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国际并购与国际控制权市场
收购(并购方案)
![收购(并购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59c2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0.png)
收购(并购方案)标题:收购(并购方案)引言概述:收购(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分或者资产,从而实现企业之间的合并。
这种商业行为在当今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常见,不仅可以匡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收购(并购方案)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收购(并购)的动机1.1 市场扩张:通过收购其他企业,可以迅速进入新市场并扩大市场份额。
1.2 资源整合:通过并购,企业可以整合双方的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1.3 技术创新:收购具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可以匡助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
1.4 品牌增值:通过收购知名品牌,企业可以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1.5 兼并竞争对手:收购竞争对手可以减少市场竞争,增加企业市场份额。
2. 收购(并购)的策略2.1 垂直整合:通过收购上下游企业,实现供应链的整合,降低成本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2.2 横向整合:通过收购同行业竞争对手,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2.3 多元化整合:通过收购不同行业的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行业风险和增加收入来源。
2.4 国际并购:通过收购国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扩大企业的全球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2.5 股权并购: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进而实现整合和管理。
3. 收购(并购)的流程3.1 策略规划:明确收购目标和目标企业的价值,制定收购策略和计划。
3.2 尽职调查: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法律、商业等方面的调查,评估目标企业的风险和潜力。
3.3 谈判协议:与目标企业进行谈判,达成收购协议,明确收购的条件和方式。
3.4 审批和合规:申请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准,并确保收购过程符合法律和监管的规定。
3.5 合并整合:完成收购后,进行整合工作,包括人员合并、业务整合等,实现收购的预期目标。
4. 收购(并购)的风险和挑战4.1 财务风险:收购可能导致企业财务负担加重,增加债务风险。
第四章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袁晓莉)
![第四章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袁晓莉)](https://img.taocdn.com/s3/m/167652cd89eb172ded63b762.png)
• (2)创立兼并(Statutory Merger)
• 又称新设兼并或者联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 上公司通过合并同时消失,并在新的法律和资 产负债关系基础上形成新的公司。新设公司接 管原来企业的全部资产和业务,重新组建董事 机构和管理机构等。
• 1998年,英国石油公司和美国阿莫科公司平 等收购后,新公司的名字叫BP——AMOCO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
• 一般来说,从事跨国经营活动的企业可 以采取三种基本模式进入国际市场: 即:出口进入模式、 契约进入模式 投资进入模式 。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出口进入模式
契约进入模式
直接投资进入模式
间 接 出 口
直 接 出 口
许特 合 管交 可许 同 理钥 证经 制 合匙
营 造 同工 程
绿 地 投 资
子公司财务上压力较大,被视为外国企业,易受排斥, 面临国家风险风险较大 ,对独资的优惠较少,限制较多对东 道国政治经济环境不够熟悉,难以掌握当地 的人文风俗和设 立一套符合当地情况的营运组织和管理制度也是它的不足之 处。
能够较好地适应东道国市场的需要、 降低政治风险及其它 经营风险,充分利用当地合伙人的优势及享受东道国资源利 用及其 它优惠待遇。共担投资资本和损失,学习对方先进的 技术和管理.
