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 墙上的斑点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理解作品诗意的语言风格和精巧的结构安排;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通过“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过程探究小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理解女性作家在社会禁锢中挣扎及对自由的强烈向往。教学重点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及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教学方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质疑法。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知作者
1.情境导入。
展示毕淑敏登上北极点图片。
2016年,65岁的毕淑敏登上了北极点,站在这里四下眺望,目力所及之处皆可
以称之为南方,至此,她已经走过了全球73个国家,足迹遍布七大洲,四大洋。她说:“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好的旅行,会让人在某个时刻狂喜、悲伤、在感动袭来时滴下热泪,那是灵魂蜕变的一刻。”今天老师也要带领你们进行一场特殊的旅行,让我们随着弗吉尼亚.伍尔夫感受一次灵魂的蜕变,来学习《墙上的斑点》。
1.播放微课,了解弗吉尼亚.伍尔夫其人,把握伍尔夫小说创作的理念,以及意识流小说的表达方式。
教师补充强调:弗吉尼亚·伍尔芙(或译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早期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
其父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41年投河自尽。
内心:“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猁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痕迹吧。”
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人的意识潜流得名。它完全面向自我,重在表现人的下意识,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内心世界。
“意识流”一词是小说家亨利·詹姆士的兄弟、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指人的思想或感觉的持续流动。后来文学评论者借用该词形容现代小说中模仿这一过程的创作流派。代表作家除弗吉尼亚·伍尔夫外,还有詹姆斯·乔伊斯和多罗西·理
查逊等。意识流小说是唯我论在文学上的体现,其哲学信条是除了自我存在之外,其他任何东西都是虚的。这一信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想像的途径,借助这一途径,我们可以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哪怕是虚构的),以此摆脱以往那令人心虚的假设。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美国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法国: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感特色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小说与一般小说有什么不同之处。
2.结合课文,说说它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小说有什么不同?
⑴传统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人物:姓氏名号、服饰状貌、言谈举止、喜怒哀乐。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⑵小说的叙事人称是什么?“我”是谁?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我”应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很敏感,喜欢幻想、冥思,想像力非常丰富。
⑶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
时间:模糊、瞬间。
地点:小屋。
人物:“我”。
情节:寻找墙上的斑点是什么。
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整篇小说就像一个百无聊赖的女人坐在椅子上傻傻地瞎想,思绪飘到东飘到西,她的思绪是没有规律的,她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由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这就是意识流小说!
3.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①记录意识流程,取消故事情节。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
②直面心灵世界,淡化人物形象。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这个“我”的性别,“我”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根据我们传统的分析法来判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面;小说的结尾还出现了“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同样也不可能以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来框定他。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
③点击社会人生,叙述极具跳跃性。
1.小结:小说描写女主人公冬日里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艺术主张在这篇小说中
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作者看来,墙上的斑点究竟是什么毫无意义,它与一切具体事物的联系也不重要。真正有意义或者说至关重要的是它所激起的人的意识活动与意识反应。这实际上是在证明,人的精神活动比枯燥的现实更丰富、更生动、更重要。
2.分小组合作探究:
第一小组:这篇小说写了什么?课文中主人公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
第二小组:小说主要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找出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第三小组:这篇小说为什么这样写?
析内容
1.探究问题:这篇小说写了什么?课文中主人公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
明确:共六次。
⑴“红”的联想: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崖壁的侧坡。
⑵看到斑点好象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⑶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象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⑷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到了伦敦的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