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性文体[1]

合集下载

国开实验平台《基础写作》形考作业第1-4单元测试

国开实验平台《基础写作》形考作业第1-4单元测试

国开实验平台《基础写作》形考作业第1-4单元测试试题第一单元测验1.写作应遵循文有大法,无定法;字字古有,言言古无,体现的是()的写作基本规律。

单选题(2分)A.写作化生律B.写作整合律C.写作通变律D.2.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单选题(2分)A.个体性B.实践性C.创造性D.通变律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的特殊属性()。

单选题(2分)A.化生性特征B.书面性特征C.参与性特征D.交流性特征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材料的作用()。

单选题(2分)A.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

B.在写作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C.在写作后,材料可以来用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完全客观的,不带了作者的主观发挥。

D.5. 创造的前提在于要有不懈追求的创新意识,创造的基础在于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创造的成功在于要有捕捉灵感的能力,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单选题(2分)A.个体性B.实践性C.创造性D.通变律6.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体心灵对写作客体的一种对象性限定,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意义的一种生气灌注,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载体的匠心独运,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单选题(2 分)A.个体性B.实践性C.创造性D.通变律7.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主要体现在()。

多选题(2分)A.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B.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C.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D.结构安排应该做到随心所欲8.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基本原则包括()。

多选题(2分)A.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B.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C.组合部分的可替代性D.组合部分的可调换性9.文本的结构安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多选题(2分)A.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B.结构安排要服从文章内容表现需要C.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D.结构安排必须服从一定的写作模式10.常见的照应方式有()。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基础写作名词解释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基础写作名词解释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基础写作名词解释(共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基础写作名词解释名词解释:瞻物:主要是积累材料。

它包括直接经验材料的积累和间接经验材料的积累。

耽思:主要是在主体对内部世界的自我展示、审度、调整、反思过程中,将“瞻物”过程中出现的某种朦胧的、不清晰、不具体的体验或思想提炼成清晰、具体富于创造性的文本思想。

考辞:包括按照层次构思而已和依据内容提炼语言两层意思。

作为文本最终完成的形式化的阶段,其中真心文本构成因素是作为内隐形式的文本结构和作为外显形式的文本语言。

文采: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审美特征。

从语言表达的媒介手段而言,文采表现为声韵美和词藻美;从语言表达与思维内容表里相融而言,文采表现为感性美与理性美;从语言表达的风格特色而言,文采表现为相互美和华丽美。

评论:直接针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发表议论、进行评价的一种析理性文体。

它包含一些具体样式,觉的有政治评论、思想评论、文艺评论等。

言之有序: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是文本思想内容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以又灵活的线性表达秩序,其目的在于使读者能够循是实现与作者的精神交流。

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含有丰富点面结合倥,能够反映出写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某种独特体验或认识。

言之有体:就是文体对写作的整合和统摄功能。

一是意味着对被纳入其中的文本共性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特殊要求,二只有当这些共性因素都有了相应的特殊性质,它们之间才会形成一种相互事例的关系。

文有大法,无定法:指的是人们通过写作能够实现彼此精神交流的通用性因素和手段;无定法,则是指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写作者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有自身的个性特征而灵活运用。

材料:是被写作者用来提炼和表现文本思想的那些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都可称之为材料。

在具体使用中,“材料”这个概念就有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别。

国开写作基础形考任务5

国开写作基础形考任务5

1. 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你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答:(1)言之有物: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含有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出写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体验或认识。

从写作表达的角度来看,言之有物之“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

(2)言之有序:所谓“言之有序”,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是文本思想内容的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秩序,其目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实现与作者的精神交流。

(3)文采:文采是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审美特征。

从语言表达的媒介手段而言,文采表现为声韵美和词藻美;从语言表达与思维内容表里相融而言,文采表现为感性美与理性美;从语言表达的风格特色而言,文采表现为朴素美和华丽美。

