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十章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第二版第十章醛和酮

有机化学第二版第十章醛和酮

第十章 醛酮含有羰基的化合物:O H O CH3CCH3 O C CH3醛和酮:CH 3C羧酸 羧酸:CH3CO OHCOOH COOH COOHOH CH3CHCOOHO羧酸衍生物:CH3COCl (CH3CO) ( )2OCOOC 2H 5NHOβ-二羰基化合物:CH3CCH2COOC 2H5CH2COOC2H5 COOC2H5210 醛和酮教学大纲(醛和酮)醛和酮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醛和酮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1.与氢氰酸加成; 2.与亚硫酸氢钠加成; 3.与醇亲核加成; 4.与氨的衍生物反应; 5.与Grignard试剂加成; 试剂加成 6.醇醛缩合反应; 7 卤化和卤仿反应; 7. 卤化和卤仿反应 还 原 反 应 —— 催 化 加 氢 、 金 属 氢 化 物 还 原 、 Clemmenson 还 原 、 WolffKishner黄鸣龙还原、Cannizzaro反应;氧化反应)。

羰基 carbonylOR C H R O C R'醛(aldehyde)O R C O R C R' Ar H Ar O C O C R H酮(Ketone K t )Oβ αC H(R)CC脂肪族醛、酮芳香族醛、酮α,β-不饱和醛、酮4命名:O CH3CCH2CH2CHOO O CH3CCHCCH3 CH2CH=CH24-氧代戊醛3-烯丙基-2,4-戊二酮OO CHO环己酮CHO2'-氧代环己基甲醛CHO OH O CHO苯甲醛2-羟基苯甲醛 (水杨醛)呋喃甲醛 (糠醛)5z醛和酮的结构2spCσOδ C+δO键角接近 120 °1 C=O双键是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的。

2 羰基碳原子为 sp2杂化轨道与氧原子的 p 轨道和其它两个原子 形成三个 形成 个σ键 键,一个 个 p轨 轨道与氧原子的 与氧 子 p轨 轨道侧面交盖成 侧面交 成π键 键, 氧原子上另有两对孤对电子处于氧的s轨道和p轨道中。

有机化学——10羧酸衍生物和脂类

有机化学——10羧酸衍生物和脂类
R C NH2 + HONO
=
R C OH + N2 + H2O
3.霍夫曼降解反应
=
O R C NH2 + Br2
NaOH
R NH2 + NaBr + Na2CO3 + H2O
反应使碳链减少一个碳原子
=
O
O
五、碳酸衍生物
(一)脲(尿素)——碳酸的二元酰胺
1. 弱碱性 不能使石蕊试纸变色, 只能与强酸成盐
= = =
O R C NHOH +
=
R'COOH
O
R C O R'
=
+ H NH OH
O R C NHOH +
= =
R'OH
O
R C NH2 + H NH OH
O R C NHOH + NH3 异羟肟酸
3R C NHOH + FeCl3
=
异羟肟酸铁 (红~紫色)
可用做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定性检验
=
O
O (R C NHO)3Fe + 3HCl
(四)酯缩合反应
具有α-H的酯在碱的作用下与另一分子酯发生 反应称酯缩合反应或克莱森(Claisen)缩合反应
CH3 O O O O ① C2H5ONa C OC2H5 + H CH2 C O C2H5 CH3 C CH2 C OC2H5 + C2H5OH ②H
=
=
=
(五)还原反应
卤、酸酐和酯还原成伯醇
乙酰乙酸乙酯 β 丁酮酸乙酯
羧酸衍生物比羧酸容易还原。氢化铝锂可将酰
=
O R C O R C

有机化学课件

有机化学课件
C H(C H)2 3
O2 110~120℃,0.4MPa
(C H3)2C -O -O -H
OH
稀 2SO4 H
O + C H3C C H 3

仅限于制备纯苯酚。
OH C H3 C H3 C H3 pKa 10.29 +I +C 10.09 +I 10.26 +I +C OH OH
所以,这三种酚的酸性均比苯酚弱。
例三、甲氧基苯酚
OH O CH 3 O CH 3 O CH 3 pKa 9.98 邻位效应 9.65 -I 10.21 +C>-I OH OH
酚(pKa10.0) 邻甲氧基苯酚的酸性比苯酚强, 可能是邻位效应的缘故(不要求记忆)。
苯甲酸
酸性强弱顺序:
OH
CH3COOH>H2CO3>
>H2O>CH3CH2OH 10 15.7 17
pka:
4.76
6.4
取代基对酸性影响的解释:
例一、邻、间、对-硝基苯酚
OH NO2 NO2 pKa 7.22 NO2 7.15 OH
OH
-I -C
8.39
-I
-I -C
例二、邻、间、对-甲苯酚
(3) > (2) > (1) > (4)
2)与FeCl3的显色反应
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大多数酚能 起此反应,故此反应可用来鉴定酚。
6ArOH + FeCl3 [ Fe(OAr)6 ] 蓝紫色
3-
+ 6H + 3Cl
+
-
棕红色
不同的酚与FeCl3作用产生的颜色不同。与FeCl3的显色反应 并不限于酚,具有烯醇式结构的脂肪族化合物也有此反应。

