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新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之1学校的形成与发展PPT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之1学校的形成与发展PPT第⼀节学校的形成与发展◆思考题:◆1,学校是怎样产⽣的?学校的产⽣需要哪些条件?◆2,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学校形成需要哪些条件?◆1,社会⽣产⼒的发展。
◆社会条件◆⽣产⼒的发展——剩余产品——管理剩余产品——管理者——从事脑⼒劳动——形成以脑⼒劳动为主的专任教师。
2,社会⽣产⽣活经验的积累。
有了⽣产⽣活经验的积累,意味着有了教学的内容,这构成了学校产⽣的条件之⼀。
3,⽂字的出现。
⽂字符号的出现,为⽣产⽣活经验的积累提供了可以教育和传播的载体。
(⼀)早期的学校在中国,最早的学校称为“庠”有上庠和下庠两类。
上庠提供较⾼等的教育,也称太学。
下庠提供较低程度的教育,也称⼩学。
西⽅最早的学校主要有两类:世俗学校和宗教学校。
世俗学校包括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和⽂⼠学校等。
宗教学校包括寺庙学校、古儒学校等。
学校的产⽣,标志着形式化和制度化教育的开始,⼈类社会的教育从此成为⼀种专门化的事业。
1,中国学校的发展中国学校的发展历程历经了官学、私学、书院、学堂、新式学校等过程。
“稷下学宫”是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杰出代表。
中国古代儒家学派教育内容:倡导“有教⽆类”教学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学⽅法:因材施教宋元明清时期:发展书院如⽩⿅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等。
培养⽬标:外交⼈才、实⽤军事⼈才1905年-民国时期:废科举,兴学堂。
1949年新中国成⽴后:中国政府接管旧学校并将旧式私⽴学校、教会学校转为公⽴学校,并着⼿普及⼩学教育。
1978年后:随着“科教兴国”重⼤战略的提出,我国学校教育有了快速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开始迈向现代化。
1995年,国家启动“211”⼯程1998年,国家启动”985“⼯程2015年,国家启动“双⼀流”⼤学建设。
古希腊时期:代表性的学校教育——雅典学校与斯巴达学校。
雅典学校: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法灵活多样。
斯巴达学校:以军事教育为主,教学⽅法偏严明纪律和刻苦训练。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课件
5.宋元明清时期——书院发展
二、学校的发展
中国学校的发展经历了官学、私学、书院、学堂、新式 学校等过程。
(二)中国近代学校的发展 1.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时期 ——新式学堂 西文类学堂: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 西艺类学堂:马尾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水师学堂
(一)中国古代学校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 ——私学兴盛 2.西汉时期——官学兴起
中央官学以太学为主
+ 地方官学以郡国学为主
二、学校的发展
中国学校的发展经历了官学、私学、书院、学堂、新式 学校等过程。
(一)中国古代学校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 ——私学兴盛 2.西汉时期——官学兴起(太学)
3.西晋时期——国子学
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调整教育结构,改 革办学体制,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定了现行学制
四、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1.在学校层级与类别制度方面:
2.在学校入学与修业年限制度方面: 幼儿园3-6岁,小学6岁入学。高等教育取消本、专科 年龄限制,实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2个方面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趋势:5点
1922 年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制定了新学制,也称“壬戌学制”,规定小学修 业年限为6年,中等教育阶段设初中和高中,各三年,故也成为“六 三三”学制,一直沿用到建国初期。“六三三”学制使中国教育从封 建社会教育中摆脱出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51年 新中国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我国学制改革的一 个新阶段。这个学制借鉴苏联的办学经验,继承老解放区的办学 传统,体现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社会服务,标志着我国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促进了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六章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 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 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或规定。
一、制度规定的教育形式构成
(一)教育形式构成: 1、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 明确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制定各级各类教育发 展的具体目标。 2. 在教育结构的选择上,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 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 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 摆到突出的位置。 3. 改革办学体制。 4. 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5. 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 6. 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由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构成 的完整体系。其中,学校教育制度构成了教 育制度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代表。 学校教育制度的设立受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更要考虑 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规律。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 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 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 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二)学制确立的依据
学制的产生、发展、变化一般受到如下 因素影响: (1)学校教育制度受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的直接制约。 (2)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影响学制产生 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学校教育制度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直 接制约。 (4)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还经常吸取原有 学制的合理成分,借鉴外国学制建设中的有 益经验。
第六章教育制度(1)
第六章教育制度(1)
返回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六章教育制度(1)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23 22 21 20 19 18
高中、职业 17 高中(3年)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年级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
研究生
大学和专门学院
4-5 年)
职工大
专科学
学、电
校(2-
大、夜
• 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 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 称“壬寅学制”,虽然该学制未能实行, 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第六章教育制度(1)
