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精品).doc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精品).doc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1.什么叫林木良种?2.在林业生产上为什么要选用良种?3.林木育种有哪些特点?4.林木育种的方针是什么?5.林木育种的任务是什么?6.什么叫林木育种学?7.林木育种学包括哪些?8.什么叫遗传?9.什么叫变异?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1.“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2.什么叫染色体?13.什么叫染色体组?14.什么叫遗传密码?15.解释基因工程的概念。

16.解释中心法则的概念。

17.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什么条件?18.扼要说明基因的概念。

19.遗传与环境有什么关系?20.染色体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21.细胞分裂有哪三种方式?22.有丝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23.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24.DNA与RNA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25.DNA是如何复制的?26.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的?27.什么叫性状?28.什么叫显性?29.什么叫隐性?30.解释性状分离。

31.什么叫纯合体?32.什么叫杂合体?33.什么是基因型?34.什么是表现型?35.什么叫细胞质遗传?36.什么叫性别决定?37.什么叫伴性遗传?38.用两个不同性状的纯合体杂交,为什么Fi性状表现一致,氏不一致?39.什么是分离规律?40.分离规律在育种实践中有何意义?41.什么是独立分配规律?42.独立分配规律在育种实践中有何意义?43.什么是连锁遗传?44.为什么会出现不完全连锁现象?45.已知某一树种的果形圆对长是显性,那么表现型是圆果,如何鉴定它是纯种或杂种?46.一种植物的花色紫对白是显性,现在一株紫花植株与另一株紫花植株杂交,出现了白花植株,这是什么原因?它们的基因型各是什么?47.简述核、质基因的相互作用。

48.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什么?49.什么叫母系遗传?50.什么是单倍体?51.什么是多倍体?52.染色体变异分哪两类?53.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可分为哪两类?54.什么叫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造成的原因是什么?55.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分为哪几类?56.染色体结构变异中重复和易位两种类型有何不同?57.什么叫基因突变?58.基因突变的特征是怎样的?59.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在性状表现中有哪些不同/60.什么是人工诱变?61.人工诱变和育种有什么关系?62.什么是数量性状?63.数量性状的特征是什么?64.多基因假说是如何解释数量性状遗传的?65.什么是超亲遗传?66.为什么会出现超亲遗传?67.什么是杂种优势?68.如何利用树木的杂种优势?69.什么是遗传力?70.什么是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71.林木育种上如何应用遗传力?72.什么是孟德尔群体?73.简述群体与个体的区别。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1.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2.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①理论基础:a生命科学: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群落学b环境科学: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②技术体系:a前期规划阶段—决策设计阶段b更新营造阶段—施工阶段c抚育管理阶段—时间延续最长阶段d收获利用阶段—主伐利用第一篇林木种子生产第一章林木结实第二章种源与林木良种基地掌握:林木发育期与结实年龄、林木结实周期了解:林木种子、种子区、种子亚区、良种、良种基地1林木发育大周期:①幼年期:种子萌发→第一次开花结实,可塑性大,适于营养繁殖②青年期:第一次开花结实→结实3~5次,适于引种③壮年期:开始大量结实→结实开始衰退,采种最佳时期,生物学特性稳定④老年期:结实量大幅度下降→死亡,失去可塑性,生产上无应用价值2林木开始结实年龄的影响因素:树种;环境条件;林木起源;生长发育状况;遗传因素。

3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间隔期。

产生原因:1. 营养问题:花芽分化、果枝形成2. 内源激素影响3. 林地土壤养分与水分不足应对措施:适宜密度、光照问题、水肥管理、疏花疏果4林木种子: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

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

种子亚区:在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种的次级单位,即在一个种子亚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更为类似。

5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

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第三章采种与种实调制1种子成熟过程及各自特点:受精卵细胞→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林木育种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木材产量B. 提高木材质量C. 提高抗逆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林木育种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林木育种中,选择育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表型B. 基因型C. 环境因素D. 社会需求答案:A4. 林木杂交育种中,杂交亲本的选择依据是什么?A. 亲本的表型B. 亲本的基因型C. 亲本的适应性D. 亲本的经济价值答案:B5. 林木育种中,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改变林木的形态特征B. 改变林木的生理特性C. 改变林木的遗传特性D. 改变林木的生长环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林木育种中,哪些因素会影响育种效果?A. 育种目标的明确性B. 育种材料的选择C. 育种技术的先进性D. 环境条件的适宜性答案:ABCD2. 林木育种中,哪些方法可以提高育种效率?A.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B.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D. 利用传统杂交技术答案:ABC三、判断题1. 林木育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对)2. 林木育种过程中,环境因素对育种效果没有影响。

