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培训课件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培训课件

23
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更佳-2
• 低浓度美罗培南使细菌呈纺锤形变化, 而亚胺培南使细菌呈球形改变
• 形态学变化提示, 亚胺培南与铜绿 假单胞菌PBP1 和PBP2 具有较高 亲和力;美罗培南在低浓度时主要 与PBP3 相结合
• 细菌形态学变化差异, 除体现抗菌 机制不同、杀菌作用是否迅速与彻 底外, 临床还可能导致细菌释放内 毒素差异, 而内毒素的释放会导致 感染加重, 影响感染预后
A: 细菌正常生长图; B: 铜绿假单胞菌与亚胺培南作用2 h后图片;C: 铜绿假单胞菌与美罗培南作用2 h后图片
采用纸片法和标准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5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比较不同
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行为的差异
14.王进等.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碳; 青14霉(1烯2)类: 1抗35生6素- 1的36临0 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及青霉烯类主要品种
• 在欧美主要市场上市的碳青霉烯类1: – 亚胺培南: 1986 – 美罗培南: 1995 (AZ) – 厄他培南: 2001 – 多利培南: 2007(中国未上市,J&J)
• 只在区域市场上市的碳青霉烯类2: –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克倍宁): 1993(第一三共), 日本、中国、韩国 – 比阿培南: 2002,日本、中国、韩国
于美罗培南
2h45min
1h50min
时间(h)
碳青霉烯类药物可通过延长输注时间来提高抗菌活性, 而延长输注需考虑药物的稳定性
20.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碳版青社霉.2烯00类5年抗第生一素版的临床应用
21
21.Viaene E et al.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02;46(8): 2327–233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PPT演示课件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PPT演示课件

异常
异常


16
药物相互作用比较
碳青霉烯类药物(A)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厄他培南 帕尼培南 多尼培南
其他药物(B)
西司他丁 丙戊酸、双丙戊酸 更昔洛韦 丙磺舒
丙磺舒 BCG
丙磺舒 丙戊酸
倍他米隆 丙戊酸
丙磺舒 丙戊酸
作用
B抑制去氢肽酶水解A B浓度下降 A降低B作用,增加癫痫危险 A水平升高
A水平升高 B疗效降低
数肠科杆菌细菌的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仿,对
体外抗菌作用
大多数厌氧菌具很强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 相仿或略强。
屎肠球菌、耐甲氧西林药葡萄球菌对本品耐
药。
临床应用
敏感细菌所引起的血流感染、下呼吸道感染、 腹腔内感染盆腔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 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
用法用量 1~2g/日 q8h或q12h ivgtt
D类酶,又称苯唑西林水解酶(OXA)能水 解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铜 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原 因。
13
耐药机制
主动外排系统
膜孔蛋白缺失
生物被膜机制
与PBPs的亲和力 下降
铜绿假单胞菌细胞膜上的主动外排蛋白是导致铜绿 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固有或获得性多重耐 药的原因
临床应用
敏感细菌所引起的败血症、肺炎、肺部脓肿、 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二次感染、难治性膀 胱炎、肾盂肾炎、腹膜炎、妇科附件炎等
用法用量 0.6~1.2g/日 q12h ivgtt
10
厄他培南
对革兰阳性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但稍逊于亚胺培 南;对肠科杆菌细菌的抗菌活性显著优于亚胺培南; 体外抗菌 对厌氧菌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较亚胺培南略差,对 作用 艰难梭菌等梭菌属细菌抗菌活性略强于亚胺培南。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肠球菌、糖不发酵菌(铜绿 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对本品耐药。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课件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课件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肝 脏代谢,主要通过肾和
胆汁排泄。
半衰期较短,通常为1-2 小时。
抗菌 谱
革兰氏阴
肾脏毒性
02
肝脏毒性
03
血液系统毒性
04
神经系统毒性
药物相互作用
丙磺舒和别嘌醇
其他肾排泄药物
抗酸药和吸附剂
CATALOGUE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感染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课件
目 录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概述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未来展望
contents
CATALOGUE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概述
定义与特性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 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等特点。
耐药菌传播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可通过 多种途径传播,如接触传播、呼
吸道传播和消化道传播等。
耐药菌的防控措施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提高患者免疫力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CATALOGUE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使用指征与禁忌 证
使用指征
禁忌 证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禁用。 此外,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免疫 缺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也应 慎用。
THANKS
感谢观看
此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还能够增加细菌壁的自溶酶的活性,使细菌自 溶或细胞壁水解。
种类与用途
01
02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03 帕尼培南
CATALOGUE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吸收

