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论文

合集下载

略谈鲁迅的“立人”思想及价值

略谈鲁迅的“立人”思想及价值

现当代文学略谈鲁迅的“立人”思想及价值胡朝强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摘要: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吃人”思想的坚定批判者,作品也含有“立人”思想,做到了破中有立。

本文第一部分写鲁迅“立人”思想的具体呈现,第二部分写其价值,并站在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挖掘其“立人”思想价值,以期推动当代人走向现代化。

关键词:鲁迅;立人思想;价值一、鲁迅“立人”思想的具体呈现鲁迅“立人”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留学。

在留学阶段,写出了表明其“立人”思想的作品如《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

鲁迅的这种思想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成熟的过程。

(一)以救心为主旨的“立人”之志众所周知,由于鲁迅的家庭背景的人生经历,奔赴日本求学最初是学习医学课程。

在“幻灯片”事件后,极大的刺激了鲁迅的思想的转变。

鲁迅深切的感触到中国的衰败,是肉体之下的血液、精神的堕落。

由此,鲁迅拿出的解决的方案是:用手中的笔墨,直指国人的灵魂,从根源出解决才是正道。

鲁迅的《拿来主义》的文章的结构是:先破后立。

鲁迅先生按其文本的逻辑思路先否定“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最后提出“拿来主义”。

虽说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中国的国情来说,但也含有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如此。

细读这篇文章,联想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其实都是应然如此。

中国在总体上来讲可以说也是一个高度概念化的人,要想从扭转危机必须做到“拿来主义”。

鲁迅的《文化偏至论》是他早期的一篇代表性的论文,对西方文明的发展进行了一个很颇具主观感情色彩的论述,其中的“剖物质,排众数”的观念对时下中国仍具有警策性意义。

社会的发展不能只是单纯器物的发展和物质上的满足,真正的归结核心在于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是社会所要服务的宗旨和目的,不能本末倒置。

(二)以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为核心的“立人”之心中国古代的小说所写基本围绕: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等这类主题。

在这种观念下形成的作品,在潜藏文本中表现的是群体性的思想观念,追求是的“大团圆”式的结果。

高一议论文人不信,无以立

高一议论文人不信,无以立

人不信,无以立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数千年的岁月冲刷,永不褪色,照耀着数代中国人走过漫漫历史长河。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

”曾子杀猪教子,季布一诺千金,无一不证明着自古以来,诚信不仅是做人之美德,更是立人之根本。

崛起的高楼填平历史的沟壑,现代化的发展抹去远古的痕迹。

世事变换,沧海桑田,一代人换了一代人,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在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现代社会中,诚信如一双有力的臂膀,推开人们的心扉,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凝聚众人的力量,打破人际关系的坚冰。

你待我诚恳,我予你信任,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就是如此。

如果连最起码的信任都没有,又怎么能够期望别人信任你,走近你,甚至与你成为朋友呢。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人不信,无以立。

——题记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锁匠收了两个徒弟,两人技艺都十分精湛,水平相当,不分上下。

一天,老锁匠分别给了每人一个上锁的盒子,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打开它。

经过了一整晚的努力,两个徒弟都打开了锁。

老锁匠问盒子里有什么,大徒弟高兴地说里面有几张银票。

小徒弟却说:“我只负责开锁,其他什么都没有看到。

”老锁匠若有所思。

几年后,老锁匠去世,临终前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了小徒弟。

小徒弟坚守的是诚信,是正直,他最终收获的是师父的信任。

诚信是帆,借风之力,助我们顺利前行;诚信是桨,劈波斩浪,为我们保驾护航。

诚信,是真诚不是虚伪,是真实不是欺骗,是承诺不是谎言。

人不信,无以立,诚信是立人之本。

愿我们都能诚信做人,将这种精神发扬传承下去,让这颗明珠永远散发出不朽的光芒。

让语文课成为‘立人’之课论文

让语文课成为‘立人’之课论文

让语文课成为‘立人’之课人生就如一个单程的旅途,重要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态.虽然诗人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但我知道,远方除了遥远,还有我的梦想和追求。

.从教十几年,我庆幸自己没有被年复一年缺乏创造力的劳动磨灭责任,良知与热情,我的课堂上还洋溢着感情的汁水和思想的火花。

我用温暖的眼神关注每一颗敏感的心灵;我用真诚的心灵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我用自己的情去解读文本,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与学生一起吟诵,或高亢激昂,或悲婉凄清;我在对话中体验人生的各种况味,激动着、愤怒着、自豪着、悲伤着、兴奋着。

我认为这是一名教师力所能及的卑微工作中最有价值和美感的事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说:”科班的孩子练完功了,老师常叫坐下来,静一静,默一默.”什么叫默?默就是用脑筋去思索,揣摩.我个人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只有在善思者的头脑中才能活化为智慧,只有将粗糙的,混杂的,表面的,肤浅的,零碎的教育大杂烩,经过反思的发酵,过滤,提炼,蒸发,最终才能煮成一道道精美喷香的教育美餐!为此,我常常一动不动地”默”到半夜,研究学情,钻研教材,常常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想出别人没有想出的主意.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实践,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的收获,虽然它让我经历了蝉蜕蝶化前的焦灼痛楚,但却让我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课曾一度得了情感缺失症,麻木冷漠和“铁石心肠”曾像沙尘暴一样席卷着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师,曾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带领我们的学生冷眼旁观的肢解着文本,一度陷入知识传授,技能分解的技术主义泥潭.学生在过细过度的分析与静态机械的训练中渐渐失去了灵性,失去了对母语的兴趣.语文课需要感动,需要诗意,需要心灵的泪花,正像干涸的荒野需要甘霖,冰冻的雪原需要暖流,寂寞的空山需要鸟鸣一样.这种感动是学生与作品的直接对话,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融,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汇流而成的生命润泽。

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做一名立德树人的教师

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做一名立德树人的教师

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做一名立德树人的教师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何为立德树人呢?立德立:树立。

德:德业。

树立德业。

立德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

”清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

”树人是人才、培养人才的意思。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例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立德树人(自身)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

那在新时期如何如何做一名立德树人的教师呢?一、树立高尚的师德,师德是教育者的灵魂常言说,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

鉴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对应关系,“立德”,既有对教育者——教师的要求,也有对被教育者——学生的要求。

具体来说,“立德”对教师的要求是立师德,“立德”对学生的要求是立学德。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

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但“师德”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却不是一般的职业道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与创造性特点决定了师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

爱岗敬业、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

略谈鲁迅的“立人”思想及价值

略谈鲁迅的“立人”思想及价值

略谈鲁迅的“立人”思想及价值作者:胡朝强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6期摘要: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吃人”思想的坚定批判者,作品也含有“立人”思想,做到了破中有立。