有机化学第10章

有机化学第10章

• 重排: 有一些醇(除大多数伯醇外)与氢卤酸反应, 时常有重排产物生成,如: 例1:
CH3 CH3 H HCl CH3-C-CH2-CH3 CH3-C— C-CH3 Cl OH H
重排反应历程:
CH3 CH3 CH3
Why?
CH3 CH3C-CH2CH3
+
+ CH3C-CHCH3 HCl CH3C-CHCH3 -H 2O CH C-CHCH 重排 3 3 H OH H +OH2 H Cl-
构造式
习惯命名法
衍生物命名法
系统
(4) 不饱和醇的系统命名:应选择连有羟基同时含有重 键(双键和三键)碳原子在内的碳链作为主链,编号时尽 可能使羟基的位号最小:
4-(正)丙基-5-己烯-1-醇
(5) 芳醇的命名,可把芳基作为取代基:

2
1-苯乙醇 (-苯乙醇)
1
CH2 -CH3 OH
3-苯基-2-丙烯-1-醇 (肉桂醇)
H+, 25℃
(CH3)3C-OH
该反应历程:
(CH3)2C=CH2 + H+ (CH3)3 C+
H2 O
(CH3)3C-OH2 (CH3)3C-OH + H+
+
• 不对称烯烃, 在酸催化下水合,往往中间体碳正离子 可发生重排:
H+的加成符合马氏规律
(CH3)3CCH=CH2
H+
重排
①H2O ②-H+
RCH2-OH + HBr H SO RCH2Br + H2O 2 4 RCH2-OH + HCl ZnCl RCH2Cl + H2O 2

有机化学课件——Chapter 10 羟基酸和酮酸

有机化学课件——Chapter 10 羟基酸和酮酸
Sichuan University
第十章 羟基酸和酮酸
Hydroxy Acids and Keto Acids
1
导言
¾ 取代羧酸: 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官能团取代 后的化合物.
¾ 常见取代羧酸: 卤代酸、羟基酸、氧代酸(酮酸)和氨基酸.
R CH COOH
X
卤代酸(halogeno acid)
烯醇型分子存在的条件
OO CH3CCH2COCH2CH3
酮型(93%)
H
O
O
C
C
CH2CH3
H3C
CH
O
烯醇型(7%)
分子中的亚甲基氢受两个吸电子基团影响而酸性增强。 形成烯醇型产生的双键应与羰基形成π-π共轭,使共 轭体系有所扩大和加强,能量有所降低。 烯醇型可形成分子内氢键,构成稳定性更大的环状螯合物。
NADH + H+
NAD+ + H2O
NH3+
HOOCCH2CH2COCOOH + NH3 α -酮戊二酸
谷氨酸脱氢酶
-OOCCH2CH2CHCOO谷氨酸
有机化学课件
31
第10章 羟基酸和酮酸
4. 酶催化下醇酸和酮酸的相互转化
OH
苹果酸脱氢酶
HOOCCH2CHCOOH
苹果酸
O HOOCCH2CCOOH
O
= =
OH HO-C
R-CH +
HC-R
C OH HO
-2H2O △
O
¾ β-醇酸分子内脱水成共轭烯酸
O
O=
R-CH C
交酯
O=C CH-R
O
CH3CH2CHCH2COOH OH COOH H OH

有机化学第10章 醛和酮

有机化学第10章  醛和酮

Witting反应是在醛酮基碳所在处形成碳碳双键的一个重要方法,产物中 没有双键位置不同的异构体。反应条件温和,产率也较好,但产物双键 的构型较难控制。 Witting也因该工作而与Brown H C共享了1979年的诺 贝尔化学奖。 另一种类型的磷叶立德试剂是霍纳(Horner L)提出的:用亚磷酸 酯为原料来代替三苯基膦与溴代乙酸酯得到的试剂磷酸酯,后者在强碱 作用下形成Horner试剂。
另一种类型的磷叶立德试剂是霍纳(Horner L)提出的:用亚磷酸 酯为原料来代替三苯基膦与溴代乙酸酯得到的试剂磷酸酯,后者在强碱 作用下形成Horner试剂。
补充: 醛、酮与炔化钠的加成
R-CC-Na+ NaNH2 (-NH3) R-CCH +
C=O
NH3(液) 或乙醚
C C ONa CR H O 2
• 醛和脂肪族甲基酮(或七元环以下的环酮)与之反应,生成
• -羟基磺酸钠
白色
过量
在酸碱下可逆反应,分离提纯
-羟基磺酸钠与等摩尔的NaCN作用,则磺酸基可被氰基取代, 生成 -羟基腈,避免用有毒的氰化氢,产率也比较高。
3、与醇的加成
*1 反应情况介绍 ① 与醛反应 CH3CH=O + CH3CH2OH
(hydrazine)
C 6H 5 H C O + H2NNH O2 N NO2
(hydrazone)
C 6H 5 H C NNH O 2N NO2 + H 2O
2,4–二硝基苯肼
O O + H2NNHCNH2
2,4–二硝基苯腙
O NNHCNH2 + H2O
氨基脲
(semicarbazine)
缩氨基脲 (半卡巴腙)

