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精)

合集下载

【健康育儿】小儿缺铁性贫血

【健康育儿】小儿缺铁性贫血

【健康育儿】小儿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缺铁所致,其次是缺乏蛋白,这些物质的缺少都障碍血红蛋白的形成。

(改善性爱质量必备的八大准则)这种贫血可发生于小儿任何年龄,但以生长发育较快的婴小孩多见,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

据1981年对我国11省市7岁以下小儿统计,1/3儿童有程度不同的贫血。

此病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病因有以下几方面:先天因素:出生时铁储存与贫血有关。

胎儿从母亲那里获得的铁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是最多的,主要储存在肝脏中。

此外,出生后破坏红细胞释放的铁可以满足出生后3~4个月造血的需要。

未成熟婴儿、多胞胎、多胞胎或患有严重缺铁性贫血的母亲,婴儿很早就会出现贫血症状。

饮食因素:饮食中的铁供给不足也是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

母乳中含铁量都较低,牛奶比人乳还少,如果单用奶类喂养而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以及能促进铁吸收的辅助食品,也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个别儿童长期挑食或偏食,或长期腹泻,肠吸收不良,消化道畸形等都可造成缺铁性贫血。

生长因子:儿童生长时,血容量也会增加。

它们生长得越快,需要的铁就越多。

先天性铁储备在出生4~6个月时已耗尽。

一岁时,婴儿体重增加到出生时的三倍,早产儿体重增加5~6倍。

因此,婴儿,尤其是早产儿,最容易患缺铁性贫血。

新生儿的全身铁含量约为0.5克,成年人为5.0克。

因此,在整个儿童期,一般的膳食铁供应每天需要6~16mg。

铁的丢失较多:特别是长期少量失血,如反复鼻衄、咯血、便血(包括隐匿便血)等,常见出血性疾病、钩虫病,消化道畸形等都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相对缓慢。

开始时,皮肤和粘膜逐渐变白或变黄。

最明显的部位是嘴唇、口腔粘膜和甲床。

容易疲劳。

大一点的孩子经常抱怨头晕、耳鸣、眼前发黑等。

如果血红蛋白降至6克以下,可能会出现精神烦躁、易哭、情绪低落、缺乏活动、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肝脾淋巴结轻度肿胀、呼吸脉搏加快、,重症患者的心前区杂音,甚至贫血性心脏病。

手和脚的指甲呈勺子状向中心凹陷。

儿科医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儿科医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儿科医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一)病因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的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婴幼儿发病率高,为小儿贫血中最常见者。

小儿缺铁的常见原因包括:1,先天储铁不足 2.铁摄入量不足 3.生长发育快 4.铁吸收障碍 5.铁的丢失过多。

(二)临床表现:6个月至2岁最多见。

缺铁通常经过以下三个阶段才发生贫血:铁减少期:此阶段体内储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红细胞生成缺铁期: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血红蛋白的量尚未减少;缺铁性贫血期: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还有一些非造血系统的症状。

1. 一般表现2.髓外造血表现: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越小、病程越久贫血越重,肝、脾肿大越明显。

3.非造血系统症状:(1)消化系统症状:异食癖(2)神经系统症状(3)心血管系统症状(4)其他:因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常合并感染。

指趾甲可因上皮组织异常而出现反甲。

(三)实验室检查1.血象: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

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

2.骨髓象: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3.铁代谢的检查:(1)血清铁蛋白(SF): SF值可较灵敏地反应体内贮铁情况。

测定值低于12 u g/L提示缺铁。

(2)红细胞游离原口卜琳(FEP):增高。

(3)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缺铁性贫血时SI降低,和度增高及TS降低。

(4)骨髓可染铁:缺铁时细胞外铁粒减少,铁粒幼细胞数亦可减少(小于15%),是反映体内贮存铁的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四)预防和治疗:1.预防: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吸收率高的辅食;婴幼儿食品可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早产儿、低体重儿2个月给予铁剂预防。

