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文导学案 (1)

合集下载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教学参考1203 1108《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学习目标】1、让学生初步掌握景物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角度、写作的技巧等。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能力。

3、能把学到的写景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点】目标1、3【学习方法】探讨法、练习法【知识链接】:景物描写方法论。

景物描写,就是描写人们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

在记叙文中不仅有大量的写景为主的文章,就是以写人写事为主的文章中,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反映事件的面貌,也常常写景。

上乘的景物描写应当是情趣盎然,耐人寻味的,也是个性鲜活的。

当然景物描写也是有一定具体方法可循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是可以写好景物的,这里只介绍常见的几种方法,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写人要有个性,写景要有特色,要想给人独特鲜明的印象,就必须突出该景物的独特之处。

可以说,这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

任何一个景物都是许多物象构成的,但我们不能将它们从头到尾、不分巨细地全部描写出来,而要抓住该景物的独特之处加以描写,这样,才能避免“千景一律”的弊端,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比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中所写的三个“峡”就各具特色,毫无雷同;瞿塘峡雄奇、险峻,巫峡奇丽秀美,而西陵峡则突出它的险恶。

这是景物本身的特征。

无论从哪个角度着眼,我们都不能违背这一基本特征。

如果有谁把瞿塘峡写成秀美之峡,而把巫峡写成险峻之峡,这就有悖于事实,也就无法叫人接受了。

要抓住特点,就要对景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

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

有些同学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主要的原因是对所写的景物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

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则都是对所写景物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

二、确定观察点,选择观察角度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

小学描写景物作文指导教案

小学描写景物作文指导教案

小学描写景物作文指导教案小学描写景物作文指导教案小学作文指导教案篇一:评讲目的:1、通过讲评,引导学生懂得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把景物写具体。

2、激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

评讲重点:1、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2、能把一个景物写具体完整。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

上节课,大都介绍了自己的家乡。

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一下,好吗?二、习作成功之处,师生共同评讲。

1、出示习作,并让该文作者读一遍,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有什么感受?这篇文章好在哪里?2、学生评讲,教师加以鼓励、肯定、引导,并板书主要优点,描写细致,倾吐真情,突出对家乡的热爱。

3、小结:成功习作的`特点:不仅具体描写了家乡的美景,也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归功于他们仔细的观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对家乡强烈的热爱之情。

4、继续展示成功这处,其他同学点评。

5、小结:实际上每个同学的文章都有精彩之处、得意这笔,下面就请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小组交流)。

三、修改不足之处。

1、示例文:描写不够细致,没有突出家乡的美丽文章。

2、指名读这篇文章。

小组讨论:怎样把这篇文章写得更具体、更具体。

3、各组交流修改意见。

四、动笔修改自己的作文。

1、启发谈话:经过刚才的交流,互相启发,大家一定发现了别的同学写得更好的地方,现在我们就来取长补短,修改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之处。

2、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反馈修改情况,教师总结指导。

刚才大家修改了自己的习作,现在谁想让大家欣赏一下你修改后最满意的地方?1、读修改后的习作片段。

2、总结谈话:通过今天的习作评改课,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乐于写作,还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灵活地吸收到自己的习作中。

我非常赞赏你们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更佩服你们这种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课余时间你们还可以继续交流,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的同学或者朋友听。

篇二:习作讲评评讲目的:1、表扬写得好的同学2、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喜欢。

3、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4.通过观察、调查家乡的环境,增强学生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01 导学案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01 导学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写景散文不仅要注意观察,还要注意思考,更要用心领会景物包含的丰富情感,而能否做到情景交融是写好写景散文的关键。

怎样才能写好写景散文呢?应该抓住以下四点:1.要选定自己的观察点,或始终固定或逐渐移动。

观察点不同,对于景物的方位、物象的形态、光线的明暗等都有影响。

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上,要学会变换观察角度,或远观、或近看、或仰视、或俯瞰,就像一个摄影师,把镜头一会儿推远,一会儿拉近,一会儿俯拍,一会儿仰拍,这样观察景物才全面。

