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医学资料
宫颈肿瘤临床诊疗指南
![宫颈肿瘤临床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26b291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8.png)
宫颈肿瘤临床诊疗指南第一节宫颈良性肿瘤【概述】包括发生于子宫颈的良性赘生性疾病。
主要有以下类型:1.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子宫颈阴道部分鳞状上皮局限性增生,外观呈乳头状。
2.宫颈平滑肌瘤源于子宫颈部平滑肌组织或血管壁平滑肌组织的平滑肌瘤。
3.腺肌瘤由纤维结缔组织、平滑肌组织和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混合组成的瘤状赘生物。
4.血管瘤有毛细血管型和海绵状血管型。
5.其他如乳头状纤维腺瘤和绒毛状腺瘤,较为少见。
【临床表现】1.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少数发生在绝经期或老年妇女。
2.可有白带增多、颜色发黄等异常,少数患者月经量增多。
3.接触性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4.平滑肌瘤较大时可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尿频、不能憋尿或小便困难、盆腔痛、里急后重或大便变细、大便困难。
5.腺肌瘤患者可出现伴随月经周期的腹痛。
6.盆腔检查(1)子宫颈局部占位性病变:宫颈上见实性肿块,宫颈表面光滑,病变位于宫颈一侧者可致宫颈变形,形态不对称,宫颈管和外口歪曲失去正常轮廓,宫颈管展平等。
宫颈管内肌瘤可自宫颈口脱出至阴道或体外。
(2)腺肌瘤:宫颈局部可呈蓝色,有触痛。
(3)注意宫颈局部有无接触性出血。
【诊断要点】1.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
2.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宫颈肌瘤和腺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
4.鉴别诊断(1)鳞状上皮乳头状瘤需与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疣状癌相鉴别。
(2)乳头状纤维腺瘤、平滑肌瘤需与宫颈息肉、宫颈内膜息肉相鉴别。
(3)绒毛状腺瘤需与绒毛状腺癌相鉴别。
(4)腺肌瘤需与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巨大宫颈息肉相鉴别。
【治疗原则和方案】1.宫颈良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如肿瘤局部切除、子宫颈锥形切除甚至全子宫切除,手术切除即可治愈。
局限性小病灶可使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方法进行治疗。
2.宫颈良性病变有多中心发病现象,可于原发病部位或其他部位再次出现同样类型的肿瘤,这种情况多为肿瘤再发,而非肿瘤复发。
第二节宫颈上皮内瘤变【概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包括子宫颈轻度、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妇科肿瘤科普知识
![妇科肿瘤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5574f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f.png)
妇科肿瘤科普知识
1.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多发生于 30-50 岁的女性。
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可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白带增多等症状。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2. 卵巢囊肿:是卵巢内形成的囊性结构,可分为良性和恶性。
多数卵巢囊肿无症状,少数可出现下腹部不适、腹胀、月经紊乱等症状。
卵巢囊肿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3.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 40-60 岁的女性。
主要症状为接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
宫颈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
4.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
主要症状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等。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
5. 预防:妇科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预防妇科肿瘤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等。
总之,妇科肿瘤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女性朋友应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妇科肿瘤。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356502fbed5b9f3f90f1c7e.png)
妇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一.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
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无症状,仅于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时偶被发现。
2、阴道流血多数病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少数病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主要取决于肌瘤生长的部位。
3、腹部包块下腹可扪及实性肿块、不规则,特别是在膀胱充盈时腹部包块更为明显。
4、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可有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更为明显,当其感染坏死时可产生多量脓血性排液,伴有臭味。
