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国家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启示
瑞典的福利国家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瑞典的福利国家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研究瑞典福利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以普享为特征的社会福利政策,使各阶层都被容纳进统一的社会福利体系中,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团结和公平。
本文通过介绍瑞典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瑞典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了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标签:瑞典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启示一、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1、养老金和老年人福利,瑞典的养老金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基本养老金、补充养老金和一般养老金。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对老年人的特殊照顾包括:建立社区养老院,对照料自己有困难的老人提供“家庭服务”等等。
2、父母保险和儿童福利,在父母保险上,瑞典全国各地都设有相应的保健中心,负责孕妇和产妇的保健工作。
在儿童福利上,瑞典儿童从半岁到6岁间可以去不同形式的儿童看护机构,而看护机构所只需要承担儿童伙食费和孩子的看管费用,这一部分对于家庭困难或收入较低的家庭,一般给予减免。
3、工伤和医疗保险,瑞典的工伤保险,会对由于公伤造成的收入降低进行补偿,同时受到的公伤的雇主或是雇员,可以享受完全的免费医疗。
瑞典政府也有义务向全国的居民以及瑞典籍的居民提供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
一个家庭成员只要把自己正式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社会医疗保险之后,全家都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4、其他福利,失业救济。
瑞典失业保险基金大部分是由国家资助,工人们所出的比例仅占到30%左右;带薪休假制度。
所有瑞典的职工从1978年开始每年就可以享受5周的带薪休假,工资照发;住房补贴。
房租作为瑞典家庭一项重要幵支,瑞典政府对于收入较低的家庭,特别是多子女家庭和退休者,给予一定数量的住房补贴。
二、瑞典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老龄化危机。
人口老龄化危机给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不仅体现在养老,还包括劳动力成本、经济竞争力等方面。
瑞典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的原因,除了医疗技术发展造成的费用增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失业危机。
福利国家的弊端及对中国的启示
福利国家的弊端及对中国的启示福利国家是指国家以提供福利为中心的国家体制,其中包括各种社会福利制度,如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老年保险等。
福利国家的建立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福利国家也存在一些弊端,对中国有一定的启示。
福利国家的建立会导致政府财政压力增加。
福利国家需要提供各种福利服务,如医疗、教育、养老等,这些服务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
政府需要通过税收等方式来筹集资金,但往往由于福利需求的增加和财政收入的限制,政府财政压力增大。
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可能不得不通过借贷等方式来满足福利需求,导致负债增加,财政危机可能随之而来。
对中国的启示是,在推行福利制度的过程中要注意财政可持续性。
中国是人口大国,福利需求庞大,但同时也需要保持财政稳定。
在制定福利政策时,要根据国情和财政能力进行合理规划,确保福利制度的可持续性,并避免财政压力过大。
福利国家的建立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道德风险。
福利国家提供的福利服务一方面可以减轻市民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造成市民过度依赖福利,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一些人可能会选择长期依赖福利,不愿意主动寻找就业机会或提升自身素质。
这种现象不仅会浪费社会资源,还会导致部分人的创业意愿和努力精神下降,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对中国的启示是,在建立福利制度的同时要注重调动市民的积极性。
通过鼓励创业、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激发市民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福利国家的建立可能会导致市场经济的扭曲。
福利国家提供各种福利服务,往往需要大量的政府干预和资源调配。
政府可能会通过设立福利部门、调控市场等方式来实现福利目标,然而这种干预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失灵。
政府的干预越多,市场的自由度越小,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可能会被扭曲,影响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
对中国的启示是,在推行福利制度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福利国家的优势_劣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依茹
注释:①张文显.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33页.②周三多主编.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页.③吴增基,等主编.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页.④张文显.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页.⑤陈晋胜.警察法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参考文献:[1]王连昌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度模式,应当本着“扬弃”的态度,努力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模式来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要制定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合理的保障水平。
随着老龄化节奏的加快,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的阶段,我国政府所能承担的社会保障水平还是较低的。
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快速的逐年攀升,但由于人口众多,政府所能提供的社会保障资金非常有限,个人所享受到的保障水平依旧很低。
因此,在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时应该充分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人口的流动,疾病谱的变化,以及结合就业、住房等方面的相关调查数据来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合适”的社会保障水平,这样才能健康稳定的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普遍覆盖的福利国家应该是由有限适度的保障水平开始,继而再通过经济的发展逐年扩大覆盖面以及逐渐提升保障水平的,为了短期内达到福利国家的保障标准而不惜牺牲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格局,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由于每个国家的风俗历史的不同导致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有很大差异,福利国家的模式套用在我国身上未必就行得通,因此在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时应坚持低水平起步,继而逐渐提高保障标准。
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才是我国应该坚持为之努力的。
