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专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2 绿色建筑规划
绿色建筑星级设计要点
住宅建筑
必选要点: 1) 建筑规划布局满足日照标准,且不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2) 不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空调和供暖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3) 建筑的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4)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现行值。 5) 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6)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7) 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采用不低于400MPa 级的热轧带肋钢筋。 8)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 一星级设计要点: 1)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高于35m2但不高于41m2、多层高于23m2但不高于26m2、小高层高于22m2但不高于24m2、中高层高于20m2但不高于22m2、高层高于11m2但 不高于13m2。 2) 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不低于30%,旧区改建项目不低于25%;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新区建设不低于1.0m2 但低于1.3m2,旧区改建项目不低于0.7m2 但低于0.9m2。 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居住建筑的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不小于5%但小于20%。 4) 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超过800m。 5)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并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且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居住建筑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3 株/100m2。 6) 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和楼距等进行优化设计。 7) 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合理,减少排水噪声,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8)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④ ⑤ ⑥
集中空调(按建筑)区域供源自供热 区域供冷区域供热集中供热(市政热网) 区域供冷供热供电
分片区能源供应方案选择: 供冷 数码科技城 国际数码艺术创意中心 水乡佛园修禅区 创意园区 养老养生度假区 供热 ③+④ ①+⑥ ①+② ③+④ ①+②
地块能源供应组织引导图
建筑能源供应方案规划方法
Part 2 绿色建筑规划
规划区光热与光电技术利用引导图
规划区地源与水源热泵技术利用引导图
规划区道路能源和污水源热泵技术利用引导图
区域能源规划
策略三:地块层面能源供应组织
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用地条件和建筑条件,形成个性化建筑能源供应方 案,是本规划的重要特色。 候选能源方案: 序号 ① ② 供冷 全分散式空调供冷供热 分散空调(按房间) 区域供热 供热
天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工作原理图 规划区能源供应体系关系图
Part 1 区域能源规划
策略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 利用
1. 太阳能光热利用 2008 年江苏省出台《关于加强太阳能 热水系统的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 城市区域内新建12层及以下的住宅和新 建、改建、扩建的宾馆、酒店、商住楼 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应统一设计 和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器 主要设置在住宅、学校、酒店建筑上。 居住区人均日热水用量按 30L/d 计(出 水温度按 60℃计),规划区内太阳能热 水器面积约 180000m2 ,折算成电力需 消耗,本区内太阳能热水器平均每年可 节约电力约3680万kWh 。 在高层住宅建筑中,以集中式太阳能热 水系统替代现有的分户独立系统,在解 决高层住宅不便利用太阳能热水的问题 的同时,还可实现建筑与太阳能的一体 化建设。 2. 太阳能光电利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成本较高,不适宜 大面积推广。在规划区的公共设施区和 研发产业区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 为生态城示范工程,其面积占公建面积 的 2% , 约 为 14 万 m2, 年 发 电 量 约 为 1990.3万KWh。 此外,还可利用太阳能实现景观照明和 道路供电系统。 3. 风能利用 分布式小风电发展:按生态新城可利用 的公建屋顶面积初步估算,可发展1000 个风车发电,年发电157万kWh。 也可在建筑物屋顶设置风帽(与建筑设 计相结合),利用风冷及自然循环通风 满足室内冷负荷的需求,实现绿色建筑。 另外,在生态新城城市次干道还可安装 风光互补性路灯,生态新城明志路和致 远路已采用风能+太阳能LED路灯。 4. 浅层地热能利用 地源热泵适用于建筑密度比较低的公共 和住宅建筑。生态新城地源热泵主要用 于公共建筑或公建混合建筑。 综合埋管深度及地下空间利用影响,生 态新城地源热泵可承担建筑负荷面积 322万m2。 5. 地表水地热能利用 水源热泵技术具有高效节能、节水省地、 运行稳定、维修方便等优点。生态新城 河网密集,水域面积比例达 12.7% ,具 有优越的水源热泵利用条件。规划在部 分临近水域的居住区、公共设施区和研 发区采用水源热泵,可负担33.81万平方 米的建筑制冷和供暖工作。 6. 污水源热泵 污水源热泵系统是以城市污水原水、处 理后的二级水或中水等作为热泵的低位 热源,为污水处理厂周边建筑提供采暖 和制冷的系统。污水源热泵具有运行稳 定可靠、环保效益显著等优点。生态新 城需处理污水为8.13万m3/d,若采用污 水源热泵系统,可承担空调面积50万m2。 7. 城市垃圾利用(可再生能源补充) 垃圾是生态新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有效 补充。以建设200t/d厌氧消化处理装置 位标准,处理生态新城有机垃圾。规划 区有机垃圾产沼气发电,全年约发电量 1214万kWh。
• 创新性及示范性 使用绿色建筑新技术,综合开发建设情况以及临空 经济区功能的分布,考虑在局部采用集中示范的方 式。
绿色建筑技术类型控制引导图
• 管控性及可行性 整体把握建设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分图则管控的形 式达到分地块指标实现的目的,确保绿色建筑规划 在实际建设管理中的可实现性。
绿色建筑星级布局图
Part 1 区域能源规划
策略一:常规能源高效利用
