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第五版)-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 审计与会计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社 会活动。 • 1.联系:两者起源密切相关;两者彼此渗透 、融会;两者的目的最终一致。 • 2.区别 • (1)两者产生的前提不同 • (2)两者的性质不同 • (3)两者的对象不同 • (4)两者的方法程序不同 • (5)两者的职能不同
23
三、审计产生、发展的历史启示
•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客观 基础。 • 2.审计双重属性的统一。必须按照国际审计惯 例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科学地 借鉴国际先进的审计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便更 好地提高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 • 3.完善审计体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审计体制 的结构是否合理、功能是否完善,是决定审计 作用和效果的关键。
31
(二)审计的促进作用
• 促进作用又称建设作用,是指审计结果所 产生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 • 1.促进经济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 2.促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协助风险管理 • 3.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 • 4.促进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
27
(二)经济鉴证职能
• 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有关经济资料 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公允性、 正确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审核检查,确定其 可信赖的程度,并作出书面证明,以取得审计 委托人或其他有关方面的信任。 • 审计人员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 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并出具审计意见,这是鉴 证的明显例子。经济鉴证着重证明经济活动的 合法性和可信性,用来确认或解除经济责任, 充当“经济裁判”。
审计学原理(第五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审计学原理的内容概要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审计职业道德 与法律责任、审计准则、审计的对
象目的与分类、审计依据(证据)
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方式与基本
审计方法、审计抽样方法、审计程
序、审计报告、审计管理等内容。
2
第一章
• •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22
2.西方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西方内部审计具有悠久的历史。奴隶社会是内部审计的萌芽 时期,中世纪是内部审计的发展时期。近代以来西方内部审 计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 纪四十年代) 为西方近代内部审计阶段:这个阶段的内部审计 开始以保护财产、查错纠弊为主要目标,侧重于揭露错误和 舞弊行为为主的财务审计。第二阶段(1941年至1970年) 为西 方现代内部审计的诞生阶段:这一时期内部审计以业务审计 和财务审计并重,管理审计开始起步。第三阶段(1971年起至 今) 为西方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1970年至1990年,西 方内部审计步入法制化轨道,管理审计日益规范化和职业化 ,计算机审计开始起步。
24
第三节 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
审计职能决定审计作用,有什么样 的审计职能就有什么样的审计作用,审 计作用体现审计职能;审计作用决定审 计任务,审计任务使审计作用得以实现 ,使审计工作落到实处。
25
一、审计的职能

审计的职能是指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
即审计是干什么的,是审计所具备的完成特定
10
第二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 (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 审计是因授权管理经济活动的需要而 产生,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 观基础。 •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指受托者即财产的 经营管理者接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代其 行使经营管理权,并通过法则、合同、组 织原则等手段所形成的责权利相结合的责 任关系。
14
(3)隋、唐(日臻健全阶段) • 专设机构——在刑部下设“比部”进行审计 • (4)宋: 设置了专门的“审计院”,出现 了“审计”一词,成为财政监督的专用名 词。 (5)元明清(停止不前阶段) • 元朝取消比部,户部监管报告的审核。 • 明初设比部,不久即取消。 • 清承明制,设置都察院。
15
13
二、我国审计的发展
• (一)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 • 国家审计亦称政府审计,指由国家审 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进行的审计。 • 从国家审计发展过程看,大体经历了古代 审计、近代审计和现代审计3个阶段。 • 1.古代审计(公元前11世纪-1840年) • (1)产生于西周时代,其主要标志是“宰 夫”一职的出现。 • (2)秦汉(最终确立阶段)专门设置御史 大夫 一官职;并沿袭上计制度。
16
3.现代审计阶段(1949.10.1以后)
• 财政与审计“二合一”制度; • 1982.12.4.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明确规定了 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 • 1983.9.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正式成 立; • 1994.8.31.八届人大九次会议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 2010.2.21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审计法 实施条例》,并于2010.5.1起正式实施。
6
从审计的涵义我们可以看到:
﹙1﹚审计的主体:是审计人即“专门机构和人员”。 “独立的专门机构”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 构和民间审计组织;“独立的专门人员”是指民间审 计的注册会计师。 ﹙2﹚审计的客体:是被审计人,是指接受审查、监督 与评价的被审计单位。包括各级政府机关、金融机构 和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 ﹙3﹚审计对象:通常把审计的对象高度概括为被审计 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 ﹙4﹚审计的依据:就是对所查明的事实进行评价和判 断,据以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5﹚审计的目的:就是审计工作预期要达到的目标。
20
2.中国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与西方相比,我国的民间审计起步较晚。1918年 ,北洋政府农商部公布《会计暂行章程》,准许 私人执业进行审计,谢霖是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 计师。 • 解放初期,民间审计曾在国民经济恢复过程中发 挥了积极作用。 • 20世纪80年代初,民间审计恢复。1991年,全国 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制度得到恢复;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颁布实施;1995 年底,第一批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颁布 施行。在短短的15年中,我国民间审计事业得到 了迅猛发展。
29
二、审计的作用
审计监督作用是指完成审计任务后所

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也就是行使审计职能、 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过程中所产生
的作用。
1.审计的制约作用 2.审计的促进作用
30
(一)审计的制约作用