1
2
3
4
5
出口部门
海外分公司
1——间接出口方式 2、3、4、5——直接出口方式
出口进入模式:
出口进入模式: 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本企业产品出口到目标
市场过目标市场。 1、间接出口
间接出口是指企业使用本国的中间商来从事产品的出口。 通过间接出口,企业可以在不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前提下 开始出口产品,开业费用低,风险小,而且不影响目前的 销售利润。况且,企业可借助此方式,逐步积累经验,为 以后转化为直接出口奠定基础。
国家开放大学《公司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司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d5b8d152d380eb63946d86.png)
国家开放大学《公司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公司的起源和发展一、单选题(3道)1.( )是一种最古老、最简单、最普遍的企业形式。
A. 股份有限公司B. 合伙制企业C. 业主制企业D. 有限责任公司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原始公司的主要形式。
( )A. 康枚达B. 索塞特C. 特许专营公司D. “海上协会”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近代公司的主要形式。
( )A. 康枚达B. 合组公司C. 特许专营公司D. 合股公司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企业集团的主要优势。
( )A. 企业集团的成本优势B. 企业集团的战略优势C. 企业集团的协同优势D. 企业集团的舰队优势5.企业集团的主要联结纽带是( )。
A. 管理B. 技术C. 产品D. 资本6.( )更适用于规模较小,经营产品单一,产量不大、经营简单的小厂和小店。
A. 业主制企业B. 合伙企业C. 股份有限公司D. 有限责任公司二、判断题(7道)7.业主制企业的产权主体是不唯一的。
(×)8.公司起源和发展的历程表明,公司并非一开始就在所有的产业部门全面出现。
公司首先出现在金融业。
(×)9.企业集团是多个法人企业的联合体,作为整体的企业集团本身也具有法人资格。
(×)10.合伙制企业的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第二章公司的特征、功能和类型一、单选题(3道)1.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 总经理班子B. 董事会C. 股东大会D. 监事会2.下列哪一项不是有限责任制的功能。
( )A. 减少交易费用B. 促进资本流动C. 消灭经营风险D. 鼓励投资3.( )是指出资者(股东)在完成出资义务后,对公司所享有的权利。
A. 法人财产权B. 经营权C. 公司财产权D. 原始所有权4.下列哪一项不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缺点。
( )A. 公司信用程度较低B. 股权转让受限C. 容易造成投机D. 不利于保守公司的商业机密二、判断题(7道)5.公司是依法设立,由若干法人或自然人共同出资组成,独立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性活动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国际化战略布局全球市场
![国际化战略布局全球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fe391c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c.png)
国际化战略是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扩展业务的战略方向和布局计划。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通过国际化战略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和增长机会。
本文将探讨企业制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性,并提供几个常见的国际化战略布局方案。
一、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性1.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国际化战略,企业可以进入新的市场,扩大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
这有助于降低企业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性,分散经营风险,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 获取资源和技术: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和技术优势。
通过国际化战略,企业可以获取其他国家的资源和技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 提高效益和利润:国际化战略可以带来更多的销售和收入来源,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利润。
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成本优势,企业可以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国际化战略布局方案1. 出口贸易:出口贸易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国际化战略。
企业通过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扩大市场份额和销售规模。
在选择出口贸易时,企业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需求、竞争情况、贸易壁垒等因素。
2. 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其他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通过直接参与当地市场的经营和管理来扩大业务。
这种国际化战略可以提供更多的市场控制权和灵活性,但也伴随着更高的风险和成本。
3. 跨国并购:跨国并购是通过收购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来扩大自身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
这种国际化战略可以快速进入新市场,获取其他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但也需要考虑文化差异、整合风险等因素。
4. 联盟与合作:企业可以通过联盟、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企业合作共赢。
这种国际化战略可以通过共享资源、风险分担和技术交流来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5. 本土化战略:本土化战略是指企业在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时,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文化特点进行调整和适应。
企业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法律法规、文化习俗等因素,并进行产品和营销策略的本土化定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f66c4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a.png)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不断增加,成为国际并购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跨国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或兼并境外公司来获取国际市场、资源和技术等。
本文将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背景、动因、模式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背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的快速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产物。