• 癸卯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个学制。1904年,清 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 《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个学 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 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 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制的最大 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21年, 至通儒院要26年。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教育制度(1)
壬戌学制:192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 育联合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 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这个 学制从小学到大学比癸卯学制缩短了5年, 为16年,并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这一改 革至当时的社会发展十分有利,后虽几经 修改,但都没有重大变动,一直沿用到建 国初期。
第六章教育制度教学教案
2020/9/22
18
2、单轨学制
单轨学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体制,其结构是:小 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
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单轨制最早产生 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纳。
2006年修订颁行的《义务教育法》 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 收学费、杂费”,这标志着,国 家从法律层面确立义务教育经费 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 施。
2020/9/22
39
免费
资料
•
德国在1919年实行8年义务教育,职业义务教
育到18岁,18岁前全部免费,家庭困难的还可申
请生活补贴;1973年起延长到10年,目前是12年
2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1、什么是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
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
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
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第 四 章 教 育 体 制
第 四
教育的法制化:
章
• 保教结合
2020/9/22
36
第
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 )
四
章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
教
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 会和家庭
育
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体
世界上最早颁布实行义务教育法令的是德国,1872年颁布了
制
《普通教育法》。
我国的义务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教育学[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教育制度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一)古代教育制度在原始氏族时代,社会还处于混沌未分化的状态,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还没有产生学校,因此,那时就不可能有学制。
在进入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由于社会的分化,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出来,古代学校就应运而生了,后来还有了简单的学校系统,古代学制就这样产生了。
由于古代学制只有等级性和阶级性,没有生产性和科学性,这就决定了古代学制的不系统和不完善。
古代学制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没有严格的教学年限的规定,学校类型很少,层次简单。
古代学制只有蒙学和大学,甚至连中学都没有。
(二)现代教育制度现代学校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的产物。
它是社会的进一步分化,是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二次分离的结果。
现代学校培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人才。
因此,现代学校不但有阶级性,而且还有生产性和科学性。
这就决定了现代学校教学内容上的科学性及其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的性质,决定了学校规模上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决定了学校结构上的各种类型和层次的特点,从而决定了现代教育制度的系统和完善的性质。
(三)当代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在当代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它已由过去的现代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发展成为当代的以现代学校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为主体,包括幼儿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校外儿童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和成人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的一个庞大的体系。
它的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制度,这在发达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之 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思考题:1,我们为什么需要学制?学制对我们教育有哪些影响作用?2,中外的学制有哪些不同?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制度”(“SYSTEM”“INSTITUTION”)制度一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或组织的系统;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教育制度(广义):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广义教育制度的两个基本内容:(1)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2)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个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教育制度(狭义):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学制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育制度的主体。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的4个内容:1,学校层级与类别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2,学校办学制度。
3,学校入学与修业年限制度。
4,学校管理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二、我国的学校制度(一)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1,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从小学堂到大学堂,学制总年限长达20-21年之久。
(一)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2,1922年,我国制定了新学制(也称“壬戌学制”),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6年,中等教育阶段设初中和高中,各3年,总称为“六三三”学制。
(一)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3,1958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二)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法制化建设不断增强,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教育学原理 项贤明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2.欧洲中世纪学校教育 欧洲中世纪:公元500元—1500年之间的时期,大致在古罗马帝国 灭亡(公元476年)到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之间的时期。 (1)教会学校 (2)世俗学校:宫廷学校、行业学校、城市学校 (3)大学的发展:意大利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英国剑桥大 学、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开设文科、法科、医科、神科。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 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 、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我国的学校制度(P206)
