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求商的近似值》备课教案
商的近似值(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商的近似值(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7cda7d7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4.png)
商的近似值(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商。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求商的近似值。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商的概念。
2.商的近似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商的概念及应用。
2.难点:商的近似值的求解。
四、教学准备1.课件。
2.教学用具(如计算器)。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
2.问答法。
3.举例法。
六、教学过程1. 商的概念1.引入“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商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商。
3.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和强化商的概念。
2. 商的近似值1.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例如:小刚去超市买苹果,他要求商人称5斤苹果,但小刚只得到了商人称出的9.5公斤苹果,怎么办?2.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例如:我们可以将9.5公斤的苹果除以5,来得到5斤苹果的近似值。
9.5÷5=1.9因此,小刚付钱时,实际可以付1.9份的价钱。
3.让学生利用计算器等工具,实现更精确的计算和说明。
4.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3. 拓展练习1.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2.给学生一些实际的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3.对学生的练习和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七、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更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2.学生在学习时应考虑自己的实际应用背景,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理论知识。
3.考虑学生的教育需求,以及他们对课程的反映。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求商的近似值教学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求商的近似值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88d5c6ce2f0066f53322ac.png)
教
课题 主备人 授课时间 知识 与 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
案
课型 新授 板书设计
求商的近似值 1.23604 保留整 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求商的近似值 审核人 第 1 课时
共 1 课时
序号
1
教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 数 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作 业 设 计
课本 35 页 1,2,3 题
教 后 反 思
教师精讲与点拨
学生活动
备注
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教具准备 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很多信息,解决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与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 问题。 上节课,我们了 解了三峡工程的很 多信息,解决了许多 的数学问题。除了三 峡大坝之外,我们国 家还有很多水利工 程,让我们一起来看 看。 (出示情境图) 观察情境图,你 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 问题? 二、探索尝试, 解释交流。 1.下面我们先来 解决“三峡大坝的高 度约是八盘峡坝的 多少倍?”这个问题。 你能列出算式吗? 该怎样用计算 器计算呢?先想一 想,再算一算。 2.将你的结果和 小组的同学交流一 下,有什么发现。 3.汇报交计算 器显示的结果不同 呢?究竟是怎么回 事,你知道吗? 你们很善于观 察,这确实是个很有 趣的现象。 有趣
9.8÷0.6 4÷ 9 66.1÷0.9 4.1 6÷1.3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商的近似值青岛版(2021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商的近似值青岛版(2021秋)](https://img.taocdn.com/s3/m/117111a631b765ce0408143a.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商的近似值青岛版(2021秋)⏹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提示商的近似数是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之后的内容。
由于在小数除法中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许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状况,但在实践生活或任务中,并不总是需求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这就需求求商的近似数了。
教材出现的是游客到三峡土特产专卖超市购置土特产的情境导入新课,以〝问〞的方式来启示先生讨论,以〝变〞的方式诱导先生举一反三,以〝梳〞的方式引导先生归结总结。
教员引导先生积极思索,让每个先生都动口、动脑、入手,自己归结总结出求商的近似数的普通方法,打破难点,而且能培育先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的知识与才干会依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经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有限小数的概念。
进程与方法使先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进程中感受近似数的适用价值,增强应意图识、提高运用才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表达数学的文明价值,使先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提高先生处置复杂实践效果的才干。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值,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
难点能依据生活中的实践状况多角度思索效果,灵敏的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预备教员预备:多媒体课件先生预备:练习本教学进程〔一〕新课导入:温习导入1.口算:1.8÷0.9 5.6÷0.4 0.36÷0.032.8×0.5 7.2÷8 2.8+4.90÷4.86 9.6÷10 0.25×62.按〝四舍五入法〞将以下各数保管一位小数。
4.185.256.03按〝四舍五入法〞将以下各数保管两位小数。
7.602 4.758 3.996做完后,要让先生说明其中的小数末尾〝0〞为什么不能去掉。
设计意图:稳固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探求新知:1.创设情境: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很多信息,处置了许多幽默的数学效果。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商的近似值青岛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商的近似值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e081c9d1f34693daef3e74.png)
青岛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商的近似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生对话。
来三峡玩,一定要带点土特产回去给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引出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这方面的认识,激起学习的兴趣.)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一)ppt出示图片教学例题.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情景图,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问题,最后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一盒腊肉有8块,花了97元。
我买了6盒茶叶,一共花了350元。
