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新编笔记2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宋元明清哲学(周敦颐和二程)【圣才出品】
第2章周敦颐和二程一、北宋时期道学的产生1.道学的产生北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剧,统治者为了加强封建统治,更加注重思想文化的专制。
为调整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一套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新思想体系逐步建立,这即“道学”,也称“理学”。
2.道学的理论特点道学是以反对佛老的姿态出现的,它一方面指责佛老的虚无主义,认为它破坏了封建的伦理秩序;另一方面又从佛教与道家思想那里吸取许多哲学观点,作为丰富自己哲学体系的养料。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学思想体系是儒家思想和佛教与道家、道教思想的一种融合。
道学也是对先秦儒家孔子孟子一派学说的新发展,不断发展成为后期封建制发展时期影响最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哲学。
二、周敦颐的太极动静说1.太极图说周敦颐代表著作是他的《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认为,宇宙的最初阶段是“无极而太极”,“无极”指无形无象的最高实体,“太极”指最大的统一体。
“太极”动起来,就生出“阳”来,动到极点就静下来,静下来就生出“阴”来;静到极点又动,一动一静,互为根本,分化出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互作用,就生成五行和万物。
这是周敦颐提出的关于宇宙形成过程的理论。
2.“诚”在人性和道德问题上,周敦颐发挥了《中庸》的观点,认为人有一种超然的本性,叫作“诚”,“诚”是从阳气得来的,是绝对至善的,是一切道德的根源。
他认为“诚”是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仁、义、礼、智、信只是诚的表现而已。
3.“主静”说周敦颐提出了“主静”学说作为修养方法。
他解释“主静”说:“无欲故静。
”“静”就是安定、安宁。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的干扰。
他认为,人能“无欲”,仁义道德的“本性”也就充分发挥出来了,这就是他所说的“诚”的境界。
4.评价周敦颐用其自然观的观点来论证当时的价值体系是合理的,必然的,他把仁义说看作阴阳二气化生万物的体现,认为“圣人”以“仁义”教化万民,是符合“天道”。
周敦颐还利用了他的阴阳学说论证了整个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合理性,认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等关系是依据阴阳二气的关系安排的,所以这些秩序是自然的,必然的。
最新《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达文 郭齐勇资料
第一编第一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在孔子看来,周礼是夏商周“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国家与社会管理的典范,人们只有奉行周礼,才能得以成就有教养的君子;国家只有按照周礼去做,才能得以永享太平。
由此,孔子创造性的提出“仁”的范畴,并借“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的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相联系,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把“德”与“治”相联系,阐发了自己的治国理念。
“命”——“仁”——“德”——“治”四者的特征联系,构成孔子哲学的基本进路。
第一节“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一、从“天”到“命”的观念变化天:1、指天帝,人们想象中的万物主宰着2、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说的世界的精神本原3、泛指物质的客观的自然命:一、天命:1、上天的意志和命令,能致命于人,决定命运2、自然的必要性3、先天自然的禀赋二、指凶吉祸福,寿夭贵贱等命运“命”、“天命”、不同于“时命”:“时命”是盲目的,“天命”却是有目的指向性的;“时命”构成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天命”却成为人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根源。
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承认的,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这是一种理智的态度,就是君子的态度,孔子称“不知命,不足以为君子也”,就是这个意思。
自己的主张(“道”)与“命”的关系?1、命对确当的主张没有同情感、认同感。
显见,它只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由时势、时运决定的“命”2、然而,孔子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暂时的,偶然的。
他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有终极支配意义的。
而且,暂时的、偶然的变化,刚好使人从中得到磨炼,因而,它还是成就人的,而非坑害人的。
3、“天道”即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也是“命”、“天命”。
二、“仁”的凸显与“仁学”体系从“爱人”角度看,孔子的“仁”有如下特征:其一是“仁”的情感性,爱作为一种价值信念,在孔子这被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其二是“仁”的普遍性,从爱父母兄弟到爱天下大众,“爱”的对象从近到远推升,仁获得普遍意义;其三是“仁”的群族本位性,个人生存的意义只有依托于特定的族群关系才可以实现。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圣才出品】
第2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其书《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战国前期。
一、以“道”为终极本源的宇宙论老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道”,他的整个思想系统均围绕着“道”而展开。
1.“道”作为概念的变迁(1)“道”的含义“道”的本义是指道路,后来被引申为规律或规范。
与天相应的称为“天道”,与人相关的称为“人道”。
(2)天道观的变革过程①受原始宗教的影响,“天道”含有占星术的成分,它影响甚至决定人世的吉凶祸福。
②随着人智的开启,天人交感说受到批评和怀疑,日月星辰的运行变成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天道”基本丧失了神秘的色彩,成为自然规律或价值信念的代名词。
(3)老子在天道观的变革过程中所作的贡献老子首次把“道”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哲学形上学范畴予以系统化的论证。
他所建立的以“道”为最高本源的宇宙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宇宙论。
2.以“道”为本源的宇宙论(1)道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天地万物均为“道”所生。
②“道”无形无象,不为任何事物所生,也不能为我们的感官所直接把握,“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③“道”有自己的实存性,即“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老子确信道真实存在着。
(2)“道”生万物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是由有名的天地所化生,天地又是由“道”所化生。
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是由“道”一层层地从无形质到有形质的落实、下贯而成的。
③“道”创生万物的历程完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其间既无意志,亦无目的,一切自然而然。
(3)老子宇宙论的评价老子为了凸显“道”的本始性,把“道”设置于混沌未分的气之前。
“道”不仅为有形、有质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还是一种有气之前的存在状态,因此,老子的宇宙论并没有彻底摆脱神秘主义的影迹。
二、“反者道之动”与经验世界的辩证展示老子认为“道”不仅是创生万物的本源,而且还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动力。
1.“反者道之动”揭示的生化规则(1)“道”运动的特征:反者道之动在老子看来,从“道”到万物的生化就意味着“道”的运动。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直接打印版)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直接打印版)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是由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聚集而来。
由浩然之气体现的理想高尚人格主要靠内心的培养,但同时也不排除外界的磨练。
五.孟子以仁心行仁政的治国理想1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由民惟邦本发展到民贵君轻这一思想传统,实质上仍表现着氏族贵族政权构架的基本特色,在这种权力架构下,君与臣、民的关系,还保持着一种互相依存的亲和性。