二、 我国的学校制度(P206)
时间 学制
基本内容
备注
《关于教 明确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 受“左”的影响
北宋四大书院
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 商丘应天书院。
外国古代学校发展 1.古希腊时期的学校发展 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 受教育。但由于各自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同,因而教育体制也彼 此各异。 (1)斯巴达教育:是国家控住的军事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英勇 的战士,教学内容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学习。 (2)雅典教育:博雅教育,主要以私学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身 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内容主要是“七艺”。
2.秦汉时期的学校发展 秦朝:以法为师,禁止私学,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汉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举贤任能,设书馆经馆,学校教育 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盛行,官学时兴时废,私学艰难发展。 隋唐时期:学校发展进入恢复发展阶段,科举制度出现。 4.宋元明清时期: 官学进一步发展,书院出现,重开自由讲学之风。蒙学得到发展 。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
• 隋唐:隋唐实施科举考试制度, 同时鼓励学校的发展。唐朝除 在京都设立国子学、太学、四 门学等弘扬儒学的学校外,还 设有律学、书学、算学、医药 学等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
• 宋元明清:中央官学和地方 官学的继续发展;书院的发展 (南宋:白鹿洞书院、岳麓书 院、丽泽书院与象山书院 ); 蒙学的发展。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努力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义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质量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多样化地发展?高等教育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地发展?建构终身教育体系?二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谢谢各位同学
教育学原理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校的产生
• 学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教育发展的产物,它在远古社会就已经 存在。
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 就外部管理看,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学校 实行地方政府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 高等学校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 制度。
• 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制度。 • 就内部管理看,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
• 我国实行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力 量共同参与办学的制度。
责制,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 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 负责制。民办学校设立学校理事会、董
• 学校办学制度
机构设置和各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
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 管理方式等做出的制度规定。
兴办进行管理和规范的一套制度体系。
它规定着一国学校的兴办具有怎样的
办学主体或办学者,同时也规定着兴
办学校的条件与程序。
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 新中国学校制度建设 •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1月1日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
教育学---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 我国学制
③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④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 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
权。 ⑤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⑥加强领导, 成立国家教委负责掌握教育的大政方针,
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学制
第二节 我国学制
3.1964年, 在刘少奇同志倡导下, 我国试行 “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
4.文革期间, 我国学制遭到严重破坏。 5.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体制改革。
第二节 我国学制
(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主要内容和措施包括:
①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第二节 我国学制
(4)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其中关于学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 ①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 ②规范义务教育学制,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
制。 ③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第二节 我国学制
④基础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⑤加强对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的领导和管理。 ⑥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 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 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 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 条例等。教育制度是实现教育目的、落实教育方针的 制度化保证。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二)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它反映着各级各类学校 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规定着这些学校 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 是
第6章 教育基本制度
教育法学
四、国家、学校、家庭及社会的义务
国家的义务 学校的义务 家庭的义务 社会的义务
设置义务教育机构 并保障其顺利实施 。 承担并保障义务教 育经费的投入。 为义务教育提供合 格师资并保障其权 利。
通知适龄儿童、少年 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 监护人送其子女或者 被监护人入学接受义 务教育。 保障学生及教职工的 安全。 对在校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完成教育教学 任务。
教育法学