2.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

如《春》中对雨的描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了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3.描写景物,要运用联想,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我望着天空、树木和青草,心头涌起了一种从来没有的快感,我恨不得变成母牛,好去吃草。

”(福楼拜语)这就是把情感和意志移入景物中,去收获满眼的瑰丽和丰富。

自然景物虽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在不同人物的眼中,却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不同的色彩。

观察景物,要注入感情色彩,要调动视、听、触、嗅等多种感官,全方位观察、感受景物。

4.描写景物要讲究顺序,一般可以采用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的安排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选取固定观察点,按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描写各位置上的景物;二是不取固定观察点,采用浏览顺序,其优势是层次清晰,犹如绘画中的长卷。

采用时间顺序的优势在于能描绘出景物的变化。

实际的文章写作中,人们往往会把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结合起来运用,这样写来,景物丰富多彩而又层次井然。

采用逻辑顺序的优势是能面对较为复杂的写作对象,充分彰显作者的写作意图。

任务一:他山之石《济南的冬天》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写景文章,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学到很多景物描写的知识。

《学习描写景物》 导学案

《学习描写景物》 导学案

《学习描写景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3、培养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景物。

2、难点(1)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的感受。

(2)如何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景物描写富有感染力。

三、学习方法1、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或观看图片、视频等方式,积累对景物的直观感受。

2、阅读法:阅读优秀的写景文章,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练习法:通过写作练习,不断提高自己描写景物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多彩的世界里,大自然中的山水、花草、树木等景物都各具特色。

如何用文字将这些美丽的景物描绘出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描写景物。

(二)知识讲解1、观察景物(1)调动多种感官观察景物时,我们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从多个角度去感受景物的特点。

比如,看到花儿的颜色和形状,听到鸟儿的叫声,闻到花香,触摸到树皮的粗糙等。

示例:“春天来了,公园里的花开得正艳。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微风吹过,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让人陶醉。

我忍不住伸手触摸花瓣,那柔软的触感如同丝绸一般。

”(2)选择合适的观察点观察点的选择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选择固定的观察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从远到近、从高到低、从整体到局部等;也可以选择移动的观察点,边走边看,写出景物的变化。

示例:“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城市尽收眼底。

远处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辆像甲壳虫一样在马路上穿梭。

沿着山路往下走,身边的树木越来越茂盛,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2、抓住景物特征(1)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等方面的特点每一种景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我们要仔细观察,找出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高一语文YW-B2-1作文(五)"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编写:李文忠审核:高一语文组编写时间:2010年11月11日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学习选择观察的角度,通过全面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

2、学习运用恰当的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3、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习难点】: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学习过程】自然是人类之友,我们也常常为许多作家笔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而陶醉--其景致描写之形象,之逼真,之活灵活现,令人赞不绝口。

虽然各自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也许不同,观察景物的角度和切入点迥异,甚至作者笔下的自然风光和融入的思想感情也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来临摹大自然。

范例一:四月中的细雨.忽晴忽落,把空气洗得怪清凉的。

嫩树叶儿依然很小,可是处处有些绿意。

含羞的春阳只轻轻的,从薄云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线,地上的人影,树影都显得很微淡的。

野桃花开得最早,淡淡的粉色在风雨里摆动,好像媚弱的小村女,打扮得简单而秀美。

--老舍《二马》分析:作者抓住景物在特定时间和季节下的特征,突出了四月天的秀美。

范例二:太阳透过榆树的密密层层的叶子,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地上。

夏末秋初的南风刮来了新的麦子的香气和蒿草的气息。

北满的夏末秋初是漂亮的季节,这是全年最好的日子。

天气不凉,也不顶热,地里还有些青色,人也不太忙。

--周立波《暴风骤雨》分析:这一片断描绘了北满夏末秋初的景色魅力。

作者既突出了景物本身的特征,又体现了北方地域景物的个性。

人们常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此话有理。

虽说"杏花春雨江南"与"骏马秋风塞北"本来就景色迥异,那么即便同属江南名湖,也有西湖明丽,太湖浩淼,玄武清秀之别;单说同是一个绿色,也会在人们的眼中人们的心里唤起各自不同的感受,不是吗?梅雨潭的绿奇异且醉人,虎跑寺旁的"绿"浓艳略带俗气,西湖的绿波多有明亮让人觉得浅薄,秦淮河的绿水又深暗厚重令人莫测......其实,这只不过就是一个"绿",几处景罢了。