5、压迫症状肌瘤增大时常可压迫周围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症状,尤多见于子宫体下段及宫颈部肌瘤。
压迫膀胱则产生尿频、尿急,甚至尿潴留;压迫直肠产生排便困难。
6、腰酸、下腹坠胀、腹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诉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浆膜下肌瘤帝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7、其他症状患者可伴不孕、继发贫血等8、妇科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质硬,表面呈多个球形或结节状隆起。
若为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见宫颈口或颈管内有球形实性包块突出,表面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
诊断要点1、病史及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显示子宫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肌瘤区出现圆形低回声区或近似漩涡状结构的不规则较强回声。
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
(2)诊断性刮宫:探测宫腔大小、宫腔形态及不规则突起。
并将刮取所得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并存的子宫内膜病变。
(3)宫腔镜检查:直接窥视宫腔形态,可见突出在宫腔内的肌瘤,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及原则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患者,可3-6 个月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宫颈肌瘤;5)生长迅速,可疑恶性;(2)手术方式:1)肌瘤切除术:年轻未婚或未生、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行肌瘤切除。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范本模板】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cb0253e28ea81c759f57825.png)
妇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一。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
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无症状,仅于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时偶被发现.2、阴道流血多数病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少数病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主要取决于肌瘤生长的部位.3、腹部包块下腹可扪及实性肿块、不规则,特别是在膀胱充盈时腹部包块更为明显。
4、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可有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更为明显,当其感染坏死时可产生多量脓血性排液,伴有臭味。
5、压迫症状肌瘤增大时常可压迫周围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症状,尤多见于子宫体下段及宫颈部肌瘤。
压迫膀胱则产生尿频、尿急,甚至尿潴留;压迫直肠产生排便困难。
6、腰酸、下腹坠胀、腹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诉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浆膜下肌瘤帝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7、其他症状患者可伴不孕、继发贫血等8、妇科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质硬,表面呈多个球形或结节状隆起。
若为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见宫颈口或颈管内有球形实性包块突出,表面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
诊断要点1、病史及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显示子宫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肌瘤区出现圆形低回声区或近似漩涡状结构的不规则较强回声。
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
(2)诊断性刮宫:探测宫腔大小、宫腔形态及不规则突起.并将刮取所得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并存的子宫内膜病变。
(3)宫腔镜检查:直接窥视宫腔形态,可见突出在宫腔内的肌瘤,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及原则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1、随访观察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患者,可3—6 个月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宫颈肌瘤;5)生长迅速,可疑恶性;(2)手术方式:1)肌瘤切除术:年轻未婚或未生、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行肌瘤切除。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83be3f6a6c30c2258019e18.png)
妇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一。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
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无症状,仅于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时偶被发现。