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平均每盒茶叶多少钱?……如果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我发现余数总是重复出现“2”,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作有限小数。
例如:12.125。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作无限小数。
例如:3.181818⋯。
像58.3333⋯,2.86363⋯,2.1756756⋯,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教师ppt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看试一试中的几道题,同桌互相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自己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计算的过程.)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2.学习了进一法和什么情况下运用;3.学习了去尾法和什么情况下运用.五、课后作业P35页自主练习:3题、4题.板书设计商的近似值,有限、无限、循环小数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97÷8 ≈58.333 ⋯(元)平均每盒茶叶多少钱?350÷6 =58.333 ⋯(元)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作有限小数。
例如:12.125。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作无限小数。
例如:3.181818⋯。
像58.3333⋯,2.86363⋯,2.1756756⋯,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
《商的近似值》(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
![《商的近似值》(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ad08b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7.png)
《商的近似值》(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在教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商的近似值》这一课时,我会这样准备和进行教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第四章《分数的乘除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商的近似值。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什么是进一法和去尾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它们。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要使用进一法或去尾法,以及如何正确地应用它们。
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际问题情境的卡片,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笔和纸,用于记录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情况,比如分配物品时需要估计总量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进行这样的估算。
2. 讲解概念:接着,我会引入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它们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一起解决,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使用。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我会将重要的公式和概念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6.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 简述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及其应用场景。
(1) 23除以5的结果是多少?(2) 48除以6的结果是多少?(3) 一个篮子最多可以装9个苹果,现在有12个苹果,你应该如何分配它们?答案:(1) 23除以5的结果是4余3,近似值为5。
(2) 48除以6的结果是8,近似值为9。
(3) 可以将12个苹果分成两组,每组6个,然后将其中一组再分成两个,每个装3个苹果。
求商的近似值青岛版五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
![求商的近似值青岛版五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8cf2b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0.png)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欲望。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根据以下生活情境,设计一道求商近似值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某班级有48名学生,想要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户外活动,每组人数尽量相等,请计算每组的人数。
(2)小明的妈妈要将5千克糖果平均分给20个小朋友,但糖果不能完全平均分,请帮小明妈妈计算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多少糖果。
3.家长参与作业:请学生与家长一起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求商近似值,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第二天课堂上分享。
4.掌握判断商的近似值是否合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总结等环节,发现求商近似值的方法和规律。
2.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求商近似值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求商近似值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习题1、2、3,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熟练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并注意结果的合理判断。
6.评价多元,激励进步: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求商的近似值_青岛版-word文档资料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求商的近似值_青岛版-word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0708101ccbff121dd3683fe.png)
3.3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提示商的近似数是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之后的内容。
因为在小数除法中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这就需要求商的近似数了。
教材呈现的是游客到三峡土特产专卖超市购买土特产的情境导入新课,以“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讨论,以“变”的方式诱导学生举一反三,以“梳”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脑、动手,自己归纳总结出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突破难点,而且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值,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
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的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导入1.口算:1.8÷0.9 5.6÷0.4 0.36÷0.032.8×0.5 7.2÷8 2.8+4.90÷4.86 9.6÷10 0.25×6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4.185.256.03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7.602 4.758 3.996做完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的小数末尾“0”为什么不能去掉。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很多信息,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商的近似值》(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青岛版
![《商的近似值》(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93ac8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3.png)