(错)3. 林木育种中,基因型和表型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错)4. 林木育种中,杂交育种可以产生新的遗传变异。

(对)5. 林木育种中,基因工程育种可以精确控制目标性状的表达。

(对)四、简答题1. 简述林木育种中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答: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林木的表型特征,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以期在后代中保留和增强这些优良性状。

这一过程依赖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合,通过连续多代的选择,逐步提高整个群体的遗传品质。

2. 描述林木育种中杂交育种的主要步骤。

答:杂交育种的主要步骤包括:(1)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2)进行亲本间的杂交;(3)对杂交后代进行选择,淘汰不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4)对选出的优良个体进行连续多代的自交或回交,以稳定和纯化优良性状;(5)最终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

林木遗传育种复习题

林木遗传育种复习题

名词解释1.基因型:决定一个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全部遗传特征。

2.交换值: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字数的比例。

3.驯化:植物引种到新地区后表现不好,需再用一些栽培技术使其适应新环境,这一过冲叫做驯化。

4.芽变:突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中,并使得真个芽乃至纸条发生变异。

5.杂种优势: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性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6.变异:子代与亲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性状差异的现象。

7.复制:以原来的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相同的dna分子的过程。

8.遗传力:亲代将某一性状传给子代的能力。

9.种质资源:含有特定物种全部或部分遗传信息的所有生物材料,小到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染色体甚至基因,大到植物个体,群体甚至近缘种。

实质上是指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长期演化形成的决定各种性状的基因资源,它不但存在于已有的栽培品种,而且也广泛存在于野生植物类型中。

10.选择育种:从自然或人工创造的群体中,根据育种目标挑选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或群体,通过比较鉴定和繁殖,是选择的优良性状稳定第遗传下去。

11.杂交育种:是以基因型不同的园林植物种或品种进行交配形成,通过培育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12.园林植物品种退化:是指原有的优良种性消弱的过程与表现。

13.遗传:子代和亲代想死的现象称为遗传14.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15.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生态条件下,根据需要而创造的一类植物群体,它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征。

在生物学、经济和形态上具有相对一致性,在一定地区和栽培条件下,其产量、品质、生育期、抗逆性等方面符合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并能用普通繁殖方法保持其稳定性。

16.连锁遗传:亲本中原来就连在一起的两个性状,在f2中仍然连在一起遗传的现象17.引种:把树种从原有的发布区扩展到发布区以外或引进外来树种并形成栽培品种的经济技术活动称为引种18.抗性育种:是指通过树木育种手段来提高树木对病菌、害虫及非生物因子的抗性的一种措施。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1.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2.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①理论基础:a生命科学: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群落学b环境科学: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②技术体系:a前期规划阶段—决策设计阶段b更新营造阶段—施工阶段c抚育管理阶段—时间延续最长阶段d收获利用阶段—主伐利用第一篇林木种子生产第一章林木结实第二章种源与林木良种基地掌握:林木发育期与结实年龄、林木结实周期了解:林木种子、种子区、种子亚区、良种、良种基地1林木发育大周期:①幼年期:种子萌发→第一次开花结实,可塑性大,适于营养繁殖②青年期:第一次开花结实→结实3~5次,适于引种③壮年期:开始大量结实→结实开始衰退,采种最佳时期,生物学特性稳定④老年期:结实量大幅度下降→死亡,失去可塑性,生产上无应用价值2林木开始结实年龄的影响因素:树种;环境条件;林木起源;生长发育状况;遗传因素。

3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间隔期。

产生原因:1. 营养问题:花芽分化、果枝形成2. 内源激素影响 3. 林地土壤养分与水分不足应对措施:适宜密度、光照问题、水肥管理、疏花疏果4林木种子: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

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

种子亚区:在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种的次级单位,即在一个种子亚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更为类似。