《抓住特点写景物》作文教学设计

《抓住特点写景物》作文教学设计

抓住特点写景物作者:魅力春天【作文内容】学会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通过仔细观察了解景物特点,练习抓住特点写景物,并把景物写具体。

【作文目标】1、观察目标:学会观察自然景物的顺序和方法,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进行观察。

2、写作目标:学会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练习写一处景物。

3、情感目标:通过写景,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感,【重点难点】学会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和写作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器材一套【教学过程】选择材料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可由学生根据自己对景物的了解情况自由选择。

如:校园一角、黄牛山的早晨、障日山的鹁鸽崖、我爱春雨……三、【写作提纲】材料选好以后,要引导学生围绕作文目标,选取并组织材料,列出自己的写作提纲。

【诊断性测试】2世界上的景物多种多样,千姿百态,怎样才能将景物的雄壮与秀美栩栩如生的记下来呢?首先,你必须学会观察。

这里所讲的观察,并不只是一味的仔细观看,而是要边动脑筋,边去比较地去看。

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写得具体生动。

怎样才能观察得细致呢?观察要抓住特点。

任何一处景物都有与其它不同的地方,即使同一处景物,在不同时间也会出现不同的景物特征。

因此,写景物时,要认真观察,抓住它的特点,形象地准确地描绘出来,要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观察要有顺序。

不同的景物,进行观察的顺序也会有所不同,如写一处建筑物,就可以按参观的顺序来观察,而写自然景物,就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观察。

例如写“下雨”,按时间顺序进行观察,而写自然景物,就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观察,下笔时可以先写雨前的天气状况,再写雨中的景物,最后再写雨后的情景。

要多角度观察景物。

如果仅从正面观察景物,可能会感到无话可写。

只要变换一下立足点,改变一下观察角度,或远观,或近看,或仰视,或俯瞰……景物就会变化无穷,写来也会丰富多彩。

在多角度观察的同时,要注意观察景物的静态,又要观察景物的动态。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





立意
构思
语言
情感
描写对象清楚;景物特征鲜明。

构思精巧、新颖;条理清晰、井然。

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联想丰富。

情景交融,
不死板,
不矫情。

【文法储蓄】
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1),条理井然;
(2),有声有色;
(3),生机盎然;
(4),回味无穷;
(5),文采斐然。

【名家之言】
细节:“描写风景的时候,应该抓住琐碎的细节,把它们组织起来,让人看完以后,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那个画面。

”(屠格涅夫)
形象:“作者对山川景物的种种感受,由此得到的种种启迪、联想、思想感情上的升华,都需要凝聚在足以吸引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

”(袁鹰)
特色:“一个风景有一个特别的美,永远独立。

假若在作品中随便地写些风景,即使写得很美,也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老舍)
感受:“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

景是自然界的存在;写景,是通过作家的感受再现于作品的。

它除了自然的美外,同时包含着作家抒发感情的美。

”(碧野)
体验:“写景最好是住在那里一段时间,经历些个风晨雨夕,寒往暑来,一句话,得在认识上下一番功夫。

”(吕叔湘)。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写景的目的和意义,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的能力,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3. 通过写景练习,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写景的意义和目的2. 写景的方法和技巧3. 抓住景物特征的练习三、教学重点:1. 写景的方法和技巧2. 抓住景物特征的练习四、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2. 如何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素材(景物图片、景物描述文字等)3. 学生写作练习纸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写景的目的和意义,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的能力,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3. 通过写景练习,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写景的意义和目的a. 引导学生认识到写景的重要性,了解写景对于表达情感、描绘生活的重要性。

