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介绍“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有关情况

国家卫计委介绍“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有关情况

国家卫计委介绍“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有关情况

医药网2 月10 日讯 2 月8 日上午,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有关情况。

自从2015 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启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出2015-2017 年,利用三年时间,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

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构建和

谐医患关系的目标。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消息显示,截至2016 年底,全国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平均达到38.6%,同比提高6.5%。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在优化服务流程方面,截至2016 年底,1378 家医疗机构提供移动支付结算方式,同比增加710 余家;1445 家三级医院建立信息库,为患者提供信息查询和推送服务,同比增加200 余家;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平均达到38.6%,同比提高6.5%,3329 家医疗机构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有效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

在医疗质量改进方面,截至2016 年底,7700 余家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其中三级医院1953 家、二级医院5792 家,同比分别增加354 家、1229 家;所有三级医院、6000 余家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1507 家三级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临床合理用药指导。

在基层医疗创新服务模式方面,截至2016 年底,396 家医疗机构设置日间手术中心,同比增加近300 家,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达11%;6800 余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覆盖了1330 个县。

最新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市卫计委医管局: 一、改善诊疗环境方面: 就诊区域均有建筑平面图、楼层分布图,方便患者就诊;院内张贴禁止吸烟标识,并设置了吸烟区;病区卫生有专人巡查保洁;放射科设置有放射源标识;为就诊患者提供了自助预约、纸、笔、饮水、轮椅等便民设施。 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 开展了门诊、住院患者电话预约诊疗、住院工作。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各专业科室均设置有门诊,由高年资医师常年坐诊,科主任、院内专家定期出诊;制定了急救绿色通道制度,保障急救绿色通道通畅,确保急诊患者、“三无”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分区救治;加强急诊科、ICU 建设,医师、护理队伍人员固定。 三、信息化建设工作: 全院门诊、病区均实现了电子化办公,电子病历投入使用;为患者提供自助预约、检验结果自助查询、打印服务;开设了医院网站,加强对医院建设、医疗就诊信息的宣传;下一步准备开展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慢性病管理工作。 四、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工作: 患者入院时均进行住院告知、探视陪护告知签字;对危重患

及行动不便的患者均有医护人员、护工护送陪检;转院、转科患者均有信息登记、交接;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听取患者意见建议。 五、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配备符合要求,全院病区均开展了优质护理工作,并已通过验收。 六、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所有住院患者均佩戴腕带,利于身份识别;所有手术患者术前必需进行手术部位标记,在手术室进行手术安全四步核查;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达到100%;在全院开展了2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运用的管理,各种使用指标均符合要求。利于院内LED电子显示屏进行药价及各种医疗收费价格公示,接收患者监督。 七、注重医学人文关怀,促进社工志愿者工作: 全院医护人员均挂牌上岗;病房床单元之间设有隔帘,保护患者隐私。 八、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院内有专人受理投诉,有医疗纠纷防范处置流程,并有专人处理医疗纠纷;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在院内开展群防群治志愿者活动。 存在问题: 1、因病房条件限制,我院内科系列、儿科住院病房较为紧张,

2019年市卫计委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市卫计委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化医改,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我市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科学谋划“十三五”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一、“十二五”卫生计生工作成绩斐然 (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统筹推进 出台实施《关于理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实施意见》,从今年4月1日起,全市公立医院药品取消15%的加成,CT、磁共振、超声检查价格在现行基础上降低10%,适当调整和提高了诊察费、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和中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按照规定,纳入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市卫计委和市级公立医院签署医改目标责任书,将公立医院落实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施药品带量采购“三同步”、执行四项措施、建立五项制度等内容纳入综合目标考核。18年4-9月份我市公立医院总收入73915.36万元,医疗收入65391.1万元,比18年同期分别上升了10.2%和6.3%;门急诊及住院耗材费用占比9.8%,同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门急诊及住院药占比为30.6%,同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 (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 1. 提升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自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和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试点市以来,紧紧围绕流动人口享受各项服务等内容,实现了重点突破。全面整合部门资源,做好各类政策的高效衔接,积极促进流动人口在子女入学入托、劳动技能培训、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和困难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全面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工作总体水平;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计生统一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协同参与”的流动人口均等化工作体制机制。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计划总结