5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

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第三章采种与种实调制1种子成熟过程及各自特点:受精卵细胞→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林木育种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林木育种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1 林木育种学根据遗传学原理,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

2设施保存利用机械设备保存植物的部分组织或者器官,从而保存植物的种质资源。

3引种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4种源试验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5优树在同一林分中,相同环境条件下,在生长量、木材质量、等性状上远远超过在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树木。

6选择响应入选亲本子代平均值与入选亲本平均值的差7杂交通常指不同树种、或者同一树种不同小种、品种或者类型间的交配8 无性繁殖切取树木的部分器官或者组织,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的新植株9实生苗种子园用实生苗做材料建立的种子园10遗传测定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无形繁殖后代或者有性繁殖后代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资源的收集,优良品种的培育,遗传测定和良种繁殖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就地保存和异地保存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二是经济价值符合要求。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大小,形状。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方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独立标准法和评分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双亲本。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0.005,选择差为3.5米。

10 杂交组合A×B称为单交,A×(B×C)称为三杂交。

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林木遗传育种学(高本起)》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基因组;2、表现型;3、隐性;4、三体和四体;5、杂种优势;6、种源;7、遗传测定;8、无性系;9、杂交;10、种子园。

11、染色体;12.超倍体;13、显性;14、广义遗传率;15.基因型;16、种质资源;17、优树;18、交配设计;19、选择差;20、配合力。

二、填空题大部分的RNA是结构,而tRNA是结构。

tRNA与、是与蛋白质合成密切的三种RNA。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在完成的。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每个基本结构单位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和。

核酸中的戊糖有两类:和。

1953年Watson和Crick根据DNA的衍射图分析,提出了DNA的模型。

这一模型认为DNA有两条的多核苷酸链,一条链中的磷酸二酯键为方向,另一条链为方向,围绕一个轴盘旋,形成旋的螺旋体。

链之间的碱基由连接,其中G与C之间通过氢键,A与T之间通过个氢键来连接。

碱基对的平面与轴线。

三、选择题1.细胞中传递遗传信息的RNA是()。

A. tRNAB.rRNAC.mRNAD.snRNA2.同源四倍体某一位点的杂合体基因型有()种。

A.1B.2C.3D.43.在测交后代中,如果重组型配子数是301,总配子数是8368,则交换值为()。

A.7.2%B.3.6%C.1.8%D.0.9%4.用下列方法()可以验证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A.回交B.复交C. 测交D.单交5.下列物质中使染色体加倍效率最高的是()A.秋水仙素B.生长素C.脱落酸D.赤霉素6.杨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是19,三倍体毛白杨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3,57B.3,19C.2,38D.3,387.紫茉莉的两个纯合红花品种和白花品种杂交后,F1表现粉红色。

F1自交后代红花:粉红:白花的比例为1:2:1。

紫茉莉的花色遗传表现为()。

A.显性遗传B.不完全显性C.隐性遗传D.基因累加8.对于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群体,在无突变,无选择和无选择的情况下,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是()A.可变的B.守恒的C.随世代演替的D.随机的9.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新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最新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林木繁殖生物学与育种

林木繁殖生物学与育种
A.播种
B.扦插
C.人工授粉
D.分株
10.关于林木的有性繁殖,下列哪项陈述是正确的?( )
A.有性繁殖不涉及遗传变异
B.有性繁殖中的种子通常不具备休眠期
C.有性繁殖可以产生具有新遗传特性的后代
D.有性繁殖不会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11.在林木育种中,哪种方法通常用于增加遗传多样性?( )
A.连续自交
B.突变育种
林木繁殖生物学与育种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第一部分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种繁殖方式对林木来说是最常见的有性繁殖方式?( )
D.休眠期种子不会进行任何代谢活动
4.下列哪种方法通常用于诱导林木无性繁殖?( )
A.组织培养
B.种子繁殖
C.人工授粉
D.自交
5.在林木育种中,选择育种法主要依据以下哪个原则?( )
A.遗传多样性最大化
B.遗传稳定性最小化
C.适应性最优化
D.遗传变异最大化
6.关于林木育种,以下哪个过程是选择育种的一部分?( )
A.人工授粉
B.种子采集
C.幼苗筛选
D.组织培养
7.在林木遗传改良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来提高抗病性?( )
A.选择育种
B.诱变育种
C.分子育种
D.以上都对
8.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
A.抗虫性增强
B.抗病性增强
C.生长速度增加
D.改变树木的天然开花周期
9.下列哪种繁殖技术属于无性繁殖?( )