(4)文体意识:所谓“文体意识”,指的是写作者和阅读者对文体现象及其本质特征的规律性认识与自觉运用。

文体意识的强弱往往是写作者主体意识强弱与否的鲜明标志之一。

现代文体研究和探讨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培养和强化写作者的文体意识。

2. 试述你对文体分类及其标准的理解;以人的意识功能作为文体分类的依据,你认为合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方式:科学掌握世界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

文体三大类别:实用(认识)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

3.依据教材,人的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分式;据此,我们可以对文体分为三大类别。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实践,为三种类别的文本各寻找不少于三篇例文。

答:意识功能的三种基本方式:实践的,精神的,艺术的,并根据此而将文体现象概括为:实用(认识)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三大类别。

答:例文一:《新闻消息》——实用(认知)性文体四川汶川发生7.8 级强烈地震新华网成都 5 月12 日电记者刘谨北京时间 5 月12 日14 时28 分位于北纬31 度、东经103.4 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7.8 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北语23春《汉语创意写作》作业2-学习答案

北语23春《汉语创意写作》作业2-学习答案

北语23春《汉语创意写作》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下边哪种不是常用的修改方法( )?
[第一项A.]冷改法
[第二项B.]《文章做法全集》
[第三项C.]诵改法
[第四项D.]通改法
[正确.选择]:D
2.下列关于文学的说法较为正确的是( )。

[第一项A.]为文造情
[第二项B.]舞蹈
[第三项C.]为文造哲
[第四项D.]为哲造文
[正确.选择]:B
3.下列不属于学术论文的基本特点是( )。

[第一项A.]科学性
[第二项B.]通讯
[第三项C.]实践性
[第四项D.]审美性
[正确.选择]:D
4.关于通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一项A.]通讯原称通信报导,由消息演变而来
[第二项B.]受众特点
[第三项C.]文艺通讯又称报告文学
[第四项D.]纪实不属于通讯的一种
[正确.选择]:D
5.外物积聚中的笔写不包括哪种形式( )?
[第一项A.]生活速记
[第二项B.]世界
[第三项C.]读书札记
[第四项D.]录音录像
[正确.选择]:D
6.在四种文体中,整体上更讲究技巧性的一种文体是( )。

[第一项A.]诗歌
[第二项B.]字数
[第三项C.]小说
[第四项D.]戏剧
[正确.选择]:C。

国家开放大学2020 基础写作 形考任务五 解答

国家开放大学2020 基础写作 形考任务五 解答

1.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你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在不同类型的文体中,1、材料的选用和表现不一样;2、思想所呈现的形态不一样;3、结构安排不一样;4、对语言的要求不一样。

分析:(1)、材料的选用与表现:比如:新闻的材料必须真、新、精。

而调查报告的材料,要求则是真实和全面。

理论性文章对材料的要求是真理性和权威性。

散文的材料,要求则是形象性、生动性、审美性。

(2)、思想所呈现的形态:比如:新闻要求绝对的客观真实,不允许把作者的见解搀和其间,所谓零度感情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作者可以有自己的立场,但只是间接地体现其写作意图。

理论写作中,思想是以论点的形式直接提出,并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以确立。

(3)、结构安排:比如:新闻的结构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科技论文的结构通常是绪论、材料与方法、观察与结果、讨论、总结、图片与说明、参考文献、外文摘要。

诗歌要求分行分节,戏剧要求分幕分场。

(4)、语言:比如:语言的准确性是任何文体都要求的,但其准确性要求的具体内涵也是因文体的不同而不同的。

理论写作的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概念使用的科学性,文学语言的准确性要求则是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其效果是通过尽量具体的感性形象的描写,唤起阅读者相应的审美想象,从而在阅读中完成其文学形象的再创造。

2.试述你对文体分类及其标准的理解;以人的意识功能作为文体分类的依据,你认为合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文体分类是一项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不同文体集合起来的工作。