聊城市传染病医院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努力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就医难问题,我院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完善我院医疗服务流程、制度和设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落实制度,合理改善,提升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简化就医流程,方便患者就医,我院重点做了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改善门诊服务 1、在门诊楼门口、门诊大厅,道路两旁等醒目位置设置科室分布图,完善就诊流程引导,优化诊室布局,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做到安排合理,流程有序、连贯、便捷;开展“10米看到患者,5米露出微笑,1米提供服务”活动,实行“流动服务”制度,每天由一名专职人员,在门诊巡视,做到主动、及时服务,同时做到帮患者办理住院手续,送患者到病房,做到门诊到住院的衔接,并将服务延伸至来医院看望患者的亲朋好友,凡经门诊来看望患者的亲属,服务人员帮其查找患者住在哪个病区,并引领至病房。门诊各科室和医院网站公布专家出诊时间,全体医务人员挂牌上岗,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开设便民门诊,提供开药方、检验单、检查单等服务。急诊开辟绿色通道,24小时

接诊,对于危重病人实行先抢救后办手续,急诊内科电话: 0635-6958120,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轮椅及担架车,有担架队人员免费送患者到检查科室和住院病区。 2.保持良好就诊环境在门诊大厅设导医台,配备专职导医人员,对患者实行导诊服务,免费为患者提供开水;设有候诊区,并安装闭路电视,解决患者候诊时的等候时间,做好就诊区域卫生保洁,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就医、诊疗环境清洁、舒适、安全、有序。卫生间、坡道等特定区域设置防滑、防跌倒设施和警示标识。 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 3.提供便民服务设施. 门诊设有科室分布一览表,设有门(急)诊就诊流程图等标识,各科室分区候诊,科室设有排队叫号系统,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自动取款机等便民设施。推行便民惠民“一站式”服务大厅,为患者提供导医咨询、病历复印、预约诊疗、医保报销、健康管理等服务。开通刷卡服务,24小时办理出入院手续。收费、取药,抽血等服务窗口实行弹性开放,根据病人数量开放窗口。 (二)提高预约比例。积极开展预约诊疗,为患者提供有效、便捷的多渠道预约方式(包括电话预约、诊间预约、现场预约等)。在门诊大厅,道路两旁等多处醒目处公示全院专家简介及联系方式,各科室主任、专家手机24小时开机,接受患者健康咨询以及就诊预约,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因我院是专科医院,多为慢性病患者,故此,患

2016卫计委最新发布《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10-14 第10号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 2016年9月25日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医院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和陕西省卫计委关于印发《陕西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为人 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患沟通协调、建立健全机制、依靠科技支撑等措施,适应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优质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 自2015---2017年,用3年时间,结合我院二甲评审,努力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基本原则 (一)以质量为核心。始终坚持把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二)以问题为导向。对医疗服务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三)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实际需求出发,端正服务理念,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改造优化诊疗布局流程,落实便民惠民措施,体现人文关怀,切实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 四、组织保证 医院成立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与二甲办合署办公,**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五、实际措施 (一)加强核心制度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1、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医院、职能部门、科室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履行考核、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的职责。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至少每季度督导评价一次,职能部门每周至少深入科室检查二次,科室质控小组每月对科室医疗质量督导评价一次。 2、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危重病人抢救、会诊、手术分级管理、术前讨论、查对、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交接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等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处方合格率≥95%,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率≥90%,CT、MRI等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70%,医