再次,通过福利国家的发展状况可以认为福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整个国家进步的标志,但是北欧水平过高的福利待遇所带来的问题告诉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组织方式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也是在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福利国家对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启示
福利国家对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启示福利国家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福利国家是以“福利”为界定的一种国家形式。
即以统一的、大规模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为基本特征,以追求社会公正和团结为目标的一种国家形态。
从狭义上讲,福利国家指由这个国家所实施的具体社会福利制度。
福利国家主张由国家实行全面的社会保障计划,为失业、疾病、工伤和老年者提供经济援助。
福利国家制度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发挥了积极地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福利国家制度是通过高税收来实现的,它缩小了平富差距,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调节收入分配,刺激了社会需求的增长,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
但由此建立的福利制度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危机,为使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得以维持,欧洲各国不得不消耗巨额的财政用于公共开支,而政府财政支出的过分增长造成了巨额财政赤字,引发了巨额的财政赤字;福利国家降低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容易形成懒汉社会,导致就业率下降;沉重的社会福利负担,造成失业现象严重、普遍贫穷,突出表现为效益的失衡,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等。
西方福利国家福利社会有利有弊,对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订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的发展应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构建社会福利制度是要遵循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确定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和支付水平时要立足实际,坚持普遍性原则,对社会保险的缴费标准、待遇支付和行政管理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的稳定发展与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可用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并不充足。
而且由于福利刚性的作用,人们对社会福利的需求总是等于甚至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因此,一旦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在职劳动者收入减少,社会保障事业的税源就会减少,整个国家的福利事业将会陷入危机,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能像欧洲国家那样建立大而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国家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启示
福利国家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启示[摘要]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普遍为公民提供了广泛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纷纷建成福利国家,英国、瑞典、日本是其典型代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福利国家理论面临各方面的挑战不断加深,研究西方福利国家理论对于我国当前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国应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速度;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劳动者就业水平,保障充分就业;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扎实逐步地向高福利国家推进。
[关键词] 福利国家;理论;模式及困境;启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更多的关注如何解决民生关注的问题,尤其是社会保障如养老、就业等一系列问题。
关注社会保障事业,要追根溯源,考察国外有关发展社会福利的理论,充分理解并运用加以借鉴,这无意对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是有启示的。
西方福利国家理论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了一个蓝图,它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思路,尽管福利国家理论根植于西方,但是,我国仍然可以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的成果,为我所用。
一、福利国家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脉络(一)福利国家理论的提出1941年,威廉·坦普尔第一个提出“福利国家”的概念,用以区别纳粹德国为统治者服务的“权利国家”,但当时他对概念的解读较为浅显,未对这一概念有着明确的界定。
1942年,素有“福利国家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主持制定了《贝弗里其报告》,这份报告对福利国家的蓝图有了大致的规划,指出了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对于英国发展的重要性。
报告对福利国家及社会保障的发展影响深远,标志着福利国家理论的成型。
福利国家是指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学术界对于福利国家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见解,有观点认为福利国家是“管理公共物品的一种工具”;也有学者将其看作是一种社会政策,是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措施的结合;还有学者主张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经验与启示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经验与启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是许多国家为了保障民众福祉和社会稳定而设立的制度。
许多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能对其他国家也会有启示作用。
本文将探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并尝试从中提取出可以为其他国家所借鉴的成功经验。
首先,社会福利制度应该具有普及性。
这意味着,福利政策应该照顾到每个人的需要,不分贫富。
许多国家已经实施了为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提供的福利计划,例如医疗保险、退休金、失业保险等。
比如,欧洲多个国家实行的“福利国家”模式,在保障个人的基本生存条件的同时,还为弱势群体(如残疾人、儿童、老年人等)提供更多特殊保障。
通过这样的政策,这些国家的人民感觉相对平等,并且承受压力的容忍度更高。
其次,社会福利制度应该具有可持续性。
这意味着,福利政策应该是可持续、可预测的,并且不会因经济危机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崩溃。
许多国家实施了增加税收和利用财政储备等措施,以平衡福利支出和收入。
此外,一些国家也尝试通过开放投资、鼓励私人和公私合作等方式来提高福利支持的可持续性。
丹麦对社会福利与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该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员工三方面负担,以避免过于大型化的政府机构和运作成本,让公共和私营机构各司其职,建立共同责任,社会层面公平可持续。
再次,社会福利制度应该注重民主参与。
这意味着,福利政策应该以民意为导向,鼓励民众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协商机构和代表民众参与政策制定等机构。
通过这些机构,政府可以使福利计划更受欢迎并提高民众的满意度。