2、阴道流血多数病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少数病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主要取决于肌瘤生长的部位。
3、腹部包块下腹可扪及实性肿块、不规则,特别是在膀胱充盈时腹部包块更为明显。
4、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可有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更为明显,当其感染坏死时可产生多量脓血性排液,伴有臭味。
5、压迫症状肌瘤增大时常可压迫周围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症状,尤多见于子宫体下段及宫颈部肌瘤.压迫膀胱则产生尿频、尿急,甚至尿潴留;压迫直肠产生排便困难.6、腰酸、下腹坠胀、腹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诉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浆膜下肌瘤帝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7、其他症状患者可伴不孕、继发贫血等8、妇科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质硬,表面呈多个球形或结节状隆起。
若为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见宫颈口或颈管内有球形实性包块突出,表面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
诊断要点1、病史及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显示子宫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肌瘤区出现圆形低回声区或近似漩涡状结构的不规则较强回声。
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2)诊断性刮宫:探测宫腔大小、宫腔形态及不规则突起.并将刮取所得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并存的子宫内膜病变。
(3)宫腔镜检查:直接窥视宫腔形态,可见突出在宫腔内的肌瘤,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及原则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患者,可3-6个月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宫颈肌瘤;5)生长迅速,可疑恶性;(2)手术方式:1)肌瘤切除术:年轻未婚或未生、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行肌瘤切除。
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
![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2b515fc3186bceb19e8bb9e.png)
BD:blue dye method
ILS: intraoperative lymphoscintigraphy
• SLN为区域淋巴引流的第一站
SLN阴性,区域淋巴结阳性的可能极低
• SLN阳性则应行区域淋巴结清扫。 • SLN阴性,可否避免实施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减少清扫带来的并发症。
Terada等(Gynecol Oncol 2006)进行了一项回顾 性研究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治疗
• 治疗原则—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和激素治 疗等综合治疗 • I 期—分期手术
– – – – – 切除范围 术中剖视,冰冻病理 淋巴结切除切除指征 淋巴结切除方式 系统? 取样? 腹腔镜
子 宫 内 膜 癌 治 疗
子宫内膜癌治疗
• II期
– 广泛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腹主动脉旁 淋巴结切除/取样 – 次广泛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腹主动脉旁 淋巴结切除/取样 – 放疗后筋膜外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腹主 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取样
• • • • • 没有临床淋巴结转移证据 淋巴结可以完整切除 原发病灶没有累及尿道、肛门、阴道 肿瘤周围注射染料或示踪剂简单可行 病灶直径应小于4cm
小 结
• 关于该技术可行性的研究不断增多,有限的资料提示,SLN检测有助 于指导早期外阴癌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施行个体化治疗,减少常 规手术的并发症。 • 关于SLND(SLN detection)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目前还没有 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据。GOG和欧洲癌症治疗中心正在进行有关外 阴癌SLND 安全性的国际多中心研究。 • At present, we should consider SLN identification and biopsy as an experimental procedure in the treatment of vulvar cancer(Saito, Int J clin oncol ,2007)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7e8123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1.png)
妇科疾病临床诊疗规X和指南一.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
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无病症,仅于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时偶被发现。
2、阴道流血多数病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少数病例表现为不规那么阴道流血,主要取决于肌瘤生长的部位。
3、腹部包块下腹可扪及实性肿块、不规那么,特别是在膀胱充盈时腹部包块更为明显。
4、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可有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更为明显,当其感染坏死时可产生多量脓血性排液,伴有臭味。
