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析与预测第七八章重点
信息分析与预测总复习(整理后)
信息分析与预测总复习(整理后)第⼀章绪论1.1 信息的定义⽬前⼤家普遍接受的定义是:“信息是客观存在的⼀切事物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切可传递和交换的内容。
”1.2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定义1.2.1信息分析与预测定义的来源我国信息分析与预测来源于---“情报研究”情报研究通常指⽂献情报的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即对反映⼀定时期某⼀课题领域进展情况的⽂献情报进⾏分析和归纳,并以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的专题情报或系统化的浓缩情报,满⾜⽤户或读者的专门需要,或全⾯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信息”⼀词⽇益被⼈们接受,使⽤的范围⽇益⼴泛,情报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法和⼿段上与传统的情报研究相⽐都有了很⼤的不同,如果仍然⽤“情报研究”概括之,则不仅很难反映新形势下这门学科的本来⾯⽬,⽽且很容易成为学科继续向前发展的障碍。
另外,从国际⼤视野来看,为了便于进⾏国际间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度出发,“情报研究”⼀词逐渐被“信息分析与预测”取代了。
尽管也有⼈提出⽤“情报分析”或“情报分析研究”来代替“情报研究”,但从总体上看,“信息分析与预测”使⽤的更为普及和⼴泛。
1.2.2信息分析和信息预测的定义信息分析:信息分析要运⽤科学的理论、⽅法和⼿段,在对⼤量的(通常是零散、杂乱⽆章的)信息进⾏加⼯整理与价值评价的基础上,透过由各种关系交织⽽成的错综复杂的表⾯现象,把握其内容本质,从⽽获取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
信息预测:信息预测就是“鉴往知来”,即以事物过去已知信息的分析结果为依据,参照当前已经出现或正在出现的各种情况,运⽤情报学的、现代管理的、数学的和统计的⽅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对事物的未知和未来状态进⾏科学的预计和推测。
1.2.3信息分析与信息预测的关系(1)信息分析是信息预测的基础;(2)信息预测是信息分析的拓展和延伸;(3)信息分析和预测是交叉往复的过程1.2.4 定义的⼏点理解对这⼀概念的理解,可以从构成这⼀定义的⼏个要素来进⾏:①从成因来看,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是由于存在社会需求。
信息分析与预测(教案)
《信息分析与预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信息分析与预测(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Forecast)课程号:4013623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7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以对已知信息的内容进行整序和科学抽象为主要特征的一项信息深加工活动,目的是为了取得增值了的、具有决策支持作用的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
通过讲授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基本知识、程序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分析与预测专题进行分析研究,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基本知识,能用正确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信息分析与预测。
三、教学内容第1章绪论(1.5课时)1.1分析与预测的概念及关系1、概念(定义):P1第一段及P4第一段,可参见几点说明做扩充;2、关系:P3,注意有3点;3、分别掌握分析与预测的概念,P2-3和P3,在回答关系时先以此作说明。
1.2分析与预测的功能、作用、特点1、功能:总分总式回答,总:P7第一段,分:4点功能分述,总:P7最后一段,强调四点之间相互联系,构成有机系统;2、作用:3点,见P8-10,注意引用案例,否则枯燥缺乏说服力;3、特点:5点,见P10-11,注意分析。
1.3分析与预测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一是作为行为方式,诞生于人类产生;二是作为经验或理论,以及从信息社会角度看,诞生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注意:首先产生于科技信息分析与预测,P12;2、发展:国内:4个阶段,注意一个机构—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一个文件—《国家科学技术情报发展政策》,四个变化—服务目的、内容、方式、研究,见P14-16;国外:简要了解美国及日本的特点,见P18-20。
1.4分析与预测的发展趋势1、趋势:4点:体系化、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见21-25。
第一部分信息分析与预测程序(又称为过程论,以步骤作为视角看待分析与预测活动)第2章课题选择与课题计划(2课时)2.1课题选择:选题概念P292.1.1选题的原则:4点,见P30-32;2.1.2课题的来源:3点,见P32-36;2.1.3选题的程序:3点,见P36-39,建议以图作为思路。
信息分析与预测重点 查先进版(免费分享)
信息分析与预测重点1.信息分析与预测的概念、功能、目的、关系、特点?……………………………………信息分析:旨在通过已知信息揭示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信息预测:①对已发生或存在的事物的未知状态进行估计和推断。
②以事物的过去一直信息的分析结果为依据,参照当前已经出现或正在出现的各种新情况,运用现代管理的、数学的和统计的方法以及现在信息技术,对事物的未来状态进行科学的预计和推测。
信息分析与预测的目的:是揭示规律,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规律。
信息分析与预测关系:一方面,信息分析是信息预测的基础,没有信息分析,信息预测只能建立在零散无序甚至参杂有主管成分在内的无直接使用价值的信息的接触,这是无法科学地进行信息预测的;另一方面,信息预测是信息分析的拓展和延伸。
没有信息预测,信息分析只能停留在揭示事物运动规律这一粗浅层次上,而不能达到利用规律的目的。
信息分析与预测特点:(1)针对性:针对性是信息分析与预测的重要特点,是其能否发挥作用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体现。
(2)系统性:除表现出信息大量相关信息的系统性外,还表现出如方法手段的系统性、所应用可学科知识的系统、所需要研究因素的系统性等等。
(3)科学性:信息分析与预测的过程中通常会自觉地以辩证唯物注意认识论为知道,并在大量搜集原始信息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慎密的科学方法进行。