b. 讲解写景的作用,如培养观察力、提高表达能力等。

2. 写景的方法和技巧a. 引导学生学习写景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描述、描绘等。

b. 讲解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来写景,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抓住景物特征的练习a. 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的方法,如观察细节、感受氛围等。

b. 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三、教学重点:1. 写景的方法和技巧2. 抓住景物特征的练习四、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2. 如何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素材(景物图片、景物描述文字等)3. 学生写作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写景的感悟和体会。

2. 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写景?写景的重要性是什么?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讲解写景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认识到写景对于表达情感、描绘生活的重要性。

2. 讲解写景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描述、描绘等,并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来写景。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文档资料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文档资料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合作探究】学生自学课本148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质地以及、等方面。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按一定的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a) 。

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 。

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a) 如:、,、等。

(b)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如:先整体后局部、、、等。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3]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的景物特点。

[4]描写景物要观察细致,还要准确,注意多种手法的运用。

[5]“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还要学会。

【赏析品评】花园秋晨清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偶尔从园里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我不觉向小花园走去。

花园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像一层薄纱,把花草树木都笼罩住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有点儿清凉,有点湿润,仿佛早晨的一切都融化在这空气里了。

初升的太阳在园里洒下了一层金辉,树叶上、花瓣上,晶莹欲滴的露珠闪闪熠熠。

我不禁被这动人的景色所吸引,颇有兴致地打量起这个早已熟悉的小花园来。

花园的四周种满了四季常绿的冬青,翠绿翠绿的,给花园镶上了一道绿边,又恰似给花园扎上了一条绿色绸缎的蝴蝶结。

绿得嫩,绿得翠,绿得浓……好似一条绿色的小河,潺潺流淌。

在花园的南面,种着好多黄扬。

那是绿色的瓜子黄杨。

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像瓜子的黄扬。

也正是因为这个,人们常常把它和冬青混为一体。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 让学生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3.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景物,发现并抓住景物的特征。

2. 教学难点: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景物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景物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自己看到的景物特征。

2. 讲解:教师讲解写景的目的和意义,强调抓住景物特征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选取一个景物进行示范描写,展示如何抓住景物特征并进行描绘。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景物进行观察,尝试抓住景物特征并进行描写。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描写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选择一个景物进行描写,要求抓住景物特征,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恰当的修辞手法。

2. 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前。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景物,发现景物的特征。

2. 在示范描写时,教师要注意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恰当的修辞手法,为学生做好榜样。

3. 在学生练习描写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描写能力。

4. 作业布置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能否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2)语言是否生动、形象;(3)是否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4)描写是否有情感表达。

2. 评价方法:(1)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3)学生自我评价。

七、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他们亲身体验抓住景物特征的乐趣;2. 举办“最美景物”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3. 邀请当地作家或诗人到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写景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描写景物写作导学案

学习描写景物写作导学案

习作内容:学习描写景物学习目标: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地描写景物。

重难点:学会调动五官、运用修辞手法来写景。

第1课时一、习作题目请选择你家乡任意的美景进行多角度的描写。

要求:(1)题目自拟(如:我爱这一村乡土、充满诗意的山村、家乡的白杨树、乡间美景、村中的那条小路、陕北文化卷、新路·心路……)(2)中心明确,条理清晰。

(2)字数不少于600。

二、习作指导★欣赏优美的写景片段:1、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

夜空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

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

山,隐隐约约,像云,又像海上的岛屿,仿佛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两点嫣红的火光。

2、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

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3、老渔民的脸上挂着几道深深的岁月的沟壑。

深邃的眼神总是喜欢坚定的望着前方,偶尔被海水侵蚀了的双手搓个不停,那干涸的嘴唇还是喜欢说那两句:向前走吧,始终会看到大陆的……★请写出你所积累的一至两个精彩的写景片段: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导学案:特征写景导学目标:1.了解写景的特征;2.掌握写景的基本技巧;3.提高写景的表达能力。