5、压迫病症肌瘤增大时常可压迫周围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病症,尤多见于子宫体下段及宫颈部肌瘤。
压迫膀胱那么产生尿频、尿急,甚至尿潴留;压迫直肠产生排便困难。
6、腰酸、下腹坠胀、腹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诉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浆膜下肌瘤帝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7、其他病症患者可伴不孕、继发贫血等8、妇科检查子宫不规那么增大,质硬,外表呈多个球形或结节状隆起。
假设为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见宫颈口或颈管内有球形实性包块突出,外表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
诊断要点1、病史及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显示子宫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肌瘤区出现圆形低回声区或近似漩涡状构造的不规那么较强回声。
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
(2)诊断性刮宫:探测宫腔大小、宫腔形态及不规那么突起。
并将刮取所得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并存的子宫内膜病变。
(3)宫腔镜检查:直接窥视宫腔形态,可见突出在宫腔内的肌瘤,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及原那么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病症、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病症或近绝经期患者,可3-6 个月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病症;4)宫颈肌瘤;5)生长迅速,可疑恶性;(2)手术方式:1〕肌瘤切除术:年轻未婚或未生、希望保存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行肌瘤切除。
妇科肿瘤诊治指南
![妇科肿瘤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4fe7758866fb84ae45c8dde.png)
妇科肿瘤诊治指南妇科肿瘤(Gynecological tumors):常见的妇科肿瘤有外阴肿瘤、阴道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和输卵管肿瘤。
以子宫及卵巢肿瘤多见,外阴及输卵管肿瘤少见。
一旦患有妇科肿瘤,通常会有如下表现:⒈阴道出血要与正常月经区别。
阴道出血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不规则的出血,或排出血水,血的颜色发生改变。
⒉白带的改变。
正常白带应该是白色糊状或蛋清样,清亮、无味、量少。
当白带量增多,颜色发生改变,如浓样、血样及水样、有异味,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⒊下腹部出现肿块。
通过盆腔检查,可以触及增大的子宫及肿块。
肿块过大可以在腹部触摸到。
可能有囊性感,也可有实性感,软硬程度不同。
⒋下腹痛多为妇科疾病引起。
肿瘤可以引起下腹痛,如肿瘤蒂扭转、破裂、发生炎症、出血,出现腹水等,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痛、增大的肿瘤可以压迫肛门,有坠胀感。
5.大、小便改变:肿瘤压迫或侵袭可引起闭尿、尿频、血便甚至尿瘘或粪瘘。
这些都是妇科肿瘤常见的症状,无论出现哪些症状,或轻、或重,都要及时到医院检查,通过盆腔检查及各种不同的辅助检查基本可以判断。
妇科肿瘤病因学个体因素⒈精神因素、精神创伤、心理失衡、紧张、抑郁、暴躁等,可降低机体免疫力,使胸腺、淋巴结功能下降,能强化致癌因素,使本来被抑制的癌细胞活跃增殖。
⒉年龄:良性肿瘤一般30岁为高峰、恶性肿瘤以50岁为高峰。
⒊解剖、组织、胚胎因素、卵巢、子宫以良性肿瘤居多,而输卵管肿瘤则多为恶性。
⒋月经及内源性性激素:雌激素致癌主要在雌酮。
⒌孕产及哺乳:42%的子宫肌瘤患者、24%—69%的子宫内膜患者有不孕史。
⒍肥胖:脂肪可储存雌激素,减缓其代谢,过量的脂肪可能变为雌酮和甲基胆蒽。
体重超标15%,患子宫内膜癌危险性较常人增高3倍。
⒎机体各种功能:机体有免疫、抗肿瘤的能力。
通过基因调控可以促癌细胞凋亡,还可有旁观者效应。
⒏血型:在卵巢癌患者中,O型血占40%,A型血占44%。
妇科肿瘤诊治指南
![妇科肿瘤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4fe7758866fb84ae45c8dde.png)
妇科肿瘤诊治指南妇科肿瘤(Gynecological tumors):常见的妇科肿瘤有外阴肿瘤、阴道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和输卵管肿瘤。
以子宫及卵巢肿瘤多见,外阴及输卵管肿瘤少见。
一旦患有妇科肿瘤,通常会有如下表现:⒈阴道出血要与正常月经区别。
阴道出血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不规则的出血,或排出血水,血的颜色发生改变。
⒉白带的改变。
正常白带应该是白色糊状或蛋清样,清亮、无味、量少。
当白带量增多,颜色发生改变,如浓样、血样及水样、有异味,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⒊下腹部出现肿块。
通过盆腔检查,可以触及增大的子宫及肿块。
肿块过大可以在腹部触摸到。
可能有囊性感,也可有实性感,软硬程度不同。
⒋下腹痛多为妇科疾病引起。
肿瘤可以引起下腹痛,如肿瘤蒂扭转、破裂、发生炎症、出血,出现腹水等,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痛、增大的肿瘤可以压迫肛门,有坠胀感。
5.大、小便改变:肿瘤压迫或侵袭可引起闭尿、尿频、血便甚至尿瘘或粪瘘。
这些都是妇科肿瘤常见的症状,无论出现哪些症状,或轻、或重,都要及时到医院检查,通过盆腔检查及各种不同的辅助检查基本可以判断。
妇科肿瘤病因学个体因素⒈精神因素、精神创伤、心理失衡、紧张、抑郁、暴躁等,可降低机体免疫力,使胸腺、淋巴结功能下降,能强化致癌因素,使本来被抑制的癌细胞活跃增殖。
⒉年龄:良性肿瘤一般30岁为高峰、恶性肿瘤以50岁为高峰。
⒊解剖、组织、胚胎因素、卵巢、子宫以良性肿瘤居多,而输卵管肿瘤则多为恶性。
⒋月经及内源性性激素:雌激素致癌主要在雌酮。
⒌孕产及哺乳:42%的子宫肌瘤患者、24%—69%的子宫内膜患者有不孕史。
⒍肥胖:脂肪可储存雌激素,减缓其代谢,过量的脂肪可能变为雌酮和甲基胆蒽。
体重超标15%,患子宫内膜癌危险性较常人增高3倍。
