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发展心理学-童年期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心理学申硕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幼儿心理发展
同等学力心理学申硕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幼儿心理发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幼儿时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游戏B.学习C.记忆D.想象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脑皮质的()机能上。
A.兴奋B.抑制C.协调D.联想3.()认为游戏是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A.霍尔B.格罗斯C.席勒D.拉扎鲁斯4.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决定儿童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所以有规则游戏出现在()。
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被皮亚杰誉为“儿童游戏的高峰”。
A.合作游戏B.创造性游戏C.功能游戏D.假装游戏6.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
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早期D.童年晚期7.幼儿最先掌握的词汇类别为()。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代词8.成人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信息单位,3岁儿童为4个左右,6岁儿童可达()个左右。
A.4B.5C.6D.79.儿童记忆发展的质变的标志是()。
A.有意识记忆的出现B.元记忆的形成C.记忆策略的自觉使用D.语词记忆占主导10.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A.相对具体性B.可逆性C.刻板性D.自我中心性11.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前道德阶段B.后道德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D.他律道德阶段12.儿童首先获得()的性别恒常性。
A.自己B.其他同性别儿童的C.其他异性儿童D.父母13.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
A.额叶→颞叶→顶叶→枕叶B.顶叶→颞叶→枕叶→额叶C.枕叶→颞叶→顶叶→额叶D.额叶→顶叶→颞叶→枕叶14.陈千科的实验表明,有意识记的效果超过无意识记发生在()。
A.幼儿前期B.幼儿后期C.小学前期D.小学后期15.侵犯行为通过替代性强化而获得,这一观点属于()。
A.生态学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社会信息加工理论D.知觉学习理论答案:1.A2.B3.C4.C5.D6.B7.A8.C9.A10.B11.D12.A 13.C 14.B 15.B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多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2020同等学历心理学申硕发展心理学考点梳理(15分)
2020同等学历⼼理学申硕发展⼼理学考点梳理(15分)选择题知识点名词解释观察学习(真题)观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榜样)所表现的⾏为及其后果⽽进⾏的学习。
聚合交叉研究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横向研究15年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不断强化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就叫操作性条件反射直接强化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为直接进⾏⼲预。
替代强化学习者不⼀定亲⾃产⽣⾏为或接受强化,⽽只是看到他⼈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为,就会增强产⽣同样⾏为的倾向。
最近发展区⼉童智能发展现有⽔平与经过努⼒或成⼈帮助能达到的⽔平之间的差异同化(真题)同化是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现有的智⼒结构的过程。
顺应(真题)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的智⼒结构,以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07年平衡平衡是个体保持智⼒结构处于⼀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
格赛尔⼉童发展量表格赛尔编制了⼉童发展量表,他提出了“成熟势⼒说”,认为⽀配⼉童⼼理发展的因素有⼆,即成熟和学习。
成熟势⼒说格赛尔提出认为成熟与内环境有关,学习则与外环境有关,双⽣⼦爬梯实验,顺序的16年视实验涯吉布森婴⼉依恋(真题)依恋是婴⼉与主要抚养者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由于婴⼉的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所以婴⼉的依恋⼜称为母婴依恋。
机能游戏⼀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游戏形式,它包括简单地、重复性地移动⾃⼰的⾝体,或反复摆弄某物体,⼉童只是从动作本⾝获得乐趣,游戏的象征性机能这时还没出现。
建筑性游戏指⼉童为了建成某种东西⽽对物体,如积⽊、⽊块、沙⼦等进⾏的操作。
在建筑性游戏中已表现出了游戏的象征性功能。
假装游戏假装游戏的内容既与现实相似,⼜具有戏剧性⾊彩,这类游戏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明显的代替性和假设性,有利于⼉童创造性的发展。
10年元记忆记忆本⾝的认知活动规则游戏是⼉童按照⼀定的规则进⾏的游戏,⼀般都是由两个以上的⼈参加;这种游戏有利于培养⼉童遵守规则的意识。
三座⼭实验基于三座⼭实验,⽪亚杰认为幼⼉在对事物进⾏判断时是以⾃我为中⼼的,不能了解别⼈的的视⾓和观点。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试卷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试卷1(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研究认为( )是学习障碍产生的高峰年龄(分数:2.00)A.1~2年级B.2~3年级√C.3~4年级D.4~5年级解析:3.( )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分数:2.00)A.自我概念B.自我认识C.自我判断D.自我评价√解析:解析: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4.塞尔曼采用( )方法对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进行了研究(分数:2.00)A.观察法B.调查法C.两难故事法√D.对偶故事法解析:解析:塞尔曼通过两难故事法测查了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5.下列不属于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的特点是( )(分数:2.00)A.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B.传递信息技能增强C.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关系D.还没有形成所谓的“友谊”√解析:解析:儿童在9~15岁时,友谊已经进入亲密的共享阶段,可以做到在心理上互相信任和支持。
6.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在( )岁左右(分数:2.00)A.7B.10 √C.12D.15解析:7.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 )(分数:2.00)A.4年级√B.2年级C.5年级D.6年级解析:解析:童年期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
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是在小学四年级(10~11岁),也有人认为可以提前到小学三年级或者推后到更高年级。
这个“关键年龄”可随教育条件的改变提前或推后。
8.下列不属于学习障碍症状的是( )(分数:2.00)A.成绩不好B.阅读障碍C.情绪障碍D.智力低下√解析:解析:学习障碍定义强调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推理、计算等方面有一定的障碍,造成学习能力滞后,影响学业成绩,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
同等学力硕士全国统考心理学必看资料-发心教心社心考点精要增强版
发心教心社心(共101个知识点)分值:发心教心社心共占30分。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答:广义的发展心理学。
包括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
2.心理的种系发展答: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