最后,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具有全面性。
这意味着,保障计划不仅应该覆盖到每个人,而且应该能够提供全面的保护,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许多国家已经实行了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例如社会医疗保险、退休金、失业保险等措施。
对于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和不同生活阶段的人,不同形式、不同范围的、创新且积极的投资、提供支持来保障他们的暂时或长期安全。
福利国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有什么启示
福利国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有什么启示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J.S.密尔最早提出了福利国家思想。
最初这种思想旨在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工业革命和自由放任主义思想造成的失业和贫困问题。
德国作为第一个为公民提供全面保障的国家,于1883年出台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法规;1921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财富与福利》一书,系统地论述了福利经济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一些政治学家和学者把摆脱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的措施和建立福利国家联系在一起,其中最受欢迎的凯恩斯主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和重建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1942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向政府提出了《贝弗里奇报告》,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1948年,英国工党政府首先宣布建成福利国家,而后法国、联邦德国、荷兰、丹麦、卢森堡、比利时等国相继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美国现代自由主义者也把福利国家思想作为政治纲领。
2011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正式生效。
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落实远远晚于西方福利国家,但晚也有晚的优势,前车有鉴,后事才有师。
2013年9月17日,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电视向全国发表年度演讲,宣布荷兰将告别21世纪下半叶的福利国家,重点削减社会保障及长期医疗保健等福利,大刀阔斧地改革福利制度,呼吁民众“参与社会”,民众需为自己与身边人的生活负责,即所有国民必须积极储蓄与投资,减少依赖政府援助。
欧债危机使登基仅四个月的亚历山大真的是“压力山大”,荷兰作为西方国家高社会福利的代表成为继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之后,又一个陷入“高福利陷阱”的国家。
至此,由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国家福利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再到高峰,最后到福利过了头的一个生命周期。
社会福利的过低过高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都显现出来。
那么,针对我国国情,福利国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又有什么启示,引发什么样的思考呢?针对西方国家出现的“福利病”、“高福利陷阱”,很多国内学者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认为高福利国家是行不通的,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是适合的。
福利国家的弊端及对中国的启示
福利国家的弊端及对中国的启示福利国家是指政府对公民提供各种形式的福利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教育、养老金等。
这些福利政策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公平和公正。
福利国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中国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福利国家可能会导致人们的依赖心理。
由于政府提供了各种形式的福利服务,一些公民可能会养成依赖政府的习惯,不愿意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这种依赖心理会减弱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而中国正是在鼓励人们积极创业、自力更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禁欲放弃。
福利国家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
在福利国家中,政府通常会对失业者提供一定的救济和社会保障。
这种救济可能会导致一些人不积极寻找工作,从而使失业率居高不下。
中国正是在积极推动就业扶贫、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不断前行,全方位改善民生。
对于中国的启示,首先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实施福利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国家的财政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避免因福利政策而造成财政危机。
其次是要培养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
政府在提供福利的也要鼓励人们奋发向前,依靠自己的努力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是要加强就业扶贫和经济增长。
政府要倡导全民就业,通过培训和创业扶持等方式,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自立自强,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实现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福利国家的确为公民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和保障,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对中国而言,实施福利国家政策需要注意平衡好政府的财政压力、公民的依赖心理和失业率的控制,从而更好地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道路及对我国的启示
社会 秩序 和经 济 生活正 常运 行 ,维护 垄断 资本 的利 益 和统 治 的一 种方 法 。此概 念来 自于英 国经济学 家 威廉 ・ 贝弗里 奇 1 9 4 1年 的传 世 著 作 《 贝弗 里 奇 报 告》 ,提 出政 府要 统 一 管理 社 会保 障工 作 、通 过 社 会保 障 实现 国 民收入再 分 配 ,并设 计 出整 套 “ 从 摇 篮 到坟 墓 ” 的社 会 福 利 制 度 。1 9 4 8年 ,英 国首 相
泛 建 立 起 来 。 西方 福 利 制 度 既 是 工人 阶级 长 期 斗 争 , 争取权利的结果 , 也是 资产阶级缓 和阶级矛盾 , 稳定社会 秩序的手段 , 在
发挥积极作 用的同时, 也显现 出了种种弊端。本文将从 西方 国家福 利制度 的历 史沿革 、 影响和 现 实状 况等 方面进行 阐述 , 并 分析其给我 国福利保 障制度 的发展 带来的经验 、 教训 以及启示作用。 [ 关键词 ] 福利制度 ; 社会保 障; 实业
福利 国家制度 ,是 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 的比较
完善 的社 会保 障制 度 ,是 资本 主义 发展 到一 定 阶段
两极分化 ,财富分配极其不均 ,严重的阶级矛盾影
响到统 治 阶级地位 的稳 定 ,为 了缓 和此种 矛盾 ,以
的产 物 。“ 福利 国家 ” 是 指 创 办并 资 助 社会 公 共 事
此概念来自于英国经济学家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威廉贝弗里奇1941年的传世著作贝弗里奇报大危机为维护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由国家机告提出政府要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工作通过社保障的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得以初步发展和形会保障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并设计出整套从摇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的社会矛盾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谈谈你对中国当前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及其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影响