教案:《商的近似值》课程名称:数学年级:五年级上册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含义,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商的近似值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PPT、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除法知识,如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等。
2. 提问:在除法中,除不尽时我们怎么办?引导学生回答: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商的近似值的含义:商的近似值是指用四舍五入法求得的商的值,它接近于实际的商,但不是精确的商。
2. 讲解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1)确定要保留的小数位数。
(2)找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的下一位数字。
(3)根据下一位数字的大小,决定是四舍五入还是直接舍去。
(4)保留相应的小数位数,得到商的近似值。
3. 示例讲解:(1)计算7 ÷ 3 的商的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
(2)计算21 ÷ 4 的商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
4. 学生练习:(1)计算15 ÷ 4 的商的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
(2)计算28 ÷ 5 的商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 讲解练习题中的典型错误,帮助学生纠正理解上的误区。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如商的近似值的含义、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等。
2. 强调四舍五入法在求商的近似值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长度、计算面积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含义,强调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求商的近似值_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求商的近似值_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33692e25c52cc58bd6be93.png)
3.3 求商的近似值⏹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教学内容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教材第33页,求商的近似数。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教学提示商的近似数是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之后的内容。
因为在小数除法中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这就需要求商的近似数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值》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a75e95b84ae45c3a358cae.png)
商的近似值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35页教学目标:1.知道求商的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初步理解近似值比精确值在某种范围更有应用性.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能根据实际不同的情况,初步学会选择确定去近似值的方法和取近似值所需要的精确度.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认真计算、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方便快捷的方法求出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去超市购物,一般采取什么方式购买?(有时需要零买,有时需要整买)2.提供信息师:在这幅图中你读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交流,并提出问题.教师摘记问题并板书:平均每块腊肉的多少元钱?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师:能列示计算出每块腊肉的价钱吗?为什么这样列示?学生明确一盒97元平均分成8份得数就是每一块的价钱。
尝试计算出答案.师:算一算得数是多少?结合生活想一想,对这个得数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三、交流评价,评价质疑1.汇报交流学生板演算式和竖式计算的过程。
97÷8=12.125(元)师:谁能说一说你对得数的理解和看法。
生1:计算出的是每块腊肉12。
125元,也就是12元、1角、2分、5厘,生活中没有必要那么精确,所以我认为得数精确到百分位就可以,约等于12.12元。
生2:我认为生活中精确到十分位就可以了。
师:你们想法都有道理,看来生活中有事对结果要求也不是要非常精确,所以我们要学会求商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求商的近似值。
2.总结概括师讲解:计算钱数时通常会保留两位小数或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或是分,在求商的近似值时也是会用到“四舍五入”的方法。
教师板书:保留两位小数:97÷8=12.13(元)保留一位小数:97÷8=12.1(元)保留整数:97÷8=12(元)3。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商的近似数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商的近似数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f4e0dc5727a5e9846a6199.png)
商的近似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学目的:一、使学生学会依如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能结合实际情形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定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什么缘故要求商的近似值,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依照生活中的实际情形多角度试探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值。
教具预备:投影仪教学进程:一、温习1.按“四舍五入法”,将以下各数保留一名小数.2.按“四舍五入”法,将以下各数保留两位小数.做完第一、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什么缘故不能去掉.二、新课1.教学例7.教师出例如7,要求依照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如何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教师问:保留一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表示计算到“角”。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如何求商的近似值?”(第一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第二,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名,然后再“四舍五入”.)2.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依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如何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教师问: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术?三、巩固练习一、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3.81÷7 32÷42 ÷13二、书上的作业。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咱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式。
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址吗?五、作业:练习四10、11题六、板书设计:商的近似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名小数÷12≈÷12≈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计算钱数,保留一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表示计算到角课后反思:商的近似值(练习课)教学内容:P26练习四10~13题教学目标:一、会依照需要,求出商的近似值。
求商的近似值青岛版五年级上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求商的近似值青岛版五年级上数学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0b5521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7.png)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购物场景为例,设商品单价为12元,购买数量为9,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计算总价,进而引出求商的近似值的概念。