(4)近似性:预测结果会与实际结果有一定的偏差,所以预测只是实际情况的近似值。
(5)局限性:信息分析与预测会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有时并不深刻,全面,其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信息分析的四项基本功能:整理功能——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使之由无序变为有序评价功能——对信息价值进行评定,以达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新、权重、评价、荐优的目的预测功能——通过对已知信息内容的分析获取未知或未来信息反馈功能——根据实际效果对评价和预测结论进行审议、修改和补充2.什么是选题?……………………………………………………………………………………..选题定义:指信息分析与预测课题的选择,即明确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对象、目标和方向。
信息分析与预测重点
一绪论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以信息分析和信息预测为关键环节的一系列活动的统称。
信息分析与预测:指以社会用户的特定需求为依托,以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为手段,通过对文献信息和非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别、评价、分析、综合等系列化加工过程,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最终为不同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的一项具有科研性质的智能活动。
功能:整理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反馈功能作用:为科学决策服务;为R&D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特点: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二信息分析与预测程序信息分析与预测程序:课题选择与课题计划、信息收集、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制作评价和利用选题原则:政策性、必要性、可能性、效益型课题来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课题(被动);信息用户委托课题(被动);信息分析与预测人员自己提出的课题(主动)信息源分为:文献信息源;非文献信息源文献信息源按载体: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声像型;按获得难易程度:白色文献、黑色文献、灰色文献白色文献:通过正式渠道出版发行的文献,具备内容的公开性、发行范围的广泛性等特点。
黑色文献:不正式出版、发行范围狭窄、内容保密的文献,如军事情报材料、技术机密资料、个人隐私材料等。
灰色文献:Grey Literature 介于白色文献和黑色文献之间,不正式出版、也非秘密文献的一类文献。
常见的有科研报告、学位论文、会议录、企业内部出版物等。
口头信息源:优点:1、内容新颖、传递迅速。
2、含有文献信息源所没有的信息。
3、是一种双向交流;缺点:1、是一种瞬时信息,不便于搜集保管和积累2、信息容易失真。
传递过程容易失真。
3、信息传播范围小。
4、信息搜集困难实物信息源:优点:1、信息成熟、可靠2、信息内容丰富;缺点:1、信息挖掘困难2、信息搜集、保管、传播困难3、容易引起知识产权纠纷社会调查方法:现场调查、访问调查、样品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普查等调查表(调查问卷):以信息搜集为目的、由信息分析与预测机构设计的格式统一并具有明确的调查内容和要求的一种预制表格。
自考【02124信息分析与预测】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一)信息分析与预测的概念:1.识记:(1)信息分析的含义、目的和任务(2)信息预测的狭义和广义理解(3)信息分析与预测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4)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主要环节等等(二)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功能、作用和特点:1.识记:(1)信息分析与与预测的功能(2)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作用和信息分析与预测的特点(3)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生和发展1.识记:(1)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产生背景(2)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发展概况和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发展趋势第二章课题选择与课题计划:(一)课题选择:1.识记:(1)课题选择的原则(2)课题的来源(3)课题选择的程序(二)课题计划:1.识记:(1)课题计划的内容和课题计划组织实施与检查第三章信息搜集:(一)信息源:1.识记:(1)文献信息源和非文献信息源的含义及类型。
(二)信息搜集的原则:1.识记:(1)信息搜集的原则及其各原则的含义。
(三)文献调查:1.识记:(1)文献调查的含义、文献调查的几种方法。
(四)社会调查:1.识记:(1)社会调查的含义及其途径。
第四章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一)信息整理1.识记:(1)信息整理的两个层次及其含义:2.领会:(1)形式整理的内容有哪些(2)和内容整理分哪两个阶段,具体内容有哪些(二)信息价值评价:1.识记:(1)信息价值评价的标准2.领会:(1)可靠性的含义、先进性的含义和适用性的含义(2)文献信息可靠性的评价标准(三)信息分析预测:1.识记:(1)信息分析预测的含义及内容第五章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制作、评价和利用:(一)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类型:1.识记:(1)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类型2.领会:(1)消息类产品、数据类产品和研究报告类产品的类型(2)研究报告类产品中各类产品的含义及特点(二)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制作:1.识记:(1)信息分析与预产品的制作过程及程序(三)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的评价:1.识记:(1)信息分析与预测产品评价的意义、指标体系和方法(四)信息传递、利用与反馈:1.识记:(1)信息传递、利用与反馈的作用第六章常用逻辑方法:(一)比较:1.识记:(1)比较的含义、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二)分析与综合:1.识记:(1)分析的含义与基本步骤,分析的几种类型及各自的含义(2)综合的含义与基本步骤及其应用2.领会:(1)因果分析几种形式,分析与综合的关系(三)推理:1.识记;(1)推理的含义、推理包含的因素(2)推理的类型及其应用第七章专家调查法:(一)德尔菲法:1.识记:(1)德尔菲法的含义、用途及特点(2)德尔菲法预测征询的过程(3)派生的德尔菲法的含义2.领会:(1)德尔菲法的应用过程及数据处理和表达(二)头脑风暴法:1.识记:(1)头脑风暴法的含义、类型及优缺点(2)头脑风暴会议的组织原则(三)交叉影响分析法:1.识记:(1)交叉影响分析法的含义及应用。