谈谈你对中国当前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及其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影响中国当前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体系,旨在强化社会保障和提高居民福祉。
该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当前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是基于社会公平和公正原则的。
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是中国政府对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低保制度等福利服务,旨在解决不同群体的困难和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发展。
其次,社会福利制度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机遇。
社会工作专业是致力于帮助个人和社区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社会福利制度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领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从而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壮大。
此外,社会福利制度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了更多的职业机会: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工作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各级政府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非营利组织等单位从事社会福利服务工作。
同时,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也逐渐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不同的职业选择。
2. 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背景。
为了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水平和质量,中国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这有利于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度和声誉,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壮大。
3. 加强了社会工作与其他专业的融合: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需要不同专业的协同合作,而社会工作专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专业与医学、法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融合促进了社会工作实践的多元化和综合化。
福利国家与社会保障
福利国家与社会保障福利国家与社会保障是一个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话题。
福利国家一词可追溯到20世纪初瑞典社会民主党的纲领,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国家提供一系列的福利服务和社会保障措施,确保社会的公平和平等。
社会保障则是福利国家的实施工具之一。
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福利国家与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福利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是为了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
在一个福利国家中,政府提供教育、医疗、住房、养老金等一系列基本福利,以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基本的生活条件。
这使得社会的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减少了贫富差距。
例如,一个没有福利国家的社会,弱势群体可能无法获得适当的医疗保健,使得他们的健康状况更加糟糕。
而在福利国家中,政府的医疗保健服务可以确保每个公民都能获得合理的健康照顾,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其次,福利国家的发展与社会安全息息相关。
社会保障制度是福利国家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为个人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例如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老年保险等,使得个人在遇到意外情况或离退休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
这种经济保障不仅有助于个人的生活稳定,也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一个没有社会安全保障的社会,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贫困与社会动荡,导致社会秩序的崩溃。
福利国家的发展对于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也至关重要。
通过提供强大的公共教育系统和职业培训机会,福利国家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
此外,福利国家的福利服务和社会保障措施也为需求的刺激提供了基础。
例如,政府提供的养老金保障和失业保险,有助于个人消费和经济复苏。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然而,福利国家和社会保障并非完美无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其中之一是资金问题。
福利国家所需资金庞大,需要政府在税收等方面采取措施来筹集资金。
然而,税收过高可能会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福利国家的个别措施也可能存在滥用和不公平的情况,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福利国家的弊端及对中国的启示
福利国家的弊端及对中国的启示福利国家的概念是指政府对国民提供包括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住房、失业保险等各种福利的国家。
在这些国家中,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投入很大,为国民提供生活上的保障和福利。
福利国家也存在一些弊端,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些启示。
福利国家的福利体系可能会产生“社会腐败”现象。
在一些福利国家中,虽然政府提供了各种福利,但是由于福利体系繁杂,管理不善,导致一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福利,甚至滥用福利。
这种现象会使福利体系失去原本的公平性和正义性,产生了社会腐败现象。
这对中国的启示是,中国在建设福利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福利的监管,防止福利资源被滥用和浪费。
福利国家的福利政策可能会导致一些人丧失工作的动力。
在一些福利国家中,政府提供了很多的福利,使得一些人失去了工作的动力,选择依赖政府的福利来维持生活。
这样一来,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会减少,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这对中国的启示是,中国在建设福利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鼓励人们通过劳动来获取更好的福利和生活条件,避免因过度依赖福利而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失衡。
福利国家的福利政策可能会使得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
在一些福利国家中,政府拥有很强大的权力,可以通过调整福利政策来控制社会资源的分配和社会的变革。
这就会导致政府对社会资源的过度控制,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现象。