随着中国的经济体量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国际市场的开放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跨国并购机会。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拥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使得跨国并购成为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二、动因1. 获取资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一个重要动因是获取资源。
包括技术、品牌、渠道、人才、以及原材料等资源。
通过并购境外公司,可以获得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些具有独特资源优势的企业也会成为中国企业的收购目标,以获取其产业链上的关键资源。
2. 拓展市场另一个重要动因是拓展市场。
随着中国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和饱和,一些中国企业开始寻找海外市场的机会。
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快速打开国际市场,获取更多的客户和销售渠道,实现市场多元化。
3. 提升品牌影响力一些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来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通过收购国际知名企业,可以尽快提升企业的国际形象和品牌价值,加速国际市场布局,提高品牌的国际认知度。
4. 规避风险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一些中国企业为了规避国内市场的风险,选择通过跨国并购来分散风险。
通过多元化的投资布局,可以降低单一市场的风险,保障企业的发展。
三、模式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模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直接投资、股权投资和收购经营控制等。
直接投资是指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来开展业务,实现市场拓展和资源获取。
股权投资是指企业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来获取公司的所有权或控制权。
而收购经营控制则是指企业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大部分股权或全部股权,来获得目标公司的经营控制权。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案例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9f900e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c.png)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案例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案例学院:商学院专业:国际金融班级:B1012姓名:郭褀学号:210011002262011年11月项目名称:海尔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分析及方法实践的目的:考查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内容:选择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进行分析。
要求:对所选择的企业的方法进行分析。
中国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海尔在美国的市场1999年4月30日,海尔在美国南卡来罗纳州开姆顿市破土动工,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园区占地700亩,年产能力50万台。
2000年3月,海尔美国电冰箱工厂正式投产生产家电产品,拥有当地员工约180人,并通过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逐渐打开市场。
这意味着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的成立,即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州。
2002年3月5日,海尔买下纽约中城格林尼治银行大厦作为北美的总部。
对海尔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代表着海尔对美国市场的承诺,即海尔要在美国扎根下去海尔美国建厂前,在美国的年销售额不到3000万美元,由于该建厂项目的带动,海尔在美国的年销售额3年内提高到2.5亿美元,增长了8倍。
冰箱销售量突破100万台,占美国市场份额11%,列第五位,冷柜份额9%,列第三位,空调份额12%,列第三位。
海尔投资进入模式分析1.建立独资企业的方式包括并购和创建两种。
创建时指国际化经营企业通过购买厂房设备、设立组织机构、招聘人员等工作建立一个全新的企业。
2.海尔在美国市场,海尔投资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在本地生产家电产品,并且聘有当地员工约180人。
所以,海尔美国公司是属于海尔集团在美国建立的独资企业。
海尔在欧洲市场欧洲是世界家电业的发祥地,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家电品牌,海尔冰箱技术就是来自德国。
自从1990年,海尔首次出口德国2万台冰箱,海尔吹响了向欧洲家电市场进军的号角。
2001年6月19日,海尔集团海尔以800万美元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冰箱工厂,海尔选择了更划算的收购而不是投资建厂方式,这是欧洲当地市场的历史、文化、法律、经济等诸多方面特点决定的。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分析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c9743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2.png)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军国际市场。
然而,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建议。
二、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概述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指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和方式。
常见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包括出口、合资、独资、特许经营、跨国并购等。
每种进入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三、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因素1.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企业应考虑目标市场的规模和增长潜力,选择能够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进入模式。
2.竞争环境:企业应评估目标市场的竞争环境,选择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进入模式。
3.政策和法律环境:企业应了解目标市场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选择符合当地法规的进入模式。
4.资源能力:企业应评估自身的资源能力,选择适合自身资源配置的进入模式。
5.风险承担能力:企业应评估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选择能够降低风险的进入模式。
四、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分析1.出口:出口是最常见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出口将产品或者服务销售到国外市场。