例如现在通行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或新闻类、文学类、理论类、应用类等文体划分方式,都属于文体分类。

文体分类必须具备下述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找到不同文体实质中存在着的某种共同性;二是文体分类应当具有统一的科学依据。

以人的意识功能作为文体分类依据,主要的合理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时写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形态之一。

现代思维科学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真正将写作及文体现象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当作一般社会现象来对待。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基础写作》简答分析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12)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基础写作》简答分析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1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基础写作》简答分析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12)盗传必究一、简答题1.从写作的一般属性来看,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写作的个体性特征;(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

2.简述写作过程中对典型材料进行选择的要求。

答:(D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最有精神启迪效果;(3)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3.简述描写的三种表现类型。

答:(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2)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3)场而描写: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相结合的综合性描写。

4.简要说明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的基本要求。

答:(1)材料要最具代表性;(2)材料要最有精神启迪效果;(3)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5.结构安排要作到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含哪几个方而的内容。

答:(1)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2)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3)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

6.简要说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

答:(1)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2)反映社会生活的灵活性;(3)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

7.简要说明提炼文本思想的主要途径。

答:(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而的开掘中提炼思想;(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8.简要说明写作材料的积累与选择应注意哪些基本的要求?答:(1)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应当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9.简要说明析理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答:(1)析理性文体的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理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推论;(2)析理性文体的结构方式直接体现了理性思维的逻辑特征。

10.从写作的一般属性看,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而?答:(1)写作的个体性特征;(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

11.写作者在运用说明方式进行写作时,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请筒要解释。

形考任务5

形考任务5

形考任务51.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你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答:(1)言之有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

材料中的文体差异是指在写作中对材料的选用要注意不同文体的具体要求,例如在新闻写作中,所选用材料就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在理论文章的中,就要强调材料的真理性和权威性,要充分注重其作为论据的意义。

而在实用写作中,材料的选用则要特别讲究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为读者提供“立竿见影”的认识对象。

思想中的文体差异,主要是指文本思想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是宽泛的、不确定的,可以容纳多种理解。

由于在不同文体的写作中,文本思想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有观念形态的,也有情感形态的;有直接形态的,也有间接形态的,这是文体特性的鲜明体现。

例如在新闻写作中,作者描述的是客观事实,但是作者本身又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看法存在不同的观点,就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观点选择报道的对象或者是报道的角度,以此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而在理论写作中,其文本思想是以论点的形式文本中直接提出,并通过组织一定的论据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而最终得以确立。

因此可以说,在理论写作中,文本思想是以观念的形态和逻辑推论的方式直接得以表现的。

(2)言之有序,主要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

不同文体对文本的结构安排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

例如新闻(消息)的结构就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穿插安排) 和结语几个部分组成。

科技论文的结构通常是由绪论、材料与方法、观察与结果、讨论、总结、图片与说明、参考文献、外文摘要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前五项是正文内容,后三项为论文附件。

诗歌则要求分行分节,戏剧要求分幕分场,电影电视要求分镜头组接(蒙太奇) 等等。

(3)言之有文,是指文体与语体的统一,即不同文体应当具有相应的、不同的语言风格。

主要包括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差异。

准确性文体差异,是因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准确性的具体内涵是因体而异的。

2022春国开--基础写作第四单元测验

2022春国开--基础写作第四单元测验

1.议论技法包括()A.实证法B.例证法C.引证法D.反证法2.描写常用的笔法有()。

A.粗笔;B.插叙与补叙;C.总叙与分叙;D.工笔与白描;3.插叙的要求有()A.插叙部分应与主要叙述的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B.插叙部分应是片断式的,篇幅不宜太长;C.插叙部分应与上下文连接得自然、紧密;D.插叙部分应出其不意,引人入胜;4.描写中经常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A.拟声、拟态B.拟人、比喻C.夸张、衬托D.对比5.下列不属于叙述和描写的审美要求是()。