本文第一部分写鲁迅“立人”思想的具体呈现,第二部分写其价值,并站在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挖掘其“立人”思想价值,以期推动当代人走向现代化。

关键词:鲁迅;立人思想;价值一、鲁迅“立人”思想的具体呈现鲁迅“立人”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留学。

在留学阶段,写出了表明其“立人”思想的作品如《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

鲁迅的这种思想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成熟的过程。

(一)以救心为主旨的“立人”之志众所周知,由于鲁迅的家庭背景的人生经历,奔赴日本求学最初是学习医学课程。

在“幻灯片”事件后,极大的刺激了鲁迅的思想的转变。

鲁迅深切的感触到中国的衰败,是肉体之下的血液、精神的堕落。

由此,鲁迅拿出的解决的方案是:用手中的笔墨,直指国人的灵魂,从根源出解决才是正道。

鲁迅的《拿来主义》的文章的结构是:先破后立。

鲁迅先生按其文本的逻辑思路先否定“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最后提出“拿来主义”。

虽说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中国的国情来说,但也含有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如此。

细读这篇文章,联想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其实都是应然如此。

中国在总体上来讲可以说也是一个高度概念化的人,要想从扭转危机必须做到“拿来主义”。

鲁迅的《文化偏至论》是他早期的一篇代表性的论文,对西方文明的发展进行了一个很颇具主观感情色彩的论述,其中的“剖物质,排众数”的观念对时下中国仍具有警策性意义。

社会的发展不能只是单纯器物的发展和物质上的满足,真正的归结核心在于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是社会所要服务的宗旨和目的,不能本末倒置。

(二)以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为核心的“立人”之心中国古代的小说所写基本围绕: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等这类主题。