2.治疗:口服铁剂为主,选用二价铁易吸收。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概述一.定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本病为儿科常见疾病,属于中医学“血虚”范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血红蛋白的低限值在6个月~6岁者为110g/L,6~14岁为120g/L,,海拔每升高1000米,血红蛋白上升4%;低于此值者为贫血;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生理性贫血等因素,血红蛋白值变化较大,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我国小儿血液学组1989年暂定: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145g/L.,1—4月时<90g/L,4~6个月时<100g/L者为贫血;二.发病特点及预后多见于婴幼儿,尤以6个月~2岁最常见;轻度贫血可无自觉症状,中度以上的贫血,可出现头晕乏力,纳呆,烦躁等症,并有不同程度的面色苍白、指甲口唇和睑结膜苍白;本病轻中度一般预后较好;重度贫血或长期轻中度贫血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儿童健康成长,还可因气血不足,御邪力弱,易于感受外邪;病因病理一,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在孕后期的3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最多,故足月新生儿从母体所获得的铁量足以满足其生后4-5个月的造血所需;如因早产、双胎、多胎、胎儿失血孕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等可导致胎儿储存铁减少;2.铁摄入不足食物铁供应不足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3.生长迅速,相对缺铁4.铁吸收减少饮食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胃肠炎、消化道畸形、慢性腹泻等可减少铁的吸收;在急性和慢性感染时,患儿食欲下降,胃肠道吸收不良,可减少铁的吸收,也可增加铁的消耗,影响铁的利用;5.铁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铁的缺乏;二.发病机制:1.缺铁对血液系统的影响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铁时血红素生成不足,进而血红蛋白合成也减少,导致新生的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细胞浆减少,细胞变小;而缺铁对细胞的分裂、增殖影响较小,故红细胞数量减少程度不如血红蛋白减少明显,从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的病理生理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铁减少期irondepletion,ID:此阶段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②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deficienterythropoiesis,IDE: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血红蛋白的量尚未减少;③缺铁性贫血期irondeficiencyanemia,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还有一些非造血系统的症状;2.对非造血的影响铁缺乏可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体内许多酶含有与蛋白质结合的铁,如细胞色素酶,过氧化氢酶,单胺氧化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等,其活性依赖铁的水平;这些含铁酶与生物氧化、组织呼吸、胶原合成、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功能、神经介质合成与分解、神经组织的发育等有关;因此,当铁缺乏时,这些酶活性下降,细胞功能紊乱而出现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如上皮细胞退行性改变、萎缩,出现口腔炎、舌炎、胃酸缺乏、小肠黏膜变薄致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发甲等;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精神神经行为;T4分泌减少,细胞免疫功能及中性粒细胞功能下降,机体抗感染能力减低;临床诊断一.诊断要点:1.病史:有明确的缺铁病史: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2.症状、体征3.辅助检查:①血常规: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涂片中红细胞变小,多数直径小于6μm,有时出现大小不等,以小者居多;红细胞染色浅,中间透亮区加大;白细胞形态正常,计数正常,但严重病例白细胞数可能减低,同时出现淋巴细胞相对增高;血小板多数正常范围内,严重病例可稍降低,但极少达到引起出血的程度; ②铁代谢: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原卟啉、血清铁蛋白较敏感地反应体内储存铁的情况等异常;③骨髓象:呈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红细胞均较小,胞浆少,染色偏蓝,显示胞浆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核;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一般无明显异常;4.病情分度:①轻度,血红蛋白:6个月~6岁90~110g/L,6岁以上90~120g/L;红细胞3~4×1012/L;②中度,血红蛋白60~90g/L;红细胞2~3×1012/L;③重度,血红蛋白30~60g/L;红细胞1~2×1012/L;④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红细胞<1×1012/L;新生儿Hb为144~120g/L者为轻度,~90g/L者为中度,~60g/L者为重度,<60g /L者为极重度;二.鉴别诊断1.婴儿生理性贫血指生后数周到3个月的婴儿,因生后红细胞相对过剩,故破坏过快和过多;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低下,使红细胞生成相对减少;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故红细胞衰亡早;婴儿生长发育过快;造血物质缺乏;未成熟儿代谢率低,氧耗量小所致的贫血;此期除血红蛋白逐渐下降足月儿可降至90—110g/L,早产儿下降更明显,至生后4-8周时可降至70-80 g/L,临床表现皮肤粘膜苍白、食欲减退、易激惹外,并无其他异常;2.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又称全血细胞减少症,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等为特征;外周血象检查呈全血减低现象;骨髓象多系统增生减弱;缺乏或和叶酸缺乏为主要病因,临床除贫 3.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血表现外,并有神经系统表现,重则出现震颤、肌无力等;血象呈大细胞性贫血;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各期幼红细胞均出现巨幼变;4. 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异常,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升高,骨髓象可确诊;5.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骨髓涂片中细胞外铁明显增加,中晚幼红细胞的核周围可见铁颗粒呈环状排列,血清铁增高,铁剂治疗无效;治疗:主要原则为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感染,如伴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重度贫血者注意保护心脏功能;根据患儿消化能力,适当增加含铁质丰富的食物,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以增加铁的吸收;2.去除病因对饮食不当者应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有偏食习惯者应予纠正;如有慢性失血性疾病,如钩虫病、肠道畸形等,应予及时治疗;3.