对中国的启示是,中国在建设福利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权力的分散和制衡,避免政府过度集中权力,保障社会的公平公正。
福利国家虽然为国民提供了各种福利,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
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中国在建设福利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财政的可持续性、管理的规范性、激励机制的完善和权力的制衡,以建设一个可持续、公平、公正的福利体系。
福利国家的弊端及对中国的启示
福利国家的弊端及对中国的启示福利国家是指政府在公民基本福利方面实施大规模政策的国家,包括社会福利、医疗保障、教育等。
这些福利制度为公民提供了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福利国家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对中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福利国家可能导致国家财政压力加剧。
福利政策需要大量财政支持,包括社会保险、医疗保障、教育经费等。
如果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能达到支撑福利政策的要求,就会造成国家财政负担加重,甚至出现财政赤字和国债增加的情况。
这可能引发宏观经济风险,影响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福利国家可能引发社会道德风险。
福利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公民过度依赖政府福利,使得个体责任意识和社会正义观念受到影响。
一些公民可能因为获得政府福利而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甚至出现社会腐败现象。
这对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建设构成一定挑战。
福利国家还可能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福利政策的实施可能使得公民倾向于享受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而不愿意主动参与生产和工作。
这可能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造成一定障碍,影响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增长。
福利国家的弊端对中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中国正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
面对福利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避免走弯路,更好地推进福利制度建设。
中国需要保持财政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应当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支情况,合理制定和调整福利政策,确保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平衡。
要积极推进财税改革,提高财政收入水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福利政策的可持续性。
中国需要强化社会道德建设。
中国政府应当倡导公民自助自救和社会互助互助的价值理念,培育公民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正义观念,引导公民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过度依赖政府福利,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风气。
中国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
中国政府应当鼓励公民参与生产和工作,推动就业创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福利国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欧洲福利国家改革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一、福利国家的概念及模式特征福利国家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福利国家是以“福利”进行界定的一种国家形态,即以统一的、大规模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为基本特征,以追求社会团结和公正为目标的一种国家形态。
从狭义上讲,福利国家即指由这些国家所实施的具体社会福利制度。
当前理论界公认的“福利国家”概念的评价指标有四个:1.福利支出占政府公共支出的比重;2.公共支出占福利支出总额的比重;3.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4.福利制度中是否存在力度较大的再分配。
其中指标一和二在结构上表明了国家的性质,指标三在数量上反映了国家福利的规模,指标四反映了全民福利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程度。
当前欧洲主要的工业国家基本都能满足上述四个指标,进入福利国家的行列。
福利国家是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协调并进的制度模式,其核心是国家主导下的“高税收、高支出、高福利”的福利模式。
因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福利国家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同时由于欧洲各国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各不相同,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巨大差异,欧洲各国的福利模式也是不同的。
考斯塔•埃斯平—安德森(G•sta Esping-Anderson)根据劳动力“去商品化(De-com?鄄modification)”程度和福利受益人身份“分层化(Stratification)”的程度将欧洲福利国家的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自由型福利国家、保守型福利国家和社会民主型福利国家。
二、欧洲社会“福利国家”制度的危机1、充分就业政策难以实现实现充分就业是福利国家的重要政策目标,也曾是特别引以为豪的社会成就,但这一成就在70年代中期以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此外,福利国家净替代率过高导致了人们工作热情降低,产生了大量的自动失业人员。
2、收不抵支引发的财政危机为使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得以维持,欧洲各国不得不消耗巨额的财政用于公共开支,而政府财政支出的过分增长造成了巨额财政赤字,这成了福利国家的通病。
福利国家的弊端及对中国的启示
福利国家的弊端及对中国的启示福利国家,又称社会福利国家,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各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为公民提供一系列福利服务和保障的国家模式。
这种模式的出现,旨在解决社会不平等和贫困等问题,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带来人民普遍受益。
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福利国家的弊端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福利国家弊端如下:1.财政问题。
福利国家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如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这将给国家的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会导致经济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支持。
2.失业问题。
福利国家为人民提供一系列的保障和福利,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存在“舒适区效应”,使得他们对于工作的要求更高、对待工作的态度更加消极,从而导致失业率的提高。
3.人口老龄化问题。
随着福利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也相应地延长,这将导致更多的人进入退休年龄,为政府养老金等福利政策的实施带来更大的压力。
1.福利政策的建设应该逐步推进,不能一步到位。
中国当前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应逐步构建福利政策制度,提供适当的福利保障,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
2.政府应该扮演主要角色。