学前教育的目标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 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 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 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 、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 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 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和能力。”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比较全面,涵盖了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现了我国的教育方针精神,为 幼儿未来的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法学
1.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重要性
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教育公平、公正
重要性
社会关注程度高,涉 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教育法学
一、学前教育制度
1.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标
学前教育的性质
它是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是对3周岁至6周岁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相结合的、接受学校教育前的预备性教育。但受多种因 素的影响,幼儿入园的年龄正表现出不断提前的趋势。
教育法学
学前教育的任务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 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 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从这条规定中可以看出,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包括两大方面,即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和为家长提供便利。为此,幼儿园应创设与其任务相适应的育 儿环境并配置符合相关要求的设备设施和人员,保障更好地完 成学前教育工作。
教育学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教育学[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山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1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级**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级**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育制度的历史教育制度受到**种因素的制约,所以它必然会随着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状况.(一)古代教育制度在原始氏族时代,还处于混沌未分化的状态,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还没有产生学校,因此,那时就不可能有学制。
在进入古代阶级之初,由于的分化,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出来,古代学校就应运而生了,后来还有了简单的学校系统,古代学制就这样产生了.由于古代学制只有等级性和阶级性,没有生产性和科学性,这就决定了古代学制的不系统和不完善。
古代学制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没有严格的教学年限的规定,学校类型很少,层次简单.古代学制只有蒙学和大学,甚至连中学都没有。
(二)现代教育制度现代学校是人类进入现代之后的产物。
它是的进一步分化,是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二次分离的结果.现代学校培养治、经济、文化等**类人才。
因此,现代学校不但有阶级性,而且还有生产性和科学性。
这就决定了现代学校教学内容上的科学性及其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的性质,决定了学校规模上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决定了学校结构上的**种类型和层次的特点,从而决定了现代教育制度的系统和完善的性质。
(三)当代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在当代还在随着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
它已由过去的现代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成为当代的以现代学校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为主体,包括幼儿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校外儿童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和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的一个庞大的体系。
它的方向是终身教育制度,这在发达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
教育学原理第六到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一、名词解释题1、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教育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2、办学体制:学校办学制度也可称为办学体制,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学校的兴办进行管理和规范的一套制度体系。
3、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学校管理权限、管理机构设置和各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管理方式等做出的制度规定。
4、义务教育制度: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对所有的学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国家予以保证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简答题1、学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学校产生有哪些重要意义?条件: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社会生活中间接经验的积累;③记载和传承文化工具的出现。
意义:学校的产生不仅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而且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学校的产生,是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教育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种飞跃是指,学校的产生,使学校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和主导形态,开辟了人类教育的新纪元。
其次,学校的产生,标志着形式化和制度化教育的开始,人类社会的教育从此成为一种专门化的事业。
学校产生以前,教育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是非形式化地存在的。
学校产生之后,教育便可以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从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分化出来,从而成为一种专门化、形式化的教育。
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的完成,同时也标志着教育开始走向制度化。
最后,学校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学校产生之后,有了专门传道、授业的教师,使得人类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和文明成果有了不断传承的可能。
学校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与结品,负有传承文明和促进文明发展的使命。
所以,学校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2、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1、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2、培养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3、文化的传承与创新4、开展科学研究5、提供社会服务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基本特点?1、适应时代的要求。
教育学课件第六章(教育制度)
钦定学堂 章程(光 绪)
• (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1904实施;规定男女不可同校)
中体西用 28年