出口的优势包括低成本、低风险和快速进入市场。
然而,出口也存在一些劣势,如对目标市场了解有限、依赖经销商等。
2.合资:合资是指企业与当地企业合作成立合资企业。
合资的优势包括能够利用当地企业的资源和渠道、降低风险等。
然而,合资也存在一些劣势,如合作关系管理难点、利益分配等。
3.独资:独资是指企业在目标市场独自设立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
独资的优势包括对市场的控制权、灵便性等。
然而,独资也存在一些劣势,如高风险、高成本等。
4.特许经营:特许经营是指企业将品牌、技术或者经营模式授权给当地经营者。
特许经营的优势包括能够利用当地经营者的市场知识和渠道、降低风险等。
然而,特许经营也存在一些劣势,如对品牌形象的控制有限、利润分享等。
5.跨国并购:跨国并购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者合并当地企业进入目标市场。
公司治理名词解释
![公司治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5e4ddd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2.png)
公司治理名词解释考试内容:单选10个,一个2分,多选5个,一个2分,判断改错题5个,一个3分,名词解释5个,一个3分,论述题一个15分,案例题1个,25分。
名词解释:1、毒丸:毒丸策略一般是有企业发行特别权证,该权证载明当本企业发生突然事件时,权证持有人可以按非常优惠的价格将特别权证转换为普通股票,或是企业有权以特别优惠的价格赎回特别权证。
2、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3、控制权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主要是指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获取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实现对公司的资产重组或公司股东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更换。
4、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是指母公司或其子公司与在该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存在利害关系的关联公司之间所进行的交易。
5、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是指通过让员工持有本公司股票和期权而使其获得激励的一种长期绩效奖励计划。
在实践中,员工持股计划往往是由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的部分股权,并委托员工持股会管理运作,员工持股会代表持股员工进入董事会参与表决和分红。
6、公司治理边界:公司治理边就是指,公司当事人在公司中专用性资产的维度和半径所形成的范围。
7、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是指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的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商业保险公司和各种投资公司等。
8、事实上的独立性:事实上的“独立性”是指独立董事在公司重大决策参与方面能够做出独立判断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9、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作为独立法人的市场交易主体在长期交易中为了克服市场失灵与组织失灵、更有效率的实现交易,通过产权或者战略性契约的连接而形成的中间型组织。
四.案例分析:TCL公司治理中暴露的问题参考答案:1.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分散;由于股权结构变化,形成了明显的“中央集权”。
国际市场准入策略分析(精选)
![国际市场准入策略分析(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0c390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5.png)
国际市场准入策略分析(精选)国际市场准入策略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市场准入策略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际市场的准入策略,帮助企业制定合适的战略,以实现国际竞争力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准入策略种类及选择因素1. 直接出口直接出口是最基本的国际市场准入策略之一。
它适用于初始阶段、市场需求不确定或资源有限的企业。
选择直接出口的决定因素包括:成本、品牌知名度、产品特性、营销渠道和业务规模等。
2. 联营企业联营企业是一种在国际市场中与当地企业共同合作的形式。
它能提供与本地企业合作的优势,降低了对国际市场的风险。
企业选择联营企业的因素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市场需求和合作伙伴的实力等。
3. 投资合资投资合资是指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在海外成立合资公司。
这种策略适用于企业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市场迅速成长的国家。
选择投资合资的因素包括:市场潜力、政府政策、竞争格局和合作伙伴的信誉等。
4. 独资企业独资企业是指企业在国外独自经营的一种模式。
它能够提供更完全的控制权和管理自由度。
选择独资企业的因素包括:市场规模、法律环境、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司的战略规划等。
5. 跨国并购跨国并购是企业通过收购海外企业,实现国际市场准入的一种策略。
企业选择并购的因素包括:市场占有率、竞争力、产品互补性和资源整合等。
三、市场准入策略分析1. 市场潜力与风险在选择国际市场准入策略时,需全面评估市场的潜力与风险。
市场潜力包括市场规模、增长率和消费能力等因素,而市场风险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竞争等方面的因素。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力与风险承受能力,在不同市场间进行权衡并选择最适合的准入策略。
2. 法律与政策环境国家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对市场准入策略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企业应了解目标国家的法律制度及相关政策,包括外资准入政策、税收政策、劳动力法规等,以避免违法风险。
此外,政府对不同准入策略具有不同的优惠政策,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政策进行选择。
跨国并购的本质与动因
![跨国并购的本质与动因](https://img.taocdn.com/s3/m/49fa781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b.png)
跨国并购的本质与动因跨国并购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通过收购,合并或全资控制方式,获得另一个国家企业的产权或控制权。
一般来说,跨国并购有三种主要的动因:市场扩张、资源整合和机会利用。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跨国并购的本质以及动因。
首先,市场扩张是跨国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
通过并购,企业能够迅速进入新市场,提高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
当市场饱和或竞争激烈时,企业可能会通过并购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另外,跨国并购还能够帮助企业获取新的销售渠道和分销网络,以加速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通过市场扩张,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商机和利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其次,资源整合也是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因素。