铁剂治疗1口服铁剂: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若无特殊原因,应采用口服法给药;二价铁盐容易吸收,故临床均选用二价铁盐制剂;常用的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含元素20%、富马酸铁含元素铁33%、葡萄糖酸亚铁含元素铁12%、琥珀酸亚铁含元素铁35%,力蜚能含元素铁46%等,口服铁剂的剂量为元素铁每日4~6mg/kg,分3次口服,一次量不应超过元素铁1.5~2mg/kg;2注射铁剂:注射铁剂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可发生过敏性反应致死,故应慎用;其适应证是:①诊断肯定但口服铁剂后无治疗反应者;②口服后胃肠反应严重,虽改变制剂种类、剂量及给药时间仍无改善者;③由于胃肠疾病胃肠手术后不能应用口服铁剂或口服铁剂吸收不良者;常用注射铁剂有:山梨醇枸橼酸铁复合物,专供肌肉注射用;右旋糖酐铁复合物,为氢氧化铁与右旋糖酐铁复合物,可供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氧化铁,供静脉注射用;4.输红细胞一般不必输红细胞,输注红细胞的适应证是:①贫血严重,尤其是发生心力衰竭者;②合并感染者;③急需外科手术者;贫血愈严重,每次输注量应愈少;Hb在30g/L以下者,应采用等量换血方法;Hb在30~60g/L者,每次可输注浓缩红细胞4~6ml /kg;Hb在60g/L以上者,不必输红细胞;临床表现发病多在6个月至2岁,大多起病缓慢,开始多不为家长所注意,致就诊时多数病儿已为中度贫血;症状的轻征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和贫血发生、发展的速度;⑴一般表现:开始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粘膜变得苍白,以口唇、口腔粘膜、甲床和手掌最为明显;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此时可自述疲乏无力;⑵造血器官的表现: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和淋巴结经常轻度肿大;年龄越小,贫血越理,病程越久,则肝脾肿大越明显,但肿大很少越过中度;3非造血器官的表现:①除造血的变化外,缺铁对代谢都有影响;从细胞学角度看,可导致细胞色素酶缺乏;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单胺氧化酶、乌头酸酶及α-磷酸甘油脱氢酶等酶的活力降低;并影响DNA的合成;由于代谢障碍,可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增长减慢、舌乳头萎缩、胃酸分泌减低及小肠粘膜功能紊乱;异嗜症多见于,在小儿较少见;②神经精神的变化逐渐引起重视;现已发现在贫血尚不严重时,即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智力测验发现病儿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婴幼儿可出现呼吸暂停现象breath bolding spells;学龄儿童在课堂上表现行为异常如乱闹、不停的小动作等;此等现象于给铁的关系尚不很是了,但近年来有实验证明缺铁性贫血病人尿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高,给铁后迅速恢复正常,提示神经精神变化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降解代谢有关;尿中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可由单胺氧化酶缺乏所致,此酶是一种铁依赖酶,在中枢神经的神经化学反应中起理要作用;现已测知缺铁性贫血病人的血小板中单胺氧化酶活力降低,服用铁剂后很快恢复正常;为进一步肯定缺铁与神经精神症状的关系,今后似应多做动物实验的研究工作;4心血管系统表现:当血红蛋白降低至70g/L以下时,可出现心脏扩大和杂音,此为贫血的一般表现而非缺铁性贫血的特有体征;由于缺铁性贫血发病缓慢,机体耐受力强,当血红蛋白下降至40g/L以一时,可不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但合并呼吸道感染后,心脏负担加重,可诱发心力衰竭;5其他:缺铁性贫血病儿较易发生感染;此类病人E玫瑰花结、活性E玫瑰花结形成率皆降低,PHA等皮肤试验反应明显低于正常,说明T淋厂细胞功能减弱;有报告外周血T淋纠细胞亚群CD3CD4淋巴细胞降低OKT4/OKT8比值降低;亦有报道病人NBT试验低于正常;可能是含铁的髓过氧化酶减少所致,因而粒细胞杀攻能力降低;经铁剂治疗后,粒细胞杀菌功能多于4~天人恢复正常;护理一.注意休息根据患儿耐力制定作息方案;轻、中度贫血可适量活动,以不感到疲乏为度;重度贫血,有心悸、气促等明显缺氧者应卧床休息,并给予氧气吸入;此外,当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也应给予吸氧;二.饮食护理除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外,还应给予高铁质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肉类、鱼类、豆制品、木耳等,注意食物营养的合理搭配和色、香、味,酌情给予助消化药,以增进食欲;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铁吸收率高,及时添加富含铁辅食或给予铁强化食品;牛、羊乳喂养者应加热后喂哺,以减少过敏性肠出血;年长儿应注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三.应用铁剂的护理1口服铁剂的护理1遵医嘱准确配送药物,正确掌握铁剂服用剂量;并告知家长过量服用时副作用及毒性反应会增大,而吸收率下降;2为减少铁剂对胃肠道刺激,宜从小量开始,并在二餐间服用,避免空腹服用;3同时服维生素C、稀盐酸、果汁有助铁剂吸收;勿与牛奶、茶水、咖啡、钙剂同服;4服药期间牙齿和大便会变黑,应告知家长;2注射铁剂的护理1应作深部肌内注射,每次更换注射部位;药液勿漏于皮下,以免组织坏死;2注意过敏现象,首次注射剂量要小,速度要慢,准备好抢救物品,以便及时处理;3观察疗效:口服铁剂12~24h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网织红细胞于服药2—3天后开始上升,5—7日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如3周内血红蛋白上升不足20g/L,注意寻找原因;如治疗反应满意,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增加铁储存;输血的护理1输血前严格进行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确认准确无误方可输入;2输液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应愈少、速度应愈慢,如输浓缩红细胞以每次2~3ml/kg为宜;4密切观察输血过程,疑有输血反应时,立即减速或停止,并及时报告医生;防治感染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做好保护性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发现感染先兆,及时处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健康教育向家长及患儿介绍本病相关知识,使其掌握患儿治疗与护理的要点;指导合理喂养,坚持正确用药,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对年长儿有智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者,应加强教育与训练,减轻其焦虑与自卑心理;3 讨论合理喂养是纠正贫血的重要途径,因母乳含铁量比牛奶高,且易吸收,应提倡母乳喂养;生后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添加副食要注意由少到多、由单种到多种、由简单到复杂,1岁左右断奶后不宜吃过硬、过凉、刺激性强的食物,应多给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血以及牛肉、蛋黄、菠菜、豆制品、黑木耳、红枣等,纠正偏食习惯;对体弱多病或生长发育过快的小儿应提倡科学喂养、合理安排膳食、定期去医院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指导家长培养小儿合理的饮食习惯,不偏食;注意饮食的搭配,用铁锅炒菜;向家长讲解治疗贫血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按时足量服药,定期复查血象;年长儿学习和活动过久,自感乏力、头晕等,因而会有心理压力,担心治疗效果及治疗对学习的影响,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儿沟通交流,通过宣教让年长儿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程、治疗和预防,解除思想压力,对有异食癖的患儿,应正确对待,不可过多指责;。