2.问题情境:设置一系列有关求商的近似值的问题,如“小明有15块巧克力,他想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人能分到几块?”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教学媒体: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情景,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感知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分享。
3.运用游戏、竞赛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数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自信向上的学习态度,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问题导向
1.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如“为什么要进行商的估算?”,“如何得到一个更接近实际的商?”等。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通过提问、追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揭示问题的本质。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小组内分工合作,每个成员负责一部分内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总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信息窗三求商的近似值》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信息窗三求商的近似值》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83a4194431b90d6c85c7a4.png)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信息窗三:求商的近似值》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求商的近似值》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过程。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求商的近似值有兴趣,体会取商的近似值与现实问题的联系。
重点: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用所学习的方法截取商的近似值数。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引人新知。
1、口算:1.8÷0.9 4.2÷0.7 3.6÷10 7.2÷0.6 0.12×54.7+3.8 10÷2.5 0.63÷0.9 9.6÷3.2 11÷0.111、9.518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师: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小数的近似数,要看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下一位不够5,就把后面的数直接舍去,如果下一位满5,就向前一位进一再舍。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出示:育红小学五(2)班的全体同学决定去慰问在“抗洪”中受伤的7位解放军叔叔。
他们把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凑在一起,买了158元的水果分装在果篮里。
平均每个果篮里有多少钱的水果?1、指名读题2、列式,独立计算(一人板演,遇到问题可同桌或前后桌交流。
)3、交流:师:在计算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生:除不尽。
师:从哪看出除不尽的?(生:…….)师:请在座的同学动脑想一想:该怎样处理商,解决这一难题呢?生:(独立思考)求出商的近似值。
师:用什么方法?生:四舍五入。
师:你真聪明,没有被问题难住。
该怎样求商的近似数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求商的近似值。
(板题)师:怎样求商的近似呢?保留哪一位比较合适,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联系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动脑想一想,说出你的想法。
青岛版数学5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PPT学习教案
![青岛版数学5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8e6173e53a580217fcfe83.png)
24.5÷0.65 ≈37.7
43÷13
≈3.3
2.5÷24
≈0.1
第14页/共24页
三、自主练习
2.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填入下表。
3.29
3.3
3
3.57
3.6
4
1.78
1.8
2
第15页/共24页
三、自主练习
3(. 1)箭鱼的速度约是鲨鱼的多少倍?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30÷40 ≈3.3
12.1(元) 12
.12
5
不满5舍去
8 97
8
17 16
10 8
20 16
40
40
返回
0
第5页/共24页
二、合作探索
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
97÷8≈ 12(元) 12.125
8 97
8
17 16
10 8
20 16
40
40
返回
0
第6页/共24页
不满5舍去
二、合作探索
怎样求商的近似值呢? 一般情况下,要用“四舍五入法” 求出商 的近似 值。 保留两位小数:
×
(
辨析:也有特殊情况需要用“进一法”和“退
)
位法”。
第20页/共24页
四、回顾反思
第21页/共24页
五、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35~37页“自主练习”第 1(剩余的题目)、3、8题。
补充作业请完成《典中点》的“应用提升练”和 “思维拓展练”习题,具体内容见 习题课件。
第22页/共24页
第23页/共24页
2.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先要看保留 的几位 小数, 计算时,根据所要保留的位数,除到 要保留 位数 的下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 取近似 值。
商的近似值(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商的近似值(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49825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7.png)
商的近似值(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掌握用近似数求商的方法;2. 能够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商的使用;3.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商的概念,掌握用近似数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让学生理解商的概念。
三、教学资源教学PPT,数学教具,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从而引入商的近似值。
先让学生回忆商的定义,再举一些与商相关的例子,例如,在超市买通心粉,钱不够时要问“一包的多少钱?”来确定至少需要多少钱?在工地修路,施工人员要算出这条路的长度和宽度,才能知道需要多少石子。
引导学生关注商的近似值。
(二)学习 1. 引入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作用。
举例说明正常情况下的除法竖式运算和用近似数进行运算的区别,让学生用近似数估算商的大小。
2. 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几道联系题,加深他们的理解。
3. 让学生设计一些常见的乘除运算题目,用近似数求商。
(三)总结引导学生主动总结商的近似值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讲解相关口诀和注意点。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使用商的概念。
五、课堂练习练习一:小明买了15元的奶茶,每杯奶茶5元,请问小明买了几杯奶茶?练习二:根据以下资料求商的近似值,写出计算步骤。
(1)小明家住离学校3公里,骑车需时20分钟。
(2)小红家离学校4公里,骑车需时25分钟。
练习三:估算一下老师必须要给24名同学发放小红书,每个小红书4元,老师手头上有100元钱。
老师是否有足够的钱买小红书?如果不够,老师还需要多少钱?六、课后作业 1. 学生需要在练习册上认真做一遍练习。
2. 让学生写出2~3道日常生活中使用商的例子,并进行思考运算过程。
七、教学感悟商的近似值不仅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概念,更是一个极其实用的计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
教师需要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学会灵活运用商的概念。
商的近似值(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商的近似值(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5e131f8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0.png)
