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政区划名称

合集下载

历代行政区划

历代行政区划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普遍置县,且从边远之地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普遍置县, 发展到内地。战国时期, 发展到内地。战国时期,县已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 政区划单位。 政区划单位。 保留着分封制的残痕 春秋战国时期的县 县的规模相差悬殊
2、郡的出现 春秋时代仅见的郡名两例: 春秋时代仅见的郡名两例: 鲁僖公九年( 651年),晋国公子夷吾对秦公 鲁僖公九年(前651年),晋国公子夷吾对秦公 子挚讲, 君实有郡县” ——《国语·晋语》 子挚讲,“君实有郡县”。 ——《国语·晋语》 鲁哀公二年(前493年),赵简子曰:“克敌者, 赵简子曰: 克敌者, 鲁哀公二年( 493年),赵简子曰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 战国时各国已普遍置郡,且多置于各国的边远地区。 战国时各国已普遍置郡,且多置于各国的边远地区。
(1895年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 1895年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 年马关条约
民国“九一八” 民国“九一八”事变以前的地方行政区划 北洋政府:设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等特别区域 北洋政府:设热河、察哈尔、绥远、 国民党政府:把以上特别区域和宁夏、青海建为6 国民党政府:把以上特别区域和宁夏、青海建为6个 省 28个省加西藏 个省加西藏、 28个省加西藏、外蒙古
四、行省时代
行省在元代的形成 行省的形成:元朝消灭南宋后,省正式成为元朝最 行省的形成:元朝消灭南宋后, 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到元朝中叶, 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到元朝中叶,分全国为一个中 书省直辖区和十个行中书省 。
2、明代的直隶和布政使司
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明太祖厉行中央 专制集权主义 改中书省直辖区为直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第三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自治区分为自治州、 自治县、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 自治州分为县、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 县、市。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第三十一条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 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以法律规定。 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以下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简表:
1. 封地制度时期(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 封国:例如齐、楚、秦等国家,由君主封建贵族拥有。

- 郡县:郡是封国下设的行政区域,县是郡下设的行政区域。

2. 县制度时期(秦汉至五代十国时期)
- 郡、县制度:以县为基层行政单位,多以县为界进行行政区划。

3. 府制度时期(唐宋至元朝)
- 府:相当于地级行政单位,设在重要城市,代表中央政权。

- 州:设在府下,相当于州级行政单位,辖若干县。

- 县:基层行政单位。

4. 省制度时期(明朝至清朝)
- 省:较大的行政区域,下设府州县。

- 府、州、县:类似于府制度时期。

请注意,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朝代有所变
化,上述简表仅提供了一个概览,具体情况可能因时代而异。

必背五 古代文化常识

必背五 古代文化常识

必背五古代文化常识(一)官制1.中央官制(1)三公九卿制(秦汉两朝)(2)三省六部制(隋至清末)2.地方官制(1)郡: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当时郡比县小。

秦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在全国置三十六郡,郡比县大。

自东汉起,郡成为州的下级行政单位,介于州、县之间。

隋朝废郡,以县直隶于州。

(2)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

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

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具有监察区性质,其长官称为道员或道台。

(3)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太守。

(4)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普遍设置,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二)军事1.兵符:古代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

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为虎形,称“虎符”。

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处,左半交给统帅。

去军中传达王命或调发军队时,必须两半验合后,方能生效。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

后世还有麟符、鱼符、兔符、龟符等。

2.三军:春秋时期,大国多设三军,如晋设中军、上军、下军,以中军之将为三军统帅;楚设中军、左军、右军,以中军为主力。

后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代替。

到了唐宋时期,基本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

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侦察、抢占据点及应付小规模战斗等任务;中军是统帅率领的大军,负责摧毁敌方的武装力量、占领城池等任务,是三军的主力部队;后军负责全军的掩护、警戒及后勤保障等任务。

3.羽林:西汉武帝时选拔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之良家子守卫建章宫,初称为“建章营骑”,后改称“羽林骑”,其意为“如羽之疾,如林之多”。