2.“得民得心”的王道学说民心的向背是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获取民心的基本原则是一切从民众的需要出发—“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把天意和民意看作是同一的,甚至把一个国家政权的正当性诉诸民意民心。
3.“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义与利涉及到一个国家管理者的价值观问题。
孟子一方面强调统治者要先义后利,另一方面对老百姓则须先利后义。
孟子把精神价值置于人生追求的首位,成为此后传统知识分子的基本信念。
4.“劳心劳力”的分工主张一方面指劳动分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指劳动成果交换的必要性。
功能的区分中还隐含着教养的区分。
由此孟子过分强调了精神追求的意义而鄙视平民的地位及其实利追求的社会历史价值。
5.孟子对现实政治的批判精神批判锋芒首先指向当时的暴政和暴君。
同时又指向各诸侯争霸而发动的战争。
还指向一批失去道德操守、专为暴君发动战争出谋划策的士人。
试题:名词解释1.四德:P2022.仁内义外3.万物皆备与我:P44《孟子.尽心上》4.先知先觉:P2725.《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系中国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本。
(西汉宣帝在位时,戴德、戴圣各自辑录有一个选本,分别被后人称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后者一般也简称《礼记》。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6.绝地天通:描述上古时所出现的一种神权垄断现象,通过这种宗教,结束了人人都有权和神相通的局面,原始宗教中民主平等意识逐步消亡,与此同时,形成王权。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道家思想的弘扬与庄子的精神追求)【圣才出品】
第5章道家思想的弘扬与庄子的精神追求一、《太一生水》所展现的宇宙生成过程1.道家思想的走向(1)一个是以个人生命为中心,关切的是自我、自由与本真,内在精神生命追求,以杨朱、庄周为代表。
(2)一是以社会政治为中心,最终落实而为君人南面之术,属外在事功建构,主要指稷下学派的一批人物。
2.“太一生水”说对老子宇宙论的展开(1)宇宙生成过程①“太一”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太一”最先产生出水。
②水生成后又反过来辅助“太一”,产生了天。
③天生成后反过来辅助太一,从而产生了地。
④天地形成之后,情况有所变化,被辅助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太一”,而是天地自身。
结果由天地的相互辅助,便一步步地生成了神明、阴阳、四时、寒热、湿燥,最后完成了一个岁时的周期。
(2)“太一”的内涵①“太一”是万物的本源(“母”)。
②“太一”也是万物运动变化所依据的准则或规律(“经”)。
(3)《太一生水》对本源与万物关系的看法深受老子的影响①《太一生水》认为“太一”生成水和万物之后,就内在于水和万物之中(“藏”),这正是老子“道生之,德畜之”所表达的意思。
②《太一生水》说“太一”“周而又始”,老子同样认为,“道”“周行不殆”。
③《太一生水》把“太一”称作“万物之母”,老子则说“道”“可以为天下母”。
④《太一生水》还沿袭了老子的“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功成而身不伤”“道亦其字也”等观念。
3.“太一生水”说与老子宇宙论的差别(1)《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更具体、更系统老子曾经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太一生水》对“太一”到万物之间各个生成环节有了细致的说明。
(2)《太一生水》提出“尚水”说老子讲“水”只是为了比喻道,《太一生水》则把“水”当成了宇宙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3)《太一生水》的宇宙论有一个术数的背景《太一生水》描述的是一种宇宙生成图式,但又和当时的一些技术性知识有关。
“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即是后来术数中“太一行九宫”的雏形。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直接打印版)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版)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绪论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
(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
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
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天下为公-权利财产私有化程度还不突出。
夏朝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
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
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
“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
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
“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
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
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
中国哲学史笔记完整版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
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
(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夏朝----“有夏服(受)天命”。
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1、奴隶主统治者—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2、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人文主义思潮墨子—提出“兼爱”“非命”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经济上,剥夺奴隶主政权,废除分封制度政治上,主张用暴力、战争推翻奴隶主的统治,忘了世卿制,提出以军功论爵位世界观上,注重客观实际,朴素的唯物主义(2)改良派—旧奴隶主转化的地主—孟子经济上,承认封建地主经济的合法性政治上,用“仁义”感化奴隶主,笼络劳动人民实现封建制过渡,反对暴力世界观上,片面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鼓吹主观唯心论的先验论和英雄史观。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与儒学的神学化)【圣才出品】
第2章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与儒学的神学化一、“天人相与”的神学体系1.董仲舒董仲舒(约公元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人。
西汉时期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因善治《公羊春秋》而成为经学博士。
武帝即位之初,董仲舒向武帝奉上“天人三策”,以“天人相与”的观点回答了汉武帝关于政权的正当性或合法性问题。
董仲舒致力于两汉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获得“汉代孔子”称号。
2.“天道阴阳”的宇宙秩序观(1)董仲舒思想的内容①自然观(哲学基础):“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
②社会观(理论重心):“天数毕也。
”(2)董仲舒思想的特点从“人”回归于“天”,以“天道”作为其全部理论出发点。
(3)董仲舒的“天道”观①“天”是至高无上的神灵,是有意志有人格的造物主。
人只有虔诚待天,才能得到天的赐福。
②构造了天意主宰下的以阴阳、四时、五行为骨架的宇宙秩序。
3.“人副天数”的天人感应论董仲舒从“为人者天”“人副天数”“同类相动”这三个环节的论述中,建立其“天人相与”“天人感应”的神学世界观。
(1)“为人者天”天既然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人当然也不在其外。
董仲舒在讨论论及天人关系认为“为人者天”即“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此人之所以上类天也。
”(2)“人副天数”“人副天数”即无论肉体或精神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
既是“为人者天”之论的必然结果,也是“天人相与”“天人感应”论的理论依据。
(3)“同类相动”在董子看来,“天”与“人”不仅是“相与”的,而且又是能够相互“感应”的。
为了说明这一点,董子又提出一个“同类相动”的理论。
二、“深察名号”的认识路数为了了解、窥测“天意”,董仲舒提出了“深察名号”的认识原则。
1.“名则圣人所发天意”的认识来源说(1)“正名”的发展①孔子:最先提出“正名”说,是指一种职位(名)要与相应的职责(实)相连属,并无明显的认识论意义。
②战国中后期:发展为认知学说,表现为经验理性的倾向。
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
第一部分:导论1. 新编我国哲学史(下册)简介在新编我国哲学史(下册)中,作者对我国古代哲学演变的历史作了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将我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展现得清晰有序。