福利国家的实现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需要负责制定合理的福利政策,加强管理和监督,同时适度推进市场经济化,落实“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3.应该注意福利政策的可持续性。
福利国家需要政府大力支持,但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收入水平和经济活力作为基础支持,否则将导致财政负担过重、失业率等大量问题。
总之,福利国家是一种不断进步和改进的制度,对于中国来说,政府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和人民需求不断推进相关改革和政策,同时注意政策的可持续性,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更多的人共享福利。
个人社会服务与福利国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个人社会服务与福利国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岳经纶【摘要】以收入保障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神利和以个人需要为导向的个人社会服务是当代社会保障体制的两大基本方面.西方福利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福利国家发展的早期,社会政策的重点是各类社会保险和各种收入维持项目;随着福利国家的发展,个人社会服务的种类日益增加,成为福利国家的重要产出.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重点发展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体制.然而,个人社会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人类服务或公共服务,不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实践上,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不能适应断变化的家庭结构、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本文认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以及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我国亟需在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同时,积极推广和普及个人社会服务概念和实务,大力发展个人社会服务,并且确立个人社会服务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期刊名称】《学海》【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6页(P60-65)【关键词】社会服务;个人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福利服务;福利国家【作者】岳经纶【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心,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福利)体系,既需要为民众提供基本的经济福利(benefit-in-cash),又需要提供各类“个人导向”的具体服务(service-inkind),也就是个人社会服务(personalsocialservices)。
个人社会服务,也称社会照顾服务(social care),是西方国家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福利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个人社会服务,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很长时间内,我国社会保障的政策重点一直是社会保险,个人社会服务则没有提上重要政策议程。
在政策实践中,个人社会服务被理解为民政系统中的社会福利事业。
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作者:柴立娜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09期[摘要]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制度运行也有深厚的经济理论和政治理论的支持,各学派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一直争论不休,反对声音认为福利国家的社会制度弊端重重,并对其未来持怀疑态度。
但是,全民福利的社会保障发展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本文在最后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需要注意的方面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发展;公平与效率[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9-0065-02一、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背景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由最初的慈善济贫行为到今天的政府行为,保障的内容也变得非常丰富,政府介入的规模也由小变大,由地区性变为中央型。
在这个历程中,新、旧济贫法的出台,改革运动及社会保障立法的颁布是福利国家建立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件大事。
(一)19世纪以前的社会保障状况英国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缔造者,早期的社会保障法规是英国社会保障的萌芽。
在最初,英国最早实行贫困救济的目的是缓解黑死病时期社会混乱和劳动力短缺问题,表现为在1351年和1388年分别制定了《劳工条例》和《济贫法案》,1576年又采取了用来“安置贫困者工作”的《济贫法规》。
1601年,英国又出台了《济贫法》(旧),主要强调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穷人的照顾和为有劳动能力的穷人提供劳动机会。
随着财政状况的恶化,1834年新济贫法应运而生。
新旧济贫法的不同之处非常明显,后者把不附带任何歧视性的工作给有工作能力的人,而前者则通过极差的保障待遇以及对领取救济者的人格蔑视来达到领取数量的削减。
(二)自由主义改革阶段的社会保障发展历史学家通常认为,自由主义改革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工人阶级的压力、福利给付观的改变和改革机构的影响。
首先,工人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自由主义的改革。
随着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更多的人希望能改变福利待遇,改变恶劣的工作环境,于是不断的向统治者施压。
西方福利模式对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启示
西方福利模式对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启示近年来,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城乡差距等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亟需改革。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福利模式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社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西方福利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旨在提高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
这一模式注重政府的积极参与,通过国家财政的投入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公民福利的保障。
与此相关的是,西方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养老金、失业保险等,为公民提供了稳定的福利待遇。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可以从西方福利模式中汲取宝贵的经验。
首先,中国应当加强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和规划。
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还不完善,人口老龄化和社会问题的增加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政府应当加大对福利事业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确保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其次,中国应当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整合和协调。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分散性、碎片化的问题依然存在。