卫计委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

一、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二、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 一、资源配置: 1、实际开放床位、应急扩展床位数; 2、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中:医师数、专∕兼职心理治疗师数、医疗社会工作者数、护理人员数、医技人员数)。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 二、工作负荷: 1、年门诊人次、年急诊人次。 2、年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数,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 3、年开展基层和社区公共精神卫生服务指导∕督导人次。 4、年培训综合服务医院医师以及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项目数、受训人次。 5、年纳入管理治疗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档案的患者人数。 三、治疗质量: 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2、住院治愈好转率; 3、住院患者抢救例数、死亡例数占同期住院人次的比率。 四、工作效率: 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2、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 3、床位使用率; 4、床位周转次数。 五、患者负担(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 1、门诊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2、住院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六、资产运营(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总结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总结 2020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月*日,卫计委召开今年最后一次例行发布会,就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 计划的有关进展与成效进行发布。 改善医疗服务是民生导向,是医改要求,是医疗机构的基本职责。近年来,上 海始终将改善医疗服务作为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推进医改的重要举措和行业管 理的重要内容来扎实推进,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问题为导向,改善医疗服务流程 20**年新医改启动伊始,市医改办就组织我市相关部门认真分析人民来信来访 所反映的看病就医问题,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工作的 意见和建议,共梳理了 14 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并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建立医联预约服务平台,覆盖 38 家三级医院,年预约达 1 千多万人次;建立家庭医生双向转诊预约平台,患者可 以通过家庭医生直接预约上级医疗机构的专家门诊,目前已在 65 家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开展试点。二是推行门诊一站式付费模式。覆盖 38 家三级公立医院, 并在27 家医院间实现门诊患者自助储值缴费的跨院跨行通存通用,患者排队次 数平均减少 2.8 次,候诊时间平均缩短 60 分钟。三是推行自助服务系统。开 展自助挂号、自助预约、自助充值、自助收费、自助信息查询等服务,全市已有 **%的二级甲等医疗机构、**%的三级医疗机构开展了门诊自助服务。四是推行专 病整合门诊。通过院内多专科协作解决患者在各专科间往返奔波的问题,目前已 有 24 家市级医院开设***个整合门诊,参与科室***个,年服务患者**.*万人次。 五是推行日间手术。以流程再造为重点,完善和创新日间手术集中式管理模式, 对门诊接诊、病情评估、入院手术、出院随访等环节进行无缝衔接,目前已有 28 家市级医院开展,20**年手术量达**.*万例。 二、以人文关怀为重点,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一是开展文明服务主题活动。自 20**年起开展关爱患者,从细节做起文明 服务主题活动。20**年,推出温馨环境、温馨服务、温馨检查、温馨提醒等十 条细节举措;20**年,继续凝炼出人文环境、心理疏导、情绪安抚等十条注重 人文关怀、软件建设和细节服务的举措。各项细节举措落实率达到**%以上,改

国家卫计委规定18项医疗核心制度汇总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目录 首诊负责制度 (2)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 会诊制度 (4) 分级护理制度 (6) 值班及交接班制度 (7)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9)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9) 术前讨论制度 (10)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1) 查对制度 (12)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3)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5) 新技术准入制度 (16)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17)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 (20)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24)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29)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30)

首诊负责制度 1.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或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2.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3.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4.对急、危、重症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对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报告科主任及医院主管部门及时组织相关科室医师进行会诊。 5.对危重症患者需要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 6.对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至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7.首诊医生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给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代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8.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时,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国家卫计委介绍“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有关情况