⒎机体各种功能:机体有免疫、抗肿瘤的能力。
通过基因调控可以促癌细胞凋亡,还可有旁观者效应。
⒏血型:在卵巢癌患者中,O型血占40%,A型血占44%。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c4bc205a300a6c30c229f38.png)
妇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一.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
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无症状,仅于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时偶被发现。
2、阴道流血多数病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少数病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主要取决于肌瘤生长的部位。
3、腹部包块下腹可扪及实性肿块、不规则,特别是在膀胱充盈时腹部包块更为明显。
4、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可有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更为明显,当其感染坏死时可产生多量脓血性排液,伴有臭味。
5、压迫症状肌瘤增大时常可压迫周围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症状,尤多见于子宫体下段及宫颈部肌瘤。
压迫膀胱则产生尿频、尿急,甚至尿潴留;压迫直肠产生排便困难。
6、腰酸、下腹坠胀、腹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诉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浆膜下肌瘤帝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7、其他症状患者可伴不孕、继发贫血等8、妇科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质硬,表面呈多个球形或结节状隆起。
若为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见宫颈口或颈管内有球形实性包块突出,表面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
诊断要点1、病史及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显示子宫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肌瘤区出现圆形低回声区或近似漩涡状结构的不规则较强回声。
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
(2)诊断性刮宫:探测宫腔大小、宫腔形态及不规则突起。
并将刮取所得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并存的子宫内膜病变。
(3)宫腔镜检查:直接窥视宫腔形态,可见突出在宫腔内的肌瘤,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及原则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患者,可3-6个月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宫颈肌瘤;5)生长迅速,可疑恶性;(2)手术方式:1)肌瘤切除术:年轻未婚或未生、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行肌瘤切除。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2b6e310d0d233d4b14e69bf.png)
妇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一.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
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无症状,仅于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时偶被发现。
2、阴道流血多数病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少数病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主要取决于肌瘤生长的部位。
3、腹部包块下腹可扪及实性肿块、不规则,特别是在膀胱充盈时腹部包块更为明显。
4、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可有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更为明显,当其感染坏死时可产生多量脓血性排液,伴有臭味。
5、压迫症状肌瘤增大时常可压迫周围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症状,尤多见于子宫体下段及宫颈部肌瘤。
压迫膀胱则产生尿频、尿急,甚至尿潴留;压迫直肠产生排便困难。
6、腰酸、下腹坠胀、腹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诉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浆膜下肌瘤帝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7、其他症状患者可伴不孕、继发贫血等8、妇科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质硬,表面呈多个球形或结节状隆起。
若为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见宫颈口或颈管内有球形实性包块突出,表面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
诊断要点1、病史及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显示子宫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肌瘤区出现圆形低回声区或近似漩涡状结构的不规则较强回声。
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
(2)诊断性刮宫:探测宫腔大小、宫腔形态及不规则突起。
并将刮取所得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并存的子宫内膜病变。