3.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答:①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问题.先天遗传只给人类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后天的环境会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
②心理发展的内因外因问题。
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心理内部,外在的教育因素还是要通过个体的内在动因起作用。
③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问题。
从相对短的时间跨度看,心理的发展是呈连续状态的,从相对长的时间跨度看,心理的发展又是呈阶段性的.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纵向研究、横向研究、聚合交叉研究答:纵向研究是指系统考察同一批被试在不同时间点或者年龄的心理发展状况,也即进行“追踪研究。
”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几个年龄(年级)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08年名8)聚合交叉研究是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交叠在一起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向研究。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理论5.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其发展观答: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
本我属于无意识的东西,他包括人类本能的性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
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意识部分。
个体必须通过“自我"和现实世界进行交流。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
超我遵循完美原则。
6.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09年选12)答:弗洛伊德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是以“性"为划分依据的.弗洛伊德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2—3岁);前生殖器期(4-5岁);潜伏期(6-12岁);青春期(13、14岁- )弗洛伊德认为,在上述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分别当时性心理的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的。
同扥学力心理学申硕考试: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定义: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
研究的是从个体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最核心部分:儿童心理学。
研究个体从出生到基本成熟(0—18、19岁)这段生命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心理的发展: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的原始性心理进化人类心理的发展:人类的进化(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语言)人类心理的特点:有意识的心理:意识客体、意识自我社会性的心理有语言功能的心理个体心理的发展: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老年动物的出现——神经系统的进化——脑的进化——心理动物的原始性心理进化和发展阶段:1、刺激感应阶段:散漫的、无意向、无中枢的网状神经系统2、感觉阶段:梯形神经系统(头神经节、原生质神经元、突触)是心理发展的最初阶段3、知觉阶段:脊椎动物(脊髓和脑泡)——爬行动物(大脑皮质)4、思维的萌芽阶段:爬行动物——哺乳类动物(类人猿)利用简单的工具解决问题;模仿人的动作;具有手势语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问题;心理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问题;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问题。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体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完全由年龄决定。
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的;存在着不平衡性。
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儿童心理》,1882年,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演变:19世纪之前准备时期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时期观察和实验方法霍尔、鲍德温、杜威、卡特尔、比纳、施太伦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分化和发展时期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家:皮亚杰、格赛尔、彪勒夫妇、瓦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演变和增新时期理论观点的演变:有的影响变小,有的革新、有的新出现,比纳、西蒙的测量学说具体研究方法的变化儿童发展从个体到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1904年,从普莱尔关注的婴幼儿阶段扩展到青年期,1922年《衰老:人的后半生》,最早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2、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生命全程的发展率先进行了研究荣格:最早对成年心理开展研究。
同等学力心理学精心整理必过--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1、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不断强化所形成的条件反射。
2、观察学习: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3、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及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
在这两种水平状态间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近发展区”4、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智力结构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完全被动的过程。
主体对外界信息所做的不仅仅是感觉登记,还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和转换,以使其与当前的认知结构性匹配,便于被接纳。
5、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主体的智力结构会不断的得到修正。
6、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认知,它是以认知活动本身为认知对象,以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
7、大脑单侧化:就是在其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
如对于多数右利手的婴儿来说,其言语功能逐步定位于左半球的过程就是一种单侧化的过程。
8、成熟势力说:格赛尔提出的,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即成熟与学习,并认为成熟更为重要。
格赛尔认为儿童心理和动作的发展是一个按顺序模式展开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所决定的。
通过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得出结论,在儿童尚不成熟时,学习的效用很小,只有当儿童内在的条件准备好后,学习才能起作用。
9、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由于依恋的对象通常是母亲,所以婴儿的依恋又称为母婴依恋。
10、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指思维活动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关系和本质的理解,即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
11、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对自己在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分类。
发展心理学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是指在0-12岁的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心理、情感、社会及认知能力的发展。