国家卫计委介绍“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有关情况 医药网2 月10 日讯 2 月8 日上午,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有关情况。 自从2015 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启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出2015-2017 年,利用三年时间,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 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构建和 谐医患关系的目标。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消息显示,截至2016 年底,全国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平均达到38.6%,同比提高6.5%。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在优化服务流程方面,截至2016 年底,1378 家医疗机构提供移动支付结算方式,同比增加710 余家;1445 家三级医院建立信息库,为患者提供信息查询和推送服务,同比增加200 余家;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平均达到38.6%,同比提高6.5%,3329 家医疗机构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有效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 在医疗质量改进方面,截至2016 年底,7700 余家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其中三级医院1953 家、二级医院5792 家,同比分别增加354 家、1229 家;所有三级医院、6000 余家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1507 家三级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临床合理用药指导。 在基层医疗创新服务模式方面,截至2016 年底,396 家医疗机构设置日间手术中心,同比增加近300 家,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达11%;6800 余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覆盖了1330 个县。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汇报材料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汇报材料 一、编制过程 在“十二五期间”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我区主要是以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等做法来巩固卫生发展成果。我们完善了以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化的医疗服务体系。但是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卫生资源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专科医院的建设还不成熟等问题。在编制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时,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规划纲要是在深化医改中为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优化配置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建立更为合理的服务体系而提出的一项区级层面的规划,有利于推动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此次编制工作是我局2015年年末卫生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首先是准备阶段,在编制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组织准备工作,局长对此次编制工作负总责,按照条线管理、各分管的同志负责规划编制的具体组织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指定联络员,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在组织准备的

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准备工作。在技术准备上,选定承办股室;制订编制方案;确定工作方法;进行培训,主要是对规划编制参与人员、各单位联络员统一进行培训,明确思路和要求。 其次是调查研究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进行资料收集、核实和整理,也是就是收集与规划密切相关的全区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现状资料;各个医疗卫生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经过多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核实,拥有完善、详实的基础资料。为了使基础数据能更充分的反映我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情况,开展“四查清、四对照”工作,要求各单位对上报的资料在一次进行核查、补充上报工作,务必保证上报资料真实,做到“实实在在摸清家底、放放心心编制规划”,与此同时,我们开展座谈会,邀请服务对象、医务工作者、医院管理人员各10人进行座谈,征求他们对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并记录在册。 然后是规划大纲编制阶段,在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工作承办股室根据《四川省2008-2020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4年修订版)主要指标的要求,在反复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全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编制形成规划大纲征求意见稿。 最后规划大纲审查阶段,规划大纲征求意见稿形成后,组织召开区级有关部门和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

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市卫计委医管局: 一、改善诊疗环境方面: 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 全院门诊、病区均实现了电子化办公,电子病历投入使用;为患者提供自助预约、检验结果自助查询、打印服务;开设了医院网站,加强对医院建设、医疗就诊信息的宣传;下一步准备开展利用微信 平台进行慢性病管理工作。 四、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工作: 患者入院时均进行住院告知、探视陪护告知签字;对危重患及行动不便的患者均有医护人员、护工护送陪检;转院、转科患者均有 信息登记、交接;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听取患者意见建议。 五、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配备符合要求,全院病区均开展了优质护理工作,并已通过验收。 六、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所有住院患者均佩戴腕带,利于身份识别;所有手术患者术前必需进行手术部位标记,在手术室进行手术安全四步核查;全院医护 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达到100%;在全院开展了2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管理工作;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运用的管理,各种使用指标均 符合要求。利于院内LED电子显示屏进行药价及各种医疗收费价格 公示,接收患者监督。 七、注重医学人文关怀,促进社工志愿者工作: 全院医护人员均挂牌上岗;病房床单元之间设有隔帘,保护患者隐私。

八、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院内有专人受理投诉,有医疗纠纷防范处置流程,并有专人处理医疗纠纷;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在院内开展群防群治志愿者活动。 存在问题: 1、因病房条件限制,我院内科系列、儿科住院病房较为紧张,增加了患者住院等候时间。 2、医师队伍人才紧缺,限制了业务发展。 3、临床路径管理率偏低。 4、只开展了电话预约,导致预约率偏低。 5、门诊病历仍为手工书写,尚未电子化。 6、尚无条件开展社工及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工作。 7、未开展门诊病种分析、患者流量分析工作。 整改措施: 1、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将门诊病历电子化;利用网站、微信等形式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提高预约率,并逐步开展分时段预约工作; 2、加强对临床路径管理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率。 3、加强人才储备及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服务能力。 4、逐步开展未开展门诊病种分析、患者流量分析工作。 寻甸县第一人民医院 2016年1月12日