隶属光禄勋,为皇帝之护卫。

东汉以后,历代禁卫军亦常有羽林之名。

4.军户:指世代从军、充当军差的人户。

东晋、南北朝时,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属于军府,称为军户。

中国古代地域划分

中国古代地域划分

中国古代地域划分
中国古代地域划分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政治体系下,中国的地域划分发生了多次变化。

在这里,我将为您提供一些常见的地域划分方式及其背景。

1. 九州划分
九州划分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地域划分之一,它将中国的土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分别为:东北之地、北方之地、西北之地、中央之地、东南之地、南方之地、西南之地、荒服之地和海外之地。

这种划分方式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后来被汉代地理学家扩展并用于地图划分。

2. 行政区划
在中国古代各朝代中,行政区划也是一种常见的地域划分方式。

不同的朝代,其行政区划也有所不同。

例如,唐朝时期的行政区划包括州、县、乡、里等单位,而宋朝时期则新增了路、府等单位。

3. 地理学划分
地理学划分是基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原理,对地域进行的划分方式。

常见的
地理学划分包括:黄土高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南山地、东北平原等。

4. 文化地理划分
文化地理划分是基于民族、语言、宗教、传统等文化因素划分地域的方式。

例如,中国的文化地理可以划分为华北文化、华南文化、西南文化、东北文化等。

总之,中国古代的地域划分方式有多种,其中每种划分方式都有其背景和历史渊源。

每一种划分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地理、政治、文化等特征,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三)分封制( )
分封制、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 「封建」,所谓分封,即周天子将王畿以 外的地和民,分别授给同姓子弟、异姓亲 戚及所谓先圣后裔,让他们建立封国,拱 卫周室。《左传》:“天子建国,诸侯建 家”,在西周版图之中就形成了天下—— 国——家三个基本的地域层次,这就是 《大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地理背景。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统治,行使行政权力, 管理居民而划分的区域。按地域划分居民是 国家的特征之一。我国古代自国家形成以后, 就把领土划分为若干政区,采取某种组织形式 对这些政区进行统治,管理。
行政区划的四要素
(一)层次 (二)幅员 (三)边界 (四)行政中心
一、先秦的行政区划
(一)九州说
高帝六年(201BC),铲除异性王,代之异同姓王。经12年完成这一 任务,分封同姓十王国,集中于东部,可以“自置吏”,“得敛赋”掌握财 权、政权、军权。又分萧何、张良等100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侯国 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
(道、邑、侯国)
汉 初 封 国
州制的产生
由于对内削蕃,对外拓地,汉朝郡(国)数 逐渐增多,到汉武帝时多达109个。中央政府直 接管理这样多的郡国比较困难。于是,元封五年 (前106),汉武帝将京畿及附近各郡以外的郡 国分为13个区域,称为部,除朔方、交趾外,其 余11部采用《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所列 之州名,俗称十三州。每部置刺史一人,监察吏 治与地方豪强。征和四年(前89)又在京畿及附 近七郡置司隶校尉,称司隶校尉部,于是全国共 为十四部:司隶、豫、冀、幽、并、凉、徐、兖
(1)都督府 ,设于国内要地。都督“掌督诸州兵马、甲 械、城隍、镇戍、粮廪,总判府事”。
(2)都护府,设于沿边诸少数民族地区。都护之制,本 源于西汉,唐从贞观年间陆续设置的都护府主要有六个:安 西、北庭、单于、安北、安东、安南。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2.演变特点:(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

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

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

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

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

“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

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古代的县、郡、国、州、军、路有何区别?

古代的县、郡、国、州、军、路有何区别?