林木育种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林木育种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林木育种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分值:[单选题]*A、衰退√B、增强C、不变D、难以确定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单选题]*A、所有品种B、地方品种C、新品种D、一切基因资源V3、在近代作物育种中,凡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均来自()的发现和利用[单选题]A、突破性育种新技术B、突破性育种新理论C、突破性育种新方法D、突破性特异种质资源√4、本地种质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单选题]*A、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B、较高的抗病性和抗虫性C、较高的适应性VD、生产上最熟悉5、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单选题]A、大√B、小C、相同D、不好确定6、下列影响引种成败的因素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单选题]*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经济条件D、作物类别7、()是使野生植物引为栽培植物[单选题]*A、广义驯化B、狭义驯化VC、广义引种D、狭义引种8、海拔每升高IOOm,日平均气温降低()℃[单选题]*A、1B、0,5C、0.6√D、0.19、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会(1[单选题]*A、延长√B、缩短C、保持不变D、不可预测10、在[(AχB)χC]χD的杂交方式中,C的遗传成分在其中占()。

[单选题]A、1/2B、1∕4√U1/8D、1/1611、采种林分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单选题]*A、地理种源变异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12、我国长江流域适宜引进的是()[单选题]*A、热带树种B、耐盐碱树种C、耐干旱树种D、喜湿润温暖树种√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单选题]*A、就远B、就近√C、就多D、就少14、适合选优的林分郁闭度一般要求()[单选题]*A、0,5以下B、0.6以下C、0.6U1tVD、0.8以上15、杂交植株选择标准应该是()[单选题]*A、优势木B、优树√C、优良种源D、优良类型16、用未经遗传测定的优树无性繁殖,建立生产优良种条的场地是()[单选题]*A、良种采穗圃B、初级采穗圃√C、初级无性系种子园D、高级无性系种子园17、无性系造林应()[单选题]*A、使用最优单系B、多系造林VC、使用大量无性系D、无性系数目不限18、从优树上取材,通过无性繁殖建立的种子园是()[单选题]*A、实生种子园B、无性系种子园VC、重建种子园D、高世代种子园19、与普通植株后代相比,优树子代常表现()[单选题]*A、显著优越B、明显不佳C、无明显差异D、良莠不齐√20、远缘杂交不易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多选题]*A、雌雄性因素不亲和√B、异物种间的花期不遇VC、异物种间核质互作不协调VD、异物种间染色体不平衡√E、异物种间基因不平衡V21、克服远缘杂交不易交配的方法有()[多选题]*A、加强亲本培育√B、确定适宜的母本√C、确定适宜的父本VD、重复授粉杂交VE、柱头激素处理√22、克服远缘杂交杂种天亡和不育的方法包括()[多选题]*A、幼胚离体培养√B、杂种染色体加倍√C、选染色体数目较少的类型杂交D、用栽培种亲本回交√E、采用良好的培育条件V23、单株选择的主要特点有()[多选题]*A、获得遗传性显著优良的新品VB、能保持丰富的遗传性C、工序繁杂√D、投入较大√24、杂种后代表现()[多选题]*A、一定有明显优势B、可能有明显优势VC、可能没有优势VD、可能存在劣势√25、品种的植物分类地位低于种[判断题]*对错V26、作物育种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工»化,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

林木育种学(东北林业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林木育种学(东北林业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不是林木良种繁育主要途径的是()。

A:种子园B:引进种子和穗条C:母树林D:采穗圃答案:B2.经人工选育,经济性状与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生活要求,且性状遗传稳定一致、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的特异性林木栽培群体是()。

A:良种B:新品种C:小种D:品种答案:D3.林木育种根本任务是()。

A:研究变异B:发现变异C:利用变异D:选育和繁殖林木优良品种答案:D4.品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

A:对B:错答案:B5.林木育种的主要策略是有性创造,无性利用。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是有利于中间型的选择,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不变。