卫计委提出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具体标准

卫计委提出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具体标准 5月12日,国家卫计委印发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的通知,里面提出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对于县级医院的科室设置、设备配备、医疗技术能力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要求,很多原先大家觉得只能在三级医院解决的疾病,例如,癌症根治手术,肢(指、趾)再植术、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内科治疗、静脉起搏技术、配置是心脏起搏器等技术,都被化为县级医院必须具备的医疗服务能力。按照国务院分级诊疗的规划,2017年要实现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下面是县级医院必须具备医疗服务能力表格,和这些疾病的相关的药品市场就要下沉到基层了:1.内科(1)呼吸内科1)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2)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分级与规范化治疗。3)肺炎和COPD急性加重期的病原学检查及抗感染治疗。4)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及内科治疗。5)大咯血的规范化诊疗。6)自发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的规范化诊疗。7)急、慢性呼吸衰竭的规范化诊疗。8)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9)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初步治疗与转诊。10)肺功能检查。1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2)血气及酸碱平衡检测。(2)消化内科1)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 2)急性胰腺炎的规范化诊疗。3)消化道大出血的规范化诊疗和综合抢救,包括急诊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止血药物喷洒、钛夹钳夹等止血治疗。4)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规范化诊疗。5)肝硬化并发症的规范化诊疗。6)胃癌、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临床分期及内科治疗。7)胃镜、结肠镜检查。8)规范开展内镜下取异物、内镜下息肉圈套摘除术及电灼术等治疗技术。(3)心血管内科1)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 2)心脏骤停、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危象等急危重症的急诊规范处置。3)急性心肌梗塞的规范化药物溶栓治疗。4)常见心律失常的规范化诊疗。5)高血压的诊治(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规范化治疗)。6)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规范化诊疗。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规范化诊疗。8)静脉临时起搏技术。9)埋藏式心脏起搏植入术。(4)内分泌科1)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 2)甲状腺危象、黏液性水肿昏迷、垂体危象、低血糖症、

2019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2019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3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组织制定了《2019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姬华奎汇总十大亮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3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姬华奎汇总十大亮点。 《2019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姬华奎汇总十大亮点: 十大亮点 1.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力争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 进一步扩大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比例,力争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缩短患者按预约时间到达医院后等待就诊的时间。优化预约诊疗流程,避免门诊二次预约导致重复排队的情况 2.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常态化,扩大远程医疗覆盖范围,丰富远程医疗服务内涵 a.建立远程医疗工作制度,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常态化,三级医院重点发展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和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有条件的三级医院要积极建立远程医疗中心,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服务模式,提高基层疾病诊断能力。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探索利用移动终端开展远程会诊。 b.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搭建医疗机构与患者居家的连续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提高疾病管理连续性和患者依从性。 3.大力推动结果互认制度,助力医联体发展 制订完善检查检验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广泛开展相关人员培训,提高操作和诊断水平。发挥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质控中心作用,加大医疗质量控制力度,提高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在医联体内率先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要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不断增加互认的项目和医疗机构数量。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引入第三方保险,建立起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风险共担机制,减少因互认造成的医疗纠纷和经济损失。 4.大力推进区域就诊“一卡通”,城市医疗集团崛起,力争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连续医疗服务。 大力推进区域就诊“一卡通”,整合各类就诊卡,积极推进地级市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有条件的省级行政区域实现患者就诊“一卡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统筹辖区内各医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考核指标(卫生行政部门)

附件2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 考核指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一级指标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分数指标含义 预约诊疗制度 1 平台预约功能 4 区域内信息化平台具备预约功能且覆盖超过80%的三级公立医院得满分,覆盖60%—80%的得2分,覆盖40%—59%的得1分,覆盖40%以下的不得分 检查检验结果互 认制度2 平台信息共享 功能 4 区域内信息化平台具备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 信息共享功能,未有不得分 3 检查结果互认 4 医疗机构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 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且相关医疗机构能提 供执行记录得满分;有政策无记录或有记录无政策得60%分;均 无不得分 急诊急救服务4 平台院前急救 信息共享功能 4 区域内信息化平台具备患者信息院前急救院内共享功能,未有不 得分 5 救治中心建设 情况 2 建立各种救治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 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立5项得满分, 建立4项得80%分,建立3项得60%分,建立2项得40%分,建 立1项得20%分,未建立不得分