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获得其他公司的生产设备、技术资源、人才和品牌价值等。
通过整合资源,企业能够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此外,通过并购,企业还可以扩大产能规模,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资源整合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还可以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机会利用是跨国并购的另一个重要动因。
企业可能会利用并购来抓住市场机会或应对市场变化。
例如,在某些行业中,由于技术进步、政策变化或市场趋势的改变,一些企业面临困境,这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并购的机会。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取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实现快速增长和市场进入。
此外,跨国并购还可以帮助企业进入新的产业领域或实现多元化发展,以应对竞争和风险。
综上所述,跨国并购的本质是企业通过收购,合并或全资控制方式,获得其他国家企业的产权或控制权。
市场扩张、资源整合和机会利用是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进入新市场,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优势;利用机会,应对市场变化和抓住商机。
跨国并购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经济的繁荣与进步。
跨国并购的本质与动因是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增长、发展和盈利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市场和机会的过程。
跨国10章-并购
![跨国10章-并购](https://img.taocdn.com/s3/m/56f853b0a98271fe900ef9ce.png)
最大的娱乐业公司; 1996年洛克希德公司以91亿美元收购洛拉尔公司的大部分
股份; 1997年美国最大的两家飞机制造公司波音与麦道公司合并,
涉及金额140亿美元; 美国业名列第四的世界通信公司以370亿美元的巨额价格
2.按照出资方式划分,并购可以划分为现金购买 资产、现金购买股票、股票换取资产和股票互换 (1)现金购买资产:指并购企业使用现金购买目 标企业的资产从而实现并购的方式。
优点是:交易清楚,不容易产生纠纷。
当目标企业产权清晰、债权债务明确时,适用这 种方式。
(2)现金购买股票:指并购企业使用现金在股票 市场上收购目标企业的股票从而实现并购的方式。
2.收购(Acquisitions) : 含义:
①收购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收购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获得超额收益。
②收购是为了获得目标企业经营控制权的一种 企业经营行为,但是,只有当收购的股权达 到一定比例时,才能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分类:资产收购(资产所有权)、股权收购(股东
权益)
3.兼并和收购的比较:
共同点:
①对象是共同的,两者都是企业产权交易的 形式,其交易都是以企业这一商品为对象。
②都是企业产权的有偿转让。就其活动而言, 都是企业的买卖,所不同的只是买卖的方 式而已。
③都是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中所采取的外部 扩张战略,通过这种外部扩张战略,能加 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扩充经济实力,有利 于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的生产规模范围内,厂商的规模越大,产品的单位成本 就越低,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也会降低,规模效应会越 明显。 2.竞争优势理论 并购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竞争优势(先进的产品、更 大的市场份额、业务范围的整合等),以除竞争压力。
并购重组的八种模式
![并购重组的八种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cad30e2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b.png)
并购重组的八种模式1. 横向拓展型并购横向拓展型并购是指企业通过收购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竞争实力的一种模式。
这种并购通常发生在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通过合并资源和整合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
横向拓展型并购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增加市场份额,扩大产品线,提高市场影响力。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风险,比如市场反垄断法规的限制,整合团队的文化差异和业务模式的冲突等。
2. 纵向整合型并购纵向整合型并购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一体化管理和控制整个产业链的一种模式。
这种并购可以加强企业的垄断地位,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纵向整合型并购的优势在于可以控制整个产业链,减少交易环节和中间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供应链的竞争力。
然而,也需要注意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整合后的规模过大可能带来的管理困难。
3. 全能型并购全能型并购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具有不同产业背景和业务领域的企业,以实现全面拓展和多元化发展的一种模式。
这种并购可以快速扩张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全能型并购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拓展产品线,降低市场风险。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业务领域的差异和文化融合的问题,同时可能面临更多的管理挑战和资源配置难题。
4. 国际并购国际并购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境外企业,实现跨国经营和资源整合的一种模式。
这种并购可以快速打开国际市场,获取国际化的经营经验和品牌溢价。
国际并购的优势在于可以获取跨国市场份额,降低市场准入壁垒,提升企业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力。
然而,在境外并购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的法律法规、文化差异和政治风险等问题。
5. 资源整合型并购资源整合型并购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拥有特定资源的企业,以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发展的一种模式。
这种并购可以快速获取关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实力。
资源整合型并购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补充企业的核心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
教学课件PPT公司控制权市场
![教学课件PPT公司控制权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39ab245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7.png)