A:定向性选择B:人工选择C:稳定性选择D:多向性选择答案:C2.()是根据家系内个体表型值距该家系平均表型值的离差选择个体。

A:配合选择B:家系选择C:家系内选择D:个体选择答案:C3.()是在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是把各家系平均表型值和所属家系内个体表型值结合起来考虑的选择方法。

A:家系选择B:配合选择C:个体选择D:家系内选择答案:B4.根据是否进行遗传测定,分为表型选择和()。

A:混合选择B:内部选择C:特性选择D:遗传型选择答案:D5.多性状选择主要有连续选择法、独立选择法和()。

A:间接选择法B:直接选择法C:选择指数法D:相关选择法答案:C第三章测试1.不是林木育种资源保存的主要方式有()。

A:异地保存B:原地保存C:信息保存D:离体保存答案:C2.()是指在选育林木优良品种工作中可能利用的一切繁殖材料。

A:染色体资源B:基因资源C:原始资源D:林木育种资源答案:D3.采取有效措施使外来植物种适应引入地点环境的过程叫()。

A:移栽B:引种C:驯化D:保护答案:C4.“因此,引种要结合()” ,这已成为引种工作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A:种源试验B:大量种植C:直接应用D:综合选择答案:A5.一般历史生态条件复杂,引种后表现()。

A:适应性较强B:不确定C:适应性较差D:适应性一般答案:A第四章测试1.优树选择应尽可能在( )中选择。

(完整版)林木遗传育种学试题答案

(完整版)林木遗传育种学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缺体——比正常的二倍体少了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物种;2.基因——DNA分子上能够被转录为RNA或翻译成多肽连的特定区段。

3.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mRNA---> 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D--->DNA 的复制过程,叫中心法则4.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细胞质遗传。

5.驯化——只有采取人工措施改变引种植物的遗传特性,才能使它适应新的环境,这种情况下的引种,称为驯化。

二、填空:1.着丝点2.一,四3.3`—TGCTAA—5`4.否5.母6.低温、干燥、黑暗7.花药或花粉粒三、简答题:1.答: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有毒IIIS型,一种无毒IIR型。

将有毒型单独注入小鼠体内,可使小鼠死亡,将无毒型单独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将有毒型加热杀死,单独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当将加热杀死的有毒型与无毒型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则小鼠死亡。

说明加热杀死的有毒型肺炎双球菌只是外壳蛋白质失活,内部DNA仍具有活性,有毒型的DNA可利用无毒型提供的酶类或其它物质,合成新的有毒型肺炎双球菌。

2.答:基因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突变的平行性。

3.答: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的群体内,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如突变、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等)干扰时,则等位基因(p、q)频率及3种基因型(AA=p2、Aa=2pq、aa=q2)频率始终保持一定,各代不变。

改变基因平衡的因素有:基因突变、选择、遗传漂变、迁移。

4.答:(1)、重视拟引进花木品种在原产地的经济表现和观赏价值(2)、比较植物原产地和引种地区的生态条件(3)、分析限制植物引种驯化的主要生态因子(4)、研究植物的生态历史(5)、考虑引种植物的生态类型5.答:组合育种的目的在于通过杂交,使不同亲本的基因重组,产生新的类型,再通过选择,培育出集双亲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

林木遗传育种复习题

林木遗传育种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两分)1林木遗传育种2变异3可遗传变异4染色质5同源染色体6非同源染色体7性状8测交9性状分离10连锁遗传定律11表型模写12等位基因13染色体组14单倍体15同源多倍体16双单体17四体18突变19细胞质遗传20数量性状21加性效应22互作效应/上位效应23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24无性系25孟德尔群体26基因频率27生殖隔离28多态性29种质资源30引种31驯化32种源和种源实验33选择育种34杂交育种35回交36杂交不亲和性37配合力38单倍体育种39孤雄生殖40孤雌生殖答案:1指研究林木的遗传与变异,并根据其特性及遗传变异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利用这种遗传和变异来改良林木的固有类型、创造新品种的技术与过程。

2亲子代间及子代各个体间性状有差异的现象.3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能够连续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4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上色的物质。

5成对,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形态结构相同的染色体。

6不成对,结构不相同的染色体。

7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8被检测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的杂交.9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