儿童缺铁性贫血_(00001)PPT课件

儿童缺铁性贫血_(00001)PPT课件
NI必须在胃酸作用下与有机局部分开, 并复原为亚铁离子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而且影响其吸收的因素很多。
NI的吸收率较低,一般在3%-5%。
2021/8/22
10
提高NI生物利用率的促进因子 EF
动物源性食物 水果〔VC) 蔬菜(VC)
2021/8/22
11
抑制因子 IF
茶、咖啡 谷类 豆制品 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存在
2021/8/22
17
4、增加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品 〔注意食 物的互补作用:植物性食物的铁以氢氧 化铁形成存在,与动物性食物同食形成 氨基酸铁,或与维生素C同食,复原成二 价离子铁,提高吸收率,铁与维生素C比 1:3,吸收率提高10余倍。
2021/8/22
18
常用食物的含铁量及吸收率
食物
猪肝 鱼肉 瘦肉
3、 铁剂治疗一月后复查血红蛋白未上 升,需进一步查明原因或转上一级医疗 保健单位诊治。
2021/8/22
27
结案标准
1、病症体征消失。 2、血红蛋白上升至正常,并维持8周不
下降。
2021/8/22
28
预防
1、加强母亲孕期营养保健。 2、合理喂养:鼓励母乳喂养;适时添加
含铁丰富且吸收率高的泥状食物;推广 和使用铁强化食品;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3、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应在2个月 左右给予铁剂预防。 4、防治感染性疾病。
吸收率 % 3 5 7 3
5 3 3 1
19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一、食补: 1.补充富含嘌呤铁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
精肉、鱼等;其吸收率高达〔22%〕左右。 2.离子铁:如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常以氢
氧化铁的形式存在。如与动物性食物同食〔形 成氨基酸铁〕,或与维生素C同食〔复原成二 价离子〕均可明显地提高其吸收率。

小儿缺铁性贫血护理

小儿缺铁性贫血护理
患者心理支持:给予患儿充分 的关爱和支持,建立积极的心 态,提高治疗效果。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
通过合理的护理和治疗,患儿的贫血状 况可以得到改善,但需要长期的康复护 理。及时予以康复随访和定期体检,保 证病情稳定和预防复发。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护理措施
定期复查:与医生合作定期进行血 液检查,以监测患儿的血红蛋白水 平和铁存量,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护理时间,提供 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提高患儿的 免疫力和恢复能力。 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 者,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目标
护理目标
提高患儿的铁摄入量,促进铁 的吸收和利用,以改善贫血状 况。 教育患儿及其家人了解缺铁性 贫血的相关知识,如营养、补 铁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等。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饮食调整:为患儿提供富含铁的食物, 如红肉、蛋黄、绿色蔬菜等,并合理搭 配维生素C,以增强铁的吸收能力。 补充铁剂: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患儿 口服或静脉注射的铁剂,注意剂量和用 药时间,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小儿缺铁性贫血护理
目录 简介 诊断和评估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注意事项 康复护理
简介
简介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的营养缺乏 症之一,相关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 。
诊断和评估
诊断和评估
血液检查是确诊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方法 ,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和铁 蛋白测定等。 针对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营养评估 也有助于评估病情和制定护理计划。

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

 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

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储存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它是儿童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以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疾病之一。

【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1)不要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偏食会对贫血有影响。

(2)喂养时需根据患儿的年龄、消化功能,合理增加富于营养、含铁质丰富的辅食,如瘦肉、蛋类、鱼、肝、肾、豆类、动物血、含铁性植物(有绿叶菜、水果、大豆、海带、木耳、香菇、玉米、芝麻等)等,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纠正患儿偏食的不良习惯。

鼓励患儿进食,注意饮食的色、香、味等的调配,以增进患儿的食欲。

(3)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含铁辅食或铁强化食品如铁强化奶等,早产儿或低体重的家长尽早给予补充铁剂(约2个月时)2、生活指导:(1)重度贫血的患儿注意保护性隔离,置于单人房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免感染,每天定时通风2次,保持居室空气的新鲜。

(2)保持皮肤的清洁,勤换内衣、内裤,有条件的最好每日沐浴1次。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口腔清洁,注意饮食卫生,指导患儿多饮水,可起到口腔清洁的作用。

每天用生理盐水或2.5%苏打水漱口,以预防舌炎和口腔炎。

3、口服补铁剂的指导:为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宜从小剂量开始,不良反应明显者可饭后服用:3-4天后改为两餐之间服药,利于吸收,可与维生素C、果汁同服,避免与牛乳、钙片、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铁剂可使牙齿变黑,应使用吸管服药。

服药后大便变黑,停药后会恢复正常。

4、出院指导:向家长及年长儿讲解饮食平衡的重要性,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坚持正确用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婴幼儿随时添加辅食,对早产及双胞胎、极低体重儿,生后两周即可给予铁剂预防。

做好孕期保健,加强孕妇的营养,预防先天不足。

了解哪些食物中含铁质,并详细讲解服用铁剂的注意事项。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加红蛋白合成减少(hypochromia)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6个月至2岁的小儿最多见,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被卫生部列为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病因】铁是构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

任何引起体内铁缺乏的原因均可导致贫血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储存铁主要在胎儿期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故早产、双胎、孕母患缺铁性贫血等都可导致胎儿储存铁减少。