心理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需要一
个正确的环境、持续支持、持续培训及正确的引导才能取得成功。
童年期
的心理发展会大大影响到孩子以后的生活。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可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
岁)、想象-创造阶段(3-7岁)及学习-分析阶段(8-12岁)。
在感觉-
运动阶段,孩子主要学习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他们将经常玩耍、哭、笑、跑来跑去,借此感受外部世界的温暖与知觉。
同时,他们会学习走路、语
言及基本机能等。
在想象-创造阶段,孩子会把刚受完教育的东西用想象
力来改变,他们能够开始思考抽象问题,学习基本逻辑思维以及运用这些
技能完成任务。
在学习-分析阶段,孩子开始学习更多的社会技能,他们
开始学习认知技能和逻辑思维,学习写作、阅读及其他学术技能,并开始
学习日常生活的角色,以及自己的功能、使命及责任。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大,在童年期的环境中,孩子接
触到的社会信息越多、越多元化,他们的心理发展就会更加均衡,自信心
就会更强。
同等学力心理学重要考点之发展心理学--学苑教育
同等学力专业综合考试中热门报考专业之一就是心理学,对于由在职人员构成的同等学力考生来讲专业综合考试的难度不会很大。
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只要掌握考试大纲中的重要考点就可以。
学苑教育为了帮助考生备考在此提供同等学力心理学之发展心理学的重要考点。
第一章绪论广义的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心理的种系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横向研究(2008 年,名,8):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几个年龄(年级) 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客观性原则;教育原则;矛盾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纵向研究;聚合交叉研究。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理论儿童早期:从2岁到4 岁。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2003年,选,15)感知运动阶段(2005 年,选,12):在这个阶段中,凡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
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同化。
顺应(2003 年,名,5)(2007 年,名,6):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婴儿期;华生的情绪实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维果斯基的三个非重要思想;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假设;平衡;元认知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格赛尔(Gesell)的“成熟势力说”:该理论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即成熟与学习,并认为成熟更为重要。
格赛尔认为,儿童心理和动作的发展是一个按顺序模式展开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所决定的。
(2006 年,名,6)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20004 年,选,3):他选取了一对双生子T和C 参加实验,他安排T从出生后的第48周起每日进行10 分钟的爬梯训练,连续6周;在此期间,C不作爬梯训练,从53周起C 开始爬梯训练,每日10 分钟。
同等学力心理学申硕考试: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科学.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间里对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研究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横向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矛盾性原则是指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
因此,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客观性原则要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
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的指标。
教育心理实验是自然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
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或改变某种或某些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行为变化的方法。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研究时所选择的方法应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利,应该是道德的。
皮亚杰是现代国际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儿童的思维发展,研究特点是结合运用生物学、哲学、逻辑和数学的知识,创立了日内瓦学派.复演说是由霍尔提出的,具体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复演种系发展的过程,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而出生后个体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
成熟势力说是由格塞尔提出的,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与学习。
通过研究的出结论: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
遗传决定论片面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的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辅导教材(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
六、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一)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童年期是指儿童从6、7岁到11、12岁这一时期,这时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以学习为主导活动,所以,这个时期又称为学龄初期或小学期。
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上的特征为: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学习活动逐步取代游戏活动而成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并对儿童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学习与儿童在幼儿园时的游戏有很大不同,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儿童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且要学习自己不感兴趣,但却要学习的东西。
与游戏相比,学习具有社会性、目的性、系统性和强制性。
2.儿童逐渐掌握书面言语在幼儿阶段时,口头言语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小学后,书面语言成为儿童学习的专门对象。
3.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儿童进入小学后,随着逐渐掌握书面言语,扩大了儿童的知识范围,发展了儿童各种心理过程,促进了儿童掌握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4.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进入小学后,儿童的活动都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的。
他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逐渐发展起集体意识,掌握了各种基本的行为规范,也了解了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力和义务。
(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或认知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世界,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并引起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结构的变革。