1996年10月,广州三新收购申华;1996年11月,深 圳君安收购申华;1998年2月,北大方正收购延中; 1998年7月,天津大港收购爱使;2000年7月,明天 系收购爱使;2001年5月,北京裕兴收购方正;2001 年10月,上海高清收购方正。
7。上市公司私有化 是指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者主要股东回购其它流通股,
最终使上市公司终止上市。 私有化在美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涌现,是在20世纪70年
代初。当时美国股市萧条,公司股票价格大跌,而此 价格下跌并不是因为公司利润下降造成的,这使得公 司的股票市值严重低于其实际价值。为了利用股票价 值被低估而获利,部分上市公司,尤其是60年代后期 在牛市时上市的公司,开始买回公众股东持有的股票。 那些谋划购买公众股份的大股东,最后成为存续公司 的唯一股东,公司随之退市。这一现象被称为上市公 司的“私有化”。
1997年,香港市场由于公司股价低,刮起了上 市公司私有化的风潮。
2005年在日本的证券市场上,日本的证券协会 统计,有20多家公司摘牌,其中一半以上的公 司是私有化。
国际市场统计来看,很多私有化都是发生在熊 市的末端,也就是股价大幅下跌。这种情况又 会造成很多上市公司的价格远远低于净资产, 价格被严重低估。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第一例—宝延 风波
1993年9月30日上午,上交所突然宣布延中实业停牌, 深圳宝安集团上海分公司发布举牌公告,称发行在外 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在不久后召开的延中实业临 时股东大会上,延中实业的管理层发生了变动,宝安 集团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出任延中实业董事长,但延中 实业的基本管理队伍没有改变。
200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收购旗下三家A股 公司:辽河油田、锦州石化、吉林化工。 2006年中国石化私有化旗下的四家公司:齐鲁 石化、扬子石化、中远油气、石油大明。 中石油和中石化拉开了中国证券市场私有化的 序幕。 2006年中国铝业收购旗下子公司:山东铝业、 兰州铝业。2007年收购包头铝业。
企业并购与重组的原则与基本概念
![企业并购与重组的原则与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2a7eab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e.png)
企业并购与重组的原则与基本概念企业并购与重组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合并或整合,以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企业并购与重组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并购与重组的原则与基本概念。
一、企业并购与重组的原则1. 市场导向原则:企业并购与重组应以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为导向,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为目标。
企业在进行并购与重组时,应充分考虑市场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策略,以及与合作伙伴的互补性和协同效应。
2. 盈利导向原则:企业并购与重组应以实现盈利为导向,即追求盈利的最大化。
在进行并购与重组时,企业应通过资源整合、规模效益的提升、成本控制等方式来实现盈利的增长。
并购与重组的目的不仅是扩大企业规模,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加企业吸引投资、提高市值的能力。
3. 成本控制原则:并购与重组不仅仅是扩大企业规模,还要实现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合并或整合之后的企业,应通过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人员优化等方式来实现成本的控制,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 风险控制原则:并购与重组时,需要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在进行并购与重组时,应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评估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地位、竞争优势、法律风险等,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二、企业并购与重组的基本概念1. 并购:并购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通过购买、收购或兼并等方式合并为一个企业的行为。
并购的目的是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实现互补性和协同效应,以提升企业的规模和优势。
2. 股权重组:股权重组是指通过股权的重新配置,实现企业股权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实现对企业的控制和经营管理权的改变。
3. 资产重组:资产重组是指通过企业的资产出售、置换或合并等方式,实现企业资产的重新配置和优化,以实现企业的战略调整和效益增长。
4. 业务重组:业务重组是指通过划分、整合或重组企业的业务板块,以实现业务结构的优化和市场竞争的提升。
企业并购的名词解释
![企业并购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1be7fc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f.png)
企业并购的名词解释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并购成为当今商界的热门话题。
企业并购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通过合并、收购或其他方式,整合资源,实现业务扩张和市场份额增长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名词和术语,本文将对其中一些关键概念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概念定义1. 并购并购(M&A,Merger and Acquisition)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另一个企业的资产或股权,实现两者整合和利益共享的行为。
并购可以以现金、股票、债券或其他可交换资产的形式进行。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快速扩大规模、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
2. 股权收购股权收购是并购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另一个企业的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股权收购可以是友好的,即双方达成一致并签署交易协议,也可以是敌意的,即收购方对目标企业发起强制收购。
3. 竞价收购竞价收购是指一个企业在目标企业的现有股东之外,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收购目标企业的股权。
竞价收购往往会引发市场的关注和竞争,增加并购方的成功难度。
4. 出价出价是指并购方向目标企业提出的购买价格或交易条件。
出价的高低和公平性直接影响着并购的成功与否。
出价通常由专业投行和财务顾问进行评估和决策。
5. 目标企业目标企业是指被并购方认定为潜在收购对象的企业。
目标企业通常具备市场地位、技术优势或资源丰富等特点,能够为并购方带来战略增长和经济回报。
6. 反收购反收购是指目标企业采取各种手段,如自愿或强制性退出计划、分拆或出售部分资产等,以抵抗并购方的收购企图。
反收购可以保护目标企业的利益和独立性,但也可能因此失去机会。
7. 就业保障就业保障是指并购过程中对雇员权益的保护措施。
并购往往伴随着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人员流动,就业保障措施可以减轻雇员的担忧,并确保他们的工作权益不受损害。
二、并购形式1. 垂直并购垂直并购是指在同一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并购。
垂直并购的目的是整合供应链和价值链,实现资源优化和成本节约。
并购的概念与分类