2.铁摄入不足食物铁供应不足是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如果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或年长儿偏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快婴儿期和青春期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早产儿生长发育更快,铁的需要量相对增加,易发生缺铁。

小儿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每须摄入的铁量相对较成人为多。

4.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日排铁量相对较成人多,长期慢性失血亦可致铁缺乏。

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量相对比成人多。

每ml血约含0.5mg,长期慢性失血可致缺铁,如肠息肉、梅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等可致慢性失血,用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因对牛奶过敏而致肠出血(每天失血约0.7ml)。

5.吸收减少饮食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反复感染可减少铁的吸收,增加铁消耗,影响铁利用【发病机制】铁缺乏对造血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均有影响。

1.对造血系统的影响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铁时血红素生成不足,进而血红蛋白合成也减少,导致新生的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细胞质减少,细胞变小;而缺铁对细胞的分裂、增殖影响较小故红细胞数量减少程度不如血红蛋白减少明显,从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的病理生理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铁减少期(iron depletion,ID):此阶段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②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血红蛋白的量尚未减少;③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还有一些非造血系统的症状2.对其他系统的影响缺铁可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并可使多种含铁酶(如细胞色素酶单胺氧化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等)的活性减低。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一、前言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ID)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和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估计世界1/3人口缺铁。

由于健康教育和广泛采用铁强化食品等措施,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ficiency anemia,IDA)患病率已显著降低。

据美国1999—200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l~2岁儿童ID和IDA患病率分别为7%和2%,其中西班牙裔儿童ID患病率仍高达17%o。

发展中国家儿童铁缺乏症情况更为严峻。

据WHO资料,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和5~14岁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9%和48%,其中半数以上为IDA,而ID患病率至少为IDA患病率的2倍。

我国儿童ID患病率仍显著高于发达国家。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16个省市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个月一7岁儿童营养性贫血总患病率高达43%,其中多数为IDA。

2000一2001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7个月一7岁儿童ID总患病率4 0.3%,IDA患病率7.8%。

尽管IDA患病率已显著降低,但缺铁(不伴贫血的ID)仍很严重,其中婴儿缺铁和IDA患病率分别为44.7%和20.5%,显著高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而农村儿童IDA总患病率12.3%,显著高于城市儿童(5.6%)。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缺铁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

婴幼儿严重缺铁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甚至不能被补铁所逆转。

因此,ID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对预防缺铁导致的儿童健康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建议参考了国外有关防治指南,由《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共同组织起草,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后修订完成,希望能对我国儿童ID及IDA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二、基本概念和定义ID是指机体总铁含量(total body iron,TBI)降低的状态,包括铁减少期(iron deplet ion,ID)、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和IDA 3个发展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铁代谢特点。

【育儿知识】幼儿缺铁性贫血及治疗

【育儿知识】幼儿缺铁性贫血及治疗

幼儿缺铁性贫血及治疗
幼儿缺铁性贫血及治疗
缺铁性贫血在婴幼儿中很常见,是因为体内缺乏血红蛋白生成所需的铁所致。

缺铁性贫血是由缺乏造血原料铁引起的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病。

具医疗普查,80年代初,全国各城市约有一半的儿童患有这样贫血。

90年代,经过医疗工和儿童家长的共同努力,这种贫血病虽然已大有减少,但在小儿贫血性疾病中仍然是最普通的一种。

症状患缺铁性贫血的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倦、食欲不振、烦躁,年长儿童会自诉头痛晕,眼前发黑、耳鸣,如果将孩子的眼皮翻过看,会失去正常的肉红色而呈苍白的颜色。

长期患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病因小儿患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多种多样一种是孩子生长发育太快,血容量的增加也快,需要制造更多的红细胞,对铁的需要量也相对比成人多,因此供应不足就容易缺铁尤其是在3岁以内生长发育很快的阶段更是如此。

另一种是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摄入铁的量不够也是小儿患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这又可分为多种情况
1经常饮茶、喝咖啡、大量喝可乐、吃巧克力的孩子会妨碍铁在胃肠道的吸收,也容易缺铁而引起贫血。

再一种原因是孩子经常腹泻或患有其它胃肠道疾病,必然会影响铁的摄入,也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

最后一种原因是孩子经常出现流鼻血、痔疮出血或有溃疡病、肠息肉、钩虫病等容易引起隐性失血的疾病,都易引起铁流失过多而产生贫血。

2、幼儿偏食或食物配搭不当。

因牛奶和鸡蛋的含铁量或吸收量并不高,如果孩子单吃牛奶和鸡蛋,而不兼吃蔬菜、猪肝、瘦肉等,也会引起缺铁。

还有在饮食方面如果孩子很少吃肉或偏爱吃肥肉,喜欢吃零食而正餐吃得很少的孩子,也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目录∙概述∙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缺铁性贫血科室:儿科用药:富马酸亚铁混悬液富马酸亚铁胶囊富马酸亚铁咀嚼片富马酸亚铁颗粒富马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颗粒剂琥珀酸亚铁片护心胶囊硫软膏硫酸亚铁含片硫酸亚铁缓释片硫酸亚铁片硫酸亚铁糖浆葡萄糖酸亚铁胶囊葡萄糖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糖浆葡萄糖注射液山梨醇注射液胃散右旋糖酐铁片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并发症:贫血严重时可并发贫血性心脏病。

(本站内容未经药历网许可禁止转载)概述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

本病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

【铁的代谢】 1.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正常人体内的含铁总量随着年龄、体重、性别和血红蛋白水平的不同而异。