• 制约作用又称防护作用,是指审计结 果所产生的防止、约束、保护、维护 、保障等方面的实际效果。 • 1.揭露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经营行为 • 2.揭露经济资料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 • 3.揭露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正之风 • 4.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19
(二)社会(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西方国家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西方国家的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产 生于工业革命时代。从1844年注册会计师职业 的产生到今天,民间审计先后经历了详细审计 、资产负债表审计、会计报表审计、现代审计 等几个比较典型的发展阶段。 • 西方民间审计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它萌芽于意大利的合伙 企业制度,形成于英国的股份制企业制度,发 展和完善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
9
二、审计的本质(特征)
• 审计本质具有两方面含义:其一,审计是一种 经济监督活动,经济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其二,审计具有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 最本质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键 所在。 • (一)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是保证审 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机构独立、经济 独立和人员独立。 • (二)权威性:是保证有效行使审计权的必要 条件。 • (三)公正性: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21
(三) 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1.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内部审计指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进行的 审计。 • 纵观中国历史,审计伴随中国历代王朝政治经济的兴衰, 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内部审计亦是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和变化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以 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3年—1994年)为我国内部审计 初步建立的阶段。第二阶段(1994年—2002年)为我国内部 审计立法进一步完善的阶段。第三阶段(从2003年开始至今) 为我国内部审计法规体系全面建立健全的阶段。
11
• (二)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 两权分离或经营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 内部分权制即一个大规模组织内部, 在集中领导下实行多层次的分权管理或分 权经营。
12
• (三)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 财产所有者对财产经营者应负经济责 任的履行情况,无法直接进行经常性的监 督检查,客观需要独立于他们的第三者进 行检查监督,这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 原因。
2.近代审计阶段(1840-1949)
• 1912年,北洋政府在国务院下设立“审计处”, 各省设立“审计分处”。 • 1914年,将“审计处”改成“审计院”,隶属于 大总统,同年,颁布《审计法》及《审计实施细 则》。 • 1928年,将“审计院”改为“审计部”隶属于监 察院 • 各省设立了相应的“审计处”,形成了一个垂直 领导的审计网。 • 不能按区域划分的如铁路、邮政、税务等设审计 办事处——特派员 •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在边区行署、专区、 县均有审计委员会。
任务的效能。
1.经济监督职能 2.经济鉴证职能 3.经济评价职能
26
(一)经济监督职能
• 经济监督职能是指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监察和 督促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 经济活动,使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 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以保证 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 活动合法性和有效性。 • 经济监督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无论是政府审 计、内部审计还是注册会计师审计都具有监督 职能。经济监督侧重审查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 准确性,用来维护财经法纪充当“经济卫士” 。
17
• 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我国国家审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大体上可分为六个阶段:西周初期初步 形成阶段;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隋唐 至宋日臻健全阶段;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 ;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新中国振兴阶 段。
18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西方国家的国家审计的生产与发展
• 在西方国家,国家审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 古埃及和古希腊时代。资本主义时期,随着经济的 发展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完善,国家审计也有了 进一步的发展。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普遍地建 立了国家审计制度。例如,美国1921年成立总审 计局,作为隶属于国会的一个监督机构。
7
(二)审计的基本要素
• 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授权或委托人 构成审计的3个基本要素。 • 1.审计主体是指审计行为的执行者,为审计 第一关系人; • 2.审计客体是指审计行为的接受者,为审计 第二关系人; • 3.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是指依法授权或委托 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或个人,为 审计第三关系人。
28
3.经济评价职能
• 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的计划 、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效益的高低 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 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其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 审核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资料及其经济活动,是进行经济评 价的前提。 • 经济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肯定成绩、发现问题的过程 • 审计建议就是审计人员从经济评价出发,提出改进经济工作、 提高效益和效率的办法和途径。这是现代审计对传统审计在职 能上的拓展。经济评价职能着重评价经济活动的差异性和效 益性,用来提出改进建议,充当“经济医师”。
总论
审计的定义与本质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的职能、作用和任务 审计的分类 审计的对象 审计的目标 审计基本假设
3
本章的学习要点
• ※ 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 理解审计的本质、作用和基本假设 • ※ 掌握审计的定义和职能
4
第一节 审计的定义与本质
一、审计的定义
(一)审计的涵义 审计是指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 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 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 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的 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