有机化学~10.含氮化合物

有机化学~10.含氮化合物
N(CH3)2
NaNO2, HCl
NaNO2, HCl
成盐(无现象)
ON
N(CH3)2
绿色固体
小结: 小结
①脂肪胺 RNH2 R2NH R3N
HNO2
RN2+ClR2N-N=O
R+ + N2 + Cl-
N-亚硝基化合物(黄色油状或固体) 亚硝基化合物(黄色油状或固体) 亚硝基化合物
R3N 不反应 用于鉴别三种不同结构的脂肪胺
氯化苯铵 氯化苯铵
2-
(C2H5NH3)2SO4
硫酸二乙铵 硫酸二乙铵 氢氧化三甲乙铵 氢氧化三甲乙铵
(CH3)3NCH2CH3OH
10.1.2 胺的结构
N原子: 1s22s22px12py12pz1 原子: 原子 氨或脂肪胺分子: 氨或脂肪胺分子: • 氮原子 sp3 杂化 • N-H 或 N-C σ–键的形成 - - 键的形成 • 孤对电子占有 一个 3 轨道 一个sp • 氨或胺分子的几何构型为 三角棱锥形,键角约为109.5° 三角棱锥形,键角约为 °
伯胺和仲胺结合一个质子后可分别形成3根 伯胺和仲胺结合一个质子后可分别形成 根和2根氢键 根氢键
•溶剂化程度与 溶剂化程度与 稳定性: 稳定性: R2NH + H2O R2N+H2 + OH•从电子效应考虑:烷基越多碱性越强; 从电子效应考虑:烷基越多碱性越强; 从电子效应考虑 •从溶剂化效应考虑:烷基越多碱性越弱。 从溶剂化效应考虑: 从溶剂化效应考虑 烷基越多碱性越弱。
N CH3
CHOHCHCH3 NHCH3
H OOCCH
l-麻黄碱 麻黄碱(1R,2S) 麻黄碱
阿托品
CH2OH
10.1.1 胺的分类和命名

徐寿昌《有机化学》 课件 第十章 醇、醚

徐寿昌《有机化学》   课件  第十章  醇、醚

R CH CH R' OH OH
+
Pb(OAc)4
RCHO
+
R'CHO
+ Pb(OAc)2 +
HOAc
这个反应常定量完成,因此可用于乙二醇的定量测定,并可根 据氧化产物推断原醇的结构。 7、邻二醇的重排反应—频哪醇重排
CH3 CH 3 H3C C C CH3
H2SO4 (HCI)

CH3 H3C C O C CH3 CH3
M= b.p=
74 117.2
OH OH
频哪醇
频哪酮
CH3 CH3 H3C C C CH3
H2SO4
CH3 CH3 H3C C C CH3
+
OH OH CH3 CH 3 H3C C OH C
OH OH2
CH3 H3C C C CH3
-H
+
CH3 H3C C O C CH3 CH3
+CH3O Nhomakorabea CH3
第二节 醚(ethers)
325℃
5、与酸反应——酯化
醇可与有机酸、无机酸作用生成酯。
O H3C C OH + H
O
O CH2
H+ CH3

CH3 C O CH2 CH3
发生酯化反应时,羧酸的C – O键断裂,醇的O – H键断 裂。 CH3 – OH + H2SO4 (CH3)2SO4(硫酸二甲酯)
硫酸二甲酯剧毒,对皮肤的阀限值1ppm,空气中最 高限量5mg/m3。
CH3CH2Cl + H2O
通常用无水氯化锌与浓盐酸按1:1的比例配成溶液与醇反 应, 代替不易操作的氯化氢气体,这样的溶液称为卢卡斯 (Lucas)试剂。结构不同的醇与卢卡斯试剂反应的活性顺序 为:

有机化学第10章 醇、酚、醚

有机化学第10章 醇、酚、醚
1.醇的分类
①醇可依分子中所含羟基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及三元醇等,二
元及二元以上的醇称为多元醇。例如:
CH3CH2OH CH2CH2 OH OH
乙醇(一元醇) 乙二醇(二元醇)
CH2CH CH2 OH OH OH
丙三醇(三元醇)
3
②醇也可依分子中烃基的不同而分为脂肪醇(包括饱和醇及不饱和 醇)、脂环醇和芳香醇。 例如:
C(CH3)2或 C(CH3)3
23
在醇的核磁共振谱图中,羟基质子(O—H)由于受
分子间氢键的影响,其化学位移(δ)出现在1~5.5范围 内,在核磁共振谱中产生一个单峰。由于氧的电负性 较大,羟基所连碳原子上的质子的化学位移一般在 3.4~4.0。
24
10.1.4 醇的化学性质
羟基是醇的官能团,作为反应中心羟基决定了醇的化学性质。
2,3-二甲基-3-戊醇
12
不饱和醇的命名,除应选择同时连有羟基和不饱和键的最长碳 链作为主链外,其它原则与饱和醇相同。
CH3CH2CH2CHCH2CH2CH2OH CH CH2
5 6
4
3
2
1
4-丙基-5-己烯-1-醇
CH CHCH3 CH3CH2CHCHCH2CHCH3 CH3 OH
4-甲基-5-乙基-6-辛烯-2-醇
32
醇和氢卤酸反应的速率与醇的结构的关系: 醇的活性顺序是:烯丙型醇、苄基型醇>叔醇>仲醇>伯醇。 例如:
33
利用不同醇与盐酸反应速率的不同,可以区分伯、仲、叔醇。无
水氯化锌与浓盐酸配制的溶液,叫做Lucas试剂。因为水溶性较好的
醇与Lucas试剂反应后,生成与水不互溶的氯代烃,形成乳状的混浊 溶液或分层,所以可利用Lucas试剂鉴别低碳(C6以下)一元伯、仲、叔 醇(C6以上的一元醇水溶性较差,难于用Lucas试剂鉴别)。例如:

有机化学 10

有机化学 10
(2) 烯烃硼氢化-氧化反应 烯烃硼氢化-氧化反应是反马氏规则加成产物,—H和— OH对烯烃的加成是顺式加成(syn addition)。 (3) 烯烃羟汞化作用(Oxymercuration-Demercuration) Hg(OAc)2在THF的水溶液中与烯烃发生加成反应,先 生成羟基烷基汞化物,羟基烷基汞化物用NaBH4还原生成醇 和金属汞。
3o, 氢重排
(CH3)2CCH2CH3 100%
(CH3)3CCH2OH + HBr
Br
1o
3o, 碳重排
3oROH 、大多数2oROH和空阻大 的 1oROH按SN1机理进行反应。
(2) 醇与卤化磷的反应 (i)常用的卤化试剂
PCl5 、PCl3 、 PBr3 、 P + I2
(ii)反应方程式 3ROH + PBr3 5ROH + PX5 (iii)适用范围 3RBr + H3PO4 RX
5. 醇的物理性质 (1) 物理性质
a. 存在形式:固态,缔合较为牢固。
液态,形成氢键和氢键的解离均存在。 气态或在非极性溶剂的稀溶液中,醇分子可以单独存在。 b. 沸点:由于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沸点较相应分子量的 其它有 机物为高。 c. 溶解度:由于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三个碳以 内的醇和叔丁醇能与水混溶。 d. 密度:烷醇密度小于1,芳香醇密度大于1。
用于氧化还原
醇的酸性强弱的分析
液相测定酸性强弱 H2O > CH3OH > RCH2OH > R2CHOH > R3COH > HCCH > NH3 > RH
在液相中,溶剂化 作用会对醇的酸性 强弱产生影响。
溶剂化作用使负电 荷分散,而使RO稳定。

有机化学第十章醛酮PPT课件

有机化学第十章醛酮PPT课件
注意事项
在醇氧化制备醛的过程中,应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催化剂 等,以避免过度氧化或其它副反应的发生。
通过醇的氧化制备酮
总结词
醇氧化是制备酮的一种常用方法,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 钾、硝酸、铬酸等。
详细描述
醇氧化制备酮的反应机理是醇分子中的羟基被氧化成羰基, 同时生成氢离子,常用的氧化剂可以将醇氧化成相应的酮, 同时生成水或其它相应的产物。
醛酮还可以用于合成生物活性分子,如激素、维生素等,对生命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05 醛酮的制备方法
通过醇的氧化制备醛
总结词
醇氧化是制备醛的一种常用方法,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硝酸、 铬酸等。
详细描述
醇氧化制备醛的反应机理是醇分子中的羟基被氧化成羰基,常用的 氧化剂可以将醇氧化成相应的醛,同时生成水或其它相应的产物。
亲核加成反应
与氢氰酸加成
酮在氢氰酸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生成相应的羟基腈。
与水加成
酮在水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 相应的醇。
与醇加成
酮在醇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 相应的酯。
亲电加成反应
与溴加成
01
酮在溴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溴代酮。
与硫酸加成
02 醛的化学性质
还原反应
还原成醇
还原成醇和烃的混合物
在催化剂存在下,醛基可被还原成醇, 如用氢化铝锂(LiAlH4)作为还原剂。
在某些条件下,醛基可被还原成醇和 烃的混合物,如用氢气作为还原剂。
还原成烃
在酸性条件下,醛基可被还原成烃, 如用硫酸铜和亚硫酸氢钠作为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成酸
在强氧化剂存在下,醛基可被氧化成羧基,如用高锰酸钾 (KMnO4)作为氧化剂。