古代的县、郡、国、州、军、路有何区别?“县”在秦以前大于郡,算是一级行政单位,但在秦和以后的朝代算二、三级行政单位。

“郡”在秦以前小于县,算是二级行政单位,但只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些朝代存在,并主要为二级行政单位。

“州”在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一级行政单位,但在唐、宋、元、明、清为二、三级行政单位。

“路”在宋、金两朝为一级行政单位,在后面的元朝为三级行政单位。

“军”在宋、唐两朝为二级行政单位。

在宋朝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在唐朝于设兵戍守之地,设置“军”、“守捉”、“镇”、“戍”等。

“国”主要有三意1、分封国,无国号。

①西周分封的诸侯国。

爵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如春秋列国、战国诸侯国、汉初七国。

经春秋兼并到了战国,大诸侯们纷纷僭越称王,也称国。

此外,汉初封给异姓王的国,不少占有多郡之地。

此类特点:天子、皇帝任命,封地有大有小,权利大,世袭制。

②大小似郡的分封诸王“国”,仅占一郡之地,属于郡一级的行政单位,有时也称藩国、诸王称藩王。

此类“国”在古代经常作为地名或人的郡望。

如晋朝的琅琊国、东海国、清河国、濮阳国、谯国、吴国。

汉朝的同姓诸侯国,削藩后渐同郡制,中央高度集权。

晋朝在诸王“国”设置内史执掌太守之任。

魏晋南北朝也多有沿袭。

特点:皇帝任命但中央集权,封地同郡,权利小,也是世袭制。

2、分封王,建国号。

三国时期的魏国、蜀国、吴国,后来各自称帝互不藩属,建有“国号”,各具独立地内政外交。

这类“国”可能还存在分封诸王的“国”(藩国),如三国时期魏国封给曹植的陈国。

3、自己称王,略似战国,或建国号。

晋十六国时期依照春秋诸侯国故例,自称王的国,但又不是严格意义的世袭分封国,如燕国(史称前燕国)。

特点:与当时的郡制封国大不同,自行称王,势力很大,地域或小或大甚至占据几个州刺史部,世袭制。

周代县大于郡,秦以后县属于郡。

郡,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也。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节选自《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萌芽时期这个时期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即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止。

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在原始社会,人们按氏族、部落进行生产和生活,根本不需要行政区划,也没有地域区划的概念,正如《礼记·礼运》篇所述,那时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逐步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形成了国家.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有效地控制被统治阶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于是产生了形成各种各样行政区划的可能性。

但是,并不是产生国家的同时也必然出现行政区划。

夏、商两代和西周,都还没有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当时也不可能对整个国家进行全面的行政区划,无论是“方国”,还是“诸侯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与夏、商、周王朝之间都只是松散的臣属关系。

春秋以后,县、郡的出现才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州服制说在本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夏、商、西周王朝存在着“十二州”、“九州"、“五服”等行政区划.最典型的如《汉书·地理志序》所云:“昔在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

……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

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即说黄帝时已有州制,尧因洪水之灾,分中国为十二州,禹治水后更改为九州,以后又把中国分为五服.实际上,所谓夏、商、周代的“十二州”、“九州"、“五服”之说都仅是种种传说而已。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十二州说它是传说中的尧舜氏族社会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起于《尚书·尧典》的“肇十有二州”.西汉学者谷永(前?—前4年)最先把“肇十有二州”解释为“尧遭洪水,天下分绝十二州”。

古代的三级行政区划

古代的三级行政区划

古代的三级行政区划
古代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
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种行政区划制度由三个级别构成,
分别是州、县和乡,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职责和权限。

州级是三级行政区划制度的最高级别,通常也被称为道、府或郡。

州级在古代的政治体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领导着一整个
地区的经济、军事、文化、法律等各方面的事务。

在九品中正制中,
州级官员居于第三品,是九品中属于官职较高的。

几乎每一个州都设
有州府,同时还设有州学、州治、州 market、粮仓等重要机构和设施。

县级是中级行政区划,通常也被称为县、旗或区。

县级机构是州
政府下属的行政机构,主要负责当地的行政管理、刑事审判、税收征收、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县级部门的人员在九品中正制中居于第六品,并且拥有权威地位,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乡级是基层行政区划,通常也被称为镇、乡或村。