A.通畅、明确B.简洁、传神C.如画、蕴籍D.深刻、严谨6.对粗笔的要求有()A.粗笔是勾画轮廓的,应线条简洁、明晰,即所使用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概括性B.粗笔常用于描写重点形象,需要具体细致,应尽量做到形神兼备C.描写对象的特征应鲜明、突出,并有大致的形象,能给读者以总体的印象D.不要过于细碎,更无须面面俱到,要于具体细致中突出重点和特征7.对工笔的要求有()。

A.工笔常用于描写重点形象,需要具体细致,应尽量做到形神兼备;B.工笔是勾画轮廓的,应线条简洁、明晰,即所使用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概括性;C.不要过于细碎,更无须面面俱到,要于具体细致中突出重点和特征;D.描写对象的特征应鲜明、突出,并有大致的形象,能给读者以总体的印象;8.对白描的要求是()。

A.不要过于细碎,更无须面面俱到,要于具体细致中突出重点和特征;B.描写对象的特征应鲜明、突出,并有大致的形象,能给读者以总体的印象;C.文字平实、自然、无须浓墨重彩,无须修辞手法;D.语言要简洁、洗练,有流水般的节奏和韵律;9.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是()。

A.可化物为人,化静为动;B.可突出,甚至“扭曲”事物的特征;C.化无情为有情;D.可化抽象为具象;10.对衬托这一修辞手法说法错误的是()A.有正村和反衬,衬是为了托B.可突出,甚至“扭曲”事物的特征C.以托出要表现的事物的特征D.可折射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活动11.下列不属于常见的照应方式的是()A.首尾照应B.照应标题C.行文中的前后照应D.叙述和议论相互照应12.抒情技法包括()A.主观法B.客观法C.主客化合法D.意境法13.常见的结尾方式主要有以下类型()。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试六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试六

1.结合教材关于三种基本文体类型的相关知识,分别找出一篇例文,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本分析各自的文体特征。

答:例1:实用性(认识)文体安西欧”国际货运班列首发。

中新网西安12月8日电 (记者田进)8日,首列“安西欧”国际货运班列从安康东站顺利始发。

“安西欧”班列是继“渭西欧”开行之后,西安携手省内兄弟城市安康,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当日下午15时,满载43个集装箱家用电器、天然板岩等商品的“安西欧”班列缓缓驶出安康东站,一路向北,奔向西安。

班列装载货物共计700余吨,货值3600余万元,一天后该趟班列抵达西安港集结中转,再次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发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德国穆克兰等中亚、欧洲主要站点城市,实现8天到中亚,12天至13天抵达欧洲,构建起安康、西安无缝衔接直达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安康是陕西连接西南、华中及东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是陕西省一级物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越,各类资源富集,开行中欧班列、发展现代物流是安康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安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晶华介绍,安康具有“一脚踏四省”的独特区位优势,地处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交汇地带,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

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的中心,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西安国际港务区依托西安港、中欧班列长安号,先后开通了西安至亚洲、欧洲的15条干线通道,覆盖丝绸之路沿线45个国家和地区,构建起了贯通欧亚、辐射全球的商贸物流体系。

“‘安西欧’国际货运班列的成功开行,标志着西安市与安康市两座兄弟城市的物流合作更加紧密。

目前,西安正在积极加大与物流枢纽城市、发达港口城市之间的合作,着力构筑以西安为中心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亚欧陆海新通道。

”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黄晓华介绍,西安市全力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已开行襄西欧、徐西欧、蚌西欧、冀西欧、厦西欧、唐西欧、永西欧、渭西欧、贵西欧、芜西欧、安西欧等11条集结班列线路,为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言之有体下——三种基本文体类型