从小学时期起,学习活动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其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及特点如下:1.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的作用作为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学习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促进儿童责任感、义务感以及个性的发展。
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儿童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责任感和义务感,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发展心理学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四个基本特征:
1.差异性;
2.缺陷性; 3.集中性; 4.排除性。
(二)学生障碍的分类
美国联邦教育署特殊教育处将学习障碍 归为三类: (1)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 (2)阅读和书写方面的障碍; (3)算术方面的学习障碍。 柯克(1983)则将学习障碍分为: 发育性学习障碍 学业性学习障碍。
(五)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
(一)思维敏捷性的发展 解题的技能技巧和整体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其解决 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都获得了相应的提高。 (二)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具体表现为:"一题多解"的解题数在增加,说明小 学儿童在面对问题时,思维的起点增多了,分析和 综合问题的思路更开阔了。 (三)思维深刻性的发展 三四年级是童年期儿童思维的深刻性发展的重要年 龄。 (四)思维独创性的发展 发展表现在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上。
3.培养良好意志品质和健康的情绪情感及良
好人格的有效途经.
4.在班集体的活动中可以培养儿童交流、合
作、互助等良好的社会道德技能.
5.良好自我意识的形成.
三、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 1.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 四类: (1)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 表扬和奖励而学习; (2)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 体争光而学习; (3)为了个人的前途而学习; (4)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
3y--能识别他人情绪体验,但一般在同一情境 4y--真正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能摆脱情境
(2)对他人行为的认知
对他人行为意图的认知 对他人行为的归因
(3)对他人的整体认知
描述他人的发展阶段
(4)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是指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手册-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的发展【圣才出品】
专题2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的发展
考点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而达到与环境平衡的过程。
(1)同化
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将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2)顺应
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或解释刺激,其认知结构将会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2.认知发展阶段
表3-2-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3.影响发展的因素
表3-2-2影响发展的基本因素
4.对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评价
表3-2-3对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评价
考点2维果斯基的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将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两种:
(1)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如基本的知觉加工。
(2)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如记忆、语言、思维。
高级心理机能是人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2.心理发展观
表3-2-4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3.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表3-2-5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4.对维果斯基理论的评价
表3-2-6对维果斯基理论的评价
考点3个性的发展
1.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
表3-2-7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阶段
2.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
表3-2-8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阶段。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题库-章节题库-发展心理学-第6章 童年期心理发展【圣
第6章 童年期心理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科尔伯格的观点,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属于道德发展的()。
A.后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习俗水平D.他律水平【答案】A【解析】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②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③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2.()标志着儿童个性的基本形成。
A.角色意识的建立B.自我意识的成熟C.自我概念的确立D.自我认识的成熟【答案】B【解析】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
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
3.大脑皮层的发育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成熟最早的是()。
A.顶叶B.颞叶C.额叶D.枕叶【答案】D【解析】大脑皮层的发育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4.根据Se1man的角色采择理论,到一定年龄时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了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仍可能会有冲突。
这个年龄阶段在()。
A.6~8岁B.8~10岁C.10~12岁D.12~15岁【答案】B【解析】该题描述的是角色采择理论的阶段二:自我反省式观点采择(约8~10岁),儿童能认识到即使面临同样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已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据此预期他们的行为反应。
5.研究表明,儿童发展的过程中,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会发生分化,那么发生分化的主要时期是在()。
A.小学五六年级B.初中二三年级C.高中一二年级D.大学一二年级【答案】C【解析】高中生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
6.研究表明,可以自发使用复述策略,并不断纠正自己的复述行为的年龄一般是()。
A.5~6岁B.6~8岁C.8~10岁D.11岁以上【答案】B【解析】一般说来,儿童5岁以前没有策略;5~7岁处于过渡期;10岁以后记忆策略逐步稳定发展起来。
考研专业课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儿童心理发展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1页共1页 考研专业课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儿童心
理发展
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童年期心理发展特征
6、7岁到12、13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
