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文化矛盾的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10G物流二班姓名:徐晴晴学号:10103080232
中韩文化矛盾的冲突
韩中之间经济交流日趋活跃,但两国国民间的文化矛盾却时不时就浮出水面。这其中,有在受大众过激情绪支配的大环境下,两国一些个人的失误被网络迅速传播,并被扩大和戏剧化的原因。但在此,我想对中国大众文化主权意识的扩散现象深表担忧。
文化并不能像一种商品或发明主张所有权。如果一种文化具有普遍价值,便会被世界人民所共享。如果中国文化传统能够在世界各国流行,那么这不是对中国主权的一种侵害,而是对中国文化优越性及其普遍价值的一种证明。
而且,一些中国曾经舍弃过的文化在其他地区得到完好保存和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曾遭五四运动否定的儒教文化,在韩国就得到很好的保存,并变身为一种独特的韩国文化。同样,仔细观察中国的独特生活文化,也可以发现其融合了世界很多民族和国家的传统与文明。这些就是文化的属性,即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进行交流、传播、变形和修改。中国曲阜的孔子祭奠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韩国儒学者就在复原其传统仪式上提供过帮助。
一种文化和文物均源自某个地区或组织,但这些都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产。在保护和尊重文化的同时,应该视文化为可共享的公共财产。因此,我们不能主张文化主权或否定某种文化在其他地区以特殊形态存在,而是应该从功能主义观点出发解释文化。
在分析为何韩中之间的文化矛盾尤其突出的时候,将文化商业化是不合理的。当下的中国遵循“经济第一”主义,把所有东西套进经济利益的框架内,文化也被视为商品。于是,企业间的竞争意识就被用来处理文化问题。此外,将文化视为政治手段,助长文化爱国主义,也是值得商榷的。
虽然韩中之间的文化交流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对于韩中文化交往的未来,我是持乐观态度的。两国建交时间短,对文化理解的不足,文化交流的不够充分,才会导致如今韩中之间出现“成长痛”的现象。所以,今后一段时间,两国的知识分子、媒体和文化产业从业者们都应作出认真而积极的努力,并扩大两国人民的直接接触和交流。这样,就能让两国民众体会和保持两国间的文化亲密感,才能摆脱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跨越人为的关系界限。
一、中韩文化交流中冲突的表现
第一,韩国“公然掠夺我国文化”,挑起文化之争。主要表现在:2006年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2007年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2009年又出现了经韩国学者“考证”神农氏和李时珍都是高丽人的说法。
第二,以“高句丽问题”为代表的历史领域的问题。在此问题上中国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高句丽是中国古代(隋唐时期)东北边疆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曾建立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亦名高句丽);大约在同一时期朝鲜半岛也出现了一个名为“高丽”的政权,因其统治者姓王,顾学界以“王氏高丽”称之,但经考证韩国历史上的王氏高丽与此高句丽并没有直接渊源关系。但是,韩国学者包括民间普遍持相反观点,并将此问题从学术争论引入政治领域,向中国抗议干涉相关学术成果的出版与发表。
二、中韩文化交流冲突的归因分析
历史原因:从历史角度来看“韩国文化的源流是广泛的接受和学习中国文化并将之发展成为本国的文化的”。因此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朝鲜半岛也就有意无意的参与了这种共同文化的构建,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但自从上世纪开始,经济上挺起腰杆子的韩国人,无时无刻都在寻求文化意义上的独立,而环视其传统文化却到处都充斥着中国文化的影子。因此,要想完成本国民族文化的独立,要么全盘否定,自己凭空再造,这当然不可能,于是乎,高调的掠夺和批判无疑成了最佳途径。
现实原因:近年来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内的不断摩擦也是造成中韩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
政治方面,近年来,由于在朝鲜半岛统一问题和朝核问题上的分歧致使两国摩擦不断。在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上,中国未能完全走出冷战时代的阴影,而是将朝鲜半岛统一问题当做牵制美国扩张的战略王牌。因此中国并不真正希望朝鲜半岛实现统一,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引起韩国方面的不满,像那种“被中国佬骗了”的声音充斥着韩国媒体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朝核问题上,起初韩国还能与中国保持默契,可是,纵观朝核问题这17年,参与方越来越多,从美朝的双边事务谈成了远东六国的多边事务,人多嘴杂,不仅为朝鲜制造了更多的回旋空间,更给其它五国增加了摩擦的机率,中韩两国在这种情况下很快就失去了默契。
经济方面,经济上,韩国人对中国可以说是又爱又怕。爱的是中国坐拥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怕的是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会成为韩国的竞争对手。正是这种矛盾的心情,成为导致双方民间感情变化的根源。
第二,网络传播层面,在对待网络上流传的各种怪论和假闻上,双方媒体不负责任的随意刊载,也加深了两国关系的恶化。一些年轻的记者为了迎合网民,吸引点击,不惜极力渲染,努力制造噱头。于是乎,某个异想天开的韩国学者一说李时珍是韩国人,马上就被上纲上线,成了整个韩国社会的主流想法。因此,两国媒体对于两国民间文化冲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三、“何以解忧”
对中国来说,我们首先应该自信,因为这些文化本身就是我们的,我们理所当然的是这些传统文化的源头,无论别人怎么抢,抢走的也只能是一些表面的东西,根本无法拿走它真正的内涵。我们不应该害怕别人抢走我们的东西,而真正应该怕的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丢了,当有一天发现东西没了得时候,却赖别人抢走了。那么,这样真的就是我们民族,我们炎黄子孙的悲哀了。因此,这需要我们上到政府,下到普通百姓都能自觉地保护、传承、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
此外,作为舆论公器的媒体在改善中韩关系的过程中更应该有所担当,尽量不要把两国的极端思想提升到主流地位,盲目的进行不负责任的报道和不切实际的解说都只会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两国媒体应该为两国民众开辟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使之有机会和途径彼此了解,从而促进交流,而不是做个事不关己的看客和唯恐天下不乱的口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