《信息分析与预测》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分析与预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信息分析与预测系统地讲述了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方法等内容,重点介绍信息分析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通过相应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与预测一般社会现象。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2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分析与预测的概念和特点,了解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信息分析与预测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信息分析与预测概述(1)信息分析与预测的理论基础(2)信息分析与预测方法的类型(3)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必要性.信息分析与预测的特点1.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作用第二章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准备工作和基本步骤(4学时)(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课题的选定,信息收集与整理,人员组织,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步骤。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课题的选定,信息收集与整理,人员组织,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步骤。
教学难点:信息收集与整理,人员组织。
(三)教学内容.课题选定1.信息收集与整理.人员组织2.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步骤第三章常用逻辑方法(3学时)(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比照法,类比法,分析法,综合法;了解推理法。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比照法,类比法,分析法,综合法。
教学难点:推理法。
(三)教学内容L比照法3.类比法.分析法4.综合法.推理法第四章专家调查法(3学时)(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
教学难点:交叉影响分析法。
(三)教学内容•头脑风暴法1.德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法(8学时)(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时间序列及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概念,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了解趋势外推法,时间序列分解法。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时间序列及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概念,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
信息分析与预测全复习
第一章--信息分析概论1.信息分析与科学研究\咨询服务\竞争情报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与软科学研究则是一种交叉关系。
2.类型:按领域划分: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交通通信;人物;军事信息分析要素||按内容划分:跟踪型(技术跟踪型和政策跟踪型);比较型;预测型;评价型信息分析||按方法划分: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
3.研究课题的针对性与灵活性?针对性:一是研究课题来源和研究本身具有目的性,即研究人员要根据社会需要和特定的委托,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目标;二是最终产品对用户的适用性。
灵活性:①选择课题时,根据社会需要可以有多种选择②收集信息与选择研究方法时,应根据工作条件、课题要求、目标、费用与时间要求等进行灵活处理③在研究工作过程中,有时会发现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以至于需要调整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
4.研究内容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信息分析工作通过系统的加工整理,可以使分散的、片面的、无序的、零星的知识系统、有序和完整,这种系统性是从纵、横两方面来实现的。
信息分析工作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综合性和系统性,是因为现代科学研究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且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军事等领域之间相互联系,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也取决于各种外部条件及因素。
5.研究成果的智能性与创造性?信息分析是对各种相关信息的深度加工,是一种深层次或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是一项具有研究性质的只能活动。
对于一项具体的信息研究工作来说,研究人员总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需要在全面收集有关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创造性的智力劳动,然后提出对有关问题和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看法,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未曾被认识的方面,为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提供有创见性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指导意见。