导学重点:特征写景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导学难点: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导学过程: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次课学过的写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写景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二、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明确特征写景的概念:特征写景是指通过描绘景物独特的特点,使读者感受到景物的独特之美。

2.引导同学们思考与分享:什么是特征?写景时如何抓住特征来进行描写?3.给出示例: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下面的景物,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个景物的特征。

(示例景物:夕阳下的海岛,瀑布,春天的花朵)4.教师点评和解析示例:夕阳下的海岛可以描写它的金光闪耀、美丽如画;瀑布可以描写它的水流湍急、如银河倒悬;春天的花朵可以描写它的缤纷多彩、芬芳扑鼻。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给出练习题: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利用特征写景的方法,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进行描写。

2.让同学们展示作文,并进行简单点评和交流。

四、拓展与延伸(10分钟)1.分组讨论:同学们分成小组,互相交流自己的写景作品,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挑战任务:请同学们用特征写景的方法,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景物,如雷雨中的山林、雪山上的奇景等,以1200字以上进行描写。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你对特征写景的概念是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写特征写景时,你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2.教师总结:特征写景是一种突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要善于观察并抓住景物的独特之处。

六、布置作业(2分钟)1.请同学们在家里继续练习特征写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进行描写,要求1200字以上。

2.下节课请同学们带上自己的写景作品,我们将进行互评和分享。

导学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景物描写,抓住特点教案

1景物描写,抓住特点教案

景物描写,抓住特点谭礼敏教学目标:1、学会从不同角度细致观察并捕捉到景物特征。

2、根据观察的顺序和景物特点,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

3、尝试模仿和学习一些描写景物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运用比喻等方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写景。

教学难点: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技巧。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讲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看画的故事。

欧阳修得到一副画,画的是一丛牡丹,牡丹下面蹲着一只猫。

牡丹和猫都画得栩栩如生。

欧阳修知道这副画画得很好,可是看不出好在哪里,就去请教一位朋友。

那位朋友一看就连声赞叹“好画!”并且说:“这是画的正午的牡丹。

”欧阳修奇怪地问他怎么知道,他解释说:“看那画中的牡丹花瓣往四下张开,有些下垂,颜色干燥,是正午时候的花;再看那猫的眼睛,瞳孔已缩成一条直线,也是正午时候的猫的眼睛。

早上的花带有露水,花冠向中间收拢,颜色也润泽。

猫的瞳孔早晚是圆形的,到了中午才成一条直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副画的妙处在于画家表现出了正午时候花的形态、颜色和猫的瞳孔形状的特点。

写景和画画的道理是一样的。

那么,怎样写好景物呢?二、新授:怎样进行景物描写第一、仔细地观察。

(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一般说来,可以从其形状、颜色、声音、气味、质地等方面去把握。

也就是景物给你的触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带来的独特的感受。

《春》的第五自然段描写春风,就是从多角度落笔,突出春风和煦清新的特点。

先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写出了触觉方面的感受:和煦、轻柔。

再写嗅觉方面的感受:清新、湿润的空气中混合着泥土的气息、青草气味的花香。

最后写视觉和听觉感受:春风中呼朋引伴的鸟儿与轻风流水应和着,嘹亮的短笛成天响着。

本来难以捉摸的无声、无味的春风,被描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第二、有顺序地描写。

比如《春》一文,作者朱自清根据景物特点和表达主题的需要,描绘了五幅图画。

从轮廓到细部,从花草到春风春雨,从大自然的画面到人间的活动画面,安排有序,层次分明,很好地表达了作者赞美春天、憧憬未来的感情。

(2017年春季版)《写作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1

(2017年春季版)《写作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1

《写作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表达情感。

2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3 学会景物描写中突出自己的感情,做到融情于景。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融情于景。

教前说课本单元写作教学应分做两部分:一是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二是会景物描写中突出自己的感情,做到融情于景。

