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走向生本演讲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走向生本演讲稿

新仓学校何照喜读了《教育走向生本》,颇有收获。此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现代教育新理念,深入阐述了生本教育体系的价值关、伦理观和行动观,探讨了生本教育体系的哲学基础,并对生本教育的课程论、方法论、评价与管理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我体会最深的是作者举的一个例子:“当鞋合脚时。”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了,也可以说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甚至,如果削足适屐,或缠小脚,我们就不能走路了或者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环顾田野,鸟在鸣转,花在开放;一头鹿,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灵活敏捷。自然界的一切是如此完美,玫瑰不用去考虑自己该如何生长才是最美的,人为什么不能呢?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花朵能盛开,是因为它处在合适的周围环境中,它根本不必关顾自己,它的能量没有被别的目标所挥霍和涣散。其实,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得到充溢的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这就足够了。他们就不必去思考自己:我是否被人

们认可,是否会被人说好话或坏话,我将得到多少分,我怎样才能得到这个分数,我处在何种位置等等。他们不必把情感与能量消耗在此。反之将会全心沉浸于所面对的学习之中,走向卓越和高级,走向纯洁和透辟。在心理学上,这种“忘我”的状态就是“注意”,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在忘我的时刻,儿童的能量就不会被其他的东西,包括大人们的说教、烦人的竞争所消耗,甚至出现投入的着迷的境界。

看了这本书,让我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

像校长说的,不是让孩子来适合我们的教育,而是创造适合孩子的

教育方法。同样的,在作文教学中,不是经常向孩子灌输写作技

巧,而是让孩子觉得写作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把自己的生活、感想

写下来,和别人交流是一种快乐。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

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可能早就不让学生说了,因为这些方法有些太复杂了。他们只想他们的思想统一,不想有太多的思想火花,

这样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生本教育下的孩子就不同

了,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

生本教育认为人之初,性本学,也就是说儿童的天性是活动的、是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也就是说学生是乐于学习的,喜欢探究的。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把课堂或者说是教学的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也会快乐地学习,没有压迫感,没有抵触情绪,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从我们班实行生本教育以来,很多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学习效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班的司马玉同学,以前上课很少回答问题,现在在课堂上表现很积极,课下还能及时完成作业,这就是很大的进步。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从上不难看出,生本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根本,为出发点。而我们现在的习惯模式是重教不重学,重灌输不重引导,教学对老师而言主要是如何教好,怎样学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要看学生的造化了。例如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考虑的是如何完成教学目标,设计得主要是教师的活动,希望课堂教学能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下去,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在我们数学课上,以前我更强调学生用我教的方法学习,却忽视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喜欢的做题方法,自从实行生本教育以来,每堂课上,我都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结果很多孩子想出了连我们老师都想不到的好方法,我觉得,这是我们的生本教育的功劳。

教育面对的是人。只有人才具有认识自己、认识和改造周围世界的能力。假如你是一个裁缝,你给儿童做衣裳;假如你是理发师,你给儿童理发;假如你是牙医,你给儿童打理牙齿,这些职业都是改变儿童的外部。在教学中,我已深深地明白到:我是教师,我的职责是教育好我的学生。然而,我知道我不是裁缝,不是理发师,不是牙医,而是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既不能像裁缝那样对儿童进行裁剪,也不能像理发师那样对儿童进行修剪,更不能像牙医那样对儿童进行打磨。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我们可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教育他,用活动来培养他,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师、牙医那样地对儿童进行裁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实现,这一点似乎有点无奈,从实际情况出发,要做到这点是很难的,但也认识到这点是从事教育工作者终身的教学任务,认清职责,坚信高尚的理念,付出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与爱,这是需要教师去做的,而且是可以做到的。儿童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所以,对儿童的尊重,是理所应当的。在自己形成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中,自认为教师是教育好学生的主体力量,只要教师付出努力,加班加点,劳心劳力,学生会出好成绩的,教学任务是可以很好地完成的,殊不知:学生是教学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这样我在教学中走了许多弯路,教学水平的步伐也难以向前大步迈进。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就是儿童自己,我们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

者。学生只是一个等待教师填满知识的容器。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在今天,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教育教学中累积的问题、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使我也需要改变,需要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把师本教育转变生本教育。

从教十多年来,我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来说,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比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看了《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后我感受颇深,除了吸取它的精华之外,静下心来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观念、教育态度、教育境界,让人对教育产生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情感,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我们有较高的教育境界,学生达到这样的学习境界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