10处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遗传时,联合在一起的频率大于重新组合的频率。

11由环境引起的表型变化与由基因型引起的变化很相似,这种现象称表型模写。

1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相对基因13是指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记为X。

14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是正常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体。

15 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

16 2n染色体组缺少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的个体。

17 2n染色体组增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18 遗传性状飞跃式的间断的变异现象称为突变。

19染色体以外的遗传因子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又称核外遗传或染色体外遗传。

20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如花朵的重瓣性,叶片的大小等。

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林木遗传育种学(高本起)》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基因组;2、表现型;3、隐性;4、三体和四体;5、杂种优势;6、种源;7、遗传测定;8、无性系;9、杂交;10、种子园。

11、染色体;12.超倍体;13、显性;14、广义遗传率;15.基因型;16、种质资源;17、优树;18、交配设计;19、选择差;20、配合力。

二、填空题大部分的RNA是结构,而tRNA是结构。

tRNA与、是与蛋白质合成密切的三种RNA。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在完成的。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每个基本结构单位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和。

核酸中的戊糖有两类:和。

1953年Watson和Crick根据DNA的衍射图分析,提出了DNA的模型。

这一模型认为DNA有两条的多核苷酸链,一条链中的磷酸二酯键为方向,另一条链为方向,围绕一个轴盘旋,形成旋的螺旋体。

链之间的碱基由连接,其中G与C之间通过氢键,A与T之间通过个氢键来连接。

碱基对的平面与轴线。

三、选择题1.细胞中传递遗传信息的RNA是()。

A. tRNAB.rRNAC.mRNAD.snRNA2.同源四倍体某一位点的杂合体基因型有()种。

A.1B.2C.3D.43.在测交后代中,如果重组型配子数是301,总配子数是8368,则交换值为()。

A.7.2%B.3.6%C.1.8%D.0.9%4.用下列方法()可以验证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A.回交B.复交C. 测交D.单交5.下列物质中使染色体加倍效率最高的是()A.秋水仙素B.生长素C.脱落酸D.赤霉素6.杨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是19,三倍体毛白杨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3,57B.3,19C.2,38D.3,387.紫茉莉的两个纯合红花品种和白花品种杂交后,F1表现粉红色。

F1自交后代红花:粉红:白花的比例为1:2:1。

紫茉莉的花色遗传表现为()。

A.显性遗传B.不完全显性C.隐性遗传D.基因累加8.对于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群体,在无突变,无选择和无选择的情况下,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是()A.可变的B.守恒的C.随世代演替的D.随机的9.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林木遗传育种

林木遗传育种

《林木遗传育种》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261什么是林木遗传育种学?什么是林木品种?林木遗传育种学是以遗传学为理论指导,根据林木的特性及其遗传变异规律,进而研究如何有效控制和利用这种遗传和变异,为人类需要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

林木品种是指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征和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育出来的林木群体。

2与农作物育种相比,林木育种工作有什么特点?①多数树种世代长,育种周期也长,树体大,占地多②树木属多年生植物,开花结实周期长,选育可供繁殖利用材料的时间也长,可能开展后向选择,提高选择效果③多数树种分布广,选育历史短,选种和引种潜力大,见效快④采用异花授粉植物育种方式,有性无性选育相结合⑤多数情况下,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林木品种,或使用混合品种是适宜的3培育林木优良品种的途径有哪些?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育种3.11名词解释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同,基因位点也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之间互称异源染色体联会:各同源染色体分别配对的现象单倍体:细胞中只有1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二倍体:凡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有丝分裂:把遗传物质从一个细胞均等地分给两个新形成的子细胞,所产生的两个子细胞都有与亲代相同数目的染色体,这一过程称为有丝分裂,是细胞最普遍的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故称减数分裂2细胞质中哪些细胞器含有遗传物质?线粒体、叶绿体3什么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4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染色体形态有哪些类型?长臂、主缢痕、着丝点、短臂、次缢痕、随体。

类型有V形染色体、L形染色体、棒状染色体、粒状染色体5减数分裂的什么时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前期Ⅰ偶线期6染色体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间期7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何不同?各在遗传学上有什么意义?不同:①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最普遍的形式,减数分裂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等,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③一次有丝分裂只分裂一次,产生2个子细胞,减数分裂有2次连续的分裂,形成四分体④减数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配对、交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而有丝分裂无此现象。

