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学思想与现代新课程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教学思想与现代新课程理念

面对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如何树立新课程的思想和观念,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正确理解课程改革的意图,彻底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中解脱出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正确地实施和全面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实现现代教育教学培养适应未来发展人才的目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学习现代教育教学和新课程理论,深刻理解、领会、感悟新课程的思想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实践行为。本人认为,教师必须首先实现下列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革命,才能正确顺利地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新课共同成长和发展。

新课程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教师围着学生转,教为学服务,“以学论教”。教学不再是忠实而有效传递和执行课程的过程,而是创生与开发课程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是学生发现、提出、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交流、合作学习、收集和处理新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和“全人”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以及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愿望和能力,特别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加以确认,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要创造性教材使用。新课程理念认为,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它是少数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精选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及时反映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学内容,在内在的学术性品质上可能是很好的。但是,教材毕竟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就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来说,却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教材不是圣经,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更多地应该强调是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使用。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动机、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现实,作适应删减,进行重组、变革、渗透、拓展和创新,创造性地加以使用,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创造出“适应学生的教学内容”。

教学技术应用。以个人电脑、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的出现,以及它与教育的联姻,为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也为具体的教学实践行为带来了诸多便利,具有直观、便捷、新颖、形象的特点,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教学信息传递多渠道局面的出现和学生学习的多维互动性。但是每种教学技术工具都有它的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我们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奔着从实践出发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继续挖掘和发挥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交互渗透和互相补充。同时还应预防技术至上主义。

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原有的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所学内容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创造性被销蚀殆尽,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在课堂中推进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建立和形成旨在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发

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提出、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培养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全方位、动态发展的评价。由于学生存在着诸方面的个体差异,他们的能力基础和知识基础不同,所以对他们就不能用一个衡量标准去评价,必须以动态发展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考评。除了把成绩作为评价的指标外,还应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绪发展、习惯形成、心理素质、团结合作精神等纳入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实行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采取口头评价、行为观察、阶段性评价等多种形式,建立成长记录袋,并把上一次终结性评价作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和依据,进入学生的发展进程中,以便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课后诊断、反思。诊断可以是自我诊断,也可以是和他人共同诊断,即教师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诊断分析和集体诊断评析,寻找本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反思,即教师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检阅、反省和深思。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学生个体,而我们的教学设计又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的预先“文本设计”,它与具体的教学实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教学存在成败得失也就在预料之中。因此,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修改、补充和完善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都必须进行诊断和反思,通过自我诊断分析和他人诊断评析,找出本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反省和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相悖之处,反思自己的功过是非,总结经验,吸收教训,并修改、补充、完善和追记在案,写出诊断反思论文,以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规范教学行为,求得新的提高和发展。同时,课后诊断、反思,还可强化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共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