己欲立而立人议论文

己欲立而立人议论文

己欲立而立人议论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都是孔子仁的思想的具体内容和表现.这也是孔子从人的内在心灵的需求中所揭示出来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命题.这些命题表现了孔子对人的本质以及人与人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刻性,也是孔子哲学之所以具有永恒生命力的秘密之所在.孔子在《论语》中两处讲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是在回答仲弓问仁时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二是在回答子贡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时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即在孔子回答什么是“仁”和“恕”的时候提出来的这个命题.“仁”的基本意思就是“爱人”,包含亲亲、泛爱众、仁民爱物.按照程颢、程颐的说法“仁”是“全体”,它“涵义、礼、智、信”,他称为“四支”,即它是一切美好德行的总概括.《说文·心部》“恕,仁也”.“恕”属于仁的范畴,“恕”的基本意思是“推己及人”,把自己内在的爱心推及于爱众人.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命题是从人的本性是善的这一人性假设出发的.要求用自己的仁心和善心去推度别人的心,从善心出发去处理人与人的情感关系和物质利益关系.在这个命题中包含着要分清两个对立的的概念,即“所欲”与“所恶”,这是从人的个人主体出发而体验到的,人的全部心灵活动和行为追求,不外乎就是这两个东西,也整个人类主体所能共同感悟到的.“己所不欲”,“施诸己而不愿”,是“所恶”,它的反面就是“所欲”,即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管子·小问》).相反,“所欲与之聚之”(《孟子·离娄上》),亦是“仁”.所以,在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命题中,体现着人类的伟大的“爱”.其中所包含的“微言”或真谛,就是“泛爱博施”.关于人的类的主体意识的确立,是人意识到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差别,意识到灵魂与肉体差别,进而追索灵魂和肉体的关系,思考自身的来源和归宿,思考对外部世界的终极解释以及人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等等.人意识到自身是区别于自然的存在,因而人类逐渐确立了“群类”的观念,确立了人为万物之灵的主体意识.关于人个体的主体意识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中出现的.在人的群类的内部,自身与别人、自身与整体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呢?中国的先哲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孔子总结了前人探索的成果,建立了“仁”的哲学,肯定了人类的主体意识之外,还强调个体主体意识的重要性.孔子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表明孔子对人的个体的主体意识有了深刻的见解.孔子的这种个体的主体意识中,这是相对于群体来说的.因为个体的主体意识,如果脱离了群体,就成了孤立的个人,任何个体都是群体中的个体.脱离群体的个人,将可能丧失人性的某些规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必然逻辑是己之所欲,应施之于人.不论所欲与施还是所恶勿施,都应该站在人类的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自己所不欲的东西,不要施加于人,自己所欲求的东西,就要自觉的给与别人.这种个人的所欲与所恶,是群体为其参照的.在儒家看来,只有把自己溶入群体中,才算是一个完满的人.作为人本质规定的“仁”,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得确定的,脱离了群体的人,就不成其为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在肯定自己时要肯定别人,肯定了别人,同时也就肯定了自己.人之所以为人是处于人与人的因缘和合之中的.在人类社会中,个人作为类的一份子而存在,个人的生存安全、物质利益、精神生活都是相互依存的,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爱的,应所恶勿施,所欲与之.但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当权者和黎民百姓、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区别.所施与勿施的主体是当权者、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们应该施德于民,施教于民,施政于民,施富于民.庶民之间也应该树立和实施所施与勿施的思想,人人都应该施恩惠于他人,这就体现了人与之间的爱与社会的和谐.二孔子“所恶勿施”与“立人达人”的思想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之上.孔子在人性问题上,虽然只是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这个模糊性命题,但孔子实质上是坚持的人性善.孔子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仁”,即人者仁也,同时又把“仁”定义为“爱人”,这就说明了人的内在本质是善的,孔子的这一实质性的思想,被孟子明确地揭示出来.孟子认为,人的善的本性是先天的,它来源于“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这“四端”中包含有仁义礼智“四德”的萌芽.恻隐之心萌发出仁德来,羞恶之心萌发出义德来,辞让之心萌发出义德来,是非之心萌发出智德来.这“四德”是人人本身有固有的.由于人具有这种善性,所以在处理人际关系以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时,不要违背了人的善的本性.执政者得民心的疹结在于“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所欲与之”民就会爱其上,一个政权“民而爱之则存”,相反,如果“所恶而施”,民就会怨恶其上,民“恶之则亡也”.(《大戴礼·子张问入官》)在孟子看来,如果人人都把自己的善性发挥出来,就能和别人的心灵相感应,就能和别人的心灵相沟通.“己恶饥寒焉,则知天下之欲衣食也;己恶劳苦焉,则知天下之欲安佚也;己恶衰乏焉,则知天下之欲富足也.”(《韩诗外传》)这样人与人之间就找到了心灵的感招点,作为执政者就应该“施泽于民”,“施实德于民”;作为庶民百姓,就应该施恩惠于人.每个人都根据所处环境和地位,把德泽施之于人,不就都可以成为尧舜了吗?人人都从善的本性出发,将心比心,推行“忠恕”之道,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就容易沟通,这是因为人都有共同的欲望和需求,或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所就的那样.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人之性恶,其为善者伪也”(《荀子·性恶》),“性者,天之就也”,人恶的本性是天然的.“情者,性之质也”,情是人性的内容.“欲者,情之应也”,欲是情的反应.情欲是人人都具有的,从天子到庶民百姓都是这样.荀子虽然主张“性恶论”,但他仍然主张所欲与之、所恶勿施,这是顺应人的本性的.荀子认为,人生而好利多欲,人的本性是恶的;人的礼义道德是人为的,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人厌恶因好利多欲而引起的争夺暴乱,厌恶“偏险悖乱”的社会状况;追求和谐平衡的人际关系和正理平治的社会环境.人人都有欲望,从天子到平民百姓都不外如此,因为欲是人的本性的一部份.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尽的.自己所欲的东西,并不等于人家不欲.人人都有欲望而且不可止尽的情况下,怎么办呢?荀子认为:“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所欲虽不可去,求犹近尽;欲虽不可去,所求不得,虑者欲节求也.”(《荀子·正名》)为了达到“近尽”和“节求”的目的,就需要制定“礼义”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人最大欲望就是“贵乎生”,“乐乎安”,“所以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荀子·强国》)通过“礼”的规定来满足人的欲望,又使人的欲望节制在一定限度之内.换言之,就是所欲与之,只不过是有条件的满足.一般说来,凡人之所欲皆与之,是不可能的.“人之所欲,天必从之”是指整个人类这个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的欲望.所以,荀子所主张的“近欲”和“节求”是很合乎实际的.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这个道德实践原则,孔子还强调作为国家各级政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要了解和研究人性问题,不了解人性就不能有效的施政和进行有效的管理.“故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大戴礼记·子张问入之官》)“以生”指人先天具有的善的本性,“有习”指人的善性的丧失而染上的恶习.人的善的本性要求“爱人”,也要求被人“所爱”.以己之心推度他人之心,成己成物,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成人之美,不把自己所厌恶的、所不愿意承受的事情,强加别人;同时把合乎人性需求的、自己所响往的东西施之于他人,这样人与人的关系,以至整个就能处在和谐协同之中,人的善的本性就会能够得到发扬,否则,人的邪恶(不论它是先天的本性,还是后天的染习)就会滋长、漫延、泛滥,破坏社会的安宁和稳定,使人们丧失了生活基本保证,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了.研究人性,认识人性以及每一个人正确认识自身,是实践仁德的重要基础.探索人性的目的就是要理解“人类之爱”,“所谓爱就是创造;所谓创造就是在对象中发现自己”.“理解了自己也就理解了他人”,“对于自己茫然无知的人所看见的世界也是千篇一律的灰色,只有在能够用闪烁的眼光凝视自己的灵魂的人的面前,一切事物才会在光彩夺目的交错之中,扩展开来”,“能够透切地理解自己的个性的人,即使在最平凡的人中间,也能发现形形色色的个性”,“个性不可能给予,而只能去获得”,“只有恁借爱才能理解他人的个性.摈弃区别,选择的理智,抱以温柔的情意才能理解他人的个性.不以即兴的印象和反复无常的直观,而是以坚忍不拔的爱和细致的洞察去把握个性”,“你必须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日本三木清:《人生论笔记》)三木清先生的这段话,说明只理解自己,才能理解别人;只有用爱心,才能理解别人.现在有的人,表面上看他在潜心学佛,似乎在忏悔自己的过失或罪过,似乎心向善了,但实际上满心邪念,贪痴全有,经常把自己所不欲的东西强加给别人;有的人我执和法执都过重,自我膨涨,心机叵测,排斥一切人,名和利都想个人独占,这种人根本不可能有事业上的成功.这种不具有起码的人的善性,更不具有佛性.由于没有自性,就不能认识自己,也就不能认识他人,也就不能从对象中发现自己.因而他不懂得,也不能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和意义. 三清代著名学者刘宝楠在注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引《韩诗外传》的话之后说:“则己所欲,必当施诸人”.(见《论语正义·颜渊第十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己所欲,必当施诸人”,都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孔子在回答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的提问时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孔子对“仁”和“圣”这两个概念严格加以区别,认为“圣”高于“仁”.刘宝楠解释说:“仁”和“圣”共通的地方“皆推心之恕,以长养万物”,不同的是“仁”的德泽范围较窄,圣的“德”泽较广大.“仁训爱,圣训通,并见《说文》,为最初之谊.通之为言无凝滞也,无阻碍也.是故通乎天地、阴阳、柔刚之道,而后可以事天察地,通乎人仁义之道,而后可以成己以成物.若我於理义有未能明晓,我於人有未能格被,是即我之疑滞阻碍,而有所不通矣.如此以之自治,则行事乖戾;以之治人,则多所拂逆.”“博施济众,无一人不遂其欲”,“广施恩惠,言君无私,德能遍及”于大众,“仁道大成”,就称为“圣”,所以“圣”高于“仁”.由此可见,“博施济众”是德泽广大的圣德,也是合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旨的.1,施德教于民.孔子主张“导之以礼,齐之以德”(《论语·为政》),反对“导之以政,齐之以刑”,他认为,只有用“礼”和“德”施教于人,才能启发人的道德自觉,才能使人能认识自己的价值,树立自尊的意识.自尊是人的觉悟,也是人的一种德行.人如果丧失了自尊,近乎于禽兽.因为,有的高级哺乳动物有羞愧之心,有某种自尊.人的自尊是建立在人对自身价值肯定的基础之上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体现了自尊的基础由尊重他人.如果,把自己所“不欲”的东西,施之于人,或强加于人,那说是失了作人的良知,丧失了作人的规定.贪图享受的人,不但不愿意作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而且简单的一般性劳动也都不愿意作,那么他的享受和享乐又是谁给他创造的呢?当然是别人所付出的劳动.自己不愿意劳动,却又别人去劳动,这种人丧失了作人品德,成了个人主义者.极端个人主义往往丧失自尊.个人主义横行的世道,不是协调祥和的世道.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将心比心,都真正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社会的人与人之间就会减少磨擦、减少矛盾、减少怨恨.要做到这一点,民众的道德文化素质十分重要,所以,施德教于民,提高民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是为政者不可忽视的任务.古代十分重视“礼”“乐”的教化,“礼”和“乐”的社会功能都是能使之人与之保持和谐与协合,并且使能人的内心也保持平衡,从而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比较合乎人性的要求.2,施仁政于民.恶政和暴政从来是人民所厌恶的,仁政是民众所响往的.为政者要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体谅、体察普遍民众的愿望,特别最低层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尚书·无逸》要求为政者要“先知稼穑之艰难”,进而“则知小人之依”,“依者,隐也”,下层的普通民众心中的隐痛和难以言说的疾苦.为政者要从爱民的立场出发,实行祥和的政治,要导之德,教化民众,让他们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要使民有恒产,要有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生产资料;要使民众安居乐业,衣食饱暖,不饥不寒;要薄其赋敛,少派徭役,减速轻民众的负担;处理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减少征战,不得已要进行的正义战争,也宜速决.为政者在满足民众物质生活的同时,还要重视民众的文化精神生活.任何人都不应该把自己都不愿意的,自己都十分厌恶的东西施加给别人,为政者更不应该把自己厌恶的东西施加给民众.3,施富裕于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人之欲天必从之.物质生活是民众生存的基础.人来之于自然,自我价值的确定,使之归从于社会,因而人是自然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作为自然的存在,它必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为保持生命的延续,必须要和自然发生物质交换.人和自然发生物质交换的方式、手段和本质皆与动物不同.因此人的生存需求,仍然是第一层次的需求.所以,不断改善和提高民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民众的对物质生活的“所欲”,是执政者首要的根本的任务.孔子提倡“富民惠民”的政策,强调“因民之利而利之”,是德政的重要内容.荀子从所欲与之出发,主张“以政裕民”,他认为只要实行了“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荀子·富国》)这样的政策,民众就可以富裕了.他还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治),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同上)只要执政者实行“裕民富民”的政策,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就生产出更多的财富.从历史上和现实都清楚地表明:只有实行富民的政策,使民富之,才能使社会安定,才能使国家强盛,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4,给人的灵魂建立一个家园,是施仁政的一个方面.物质生活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不是全部生活.人的物质生活满足之后,需要文化精神生活.文化精神生活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果一个人有十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他的精神空虚,价值观被扭曲,失去理想和真正的人生价值的追求,他很可能颓废,甚至走上犯罪.就人的本性来说,人人都有美的追求,人人都希望自己不但有富裕的物质生活,还要有美好的文化精神生活,都希望自己的灵魂有一个寄托之处.有的人喜欢音乐、绘画、文艺作品,把自己的灵魂寄托在艺术世界里;有的人喜欢探索宇宙和社会的秘密,把自己的灵魂寄托在学术园地里;有的人喜欢花鸟、旅游,把自己的精神生活寄托在消闲时空中;有的人信仰宗教,把自己的灵魂寄托在彼岸世界里.总之,要使人的生活真正成为人的生活,为政者必须要给民众创造一个文化精神生活丰富的空间,以满足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总之,我们从“所欲与施”与“所恶无施”的辩证关系中,体悟到了所施的价值,也体悟到孔子“博施济众”的真谛,那就是从爱民的立场出发,满足民众各方面的需求,才是对民众的真正的爱.。