言之有体下——三种基本文体类型

第七章言之有体(下)——三种基本文体类型第一节实用(认知)性文体 (2)一、简述实用(认知)性文体的分类。

(2)二、简述实用(认知)性文体的属性。

(2)三、简述实用(认知)性文体的手段、标志与特征。

(3)四、简述消息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写作格式。

(4)五、简述通讯的概念、分类及写作原则。

(5)六、简述说明书的概念、分类、写作要求及写作形式。

(6)七、简述解说词的概念、写作特点及写作形式。

(7)八、简述调查报告的概念、特点、作用、分类及写作要求。

(8)九、简述总结的概念、分类及写作要求。

(10)第二节析理性文体 (11)一、简述析理性文体的概念与分类。

(11)二、简述析理性文体的性质与特征。

(11)三、简述政治评论的概念、作用、类型及写作要求。

(12)四、简述思想评论的概念、作用、类型及写作要求。

(13)五、简述文艺评论的概念、作用、类型及写作要求。

(14)六、简述学术论文的概念、特征、写作要求、分类及写作步骤。

(15)第三节审美性文体 (17)一、简述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17)二、简述文学审美的超功利性心理特征。

(18)三、简述文学审美的形象性心理特征。

(19)四、简述文学审美的情感心理特征。

(20)五、简述文学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特征。

(21)六、简述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灵活性特征。

(22)七、简述文学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特征。

(23)八、简述散文的概念、特点。

(23)九、简述诗歌的概念、特点。

(25)十、简述小说的概念、特点。

(26)第一节实用(认知)性文体一、简述实用(认知)性文体的分类。

1.新闻类文体,如消息、通讯等;2.说明类文体,如说明书、解说词、广告、科普说明文等;3.文书类文体,其中又有日常应用文书、行政事务文书、经济事务文书、司法事务文书等。

这些文体统归于实用(认知)性文体这一个大的文体类型,是因为它们在具有各自独立的文体特征的同时,也表现出同属一种基本文体类型而应当具有的共同属性。

国开作业《基础写作》形考任务5参考240

国开作业《基础写作》形考任务5参考240

1.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你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答:(1)言之有物: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含有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出写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体验或认识。

从写作表达的角度来看,言之有物之“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

(2)言之有序:所谓“言之有序”,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是文本思想内容的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秩序,其目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实现与作者的精神交流。

(3) 文采:文采是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审美特征。

从语言表达的媒介手段而言,文采表现为声韵美和词藻美,从语言表达与思维内容表里相融而言,文采表现为感性美与理性美;从语言表达的风格特色而言,文采表现为朴素美和华丽美。

(4)文体意识:所谓“文体意识”,指的是写作者和阅读者对文体现象及其本质特征的规律性认识与自觉运用。

文体意识的强弱往往是写作者主体意识强弱与否的鲜明标志之一。

现代文体研究和探讨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培养和强化写作者的文体意识。

2.试述你对文体分类及其标准的理解;以人的意识功能作为文体分类的依据,你认为合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方式:科学掌握世界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

文体三大类别:实用(认识)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3.依据教材,人的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分式;据此,我们可以对文体分为三大类别。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实践,为三种类别的文本各寻找不少于三篇例文。

答:意识功能的三种基本方式:实践的,精神的,艺术的,并根据此而将文体现象概括为:实用(认识)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三大类别。

答:例文一:《新闻消息》一实用(认知)性文体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新华网成都5月12日电记者刘谨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位于北纬31度、东经103. 4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7. 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基础写作》学习指导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基础写作》学习指导

基础写作重难点:写作本质:1、写作的一般属性;2、写作的特殊属性。

2、写作规律:1、写作转化律;2、写作整合律;3、写作通变律。

3.写作者的修养:1、阅历修养;2、学识修养;3、思想修养。

4.写作者的能力:1、摄取能力;2、转化能力;3、表达能力。

5.形成文章思想的方法:1、归纳概括法;2、主客遇合法;3、纵横比较法。

6.结构安排的原则:1、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2、结构安排要服从文章内容表现需要;3、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7.结构安排的艺术手法一、分合与曲直:1、分合;2、曲直。