正常成人男性体内总铁量约为50mg/kg,女性约为35mg/kg,新生儿约为75mg/kg。

总铁量中约64%用于合成血红蛋白,32%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骨髓、肝和脾内,3.2%用于合成肌红蛋白,<1%存在于含铁酶内和以运转铁形式存在于血浆中。

2.铁的来源铁的来源主要有二:(1)外源性铁:主要来自食物,占人体铁摄入量的1/3;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前者吸收率高于后者。

动物性食物含铁高且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达10%~25%;母乳与牛乳含铁量均低,但母乳的铁吸收率比牛乳高2~3倍。

植物性食物中的铁是非血红素铁,吸收率约1.7%~7.9%。

(2)内源性铁:体内红细胞衰老或破坏所释放的血红蛋白铁,占人体铁摄入量的2/3,几乎全部被再利用。

3.铁的吸收和运转食物中的铁主要以Fe2+形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被吸收。

进入肠黏膜细胞的Fe2+被氧化成Fe3+,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去铁蛋白(apoferritin)结合形成铁蛋白(ferritin),暂时保存在肠黏膜细胞中;另一部分与细胞浆中载体蛋白结合后移出胞外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f)结合,随血液循环将铁运送到需铁和贮铁组织,供给机体利用。

儿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课件PPT

儿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课件PPT

该患儿诊断为营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缺铁性贫血的依据有哪些?
• 答:患儿早产,出生体重低,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助食物,早期表现 为烦躁不安和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倦,不爱运动,食欲差;生长发育落后, 精神欠佳,皮肤黏膜苍白,心率偏快,心前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 音,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RBC、Hb明显下降,以Hb下降为主;MCV、 MCH、MCHC均下降,外周血涂片显现小细胞低色素;血生化示SF、SI、 TS降低而TIBC、FEP升高;骨髓象活跃,以中、早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 期红细胞均较小,Hb含量降低。
贫血的国内诊断标准是什么?
• 答:小儿贫血的国内诊断标准(表4-1)为新生儿期血红蛋白(Hb) <145g/L,1~4个月时Hb<90g/L,4~6个月时<100g/L;6个月以上则 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6个月至6岁者<110g/L,6~14岁<120g/L为贫 血。
• 表4-1 小儿贫血的国内诊断标准
如何指导营养性缺铁贫血患儿的休息与活动?
• 答:根据患儿的活动耐受情况安排其休息与活动。一般不需要卧床休息。 严重贫血者适当限制活动,协助满足其日常生活需要。烦躁、震颤、抽搐 者遵医嘱用镇静药,防止外伤。末梢神经炎、四肢麻木无力者,应注意局 部保暖、避免受伤。

【护理查房总结】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科的常见病。此种贫血遍及全球,为小儿贫血中最 常见,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疾病之一。因此,一定要知道对于这类疾 病的管理与护理,避免发生延误病情的情况,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纠正 患儿家属不正确的喂养方式。对于贫血严重者,须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1)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氧耗。 • (2)予以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 • (3)酌情输注浓缩红细胞,一定要注意输血的量和速度。 • (4)指导合理喂养及搭配患儿的饮食,协助纠正不良的喂养方式和饮食

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营养摄入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喂养方式、饮食结构等原因,婴幼儿常常面临各种营养性疾病的风险。

本文将重点介绍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并探讨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一、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而婴幼儿期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较高。

如果饮食中缺乏铁元素,会导致贫血的发生。

预防与治疗:1. 合理搭配食物:在婴幼儿的膳食中加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鸡蛋、肉类和黑豆等,可以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2. 补充铁剂:如果婴幼儿已经出现贫血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口服或静脉注射补充铁剂,以恢复体内的铁含量。

二、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骼发育不良病症,在婴幼儿中比较常见。

维生素D是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的重要物质,对于骨骼的形成与发育至关重要。

预防与治疗:1. 日晒:适当的日晒可以帮助婴幼儿合成维生素D,因此,每天给婴幼儿阳光浴可以有效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2. 补充维生素D: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医生可能会建议补充维生素D的口服液,以确保维生素D的摄入量。

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由于膳食中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引起的疾病。

PEM常见于婴幼儿的发育中国家,造成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预防与治疗:1. 提供充足的膳食: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食物,对于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应选择符合年龄段需求的配方奶粉,并根据医生建议适当添加辅食。

2. 疾病治疗:对于已经发生PEM的婴幼儿,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治疗和指导。

四、维生素缺乏症婴幼儿期维生素缺乏症包括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C缺乏症等,这些缺乏症会对婴幼儿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预防与治疗:1. 提供均衡的膳食: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尽量提供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果蔬、动物肝脏等。

2. 补充维生素:对于已经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的婴幼儿,医生可能会建议适量补充维生素的口服或注射剂。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护理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护理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护理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缺铁性贫血类型,它主要是
由于儿童体内的铁储备不足造成的。

缺铁性贫血可以给儿童的身体健康和
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和营养调理来改善儿童
的营养状况。

下面将介绍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改善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措施。

应保证儿童摄入
足够的铁元素。

常见的含铁食物有红肉、动物肝脏、禽类、鱼类、蛋类、
大豆制品等。

此外,还可以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鲜枣、新鲜蔬菜等,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2.生活护理
3.加强运动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和血液循环。