医学有机化学--第十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医学有机化学--第十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氨>伯胺>仲胺>叔胺 结论: 季铵碱>脂肪族仲胺>脂肪族伯胺≈脂肪族叔胺> 氨>芳香胺>酰胺
NH2 9.40 NH 13.80
(CH3)2NH CH3NH2 (CH3)3N pKb 3.27 3.38 4.21
NH3 4.76
CH3NH2 + HCl
CH3NH3Cl
HCl 或 CH3NH2
甲胺盐酸盐,盐酸甲胺 或
? 想一想
NH2
由苯胺合成对硝基苯胺
O HNCCH3
HNO3, H2SO4 5~10C NO2 O HNCCH3
CH3C + CH3C
O O O
NH2
H2O H+
NO2
(3)磺化
NH2 浓H2SO4 NH3+HSO4180-1900C H2N SO3H
白色结晶 对氨基苯磺酸为白色结晶,是合成燃料的中间体,对氨基苯磺 酰胺是合成磺胺类药物的中间体
CH3NH3Cl 氯化甲铵
+
-
..
N H H H 。 107.3
..
N H3C H H 112.9。
H3C
..
N CH3
108。
CH3
N C2H5 H
CH3
H3C H
N C2H5
N N
N N
CH3
+
CH3
N+ N C6H5 C6H5 C2H5 C2H5 CH CH=CH CH =CHCH 2 2 2 2
基取代的化合物
NH4 X
R2
R1 N R4 X R3
季铵碱:氢氧化铵分子中铵根离子上的四个氢原 子被烃基取代的化合物
NH4OH
R2 R1 N R4 OH R3

有机化学-第十章 醚与环氧化合物-文档资料

有机化学-第十章  醚与环氧化合物-文档资料
Oxonium salt
17
10.5.2 酸催化醚键断裂
例如: (1) 对称醚键的断裂: 两侧醚键断裂均等
18
(2) 甲基伯烷基醚:醚键断裂在甲基一侧
(3) 叔烷基醚:醚键断裂在叔丁基一侧
(4) 芳基醚:醚键断裂在烷基一侧
19
醚键开裂机理
甲基伯烷基醚:SN2机理(主要考虑位阻影响为主)
叔烷基醚:SN1机理(主要考虑碳正离子稳定性)
11
(3) 立体专一性反应——邻基参与作用
12
10.3.3 不饱和烃与醇的反应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可利用异丁烯与醇反应生成的叔 丁基醚保护醇羟基。
13
10.4 醚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IR:
C–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00 ~ 1050cm-1
14
10.4 醚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δ 3.4 ~ 4.0
1H
NMR:
20
两类较易水解的醚类化合物
• 叔丁基醚
用于醇的保护和脱保护
• 烯基醚
21
烯基醚的水解机理
22
10.5.3 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
稀酸介质 HX溶液
23
反应机理
不对称环氧化物的酸性下开环
反应取向:在取代基多的一端开环,具有SN1性质。
立体化学: 反式开环。
酸的醇溶液
碱性条件下的环氧化物开环
2

10.1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分类
单醚:
乙醚 甲基叔丁醚

混醚: 环醚:
四氢呋喃(THF)
1,4-二氧六环
环氧化合物:
环氧乙烷
3
10.1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 1. 单醚: “二”+“烃基 + 醚”

有机化学10第10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学10第10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 取代基的供电子(+I效应)强弱次序:
•注意: 与苯环、1,3-丁二烯和烯烃的-,p-共轭效应比较: 共轭效应是指在共轭体系中原子间的一种相互影响,这种 影响造成分子更加稳定,内能更小,键长趋于平均化。 共 轭效应常与诱导效应同时存在,共同起作用。(苯的定位)
有机化合物酸性的强弱主要受其结构的电子效应、杂 化、氢键、空间效应和溶剂的影响。 1. 羧酸的酸性 (1) 脂肪族羧酸
CH3
KMnO 4 / NaOH
COOH
KMnO 4 / NaOH
C2 H5
CH3
K2Cr2O 7 / H2SO 4
COOH
NO2
NO2
CH(CH3)2
Na2Cr2O 7 / H2SO 4
COOH
COOH (CH2)6CH3
CH3
KMnO 4 / NaOH
COOH
侧链是叔烷 基,很难氧 化,强氧化 剂时环发生 破裂。
• 羧酸的沸点高于质量相近的醇——双分子缔合
O H O CH3 C O H O C CH3
R O H O R H O H O R R H
10.4 羧酸的化学性质
-H取 代反应
H C

O C O
C=O 基亲核加成 O H 键断裂而
呈酸性
R
H
脱羧反应
H
OH被取代反应
羧酸的化学反应包括: (1) O—H键的酸性; (2) —H取代反应 (3) —OH基取代反应; (4) C=O亲核加成 (5) 脱羧反应
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羧酸
(一)羧酸
10.1 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羧酸的分子中都含有羧基官能团
10.1.1 羧酸的结构