所谓景物描写也叫环境描写,其中包括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本课我们重点学习有关自然景物描写的一些方法。

自然景物描写一般是指描写日月星辰、草木山川、时令变化等。

绘景,必须抓住景物特征。

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

时间、地点、景物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的特征。

要写好景物的特征,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不仅如此,还要融入自己的感情。

好的景物描写应做到栩栩如声,如见如闻,情寓其里,意蕴其中。

本课就应以此为中心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当年俄国有一个文学青年写了一个短篇小说。

内容是:一个乞丐问有钱人要钱,那个有钱人就投给他一个钢崩。

其中有一句话这样写道:“他把一个钱投到乞丐的手里”。

青年把这篇文章交给了当时的大作家妥斯陀耶夫斯基。

妥斯陀耶夫斯基这样改道:“他把一个小钱向乞丐投下,钱落到地上,叮叮当当滚到乞丐的脚边。

”你说哪一句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

明确:原因有三:加了“一个小钱”;向乞丐投下,还有一段距离;发出钱滚的声音;有钱人鄙夷的神态。

作者把有钱人不愿接近他,鄙视他,贵族身份、鄙视的神态描写了出来,让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我们要的是用三言两语就能描摹出一个人物、一样景物、一个画面和意境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这种表达方式就是描写。

我们有好多同学作文中缺乏的就是描写,要么就是描写少,很概括,不生动、不具体。

今天我们就来训练描写。

作文教案1: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作文教案1: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课题:作文(一)备课人:杜永生审核人:年月日训练内容: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学习目标:.学会观察,写出个性..运用描写,突出个性.训练重点:在写作中如何将人物个性写得生动感人,又合情合理训练题目:以“他(她)是位性格地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训练时数:二教时导写过程:第一教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对《赵普》、《一面》等课文里地人物还有印象吧?这些个性鲜明地形象,得益于仔细观察与成功描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其实,大千世界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地树叶,同样社会生活中,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地独特地个性.同样是漂亮地女子,林黛玉爱哭,才气横溢,小燕子爱笑,热情仗义;同样是成功地男人,周杰伦有才华,走在时髦地前端,是新新人类地偶像,比尔盖茨有爱心,敢于倡导科技地创新,是众多企业家地梦想.每个人地个性都在他们各自地外表,语言,动作,心理等表现中得以形象地流露,这就需要我们能细致地观察和描述.今天我们地训练点就是“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自主探究,合作展示: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地引写《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思考与讨论:.怎样观察人物地特点,突出人物地个性?全面观察人物,就是从看、听、想、感四个方面入手.看,人物地外貌和神情、动作;听人物地语言和说话地语气;想,联想人物地相关资料和别人地评论;感,抒发自己地感受或评价,还可以感受揣摩人物地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观察人物,了解并写出人物个性..人物地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写出人物个性?人物地个性特点有外在地体现,也有内在地体现.外在主要表现在人物地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内在地主要表现在人地心理、品质、气质、修养等方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合作交流,明确要求:(一)指点迷津:.选定对象.最好选择有特点有个性地人物..发掘个性.研究此人地个性特点,在横线上填上概括这一特点地词语(内向、泼辣、刚强、软弱、吝啬、豪放、自私、狂暴、粗中有细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设计情节.要能生动再现主人公地性格特征,巧妙,符合生活真实..注意描写.叙述人物活动,应力求再现,充分运用描写,讲究语言生动写地人地个性特征在他地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是怎样表现出来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明确题目及要求:.补全题目,紧扣个性,写一篇记叙文..运用描写, 突出个性,力求形象生动..展开想象,情节设计、巧妙有真实感..字迹端庄, 文面清洁, 不少于字.四、自主拓展,范文引路:她是位性格独立地人我有一位堂妹,她叫安妮.也许是在旧金山住得太久,受美国生活方式地影响,安妮同我们中国女孩不一样.尽管从表面上看,安妮也是黄色地皮肤,大大地眼睛,乌亮润泽地头发,,以及那中国人特有地热情.但内骨子里,她与中国女孩风格大相径庭.〔抓住外貌地一致突出内在个性地独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孩子一直在父母地呵护下,不敢独立生活.而安妮不是这样,这次她从美国回来,就是她独自驱车到机场;独自办理海关手续,验证护照;独自登上飞机来到中国,整个行程没有一个亲人跟随着.〔联想人物地做法突出个性〕这令我敬佩不已.我不知道:一个涉世未深,乳臭未干地小女孩,怎么会产生这样大地勇气,独自从容地穿人流,穿越太平洋,来到异地?〔适当地议论和抒情,通过自我地感受,突出人物地个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带着疑问问她,她莫名其妙地看着我,耸耸肩膀,摊开双手,认真地说:“哦,我地上帝!小孩也是人啊,我们难道不能自由地生活吗?我们难道一直需要依赖父母吗?我认为上飞机出国飞越太平洋,是一件非常美妙非常好玩地事情,它比‘彼雅娜’钢琴好玩得多了.”〔运用人物地神态和语言描写,突出个性〕天!上飞机这是冒险地事,她竟说是好玩!美国人地思想真是怪怪地.〔通过自己地感受,突出人物个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安妮地中文不是很好,平时我们交流时,她总是一半汉语语式里夹一半英语单词.这样地交流,迫使我不得不听一半揣摩一半.她爱吃中餐,对街上地小吃眼馋嘴也馋.我想给她买,可她就是不让,非要亲自购买.于是,麻烦来了,她说地话,营业员阿姨只能听懂一点点,常常是连说带比划手势,阿姨才能明白七八分.有时,实在搞糊涂了,我不得不出马做安妮地翻译.就这样,安妮还怪我多事.她得意地说,“再过两年,我还想一个人闯遍黑非洲,到那时,难道你还想做翻译?”〔观察人物地做法和语言,突出个性〕天,她胆子好大啊!〔抒发自己地感受,突出人物个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不过,我最后还是读懂了安妮.是地,人,就得培养自己地独立生活能力.安妮给我带来地最宝贵地财富,就是:人,必须具有独立地品格!〔结尾适当简洁地议论,高度肯定了安妮地独立这一个性,升华主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自主探究,立意选材:指导学生确定文章主要内容,撰写作文提纲,同桌交流一下.第二课时一、自主拓展,拟稿誊写:指导学生拟稿并誊写.二、合作展示,师生点评:注重引导,明确作文要求.三、交流合作,指导互评:.注重符号法规范批改;.改错别字、病句;。