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在小学低年级,儿童号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到高年级则随生理年龄变化逐步进入青春发育期。
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一)童年期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儿童入学后学习逐步取代游戏而成为主要的活动形式,并对儿童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
在学校学习与幼儿园游戏有很大不同,这里的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社会义务活动。
(2)逐渐掌握书面用语
幼儿期口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转变为小学后书面语言成为的学习专门对象。
(3)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占主要地位,入学后,随着所书面语言的掌握、知识范围的扩大、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等。
(4)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入学后儿童的活动都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的。
在这些与同学的交往中,儿童逐渐发展起集体意识并掌握基本行为规范。
同等学力心理学申硕国考——发展心理学题库知识点总结
发展心理学第1章绪论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的儿童心理学,至今发展心理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之父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心理学指的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整个生命全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个体心理的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过程的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3点,一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问题,二心理发展的内外因问题,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问题。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有三点第1点是个体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个体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第2点在一定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会改变的,第3点心理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着不平衡性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三岁,每天进行观察,又写了一部《儿童心理学》,这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的演变:第一阶段是19世纪之前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的准备时期。
第二阶段是从1882年到第1次世界大战,西方心理儿童心理学形成阶段,第3阶段是第1次世界大战和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第4阶段是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新增的时期。
第2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客观原则,二是教育性原则,三是矛盾性原则,四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
心理发展学研究的主要类型: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整体研究与分析研究,个案研究与成组研究纵向研究:考察同一批被试,在不同时间点或年龄的心理发展状况,也即就是进行追踪研究。
同等学力心理学申硕国考——发展心理学题库知识点总结
发展心理学第1章绪论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的儿童心理学,至今发展心理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之父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心理学指的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整个生命全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个体心理的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过程的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3点,一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问题,二心理发展的内外因问题,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问题。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有三点第1点是个体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个体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第2点在一定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会改变的,第3点心理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着不平衡性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三岁,每天进行观察,又写了一部《儿童心理学》,这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的演变:第一阶段是19世纪之前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的准备时期。
第二阶段是从1882年到第1次世界大战,西方心理儿童心理学形成阶段,第3阶段是第1次世界大战和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第4阶段是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新增的时期。
第2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客观原则,二是教育性原则,三是矛盾性原则,四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
心理发展学研究的主要类型: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整体研究与分析研究,个案研究与成组研究纵向研究:考察同一批被试,在不同时间点或年龄的心理发展状况,也即就是进行追踪研究。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清单生命周期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清单生命周期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而发展心理学则关注的是人类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心理发展。
本文将介绍发展心理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以清单形式呈现,让读者对不同生命周期的心理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婴儿期(0-2岁)1. 儿童早期认知发展:儿童从出生到2岁左右,逐渐发展出对物体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形成基本的思维能力。
2. 情绪发展:婴儿在这个阶段,对于情绪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有了显著改变,逐渐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二、幼儿期(2-6岁)1. 肤色与性别认知:幼儿开始注意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特征,逐渐形成对不同性别和肤色的认知。
2. 社交认知发展: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与其他人互动,逐渐发展出分享、合作和友谊的能力。
三、学龄期(6-12岁)1. 认知发展:学龄儿童开始形成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可以进行更复杂的问题解决和推理。
2. 自我认同:学龄儿童逐渐形成个体的自我认知,开始关注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和地位。
四、青春期(12-18岁)1. 身份探索:青春期是个人身份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职业目标。
2. 独立性发展:青少年逐渐迈向成年,开始寻求自主性和独立性。