6.研究工作的预测性与近似性?信息分析与预测是在事件发生之前对其未来状态的预计和推测,或者是对已发生事件的未知状态的估计和判断。
7.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特殊性?信息分析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具体表现①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②数据的客观性和结论的准确性③研究的相对独立性。
信息分析与预测作业考试重点
信息分析与预测复习资料1.信息分析的定义(结合定义,谈自己的理解)答:信息分析是以社会用户的特定需求为依托,以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为手段,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别、评价、分析、综合等系列加工过程,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最终为不用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的一项具有科研性质的智能活动。
2.信息分析的功能(每种含义后需举例)答:从信息分析的整个工作流程来看:整理功能: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使之由无序变为有序;评价功能:对信息价值进行评定,以达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析、权重、评价、荐优之目的;预测功能:通过对已知信息内容的分析获取未知或未来信息;反馈功能:根据实际效果对评价和预测结论进行审议、修改和补充。
3.收集信息的过程(根据某个具体例子写出)答:(1)明确调查问题;(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展开调查;(5)记录结果;(6)得出结论。
通过民意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谁最受全班同学的信赖.⏹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全班每个同学.⏹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采用投票选举的民意调查方法,得票数最多者班级行规示范标兵.⏹第四步: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将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合适的候选人的名字写在纸上,投入选举箱.⏹第五步:记录结果——一同学唱票,一同学计票(以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每位候选人的得票数),一同学在旁监督.⏹第六步:得出结论——宣布得票数最多的那个同学当选班级行规示范标兵.4.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答:(1)确定信息需求;(2)确定信息来源;(3)采集信息;(4)保存信息。
5.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要求举例)答: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符号的组合。
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用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并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二者关系:同一个数据,不同的人可能随它作不同的处理,获得信息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信息分析与预测期末复习范围
信息分析与预测期末复习范围《信息分析与预测》课程期末复习提要P2信息分析的目的、任务目的:通过已知信息揭示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任务: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对大量的信息的(通常是零散、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与价值评价的基础上,透过由各种关系交织而成的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容本质,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
P3-4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含义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以信息分析和信息预测为关键环节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具体来说(要知道哪几个环节),制定研究课题;通过文献调查和社会调查,对未来或未知信息作出合理的预测;最后将成果通过适当的渠道传递给用户,满足用户需求。
P7-9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功能、三个作用功能:整理功能评价功能(基础性功能)整理功能:对信息进行搜集、组织,使之由无序变为有序;评价功能:对信息价值进行评价,以去粗、去伪、辨新、权重、评价、荐优;预测功能反馈功能(特征性功能)预测功能:通过对已知信息内容的分析获取未知或未来信息;反馈功能:根据用户的实际消费效果对预测结论进行审议、评价、修改和补充。
作用:1、为科学决策服务 2、为R&D服务 3、为市场开拓服务P14国内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发展概况第一段话我国的信息分析与预测工作也首先从科技领域发端,是与国家科技信息工作紧密联系、共同发展的。
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1)1956~1966年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2)1966~1976年的停滞时期(3)1976~1992年的恢复和重新发展时期(4)1992年以后的发展新时期P17我国信息分析工作经历的四个根本性变化1、在服务目的上,从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期工作转向直接参与科学决策、R&D和市场开拓活动,成为现代科学决策、R&D和市场开拓活动的首要环节。
2、在服务的范围内容上,从单纯的科技领域的情报服务转向科技、经济、社会等广泛领域的信息服务,从以传播国外科技情报为主向国内与国外信息分析预测相结合,特别注重了国内外信息的分析和比较研究。
信息分析与预测关键知识点
第一章1.如何理解信息分析这一概念?信息分析是指以社会用户的特定需求为依托,以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为手段,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别、评价、分析、综合等系列化加工过程,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最终为不同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的一项具有科研性质的智能活动。