初中议论文作文:修己立人

初中议论文作文:修己立人

修己立人
黔西二中七(5)班雷欣雨
欲育人者,先修己身;欲立人者,先立己德。

先贤对教师的定位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此句前者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后者则强调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将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模范。

为师者,德行与学识同等重要。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没有教师的转型,难有学生的转变。


作为刚跨入黔西二中的一名新学生,填选志愿时就知道了该校的“修已立人”校训。

现在,我还知道了该校坚持以“文化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改革活校、开放强校”为发展思路,提出了新的办学理念,以“文明、和谐、自强、进步”作为校风;以“清正、宽容、务实、高效”作为政风;以“敬业爱生、严谨求真、循理善导、开拓奋进”作为教风;以“尊师守纪、尚礼明德、勤学善思、自砺笃行”作为学风;以“以人为本、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培养学生具有“合格的公民素质,
健全的人文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科技素质”。

过去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在二中的学习中,使我真正体会到了老师的“修已立人”。

因为我感知到了老师拥有的不仅是一桶水,而是源源不断的长流水,是永远奔腾不息的充满活力的江河。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而“育人要先育己,己不正焉能正人”就是对“修已立人”的最好的诠释。

鲁迅_立人_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谢淑玲

鲁迅_立人_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谢淑玲

鲁迅“立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谢淑玲(中文系 丹东118003)摘 要 鲁迅“立人”思想具有惊人的超前意识,是鲁迅创作的精魂。

鲁迅“立人”思想的伟大现实意义在于其深邃的内涵昭示给我们的哲理性思考:透过“枝叶”寻“根柢”,舍弃“昭华”见“本原”。

关键词 立人 超前意识 根柢 本原中图分类号I 210.97 本世纪初,是中西文化冲突,导致中国文化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

中国既要挽救由西方列强入侵而引发的社会危机和民族生存的危机,又要学习西方,努力摆脱贫困与落后,赶超世界先进文明。

关心国家命运的有志之士,都在寻找一种救国救民的良方。

而当时最被人看重的是“实业救国”之途。

鲁迅却在这路途中毅然另择“文学救国”之路。

因为他清醒地感到:在当时的中国,“第一要著”是改良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鲁迅当时认为“当然要推文艺 ”。

在探究鲁迅“弃医从文”的深层原因时,我们不难发现,鲁迅的所有选择,都出于他的“立人”思想。

一、鲁迅“立人”思想的超前意识早在一九○七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里提出了“立人”思想主张,并将这一思想作为他以后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一贯指导思想。

鲁迅的“立人”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

在此文里,鲁迅首先肯定了西方十九世纪取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就,而后便清醒地指出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弊端,特别是物质文明的腐朽。

鲁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尊重个性、发扬人的自我意识,社会则发展进步;而到帝国主义阶段对物质的崇拜逾度和推广虚伪议会政治,社会就腐朽、反动。

他将西方文化区分为“枝叶”和“根柢”,指出:“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强盛,根柢在人”。

“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

”鲁迅不愧为伟大的思想家。

他对社会、人收稿日期 1997.3.10生都看得那么透辟。

他的“立人”思想主张准确抓住了民族新文化建设的核心。

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立人”思想有其惊人的超前意识,这种超前意识就在于,世纪初中国的内忧外患表现最直接最明显的是物质文明的落后,在绝大多数人崇尚富国强兵的时候,鲁迅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更清醒地强调了精神文明的重要。