可以让儿童参加一些
适合年龄的户外活动,如跑步、游泳、爬山等,增加儿童的锻炼量,提高
身体素质。

4.亲子交流
亲子交流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聊天、玩游戏、看书等方式与儿童互动,增加与儿童的情感交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5.合理用药
6.定期监测
总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饮食调理、生活护理、加强运动、亲子交流、合理用药和定期监测。

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
治疗方案,给予儿童关爱和支持,使其能够尽快康复。

同时,家长也要注
意给予儿童合理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PPT演示课件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PPT演示课件
治疗和预防策略
重点讲解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措施,包括补充铁剂、调整饮食等,并强调了预防疾 病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定期筛查等。
领域前沿动态介绍
新型铁剂的研究与应用
介绍了近年来新型铁剂的研究进展,如纳米铁剂、缓释铁剂等,这些新型铁剂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更低的副 作用。
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的研究
长期缺铁会影响小儿的大脑发育,可能导致智力 水平下降、学习困难等问题。
免疫力下降
缺铁会降低小儿的免疫力,使其更容易受到感染 和疾病的侵袭。
行为异常
缺铁还可能引起小儿行为异常,如易怒、注意力 不集中、多动等症状。
预防措施建议
合理饮食
保证小儿摄入足够的铁质,多食用富 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蛋 黄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 物,有助于铁的吸收。
指导家属合理安排小儿的 饮食,增加富含铁元素的 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 瘦肉、蛋黄等。
用药指导
若小儿需要补充铁剂治疗 ,应告知家属正确的用药 方法、剂量及注意事项。
心理支持和社会关注
心理支持
对小儿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他们缓解因疾病带来的焦虑
和压力。
社会关注
呼吁社会加强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 贫血的关注,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 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实验室检查方法
01
02
03
04
血常规检查
通过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测定血 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
血清铁蛋白测定
反映体内铁储存状况,是诊断 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指标。
血清铁测定
反映血浆中铁的含量,与血清 铁蛋白结合用于评估体内铁状 态。
总铁结合力测定
反映血浆中转铁蛋白的浓度, 间接反映体内铁的储存和利用 情况。

病血处方

病血处方

儿童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一方面是与我国膳食中铁的吸收率有关,另外是由于饮食不合理、挑食、偏食等。

缺铁性贫血的小儿血色素低于正常指标,面色发白或发黄,身体不够健壮,注意力不够集中,易乏力,爱疲倦,精神不佳,抗病能力差,容易感染其它疾病,甚至影响到智力和学习。

为预防幼儿的缺铁性贫血,防治重点应放在合理安排饮食上,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同时还要考虑到铁的吸收和利用问题,如服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下面介绍一些铁含量高和吸收率强的食品,以供参考。

动物肝脏:肝脏富含各种营养素,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

每 100克猪肝含铁 25毫克,而且也较易被人体吸收。

肝脏可加工成各种形式的儿童食品,如肝泥就便于幼儿食用。

各种瘦肉:虽然瘦肉里含铁量不太高,但铁的利用率却与猪肝差不多,而且购买加工容易,小孩也喜欢。

鸡蛋黄:每 100克鸡蛋黄含铁 7毫克,尽管铁吸收率只有3%,但鸡蛋原料易得,食用保存方便,而且还富含其它营养素,所以它仍不失为婴幼儿补充铁的来源的一种较好的辅助食品。

动物血液:猪血、鸡血、鸭血等动物血液里铁的利用率为12%,如果注意清洁卫生,加工成血豆腐,这对于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倒是一个价廉方便的食品。

黄豆及其制品:黄豆在我国人民营养及儿童营养方面的重要性及地位,已有不少营养学家提到过。

每100克黄豆及黄豆粉中含铁 11毫克,人体吸收率为 7%。

芝麻酱:芝麻酱富含各种营养素,是一种极好的婴幼儿营养食品。

每100克芝麻酱含铁58毫克,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钙。

磷、蛋白质和脂肪,添加在多种婴幼儿食品中,深受儿童们欢迎。

绿色带叶的蔬菜:虽然植物性食品中铁的吸收率不高,但儿童每天都要吃它,所以蔬菜也是补充铁的一个来源。

木耳和蘑菇:铁的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耳,每 1OO克含铁 185毫克,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它作为补血佳品,此外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也是较好的预防和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食品。

从临床调查看,只要在食品的选择上加以重视,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已经患有此症的儿童,配合医生,作好食疗,也会很快恢复健康。

小儿缺铁性贫血危害及预防课件

小儿缺铁性贫血危害及预防课件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缺铁性贫血可导致儿童的生长迟缓、发育不 良,影响智力发展。
研究表明,贫血儿童在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上表现较差。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对免疫力的影响
贫血会削弱儿童的免疫系统,使其更容易感 染疾病。
缺铁可能导致白细胞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免 疫反应。
总结
专业指导
在饮食和补铁方面,应寻求专业医师的建议,以 确保安全有效。
个体差异大,专业指导能帮助制定适合儿童的营 养方案。
谢谢观看
婴幼儿
婴幼儿由于快速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量增 加,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6个月后应适时添加铁丰富 的辅食。
哪些人群易患缺铁性贫血? 青少年
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在月经来潮后,因失血也 易导致铁缺乏。
此阶段应注意饮食均衡,适量补充铁质。
哪些人群易患缺铁性贫血?
素食者
长期素食者由于缺乏动物性食品,可能导致 铁的摄入不足。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危害及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缺铁性贫血? 2.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3. 如何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4. 哪些人群易患缺铁性贫血? 5. 总结
什么是小儿缺铁性贫血?
什么是小儿缺铁性贫血? 定义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指ຫໍສະໝຸດ 于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的 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引起的贫血状态。
如何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定期体检
定期为儿童进行健康检查,监测血红蛋白和铁水 平。
早期发现贫血症状可及时干预,防止病情加重。
如何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补充铁剂
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铁剂以预防和治疗缺铁 性贫血。