本书主要围绕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过程,囊括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个学派的思想,为我们解读我国古代哲学的精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我的阅读感受在阅读新编我国哲学史(下册)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哲学的博大精深,以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深刻影响。
从儒家的仁义道德到道家的自然观念,再到法家的统治思想,每一种思想都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并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二部分:笔记和典型题3. 儒家思想在新编我国哲学史(下册)中,儒家思想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主张以仁爱为本,强调礼义廉耻,提倡君子之道。
这种思想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传统社会的主要价值观。
典型题目:如何理解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4.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对立的是道家思想,它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追求自我超越和修炼。
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道”,这一思想也对我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典型题目: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和“道可道,非常道”分别指代什么?5.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非攻,主张爱人和利物。
这一思想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也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典型题目:墨家思想中“兼爱”和“非攻”如何影响了我国古代社会?6.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则注重法治和统治,主张严刑峻法,以法治国。
这种思想也在我国古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我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
典型题目:法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三部分:个人观点和总结7. 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阅读新编我国哲学史(下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哲学的博大精深。
每一种思想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和价值,这些思想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篇一:《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导言部分:一、关于“中国哲学”的合理性问题要确立“中国哲学”在哲学、哲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并解决“中国哲学”的合理性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何谓“哲学”。
“但凡思考宇宙、人生诸大问题,追求大智慧的,都属于哲学的范畴。
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的尊严与价值、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等,都是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如此看来,在自先秦到近代的数千年的中国“思想史”上所闪烁的的确是哲学的光芒无疑。
“哲学”应当作为全世界人的“哲学”,作为一门追寻“大问题”、“反思构成思想”的学问在各个民族中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是有差异的。
在古希腊哲学中表现为“探究万物最高的基本原理”;在印度哲学中则更多的带有宗教色彩;而在中国哲学中则体现为对“天道”的追求。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无论是西方哲学、印度哲学或是中国哲学都只是“哲学”这个大的概念框架之中的相互具有独立性的概念框架体系。
如此,在这里我们也就承认了“中国哲学”在哲学史上的独特地位,而不仅仅是思想如此简单。
二、中西哲学差异浅析自柏拉图以来,在西方哲学中,一元外在的超越、纯粹精神、不变实体是宇宙的创造者,而宇宙是不能够自我生成的。
反之,中国哲学家们却几乎一致认为宇宙是能够自我生成、变化的,即中国哲学家们的宇宙论是生成论而不是构成论。
中国哲学是气的哲学而不是原子论的哲学。
气的哲学昭示的是连续性的存在,自己创造自己、变动不居、永恒运动。
中国哲学家们对宇宙创化留衍的信念,实际上时对人的创造能力的确证。
②在中世纪时期,西方哲学与神学合流,神变成了至高无上的存在,而人则是神的奴隶,在中国哲学中则是倡导以人为本,即使是神也得为人服务,否则,变不使其成为神。
“西方哲学通过理性思辨的方式来考察、探究形而上学的对象,如理念、实体、本体、自由、不灭的灵魂等,因此知识论发达,格外看重作为对象的外在世界与主体认识能力的研究,形式概念的分析,客观的知识系统与理论的建构。
中国哲学史笔记(二)
中国哲学史笔记(二)第四讲:墨子* 墨子与墨家* 兼爱与“仁”的反省* 尚贤与尚同* 非乐与节葬* 天志与明鬼* 三表一、墨子与墨家* 墨子其人* 墨子其书* 墨学渊源* 墨家1.墨子其人* 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用。
或曰并孔子時,或曰在其后。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2.墨子其书3.墨学渊源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行夏政。
——《淮南子》*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其所长也。
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汉书·艺文志》二、兼爱与“仁”的反省1.兼相爱,交相利* 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因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
这就是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 墨子提倡的”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作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
因为”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兼爱中》),人人相爱相利,社会上相互残杀争夺的现象就自然消灭,也就达到了天下太平的大治局面。
2.兼即仁*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人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墨子·兼爱中》)*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
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
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同上)与孔子”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思想不同,墨子主张兼爱,要平等的、无差别的爱一切人。
三、尚贤与尚同1.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尚贤上》)与孔子”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思想不同,墨子把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作为选才的标准,而不注重其出身。
《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和典型题 (2)
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和典型题1. 介绍《新编中国哲学史》是一本系统地介绍中国哲学发展历史的重要著作。
本书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演变、重要思想与学派的论述,深入探讨了中国哲学的精髓和特点。
本文将对《新编中国哲学史》进行读书笔记与典型题的整理,以供大家学习与参考。
2. 笔记2.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始终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修养。
•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是儒家经典,对于理解儒家思想起到重要作用。
•孔子的思想:孔子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君子”道德标准,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
2.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的核心观点:道家思想的核心观点是“道”,强调与自然相合与自然无为的观念。