教案:商的近似值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 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商的近似值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1. 商的近似值的概念。
2. 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商的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商的近似值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商的近似值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对商进行估算,而不是精确计算。
2.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商的近似值的意义。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商的近似值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商的近似值是什么。
2. 讲解四舍五入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商的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求商的近似值的练习题。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四、实际应用1. 给学生讲解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商的近似值进行估算。
2. 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商的近似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强调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商的近似值进行估算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备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四舍五入法的运用四舍五入法是求商的近似值的一种常用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四舍五入法的运用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我们需要对四舍五入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四舍五入法是一种数学上的近似计算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将小数点后第一位的数字进行判断,如果这一位数大于或等于5,则将小数点前一位数加1;如果这一位数小于5,则直接舍去小数点后的所有数字。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近似的数值。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求商的近似数》优质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求商的近似数》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9e533c3b3567ec112d8a30.png)
课时教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巩固认知谈话:计算钱数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或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或角。
一般情况下,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例如:97÷8如果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呢?保留整数呢?指名学生回答。
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方法: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二、巩固方法1.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填入下表。
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三、自主练习1、计算。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4.5÷0.65 7.8÷6.32.5÷24 1.4÷0.45391.5÷25.3 1.2÷452、教科书第35页第5题(1)学生独立解答。
(2)解答后,全班交流。
说说这样取近似值的理由。
3、教科书第36页第6题(1)学生独立解答,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2)解答后,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问题。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4、教科书第36页第7题(1)学生独立解答后,全班交流。
5、教科书第36页第8题此题是引导学生初步参与社会生活的练习题。
练习时,首先让学生明白表中的数据反映的内容及内在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多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
四、总结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达标测试基础知识题:1、竖式计算,取商的近似值。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5÷3.6 22÷1.6(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30÷24 388÷28拓展提升题:1、做一套衣服要用布2.4米,86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衣服?(得数保留整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2.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很多信息,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除了三峡大坝之外,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水利工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情境图)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平均每盒茶叶多少钱?
把其他学生提出的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课后再解决。
2.解决问题
(1)谈话:下面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这个问题。
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97÷8
谈话:该怎样计算呢?先想一想,再算一算。
(2)将你的结果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有什么发现。
3.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发现:12.125元要精确到分或角
4.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谈话:一般情况下,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保留整数,结果各应是多少?自己写一写,再和同位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5.尝试笔算
接下来我们解决“平均每盒茶叶多少钱?”这个问题,你能笔算出结果吗?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什么重要的发现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6.汇报交流
谈话: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发现:
(1)除不尽,商从百分位开始后面都是3;
(老师给予肯定,可追问,为什么你确定后面的数位都商3呢?)
(2)继续除下去,余数都是“2”,商也都是“3”
(给予表扬,不仅善于观察,更善于思考。
正是因为发现了余数重复出现数字“2”,我们才确定后面的数位上都商“3”。
)
7.练习求近似值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保留整数呢?
8.计算8.05÷3.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集体订正。
9.概括循环小数概念。
谈话:5.606060……2.4666……2.1756756……这3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适时概括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的意义。
10.读P34最下边的内容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2
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填入下表。
23÷7 46.4÷13 51.5÷29 73÷1.8 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自主练习6
(1)箭鱼的速度约是鲨鱼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笔算解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