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立县 推动科学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系横贯全境,有大小河流45条,年出境水流量43.1亿立方米,堪称甘肃河西地区和内蒙古西部的“生命线”和“绿色水库”。

二、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成效

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市的亲切关怀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在民族地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办47条”意见精神,立足建设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甘肃高原绿色畜产品基地、河西走廊工业和清洁能源基地、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上新亮点的“四大区域发展定位”,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强县、绿色畜牧名县、旅游文化特色县、生态文明示范县、民族团结进步县”“五县”建设进程,推动了自治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绿色生态持续发展,自治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2013年完成生产总值28.1亿元,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08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8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80元。

(一)突出生态保护,进一步拓展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和空间

“一山之首、一水之源”为肃南赋予了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我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最具民俗风情的生态旅游大县和中国旅游文化特色县,由于环境污染小、空气清新,如同天然氧吧。夏秋季气候凉爽宜人,前来避暑观光游客络绎不绝,祁丰、康乐滑雪场的建成,又填补了冬季旅游项目的空白。对于肃南而言,生态建设既是贡献和责任,也是机遇和产业。省委书记王三运在张掖调研时指出,“只要生态环境良好,而且生态建设有战略上的考虑,甚至有国家层面上的约束,就会在战略合作伙伴和投资者的概念中形成独特的印象。一个地方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游就有可靠保证,就一定能聚集人气、聚集商气、聚集财气”。因此,我县紧紧围绕生态做文章,始终把生态作为立县之基、强县之本的思想贯穿于发展的始终,把生态建设当作经济工作来看待,当作经济发展来重视,当作经济建设来投入,切实把生态这一肃南最大优势、最大财富、最大品牌的潜力发挥出来,彰显“山水最美、生态最优、环境最好”地域形象,使生

态成为我们转型跨越的最大载体和招商引资的最优名片,为我们发展特色旅游业、新兴产业、绿色畜牧业和循环工业拓展路径和空间。

(二)祁连山生态保护持续加强

经过多方汇报争取,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即将启动实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工程,继续争取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集镇绿化及环境连片整治和矿区环境恢复治理等生态工程,动员全县干部职工集中开展草原鼠害防治。全年完成退牧还草50万亩,退耕还林封育2.1万亩,人工造林3500亩,草原灭鼠110万亩,药物灭蝗84.5万亩、生物治蝗20万亩,有效促进了生态系统修复,提高了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

(三)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稳步落实

按照“生态优先、科学合理,分类指导、保底封顶”的要求,分步兑现落实草原补奖资金1.8亿元,农牧民人均受益6800元以上。认真做好风险防范和纠纷调解,成立仲裁机构,妥善解决长期遗留的矛盾问题;制定配套办法,全面加强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域的草原管理。使这一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工程,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同时,有力助推了农牧民群众增收。我县扎实有效的工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工作经验被总结为“肃南模式”,列入全省示范典型供推广学习和参考借鉴。

(四)环境保护监测与治理不断推进

实施祁丰藏族乡观山和县城北山泥石流滑坡地质灾害恢复治理、隆畅河白银段、大瓷窑河河道治理等工程,成立了专门的环保监测机构,关闭和搬迁了一批产能落后、影响生态环境的选矿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稳步推行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全面加强工业废水处理、饮水水源地保护和农牧村面源污染治理,全县万元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降低3.5%和9%,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54%和4%。

(五)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我县“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的理念,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把建设生态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作为生态大县,谋划肃南的问题就不能不强调生态,这是因为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永远是肃南的立县之本、强县之基,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把文化旅游业作为转型跨越主导产业来打造的主要判断依据,并一再强调工业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走集约化、循环化发展之路的主要判断依据,也是我们进一步部署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舍饲养殖,扩大饲草料基地建设规模等措施的顺势之举。“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坚定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切实把祁连山这座肃南人民的财富之山保护好、建设好,努力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良性互动,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之路,促进肃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推进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意义重大而深远

生态是人与环境间高效和谐的生态关系的简称,但不是回归自然的原始生态。生态建设既是经济概念、经济行为,也是社会概念、社会行为,又是文化概念、文化行为,生态即产业,生态即经济,生态即发展,生态即文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鲜明提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和祁连山北麓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我们认为,生态立县战略是生态县建设的内涵延伸,是宏观的大战略,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是实施生态立县、建设生态县的实际步骤。建设生态县、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都要在生态立县战略的指导下实施推进。这一思路的确立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探索肃南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和谐发展

新内涵的关键,完全切合肃南实际,具有战略眼光,必将促进肃南在新的平台上更好更快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和谐统一。

实施生态立县、推进生态保护与治理行动,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全新发展战略,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这一对主要矛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无论从发展规律、发展阶段来认识,还是从发展优势、发展轨迹来分析,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推进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过去,我们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为了增加农畜产品收入,在牧业下山,农业上山的影响下,大量开山种地,破坏草原植被,为了发展工业经济,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砍伐林木,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这样的发展,无异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肃南县委、县政府高举生态保护建设大旗,把生态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总结过去经济社会发展教训的基础上,注重现实,面对未来,提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推进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坚持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产清洁型、生态保护型、经济循环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通过引进生态理念,转变经营和发展思路,从根本上促使资源开采由盲目无序化向合理有序化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转化再生型转变,全面整治生态破坏,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改善环境质量,实现资源合理开采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正是顺应形势之举,将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推进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是建设生态型特色城市的需要。县城周边青山对峙,中间绿水穿城,森林茂密,草原广袤,众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肃南的特色,也是城镇发展的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多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安静舒适的环境。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推进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全县向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可持续生态系统演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基础;有利于建设生态型社会,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的价值观念向环境良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