诚信乃立人之本议论文_2050字

诚信乃立人之本议论文_2050字

诚信乃立人之本议论文_2050字人无信不立,诚信乃立人之本。

下面是相关的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诚信乃立人之本议论文【篇一】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博玄曾说过:“祸莫大于无信”;文学著作《论语》曾说过:“言必信,行必果。

”华盛顿是美国一任总统,他从小就培养了诚实守信的原则。

有一次,华盛因好奇而砍了父亲最喜爱的一棵樱桃树。

华盛顿最后还是和父亲说明了真相,坦白了事实。

他的父亲说:“做人首先要诚实,我为你的诚实感到高兴,要知道,这比100棵樱桃树还宝贵。

由此可见,诚实守信乃做人之本,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做到这一点。

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人格的保证。

但与此同时,社会上还是有许多不良行为的发生的。

我们必须杜绝这些行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承担在我们的肩上,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诚实守信”这条原则。

让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相传,古代时有个富翁落水了,他大喊如果谁救了他给那个人100两黄金,正好一个渔夫路过,便顺便救了他上岸,可是富翁不守诺言,富翁切不屑地说:“给你10两就知足吧你!”随即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第二天富翁再次落水,他又说出同样的话,正好是一个年轻人打算救他时,昨天那个渔夫说:“小伙子!别救他,他不守诺言!”年轻人听闻,很生气地走了,渔夫也走了。

那个富翁最后被淹死了。

由此可见,不诚实守信的人是令人垂弃的。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让诚实守信伴随我们成长,让诚实守信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让诚实守信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共和国的传统美德吧!诚信乃立人之本议论文【篇二】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

――题记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星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想当年,起义军的统领陈胜,他发了家,可忘记了“苟富贵,毋相忘”,最终被他的部下买掉了人头。

是他自己没把握住诚信,所以诚信就反过来要了他自己的命。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议论文当代青年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议论文当代青年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议论文当代青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于儒学提出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感觉我还没有掌握其内在的含义,但是就我这几天的学习,对于其中的一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比较深的感触,对此,我将展开我的讨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全章为: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对于此,钱穆先生有注,必也圣乎:此处圣字作有德有位言。

仁者无位,不能博施济众。

有位无德,亦不能博施济众。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三十而立之立。

达,如是闻非达之达。

己欲立,思随分立人。

己欲达,思随分达人。

孔子好学不厌,是欲立欲达。

诲人不倦,是立人达人。

此心已是仁,行此亦即是仁道,此则固是人人可行者。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譬,取譬相喻义。

方,方向方术义。

仁之方,即谓为仁之路径与方法。

人能近就己身取譬,立见人之与我,大相近似。

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之亦犹己。

然后推己及人,此即恕之事,而仁术在其中矣。

子贡务求之高远,故失之。

从钱穆先生的注解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子贡这位已经居于社会上层地位的弟子的仁的要求。

他要求自己的杰出弟子在处于社会上位的时候,不仅要想着自己的成功还要想着帮助别人成功。

此外,还要能近取譬,以及推人,换位思考。

“仁者,人也”,人之所以成为与自然界诸多动物不同的一个生命的原因,我想其本质正如孔子所说的人有仁的成分。

相比于动物的生活,人类在利他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人类社会的,通过社会的分工,人类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率,经过漫长的历史,量变带来质变,人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与动物不同的生命,这种生命之所以不同的基础正是归结于孔子所言的“仁”。

我们可以想到的是,在这样一个分工的合作社会群体里,如孔子所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打印论文后

打印论文后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樊攀(陇东学院文学院,甘肃·庆阳745000)摘要:立人思想是鲁迅早期为拯救祖国的危亡而提出的一个观点,它成为贯穿鲁迅一生的基本思想。

这种思想源起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建立在对国民性深刻探讨的基础上。

本文试图从鲁迅早期立人思想的内涵,形成原因和现实意义方面阐述,并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鲁迅早期“立人”思想的产生既有一定的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又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和思想基础。

关键词:鲁迅;立人;国民性;个性主义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少年时代,正适家道式微,他在从小康家坠入困顿的途中,深深领略到了社会的世态炎凉。

因母亲娘家在农村,鲁迅从小有机会了解农村与农民。

后来弃医从文的鲁迅也是深感改变国民精神的重要性。

才发出“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感叹。

一、对“立人”及“鲁迅早期立人思想”概念的界定所谓立人,简单理解就是立身,做人之意。

立,古人所说的立是成立成就的意思,意思是取得在社会上独立的有保障的地位。

而鲁迅所讲的立人,就是最简单的做人之意了。

“鲁迅在日本学医时受了很大的刺激:画面上是一个被日军捉住的说是为俄军当侦探的中国人,在他行将被日军砍头示众时,周围站着看热闹的同样是一群中国人,他们面对惨剧却神情麻木。

”受此刺激后,鲁迅深切地感受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1]所以鲁迅认为第一要义便是要改变国民的精神。

从1907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立人”的命题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为此目标而奋斗。

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他弃医从文就是为了拿起笔杆当枪杆,做他认为更为重要和紧迫的事情。

就是为了教中国人看清中国人的劣根性,他像一位母亲含泪鞭打自己淘气的孩子,又像一位老师,恨铁不成钢,苦口婆心的教导自己的学生认识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议论文)独立与自由的议论文

(议论文)独立与自由的议论文

独立与自由的议论文独立是自己与自己产生依从关系,而与外界没有依从关系,自由是自己与外界没有约束和限制的关系。

下面是我整理的独立与自由的议论文,欢送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独立与自由的议论文1如果说满清政府强制留长辫的行为是束缚,那么剪辫子的实施便带来了自由的曙光。

正是如此,当崇尚自由的北大学生初次看见通晓八国语言的学者辜鸿铭仍拖着长辫时,惊讶与嘲笑充盈一室。

辜鸿铭没有笑。

“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一时鸦雀无声。

一只摆脱牢笼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我们觉得那是自由;人们开放地探讨社会问题,我们觉得那也是自由。

对自由的简单认识使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干脆利落。

长辫咔嚓一剪,自由降临了;民国一建立,平等诞生了。

然而当一位老盐商进入总统府,见到孙中山便要行三跪九叩大礼时,冷眼旁观历史的我们慌了。

为什么呢不是说自由清楚已经来到人世了啊!正如辜鸿铭所说,“无形的辫子〞扎根心中,比有形的更可怕。

心没有“立〞起来,自由只是一幅皮囊而已。

不独立,毋自由。

枷锁和镣铐的废除并不意味着自由的真正获取,一个人没有独立的心,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独立的坚守,面对自由,恐怕也是昏昏然不知所措。