二、疏密与虚实:1、疏密;2、虚实。

三、抑扬与张弛:1、抑扬;2、张弛。

8.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一、层次与段落:1、层次与段落的含义;2、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原则;3、层次安排的方式。

二、过渡与照应:1、过渡的含义与方式;2、照应的含义与方式。

三、开头与结尾:1、开头的作用与方式;2、结尾的作用与方式。

9、思维与语言的一般关系:1、思维与语言的相互联系;2、思维与语言的相互区别。

10、实现思维与语言自我调控的基本原则:1、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2、正确运用语言规律。

11 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一、准确:1、要注意辨析词义;2、要注意区分词的褒贬色彩;3、要注意掌握词的搭配关系。

二、畅达:1、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2、正确地选用适当的句式。

三、简洁:1、要能够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来写;2、尽量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意思。

12 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一、声韵美与辞藻美:1、声韵美;2、辞藻美。

二、感性美与理性美:1、感性美;2、理性美。

三、朴素美与华丽美:1、朴素美;2、华丽美。

13 写作的表达方式一、叙述:1、什么是叙述;2、叙述的类型;3、叙述的人称。

二、描写:1、什么是描写;2、描写的类型。

三、说明:1、什么是说明;2、说明的类型;3、说明的要求。

四、议论:1、什么是议论;2、议论的要素。

五、抒情:1、什么是抒情;2、抒情的类型。

析理类文体的逻辑特征

析理类文体的逻辑特征

析理类文体的逻辑特征
1,报告——是指写作者采用称述性语言,直接,客观的将自己所确认的事实告诉阅读者,使其从中获得有关信息.
2,解说——当写作者依据自身认知结构对客观事实作出某种确认并要将其告知给阅读者时,不仅需要以报告的方式来称述自己的认知成果,而且需要对认知内容进行相应的解说,使阅读者不但能够感知,并且可以理解和接受写作者所希望表达的文本思想.这种解说有两个基本特征——知识性和客观性.
2,析理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析理性文体——是写作者直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分析,评论或理论探讨的一种基本文体类型.
析理性文体分两大类:
一类是针对社会生活中某些现象及时发表议论的,通称为"评论"
一类是针对科学领域中某个问题深入地进行探讨和研究,阐述和交流学术见解的,通称为"论文"
从人的意识功能的角度来看,析理性文体在体现人类掌握世界的理论方式上所具有的作用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析理性文体的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理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推论.
(二)析理性文体的结构方式直接体现了理性思维的逻辑特征.
3,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审美性文体——即通常所说的文学创作中的几种文体,包括散文,
诗歌,小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里寻它千,蓦 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处”。
审美性文体[1]
¡ (三)平实而有文采的描述散文意象 ¡ 简洁与潇洒:篇幅短,容量大,最忌拉拉杂
杂,拖泥带水,应言简意繁。 ¡ 朴素美与华丽美:该浓墨重彩的地方,尽情
渲染;该朴素的地方,轻描淡 写。
审美性文体[1]
¡ 1、实写性描述:不用修辞,用可看、可闻、 可触、有色彩、有声响的实词来描述散文意 象,突出散文意象的质感。