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社会保障制度各不相同,导致公民权益难以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执行也存在困难。
与此相对照,西方国家通过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了公民的权益平等和连续性。
因此,中国应该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和整合,构建一个全面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另外,中国也可以从西方福利模式中吸取关于公民参与的经验。
西方福利模式的实施是通过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政府提供福利待遇,公民也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这种公民参与的模式不仅能够增加政府的责任感,也能够提高公民的积极性。
在中国,我们应当倡导每个公民对社会保障的关注和参与。
公民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和谐建设,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并行使监督权利,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公正和透明。
然而,也要明确指出,西方福利模式并非完美无缺,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个人社会服务与福利国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之 间 的 关 系 , 不 是 国 家 与 家 庭 的 关 系 ( d f, 而 O o
在 社 会 政 策 和 福 利 国 家 的 文 献 中 , 三 个 与 有 服 务 有 关 的 常用 概 念 , h ma ev e ,sca e— 即 u nsri s oil t c s vcs ) p bi srie o 一 般 来 说 , u l evcs ie 和 u l evcs ( L l c p b i srie c
每 个 人 在 自己从 出生 到 死 亡 的 人 生 历 程 中 都 需 要
*
本 文 系 教 育 部 人 文社 会 科 学 重 点研 究 基 地 重 大 项 目“ 国社 会 政 策 的挑 战与 对 策 ”项 目号 :8J 800 )教 育 部 新 世 纪 优 秀 人 才 中 ( 0JD 423 、
国家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然 而 , 我 国 , 期 以来 , 在 长 个 人 社 会 服 务 , 直 都 没 有 得 到 足 够 的 重 视 。 在 一
很 长 时 间 内 , 国社 会 保 障 的 政 策 重 点 一 直 是 社 我
中人 性 化 的 一 种 服 务 , 关 心 个 人 如 何 应 付 人 生 它 中可 能 遭 遇 的 各 种 各 种 的 困 难 ( ad c , 0 3) B ok 2 0 。 l
1 9 ,O’ o n r 1 9 ) 这 方 面 的 典 型 代 表 是 艾 93 C n o,9 3 。
斯 平 一安 德 森 的 划 时 代 的 著 作 《 利 资 本 主 义 的 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利国家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启示[摘要]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普遍为公民提供了广泛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纷纷建成福利国家,英国、瑞典、日本是其典型代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福利国家理论面临各方面的挑战不断加深,研究西方福利国家理论对于我国当前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国应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速度;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劳动者就业水平,保障充分就业;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扎实逐步地向高福利国家推进。
[关键词] 福利国家;理论;模式及困境;启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更多的关注如何解决民生关注的问题,尤其是社会保障如养老、就业等一系列问题。
关注社会保障事业,要追根溯源,考察国外有关发展社会福利的理论,充分理解并运用加以借鉴,这无意对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是有启示的。
西方福利国家理论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了一个蓝图,它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思路,尽管福利国家理论根植于西方,但是,我国仍然可以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的成果,为我所用。
一、福利国家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脉络(一)福利国家理论的提出1941年,威廉·坦普尔第一个提出“福利国家”的概念,用以区别纳粹德国为统治者服务的“权利国家”,但当时他对概念的解读较为浅显,未对这一概念有着明确的界定。
1942年,素有“福利国家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主持制定了《贝弗里其报告》,这份报告对福利国家的蓝图有了大致的规划,指出了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对于英国发展的重要性。
报告对福利国家及社会保障的发展影响深远,标志着福利国家理论的成型。
福利国家是指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学术界对于福利国家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见解,有观点认为福利国家是“管理公共物品的一种工具”;也有学者将其看作是一种社会政策,是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措施的结合;还有学者主张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
关于福利国家的作用,阿萨·布里格斯在《历史视野中的福利国家》一文中认为福利国家的建立是为了至少在三个方向上纠正市场失灵:其一,保证个人和家庭最低收入;其二,使个人和家庭能够应对某些突发事件,如疾病、失业等,缩小个人社会不安全程度;其三,对公民地位的确认,保证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社会服务。
虽然福利国家拥有众多的光环,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资本主义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以维护资本主义垄断利益和统治。
(二)福利国家理论发展脉络福利国家的思想最初来源于基督教教义和新教伦理理论等宗教理论中,基督教教义中重要的一条“爱你的国度”成为西方福利国家的理论来源,从基督教分离出来的新教伦理理论也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些从宗教教义中表现出的平等的观念孕育了最初的福利由全体国民共同享用的思想。
与宗教教义密切相关的宗教人员传教活动和慈善活动传播和实践了这一思想,成为早期“福利国家”的缩影。
意大利开始兴起的文艺复兴强调的人道主义亦成为了福利国家的另一重要来源,文艺复兴的核心理论在于“三提倡三反对”,即提倡人学,反对神学;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这种理论注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重要性,这种意识在欧洲迅速传播并深入人心,有此意识,福利思想便容易推导出,这种思想的产生为福利国家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
德国新历史学派强调国家的作用,认为国家可以通过办理社会保险等方式调节劳资矛盾,并用温和渐进的办法改良资本主义,通过代议制调整国家结构,调节经济进行社会再分配,总结起来,其认为市场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国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纠正,这种思想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福利国家理论的形成。
在近代,福利国家理论开始逐步成型,“福利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成为福利国家的重要理论基础。