碳青霉烯暴露后的抗生素选择策略PPT课件

碳青霉烯暴露后的抗生素选择策略PPT课件

株数 2136 2834 3037 3435 4556 5032
碳青霉烯类保持最低耐CH药ENL率I ,但近年快速升高 18
碳青霉烯暴露对患者个体生态影响
➢ 影响患者与菌群的平 衡的破坏
➢ 肠道菌群 ➢ 口咽部菌群 ➢ 皮肤菌群 ➢ 阴道菌群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01; 1: 101–114
✓耐药菌导致更多初始抗感染治疗的不合理 ✓耐药菌直接导致治疗失败,死亡率及治疗
费用上升 ✓耐药菌走向社区 ✓细菌耐药形式继续恶化 ✓针对MDR菌株治疗药物匮乏
CHENLI
9
院内革兰阴性菌的主要治疗对象
➢肠杆菌科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和肺 炎克雷伯菌,尤其是产ESBLs的菌株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主要是鲍曼不动杆菌
CHENLI
12
2013年CHINET全年耐药监测 14家医院5523株不动杆菌属细菌耐药率
➢ 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其余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均>50%
➢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CH接EN近LI 60%
13
碳青霉烯暴露
Carbapenem Exposure
➢既往90天内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使用时间定义不清晰、有研究认为使用5 天足够对患者菌群造成明显影响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
接合:从其他细菌获得 耐药质粒
转导:通过噬菌体获得 耐药基因
细菌从体外获得耐药基因,并在抗生素压力
下被筛选成为优势菌 CHENLI
7
超级细菌出现
超级细菌:对大多数临床应用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 目前临床遭遇的超级细菌一般指的是“ESKAPE”
Enterococcus faecium V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 Acinetoba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课件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课件
03
长期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和继发感染。
03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耐药性
耐药机制
产生碳青霉烯酶
细菌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碳青霉烯酶,该酶能够分 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药物外排
细菌通过药物外排泵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排出细 胞外,使其无法达到有效浓度。
靶点改变
细菌通过改变抗菌药作用的靶点,使其无法与靶 点结合,从而产生耐药性。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给药时间和剂量,避免频繁更换药物。同时,密切 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在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 用药史,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发生 。
处理方法
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常见的处理方 法包括抗过敏治疗、对症治疗等。
05
04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严重烧伤后感染等 。
禁忌症
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过敏的患者禁用。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此类药物。
给药方案与注意事项
给药方案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菌类型,选择合适的碳青霉烯类抗 菌药,并制定合适的给药方案。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尿中药物的浓度较高,但部分 药物也可通过胆汁排泄。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在体内不易 发生蓄积,因此需要每日给药 1-2次。
不良反应
01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常见的有 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02
这类药物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但发生率较低。
临床应用前景
01

2023版《碳青霉稀类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ppt课件

2023版《碳青霉稀类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ppt课件

• 其中之一是标准中对于碳青霉烯 类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剂量没有做 出明确的规定,这可能导致在实际 应用中存在一定的混乱和不规范。
• 另外,标准中对于碳青霉烯类抗 生素与其他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和 配伍禁忌也缺乏系统的说明和规定 ,这可能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风 险和不确定因素。
对标准和相关政策的建议和展望
•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 握碳青霉稀类药的适应症和使用指征。
• 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耐药菌株。
•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加 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和管理。
• 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 抗生素使用和浪费。
03
标准的应用与解读
标准的解读思路
04
标准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对临床医生的指导意义
• 临床医生在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
01
征,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药物。
• 对于肠杆菌感染患者,应重视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选
02
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 标准中推荐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
03
具体的用药建议和感染防控方案。
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推动作用
和注意事项,为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更加
1
具体的指导。
• 促进了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为 临床提供了更多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2
• 标准对于规范行业行为、推动产业发展具
有积极作用,促进了抗菌药物领域的健康发
3
展。
05
标准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标准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 尽管2023版《碳青霉稀类药肠 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已经做出了 一些修改和补充,但是仍然存在一 些问题和不足。