有机化学第十章酚和醌

有机化学第十章酚和醌

醌的反应机理
加成反应
醌可以与氢气、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 的醇或卤代醇。
取代反应
醌环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基团取代,生成取代 醌。
ABCD
还原反应
醌可以被还原剂(如钠汞齐、氢化铝锂等)还原 成相应的酚。
Diels-Alder反应
某些醌可以与烯烃或炔烃发生Diels-Alder反应 ,生成环加成产物。
有机化学第十章酚和醌
CONTENTS 目录
• 酚的概述和性质 • 醌的概述和性质 • 酚和醌的合成方法 • 酚和醌的反应机理 • 酚和醌的应用领域 • 实验部分:酚和醌的制备与性质实验
CHAPTER 01
酚的概述和性质
酚的定义和分类
酚的定义
羟基直接连在芳香环上的化合物。
酚的分类
根据羟基所连芳香环的不同,可分为苯酚、萘酚等。
农药和兽药
一些醌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等生物活 性,可用于合成农药和兽药,如敌草快、百草枯 等。
高分子材料
一些醌类化合物可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苯 醌、聚酰亚胺等,这些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耐 热性、耐腐蚀性、机械强度等特点,可用于航空 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CHAPTER 06
实验部分:酚和醌的制备与性质实 验
04
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特殊现象或意外结果 ,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假设。
THANKS
[ 感谢观看 ]
酚和醌的反应机理
酚的反应机理
酸性 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缩合反应
酚具有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其酸性比醇强,但比羧酸 弱。
酚容易被氧化,如苯酚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成粉红色。此外 ,酚还可以被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强氧化剂氧化。
酚羟基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卤素、硝基等取代,生成相应的卤代 酚或硝基酚。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章 醇、酚、醚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章 醇、酚、醚

2) 根据分子中烃基的类别分为:脂肪醇、脂环醇、 和芳香醇(芳环侧链有羟基的化合物,羟基直接连在 芳环上的不是醇而是酚)。
3) 根据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 醇和多元醇。 两个羟基连在同一碳上的化合物不稳定,这种结 构会自发失水,故同碳二醇不存在。另外,烯醇是不 稳定的,容易互变成为比较稳定的醛和酮。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关于频哪醇重排需要注意的问题
3.某些环状结构的频哪醇,重排后可得环扩大产物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五、Preparation of Alcohols
1.由烯烃制备 1) 烯烃的水合 2) 硼氢化-氧化反应
硼氢化反应操作简单,产率高,是制备伯醇的好办法。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羟汞化-脱汞反应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乙醇液膜
乙醇(CCl4)
四、Chemical Properties of Alcohols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官能团所决定,同时也受到烃 基的一定影响,从化学键来看,反应的部位有 C—OH、 O—H、和C—H。
分子中的C—O键和O—H键都是极性键,因而醇分子中有 两个反应中心。 又由于受C—O键极性的影响,使得α—H具 有一定的活性,所以醇的反应都发生在这三个部位上。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双分子消除反应(E2)
一步反应:
E2反应的特点: 1)一步反应,与SN2的不同在于B:进攻β-H。 E2与SN2是互相竟争的反应。 2)反应要在浓的强碱条件下进行。 3)通过过渡态形成产物,无重排产物。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消除反应的取向
A. Saytzeff规则:优先生成具有较多烷基取代的(也是较稳定的)烯烃。

有机化学CLASS10

有机化学CLASS10
O C H
3.3~4.0 ppm
M-18
MS:
M+
不明显
明显
失水峰
6
三. 醇的反应 (Reaction of Alcohols)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羟基中H的反应) 1.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羟基中H的反应)
CH3CH2OH
(CH3)3COH
+ +
Na
CH3CH2ONa
(CH3)3COK
+ +
K
1 H2 2 1 H 2 2
CH3 H3C C OH CH3
CH2 H3C C OH2 CH3
快 +
HX
CH2 H3C C OH2 CH3

CH3 H3C C CH3
9
+
H2O
CH3 H3C C CH3
CH3
+
X

H3C C
X
CH3
b. 一般伯醇按SN2机理 一般伯醇按S 快 RCH2OH + H 慢
X
δ
RCH2 OH2
R
+
25
注意: 注意:只要在反应中形成
C OH
C
都可发生 片 内 类型重排。 类型重排。 练习: 练习:
O CH


OH CH2OH
H
CH3 CH3 CH3 C C CH3
CH3 O
极性溶剂
CH3 C CH3 C CH3
OH I
26
四. 醇的制备 (Preparations of Alcohols) 1. 羰基化合物的还原
C C C C
重排动力: 重排动力:
C OH

有机化学Chapter10(醇和醚)

有机化学Chapter10(醇和醚)
3 2 2 2 3 2 2
碱性 碱性:ROH + H
ROH 2 钅 离子 羊
低级醇能与氯化钙形成络合物—结晶醇(CaCl2·4C2H5OH) 不能用氯化钙干燥醇 可用氯化钙去除少量杂质醇
2、与无机酸的作用
醇与酸失水生成酯。
O C2H5OH + CH3COH
H
O CH3COC 2H5 + H2O
HIO4 HIO4
RCHO + R'CHO + HIO 3 RCHO + R'CO2H + HIO 3 RCHO + R'CHO + HCO2H + HIO 3
RCH CH CHR' HIO4 OH OH OH
可用于多羟基化合物结构分析; 反应是定量地进行的,可用来定量测定1,2-二醇的含量。
(四) 重要代表物
1、甲醇 (CH3OH) 又名木醇,木酒精
毒性:工业酒精中大约含有 4%的甲醇,被人饮用后, 就会产生甲醇中毒。甲醇 的致命剂量大约是70毫升。
甲醇的中毒机理是,甲醇经人 体代谢产生甲醛和甲酸(俗称 蚁酸),然后对人体产生伤害。
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 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略有酒精 气味。相对密度0.792(20/4℃), 沸点64.5℃
第十章
一、醇
(一)命名
醇 和 醚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似水性 2、与无机酸的作用 3、脱水反应 4、氧化或脱氢 5、邻二醇与高碘酸的作用
(四)重要代表物
二、醚
(一)命名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醚键的断裂 3、形成过氧化物 羊 2、形成钅 盐与络合物
(四)环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如果利用NaHSO3与羰基化合物加成的可逆性,将 NaCN 与 α-羟基磺酸钠作用,使生成的 HCN 与分解出的羰基化合 物加成生成α-羟基腈,这样也可避免 HCN 的直接使用。 例如: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与碳负离子的加成