对社会生活做“主观化”和“自我化”处理。 ¡ 山水诗 ¡ 咏物诗 ¡ 爱情诗
审美性文体[1]
¡ 2、格律诗与自由体 ¡ (1)格律诗:绝句、律诗、词、曲 ¡ (2)自由诗:语言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 ¡ (3)民歌: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能口耳能详
的诗歌 ¡ (4)散文诗: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兼有抒情
诗和抒情散文特点的一种诗体
审美性文体[1]
¡ 3、哲理化的探寻:好的散文是悟出来的,散 文要有文采、意境,但文采、意境不被思想 点化就不能产生艺术感染力,要有人生哲理 和生活哲理。
审美性文体[1]
(二)创造性的组合散 文意象
用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 将它们组合成为完整的 散文情境。
审美性文体[1]
¡ 1、串联式结构 ¡ ①纵贯式结构:(纵向串连):以事情本身
¡ 真挚的感情 产生灼人的光和热 众口交诵, 传唱久远 强大的感染力
¡ 2、浓烈:浓烈的诗情是一杯老酒。 ¡ 3、蕴藉:艺术感情讲求力度也要讲求深度。 ¡ 深度的感情呈现为柔婉之美或沉郁之美。
审美性文体[1]
(二)大胆神奇的想象
¡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3、现代:散文成为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 的文学体裁。
审美性文体[1]
¡概念: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写法自由、个 性鲜明、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审美性文体[1]
¡ (二)分类:
¡ 按内容和表达方式分三类: ¡ 1、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
主,表达上侧重叙述、描写。
审美性文体[1]
2、抒情散文:以抒发 作者的主观感情为主。
审美性文体[1]
¡ 人类语言产生之日就是诗歌诞生之时,歌、乐 舞三位一体形成了诗歌抒情性和语言的音乐 性。
¡ 中国诗歌发展的大致轮廓: ¡ 歌谣 骚 赋 乐府 格律诗 词 ¡ 曲 新诗
审美性文体[1]
¡ (二)分类: ¡ 1、以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为标准,分抒情诗、
叙事诗、哲理诗。 ¡ (1)抒情诗以作者口吻抒发主观情绪、情感,
审美性文体[1]
¡ 镜头组合法的优点:意象鲜明、形象性、可视 性强。
¡ 冰心的《笑》
¡ 安琪儿的微笑 赤脚孩子的微笑 老妇人的笑
¡
¡ 天使 人间
孩子 老人ຫໍສະໝຸດ ¡爱的主题审美性文体[1]
¡ ②反复咏叹法:确定立意和感情基调后,从 不同侧面、角度和层次分几个段落反复咏叹, 进行强调,呈阳关三叠之妙。
¡ 优点:思路清晰、文脉清楚、立意鲜明、中 心突出、行文有气势,容易引起读者的感情 共鸣。
的发展进程为线索,纵深地组织材料。 ¡ 荷塘月色:家 煤屑路 荷塘 江南采莲
回家
审美性文体[1]
¡ ②横贯式结构(横向串连):打破时空顺序, 以内在思想感情为主线索连接起互不相关的 生活片段,按事物的性质归类并列组织材料。
¡ 《春》: 盼春 绘春 赞春
¡
春风图 春花图 春雨图
审美性文体[1]
2、对比式结构:提炼 两个两个相似或相反的 意象,组合为一个散文 情境让他们形成鲜明的 对比。
审美性文体[1]
三、诗歌的写作
¡ (一)感悟生活,提炼诗意。(培养、 发现捕捉诗歌意象和诗歌灵感的能力)
¡ 面对客观事物——被触动——思索—— 体会意味——挖掘意义——发现生活中 的哲学——诗意
¡ 例:舒婷〈致像树〉 ¡ 陈建中〈答木棉〉
审美性文体[1]
(二)丰富想象组合意象
¡ 意象的类别: ¡ 1、描述性意象:“明月松间照,清泉
审美性文体[1]
二、诗歌的审美特征
(一)集中概括的抒情: 纯粹的抒情品质,抒情是 诗的旗帜.郭沫若:”诗的 本质专在抒情”。别林 斯基:“没有感情就没 有诗人,也没有诗”。 华兹华斯:“一切好诗 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 露”。
审美性文体[1]