乡级机构负责
田地的管理、架桥铺路、房屋建筑、卫生保健、教育等。

在古代乡级
机构一般由乡官领导和管理,他们在管理当地村庄和乡镇方面发挥着
重要作用。

作为三级行政区划当中唯一一个直接与人民接触的机构,
乡级机构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总之,古代三级行政区划制度为我们现代制度制定提供了很多启示,中国古代的行政制度的高效性和管理能力令人钦佩。

同时,这种
行政区划制度在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
们应该从古代制度中学习经验,在现代的行政管理当中不断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2、演变特点:(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

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

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与人口变化不断调整。

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与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与文化区的吻合。

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与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与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

“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与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

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与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就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就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古代的行政区划和地理命名

古代的行政区划和地理命名

古代的行政区划和地理命名古代行政区划和地理命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行政区划和地理命名的历史,掌握这些历史知识能够对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古代行政区划和地理命名的演变过程和历史背景。

一、古代行政区划古代行政区划是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确立行政编制的一种制度。

古代行政区划在实践中主要是根据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来划分,其演进经历了从大到小、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历程。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领土划分比较原始,不同国家的划分标准也不相同。

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的秦朝推行郡县制,首创中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制度,划分为三级:郡、县、乡。

这一行政区划制度被后来的王朝沿用了一千多年,成为中国传统行政区划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行政区划又经历了不少变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明朝时期。

明朝时,地方疆域、行政区划的变化是非常频繁和复杂的,使得寻找官道、迁移人口以及测量土地都变得异常困难。

为此,明朝中期开始逐渐转向用亩地来划分土地面积,这也是中国现代土地政策的基础。

最后,在清朝时期逐渐实行“省县制”,并因此形成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

二、古代地理命名古代地理命名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对地名的命名。

地名是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它记录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也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政治经济情况。

古代中国的地名,大多数都保留了历史文化、传说故事、神话传说等元素,成为了中国地理命名的一个独特特色。

在古代,地名的起源多数是由出土文物、古代史书、官方记录和民间口口相传等等来源。

中国的地名具有非常多的种类,如高山、河流、湖泊、悬崖、洞穴等等。

其中海洋地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早在汉代,海洋地名已经比较完整地记载在了历史著作《山海经》中。

在唐代之后,海上丝绸之路也趋于成熟,因此对于海洋地名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除此之外,古代地理命名还有另一大特色,那就是地名的多样性和区域性。

由于古代中国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地名多数保留了当地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制度

中国古代制度

六中国古代制度㈠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体包括:行政、官职、称号、法律、军事制度等1、行政区划制度夏商九州:《尚书.禹贡》载: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杨、荆、豫、梁、雍”九州西周封建制(分封制):周天子把新征服的地区和人民,分给自己的弟子、亲戚、功臣,从前部落首长的后代,由他们去建立诸侯国。

春秋十二诸侯:鲁、齐、晋、楚、秦、宋、卫、陈、蔡、曹、郑、燕。

后又兴起吴、越等。

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秦郡县制:国家由中央、郡、县三级机构组成行政机构,分天下36郡。

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由此,县作为基层政权一直未变。

汉:州、郡、县唐:道、郡、县宋:路、郡、县元:设“省”。

(从此,有了“省”的名称)明清:省、府、县。

(延续至今)2、职官制度(1)中央官职先秦:由于实行分封制,家天下,因此各诸侯国没有统一的官制秦代:建立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以后各代继承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考核、任命、升迁、罢免等官职制度。

三公(中央最高级官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

九卿(三公之下)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

(隋)设立三省六部制三省:尚书、门下、内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户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礼部:掌管学校,科举,国家的祭礼兵部:掌管全国军政刑部:掌管刑法,狱讼工部:掌管工程,屯田,水利(唐)沿用三省六部制。