•道家经典:《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对于理解道家思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老子的思想:老子认为尊道是治理世界的最高原则,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人需要顺应自然而不是抗拒自然。
2.3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墨家思想的核心观点是“兼爱”,主张全人类的平等与和谐。
•墨家经典:《墨子》是墨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对于了解墨家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墨子的思想:墨子强调爱的普遍和无私,主张通过爱与和谐来达到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4 名家思想•名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名家思想的核心观点是“名与实”的关系,追求实际与虚名之间的平衡。
•名家经典:《名家伦理》是名家思想的代表作,对于理解名家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公孙龙的思想:公孙龙主张名实要相符,通过言辞的精确来达到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3. 典型题3.1 儒家思想题1.论述仁与礼的关系。
2.孔子的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观点分别是什么?3.2 道家思想题1.解释道家思想中的“道为无为”的含义。
2.老子认为人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3.3 墨家思想题1.兼爱与利益如何相互关联?2.墨子的兼爱思想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3.4 名家思想题1.论述名家思想对言辞和言辞技巧的重视。
[全]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
[全]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1)“三皇”传说①三皇a.有巢氏有巢氏是至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
c.神农氏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
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①伏羲氏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1)五帝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①大规模战争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1)夏朝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
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指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商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1)以氏族制为基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本人考研用)(一)先秦时期的哲学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
(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
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
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天下为公。
夏朝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
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
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
“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
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
“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
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
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汉唐的哲学思想(王弼)【圣才出品】
北⼤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汉唐的哲学思想(王弼)【圣才出品】第6章王弼⼀、“名教”本于“⽆为”1.“崇本以息末”王弼⽤⽞学的形式重新认识了“仁义”“忠孝”“刑罚”等儒家说教,认为它们都是有局限性的。
维护封建等级制的统治秩序应该抓住最根本的东西,即“⽆为”。
王弼认为,“⽆为”是推⾏礼义之治的根本,“名教”根据它来建⽴就能更好地发挥作⽤。
他认为,以⽆为为本,仁义的作⽤才会真正地显⽰出来,礼法的作⽤才会真正地发挥出来,即“崇本以息末”。
2.“⽆为”王弼认为,对任何事情都应采取“⽆为”的态度,他提出,不仅统治者应该“⽆为”,被统治者也应该“⽆为”。
统治者“⾏⽆为之治”才能达到“⽆不为”的⽬的。
王弼⿎吹“⽆为”,企图通过对“⽆为”的宣传,从根本上杜绝社会上的争夺和倾轧,以达到他⼼⽬中的理想社会。
⼆、“天地万物皆以⽆为本”的本体论1.“天地万物皆以⽆为本”王弼采⽤思辨哲学的形式,探讨了以宇宙本体问题作为哲学体系核⼼的问题。
“天地万物皆以⽆为本”。
(1)“⽆”⽣“有”王弼认为,世界上形形⾊⾊的万物(有)只是现象(末),在这些现象之中有⼀个更根本的东西决定着万有的存在。
照王弼看来,任何具体的东西(有)都不能作为另外⼀个具体东西的本体,更不能是整个宇宙的本体,因为具体的东西总有其规定性,所以万有的本体只能是⽆形⽆象的“⽆”。
“⽆”并不是空⽆,⽽是世界万物的⽆形⽆象的本体,是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的。
(2)“⼀”即“⽆”王弼为了论证世界万物由⼀个根本的东西作为本体来统⼀它们,⼜从“⼀”和“多”的关系⽅⾯来论证“以⽆为本”。
王弼认为,万有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有⼀个“⾄寡”的东西统率它们,世界才会有秩序。
“⾄寡”即“⼀”,“⼀”是统治万有的。
“⼀”即“⽆”,⽤“⼀”来统“众”,也即⽤“⽆”来统“万有”。
所以说“⽆”⽐“有”更根本,“⽆”是万有的“宗主”。
(3)“物⽆妄然,必由其理”“物⽆妄然,必由其理”即万有的存在和变化都有其规律性,万物之所以存在是由于“道”,“道”也即“⼀”或“⽆”。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法家集成者韩非子的哲学)【圣才出品】
第9章法家集成者韩非子的哲学一、法、术、势结合的法治思想及其人性论前提1.韩非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出身韩国公室,是先秦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
2.前期法家变法的理论与实践(1)商鞅变法①理论依据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②变法内容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内容。
(2)申不害的“术”“术”是申不害的代表性思想,是指君王役使臣下的手段与方法。
申不害认为君主要深藏不露,用“名实”对臣下加以考量、驾御。
3.法、术、势结合的治国之道(1)法、术、势①“法”是指官府颁布的以赏善罚恶为基本原则的律令,是官员驾驭百姓的基本依据。
②“术”是指君王操纵驾驭臣下的基本手段。
③“势”是指君主的权力与威势。
(2)法、术二者偏废的危害①重术不重法申不害在韩国为相,重术而不重法,官吏们大钻法制空子,凡是新法对他们有利的,就依新法办事,凡是旧法对他们有利的,就依旧法办事。
②重法不重术商鞅与秦孝公以重法著称,明法制,开边界,使秦国迅速崛起。
但是商鞅不重术,不能很好地驾驭大臣官吏,秦国大臣们中饱私囊,国君并未得到过多的好处。
(3)儒家、法家对“势”的观点①儒家批评重势儒家认为好人运用权势,天下就治,坏人运用权势,天下就乱。
天下好人少坏人多,任势会乱多而治少。
②法家支持重势重势一派认为真正掌握治国大权的君主,常是才智和德行都处于中等水平的普通人,只要抱法处势,也能治理好国家。
4.“皆挟自为心”的人性透视(1)“皆挟自为心”的人性论“自为”出自《慎子》,是指自己为自己打算,有自利、为己之意。
韩非认为人性自私自利,每个人内心都在为自己打算,人与人之间在互相计算利益。
(2)荀子、韩非对于人性看法的差异①荀子认为自然本性需要经过人工的“改造”,人性本恶;韩非认为自然本性只可以加以利用,性无善恶。
②荀子讲“改造”是因为他固守道德理想;韩非讲“利用”是因为他认为人的关系是一种工具性与功利性关系。
《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达文 郭齐勇
第一编第一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在孔子看来,周礼是夏商周“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国家与社会管理的典范,人们只有奉行周礼,才能得以成就有教养的君子;国家只有按照周礼去做,才能得以永享太平。
由此,孔子创造性的提出“仁”的范畴,并借“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的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相联系,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把“德”与“治”相联系,阐发了自己的治国理念。