连续医疗服务6 服务体系建立 情况 2 建立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的连续医疗服务及质控体 系满分,未有不得分 7 平台健康档案 共享功能 3 区域内信息化平台具备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得满分,未有不得 分 8 平台电子病历 共享功能 3 区域内信息化平台具备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得满分,未有不得分 互联互通9 一卡通使用 范围 4 适用范围在省级、地市级、县级、医联体内,分别得满分、80%、 60%、40%分 10 一卡通功能 范围 4 功能范围包含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每一种功 能加1分,直至满分 组织实施11 规划情况 4 有时间表和路线图得满分;时间表/路线图有1项得60%分;均 无不得分 12 满意度评价 情况 4 有满意度评价制度且将测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得满分,有评价制 度无评价结果利用得60%分,无制度不得分;需提供制度和利用 情况 13 与医改同步 推进情况 4 有成效有部署得满分,有部署成效不佳得60%分,无部署无成效 不得分;需现场汇报 14 树立典型情况 2 有典型且有区域内宣传推广措施得满分,有典型未推广得60%分, 无典型不得分;需出示典型示范实际案例,入选国家典型或接受 国家媒体宣传报道,可得附加分2分 15 宣传情况 2 当地媒体有宣传得1.2分,每增加1种宣传手段的加0.4分,直 至满分;需提供当地媒体宣传材料

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总结

XXX附属医院 2017年改善医院环境提升医疗服务 专项行动总结报告 XXX附属医院 2017年9月11日 XXX卫生计生局: 根据省卫计委召开的2017年改善医院环境提升医疗服务专项行动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突出问题为向导、坚持以服务患者为宗旨、坚持以保障质量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努力完善我院医疗服务流程、制度和设施建设。在2016年已取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全院上下一致努力,医院环境、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得到改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总结如下: 一、目前存在问题:极个别科室环境脏乱差,个别医务人员服务不热情、与患者沟通不到位、语言生硬冷、行为散慢拖;患者预约就诊率低;医院建筑布局限制,使得诊室布局优化受限。 二、应对措施: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1、坚持便捷、高效门诊布局。我院门诊一楼、二楼均

设有收费点,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门诊化验室为门诊病人设立“一站式”采血服务。提供了便民服务措施,做到有导诊服务咨询台、有候诊椅,有饮水设施、有轮椅等。 2、保持环境整洁。成立总务后勤巡查小组,对就诊区域进行不定期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成立控烟监督小组对医院范围内吸烟者进行劝阻、发现烟头及时清扫。保洁公司每天打扫,确保卫生间清洁、无味,并在相应位置铺设防滑胶垫。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改造卫生设施,清除卫生死角,整治绿地环境,努力营造洁净的卫生环境,优美的院容院貌,有序的就医秩序。 (二)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1.扩大预约比例。我院通过电话预约、网络预约、诊间预约、窗口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预约比例1%。 2.实现分时精准预约。我院门诊提供了预约变更、暂停、取消等服务。门诊及住院患者实行分时段预约率为100%。缩短就诊等待时间。 (三)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1.保证各专业出诊医师数量,使得医生有足够的诊查时间。要求限制检查出报告时间,缩短患者等候。实行电子处方,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 3.妇科门诊、针灸康复疼痛门诊、乳腺病科实行日间手术试点,目前未独立设置日间手术中心。 4.出具报告平均时间2小时,所有急诊项目均为10分钟。