![并购的概念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00632a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8.png)
并购的概念与分类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份或资产来扩大规模或提高市场地位的商业行为。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竞争的加剧和资源的有限性,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并购通常涉及金融、法律、战略等多个领域,其主要目标包括扩大市场份额、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进入新市场等。
根据并购的对象和方式,可以将并购分为不同的分类:1. 横向并购:指两家在同一行业、同一级别的企业之间的合并。
横向并购旨在强化企业在同一行业中的竞争地位,通过扩大规模实现成本优势和市场份额的增加。
2. 纵向并购:指两家企业在供应链上不同级别的企业之间的合并,即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并。
纵向并购旨在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协同效应,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3. 同业并购:指两家在同一行业但在不同细分领域的企业之间的合并。
同业并购旨在通过整合不同企业在市场上的优势,实现经济规模效益的提高。
4. 跨行业并购:指两家在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合并。
跨行业并购旨在进入到新的市场并实现多元化发展,降低企业在特定行业的依赖程度。
5. 国内并购:指国内企业之间的合并。
国内并购旨在实现资源整合和规模优势的提升,促进国内市场的竞争和发展。
6. 跨国并购:指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的合并。
跨国并购旨在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国际竞争力,获取跨国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资源。
此外,根据并购的目标和方式,还可以将并购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控股并购: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权,取得对方企业的控制权。
控股并购通常会导致被收购企业作为子公司纳入到收购方企业的组织结构中。
2. 合并:指两家或多家企业通过互相整合股权和资产,成立一家新的企业。
合并通常会使各方企业的利益得到相对均衡的考虑,通过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性的发挥。
3. 资产并购: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而非股权,来实现并购目标。
资产并购通常包括购买某项业务、品牌、专利权等。
国际市场营销之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国际市场营销之国际市场进入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772b24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c.png)
汇报人:日期:•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概述•出口进入模式•许可进入模式目录•投资进入模式•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案例分析01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概述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指企业通过何种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如出口、许可、特许、跨国并购等。
定义不同进入模式的选择对企业的影响和风险有显著差异,因此选择适合的进入模式对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至关重要。
特点定义与特点出口模式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其中直接出口是指企业直接将产品出售给国际市场的消费者或经销商,而间接出口则是通过国内的中间商或代理商将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
特许模式企业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授权目标市场的当地企业在一定区域内使用其品牌、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并收取一定的特许费用。
跨国并购模式企业通过收购目标市场的当地企业或品牌来进入国际市场,包括全资收购、控股收购和参股收购等。
许可模式企业通过许可协议将产品技术授权给目标市场的当地企业使用,并获得一定的使用费或提成。
进入模式的类型进入模式的选择因素企业战略目标与资源01企业的战略目标、资源和实力等因素直接影响其进入模式的选择,如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可能更倾向于许可或特许模式,而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可能更倾向于并购模式。
目标市场特点02目标市场的规模、需求特点、竞争状况、法律法规等也是影响企业进入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风险与收益平衡03不同进入模式的风险和收益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企业在选择进入模式时需要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02出口进入模式定义直接出口是指企业通过国际市场上的独立经销商或代理商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国外消费者。
优点直接出口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信息和反馈,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此外,通过与独立经销商或代理商合作,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销售渠道和市场定价。
缺点直接出口的初始投资成本较高,需要企业在国外建立销售网络和渠道,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运营风险和不确定性。
间接出口是指企业通过国内中间商或代理商将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
定义间接出口可以降低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减少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按照企业在产业中的位置,分为横向、纵向和混合并购 2、按出资方式,分为现金收购、股权置换和杠杆收购 3、按法理角度,分为协议并购和要约并购
➢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指主要利益相关者对现 代公司施加控制并确保投资为其自身带来回报的手段。
➢ 公司控制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制度息息相关。
科学管理、施工规范。2020年11月17 日星期 二下午1 2时28 分14秒1 2:28:14 20.11.1 7
人人知防火,户户齐欢乐。2020年11 月下午1 2时28 分20.11. 1712:2 8Nove mber 17, 2020
优质产品--走向世界的桥梁。2020年1 1月17 日星期 二12时2 8分14 秒12:28: 1417 November 2020
➢
公司治理制度可以根据行使公司控制权的一个
或几个团体来加以描述。大公司的控制权常常由下
列团体中的某一个所掌握:显赫的家族、国家、商
业银行或分散的权益股东。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公
司控制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具有显著差异,这是由历
史演变路径和法律制度的不同所造成。
➢
市场主导制和银行主导制之下公司控制权结
构及公司治理特征有何不同?