(精选)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精选)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27、采穗圃是生产的场地。

28、种子园建园材料源于无性系或子代家系。

29、从优树上取材,通过无性繁殖建立的种子园为。

30、利用优树种子育苗建立起来的种子园为。

31、用未经子代测定的初选优树子代建立的是种子园。

32、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用亲缘关系清楚的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为材料建立起来的是种子园。

33、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对初级种子园进行疏伐后形成种子园。

三、单项选择1、林木育种的主要目标是A生产造林用种 B培育造林苗木 C获得良种 D使用良种2、最基本的林木育种措施是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3、优树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4、采种林分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5、对于比较集中的濒危树种、稀有树种的遗传资源采用的保存方式应该是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6、将种子、花粉、营养器官、组培苗等置于低温、低湿环境中加以保存的方法是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7、在树种引种中,原产地与引种地应A生态环境相同 B生态环境相似 C日照、雨量相当 D温度、土壤一致8、最迅速、最廉价获得优良品种与类型的育种措施是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9、对光周期敏感的北方树种引种到南方后,常表现A延长生长期 B受早霜危害 C提前封顶 D受晚霜危害10、对温度敏感的树种引种到南方后,常表现A延长生长期 B受春寒危害 C提前封顶 D休眠期长11、一般历史生态条件复杂,树种引种后表现A适应性较强B适应性较差D适应性一般D不确定12、我国长江流域适宜引进的是A热带树种 B耐盐碱树种 C耐干旱树种 D喜湿润温暖树种13、同一山地不同海拔高度的种源往往表现A低海拔生长快 B高海拔抗寒较强 C高海拔生长快 D差异不明显14、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A就远 B就近 C就多 D就少15、生长量和形质指标远远优于同等立地条件下同种同龄树木的单株是A优良品种 B优良类型 C优树 D优良种源16、用材树种一般要求优树树冠A高 B窄 C宽 D密17、选择用材树种优树时,枝下高与树高之比A应该较小 B应该较大 C应该居中 D不用考虑18、能够较全面、准确地评定待选植株的优树选择法是A优势木对比法B小标准地法C基准线法D综合评分法19、适合选优的林分郁闭度一般要求A 0.5以下B 0.6以下C 0.6以上D 0.8以上20、如果在混交林中选优,要求目的树种的比例A小于30% B等于50% C大于50% D等于80%21、在同龄林中选优,宜用的方法是A优势木对比法 B绝对值评选法 C回归线法 D生长量法22、在异龄林或四旁植树中选优,宜用的方法是A优势木对比法 B绝对值评选法 C小标准地法 D生长量法23、四川核桃与云南核桃杂交属于A种内杂交 B种间杂交 C远缘杂交 D属间杂交24、回交可以在杂种后代中A加强轮回亲本优良性状 B加强非轮回亲本优良性状C加强母本优良性状 D加强父本优良性状25、杂交植株选择标准应该是A优势木 B优树 C优良种源 D优良类型26、在林木杂交育种中,用于杂交的花朵应该位于树冠的A中下部向阳部位 B中下部背阴部位C中上部向阳部位 D中上部背阴部位27、采集花朵或花序收集生活花粉,应该A太阳暴晒 B烘烤 C风吹 D室内摊晾28、在杂交育种中,隔离外源花粉的措施是A去雄 B套袋 C人工授粉 D疏花29、收集用于人工授粉的花粉的贮存条件应是A低温低湿 B低温高湿 C高温低湿 D高温高湿30、室内切枝授粉适用的树种类型是A种实细小,成熟期短B树体高大,操作不便C水培扦插易生根 D对光照要求不高31、通过营养繁殖产生的后代称为A无性系 B家系 C自交系 D纯系32、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A叶肉细胞 B分裂细胞 C成熟细胞 D生殖细胞33、用未经遗传测定的优树无性繁殖,建立生产优良种条的场地是A良种采穗圃 B初级采穗圃 C初级无性系种子园高级无性系种子园34、采穗圃管理的中心任务是A促进高生长 B促进径生长 C促进新枝萌发 D促进开花结实35、无性系造林应A使用最优单系 B多系造林 C使用大量无性系 D无性系数目不限36、使用多个无性系造林时,各无性系应A株间混交 B行间混交 C带状混交 D块状混交37、从优树上取材,通过无性繁殖建立的种子园是A实生种子园 B无性系种子园 