李世民正式定名六部,至清代未变。

(清)沿用三省六部制。

(2)其他中央官职:史官:掌管国家图书典籍。

古代行政区划名称分类

古代行政区划名称分类

古代行政区划名称分类一、皇城皇城是古代行政区划中最高级别的地方,是君主的居住地和政府机构所在地。

在古代中国,皇城通常位于都城的中心,是权力的象征。

皇城内部划分有宫殿、庙宇、行宫等各种建筑,为国家政务和皇室活动提供了场所。

二、都城都城是指古代国家的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都城通常设有行宫、官署、市场等机构,是君主和政府处理国家事务的地方。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都城,如北京的紫禁城、南京的紫金山等。

三、州县州县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中级单位,负责辖区内的行政管理和司法事务。

州县下设有衙门和县学等机构,负责处理人民的诉讼案件、管理土地和征收赋税等事务。

在中国历史上,州县设有许多,如洛阳、长安等。

四、乡镇乡镇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基层单位,负责辖区内的日常管理和社会事务。

乡镇下设有乡官和村官等机构,负责组织农田水利、征收租税和组织军事等事务。

在中国历史上,乡镇是农业社会中最基本的行政单位。

五、村落村落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最小单位,是农民的居住地和生产中心。

村落通常由若干户人家组成,有村长和村民委员会等机构,负责管理村内事务和协调村民的利益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村落是农业社会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六、府邸府邸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特殊单位,一般是指高级官员的住所和办公地。

府邸通常设有府治和府衙等机构,负责管理辖区内的政务和司法事务。

在中国历史上,府邸是地方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衙门衙门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行政机构,负责处理辖区内的政务和司法事务。

衙门通常设有知府和各种官员,负责管理行政区域的治安、征收赋税和审判案件等事务。

在中国历史上,衙门是地方政府的代表。

八、官署官署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政府机构,负责管理辖区内的行政和经济事务。

官署通常设有官员和吏员等人员,负责处理政务、征收赋税和管理土地等事务。

在中国历史上,官署是地方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市镇市镇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商业和居住中心,负责辖区内的商业和市政事务。

古代行政区划

古代行政区划

古代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历史也十分悠久。

大家平时会关注古代行政区划吗?关于古代行政区划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行政区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代行政区划基本概念节选自《中国古代文化史》第八章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

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的条件、政治经济的状况、民族和人口的分布、历史的传统以及军事的需要,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

世界各国的行政区划的级次和名称是互不相同的。

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中国现阶段的行政区划主要是,在中央政府之下实行省、县两级制;美国主要是州(Prefecture)、县(County)或市(City);苏联主要是州(ОбласТъ)、区(PaЙОH);法国主要是省(Province)、区或县(District);英国主要是郡(Shire)、县(County)。

即使在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的级次和名称也不是一定相同的,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沿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古代行政区划萌芽时期这个时期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即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止。

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

在原始社会,人们按氏族、部落进行生产和生活,根本不需要行政区划,也没有地域区划的概念,正如《礼记·礼运》篇所述,那时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逐步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形成了国家。

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有效地控制被统治阶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于是产生了形成各种各样行政区划的可能性。

古代的三级行政区划

古代的三级行政区划

古代的三级行政区划1. 引言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完善的系统,包括了多级行政区划。

其中,三级行政区划是指在古代中国的行政管理中,分为三个层次的地方行政单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古代的三级行政区划。

2. 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古代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朝代都有不同的行政区划体系,但是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级行政区划。

这三个层次分别是:州、县和乡。

2.1 州州是古代中国最高级别的地方行政单位,相当于今天的省或者自治区。

每个州都由一位官员负责管理,这位官员通常被称为“州牧”或者“州长”。

州下辖若干个县,并负责管理该州内的各种事务,如军事、财务、法律等。

2.2 县县是古代中国第二级别的地方行政单位,相当于今天的市或者县。

每个县都由一位官员负责管理,这位官员通常被称为“知县”或者“县令”。

县下辖若干个乡,并负责管理该县内的各种事务,如土地分配、税收征收等。

2.3 乡乡是古代中国最低级别的地方行政单位,相当于今天的乡镇或者街道办事处。

每个乡都由一位官员负责管理,这位官员通常被称为“乡长”或者“村长”。

乡下辖若干个村,并负责管理该乡内的各种事务,如农业生产、社会治安等。

3. 古代三级行政区划的特点古代的三级行政区划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3.1 上下级关系三级行政区划之间存在明确的上下级关系。