¡ 1、真挚:诗情是构成诗美的重要因素,而真 挚则是诗情的第一要素。
审美性文体
2020/11/17
审美性文体[1]
第一节 散文
¡ 一、散文的界说与分类 ¡ 二、散文的审美特征 ¡ 三、散文的写作
审美性文体[1]
¡一、散文的界说与分类
¡ (一)界说:
¡ 1、古代:不压韵的、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 包括经传史书。(与韵文、骈文相区别)
¡ 2、后来,非韵文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统 称散文。(与讲求韵律的诗歌相区别)
用对比联想来组合散文 意象是散文写作常用的 结构方式。
审美性文体[1]
3、辐射式结构(网络 式结构):围绕一个中 心向四面展开,像一张 网,纵横交错,气势充 沛,容量大。
审美性文体[1]
¡ 介绍散文结构三法:
¡ ①镜头组合法:作者紧紧围绕文章中心或自 己的情感,选取几个典型性、形象性、连贯 性的特写画面,精雕细刻,认真描绘,强化 细节,深入挖掘。
¡ 2、感觉化描述:多用修辞比喻、比拟、通感、 摹状和借代等,突出散文意象的主观感觉化。
审美性文体[1]
第三节 诗歌
¡ 一、诗歌的界说与分类 ¡ 二、诗歌的审美特征 ¡ 三、诗歌的写作
审美性文体[1]
一、诗歌的界说与分 类
(一)界说:诗歌是 一种用丰富新奇的想 象和富有节奏、韵律 的语言,高度概括的 歌唱生活、抒发感情 的文学体裁。
2020/11/17
审美性文体[1]
审美性文体[1]
¡ 2001年高考作文《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 选择诚信,因为它们此美貌来的可靠 ¡ 选择诚信,因为它们此机敏来的憨实 ¡ 选择诚信,因为它们此金钱更具内蕴 ¡ 选择诚信,因为它们此荣誉更具实效
审美性文体[1]
③蓦然回首法:不直接 点出赞美对象,不表明 写作意图,而是欲进先 退,顾左右而言它,待 到关键处,水到渠成, 自然而然引出赞美对象。
¡ 生动的形象 以情动人 形、情、理结合 ¡ 严密的逻辑 以理服人 政论、文艺结合
审美性文体[1]
¡ 二、散文的审美特征:
¡ 1、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 2、思想警辟,诗意盎然 ¡ 3、短小精悍,自由灵活 表达方式灵活自如
体裁自由灵活
¡ 4、形散神聚,博而不杂 ¡ 5、直抒胸臆,自具风格
审美性文体[1]
审美性文体[1]
(三)精练的分行排列
¡ 分行的作用: ¡ 1、分行有利于产生含蓄暗示的空间。 ¡ 2、分行有利于表现抒情的跳跃性、意
蕴的浓缩性和语言的多重性。 ¡ 3、分行有利于语言凝练。 ¡ 例:马致远〈天净沙〉
审美性文体[1]
(四)美妙的声韵节奏
外在的音乐美:韵脚、声调、节奏 内在的音乐美:诗中诗人内心情绪的律动。
石上流” ¡ 2、比喻性意象:“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3、象征性意象:艾青〈礁石〉 ¡ 4、通感性意象:顾城〈生命幻想曲〉
审美性文体[1]
意象组合方式: 1、并置式组合 2、交错式组合 3、递进式组合 4、突反式组合
审美性文体[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特点:情感更浓厚;想 象更丰富;语言更具诗 意。主要用象征、比兴、 拟人等方法,常用手法 是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
审美性文体[1]
¡ 3、议论散文:(哲理性散文)用文学语言发 表作者对生活的见解。多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 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用 事实和逻辑论证,而是用文学形象来说话, 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 三、散文的写作
¡ (一)机智的体察散文意象 ¡ 1、形象化的发现 ¡ 以细小的局部反映宏大的整体 ¡ 通过平凡的现象挖掘不平凡的本质 ¡ 通过生活琐事引出深刻哲理 ¡ 借托平常事抒发真挚情感
审美性文体[1]
2、情感化的孕育: 于散文中灌注自己的 情感,情感化的孕育 感动了作者,也会感 动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