“命”——“仁”——“德”——“治”四者的特征联系,构成孔子哲学的基本进路。
第一节“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一、从“天”到“命”的观念变化天:1、指天帝,人们想象中的万物主宰着2、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说的世界的精神本原3、泛指物质的客观的自然命:一、天命:1、上天的意志和命令,能致命于人,决定命运2、自然的必要性3、先天自然的禀赋二、指凶吉祸福,寿夭贵贱等命运“命”、“天命”、不同于“时命”:“时命”是盲目的,“天命”却是有目的指向性的;“时命”构成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天命”却成为人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根源。
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承认的,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这是一种理智的态度,就是君子的态度,孔子称“不知命,不足以为君子也”,就是这个意思。
自己的主张(“道”)与“命”的关系?1、命对确当的主张没有同情感、认同感。
显见,它只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由时势、时运决定的“命”2、然而,孔子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暂时的,偶然的。
他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有终极支配意义的。
而且,暂时的、偶然的变化,刚好使人从中得到磨炼,因而,它还是成就人的,而非坑害人的。
3、“天道”即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也是“命”、“天命”。
二、“仁”的凸显与“仁学”体系从“爱人”角度看,孔子的“仁”有如下特征:其一是“仁”的情感性,爱作为一种价值信念,在孔子这被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其二是“仁”的普遍性,从爱父母兄弟到爱天下大众,“爱”的对象从近到远推升,仁获得普遍意义;其三是“仁”的群族本位性,个人生存的意义只有依托于特定的族群关系才可以实现。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本人考研用一先秦时期的哲学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2宣扬禅让制度3天下为公夏朝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尚书是记述三代君王霍先圣先哲言论与行事的典籍最有价值的是德的观念的提出《洪范》记住了周武王攻灭殷商之后向其贤臣萁子讨教治理国家的方略五行出现《易经》1以繁杂的莁法取代只问一正一反的的龟卜意味着对宇宙多样性的丰富感受2以易为名体现着古人对事物变化性的认识3从数字到爻词体现了对经验事物矛盾运动的深刻了解获得宇宙论的支撑后来的儒家借助体认宇宙生生不息的原则而成就人的生生之德就使易经获得中国传统中又一重要的价值源头的意义春秋时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向周平王东迁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49年被秦国所灭历时420年春秋开始于前722年止于前481年战国开始于前476年周平王东迁意味着周王室的分裂与诸侯国的离心还有深层次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殷商处在半渔耕半农耕的时代殷末周初转入以农耕为主但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由于生产力低下耕作的方式是集体协作全国土地归王族所有臣属以井田制方式划分土地先治公田后治私田西周末年春秋时期铁器发明牛耕使用个体经营方式出现这种阶级变动所显示出来的重要特征是贵族阶级的衰落和战国之际平民地位的上升2变法潮流1废弃氏族制的管理方式转向区域制郡县制的设置与推行既体现了这种转向2废弃世卿世袭制选贤能担任官员加速不同阶级的上下流动3打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做法制定公开而严明的各种法律贫民由之获得与贵族平等的权利4推行耕战政策3《诗经》的忧患意识与先秦思想史的理性走向宗教信仰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周颂》表现了周人的基本的宗教信念大雅小雅毕竟出现了一批具有浓厚忧患意识的作品天作为有灵性有人格的神的意识进一步消退了人们的思想进入了理性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还是持守着传统中的德持守着对良好秩序礼和良好教养的一种理想这仍然是超越的仍然具有宗教性《诗经》在这些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种气质正是贵族气质降及战国各国内部的社会构成渐次由平民取代贵族国与国的交往渐次功利化权谋化社会精神风貌由价值理性转向工具理性四士阶层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的格局在西周时期士不构成为独立的阶层到春秋士这一阶层终于成为有教养有学识又有才干的士人而为社会看重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的士人都有志于构建自己的一套理论已立世出现百家争鸣《庄子天下篇》把先秦思想区分为三个时期1沐浴在神明的临照时期人们依一定的术数达到天意生活在纯一与和谐中2浸润在诗书礼乐之教的时期人们都显得十分有理性和教养3逮变为百家之学时期个人只把捉住事物的一个片面却自以为是个人只顾及一己之私而自以为得人们开始自觉地思索宇宙的起源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问题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问题并借助这种思考构起种种理论形态人的理性得到张扬心灵与思想的自由得到巨大发展儒墨曾经在春秋末年战国初年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显学他们的基本倾向是怀着崇高的价值理想作入世拯救的工作的他们的淑世精神赢得了后人的永远尊敬道家名家一度流播于战国中期立场是批判性的解构性的借对社会与文化及其进步的深刻反省法家阴阳家则受宠于战国中后期他们的努力是重新建构的当阴阳五行家热衷于对宇宙发生发展的蓝图的玄想时法家却依功利性的与工具的原则为消解氏族贵族统治之后的具平民化色彩的新的国家与社会运作体制提出了方案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周王室已名存实亡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在孔子看来周礼是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典范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范畴并借助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联系起来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进而把德同治联系起来阐发自己的治国理想命仁德治四者的特殊连接构成基本思路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从天到命的变化到春秋时期天的主宰地位遭到怀疑其人格神色彩淡化孔子虽也提到天但有的时候是指客观世界的存在与变动情况有时候指道德价值的终极来源于意义从一开始就使儒学奠基在人文理性的基础上命人之外的主宰力量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这种状况是偶然的暂时的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终极支配意义的天道就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就是天命孔子没有明确的把时命转为天命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仁的凸显与仁学的关系1仁的情感性仁从孝悌出发以孝悌为本表明孔子立足于亲亲之情论仁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被赋予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2仁的普遍性人都有可能将这种亲亲之情向外推开3仁的族群本位性个人的本质是被放置在族群关系中予以定位的4仁的践行关注人的日常具体行事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明确的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1道德义务意识爱人就是一道绝对命令2道德责任意识仁的体现是忠恕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全他人宽容他人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中有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3道德自律意识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克制物欲控制的标准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己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仁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1处理亲属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2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忠恕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温良俭让3最高的道德要求中庸中行者善于调节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又考虑全局为人耿直而又善于与人合作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