C重建种子园高世代种子园38、用未经遗传测定的优树无性繁殖,建立生产优良种子的场地是A初级采穗圃 B高级采穗圃 C初级无性系种子园高级无性系种子园39、利用未经遗传测定的优树种子育苗建立起来的种子园是A无性系种子园B初级实生种子园C去劣实生种子园D重建实生种子园40与普通植株后代相比,优树子代常表现A显著优越B明显不佳C无明显差异D良莠不齐四、多项选择1、林木育种的特点主要有A育种周期长 B可开展后向选择 C以选择育种为主要手段 D结合杂交和无性繁殖2、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有A 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C 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3、育种资源保存方法有A 原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设备保存 D干燥保存4、单株选择的主要特点有A获得遗传性显著优良的新品 B能保持丰富的遗传性C工序繁杂 D投入较大5、混合选择的主要特点有A简便易行 B投入低、见效快C可根据后代表现确定入选单株优劣 D性状遗传力低时选择效果不理想6、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主要有A性状遗传力 B入选率 C配合力 D性状变异幅度7、与其他育种方法相比,引种A可以迅速获得优良品种与类型 B丰富本地物种资源C价格低廉 D可能导致不良后果8、在引种中应考虑的水分条件包括A年降雨量 B灌溉条件 C空气湿度 D雨型(降雨季节分布)9、在林木引种中考虑的土壤因素主要有A土层厚度 B土壤pH值 C土壤肥力条件 D土壤共生菌10、确定引进树种应考虑A树种经济性状 B两地生态条件 C自然分布区面积 D引种历史及引种成效11、南方种源与北方种源相比,一般A生长快 B但抗旱性较强 C抗病性较强 D抗寒性较差12、选优林分条件应满足A未经破坏 B以成龄林为主 C郁闭度>0.6,林相整齐 D实生起源,长势良好13、杂种后代表现A一定有明显优势 B可能有明显优势 C可能没有优势 D可能存在劣势14、单杂交特点有A方法简便易行 B综合多个亲本优良性状 C需用时间少 D后代群体规模小15、复式杂交的特点有A方法简便易行 B综合多个亲本优良性状 C需用时间长 D后代群体规模大16、与种内杂交相比,远缘杂交一般A杂交亲和性差 B杂种后代不育 C性状分离广泛 D无法育种17、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有A媒介法 B改进授粉方法 C用化学处理 D胚培养18、采穗圃圃地选择要求A气候适宜 B阳光充足 C便于排灌 D交通方便19、采穗圃的营建与管理中应注意A外源花粉隔离 B选择适宜圃地 C适时修剪促萌 D合理密植20、与传统林业相比,用优良无性系造林的优势有A良种推广快 B产量高 C林相整齐一致 D抗病虫能力强五、简答1、林木种内变异有哪几个层次?2、如何进行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3、影响引种成效的因素有哪些?4、如何开展引种试验?5、简述林木引种程序。

6、如何确定引种树种?7、引种成功的标准是什么?8、用材林选优林分应具备什么条件?9、比较各种杂交方式的优缺点。

10、如何选配杂交亲本?11、如何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12、简述无性系选育程序。

13、无性系林业有哪些优越性?在生产上应注意什么问题?14、在种子园建设中如何隔离外源不良花粉?15、种子园可区划为哪几区?各有何功能?答案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也称基因资源或种质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总和。

2、育种资源:是遗传资源的组成部分,指在选育优良品种中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

3、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4、引种:把一个树种从原分布范围引入新地区栽培的过程。

5、驯化:通过人为干预使物种适应新环境或将动植物从野生状态改变为家养或栽培的过程。

6、种源: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即最初的原产地。

7、种源试验:不同种源在同一地区的栽培对比试验。

8、种源选择:通过种源试验,为某一造林生境筛选最佳种源的过程。

9、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地域单元,也是用种的基本单位。

10、种子区区划:根据生态条件、遗传性及行政区界,对林木种子供应范围进行的区划。

11、优树:在某一或某些性状上远远超过同等立地条件下,同种、同龄树木的单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