2.有哪些与“信息分析”相关的概念和相关的领域?信息分析旨在通过已知信息揭示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其任务就是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对大量的(通常是零散、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与价值评价的基础上,透过由各种关系交织而成的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容本质,从而获取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信息分析研究是一种以信息为研究对象,根据拟解决的特定问题的需要,收集与之有关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得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新信息的科学劳动过程;信息分析就是对消除不确定性的知识或消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得出结论,帮助或支持人们决策。
3.信息分析的类型有哪些?按照领域划分:政治(含外交)、经济(含产业)、社会、科学技术、交通通信、军事、人物。
就某个具体领域而言,进行信息分析时要考虑的要素简述如下。
☆政治信息分析要素☆经济信息分析要素☆社会信息分析要素☆科学技术信息分析要素☆交通通信信息分析要素☆人物信息分析要素☆军事信息分析要素按内容划分:☆跟踪型信息分析☆比较型信息分析☆预测型信息分析☆评价型信息分析按方法划分:一般可以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
4 信息分析的特点是什么?☆研究课题的针对性与灵活性☆研究内容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研究成果的智能性与创造性☆研究工作的预测性与近似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特殊性☆研究过程的社会性5.信息分析的目的深入认识信息的价值和可能用途,满足实际需要,并且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6.信息分析的作用☆在科学管理中发挥参谋和智囊作用☆在研究开发中担负助手作用☆在市场开拓中起保障和导向作用☆在动态跟踪与监视中起耳目和预警作用第二章:1、信息分析课题选择有哪些原则?☆政策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性原则2、简述信息分析课题选择的程序。
考纲(信息分析与预测)教学总结
考纲(信息分析与预测)教学总结南京理工大学编(高纲号0584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信息分析方法》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应考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信息分析方法》是一门新兴的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学科,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
信息分析是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基本工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手段。
通过住处分析可以达到甄别信息、精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作用。
信息分析是信息活动的必然要求,是建立信息系统的重要条件,是信息检索与咨询的基础,是开展用户服务的有力保证。
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内容与环节包括信息的采集、组织、开发、分析和利用。
信息分析在其中属于关键因素,处于关节点的地位。
它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又广泛渗透到其他环节,即信息采集中有信息的优选,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中有对信息分析、比较、信息重组,等等。
现代社会信息的基本特征是庞杂分散性,人们信息需求的特点是专业的高度选择性、内容的精良性、时间的紧迫性。
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其矛盾的调解就靠信息分析。
信息分析是一个信息增值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杂乱无章的原始信息变成一个有序精良的信息系统。
一个相对“粗放”型的信息贫集转化为一个“集约”型的信息富集,并为信息的进一步增值(如信息的利用)打下基础。
信息像其他产品一样,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信息分析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思想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做好信息分析工作,会促进信息流通,发挥信息效用,使信息流形成良性循环,使信息在时间上更快速地传播。
在空间上更广泛地传播,满足人们尽快、尽早地获得“地球村”各处的信息。
信息分析是信息检索利用的基础。
没有它,就不会有信息检索系统,也不会有检索,从而也就谈不上信息的有效利用。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论是宏观、微观决策活动,还是研究与开发、市场开拓活动,都离不开信息分析。
信息分析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方法和工具,是增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信息分析与预测课后习题答案
信息分析与预测课后习题答案信息分析与预测第一章1.概念:信息分析与预测是以信息分析和信息预测为关键环节的一系列活动的统称。
具体的说就是针对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制定研究课题;然后通过文献调查和社会调查,广泛系统的收集与该课题有关的已知信息,经过加工整理、价值评价和分析研究,使已知信息的内容得以系统化、有序化,以揭示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客观事物的未知或未来信息作出合理的预测;最后以某种信息产品的形式将预测的成果通过适当的渠传递给用户,满足用户的需要.是一项内容广泛的信息深加工活动2.性质:目标性;系统性;政策性;创造性;概率性;时效性;任务:为制定政策服务;为制定发展规划服务;为实行科学管理服务;为确定研究课题服务;为决策科学化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3.从影响角度划分:战略信息分析和战术信息分析从内容角度划分:跟踪型信息分析、比较型信息分析、预测型信息分析和评价型信息分析从方法角度划分:定性信息分析、定量信息分析和半定量信息分析从领域角度划分:科学技术信息分析、社会科学信息分析、技术经济信息分析和市场信息分析等4.政府对咨询业予以扶持,拥有完善的从业人员资格限定,咨询行业协会的有效管理。