• 3.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日本)
• (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规定男女 同校) 蔡元培主持编订
• 4.1922年的“壬戌学制”(美国) • (又称为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在高中增加职业科 。 使用时 间最长
•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方向方针 •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 5.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保罗.郎格朗)
• 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 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 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的界限逐渐淡化。
•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包括:教育实施机构、
教育行政机构、教育规章等)
•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 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 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制度规定的教育形式构成
学校教育 教育类型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高中教育 高等教育
• (二)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1 世纪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
• 工作方针: •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 育人为本(根本要求)
• 改革创新(强大动力)
• 促进公平(基本政策) • 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 1949年日本制定“社会教育法”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
高等学校的变革与发展。
三、现代学校的职能
• 提高受教育者素质 • 培养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开展科学研究 • 提供社会服务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பைடு நூலகம்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
古代学校的发展
• 中国古代学校的发展
• 先秦时期:私学兴起(天子失 官、学在四夷)孔子的贡献
• 汉朝:设有官学和私学。中央 官学以太学为主,地方官学以 郡国学为主。私学分为书馆和 经馆两类。
• 隋唐:隋唐实施科举考试制度, 同时鼓励学校的发展。唐朝除 在京都设立国子学、太学、四 门学等弘扬儒学的学校外,还 设有律学、书学、算学、医药 学等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
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共同发展的状
• 初等教育学校的发展。工业革命后, 况,也呈现出中等教育学校综合化
一些国家开始制定初等教育法,建
的状况。
立初等义务教育制度。在这样的背 景下,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必然要 求大力发展。在西方社会,德国是 最早提出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
• 高等教育学校的发展。普通大学或 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专科学校、职
• 宋元明清:中央官学和地方 官学的继续发展;书院的发展 (南宋:白鹿洞书院、岳麓书 院、丽泽书院与象山书院 ); 蒙学的发展。
古代学校的发展
• 外国古代学校的发展
• 古希腊教育:通常以斯巴达和雅典 教育为代表。斯巴达的学校与军事 机构融为一体。雅典把教育视为培 养城邦合格公民的有效工具,开设 的学校有文法学校、音乐学校(也 称琴弦学校)、体操学校、修辞学 校以及哲学家的学园。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充分挖掘中等专业学校潜力,并有计划地把部分普通高中 改为职业中学或增设职业班。
第三,改革中等专业学校,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招生, 逐步形成从初级到高级,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
评价:分支型学制既有单轨学制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又有双轨 学制中学术性一轨的高水平,同时也能较好地解决中等教育 面临地升学与就业的矛盾,比单轨学制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 现代学制发展趋势是传统的双轨制在向单轨制发展,更多国 据
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但是,制定 学制不能凭主观意志,因为任何一种学制,都要受一定社会 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状况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义 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2.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深化充实着教学内容,带来教学手段的 现代化。(电化教学、多媒体、网络教育、远程教育)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必须满足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举例说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劳动 力并不需要经过学校培养。学校为统治阶级所垄断,限于狭 小的范围,类型单一。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学校都没有严格 的大、中、小学之分,更没有幼儿园。
(二)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是指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 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强调普及性、强制性、公共性,它的实施和 发展是人口素质提高的必然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程度的最基 本标志之一。义务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教育,普及教育必须走义务教育之路。 实现义务教育才能达到教育的普及,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推进社会的 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义务教育。 长远来看,适当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不仅是经济由“汗水经济”向“智力经济” 转型的现实要求,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各阶层能够实现充分流动、推进社会 公平的最合理途径。 从当下的现实而言,我们也需要通过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延缓农村人口进 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从而缓解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恶化的就业形势。 一个国家能走多远,首先决定于它的教育能走多远。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从而奠定社会进步的基础,是政府的一种责任和努力的方向。在这一点上, 我们应该及早地实现,不能退却,更不能犹疑。
6.第六章 教育制度(2.4)
第六章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其基本组成部分,处于核心地位。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当代学制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借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学制改革经验,进一步开展现行学制的改革实验。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概念(一)教育制度汉语中,“制度”一词有两种意思:一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规程办事的规则,如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等;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体系,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
英语中,表示“制度”的词有两个:一个是system,另一个是institution。
system有“系统”、“体系”、“制度”、“体制”等含义。
