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诗歌中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No.42008

隐喻(metaphor),就是利用一种概念来表达另外一种概念[1]。使用隐喻,将两种通常毫无关联的事务相提并论,是因为人们在认知领域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一些能够直接体验到的知识来理解较为抽象的、复杂的事物,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和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从而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隐喻的使用范围很广,它能够给文章特别是诗歌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隐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张力会使读者产生无尽的联想[2],这也许是隐喻更多的是出现在诗歌中的原因。

一、隐喻在中国诗歌中的运用

隐喻在中国的诗歌中早就开始普遍使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首篇中就使用了隐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雎鸠和君子,本来是毫无关联的两种事物,但诗人把他们相提并论。雎鸠求鱼是自然界中的现象,那时的人们可能对雎鸠求鱼的情景很熟悉。男子追求女子,是一种很抽象无形的东西,所以诗人就用雎鸠求鱼来比喻男女之间的追求关系。在这个隐喻中,本体是雎鸠求鱼,喻体是男子求女,两者在“求”上具有相似之处。诗人用前者来隐喻性地表达后者,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在绿草青青的小河边,一只雎鸠在河边静静的守候等着鱼儿的到来;有一位年轻少年在向自己心仪的妙龄女子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诗歌成功地从写雎鸠转化到对人的描写。类似的隐喻在中国的诗歌中比比皆是,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等。在当代,隐喻也同样使用的非常广泛。如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代表作《乡愁》,作者用隐喻的方式把乡愁写的是淋漓尽致。乡愁本来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一种心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无形之物,但作者却把无形化为有形,把抽象之物化成具体之物。于是,在诗人的笔下,乡愁就成了“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就成了“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就成了“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母亲在里头”;乡愁就成了“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较为直观的意象,也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形象,作者把它们作为隐喻的本体,代表着诗人不同阶段的乡愁。邮票代表少年时期的乡愁,船票代表青年时期的乡愁,坟墓代表着作者中年时期的乡愁,而海峡代表着暮年时期的乡愁。诗人通过隐喻,把缠绵渺茫抽象难以言表的乡愁情绪从思念的角度刻画得栩栩如生,触手可及,同时又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意境深远。

二、隐喻在外国诗歌中的运用

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也是隐喻的运用大师。她的诗歌语言朴实亲切,往往寓丰富于简单,寄深邃于清澈。她的诗歌自成一体,独放异彩。狄金森有自己独特的写作技巧和风格,其中隐喻就是她常常使用的一种写作手法。现以她的《我不能停住死亡的脚步》为例,来剖析隐喻在诗歌中的运用。艾米莉・狄金森的这首诗是描写死亡的,是她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中最著名也是最为人称道的。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别出心裁,用一个彬彬有礼的驾车人打开车门邀请对方入座和他同行的情景,写出了由生到死,由死到永生的漫长悠远的道路。车辆前进的道路也就是从早晨到黄昏的过程,是人生由童年到壮年以至暮年的生命旅程。所以在诗中,驾车人的邀请本身就是一个隐喻:某人已经濒临死亡,驾车人把他接走,让他开始他的最后的旅程,这里面蕴涵着“死亡就是离去”的意思。在艾米莉的年代,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坐上马车就意味着离开原来的地方,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在本诗中,马车就是灵车,原来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新的旅程就是走向死亡。除了驾车人和马车以外,诗中还出现了三个重要的隐喻,这三个隐喻分别属于三种类型。

第一,用植物来喻人类。只有理解了这个隐喻,才能读懂“我们经过农田,凝望五谷”。我们对植物很熟悉,知道它们是有周期性的,它们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最后会凋零,这是它们的周期特点。诗人正是利用我们对植物的熟悉,利用这一有形的具体的形象,来理解人类的特点。人类和植物一样,也是有一定生长周期的,从出生、成长、成熟到凋零,也就是从童年到青壮年、暮年以至死亡。在这一隐喻中,两者的相似之处就是生命周期,人被看作为植物,从萌芽到茁壮生长然后凋萎离开人世。诗歌的第三节中,先是“我们经过学校,值课间休息,孩子们围成圆环”,用“学校”和“孩子们”暗示人已经走过萌芽幼年时期;接着用“我们经过农田,凝望五谷”比喻人已经过了茂盛的时期,开始濒临凋萎。人类和植物一样,也会有茂盛和凋零。

第二,用一天喻一生。这种隐喻是狄金森最常使用的。作

隐喻在诗歌中的运用

韩晶

摘要:隐喻的使用范围很广,在诗歌中运用尤其普遍。通过举例分析中外诗歌中隐喻的运用,阐述了隐喻的作用。关键词:隐喻;诗歌;联想

中图分类号:I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08)04-0134-02

作者简介:韩晶(1972-),女,山东鱼台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200)外语系讲师。