《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教师版

《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教师版

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 使用时间: 编制: 审核人: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 小组: 姓名:______ 评价:第 1 页 共 4页 第 2页 共4页《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15分钟预习,认真阅读《小狗包弟》,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文体特点。

结合预习提示,在原文中勾画、圈点、标注。

2.25分钟完成课内探究案,要认真审题,规范作答,保证质量。

【学习目标】1.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景物;2.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 3.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的方法。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前积累:读读记记写写,完成下面知识的积累。

1. 什么是景物特征呢?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

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

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

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2、景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 (1)抓住景物的特征 认真观察,抓住特点 (2)要选好观察的角度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

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

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而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这是指空间的变换。

还可以时间的变化或游览的先后为顺序。

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

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3)安排好描写的顺序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

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做游览顺序。

初中语文《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初中语文《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精彩开篇词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教学过程一、文题展示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围绕家乡的建筑特色或者某个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

不少于500字。

二、写作导航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

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是不是使读者得到了具体而明确的认识。

那么,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呢?首先,细致观察。

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才能将事物了解得清楚。

其次,查阅资料。

我们不可能事事亲身经历,而说明文又要求特征准确、材料翔实,这就需要查阅有关的资料,靠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来印证。

最后,学会比较。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特点,即使是同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

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

抓住事物的特征,就是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

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在同别的事物相比较中显示出来的。

如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中国是一个大国,可以将中国与法国比,有17个法国大;与日本比,有25个日本大;相当于整个欧洲……这样一比较,既具体生动,又有说服力。