5. 信息中心与科技信息研究所隶属于各级政府部门或公益性事业单位,它们在信息分析业务上大多拥有稳定市场,在中国仍占主导地位,但它们也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需要独立出来,面向社会服务,参与市场竞争。
信息分析企业属于企业性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市场竞争求生存、求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信息分析机构开始把目光投向市场中的企业,从竞争环境中搜寻研究客体。
第二章1.信息分析选题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2)政策性原则3)创新性原则4)必要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6)效益性原则选题步骤1.课题提出2.课题分析3.选定课题4.签订合同2.信息源的类型1.文献信息源1)按记录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试听型文献,机读型文献。
信息分析复习重点知识分享
信息分析与预测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信息分析与预测的功能、作用、和特点?答:从整个活动的过程来看,信息分析与预测对其所研究的对象具有整理、评价、预测和反馈四项基本功能。
整理功能——对信息进行搜集、组织,使之由无序变为有序。
评价功能——对信息价值进行评价,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新、权重、评价、荐优。
预测功能——通过对已知信息内容的分析获取未知或未来信息。
反馈功能——根据用户的实际消费效果对预测结论进行审议、评价、修改和补充。
信息整理和评价是信息分析与预测两项基础性功能,是为预测和反馈功能做准备的;预测和反馈是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两项特征性功能,是信息整理和评价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信息分析与预测的作用:1、发现规律性东西,为科学决策服务;2、寻找和把握科技发展机会,为R&D服务;3、为市场开拓服务。
如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以及有利的市场地位。
(企业/供应链)。
信息分析与预测的特点:1、针对性,2、系统性,3、科学性,4、近似性,5、局限性6、研究成果的智能性。
2、我国信息分析预测工作的经历的变化?答:我国的信息分析与预测工作也首先从科技领域发端,是与国家科技信息工作紧密联系、共同发展的。
它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1956~1966年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1966~1976年的停滞时期;1976~1992年的恢复和重新发展时期;1992年以后的发展新时期。
3、信息分析与预测所经历的主要环节?答:1.课题选择2.信息搜集3.信息整理、评价和分析4.产品制作、评价和作用。
4、信息分析与预测的概念?答:信息分析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对大量的(通常是零散、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与价值评价的基础上,透过由各种关系交织而成的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容本质,从而获取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
信息预测就是“鉴往知来”,即以事物过去已知信息的分析结果为依据,参照当前已经出现或正在出现的各种情况,运用情报学的、现代管理的、数学的和统计的方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对事物的未知和未来状态进行科学的预计和推测。
信息分析与决策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信息分析与决策第一章绪论1.信息分析的概念与特点:概念:信息分析是根据用户的现实或潜在需求,广泛系统地搜集与之相关的各种原生信息,进行定向的筛选和整序,通过逻辑思维过程对其内容进行去伪存真的鉴定、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的推理,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原生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提炼,以得出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报,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变化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特点:信息分析属于软科学研究的范畴。
自身的一些的特色:(1)研究课题的针对性;(2)研究方法的科学性;(3)研究内容的系统性;(4)研究工作的近似性;(5)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2.信息分析的产生阶段:(1)大众传播交流阶段: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2)科技信息分析萌芽阶段:专职科技信息机构,从事科技文摘的编写和出版发行初级信息的浓缩加工和编写报道;(3)科技信息分析出现:深入分析、综合、评价和预测(4)信息服务多样化:突破了传统的科技领域的限制,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3.信息分析国外概况:(1)美国的信息分析:有五种软科学研究机构:一是信息分析中心;二是思想库;三是咨询机构;四是联邦信息机构;五是企业信息机构;(2)日本的信息分析:日本的分析机构有以下几种类型:为决策服务的官方思想库、民间思想库以及进行技术、行业信息分析的情报调查机构和企业情报调查机构;(3)其他国家的信息分析:由于信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世界各国的信息分析工作都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又各有千秋。
4.信息分析面临的挑战:(1)陈旧的信息分析体制已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和用户需求;(2)面对社会信息量的激增,必须通过提高搜集、分析、处理、加工和存储信息的能力,增加信息“吞吐量”;(3)面对新旧信息更迭加快,必须提高信息分析工作的节奏,缩短从搜集信息到产生和发布信息分析产品的周期;(4)必须逐步提高定量分析的比重;(5)需要进一步改善信息分析队伍的知识结构。
信息分析方法__市场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
第九章市场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三)——市场随机时间序列预测法在第七、八章我们讨论的是市场确定性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用一个确定性的模型去拟 合所研究的市场现象。