收稿日期:2007-08-18

者用一天的不同时刻来比喻人的一生。出生是黎明,成熟是中午,暮年是黄昏,死之前是夜晚。明白了这一隐喻,对诗歌中的“落日”才会产生深层次的理解。“落日”可以理解为暮年。下一节中出现的“夜露招来战抖和寒冷”,同样也是隐喻,是指死亡的开始。夜露是只有晚上才会出现的,同时晚上也代表着死亡之前的那段时光,夜的寒意也就是死亡的寒意。在这个隐喻中,作者用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天的时间分割来作喻体,使读者对人生有了更好的理解。

第三,隐喻是物体的隐喻,出现在“我们暂停于一幢建筑物面前”。在这里,艾米莉用“房子”和“大地”比喻人生的终点。人都是要回家的,人最后要回的家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坟墓。人死了以后,他们都会归总到那个家中,没有任何人是能例外的。那么人最后的家是安在哪里呢?所以作者用了“地面的隆起”来暗示人是来自于大地,最终还是要回归大地,进入人的最后的一个目的地,也是人永久的家。因此在作者看来,走进坟墓,也就是到家了,永远没有别的目的地了。

这三个隐喻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作者的永生观(Immor-tality)。在作者看来,植物和昼夜都是有轮回的。植物在今年会发芽,成长,成熟然后死亡。到了明年,他们会重新开始一个轮回,又开始他们新的周期。昼夜也是一样,今天到了尽头,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虽然坟墓是人的最终的目的地,但到了那个目的地以后,人可能会有一个新的生活的开始。所以,这些隐喻都暗示了作者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人会得到永生。这也许是诗人在这首诗的第一节中会说“四轮马车上只有/我和永生”的原因。

除了这三个主要的隐喻,诗人还运用了另外一个隐喻来对死亡进行阐述。诗歌的第四节中有“蛛丝”和“薄纱”两个词,这两个词既是用来解释感觉寒冷的原因是因为穿著比较单薄,也说明死亡来临前的寒冷是无法驱散和抵抗的,更主要的是作为隐喻来描叙死亡来临以前人那种气若游丝的情景,生命如“蛛丝”和“薄纱”一样,意识逸出体外,自身形象脱离了自己的躯体,游离于空气之中。屋子的房顶就是大地的平面,而屋顶的飞檐就是墓碑,屋子的内部则为地球,人类的最终归宿就是大地[3]。人类源于大地,生命依靠大地,最后回归大地,这也是另外一个轮回在诗歌中的体现。死亡对大家来说是神秘的,不为人所知的,同时也是非常抽象的事物,但在艾米莉的笔下,死亡就是离开,是下一个轮回的开始。人生就像我们所熟悉的植物一样,也是有萌芽、成长、成熟、凋零的过程,我们必须接受这一事实,勇敢地去面对死亡。

作者通过隐喻修辞手法,构建了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场景,用驾车人的邀请隐喻死亡的到来,用植物的自然属性来喻示人的特性,用一天的光阴变迁来隐喻人生的历程,用大地来隐喻人类的归宿。这些隐喻的本体都是我们熟知的事物,用我们熟知的事物来描述我们所感到陌生的抽象的事物,这正是隐喻的作用。

罗伯特・弗罗斯特也是美国很有名望的诗人之一。《未选择的路》(TheRoadNotTaken)是弗罗斯特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诗歌的内容很简单:诗人在林中散步,他来到一个三岔路口,不知道应该选择那一条路,最后决定选择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道路,但事后他又感慨万千。这首诗歌的字面意思一目了然,然而如果仔细品味,就能发现诗歌中所涉及的主题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生道路的选择。人生是短暂的,一旦选择一条道路以后,我们就得沿着所选择的道路走下去,很难再有机会回头重新选择另外的道路。诗中的道路的选择是本体,喻体却可以有很多的理解,可以是职业的选择,也可以是婚姻的选择,还可以是朋友的选择。诗歌中诗人所选择的是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能力,但诗人也流露出一种遗憾和无奈,只能走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却再也没有机会去尝试其他的道路了。诗人也许是想通过这首诗歌给人以暗示,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再左顾右盼,裹足不前。

三、隐喻使用的意义

为什么隐喻会在中外诗歌中被大量地使用呢?诗歌一般都是比较简短的,在有限的篇幅里表达思想和感受,如果再使用那种高深莫测的言语,就会加重读者理解上的负担,难以得到共鸣。这时,诗人所要做的是化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这个要求决定了隐喻在诗歌中的广泛使用。这也是隐喻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通过上面的举例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哪一首诗歌中,隐喻都是用简单直接的大家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来作为本体。如《诗经》中的“雎鸠”,《乡愁》里的“船票”和“坟墓”,艾米莉诗歌中的“植物”“房子”和“大地”,弗斯特诗中的“路”,都是隐喻的本体,用来描述那些抽象的我们很难下定义的喻体。这样,通过隐喻的使用,以有形喻无形,具体喻抽象,使无形物体有形化,抽象物体具体化,丰富了诗歌的意象,营造了诗歌的意境,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同时,通过隐喻,利用人们已有的认知进行相似联系,又给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引起更加深刻和强烈的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参考文献:

[1]LakoffGeorge,TurnerMark.MorethanCoolReason:AFieldGuidetoPoeticMetaphor[M].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9.

[2]赵艳芳.认知的发展与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