(3)宫腔镜检查:直接窥视宫腔形态,可见突出在宫腔内的肌瘤,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及原则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患者,可3-6个月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宫颈肌瘤;5)生长迅速,可疑恶性;(2)手术方式:1)肌瘤切除术:年轻未婚或未生、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行肌瘤切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识别SLN
通过淋巴绘图(lymphatic mapping) 的方法来识别SLN。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活性蓝染料注射 放射性活性物质示踪
异舒泛蓝(isosulfan blue)
专利蓝(patent blue violet) 亚甲蓝 (methylene blue) 放射性 99mTc标记的胶体
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术前一天行淋巴闪烁 造影,术中病灶部位注射放射性Tc-99m和蓝染 料,联合检出SLN。为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检 出率可达100%。
• 一般将病灶平分成四个象限,每个象限的边缘部 位分别注射
• 在病灶边缘注射染料或示踪剂后可显示SLN
注射位置
术中显示蓝染的淋巴结
• 淋巴管闪烁造影
– 术后放疗 – 术前放疗 – 单纯放疗
• 化疗
– 新辅助化疗 – 术后补充治疗 – 放化疗 – 复发
外阴癌浸润癌手术
• 微小浸润癌—扩大局部切除术(wide local excision)
– 神经、血管侵犯—更广泛切除 – 通常不需要切除腹股沟淋巴结
• 早期外阴癌—根治性局部切除术( radical local excision )
外阴癌SLN
• 外阴癌的SLN为腹股沟淋巴结,但并非全部为浅 层淋巴结。
• Rob et al(International Joural of Gynecology oncology 2019)报 道约84%的SLN位于浅层淋巴结(内侧群和中间 群) ,约16.1%的SLN位于深层淋巴结。
Rob et al, 2019
– CT/MRI – 膀胱镜、直肠镜 – 淋巴结穿刺
外阴癌
外阴癌
外阴癌-治疗
• VIN处理
– VIN1
• 观察 • 药物治疗
– VIN2/3
• 表浅上皮局部切除 • 激光气化或部分切除(阴蒂及小阴唇受累) • 外阴皮肤切除术
外阴癌浸润癌处理
• 原则-首选手术,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 • 手术 • 放疗
原发灶处理
晚期外阴癌浸润癌处理
无法手术—根治性放化疗
外阴黑色素瘤
• 分期参照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 盟(UICC)制定的分期系统
• 治疗原则同其他外阴恶性肿瘤,手术倾向于更 为保守
• 淋巴结切除的意义还有争议 • 术后辅助治疗首选免疫治疗,如卡介苗、
alpha-干扰素13 • 对化疗不敏感,一般用于晚期姑息治疗
作者
方法 病例数 阳性率(%) 阴性预测值
Levenback(2019) BD
52
Molpus(2019 )
ILS +BD
11
Tavares (2019) ILS +BD
15
Sliutz (2019)
ILS +BD
26
Boran (2019)
ILS
10
Moore (2019)
ILS +BD
21
Puig-Tintore (2019 )ILS +BD
• 一处大转移(>10mm) • 淋巴结囊外扩散或LVSI(+) • >=2处微小转移
– 原发病灶补充治疗-外照射
• 切缘阳性或手术切缘距肿瘤太近 • 淋巴结癌栓
晚期外阴癌浸润癌处理
• 任何治疗前先了解腹股沟淋巴结状态,外阴原发灶 处理应在腹股沟淋巴结切除之后
– 未触及可疑淋巴结—双侧腹股沟、股淋巴结切除 – 触及可疑淋巴结
100% 100% 100% 100%
83% 100% 100% 95% 100% ND 100 94% 100%
BD:blue dye method ILS: intraoperative lymphoscintigraphy
• SLN为区域淋巴引流的第一站
SLN阴性,区域淋巴结阳性的可能极低
• SLN阳性则应行区域淋巴结清扫。
26
Merisio ( 2019 ) ILS
20
Louis-Sylvestre (2019) ILS +BD
17
Vidal-Sicart ( 2019 )ILS +BD
70
Nyberg(2019)
ILS +BD
25
Rob ( 2019 )
BD
16
ILS +BD
43
88 91 100 100 100 100 96 100 100 97 100 68.8 100
联合示踪法
染料和放射性示踪联合
• 染料法:
术前5-15min注射染料, 染料沿引流的淋巴管 进入SLN使其蓝染,通过皮肤切口即可识别和摘除。 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费用低;无放射性风 险。但术中所需切口较大;SLN的检出率相对低。
• 放射性示踪法:
术前淋巴管闪烁造影(preoperative lymphoscintigraphy) 手术前一天病灶部位注射99mTc行放射性同位素连续扫描,初步 估计SLN及区域淋巴结的位置;
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
外阴癌
• 概述 • 高危因素
– HPV – 外阴慢性营养障碍 – STD – VIN – 肥胖、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免疫功
能低下
• 症状体征 • 病理诊断
– 活检组织 – 病理报告内容
• 浸润深度 • 组织学类型 • 组织学分级 • 生长方式及淋巴血管间隙受累
• 辅助检查
– 宫颈涂片/HPV-DNA – 阴道镜
术中淋巴闪烁造影(intraoperative lymphoscintigraphy) 术前90-180min再次注射,术中用手持gamma探头(handheld gamma prode)进行探测,浓聚灶高于背景10倍的可认为SLN, 此法检出率高、切口相对小。但操作相对麻烦,费用高。
• 联合法:
– 累及阴蒂,同时存在VIN – 病灶较大或病灶靠近尿道、肛门
• 更广泛手术 • 术前辅助放疗或同期放化疗
• 早期外阴癌—腹股沟、股淋巴结切除
– 同侧?双侧? – 清扫?仅切除增大淋巴结? – 切除大隐静脉和阔筋膜? – 整块切除?三切口?
早期外阴癌浸润癌手术
• 术后辅助治疗
– 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盆腔和腹股沟区放疗
• SLN阴性,可否避免实施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减少清扫带来的并发症。
Terada等(Gynecol Oncol 2019)进行了一项回顾
性研究
纳入21名患者,平均年龄为72岁,分期均为T1期 • 21名患者均接受淋巴管闪烁造影检测SLN,行SLN活检后
进行病理检查;如SLN阴性,仅接受广泛病灶切除术,如 SLN阳性则加作L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