institution有“建立”、“制定”、“设立”、“制度”、“惯例”、“风俗”以及“公共机构”等含义。
因此,无论是从汉语还是从英语来看,“制度”一词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或组织的系统;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一个机构或组织系统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系统,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套明确的、具有约束力的运行和协调规则。
这套规则为系统的每个要素所理解和遵守。
反过来说,一定的制度或规则总是以一定的机构或组织系统为对象,起到制约和协调机构或组织之间及其内部的各种关系的作用。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亦即教育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教育体系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有机构成的总体。
就教育体系而言,教育制度不仅包括各种施教机构与组织,而且包括各种教育管理机构与组织。
施教机构与组织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
其中,学校教育机构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的主体,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代表。
教育政策与法规 第六章 教育基本制度
主
体
篇
第六章
教育基本制度
学习目标
1. 了解我国现行教育基本制度体系、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 以及相关规定 2. 学习义务教育的性质、学制、对象及权利等相关内容 3. 了解义务教育过程中国家、学校、家庭及社会的义务
6.1 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前教育制度
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进行的教育,其教育对象为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 儿。进行学前教育的教育机构有幼儿园、学前班等。幼儿园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 则,对幼儿实施初步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面 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高等教育制度
(四) 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课 堂讨论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腐败事件频发,试讨论该从哪些方面做出改变,才能减少此类事 件的发生。
6.2 义务教育制度
一、义务教育的性质
(一) 强制性 法律强制国家、社会、学校及家庭依法保障和监督义务教育的实施 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 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高等学校的设立
1. 设立高等学校的基本原则 2.案例
“送教上门”圆贫困残疾儿童上学梦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在教育扶贫中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接
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积极组织老师定期到残疾儿童家中开展送教上门工作,让适龄 残疾儿童在家中实现求知梦想。
“1、2、3、4、5、6……”15岁的小娟(化名)正在认真地跟着送教老师学习,看 似简单的数字,她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小娟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她自己也 患有智力障碍,无法到学校里学习。一直以来,马路镇马路中学的老师们都利用空 闲时间到小娟的家里送教。校长许家武表示,之前小娟连简单数字都不会写,经过 老师们两年来不间断地送教上门,现在她已经会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了,看到她的点 滴进步老师们感到很欣慰。
教育学第六章教案
单轨制后来被许多国家所采用,因为它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
(三)分支型学制
前苏联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一)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直到20世纪初,西欧双轨制,一轨只有小学,一轨则只有中学和大学。后来,随着义务教育的上延,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实施,双轨制从小学开始向上与中等教育衔接。这样,西欧的双轨制开始向分支型转变,即小学、初中单轨、其后多轨。
(九)研究生教育机构
19世纪初在德国产生了现代学位(哲学博士)之后,又产生了现代研究生教育机构。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研究生教育在各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到了20世纪,研究生教育机构已成了不少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20世纪中期以来,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的国家的研究生以高于本科生增长速度的2-4倍增长。
第二节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演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学制未及实施,
到1904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其突出特点是教育年限长,总共26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3-3
分支学制
出现最晚,20世纪初,代表国家;二战前日本、苏联 以及中国为代表。 含义: 既有单轨制又有双轨制的学制,即前端是单轨, 后段分叉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 特点: 既有上下级学校的衔接又有职业学校和普通学 校的衔接;没有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一的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等,教学不灵活,地方课程不发展。
2015-3-3
“制”:节制、限制; “度”:尺度、标准; 制度是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 任何一种教育,都要根据一定的教育思 想建立起一套实践体系,其核心就是教 育制度。
2015-3-3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2015-3-3
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学制的历史演变与学制改革 二、普及义务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 三、学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2015-3-3
一、我国学制的历史演变与学制改发
(一)旧中国的学制
壬寅学制: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 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 虽然该学制未能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癸卯学制: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 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个 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 的残余,它的突出特点是学习年限长,总共21年.该学制是中国 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2015-3-3
双轨制
分支型
单轨制
四、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一)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二)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四)高等教育结构层次化,类型多样化
(五)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思想迅速发展
2015-3-3
(一)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2015-3-3
双轨学制
双轨制: 出现最早,18世纪出现,19世纪定型;代表国家:二战前 的德、法、英等欧洲国家。 含义: 一是为上层社会服务的有优良的师资与设备条件的教育 体系: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家庭教育。 二是为下层劳动阶级服务的办学条件较差的教育体系: 中学(含职业中学)、小学。 特点: 两轨平行并列、互不衔接和沟通、阶级对立显著 随着特权阶层的削弱,学术性一轨已逐渐向劳动人民子女 开放,但学费昂贵。 学术性一轨的学术水平较高,像牛津、剑桥大学等就培养出许 2015-3-3 多杰出的人才。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人的智力发展的假说 (一千多名被试儿童跟踪实验研究)