碳青霉烯类为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的最为可靠的抗菌药课件-PPT

碳青霉烯类为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的最为可靠的抗菌药课件-PPT
抗菌药物分类
✓ß-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ß-内酰胺类、 ß-内
酰胺类/ ß-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 ✓ 喹诺酮类 ✓ 氨基糖苷类 ✓ 大环内酯类 ✓ 四环素类 ✓ 糖肽类和利奈唑胺 ✓ 克林霉素类 ✓ 硝基咪唑类 ✓ 抗真菌药物 ✓ 其他:磷霉素、氯霉素、多粘菌素、磺胺、利福平
青霉素类
7/6/2021
糖肽类和利奈唑胺
• 仅对革兰阳性菌有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天然耐药 • 利奈唑胺对衣原体属、结核分枝杆菌、巴斯德菌
属和脑膜败血黄杆菌亦有一定抑制作用。 • 口服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不吸收
,可用于艰难梭菌腹泻 • 替考拉宁不能用于颅内感染 • 利奈唑胺口服生物利用度100% • 不良反应
多粘菌素为基础的联合: 对于7天内再次行血管介入手术者、需要留置导管或导管鞘超过24小时者,则应预防用药
• 不宜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耳毒性药物、神经肌肉阻 多粘菌素+抗PA β内酰胺类+磷霉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多西环素+碳青霉烯类
滞剂或强利尿剂同用。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
G-杆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 与丙戊酸钠联用,降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
➢窄谱青霉素: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 作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类:苯唑西林、氟氯西林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对青霉素酶稳定
➢广谱青霉素类 •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部分革 兰氏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 变形杆菌) • 哌拉西林、美洛西林、替卡西林:对铜绿假单胞 菌亦有抗菌作用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8h或q6h静滴
抑制剂合剂具较高敏感性,可用于轻中度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PPT课件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PPT课件
细胞减少的发热患者,在病原体明确前,为了尽量覆盖可能的 病原菌,常作为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病原明确后可继续使 用,也可“降阶梯治疗”。 •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菌株、 产头孢菌素酶 (AmpC)菌株或同时产ESBLs及AmpC酶菌株 的感染。 • 第3、4 代头孢菌素及复方制剂疗效不理想的细菌引起的腹膜炎、 肺炎、败血症等。
0.5-1g,3-4次/日,静滴;儿 童10-20mg/kg,3-4次/日,静 滴。
本品还可肌注给药。
1.0g,1/日,静滴;肾功受损 者为每日0.5g,输注时间不少 于30min。 本品还可肌注给药
不能用含葡萄糖溶液稀释。
第15页/共22页
不良反应 • 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血液学方面的嗜酸性细
用法用量
轻度感染每6小时 250mg;中度感染每6-8 小时500mg;严重感染 1g,q8h日最高剂量4g ;儿童12.5mg/kg,
0. 5g,q12h,静滴;重
症及难治性感染增至 1g,q12h,静滴,日 最高剂量2g,每次静 滴需30min以上;儿童 10-20mg/kg,2-4次/ 日,静滴
第9页/共22页
与内毒素的关系 • 该类药物可诱导细菌产生内毒素,其诱导作用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作用点相关。 • 亚胺培南作用于PBP2,只诱导少量内毒素释放。 • 美罗培南与帕尼培南作用于PBP2与PBP3,诱导内毒素释放水平高于亚胺
培南。 • 血循环中内毒素水平升高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恶化有关。 • 虽然机体具有清除内毒素的能力,但对一些病情危重的严重感染病人,血
第6页/共22页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物名称 亚胺培南