在承认对立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从而使相关的双方共生共存共发展仁与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1求之于己2笃信好学3躬行实践最终目标是成圣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道之以德的治国方针只有实行德治和礼治才能赢得民心齐之以德不仅处于维系公共秩序的要求也出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需要一个有修养的人他的理性精神即体现于一种有序生活中至于道之以政和齐之以刑孔子虽然认为他们不能控制人心但也没有完全否定他们的作用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最小的领导行为一是修己二是用人修己以安百姓的治国目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庶富教是孔子的安民三部曲孔子哲学的思想史价值仁学由内圣开出外王依照道德的应然性编制理想世界并借此理想世界来观照批判现实世界力图把理想世界对象化为现实世界孔子的伟大之处他不仅把外王追求理想社会看成是崇高目标而且同时把内圣追求理想的人格作为崇高目标由于理想社会取决于时命因此成就理想人格甚至有更优先的意义一方面表现为具有崇高的道德操守另一方面表现为有教养有节制的孔颜乐处老子《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战国前期以道为终极本源的宇宙论首次把道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哲学形上学范畴予以系统化的论证形成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宇宙论道无形无象不为任何事物所生独立的无对待的不会因外在力量有所改变但是与自己的实存性本源不能是绝对的无道要创生万物就必须是实有的到本来不是由经验所发现实际上是从有形的世界突围到无形领域才体悟到的无是无名的缩语天下万物由有名的天地所化生天地又由道所化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意志无目的自然而然用道来取代天命鬼神的权威使老子成为春秋晚期人文精神觉醒过程中又一个重要奠基者道设置于混沌未分的气之前不仅为有形有质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还是一种有气之前的存在状态免不了被视为神秘的太一后来被奉为神反者道之动与经验世界的辩证展示道生万物天地万物最终复归于道反一是相反二指反复老子更重视反复一切事物皆运动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里面经常相互转化并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宇宙论开出的人生观和政治论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与政治诉求1自然无为自然从肯定方面讲意识是依其本性来发展无为从否定方面讲意思是不妄为不包含任何人为的成分2柔弱不争弱者道之用谦下守雌不争3致虚守静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不管是孔子或老子他们的追求都带有空想的性质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对道体的沉思直接刺激了人们对万物本根的理性思考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饱含睿智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老子以后的哲学家均有轻外物而重精神轻知识而重境界的倾向以至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成了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举报帖子复制贴子加为精华单贴屏蔽帖子评价使用道具[英语格言] Be considerate towards the poor要为穷人著想二墨子前480393年鲁国人生活在战国初年兼以易别的社会政治理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兼爱与非攻视人如己但与仁爱不同1反对宗法伦理主张爱无差等2在先后顺序上主张推人及己3站在功利角度提出对等互报的原则墨子认为儒家差等之爱的出发点其实是自私自利因而在最终的结果上和极端的利己主义并无不同儒家以亲族为起点的推及之爱注入了贵族性的恩泽成分无法突破此族与彼族贵族与平民在经济利益上的分割与界限墨子抹去人我差别带有平民性的空想色彩非攻比较独特处在于更偏重从战争的后果来分析危害攻伐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危害很大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尚贤与尚同墨子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尚贤使能的范围扩大到农与工肆之人从而打破了学院和阶级的界限尚同一切有关善恶是非的意见都必须统一服从上级一是思想的统一一是政治的集中社会背景是一家一户式的独立而分散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必须由氏族血缘制转向区域郡县制管理官吏的任用也由世袭制转向选举制国家的统治走向中央集权但是尚同的结果却只能是暴政经过法家的吸收改造也就成了中国古代极为盛行的专制主义思想的理论源头之一二元分立的世界观构成崇尚天志重塑宗教信仰1天有意志有欲恶为万事万物的主宰2天全知全能无所不在3天对人的行为能够进行赏罚实际上天意就是墨子自己的哲学主张这一点恰恰与春秋战国之交天命论中一敏以代替天意的演进趋向吻合还有一层意思天子也必须依天意行事一方面分散的独立的经济构成在以国家统一为目标的前提下不可避免的走向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作为中央集权的最高主宰却又是有限的个人孔子思想被认为是贵族性的和保守的然而却倾向于理性和文明墨子思想被认为是平民性的和革命的然而却重新认同了信仰和服从提倡非命高扬力作精神不反对天命论但是对命定论非常厌恶1定命说使人相信命运而不强力从事因而使赏罚失去作用人伦遭到破坏社会出现混乱2定命说宣传天鬼之外还有另一种力量存在这与天鬼的绝对权威相矛盾她是继孔子子后又一次把人的主体性的另一面以系统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但有别于孔子那种向内求善的价值主体性而是向外求知并付诸于力作的行动主体性三表法与经验主义的认知主张三表法偏重于经验的证实和证伪察类明故法偏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推得三表法的经验主义取向本之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即求之于古代的典籍原之诉诸百姓耳目之实属于归纳的范围以至于没有区分直接经验中的真实与幻觉用之将言论用于政治实际相当于现在的验证方法三表法是一个完备的彻底经验主义的方法论系统察类与明故形式规则的最早表述察类知故在论战中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保持意义的一贯从而避免把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事物混为一谈的现象明故就是追问一个为什么以便探求问题的原因墨子体现了先秦思想逐渐走向知识理性的过程触及到推理问题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大取》类故理三表法和察类明故并未实现有机结合经验和理性的矛盾仍然存在三早期儒家早期儒家的性命说与孟子对儒学的深化孔子创设儒家学派更重视的是道德践行重视于日常生活中随处指点为仁孔子很少谈到天道与人心问题他甚至把人道与天命看作是对立的早期儒家则开始为仁学建构形上学他们把仁学与天道性命贯通起来性自命出与早期儒家的情性说性有善恶或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喜怒哀乐均为情在这里都被指为性这正是情生于性情作为人生而有之的一种本性当然也是内在于每个个人的只是它需要在接触外界受外物的牵引下才表现出来而已情是主体的物是外在的把主体性情归于天命禀赋天命与性情不再分立而是贯通具有浓重的自然主义色彩自然主义的精神追求在孔子那里也可以找到影迹孔子的仁就是以亲亲之情为起点情性说也是孔子思想的引申道始于情与长性者道道是从引导调适情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道之与情的关系以长养述之显见在那个时期情与理的关系并不像后来那样具有一种紧张性把对情与性的教与道归之于人而把情与性本身归于天就是说早期儒家甚至把情摆到更高的位置说明这些儒士既然固守着贵族精神的格调在信仰和理性之间在理智和情感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性自命出》视心出于教习此心无疑为后天的经验知识性的心这种心性说显然为后来的荀子所承接在子思孟子那里却非赋予先验意义《大学》《中庸》的性命观《大学》的修齐治平思想大学原指大人之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民即新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就三纲追求至善这一点说本是自新就八目的指向来说包含身家国天下四个层级和修齐治平四个次第大本就是仁德格物就是以德为本儒家所说的致知并不是探索自然之物而是体悟社会之理圣人之道所以朱熹把致知称为名善之要其次修身也是以仁德为依归的最后天下止于至善也是由德来实现的君仁臣敬父慈子孝始终贯彻着以道德理想提升个人与转变社会的诚挚追求这就是由内圣开出外王的追求《中庸》致中和的体用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认可能够使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皆中节的内在本有的根底的中为性实即以善为性《性自命出》把情视为天性的时候转向了自然主义《中庸》把中中和中庸等价值信念视为天命之性的时候却使原来孔子那里属于道德理想的追求获得了存在论的支撑而进一步强化了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主自诚明是先验主义的路向《大学》讲格物致知是经验主义的路向所谓诚从字面上看是精诚纯正之义但《中庸》的作者却把它说成是贯通天人的绝对精神孔子不谈成物《中庸》以诚为贯通天与人内与外的合一之道进一步拓宽和提升了孔子的仁学[英语格言] Better