独立就是“立人〞,知道荣辱,懂得进退,明辨是非,将大写的“人〞印在心中,刻在脑里。

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的事件往往引人思考。

波旁王朝复辟,民众反而松了一件口气。

“少一点自由吧,不要再有第二个拿破仑。

〞历史似乎初步见证了“自由〞的失控,不过真正的错误并不在自由。

列克星敦一声枪响,人们寻觅到了真理——独立。

一纸洋洋洒洒的独立宣言,一声“人生而平等〞的呼声,独立的美利坚诞生了。

在远离封建欧洲的新大陆上,独立的精神与意志深入“人〞心。

而当时的欧洲,还是一群顽固派和迷茫者的乌合之众。

解开一头牲口的绳索,自由的曙光从此照耀。

然而,因为栓的太久,牲口在卸去束缚时竟沉默不语,茫然不知所适。

它可以离开,但是它决定留下,对它而言,独立的精神到底未曾树立。

初中议论文作文:做人之本,立人之根

初中议论文作文:做人之本,立人之根

做人之本,立人之根做人之本,立人之根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可见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亦或是未来,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之言不华美,华美之言不信实,因为诚信之言是质朴无华的。

这是老子说的。

千年来中国就一直是个礼仪诚信之邦,那么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的后代我又该怎么做?你可以为了买一块糖而向家人撒谎说买本子;你可以因为不想上课而跟老师说肚子疼去外面玩乐;你可以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违背与伙伴的约定。

这些你都可以,但是,有没有想过,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一点惧怕,一点自责,一点不忍。

你该反省。

如果你有诚信。

也许你只是繁花绿草丛中一株小小的花,无法开出牡丹的雍容华贵,无法开出玫瑰的艳丽,但是你可以点缀一处荒凉之地。

也许你只是飞禽珍兽里的一只小鸟,无法与鹰同飞,无法与鹦鹉一样说话,但是你可以自由自在的飞翔。

也许你只是山涧中无人见过的河水支流,不可以灌溉大量的耕地,不可以滋润大片的绿地,但是你可以让鱼儿们生存。

也许你只是满天繁星中发出一点光亮的星星,无法跟月亮一样冷艳,无法跟太阳一样做光明的化身,但是你可以为天空增添光亮。

或许你只是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你没有权利钱财,无法像伟人那么万众瞩目,但是你可以堂堂正正说我为自己骄傲。

朋友,你可以如此普通,无特别之处,默默无闻,但绝不可以丢掉诚信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要让诚信与你同行。

你要有诚信。

中华民族过去的时光中有无数感动的故事,那些人用自己来诠释了“诚信”的意义。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

”中华民族历来都把“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人人追而求之,歌而颂之。

诚信的故事随手拾起即是。

商鞅立木取信,获得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获得世人尊敬。

拥有诚信一株小花可以开出一篇灿烂;拥有诚信,一只小鸟可以穿梭于蓝天之中;拥有诚信,一条小溪可以流遍大江南北;拥有诚信,一颗小星可以发出灿烂赛过太阳月亮的光。

诚信乃立人之本议论文

诚信乃立人之本议论文

诚信乃立人之本议论文诚信乃立人之本议论文1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从重庆到西安出差的林先生丢了一只装有贵重物品的皮包,后来被一个姓龚的农民捡到了。

小龚千里迢迢送钱去重庆,林先生十分感动。

拾金不昧的事并不鲜见,然而拾到钱后还千里迢迢送去,那真有点不可思议。

试想,万一包里的东西与失主说的不符怎么办?万一路上碰上了意外怎么办?更麻烦的是周围的人不理解。

可是,小龚只是一心想把钱还给林先生。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小龚身上比金钱更可贵的东西——诚信。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汉朝的苏武奉命出使西域,不料却被强行扣留。

匈奴百般劝降失败后,在漫长的19年里,使用种.种残忍的手段折磨他。

可苏武毫不畏惧,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和忠于祖国的气节,长久地赢得了天下人的敬仰。

在我们身边不远的诸暨,有一位可敬的老人,名叫应妙芳。

从世博会到世园会,应奶奶拿出自己节省下来的退休工资,租房子,准备生活用品,无偿地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为他们参观世博会和世园会提供服务。

记得9月份的时候,应奶奶外出不慎被车撞伤,家人和家乡人都劝他早些停止服务,回家好好养伤。

但为了信守承诺,应奶奶硬是撑到了世园会结束才心满意足地离开西安。

应奶奶发挥余热,用坚持不懈、信守承诺谱写了一支诚信的赞歌,为家乡人树立了新时代的榜样!然而,在讴歌诚信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听到了许多让人心疼的故事!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先后被2辆汽车碾压。

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

最后,是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但是,可怜的小悦悦再也睁不开眼睛,再也见不到这个五彩的世界。

她被汽车夺取了生命!不,更准确地说,她是被这个冷漠的世界,被这个缺乏诚信的世界剥夺了生存的权利!诚信是立人之本,是交友之基,是心灵良药,被誉为人的“第二张身份证”。

为了让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为了做一个受欢迎的人,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处处诚实,事事守信。

语文教育的立人使命分析论文

语文教育的立人使命分析论文

语文教育的立人使命分析论文正如席勒所言,“美的整个魔力建立在它的神秘性的根底之上,通过魔力的各个因素的必然结合,魔力的本质也就随之被扬弃”。

一旦我们从小开始就对孩子进展解剖式的技术化训练,我们优美的汉语文学宝藏就会在孩子的世界中变得荡然无趣。

因为我们的孩子一开始就被训以不要直接地面对优美的文本自身,而是面对词句、构造。

从小就开始的技术化的语文教学,其更深远的后果是什么?后果显然绝不仅仅是语文学习本身的问题,当然,会直接指向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由此而来的对相关人文学科课程的兴趣。

与此同时,技术化的语文学习方式将极大地削弱汉语言文学中的美感,弱化学习者对汉语言文学及其经典作品的审美感受力与阅读中的亲近感,读任何作品都索然寡味,由此带来的是汉语中的个体从小就缺乏对汉语言本身的优美与趣味的切身感受,汉语言不过是作为个体生活的工具,由此而形塑出个体少美、少趣,甚至无美、无趣的立身方式。

“语言是存在的家”,我们的存在在语言之中。

“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我们总是以拥有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我们拥有语言的方式实际上就决定了我们拥有世界的方式。

语言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须臾不离。

语言的重要性,或者说我们拥有语言的方式的重要性,无论怎样论及都不为过。

我们不仅需要孩子们在优雅的汉语言文学中习得优雅的汉语言文字与表达,更重要的是从小就培育他们对汉语言文字本身之优雅的敏感性,归根到底,是为了培育他们优雅、丰富而敏感的心灵,孕育美善而富于意义的生活。