实际上,人们所遇到的市场变量时间序列,就其本质而言,绝大多数并非是确定性的而是由随机过程产生的。
时间序列中,单个数值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但整个时间序列却存在一定的统计规律性。
把时间序列作为随机变量序列加以处理,建立随机时序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之为随机时间序列预测法。
在市场预测中,应用较多的随机时间序列预测法主要有灰色预测法、博克斯—詹金斯法和马尔柯夫法三种。
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第一节灰色预测法灰色预测法是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它是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灰色动态模型(Grey Dynamic Model 简记为GM)对现象未来进行预测的。
由于这种方法具有所需要的数据少、预测精度高等优点,目前正被广泛用于市场预测,并已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灰色预测法是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的。
灰色系统理论认为,一切随机变量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上的灰色量①一切随机过程都是灰色过程。
表面上看,灰色量的变化是乱而无序的,但实际上,其背后却潜藏着一定的规律性。
只要对灰色量作累加生成处理,就可以弱化其变动的随机性,显示出其固有的变动规律性,并且这种规律性可以利用微分方程予以揭示和反映。
灰色预测法就是利用累加生成的数据而非原始序列数据,建立一个微分方程形式的时间连续函数模型GM(n,h)(n 表示微分方程的阶数,h 表示变量的个数),并据此作出预测。
在市场预测中,最常用的为一阶单变量灰色动态模型,即GM(1,1)模型。
本节主要介绍的就是GM(1,1)模型的建立、检验和预测方法。
一、GM(1,1)模型的建立GM(1,1)模型的微分方程形式为()()μα=+11X dtdX (9-1) 上式中,()1X为一次累加生成数;t 为时序;α、μ为待估模型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就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情况,凭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直接或经过简单的推算,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寻求其特性和发展规律,并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
本章主要讲述是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和交叉影响分析法。
专家调查法最大优点是简便直观,无需建立繁琐的数学模型,而且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没有类似历史事件可借鉴的情况下,也能对研究对象的未知或未来的状态作出有效的预测。
德尔菲法是一种用于政策制订、经营管理、方案评估等方面的一种广为适用的预测方法。
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德尔菲法的三个特点:①匿名性;德尔菲法采用匿名的方式征求专家意见,被调查专家“背靠背”接受调查。
这样可以让专家不受任何干扰独立地对调查问题发表意见,或者参考前一轮的预测结果修改自己的意见,消除专家会议调查法中权威、会议氛围和潮流等因素对调查的影响。
②反馈性;德尔菲法采用匿名调查,不能现场交流和沟通,专家意见往往比较分散,为此需要多次征询专家意见。
经典的德尔菲法要进行四轮专家意见征询,每一轮调查表回收后,由预测者将各位专家提供的意见和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归纳、分类后,再随同下一轮调查表一起发送给各位专家。
这样通过意见反馈来组织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讨论,可使专家们在匿名状态下相互影响和启迪,达到提高预测准确度的目的。
③统计性。
为了科学的综合专家们的预测意见和定量的表示预测结果,德尔菲法采用统计方法对专家意见进行处理其结果往往以概率的形式出现,可以反映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
德尔菲法预测征询的过程:1) 成立预测领导小组2) 明确预测目标3) 选择参加的预测专家选择专家应注意的原则:①专家的代表面应广泛;②专家的权威程度要高;③专家应有祖国的时间和耐心填写调查表;④专家的范围应有所限制;⑤专家的人数一般控制在15~50人;⑥应事先约请专家不要向外透露参与征询调查这件事,以免相互商量,答案雷同,起不到德尔菲法应起到的作用。
4) 编制到查表调查表类型:目标——手段调查表、由专家简要回答调查表、由专家详细回答调查表5) 进行反馈调查和专家意见的汇总整理、统计分析与预测6) 编写和提交预测报告德尔菲法派生的两种形式:①部分的改变德尔菲法的基本特点;②保持德尔菲法的基本特点。
头脑风暴法是借助于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索取未知或未来信息的一种直观预测方法。
按智能结构划分按智能结构划分个人头脑风暴法个人头脑风暴法集体头脑风暴法直接头脑风暴法集体头脑风暴法直接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发类型质疑头脑风暴法质疑头脑风暴法按性质划分按性质划分头脑风暴会议的组织原则:1 议的组织领导工作——一般由熟悉研究对象和头脑风暴法的信息分析与预测人员来承担。
2 专家的选择——所选专家人数一般以5—15人为宜。
3 会议讨论的时间——会议讨论的时间一般以20—60分钟为宜。
4 会议的氛围——创造良好的、使专家能够真正自由发挥的环境。
头脑风暴法的优点和缺点优点:① 通过信息交流,有利于捕捉瞬间的思路,激发创造性思维,产生富有创见性的思想“火花”; ② 通过头脑风暴会议,获取的信息量大,考虑的因素多,所提供的计划、方案等也比较全面和广泛。
缺点:① 具备专家会议调查法的一些缺陷,如专家缺乏代表性,易受“权威”、会议“气氛”和“潮流”等因素的影响、易受表达能力的限制等; ② 由于是即兴发言,因而普遍存在着逻辑不严密、意见不全面、论证不充分等问题。
交叉影响分析法就是根据若干个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当某一事件发生时,其它事件因受到影响而发生何种形式变化的一种方法。
交叉影响分析法除了要定性地研究事件之间有影响或无影响、正影响或负影响外,还要定量地研究事件之间影响的程度。
交叉影响分析法在信息分析与预测中的应用1) 对历史事件进行验证2) 对未来事件进行预测3) 方案(技术、产品等)评价交叉影响分析法解决问题的程序1) 确定影响关系2) 评定影响的程度a) 评定影响的程度b) 影响程度调查c) 影响程度汇总3) 计算影响值a) 经验公式b) Pit'值的计算4) 分析并得出预测结果8文献计量学方法文献计量学是采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定量研究文献信息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从计量数据的来源来看,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包括两个方面:文献及其内容信息和与文献相关的指标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三大方面。