青霉素及碳青霉烯PPT课件

青霉素及碳青霉烯PPT课件
2.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
3.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
4.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则除上述适应证外,尚 可用于年龄在 3 个月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
【注意事项】
1.禁用于对本类药物及其配伍成分过敏的患者。
2.本类药物不宜用于治疗轻症感染,更不可作为预防用药。
青霉素不良反应
3.赫氏反应(Herxheimer reaction) 治疗梅毒和钩端螺旋体病时可 能发生赫氏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头痛,心动过速等,可能 与杀灭大量螺旋体后释放的非内毒素致热源有关
半合成青霉素分类
1.口服耐酸青霉素 2.耐酶青霉素 3.广谱青霉素 4.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 5.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
五.主要作用于G-菌的青霉素类
1.药物:美西林、匹美西林、 替莫西林。 2.特点:为窄谱抗生素,主要作用于G-菌,尤对肠杆菌科细
菌较强活性>氨苄等; 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G+菌作用
差,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不敏感。 3.美西林主要用于大肠埃希菌和某些敏感菌所致尿
路感染和伤寒治疗,匹美西林为美西林双酯化合 物可与食物同服,替莫西林对产酶或耐庆大霉素 的某些肠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
3.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肝脓肿等。
三.广谱青霉素类
1.药物:氨苄西林(ampicillin),阿莫西林, 匹氨西林
2.特点: 耐酸,不耐酶,抗菌谱广(G+菌,G-菌) 有效,G+菌作用小于PG。对产酶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无效,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3.氨苄西林为肠球菌感染的常选药物。阿莫西林 对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菌等作用强,对幽门 螺旋杆菌作用也较强,用于慢性活动性胃炎和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匹氨西林为氨苄西林双酯 化合物,在体内水解为氨苄西林,不受食物影 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应用
敏感细菌所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腹内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 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
用法用量 1.5~6g/日 q8h ivgtt
2019/9/12
可编辑
10
比阿培南
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稍逊于亚胺培南,优
于美罗培南;对肠杆科细菌抗菌活性与亚胺
体外抗菌作用
培南相仿或略强,但逊于美罗培南;对铜绿 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
2019/9/12
可编辑
8
帕尼培南
对革兰阳性菌活性略强于亚胺培南,对大多
数肠科杆菌细菌的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仿,对
体外抗菌作用
大多数厌氧菌具很强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 相仿或略强。
屎肠球菌、耐甲氧西林药葡萄球菌对本品耐
药。
临床应用
敏感细菌所引起的血流感染、下呼吸道感染、 腹腔内感染、盆腔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 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
与PBPs的亲和力 下降
2019/9/12
PBPs数量或构型发生变化时,药物不能与之结合或 结合力下降,出现细菌对药物耐药现象。
可编辑
16
抗菌活性比较
抗G+菌
亚胺培南>帕尼培南>厄他培南>美罗培南
2005年9月 日本
Tebipenem Pivoxil
2009年8月 日本
研发公司 Merck Sankyo Sumitumo Wyeth-Laderly Merck 盐野义
明治株社会
2019/9/12
4
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结构比较
carbapenem
2019/9/12
6-APA
5
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特点
泰吡培南酯
英文名称
商品名
上市时间 国家
Imipenem 泰能(复方) 1985年5月 美国
Panipenem 克倍宁(复方) 1994年3月 日本
Meropenem 美平
1995年1月 意大利
Biapenem 安信
2002年6月 日本
Ertapenem 怡万之
2002年4月 美国
Doripenem Finibax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汇报人:温新潮
2019/9/12
可编辑
1
Contents
1
发展历程
2
作用机制
3
用法用量
4
耐药机制
5 抗菌活性及药动学比较
2019/9/12
2
碳青霉烯类的发现
硫霉素
2019/9/12
可编辑
碳青霉 烯结构
3
碳青霉烯类发展
药物名称 亚胺培南 帕尼培南 美罗培南 比阿培南 厄他培南 多尼培南