五、成年期(18岁及以上)1. 人格和职业发展:成年人面临更多的责任和选择,开始形成稳定的人格特质和从事一种职业的能力。
2. 家庭和亲密关系:成年人建立起家庭和亲密关系,需要面对家庭角色的变化和人际关系的挑战。
六、老年期(60岁及以上)1. 心理和身体健康:老年人需要关注心理上的健康,主动应对与老龄化有关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2. 自我满足和生活满意度:老年人寻求心理和生活上的满足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点的清单,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人的心理发展有着显著的变化和特点。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总结起来,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涉及到不同生命阶段的心理发展,在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都有不同的重点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
专题6童年期心理的发展
考点1童年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
1.年龄阶段
童年期是指从6、7岁到11、12岁的时期。
这时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以学习为主导活动,所以这个时期又称为学龄初期或小学期。
2.一般特征
童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①6、7岁开始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了正规且系统的学习,学习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②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③儿童在学校里既要学习感兴趣的东西,又要学习不感兴趣但必须学习的东西。
因此与游戏相比,学习具有社会性、目的性、系统性和强制性。
(2)掌握书面言语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①在幼儿阶段,口头言语和具体形象思维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②进入小学后,书面言语成为儿童学习的专门对象。
书面言语的掌握扩大了儿童的知识范围,发展了儿童各种心理过程,促进了儿童掌握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3)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活动都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的。
他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逐渐发展起集体意识,掌握了各种基本的行为规范,也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
考点2童年期的学习
1.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点
(1)学习动机
①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动机往往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如为了得到好分数等。
②儿童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越直接、越表浅。
(2)学习兴趣
①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内容更感兴趣。
②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儿童对有关具体事物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
③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游戏因素在儿童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3)学习态度
①对教师的态度
a.教师对低年级小学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的各种要求都能服从,这时教师对待儿童本身的态度也是影响儿童学习的重要因素。
b.中年级以后,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发生了选择性变化,他们只对那些教学好、公正、风趣并对儿童表现出爱心和耐心的教师表现偏爱。
②对作业的态度
a.初入学儿童还没有很强的作业意识,不能对作业表现出认真负责的态度,忘记做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
b.二年级以后才逐渐地建立起较稳固的作业意识,能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
③对评分的态度
从小学开始,儿童开始认识到评分的意义,很重视自己的分数,把它看成衡量自己学习好坏的标准。
随着年级的增高,儿童逐渐认识到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把好分数看成是完成该社会义务的良好表现。
2.童年期儿童的学习障碍
(1)定义
学习障碍是指进入学校以后,并不是所有儿童都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一部分儿童在阅读、算术等方面的学习中会存在较严重的困难。
(2)学习障碍特点
①差异性
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行为与其应该达到的标准之间具有明显差距,尽管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成绩却远低于该年龄所应达到的水平。
②缺陷性
学习障碍儿童在学习的某些特殊方面有困难,具体表现为他们在很多学科方面都能做得很好,但却不能完成对其他儿童来说很容易的一些事情。
③集中性
学习障碍儿童的缺陷常常集中在包括语言和算术学习在内的基本心理过程中,常在说话、阅读、写作、拼写和算术等方面出现障碍。
虽然学习障碍在幼儿期(学前期)和少年期(中学)也存在,但主要出现在儿童期,即小学期。
(3)学习障碍表现
①感知、思维和语言
a.在感知、思维方面的障碍表现为:视觉记忆受损,有空间定向障碍,听觉辨别力差,信息加工有困难,在解决问题时缺乏应变能力。
b.在语言方面的障碍表现为:发音、词汇、语义、语法、会话等方面存在障碍。
②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忧郁、焦虑、易冲动、好攻击、不能自我控制、自我概念差、自我评价低、社会技能缺损、人际关系不良等。
③其他方面的相关表现
a.在学习障碍儿童中有60%的人生理发育较迟缓,在心理上从幼儿期过渡到儿童期的时间较长。
b.在青少年阶段,个体学习障碍与过失行为有相对高的相关。
(4)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
①在胎儿期或出生时有轻度脑损伤。
②遗传基因所导致。
③生物学上的原因,如由于中枢神经系统间某种神经介质不足或偏多所导致。
④后天的不良生长环境所造成。
(5)学习障碍的预防和矫治
①避免在胎儿期和婴儿期出现各种脑损伤。
②及时提供帮助。
③提供特殊教育。
④进行有效的行为矫正。
考点3童年期认知的发展
童年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特别是思维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1.思维发展基本特点及具体表现
(1)基本特点(朱智贤观点)
①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②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2)具体表现
①在整个童年期,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a.低年级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都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这时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具体形象或其生动的表象相联系。
b.在中高年级,儿童才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和非本质的东西。
②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关键年龄”。
③思维形式逐渐完整。
在小学高年级时,儿童不仅能进行具体形象思维,还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表现出了辩证思维的萌芽。
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a.对于不同的思维对象和内容,不同的学科和教材,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速度和水平是不一样的。
b.对于同一门学科,不同儿童实现这种过渡的速度也是不相同的,表现出不平衡性。
2.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思维的基本过程主要是分析和综合,以及由它们派生出来的抽象、概括、比较、分类等。
(1)概括能力的发展
童年期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直观形象水平
低年级儿童的概括还和学前儿童的概括差不多,他们所概括的特征和属性,常常是事物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和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