Grignard 试剂,炔钠,Wittig试剂等,都含有碳负离子, 它们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活性很高,有机合成上有广泛的 应用。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一、与氨、伯胺的反应

脂肪族醛、酮与氨、伯胺的反应可生成亚胺,也称为席夫 碱(Schiff base):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脂肪族醛、酮生成的亚胺中含的C=N双键在反应条件下不 是很稳定的,它易于发生进一步的聚合反应。芳香族的醛、 酮与伯胺反应生成的亚胺则比较稳定。

10.1 醛酮的结构及分类

在醛、酮分子中,羰基碳原子是以sp2 杂化状态与其它三 个原子构成键的,羰基碳原子的P轨道与氧原子上的P轨道 以相互平行的方式侧面重叠形成π键,即羰基是一个平面 构型的; 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其它三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相互间的键角约为120度,而π键是垂直于这个平面的。
> > >
>
>
>
>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一、与水的加成

甲醛、乙醛、丙酮等小分子羰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非 常好,这不仅是它们与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还在于 它们可以与水分子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了水合物; 这种水合物只有在水溶液中在一定浓度范围、一定的温度 下才是比较稳定的,游离的羰基水合物(同碳二元醇)是 极不稳定的,它将迅速脱水成为羰基化合物。

席夫碱是一类有机弱碱,其氮上的孤对电子的活性比较低。 在有机合成中亚胺类化合物多有应用。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的α -H卤代反应
一、醛、酮的酸性及其互变异构

醛、酮中的α-H在羰基的影响下(-I,-C 效应),具有 显著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弱酸性。 羰基化合物的α-H弱酸性,是通过它们的烯醇式 (Enolform)结构表现出来的: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当醛或酮的 α-C 上连有较多烷基时,由于烷基的给电子 作用,使生成的碳负离子稳定性下降,故α-H 的酸性下 降,例如有如下 α-H 酸性大小次序:
>
>
>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二、醛、酮卤代反应

醛、酮的α-H在卤素的作用下发生卤代反应,生成α-卤 代醛、酮。这种直接卤代反应是制备卤代羰基化合物的重 要方法。 脂肪醛的卤代可生成一卤代、二卤代甚至三卤代醛。例如 用于制农药“敌百虫”的原料之一三氯乙醛是由乙醛和氯水 作用得到的: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的缩和反应
一、醛的缩合反应

含有 α-H的脂肪醛在碱的作用下形成它的烯醇型负离子, 这个负离子有亲核性,它对另一分子的醛羰基进行亲核加 成反应,结果生成了 β-羟基醛。 这是醛的羟醛缩合反应(Alodl condensation reaction)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芳醛与含有α-H的酮之间也可以发生类似的交叉缩合反应, 所得产物是 α,β-不饱和酮。此为Claisen-Schmidt反应。 例如: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三、酮的缩合


含有 α-H的酮在碱的作用下也可发生缩合反应,生成β羟基酮;再经过脱水则得到 α,β-不饱和酮。 但是这种羟酮缩合反应的平衡很大程度地偏向反应物一边。 以丙酮为例,在平衡状态下其缩合产物只有5%左右;只有 设法移出生成的缩合产物,才能够使反应不断进行。

如果反应的中间产物 β-羟基醛中不存在 α-H,则不发 生进一步的脱水,就得不到α,β-不饱和醛。如: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二、交叉的羟醛缩合

如果不同的含有 α-H的醛分子之间进行羟醛缩合反应, 会出现交叉的羟醛缩合(crossed aldol condensation); 如果一个醛分子中无 α-H,而另一个醛分子中有 α-H, 则它们之间发生交叉的羟醛缩合反应就有制备意义。如: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分子中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对这一反应 过程有直接的影响。

如果羰基碳上所连接的烷基多,则由于烷基对羰基的+I和 +C作用,使羰基碳原子的缺电子性下降,不利于亲核试剂 的进攻; 同时,烷基的体积增大,就会产生明显的空间位阻,也不 利于亲核试剂对羰基碳原子的进攻,而且烷基体积越大, 空间越拥挤,在过渡状态时,相对的活化能也越高,不利 于反应的进行。
10.3 醛酮的氧化及还原反应