1. 生态新城能源供应与需求结构 除交通用能外,规划区未来能源需求以 建筑和市政用能为主,包括冷负荷、热 负荷、电负荷、生活热水和炊事用能。 在供应结构方面,由南京市统一规划、 输送的集中式电力、热力和燃气仍将是 未来生态新城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式。因 此,常规能源的高效利用是新城低碳能 源体系建立的基础。 2. 常规能源的梯级利用 梯级利用是目前实现常规能源高效利用 的主要方式,规划区主要可采用电厂循 环热水余热利用和热电冷三联供技术。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 回收电厂循环水携带的低温余热资源实 现区域供暖,提高电厂综合能源利用效 率,实现废热能再利用,同时可减少热 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 社会与环境效益。 生态新城可利用循环水余热承担80万m2 建筑的采暖负荷。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CCHP) 冬季利用发电余热为建筑采暖,夏季利 用发电余热为建筑物制冷,由于利用发 电废热制冷制热,降低了供冷、供热的 燃料成本和运行费。与目前广泛采用的 集中式功能方式相比, CCHP 具有更高 的供应灵活性和更少的供应损失。 根据美国能源部规划,到2020年,美国 50 %的新建商用、写字楼建筑将采用 CCHP系统。CCHP也是目前我国大力推 广的一种新型节能技术。 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 我国政府将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作为改善 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 CCHP 技术 中综合效益最高的方式之一。据估算, 如果将现有建筑采用 CCHP 系统的比例 从4%提高到8%,到2020年,相关碳排 放量可减少30%。 根据三联供系统的适用条件,规划区可 初步发展热电冷联供面积30万m2,主要 采用楼宇型系统。此外,规划区还可利 用热电厂发展热电厂区域供冷即热电厂 冷热电三联供。 3.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节能 提高设备效率,降低市政电力、热力和 燃气在输配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是实现 常规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降低供电系统能耗措施 减少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减少线路 上的能量损耗;提高供电系统功率因数; 采用智能电网。 降低供热系统能耗的措施 减少热负荷:通过绿色建筑节能措施与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减少热负荷,相 应减少了燃料消耗及输送能耗;提高热 源热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 的目的;减少管网的漏失和热损,起到 节能的目的;建立自动监控管理系统, 提高供热技术水平,减少热力供应系统 能耗。 降低燃气系统能耗的措施 采用SCADA系统对系统实施优化运行和 监测,及时排除故障,减少天然气漏损; 输配系统设计压力通过方案比较,节约 燃气的压能;充分利用上游来气压力输 送,为汽车加气;采用节能新技术、新 工艺、新产品。
2.2 规划原则 • 对接上位规划 加强对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上 位规划的研究,确保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在功能区块、 产业布局等方面与上位规划顺利对接。
• 前瞻性与合理性 注重对绿色建筑的牵连性、影响性、可发展性的把 握,挖掘其发展的潜力。此外,绿色建筑规划还应 注意符合绿色建筑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出于难度考虑,住宅建筑不作三星级要求。在此基 础上,选取容积率较高( 1.8 以上)、区位较优越 的地块建设住宅建筑二星级。
选取容积率高、区位较优越的地块建设三星级,有 地标建筑的优先考虑;对于学校建筑,设置二星级 绿色标准要求;工业以及仓储建筑,统一设置一星 级标准要求。
绿色住宅建筑星级布局图
绿色公共建筑星级布局图
Part 2 绿色建筑规划
绿色建筑星级布局规划
2.3 规划布局 参照现行和在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分类,在本次 绿色建筑专项规划中分为绿色公共建筑以及绿色居 住建筑两大类来控制地块的星级目标。 秉承前瞻合理、创新示范、管控可行的原则,参照 规划的指导思想、结合地块的属性,完成绿色建筑 星级布局,如前页图所示。 住宅建筑 公共建筑
2. 绿色建筑星级布局规划
2.1 规划目标 根据财建[167]号文《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 筑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规定,申请绿色生态城区示 范应具备以下条件: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 评价标准》中的一星级及以上的评价标准,其中二 星 级 及 以 上 绿 色 建 筑 达 到 30% 以 上 ; 同 时 参 考 “全国首批8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调研成果, 结合本规划区自身现状,考虑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 前瞻性与先进性等因素,确定孝绿色建筑规划目标 为: 100%实现绿色建筑,其中30%以上达到二星级及 以上绿色建筑目标。
节地与室外环境
1. 地下室空间利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5.1.11条: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能源供应是保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减缓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性内容。 • 以综合资源规划理论为指导,探索区域建筑能源供应、转化与利用整合的区域 能源规划模式,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减排效益。 • 探索技术和经济性双重约束下,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协同利用模式,优化能源 供应结构。 • 因地制宜,探索各类规划用地个性化能源利用方案,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性和 可操作性。 • 建立城市能源供应的公共管理平台,提高建筑能源系统运行效率,促进城市建 筑能源管理模式的变革。 到规划末期,清洁能源供应比例≥85%,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15%。 1.2 规划原则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能源供应规划的首要问题。生态新城将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可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各类资源。 协同性原则:结合规划区自身特点与南京市总体发展要求,协调传统能源与可再生 能源利用特点,不同规划用地用能需求和用能管理模式,实现能源供应结构与利用 结构的协同优化,提高供应安全性与供应效率。 集中与分散结合原则:规划区能源供应包括供应形式:集中供应的市政能源和以用 地或建筑为单位的分布式能源。增加分布式能源供应比例,有助于减少高峰期电网 负荷,提高供应灵活性。 Step 2 常规能 源的高效利用 Step 1 降低需 求和建筑节能 Step 3 可再生 能源的利用 Step 4 可再生 电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