1、权益所有权的集中度。前者分散,后者集中。
2、高级执行官的变动和公司业绩。前者更广泛 地依赖于资本市场,无须时常面对公司的主要利 益相关者。
3、法律环境和投资者保护。前者实行普通法, 法律保护的力度很大。
➢
跨国公司收购活动日益普及,但也存在并购管
制和恶意收购等影响跨国收购和控制权转移的因素。
讲课结束,谢谢大家!
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20.11.1720.1 1.17Tu esday, November 17, 2020
防火比救火更重要。12:28:1412:28:141 2:2811 /17/20 20 12:28:14 PM
违章违纪不狠抓,害人害已害大家。2 0.11.17 12:28:1 412:28 Nov-2 017-Nov-20
质量——企业亘古不变的制胜之道。1 2:28:14 12:28:1 412:28 Tuesda y, November 17, 2020
安全就是节约,安全保障生命。20.11. 1720.1 1.1712: 28:1412 :28:14 Novem ber 17, 2020
安全在你脚下,安全在你手中,安全 伴着幸 福,安 全创造 财富。2 020年1 1月17 日下午1 2时28 分20.11. 1720.1 1.17
巩固强项,缩减弱项,把握机会,避 免危机 。20.11. 172020 年11月 17日星 期二12 时28分 14秒20 .11.17
谢谢大家!
国际并购是什么?有哪些类型? 什么是国际控制权市场? 国际并购如何具体实施? 公司控制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有何关系? 公司控制权的国际市场现在是什么状况?
第一节 国际并购与国际控制权市场概述 第二节 国际并购 第三节 国际控制权市场
➢ 概念:
国际并购(International M&A)也称跨国并购(CrossBoard M&A),是指企业跨越国界所进行的企业并购行 为,包括国际收购和兼并两个方面。
1、企业经济学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多元化战略假说
2、企业管理理论 价值链优势、协同效应
3、财务理论 企业价值低估理论、财务利益
➢ 国际并购流程包括寻找合适的目标公司、对目标公司的 收购价格进行初的因素: 1、并购前后股权结构的变化 2、并购方的财务弹性 3、财务杠杆的影响 4、并购后每股收益的变化 5、对外汇汇率的预期
➢ 国际并购中的支付方式: 1、现金支付 2、股票置换 3、其他有价证券的交换 4、综合工具支付
➢ 国际并购中最常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现金流量法 1、现金流量的确定 2、折现率的确定
➢ 国际并购中的反收购策略: 1、管理者收购 2、分期分级董事会制度 3、股票回购 4、毒丸计划 5、绝对多数条款 6、双重资本重组
公司治理指主要利益相关者对现代公司施加控制并确保 投资为其自身带来回报的手段。一国的法令、法律制度与惯 例以及监管结构决定了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权利。众 多因素规定了在公司治理制度方面的国别差异,而公司治理 制度又对公司的管理以及经营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反过 来又影响到公司控制权的存在形式。
➢ 国际并购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具体情况,其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全员参与改善,持续环保社区。下午1 2时28 分14秒 下午12 时28分1 2:28:14 20.11.1 7
管理不善,事故不断。20.11.1720.11.1 712:28 12:28:1 412:28: 14Nov -20
立优质精神,构世界蓝图。2020年11 月17日 星期二1 2时28 分14秒 Tuesda y, November 17,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