an open enemy than a false friend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四孟子把孔子提出的仁的观点诉诸不忍人之心由不忍人之心论性善由性善论天与命孟子把孔子所谈及的不安之心概括为人皆有之的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就使仁学得以立足于人之为人的自我内在精神心理的一种检视与反省的基础上如果说《大学》的贡献在于将内圣外王之道系统化《中庸》的贡献在于将人道与天道接通使人道获得客观的意义那么孟子则由于把仁注入人的内在精神结构中而从主体的方面加以深化了由本心论本性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发为仁义礼智四德心性是先验的情是经验的从尽心知性到知天天只是借以显示主体内在本心本性的善的价值取向的先验性与绝对性的范畴他的形上学还是境界形上学孟子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学说仁义礼智的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以仁义为主仁推爱义敬长强调君臣之义智了解仁义的道理而付诸行动并坚持下去礼对仁义的内容通过一套仪式表现出来并使之具有典雅性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意识这是最切近的道路养吾浩然之气的崇高人格追求主要靠内心的培养但同时也不排除外界的磨练孟子以仁心行仁政的治国理想由民惟邦本发展到民贵君轻这一思想传统实质上仍表现着氏族贵族政权构架的基本特色在这种权力架构下君与臣民的关系还保持着一种互相依存的亲和性得民得心的王道学说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如果先讲义后讲利用义来规范利利益的追求就会纳入正确的轨道对老百姓则先利后义带有实用色彩统治者无法接受然而把精神价值置于人生追求的首位却成为此后传统知识分子的基本信念劳心劳力的分工主张一方面指劳动分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指劳动成果交换的必要性孟子对现实政治的批判精神批判锋芒首先指向当时的暴政和暴君同时又指向各诸侯争霸而发动的战争还指向一批失去道德操守专为暴君发动战争出谋划策的士人庄子部分写得很糟国家图书馆发现了一批手稿据说是十世纪一位叫赫伯特?阿里拉夫斯基的巫师的手迹所以便请我来进行鉴定这方面的专家世界上只剩我一个了所有的理论全都是旗鼓相当不分轩轾的在各种理论中甚至还存在这样一种它主张一个人信仰什么他就会得到什么五庄子老子后道家思想沿两个方面展开一个以个人生命为中心关切的是自我自由与本真一个以社会政治为中心最终落实为君人南面之术前者以杨朱庄子为代表杨子讲全生葆真不以物累形《太一生水》说对老子宇宙论的展开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老子的学说是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太一生水说与老子宇宙论的差别1它提供了比老子更具体更系统的宇宙生成论2在尚气说之外提出尚水说3有一个术数的背景四时成岁的框架是古代术数的基本要素之一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即是后来术数中太一行九宫的雏形4与易学传统有相互影响的痕迹与《老子》相比得非常特别的特点1主张生成物对本源有一种反辅的作用2非常强调相反范畴之间的相反相成庄子的齐物论老子捕捉到事物的矛盾性许多时候会被转化为人生处世的一种智巧庄子暴露事物的矛盾是为了暴露事物存在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引出万物一齐的齐物论经验知识的人为性主观性判认不同的认知主体引发认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人之美与动物之美同一认知主体由于主观诉求的原因也会引发认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朝三暮四。
[全]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重点笔记整理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1)“三皇”传说①三皇a.有巢氏有巢氏是至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
c.神农氏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
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①伏羲氏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1)五帝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①大规模战争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1)夏朝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
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指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商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1)以氏族制为基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冯达文郭齐勇
《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冯达文郭齐勇第一编第一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在孔子看来,周礼是夏商周“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国家与社会管理的典范,人们只有奉行周礼,才能得以成就有教养的君子;国家只有按照周礼去做,才能得以永享太平。
由此,孔子创造性的提出“仁”的范畴,并借“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的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相联系,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把“德”与“治”相联系,阐发了自己的治国理念。
“命”——“仁”——“德”——“治”四者的特征联系,构成孔子哲学的基本进路。
第一节“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一、从“天”到“命”的观念变化天:1、指天帝,人们想象中的万物主宰着2、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说的世界的精神本原3、泛指物质的客观的自然命:一、天命:1、上天的意志和命令,能致命于人,决定命运2、自然的必要性3、先天自然的禀赋二、指凶吉祸福,寿夭贵贱等命运“命”、“天命”、不同于“时命”:“时命”是盲目的,“天命”却是有目的指向性的;“时命”构成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天命”却成为人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根源。
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承认的,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这是一种理智的态度,就是君子的态度,孔子称“不知命,不足以为君子也”,就是这个意思。
自己的主张(“道”)与“命”的关系?1、命对确当的主张没有同情感、认同感。
显见,它只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由时势、时运决定的“命”2、然而,孔子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暂时的,偶然的。
他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有终极支配意义的。
而且,暂时的、偶然的变化,刚好使人从中得到磨炼,因而,它还是成就人的,而非坑害人的。
3、“天道”即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也是“命”、“天命”。
二、“仁”的凸显与“仁学”体系从“爱人”角度看,孔子的“仁”有如下特征:其一是“仁”的情感性,爱作为一种价值信念,在孔子这被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其二是“仁”的普遍性,从爱父母兄弟到爱天下大众,“爱”的对象从近到远推升,仁获得普遍意义;其三是“仁”的群族本位性,个人生存的意义只有依托于特定的族群关系才可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史新编笔记张立文主编第二章哲学的原创:先秦百家哲学二:天道自然老子1:道之为物1、道,是天地万物之本原、本根,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在,此并非物质的有,而是天地开辟之始的起点,只是一种纯粹的在,存有。
2、道是一种有与无的统一。
不是任何具体存在,不可名不可道——无二者同出而异名,是同一事物但道并不是虚无,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有两个方面。
3、道为万物之宗,同行而不殆,常动而不息。
道之生成论:(生化万物):道生一(气),一生二(阴阳),二生三(和合状态),三生万物。
4、道乃事物存在的本原,事物存在的根据(是无以名言的),万事万物的本体。
2:道法自然1、“自然”并不是道之外另有一实体自然,而是对道的状态的形容,道虽生万物,但是自然而然的,完全自然无为的。
自然——道体,无为——道用2、“无为而无不为”,是支配天地万物最根本的规律,道本性无为,但正是无为成就了有为。
3、“曲则全”,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法则,唯有委曲以求全方可避免灾祸,不应抗争。
4、治乱之方的差异:儒家:提倡仁义,克己复礼道家:无为而治“圣人”概念之差异:儒家:不学而能创制法范,有德之人。
道家:虚以为怀,无为,无以为名的得道之士。
