的退休,与官员的退休完全一样,他们必须在退休前利用自己权势为子女谋好出路。
”“新中国没有一个教育家,而民国时期的教育家灿若星海。
”对于通过中国政府或下属机构“排名”、让中国知名大学跻身“世界百强”的做法,施密德特引用基尔克加德的话说,它们在做“自己屋子里的君主”。
“他们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教育的成功,他们竟然引以为骄傲,这是人类文明史最大的笑话!”中国大学近来连续发生师生“血拼”事件,施密德特认为这是大学教育的失败,因为“大学教育解放了人的个性,培养了人的独立精神,它也同时增强了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人更乐意与他人合作,更易于与他人心息相通”,“这种精神应该贯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
“他们计划学术,更是把教研者当鞋匠。
难怪他们喜欢自诩为园丁。
我们尊重名副其实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教师!”中国大学日益严重的“官本位”体制,施密德特也深感担忧,他痛心地说:“宙斯已被赶出天国,权力主宰一切”。
“文科的计划学术,更是权力对于思考的祸害,这已经将中国学者全部利诱成犬儒,他们只能内部恶斗。
缺乏批评世道的道德勇气。
孔孟之乡竟然充斥着一批不敢有理想的学者。
令人失望。
”施密德特为此嘲笑中国大学“失去了重点,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一贯保持的传统”,“课程价值流失,效率低,浪费大”。
他嘲笑说“很多人还以为自己真的在搞教育,他们参加一些我们的会议,我们基本是出于礼貌,他们不获礼遇。
”由于当前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系列困难,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民国初期教育管理制度
民国初期教育管理制度一、民国初期的教育发展概况民国初期是指1912年至1928年的中国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
在清朝灭亡后,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开始进行国家建设,其中包括教育改革。
面对民国初期混乱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经济问题,中国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管理制度经历了很多变革,从传统的官办教育制度向近代的新教育制度转变,同时也受到西方列强教育体系的影响。
民国初期的教育管理制度主要通过颁布法令、制定教育法规、设立教育机构等方式来执行,其目的是加强教育管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来规范和管理教育,包括颁布教育法规、建立教育机构、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材、选拔培养教师等。
同时,教育管理制度也受到国内外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
二、民国初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1. 传统的官办教育体制在民国初期,中国的教育体制仍然沿袭着清朝的传统官办教育模式,即由政府直接管理和负责教育事业。
在这一体制下,教育资源主要由政府统一配置,学校的设置和运行完全由政府控制。
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教育制度沿袭,中国的教育体制陈旧落后,无法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2. 西方列强的教育体系影响在民国初期,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也受到西方列强的影响,特别是日本和美国的教育体系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日本的国民教育制度和美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都曾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参考对象。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开始认识到传统的官办教育体制的局限性,积极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以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 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随着民国初期政治局势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也经历了多次改革。
政府不断出台新的教育法规、设立新的教育机构、调整教学大纲和教材,培养选拔新的教师等。
同时,政府还制定了教育经费保障、学生资助、教育督导等政策,以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民国教育
“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 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 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 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 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 ---蔡元培
北京大学改革
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1、改变学生观念
2、整顿教师队伍,网罗人才 3、发展研究所,广集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4、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完全人格”,或“养成 健全之人格”,追求的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和谐融通。 他认为人具有三个方面的本性:一是具有知、情、意 的心理现象,二是兼有个性和群性,三是兼有肉体和
精神方面的需要。这些自然本性是人潜在发展的基础,
本无所谓善恶,但要靠教育才能向健康方向发展,健
全的人格就是要在这三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
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首创并作为 教育的最高境界。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世界划分 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这个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世界观
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一种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
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非常渴慕而渐进于领悟”。
二、民国初期教育方针
蔡元培于1912年2-4月间,在《教育杂 志》、《东方杂志》上发表《对于新教育之 意见》一文,对清末颁布的教育宗旨进行了 批判,他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 孔与信教自由相违。” 1912年9月2日由教育 部颁布实行,史称民国元年教育宗旨或教育 方针。其内容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 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 其道德”。
一、建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 二、民国的教育方针 三、壬子---癸丑学制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一)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1.“党化”教育(受苏联的影响实施)“党化”教育就是指在国民党指导之下,求得教育的“革命化”、“民众化”、“科学化”、“社会化”,即把教育方针建立在国民党的根本政策之下,按国民党的“党义”和政策的精神重新改组学校课程,不仅造就各种专门人才,尤其使学生走出学校后都能做党的工作。
2.“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3.“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是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提出的,主要内容如下:①保证战争时期的教育维持正常状态。
一方面采取应急措施,另一方面维持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
②组织高校西迁和改私立学校、省立学校为国立学校。
③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
④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实施战区教育。
⑤蒋介石作《今后教育的基本方针》提出国家的生命力由教育、经济、军事三要素组成,而教育是基本,是经济和军事总枢纽的观点。
(二)教育制度改革1.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与终结①1927年,大学院制度正式实行实施,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地方试行大学区,大学院是全国最高教育学术和教育机关。
②大学区的最高审议机构是评议会。
③在专制独裁统治的政治形式下,大学院与大学区制在一年后不了了之。
④原因是:理想过高,期望学术领导行政,使教育行政学术化,反而使学术机构官僚化;忽视中小学实际需要,削减中小学教育经费。
2.“戊辰学制”的颁行1928年,中华民国大学院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
会议对1922年公布的学制略加修改整理,提出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主要内容如下:①“戊辰”学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整理学制的7项原则,即根据本国实情;适应民生需要;增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科标准;谋个性之发展;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之可能。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论略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论略
陈杏年
【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5(000)002
【摘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论略陈杏年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是国民党施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总体而言,国民政府制订和推行的一些适应抗战和大后方建设需要的有效的教育改革政策和措施,促使教育在抗战期间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为适应政治上强化独裁体制的...
【总页数】6页(P12-17)
【作者】陈杏年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9.6
【相关文献】
1.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述评
2.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及评述
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大学教育政策述评
4.试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
5.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初等教育政策述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