认为如果以十七岁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的话, 那么儿童长到四岁时,智力就能发展到50%,到八岁时发展 到80%,剩下的20%是在八至十七岁时获得的。 心理学研究为早期教育提供了依据。
2015-3-3
(二)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015-3-3
义务教育年限长短成为一国教育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
(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因而对职业教育的科 学文化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已 有移向高中后的的明显趋势。(高等职业教育) 美国高中的职业科缩小而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的比重在加大。 日本相当于短期大学的“专门学校”远远超过相当于高中 程度的“专修学校”。
2015-3-3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 指示》,提出了 “三结合六并举”的具体原则。
三结合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六并举是: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办学并举,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 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 教育与不免费教育并举。 《指示》明确规定全国将有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 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双轨学制
单轨学制 分支学制
分类 按教育程度分: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按教育类型分:普通教育、专业教育 按教育的时间分:全日制、半日制、业余教育
按主要教育手段和场所分:面授、函授、巡回、广播、电视等
按主办单位分:国家办、地方办、企事业办、私人办
按教育对象分:学龄期教育、成人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0~1982年世界教育统计概述》 在199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都规定儿童入学年龄在 五至七岁之间,规定为七岁的占66.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报告,世界各个国家的义务教 育年限情况是: 英国11年,意大利8年,法国10年,西德12年,美国11年, 日本9年,苏联10年,巴西8年,中国9年,印度8年,伊朗、 土耳其、越南、孟加拉为5年。 1998年的《世界教育报告》则显示:在有数据可查的171 个国家中,义务教育的平均年限为8年,非洲的平均年限已达 7.2年,北美、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年限为10-12年。
2015-3-3
4.1993年的学制改革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印发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确定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 “两基”、“两全”、“两重”。 (2)调整教育结构 确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 类型。 (3)改革办学体制 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4)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实行国家任务计划与调节性计划相结合,并逐步实行 收费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 “自主择业”的制度。
高级层次指大学的研究生院,设置硕士、博士学位课程, 分别攻读三年或两年,授予学位,培养科学研究的高级人才。
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
2015-3-3
(五)终身教育思想迅速发展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 把终身教育作为全部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学会生存》一书, 使终身教育思想广泛传播。 日本进行教育体制的第三次改革,明确宣布以终身教 育为前景,规定中小学教育要成为“终身教育的基础”, 瑞士、法国等国家以立法形式贯彻终身教育思想。
单轨学制
出现于19世纪后半期,以美国为代表,后被许多 国家采用。 含义: 在双轨制的劳动阶级举办的普及性的中小学 教育体系迅速发展起来的单一学制。 特点: 一个起点、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如“六 三三”、“六六”、“四四四”等分段制。 有利于教育逐级普及,适应现代科技和生 产,阶级差别小;但教育参差不齐,质量不一。
2015-3-3
(四)高等教育结构层次化,类型多样化
初级层次是学习时间为二至三年的初级学院,美国叫社 区学院,日本叫短期大学,联邦德国叫高等专科学校。这类 学校学制短,教育投资少,发展快,职业性强。 中级层次是学习时间为四至五年的综合大学及文、理、 工、商、医等各种学院,是高等学校的基本部分。这类学校 保持学术上严格要求,培养科技与学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保障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措施 1、着重解决经费问题和师资问题 2、推行义务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因地 制宜的方针,不搞一刀切 3、加强和完善义务教育的行政执法
2015-3-3
3.1985年的学制改革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
(1)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 的自主权。 (4)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基础教育权属于地方。 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一、教育制度概述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2015-3-3
一、教育制度概述
1、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 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 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 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 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 规则、条例等。 特点: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2015-3-3
(1)幼儿教育: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的为幼儿园,招收3至7周岁的儿 童。
(2)初等教育: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小学,修业年限为5年,入 学年龄以7岁为标准。对失学青年和成年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 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 (3)中等教育:中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工农速成中学修业年限为3— 4年。业余中学分初、高两级,修业年限为3—4年。中等专业学校修业 年限为2—4年。 (4)高等教育:大学、专门学院修业年限为3—5年。专科学校修业年 限为2—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附设的研究部,修业年限为2年以上。 (5)各级政治学校和训练班:这个学制继承了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 还借鉴了苏联学制的经验。它体现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方针,体现了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相结合 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个火堆的故事
严寒的冬天。 有一群人在烤火。 “天这么冷,我绝不能离开火”。所有 人都这样想。于是无人去添柴。 不久火熄灭了,这群人被冻死。
2015-3-3
又有一群人在烤火。 “如果大家都只烤火而不添柴,这火迟 早要熄灭的”。所有人都这样想,于是 大家都去捡柴。 可这火不久也熄灭了。因为大家只顾捡 柴,没有烤火,都被陆续冻死在路上, 火也因无柴而熄灭。
2015-3-3
又有一群人在烤火。 这群人既没有全部去捡柴,也没有全部 来烤火,而是制订了轮流烤火捡柴的制 度:一半人捡柴,一半人烤火。于是人 人都去捡柴,人人也有机会烤火。 这样生命和大火都延续到了第二年春天。
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