3:辩证思想辩证思想:1、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2、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事物运动之必然法则)3、贵柔守弱,不争,万物莫能与之争(做人基本原则)庄子1:自然之性1、人性之本真——自然,人作为天地间一物,本性与万物相通,自由自在是动物本性。
2、不为仁义而仁义自在人心中,人德性本纯正完满,所以圣人制礼乐教化人之性情。
这必然是残害人之本有的道德,也扭曲了人自然而然的本性(人的理想状态)。
丧失本性的途径:五声、五色、五臭、五味、好恶之心。
3、人之行为善与不善的划分标准:是否为“自得”之行(是否有益于人自由自在的本性)所以庄子强调正其性,正其行以修治本性。
2:生死为昼夜庄子对生死的解释:1、对个人而言,个体生命的出现完全是偶然的结果,关键要有一种放得下的情怀,不特别在意,生死乃人之命。
2、批判“乐生恶死”,有违于自然之道,世人只以生来理解死,而死后无忧患痛苦,美妙。
3、追求精神自在,所以庄子反对用利害观念看待生死,世俗哀乐,追求宁静淡泊。
3:齐物论庄子齐物论:1、世上本无是非大小之分,因这些都出于人的“成心”(主观上的偏见)这些都只具有相对性质,而不具有绝对意义。
所以对一切都应抱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即齐物。
2、以道观之,天下万物莫不同,皆归于一。
(事物根本)3、并非为齐物而齐,只是一种人生态度,因外物不会为此发生任何变化。
4、“心斋”:保持心物虚静空灵,得此才能接纳外物,才能涤荡物欲之心;保守虚静,才能“游心”,自由自在。
5、“坐忘”坐,指对于形体我的消解(吾丧我),对偏执的自我之摒弃。
忘,相忘,由自给自足的自我充盈状态通达自由。
稷下道家1:精气说:1、认为道就是气或精气。
2、道虚无形,它并非是一种显像存在,而是一种隐性存在。
3、精气怀藏于胸,即为圣人。
4、世间一切都是气变化的结果,但气在这些变化中其本身不变。
5、作为气的道,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静因之道:1、物是客观存在(实),应名实相符。
2、人之认识得以成立的因素: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
3、心灵的修养:在认识中排除主观色彩、保持心清净灵虚,涤除物欲观念。
第三节人道有为孔子1:仁学思想仁学体系:1、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仁之根本,此源于宗法制以保证不犯上作乱。
2、差等之爱,由血缘关系变化决定,具体方法是“推己及人”,能近取譬,由自身推出哎,把对方与自己相比喻。
3、克己复礼为仁:法只能是一种外在制约作用,而要做到仁必须主观修养,包括克制自己私欲和提高自身理性思维能力,此为克己,主要靠人独立的自由意志完成。
复礼,即从血缘情感显现出的爱必须符合礼教,必须自觉抵制其违背宗法制而无边扩散。
4、精神境界:一种美与善的合一,靠高尚完美的人格来达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之乐”。
孔子仁学的内在逻辑:起点:宗法等级中的血缘情爱。
展开:爱人准则:礼最终结果:对自我人格的体知,达到知天命等境地。
2:天命论:孔子认为,命与人是分离的,人只能受它左右而无法改变它,虽然人无法左右命运,但可以在认知的基础上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尽自己本分)(对周人天人合一思想的改造)知天命:认知自己的特殊方式,积极对待命运的一种理性自觉方式。
知为孔子人生修养上的重要步骤,可统一主体自觉与命运支配的关系。
3:中庸思想:合乎中道的核心:用其中。
具体体现:子绝四。
时中(随时以处中):变通趋时,标准为礼——“以礼制中”。
以礼制中:把礼作为中的规范法则。
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逻辑起点:传统的尚中概念。
结合“时”“中”,思想由静态单一的结构变为动态变易的系统。
孟子1: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话题世硕:人既有向善可能性,也有向恶可能性,关键在于政治环境和君王教化。
宓子贱:人性善恶天生固有,但并不出于血缘。
告子:生之谓性,无所谓善恶,强调客观引导作用;仁内义外,义强调自然天生之性。
2:孟子辩“生之谓性”与性本善孟子对告子“仁内义外”的批判:1、形容词指不同事物共有现象,而“性”讲各自本质,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当然不能与禽兽相提并论。
2、告子认为,仁义为本质矫揉而成,二者并不是自然而然地构成连结的。
但孟子认为本性可被扩充展现为仁义是必要的本性,是顺应人天生资质的表现。
3、告子以水为喻的“生之谓性”,本无善恶,人性如何是天生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恶是因其未顺应人的本质而行事,即把人之不善归结于后天环境的影响。
4、告子认为,仁出于本心是内在的,义由于对象年长,是外在的。
(长辈与同乡人之故事)孟子认为,义不是在长者身上,而在长之者心上,即把义当做主观自生的东西。
3:孟子性善说的思维秘密两个方面:1、继承孔子仁学基础上,内化衰落的道德之天2、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把心所具有的认识能力和所要进行的认识活动等同。
天的观念的分化:1、天文学的发达,使天开始淡化意志天的作用,还原为一种规律性必然性的概念。
2、人们发现天与人的道德行为之间无规律可循,道德天威信扫地。
孟子的天:1、天可根据人们的行为来体现它的命令,与人内在善端相连结。
2、仁义礼智(天爵)被当作天赋品质而受到重视(对道德天的内化)。
心:理性认识的器官,人性善端的总根,通天的桥梁。
3、“物交物”,即感官同外物接触,这种感觉常被误导,必须反省才能有所收获。
此即夸大了理性的认识作用,割裂了二者的关系。
人之为人最本质的根据:“四端说”,恻隐、善恶、恭敬、是非之心。
对孟子四端说评价:1、此乃陷入道德先验论,把人的认知活动等同于人的认识能力。
2、把人赋予天的道德,意志又重新内化到人的心中。
孟子的“心”:修养官能——“求其放心”——保根本练不动心工夫。
认知官能——尽心知善端——知人性之善。
价值判断官能——道德行为,体知天意(以行与事示之)4:性与命尽人事而待天命:1、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是人为因素无法干预的力量,我们只能去顺应它服从命运的安排,而内在于我的是我能把握的,如道德、四端。
即天地道德意义部分被内化为人性,天地支配部分被外化为命运。
2、心的四端是内在于我的,只要探求就有收获。
即尽心知性,存心养性是人之力可达的。
3、此是孔子天命思想与为仁由己思想的统一。
正命与非正命:是否顺应命运、是否修己本性。
知天:主体自觉的根据。
俟命:主体自觉的界限。
荀子1:天道观天道观:“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自然界本身变化所致的,并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和目的性。
人世治乱,与天意无关,是政客所为。
《穷以达时》中的“天人相分”:天人各有其职分、作用。
范围,二者互不相同。
1、“明于天人相分”,天地人各有规律不能混淆。
2、“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造自然。
天人关系:1、天人各有职分,互不相干。
2、人不是受制于天,应该能动地人世和顺应天在天面前有能动性。
3、命运观:以时论命,“修身端行,以俟其时(强调事物发展的时间性)”带有极强的理性色彩。
2:人性论人性论:1、人的本性:性恶,生而具有种种欲望,任其发展会导致纷争暴乱。
2、化性起伪:道德并不出于本性,而出于圣人的化性起伪。
性:与天相通,是自然之天内化于人而形成的人本始材朴。
由认知层面而无需在本始材朴的人种寻找善端,自可通为仁义。
心:认知社会道德规范的可靠根据,但有时过分强调可靠性会犯夸大理性的错误。
孟子:向善本源,道德的基础。
伦理范畴,与性相通、相合。
荀子:思考、认知功能,与性割裂的、矛盾的。
心:人心:臧、满、动道心:虚、一、静3:礼学思想礼学:1、由于人们的欲望纷争导致必须创制礼来规范,等级制不是礼的原因。
2、礼的起源与人的分工合作有密切关系,所以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社会性。
3、礼是治理国家的总纲,又是教导人民的基本原则。
4、为了丰富礼的规范性作用,荀子常礼法并举,强调法制,法度对礼仪规范起促进作用。
5、对与宗教活动有关的礼有理性的认识,认为并不存在鬼,只是人们在寄托哀思。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
生生之谓易:对立面相互作用转化说明事物变化发生过程。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普遍法则,承认事物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
易传论天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一切事物都由阴阳两面构成,要遵循阴柔相推法则。
“鼓万物不与圣人同忧”——天道之运行自然而然。
“天地以顺动”——自然界变化有规律可循。
易传天人观:天地人三才的统一。
1、在天道与人道之间寻求内在统一性。
2、分别人道与天道的不同,强调人在自然方面的主动,调和天人关系,追求宇宙的和谐。
第四节道德利益之辩一:儒墨对待与分歧墨子用劳动或智能(力)作为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
儒家认为人类本质是一种道德的存在。
根本分歧:儒家的人道理念与墨家的功利实用主义之间的对立分歧。
最根本分歧:儒家是对行为做一种道德评判以人伦道德为本位的理性规约墨家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功利的利害权衡以功利实用为本位的理智裁制墨子的“非攻”:是建立在对人的行为利害的理智权衡上的而并不是像儒家从道义上的反对。
儒家爱民,但认为政治根本药物是实施德礼教化;墨家格外强调民生实用,节俭,用物必须要有实际利益,只要不对民有利的都是有害的。
二:墨子1:宗教观天志:1、天要求人之间相爱而不相交恶,并对违反者给予赏罚。
2、上述根据:天对天下人相爱。
3、人的社会秩序、政治秩序建立都是天志。
4、是评判人德行,仁与不仁的绝对标准。
2:三表法(真理标准问题)三表法:1、以前人的间接经验作为根据,重视历史教训,反对一味遵古。
2、以群众直接亲身经验作为判断是非根据。
3、以运用于社会政治实践的实际功利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的根本。
三表法的缺陷:1、第一表使墨子深陷“先王之说”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