红细胞偏低诊断详述

红细胞偏低诊断详述

红细胞偏低诊断详述*导读:红细胞偏低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诊断: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多发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可出现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口唇、眼结膜、指甲床和手掌苍白等症状。

血象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值偏低,做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等生化检验即可确诊。

红细胞偏低的鉴别诊断:1、红细胞寿命缩短:重型β地贫是β0或β+地贫的纯合子或β0与β+地贫双重杂合子,因β链生成完全或几乎完全受到抑制,以致含有β链的HbA合成减少或消失,而多余的α链则与γ链结合而成为HbF(a2γ2),使HbF明显增加。

由于HbF的氧亲合力高,致患者组织缺氧。

过剩的a链沉积于幼红细胞和红细胞中,形成a链包涵体附着于红细胞膜上而使其变僵硬,在骨髓内大多被破坏而导致“无效造血”。

部分含有包涵体的红细胞虽能成熟并被释放至外周血,但当它们通过微循环时就容易被破坏;这种包涵体还影响红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红细胞的寿命缩短。

2、嗜红细胞综合征:嗜红细胞综合症(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亦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又称噬血细胞性网状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reticulosis),于1979年首先由Risdall等报告。

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并进行性加重伴免疫功能紊乱的巨噬细胞增生性疾病,代表一组病原不同的疾病,其特征是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

预防:首先应做好婴儿喂养指导。

母乳中铁虽不够,但其吸收较好。

如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选用强化铁配方奶喂养。

或及早在食物中加铁,呼吁食品部门,进行工业化生产,制造强化铁的婴幼儿食品,可在牛奶、谷类、面粉中加入硫酸亚铁。

如在1000ml 牛奶中加硫酸亚铁0.06g等于纯铁12mg,就能满足婴儿的需要。

铁的吸收若按10%计算,则小儿时期的推荐供给量为10~15mg/日,青春期女孩为18mg/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有的家长好给宝宝吃单一的钙,医生有时也会给宝宝开一些单一的钙,不管是否适合宝宝吃,宝宝常吃单一的钙,就会有贫血的现象,不像复合的钙,更全面的去补充,复旦大学的金钙特足可以满足宝宝的这种需求,钙铁锌促进钙吸收的营养
素更全面,这就是复合的钙.
贫血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可出现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及口唇、眼结膜、指甲、手掌苍白等。

血象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偏低,做血
清铁蛋白、血清铁生化检查即可确诊。

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偏高,有喂养方式、生活习惯、卫生保健乃至疾病、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仍是膳食因素。

食疗也为安全易行的好方法。

一般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高,可达10%~20%左右。

常用的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动物血、猪心、猪肚、瘦肉、鸡蛋黄、木耳、蘑菇、黑豆、黄豆及其制品、油菜、杏、桃、李子、葡萄干、红枣、橘子、柚子、无花果等。

另外,橘子、广柑、酸枣、猕猴桃、番茄、红枣等干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故应经常食用。

此外,不妨选用一些味美可口的
食物.即便于吸收,患儿又易于接受。

老中医给的宝宝退烧的天然方子:
在宝宝生病发烧的时候,轻易不要给宝宝吃退烧药,也不要输液!宝宝发烧的时候有个中医告诉我只要你给孩子输了一次液,孩子大部分会
1-1.5个月就病,应为免疫功能退化的缘故。

告诉各位妈妈退烧的一个方子,是在宝宝生病的时候,一个老中医给的。

“香菜去叶子留茎和根3-4根白萝卜2-3片生姜1-2
片加冰糖加水煮15分钟。

煮好后在手背上试试不烫后给宝宝喝。

宝宝会出汗退热的”
各位妈妈们可以试试看,效果非常好的。

其他老中医的偏方:
生梨润肺化痰好,苹果止泻营养高。

黄瓜减肥有成效,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莲藕除烦解酒妙。

橘子理气好化痰,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芹菜能治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绿豆解毒疗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山药益肾浮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蘑菇抑制癌细胞。

胡椒驱寒兼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

鱼虾猪蹄补乳汁,猪肝羊肝明目好。

益肾强腰吃核桃,健肾补脾吃红枣。

治胆囊炎:
玉米须30克,蒲公英,茵陈各15克。

水煎服,每日三次,一个月治愈。

治胆结石:
鸡内金10克,焙干研末,白开水冲服,一天三次,一个月治愈。

治胃病:
血灵脂25克,延胡素,香附佛手各20克,甘松15克,水煎服。

一天一剂,半月治愈。

治肠胃炎:
木瓜100克,扁豆100克,兑水煮熟吃豆喝汤,一天两次,半月除根。

鼻出血:
(1)左鼻出血从右耳吹气,右鼻出血从左耳吹气,可立即止血。

(2)用头发烧成灰吹入鼻孔立止(男用母发,女用父发)可根除。

治头晕头痛(神经头痛):
黄芪. 天麻各一两,炖黄母鸡一只吃下,连吃三只治愈。

治偏头疼:
生萝卜汁适量,用法:仰卧注入鼻中,左痛注右,右痛注左,神效,如加冰片少许更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