裴林试剂是硫酸铜与酒石酸钾钠的碱性混合液,二价的铜 离子具有较弱的氧化性,它可氧化脂肪醛为脂肪酸,而芳 香醛一般不被氧化。在反应中析出的砖红色氧化亚铜,现 象明显,可用于脂肪醛的鉴别:
10.3 醛酮的氧化及还原反应

氧化银是一个温和的氧化剂,它可把醛氧化成酸,但不氧 化C=C、-OH、C=N等官能团。例如:
醛、酮与水及醇的加成

醛、酮的羰基是个极性的不饱和基团,它的碳原子是高度 缺电子的,亲核试剂与之发生的亲核加成反应是醛、酮化 合物的重要化学特性。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在平面构型的羰基中,亲核试剂比较容易在平面的上下两 侧对羰基的碳原子进攻; 当亲核试剂与羰基作用时,羰基的π键逐步异裂,直到这 对π电子被氧原子所得; 同时羰基碳原子和亲核试剂之间的化学键(σ键)逐步地形 成;在反应前后羰基的碳原子由sp2转变为sp3杂化态。
• 根据醛、酮的羰基上连接烃基的情况,可把醛、酮分为脂 肪族和芳香族醛、酮两大类。 • 根据烃基是否饱和又可分为饱和及不饱和醛、酮。 • 由分子中含有羰基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二元、多元醛 、酮等。 • 在一元酮中,羰基上的两个烃基相同的称作单酮,反之称 作混酮。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本章重点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酮分子中的 α-氢也可被卤素直接取代,生成一卤代、二 卤代及多卤代酮;在酸性条件下酮的卤代反应较醛的卤代 反应更易于控制。如: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3.卤仿反应

乙醛(CH3CHO)、甲基酮,以及有 结构的仲醇 与足量X2/NaOH作用最终都生成CHX3和相应的羰酸负离子。 由于生成了卤仿故又称为卤仿反应。例如: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酸或碱都可以催化半缩醛的生成。 酸催化是通过生成羰基的烊盐正离子的形式以强化羰基羰 原子的缺电子性;

碱催化(如HO-)则可以使醇转变成醇的烷氧负离子以增强 醇分子的亲核能力。这两种催化的反应过程可描述为: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与亚硫酸氢钠及氢氰酸的加成
一、与NaHSO3的加成
10.1 醛酮的结构及分类
一、醛和酮的结构

在醛和酮的分子中都含有羰基 C=O,统称羰基化 合物。醛的通式为 RCHO 或 ArCHO,酮的通式为 RCOR’或 ArCOR和 Ar2CO。 由于羰基是醛和酮这两类化合物共有的官能团, 所以在化学性质上醛和酮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由 于醛的羰基上连有一个氢原子,又使醛和酮的化 学性质上有所不同。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四、Perkin反应

芳醛能与含有 α-H的酸酐作用发生缩合反应,生成 α,β不饱和羧酸,称为perkin反应。 反应所用的碱(缩合催化剂)是与所用的酸酐相对应的羧 酸盐。例如,苯甲醛与乙酸酐在乙酸钾存在下混合共热, 发生缩合,最后经酸化生成 β-苯基丙烯酸(肉桂酸):

10.3
2.氧化剂氧化 醛可被多种氧化剂氧化成羧酸。如HNO3、KMnO4、 K2Cr2O7、CrO3、H2O2、H2O2、Br2、NaOX、活性Ag2O、新生 MnO2等等。一般属离子型氧化反应,脂肪族醛易于被氧化。
10.3 醛酮的氧化及还原反应

较弱的氧化剂,如氢氧化银的氨溶液(称Tollens试剂) 可将芳醛或脂肪醛氧化成相应的羧酸,析出的还原性银可 附在清洁的器壁上呈现光亮的银镜,常称"银镜反应",可 用这个反应来鉴别醛,工业上用此反应原理来制镜。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二、与醇的加成

醇分子中氧原子上具有未共用电子,它也是一种亲核试剂, 可以对醛、酮进行亲核加成。 但由于醇分子的亲核性较弱,反应也是可逆的;羰基与一 分子醇的亲核加成产物是半缩醛或半缩酮。例如: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半缩醛是不稳定的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它与另一分子的 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稳定的醚型产物——缩醛:

Wittig试剂是强亲核试剂,与醛、酮发生加成反应,然后 再消去三苯基氧化膦生成烯烃。此反应也叫作Wittig反应; 是制备特殊结构烯烃的有效方法。例如: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反应

氨(NH3)是个亲核试剂,它的衍生物如伯胺、仲胺、羟 胺、肼(以及取代肼)、氨基脲等都是亲核试剂。它们与 醛酮的羰基加成,再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缩合产物。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一、与 Grignard 试剂的加成

Grignard 试剂的亲核性强,它与醛、酮发生的亲核加成 反应是不可逆的;加成产物不经分离直接进行水解就可得 到相应的醇类。这是有机合成中增加碳链的合成醇的方法 之一。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芳基、烯基或炔基 Grignard 试剂也可以用来制备相应的 醇:
第十章 醛酮醌
第十章 醛酮醌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