州是最高级别,县是中级别,乡是最低级别。

上一级行政单位对下一级行政单位有监督和管理职责。

3.2 管理范围不同层次的行政单位负责不同范围的事务管理。

州负责对整个州范围内的事务进行管理;县负责对本县范围内的事务进行管理;乡负责对本乡范围内的事务进行管理。

3.3 官员任命每个行政单位都有一位官员负责管理,这些官员通常是由上级政府任命的。

州牧、知县和乡长都是在中央政府或者上级政府的任命下担任职务。

3.4 民众参与古代三级行政区划体系中,民众也有一定程度的参与。

乡、村居民可以通过选举产生乡长或者村长,参与乡村事务的管理。

4. 古代三级行政区划的意义古代三级行政区划体系在古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范阳

范阳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复置范阳县(涿州)。同年以范阳郡改置范阳国(涿州),封宣帝弟子绥为王。 永 嘉五年(311年),范阳王司马黎于长安遇害,无嗣国除,幽州府迁往北京蓟县。
北齐武定年间,范阳郡领县七:涿,固安,范阳(今涞水),苌乡,方城,容城,遒。
隋开皇元年(581年)废范阳郡,范阳县改为遒县。于旧遒县置范阳县(今涞水)。
沿革建制秦王嬴政二十Fra bibliotek年(公元前226年)初设范阳县,因在范水之北而得名,辖区大约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境内。
汉承秦制仍为范阳县,王莽新朝更原范阳(今定兴)名为顺阴。东汉无范阳。
三国魏黄初5年(公元224年)置范阳国,黄初7年(226年)涿郡(今河北涿州,范阳两字开始与涿州结合) 改名为范阳郡,辖今北京昌平区、房山区及河北涿州一带。东西两汉及晋以后幽州治于北京蓟县,而北魏时幽州 州府位于幽州范阳郡涿县(今涿州市)。
具体涿州地区历史人文文化、自然情况等可查看涿州。
谢谢观看
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初设范阳县,因在范水之北而得名,辖区大约在今河北保定附近。三国 魏黄初七年起,所谓“范阳”则指涿州范阳县,始为涿州或涿郡或范阳郡或幽州之治所,核心区域在今涿州市。
唐朝改幽州为范阳郡,故后世时将范阳郡与幽州(曾治于涿州,主要为今北京)通用,范阳节度使辖区范围 最大扩展为河北北部、天津、北京至辽宁、朝鲜等地,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即是依托范阳 地处古督亢沃土、幽燕膏腴之地为后盾而起兵,动荡了大唐盛世。
文化渊源
古范阳地处幽燕沃壤,督亢膏腴之地,自史前既有先民活动遗迹,相传涿州城始于炎黄涿鹿之战(涿州), 因督亢之地土壤肥沃,又是京南重地,邦畿千里,故自古经济发达,又因经济繁荣而有历史底蕴深厚,拥有卢氏 文化、禅宗文化、郦学文化、桃园结义三国之源文化、邵雍易学理学哲学文化等等灿烂的文明,拥有两位开国皇 帝,众数文人武将,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绕不开的华北重要城市,历史悠久的京畿重地,涿州更是御赐“日边冲 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行政区划名称
1.古代地区名
【西河】秦晋之间的一段黄河。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

”《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如,《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如,《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如,《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

如,《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再如,《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如,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如,《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如,《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如,《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

如,《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

”(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如《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

”《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朔气”指
北方的风。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朔风”指北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如,《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如,《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如,《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

又叫“两京”。

2.古代政区名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如,《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神州】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

”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参见“海内”条。

指天下、全国。

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如,《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如,《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

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如《张衡传》:“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