20世纪初期,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国家要通过税收杠杆的方式让收入在富人和穷人之间进行再次分配,以实现贫富差距缩小与社会公平,达到社会福利。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中“积极国家理论体系”直接催生了“福利国家体制的建立”,强调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需求,刺激投资,减少失业,提出了收入再分配和消灭食利者理论,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了现代福利国家的思想,强调发展经济,减少失业与增加福利,成为现代福利国家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的国家。
英国之所以能建成福利国家,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福利国家之父”贝弗里奇及由他所撰写的《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报告(简称贝弗里奇报告),这份报告提出社会福利不仅是特殊群体应该享有的权利,而应成为全体社会公民都应享有的社会保障权利,并从英国的现实出发,指出贫困、疾病、愚昧、肮脏和懒惰是影响英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五大障碍,并据此提出政府要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工作,通过社会保障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建议。
除此之外,报告和设计出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制度,规划了福利国家的雏形,例如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教育补贴等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福利的巨大飞跃。
除此之外,报告还指出社会保障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第一,普遍性原则,社会保障应满足全体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第二,保障基本生活原则,社会保障职能确保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第三,统一性原则,社会保险的缴费标准,待遇支付和行政管理必须统一;第四,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享受社会保障必须以劳动和缴纳保险费为条件。
这四个原则成为福利国家所普遍认同的基本准则,指引了福利国家制度向前发展的方向。
瑞典是“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它以高福利为特征得到世界的关注。
瑞典建立福利国家的方式是在实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的基础上发展养老、医疗、失业等各种保险。
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是通过调节宏观经济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的的宏观调控方式,目标主要在于充分就业,价格稳定与经济持续增长,这种经济政策可以对整个经济生活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这种政策的执行与实施加之充分的社会保障,并提供较高的国民福利。
除此之外,瑞典所推行的“合作主义”也使得其福利水平有了进一步的保障与提升。
瑞典是世界上劳工组织力量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强大的劳工组织,保障着工人权利的方方面面,从工作时间、劳动保险到在培训与收入平等,这些都有着充分的监督力量。
所有的这些政策与组织,促使了瑞典“从摇篮到坟墓”式的福利国家的诞生,并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世界的典范。
日本也是国民福利较高的福利国家之一。
日本之所以能建立福利国家,其原因在于拥有较为完善的福利国家体系,这个体系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分别是福利政治特征、再分配结构特征和规制结构特征。
福利政治特征在于日本国内社会主义民主势力的薄弱与国家官僚制度的强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建立福利国家提供了便利;再分配结构特征在于日本社会支出的薄弱与公共事业的推崇,有着较为完善的再分配制度,实行横向的社会再分配;规制结构特征在于社会规制的薄弱和经济规制的强大,强调经济规制,这也符合福利国家对经济的巨大需求性。
正是由于完善的福利国家体制,才使得日本跨入了“高福利”的福利国家。
二、福利国家理论的模式及困境西方学者认为,福利国家是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家利用其职权保护国民使其免受社会风险,这种保护主要是通过由政府提供家庭和个人因社会风险所带来的收入损失即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并帮助家庭和个人抵御其可能延续的后续危机上(如疾病,失业等)。
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整个社会的贫困者和弱势群体给予资助,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安定。
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得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理论遭到社会的抛弃,凯恩斯把政府需通过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思想,政府可以通过经济和社会政策调节生产与分配。
至此,福利国家的经济职能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福利国家同样强调了国家的社会功能,国家通过税收制度把工业社会的财富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集中,并通过社会再分配的方式将这种社会管理的职能延伸到居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包括居民的医疗保障,教育保障以及住房保障等等,这种社会功能只有福利国家才能做到,其福利越高,相应的社会功能将会越强烈。
福利国家的基本模式是以国家为主导,采取“高税收,高支出,高福利”的模式。
但因欧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不同,各国采取的福利模式也有一定的差别。
艾斯平?安德森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中将社会权利与福利国家有机联系起来,按非商品化程度的大小,将福利国家模式分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
自由主义的福利制度的非商品化程度最低,强调个人自由,私有制与宪政自由,这种福利制度的救助对象是低收入的工人阶级,救护的方式,数量和手段都较少。
保守主义的福利制度是以参与劳动的年限和社会保险缴费记录为依据划分福利多少的一种救助制度,这种制度与个人密切相关。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制度带有普适性的色彩,这种福利制度下所获得的社会福利与工作表现及缴费关联程度不大,主要取决于公民资格的确认,可以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
福利国家的实行虽然给福利国家的民众带来了众多的福利与保障,但其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高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与挑战,最大的问题在于政府财政负担过于沉重。
由于福利国家的众多福利措施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因此政府在财政支出上要为巨额的福利费用买单。
例如,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欧共体国家(英国除外)的社会支出占总公共支出50%以上,荷兰、前西德、瑞典、丹麦在1981年的社会支出超过GDP的1/3,这些社会支出福利费用占据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近些年来,一些国家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并有国家有了削减福利以缓解财政紧张的意图,但民众对于这些意图却并不买单,福利削减异常困难,政府由此陷入两难的境地。
此外,高福利容易产生养懒汉的现象,影响经济发展。
众所周知,福利国家的福利是给予民众全方位的高待遇,这几乎包括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失业,福利国家所给予民众的失业救济金几乎与上班民众的工资水平差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的人们催生不需要工作也能满足个人基本生活的想法,这种思想的蔓延使得一些民众靠着政府的福利生活,并最终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三、福利国家理论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2010年我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并已进入小康社会。
但纵观全局,我国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