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1、布拉德福定律1、布氏定律的基本阐述一般认为,布拉德福定律的基本原理是由其区域描述和图像描述两个部分组成的。
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专业论文的数量的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则可以在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区和包含着与核心区同等数量论文的后继几区。
(1)区域描述如果将一定时间内(通常一年)的按某学科载文量等级排列的期刊划分为三个区,使每一个区所包含的相关论文数量相等,即恰好等于全部期刊发表的该学科文章总数的三分之一,便可发现:第一区(核心区)所涉及的文章来自数量不多但效率很高的n1中期刊;第二区(相关区)包括数量较大、效率中等的n2中期刊;第三区(外围区)包括数量最大而效率很低的n3中期刊。
那么这三个区中的期刊数量成下列关系:n1:n2:n3 = 1:a:a2(a>0)(1)式中:a即布拉德福常数,或称比例系数。
就布拉德福所分析过的数据而言,a值大约为5.0。
上式即为布拉德福定量的区域表述形式,经过维克利的研究,可以把三个区讨论的文献离散规律推广到任意多个区的情况。
各区的期刊的载文量是逐区下降,而各区期刊数量则是逐区上升的。
核心区情报密度最高,相关区次之,外围区情报密度最低。
(2)图像描述如果取上述等级排列的期刊数量的对数(lgn)为横坐标,以相应的论文累计数R(n)为纵坐标进行图像描述,便可得到一条曲线——布拉德福分散曲线。
分散曲线AB由两部分组成:对应核心区的上升的一段曲线AC和对于相继各区的直线CB,后来研究表明,拐点C点为核心区的分界点。
布拉德福在研究时发现,从图像出发还可以得到另一个结论,即:n1:(n1+n2):(n1+n2+n3)=1:b:b2记n1-2=n1+n2,n1-3=n1+n2+n3,则可将上式改为:n1:n1-2:n1-3=1:b:b2 (2)其中,n1——核心区的期刊数量 n1-2——核心区和第二区的期刊累积数n1-3——全部三个区中的期刊累积数,即期刊总数N b——分散系数2、布氏定律理论原理与实际的一致性(1)布氏定律的理论解释:从科学的统一性规律出发总结出文献的分散定律。
(2)格鲁斯下垂:格鲁斯通过对基南-阿瑟顿数据的分析指出,布拉德福曲线在进入直线部分后,并非无休止地直伸下去,后来总要弯曲下垂,因而使得布拉德福定律的图形变为明显的三个部分:上升的曲线部分——直线部分——弯曲的下垂部分(格鲁斯下垂)。
(3)理论与实际存在差异的原因:一是理论本身的缺陷;二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的失真问题。
2、洛特卡定律洛特卡定律是揭示文献著者与数量关系的基本定律,是为了评价科学工作者的贡献,由洛特卡于1926年提出的。
洛特卡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x表示科学工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f(x)表示发表x篇论文的著者出现的频率,C为常数,6/。
所以公式也可写为洛特卡定律的特点洛特卡定律实际上是科学论文在作者上集中与分散的分布现象,具有两个特点:(1)洛特卡采用频次排序的方法,即按某类作者出现的频次大小排位,而非按照作者所写的论文多少来对作者进行等级排序;(2)论文在作者上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只限于平方反比关系,即只给出了这种集中与分散程度的单一描述。
3、齐普夫定律在任何一篇文章中,词的出现频率都服从如下规律:如果把一篇较长文章(约5000字)中每个词出现的频次统计起来,按照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的递减顺序排列,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即频次最高的词等级为1,频次次之的等级为2,……,频次最小的词等级为D(或L)、若用F表示频次,r表示等级序号,则有: F*r = C (3)称为齐普夫定律的绝对频数表示法或频次表示法式中C为常数。
但这里的常数并不是绝对不变的恒量,而是围绕一个中心数值上下波动。
齐普夫定律不仅可以用词的绝对频数(频次)表示,而且也可以用此的相对频数(频率)表示:令N为文章所包含的词汇总数(词容量),f为第r级词的相对频率,则有f = c-1 (4)称为齐普夫定律的相对频数表示法或频率表示法其中,c仍为常量,且c=C/N,而f=F/N齐普夫运用其“最省力法则”解释了这个定律。
认为,在任何语言中,凡是使用频率高的词,功能总是不会太大。
因为词义本身在这个场合中价值小,因而传递它们所需要的“力”就不大,所以,此的出现频率与等级序号的乘积基本上稳定于一个常数。
齐普夫定律的适用性一般来说,齐普夫定律较符合西文文献中词频分布的实际情况,定量揭示了文献信息的词频分布规律。
引文分析法1、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引文分析——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与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2、引文分析的基本步骤(1)选取统计对象即可提供引文资料的文献源(2)统计引文数据关键、前提(3)引文分析(4)作出结论3、引文分析的主要工具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4、影响因子加菲尔德在1972年提出的一个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
根据:普赖斯曾提出,科学论文一般在其发表1~2年后,被人们了解接受,并达到被引证的峰值阶段。
是一个相对数指标,主要用以调整和修正大刊、老刊凭借发表论文绝对数量而在期刊被引上所占的优势,同时选择期刊被引数量达到高峰时来计算其平均被引率,所以更能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情况。
影响因子:某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该年的被引证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可认为该刊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过程中的作业和影响力较大,亦可认为其质量较高。
5、引文分析法的局限性著者引证文献是一个人为控制的思维和判断过程,而作为其表现形式的引证文献,仅仅是宏观的、表面的测度。
(1)文献被引证并不完全等于重要(2)著者选用引文受到可获得性的影响文献地理分布、著者语言能力、文献本身年龄和流通状况等影响(3)引文关系上假联系的影响引证文献的原因多种多样,两篇论文可能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或从不同的角度引证同一篇早期文献,一篇可能是引证其方法,另一篇可能是引证其结果,这样这两篇文献在内容上的联系就可能是虚假的;引文有些是发生在前言和篇名中,有些是在正文中,有些发生在结论或讨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