总之,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方面靠亲身实践、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向书本和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还要周密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文导学案
日期:_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 组别:______ 评价:_________
【训练目标】
学会观察生活,初步掌握写景的一般方法。

【训练重点】
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作前准备】
选择一处熟悉的景点,细心观察,收集写作素材
【作文要求】
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篇文章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147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解决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课中交流】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a)定点观景。

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

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a)空间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
[3]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季节相同的不同地域,景物的特点也大有差别,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

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有这样的体会,他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呢,荷叶纵然还在,绝不会是“无穷碧”了。

我们刚刚读过的第四单元一组课文,分别写了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不同特点,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夏天,“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秋天,“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矮松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朱自清在《春》中表现了南方春风温暖、和煦的特点,而林斤澜的《春风》则绘出了北方春风的粗犷、壮美。

[4]描写景物要观察细致,还要用词准确,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要写好景物,仅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够,发现了景物的特点并不等于能把这些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因此,我们在注意观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的同时,还应注意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

要注意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朱自清在《春》中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

[5]融情于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的感受。

朱自清在《春》中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三峡》表现了郦道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流动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力。

[6]作品欣赏
花园秋晨
清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偶尔从园里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我不觉向小花园走去。

花园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像一层薄纱,把花草树木都笼罩住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有点儿清凉,有点湿润,仿佛早晨的一切都融化在这空气里了。

初升的太阳在园里洒下了一层金辉,树叶上、花瓣上,晶莹欲滴的露珠闪闪熠熠。

我不禁被这动人的景色所吸引,颇有兴致地打量起这个早已熟悉的小花园来。

花园的四周种满了四季常绿的冬青,翠绿翠绿的,给花园镶上了一道绿边,又恰似给花园扎上了一条绿色绸缎的蝴蝶结。

绿得嫩,绿得翠,绿得浓……好似一条绿色的小河,潺潺流淌。

在花园的南面,种着好多黄扬。

那是绿色的瓜子黄杨。

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像瓜子的黄扬。

也正是因为这个,人们常常把它和冬青混为一体。

经过园丁的精心修剪,这些黄杨显得十分美观、整齐,有球形的,也有圆锥形的。

在花园的东边,放着四盆睡莲。

那是几个褐色的大瓷缸,缸壁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翩翩浮莲的精美图案。

缸里盛着一坛明净如镜的清水,一朵朵嫩绿色的睡莲轻盈而又悠然地漂浮在水面上,很是可爱!瞧,那些莲叶既像小孩张开的手掌,娇滴滴的;又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静静地躺着。

这时,一条红色的小金鱼,悠闲地摇摆着尾巴,向水面游来;与此同时,顺着莲叶,一颗晶莹的露珠刚巧落在了水面上,圆一圈一圈地扩展开去,好看极了。

这可惊动了小金鱼,它扭转身子,头也不回地向水深处游去了……
在花园的西边儿,种着数十颗柏树。

它苍劲的躯干和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使人肃然起敬。

忽然,在一片浓绿之中,一大片常春藤闯入我的眼帘。

那枝条细长而柔软,攀附着花架爬得高高的。

虽已是秋天了,它的叶子却茂密地遮住了花园的一角,保护着它下面的花和草。

花园的正中是一块小草坪。

草坪中央有一个椭圆形的花坛,花坛的四周摆着两排月季。

月季开得真旺,淡红的花瓣随风微微颤动,好像每片花瓣都各有自己的生命。

这时,我看见了一株黄色月季。

听爸爸说过,黄色月季是非常名贵的。

俗语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

今日一见,果然不假,那嫩黄色的花瓣,沐浴着阳光,闪耀着象牙般的光泽,在绿叶花丛
中,亭亭玉立,高傲地昂着头,似乎不屑光顾别人一眼。

本文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
你认为有哪些佳词妙句值得学习?
【自主作文】请以《美丽的校园》为题,写一篇文章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