“最好的文学并不是拿来做教科书的,也不是拿来做考试范本的,而是使人觉得活着有意义,让人感觉活着是幸福的。

”语文教学绝不是指向文本本身,而是指向生活,指向人。

儿童教育的中心,或者说人文教育的根本,就是如何从年少开始就在个体心中种下美好事物的种子,以奠定一个人一生欲求美好事物的原型。

所谓教育回归生活,就是指教育要回到人,着眼于人的生活,要在好的内容与人及其生活之间建立有效的关联,把公共性的“知识”转变成个人性的“知道”,转公共之“识”成个人之“智”,变成个人生活世界的开启与自我生命的启明,变成个体活生生的生命体验与生命智慧。

树德立人的议论文作文精选

树德立人的议论文作文精选

树德立人的议论文作文记得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

〞我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博古通今的知识,也可以没有能歌善舞的才能,但决不能没有道德。

知识可以去积累,才能可以去学习,但惟有道德一旦失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为古往今来,“德〞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品质,任何时代,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使人产生无尽的力量,就能够创造无尽的财富!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一丝一毫都关乎节操,它不能用钱来买,不能用金子来换。

道德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照出一个人真实的面貌;道德是人类建立美好生活的根底,没有了道德,人类就没有了核心,人类将自相残杀,争名逐利,世界将一片混乱,惨不忍睹。

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需要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必须时时留意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实践,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情、意、行的统一。

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孕妇或小孩让座;随手拣起地上的果皮纸屑,放进垃圾箱内;为辛劳了一天的父母献上一杯茶,尽一份自己的孝心;帮助同学解答一道难题;用自己的好成绩来报答敬爱的老师;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其实这都是司空见惯的小事,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我们只有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才会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好公民。

此外,我们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手拉手〞活动、“雏鹰〞活动和“希望工程〞的活动等,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们,让他们也能和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这样,我们的道德观念会再次升华。

三国时的刘备曾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教育自己的儿子,它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

这句话值得我们知道并铭记在心,他反映了古人的道德观,直至现在,仍千古流传、脍炙人口。

还有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也曾说:“吾日三省吾身〞讲的是古人良好的修养,也是古人重视道德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立人思想在其作品中的体现鲁迅的思想有一个核心,就是立人观念。

所谓“立人”就是呼唤国民觉醒,使国民成为有自觉意识的个体,能过追求自身独立和思想自由,能过从封建文化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恶劣、顽固、懦弱、愚昧、自私、冷漠的民族劣根性,这样才能完成由立人到立国这个宏伟目标。

鲁迅为了达到立人的目的,选择并运用文艺创作,贯彻立人思想于文艺创作,其小说,散文等作品深刻剖析国民精神,启蒙当时处在浑噩中的民众,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能自主支配自己的思想行动和言论而不再受外在意志与势力的左右,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沦为他人或文化的奴隶。

鲁迅的“立人”思想萌生于东渡日本之后。

在1907年留学日本期间,就高瞻远瞩地认识到“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坟.文化偏至论》),由此开始他奋斗终身,矢志不渝的追求。

他在《摩罗诗力说》中倡言“涵养人之神思,及文学之职用也”可以看到鲁迅立人思想和用文学来改变国民性的思想是同时产生的。

所以立人思想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作品中体现最为明显。

鲁迅自己把《狂人日记》定位在“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在《狂人日记》中蕴含了鲁迅早期对“国民性”的总体认识。

“狂人”是鲁迅欲立新立的新人,但是最终狂人还是还是向这个社会妥协。

《狂人日记》中“我”是一个发狂之人,非正常人,所以敢想正常人所不敢想,敢做正常人所不敢做的事,敢说周围人所不敢言之语。

我的发狂是因为“把古久先生的流水簿子踹了一脚”,使得“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所以周围拥护古久先生的人,不论是赵贵翁,或其他路人,甚至连小孩有“同我作冤对”,于是我不被常人的社会所容,长期被仇视排挤使得“我”的癫狂加剧。

其实狂人在发狂的状态下更能清楚的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情,有了看世界新的视角,于是狂人“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将历史看了半夜从字缝里看到满本都写着吃人的两个字。

狂人一语道破“吃人”的本质,是社会礼教在无形中在吞噬蚕食着人,而周围的正常人竟毫不知情,看不清“仁义道德”的虚伪,还以其为幌子来消磨自己残害别人。

国民深处在封建伦理,封建礼教下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愚昧,其中只有一个人觉醒那就是狂人。

”“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相互劝勉,相互牵制,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但狂人与这个社会也有割不断的联系,不仅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而且或许有意无意参与到吃了妹子的肉的罪行中。

从中可以看出狂人真的想要成为一个新人,但是受历史和社会的现实影响,还是屈服了,去“赴某地候补”。

鲁迅通过狂人揭露了黑暗的社会和吃人的封建礼教,也通过狂人觉醒、反抗到屈服的一过程也可看到立人之难,改变国民性任务的艰巨。

但并不是完全丧失希望,在最后狂人发聩,也是鲁迅本人呼出的心声“救救孩子”,给了“立人”实现的可能。

鲁迅塑造《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不幸的悲剧女性形象。

祥林嫂的悲剧固然与个人不幸的遭遇有关——两次丧父,一次丧子,但是周围的人不论是处在不同阶级的鲁四老爷还是处在同一阶层的社会底层的普通群众都与造成她的悲剧命运有着难以抹杀的罪恶。

他们的言语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在精神上给予祥林嫂以沉重的打击。

他们是隐含在社会中真正的凶手。

首先看婚姻问题。

从文章中中我们可以看到祥林嫂的婆婆将祥林嫂绑回家,然后高价卖掉,这就显现出妇女的地位,妇女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婚前祥林嫂是受父母之命,准确地说是被父母卖到婆家,因为他丈夫”“比她小十岁”,所以祥林嫂是一个等郎妻,在自己的婚事上谁也没征求她的意见。

丈夫去世,祥林嫂想守节,但又被迫做了第二次新娘。

她没有自主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是个附属品,在婚前是娘家的所属物,在婚后成为婆家的所属物,这就是封建礼教所建立起的准则,让所有人信奉的准则。