用法用量 1~2g/日 q8h或q12h ivgtt
2019/9/12
可编辑
9
美罗培南
对大多数肠科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亚胺培 南强2~8倍,铜绿假单胞菌较亚胺培南强2~4 倍,本品对脆弱拟杆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 体外抗菌作用 产气芽孢梭菌以及艰难梭菌、革兰阳性厌氧 菌等大多数厌氧菌具很强抗菌活性,与亚胺 培南相仿或稍强。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本品耐药。
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肺炎、尿路感染、盆 腔感染、择期结肠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用药。
用法用量 1g/日 qd ivgtt
配伍禁忌 本品不得溶解于GS中,亦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滴注
2019/9/12
可编辑
13
适宜人群
1
多重耐药但对本类药物敏感的需氧革 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
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 染的重症患者。
2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重症感染
3 患者的经验性治疗。
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则除上
4 述适应证外,尚可用于年龄在3个月以
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
2019/9/12
14
耐药机制
2019/9/12
A类酶,活性中心为丝氨酸结构,如KPC酶 ,可被硼酸类化合物所抑制,而不被EDTA 抑制。常见的产酶细菌有肠杆科细菌。
相仿;对厌氧菌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仿。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肠球菌对本品耐药。
临床应用
敏感细菌所引起的败血症、肺炎、肺部脓肿、 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二次感染、难治性膀 胱炎、肾盂肾炎、腹膜炎、妇科附件炎等
用法用量 0.6~1.2g/日 q12h ivgtt
2019/9/12
可编辑
11
2019/9/12
抗菌谱极广
• 对绝大多数G+与G-、需氧菌与厌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对酶稳定
• 产ESBL 菌株所致严重感染的首选药
抗菌作用强
• 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属、粪肠球菌的作用优于头孢噻吩
• 对于沙雷菌属、不动杆菌、绿脓杆菌、产碱杆菌等的抗菌作用大多优于头孢他啶
• 各种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的作用优于甲硝唑、克林霉素和氯霉素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对本品耐药。
临床应用
敏感细菌所引起的腹腔内感染、下呼吸道感 染、妇科感染、败血症、泌尿生殖道感染、 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 。 不适用于脑膜炎的治疗
用法用量 1~4g/日 q6h, q8h或q12h ivgtt 严禁静脉注射
配伍禁忌 本品不宜与其他抗菌药物混合后同瓶滴注
铜绿假单胞菌细胞膜上的主动外排蛋白是导致铜绿 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固有或获得性多重耐 药的原因
Opr D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独有的外膜蛋白通道, Opr D2缺失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耐药的主要机制。
生物被膜的形成使细菌在一定程度上逃避了机体对 其的免疫杀伤作用,导致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物产生高度耐药。
2019/9/12
6
作用机制
抑制细胞壁粘 肽合成酶 (PBPs)的活性
细胞壁粘肽合 成受阻
细菌胞壁缺损
细菌
2019/9/12
细菌胞浆渗透 压改变和细胞
溶解
可编辑
菌、阴性需氧菌、厌氧菌
体外抗菌作用
及多重耐药菌均有较强抗菌活性;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黄杆菌属、
12
厄他培南
对革兰阳性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但稍逊于亚胺培 南;对肠科杆菌细菌的抗菌活性显著优于亚胺培南; 体外抗菌 对厌氧菌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较亚胺培南略差,对 作用 艰难梭菌等梭菌属细菌抗菌活性略强于亚胺培南。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肠球菌、糖不发酵菌(铜绿 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对本品耐药。
临床应用
B类酶,即金属酶,如NDM-1,该酶活性可 被EDTA所抑制,但不被硼酸类化合物所抑制 。常见的产酶细菌有铜绿假单胞菌、肠杆科 细菌、不动杆菌属。
D类酶,又称苯唑西林水解酶(OXA)能水 解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铜 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原 因。
15
耐药机制
主动外排系统 膜孔蛋白缺失 生物被膜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