在这种情况下妇女的自由、自主的权利被剥夺,人格被践踏,做为人享有的人权被漠视和忽略,这真是对广大的女性不公啊。

因此鲁迅看到了中国所谓传统文化的黑暗一面,并借祥林嫂一个女性来观中国普遍女性的境遇,揭露封建文化的渣滓。

鲁迅提出的立人思想正是要改变祥林嫂的不自由不自主,改变处在这个社会中受各种礼教文化压制的所有女性的没自由不能自主的情况。

其次,同属一个阶级的群众的冷漠态度。

突出的一个人物就是柳妈,柳妈“是个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但却能说出“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狠毒冷漠的话,还有她说“你将来到了阴间,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分给他们”多么吓人,祥林嫂被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直到生命最后还在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可见她是多么惧怕成了柳妈口中说的被阎罗锯成两半的人。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人的伪善,吃斋念佛却对生命漠视,这是多么可悲啊!但我们还要深究柳妈的伪善是什么造成的,我认为是“信仰”,杂乱而又愚昧的信仰造成的。

“不杀生”“吃素”“阴间”“阎罗大王”这些都表明柳妈信佛,受佛教影响,“到土地庙捐门槛”中的“土地庙”属于道教。

这反映了当时在那个社会人们普遍的的信仰情况,信仰杂乱,把糟滓当精华,盲目狂热的信仰使得民众更加愚昧,所以才会间接参与到伤害生命而不觉得行动中。

鲁迅深刻的认识到群众的精神状况,“信仰”的愚昧,并加诸笔墨揭示出来,渴望改变民众愚昧的精神状态,使得民众成为有新的信仰,新的精神的新国民,达到“立人”目的。

最后,还有一群冷漠的看客。

在《祝福》中“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在也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那些看客有男有女,有老有幼都把不幸的祥林嫂当成玩物一般,模仿她讲阿毛,拿她头上的疤开玩笑,她不幸的遭遇成了人们口中的谈资与调剂生活的趣事。

鲁迅的笔下有一群无知,冷漠,自私的看客形象。

除了《祝福》中的看客,在《明天》中单四嫂的宝儿死后,看客是“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子老拱之类”这些人,在《药》中,“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表明看革命者被屠杀的群众是这样的丑态毕露,愚昧无知。

作者在《<呐喊> 自序》中表明写小说的目的是“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小说中让读者透过祥林嫂、单四嫂、夏衍等人的悲剧命运让读者去关注要拯救的并不只是这些不幸者,更重要的是要去医救那些有“病相”的群众。

只有在中国广大土地上的广大人民拥有“健康灵魂”,社会改革才能成功,那些不幸得人才能避免不幸得到救赎。

鲁迅笔下除了一些底层的愚昧的群众外,还塑造了一系列知识分子形象。

二十世纪初,中国一批知识分子开始觉醒。

他们有自主意识,独立追求以及对民主和科学的热情,对自由和人性的解放的向往使他们决心打破铁屋子,唤醒更多沉睡的人们。

但是他们改变不了社会的现状和制度,虽然觉醒了但依然难觅新的出路。

这样苦闷,彷徨,妥协,无助的知识分子形象让我们陷入深思之中。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当年是敏捷精悍的青年,现在行动格外迂缓,是一个较早觉醒的知识分子,现在“自然麻木的多了”,当年“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但现在“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生活的困窘以及社会现状使得他不报有希望,自己无可奈何只能顺从现实。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一个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并且有着民族意识的知识青年。

他看不惯受封建礼教毒害的人们,人们也把他当作“异类”。

在封建势力下,他四处碰壁,失去工作,难以过活。

不得不向现实屈服做了,正如他自己说的“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

他改变不了社会,又融入社会泥沼中,成了他所厌恶的人中的一份子,物质充盈但精神空虚日渐堕落,内心备受煎熬,最终痛苦死去。

吕纬甫和魏连殳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是在铁屋中率先觉醒的人。

但是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不能也不会给他们提供用武之地,知识分子普遍出现了苦闷彷徨的精神状态。

《伤逝》中子君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显出了子君独立的人格意识,为爱情勇敢反抗传统。

她和涓生都是接受五四新文化影响,具有先进精神,勇于追求新社会的新知识青年。

但他们最终还是受自己思想局限性所困,受这个时代和社会所困。

子君从旧家庭冲出来,进入新家庭,在新家庭中的子君又走上了传统女性的道路,最后又不得不回到就家庭。

而涓生理想与现实难统一,新的个性主义与旧的思想文化在自相矛盾,为了自己得救,自私的抛弃子君,可是困窘的生活并不是子君造成的,他的现状还是难以改变。

最后得知子君的死讯后,觉悟到旧思想文化对自己的禁锢和扭曲,放下个人主义,主动写下“悔恨”。

他们的不幸固然跟经济的困境有关,但是本文认为新的知识分子本身思想的局限性,说明新文化改造他们影响他们并不彻底,他们自身还有着旧的文化旧的思想,在旧的文化和旧的思想的指导下子君才会忘了理想沉浸在生活琐事,思想不进取,涓生才会为寻新的出路,个人主义占了上风抛弃子君。

这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局限性。

鲁迅的“立人”不经要是劳苦大众觉醒,更要使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得到合理的启蒙。

呼吁知识分子应该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启蒙,看清自己的局限性与不足,从而担当起时代改革的重任。

鲁迅从对中国黑暗现状的清醒认识中,看到了改造社会的艰难,写出了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绝望和痛苦,提倡的有韧性的战斗精神,自我批判精神给知识分子深刻的启迪。

《野草》从多角度提出了实施立人思想。

首先《野草》鲜明地批判了国民劣根性,批判了愚昧落后的人物形象。

《复仇》及《复仇(其二)》,《死后》中愚昧又无聊的看客,《过客》中徘徊不前的老翁,《立论》中持中庸论的老师和学生,《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奴性十足的奴才,奴颜婢膝,像一条狗一样摇尾卖好并且拒绝别人的拯救。

他们这些一个个不觉醒的世俗者,是鲁迅笔下所要鞭挞的对象。

尤其是在《狗的驳诘》求乞者怒斥狗的势利,狗开口驳斥道“不知道分别铜和银”“不知道分别布和绸”“不知道分别官和民”“不知道分别主和奴”及其强烈地讽刺了人的极端势利。

其次,鲁迅先生在《野草》中也塑造了一些正面人物形象,这些人有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有的追求个性展现精神的,有的是追求向前前进和发展的。

他们都是为了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鲁迅提出“真的人”的奋斗目标。

《死火》中“那我就不如烧完”是直面现实敢于反抗的者的惨烈行动,愿意牺牲自己来同现实存在的封建恶势力作斗争,《影的告别》中写道“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我不愿意去;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的世界,我不愿意去”,显出了不肯屈从的影的形象,《过客》中坚持前行不为艰险的过客,他没有理会老人的劝告沿路返回,也不肯坐下歇息,即使不知前方会出现什么,有什么会等着他,他还是没有放弃前进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