药学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药学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改善医疗服务的新期待,方便广大群众看病就医、落实“三合理”规范中的合理用药,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根据市卫计委关于印发《徐州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根据《徐州市儿童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活动细则责任分工》特制订药学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创建“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为平台、以“行风细节年”为契机,努力规范“三合理”中的合理用药,力争将合理用药各项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二、具体措施 1、加强药学管理,优化药品结构,努力完成各项核心目标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要进一步加强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要充分认识实行药品网上集中采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科学评估,调整品种结构,做好不在标药品清理工作,在新一轮省标目录内执行《徐州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及时做好药品价格调整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把相关政策落实到位,真正做到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采购安全、有效、经济、方便使用的药品品种。力争网上采购金额占全部采购金额的99%以上,保证临床使用药品合格率100%。

各药房以,以“品管圈”的运作机制,持续改进并减少调剂差错的发生;继续以“细节管理年”的要求,提高药品调剂服务质量,打造儿科药学服务品牌。 2、继续加强我院抗菌药物的监控工作继续配合医务科做好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各项点评和数据统计工作,重点需放在内科病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控制上,并加大对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教育工作,力争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各项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即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大于25%,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大于50%,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大于6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大于20DDD。 3.深入落实临床药师制,加快临床药师的培养,更多参与查房并做好记录,为临床和病患提供药学咨询服务,为典型病例患儿建立药历,做好药学监护,积极参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和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配合临床搞好药学会诊工作。 同时开展特色药学服务,面向全院各临床科室,针对不同科室不同专业开展不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题巡回讲座,力争每位医师都能掌握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要点。同时加强与医务部、院感科、检验科、信息科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大培训、考核、督导检查力度,力争抗菌药物各项控制指标达标。 4、进一步提高我院制剂的质量标准 制剂室将继续根据省市药监局针对我院制剂标准提高提出的要求,依照《2010版中国药典》及《医疗机构制剂质量管理规范》完成制剂标准提高及制剂品种注册申报工作,报请医院进行制剂室改

顺义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

顺义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2017-2019年) 自《顺义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启动实施以来,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卫生资源配置水平显著改善,优质医疗资源引入情况进展顺利,社会各界反响总体良好,然而医疗卫生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短板”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太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还不太高,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促进区域卫生计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和《关于促进北京市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制定顺义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年)。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改革促发展,紧紧围绕“健康顺义”战略的实施,持续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继续深化医药卫生领域综合性改革,切实抓好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稳步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推进

区域卫生计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满足全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和健康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健康导向。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坚持公平可及。强化卫生计生服务公益性,优化资源布局和使用效率,确保居民能够公平、可靠、便利地享有卫生计生服务。 坚持改革驱动。把改革创新作为引领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源动力,探索卫生改革发展新路经,提升卫生计生治理能力。 坚持增强基层。全面提升基层诊疗服务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合理就诊格局。 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 ——提高全民卫生健康水平,打造健康顺义。创建成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辖区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期望寿命达到80.50岁,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维持在11/10万以下,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逐步将顺义打造成和谐宜居绿色生态健康区。 ——整合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完善分级诊疗。区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全区65%以上的普通

卫计委医疗服务计划

卫计委医疗服务计划

卫计委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 2015-02-05 1月28日,卫计委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行动计划明确要求“推广临床路径。大力推行临床路径,至2017年底,所有三级医院和80%的二级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三级医院50%的出院患者和二级医院7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实现患者明明白白就诊。” 计划同时还提出“加强合理用药。运用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至2017年底前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其他类别医院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指标。规范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加强临床使用干预,推行个体化用药,降低患者用药损害。” 《行动计划》全文如下: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随着医改逐步深化,根据新形势下医疗服务需求变化,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改进医疗服务流程,创新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措施,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群众路线教育,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提高社会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

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原标题:《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公布自11月1日起施行 国际在线报道:据卫计委网站消息,《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 2016年9月25日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第九条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以下称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医疗质量管理专门部门,负责本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二级以上的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以下称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医疗管理、质量控制、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学工程、信息、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临床、药学、医技等科室负责人组成,指定或者成立专门部门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或者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具体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本机构医疗质量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估以及反馈工作,定期发布本机构质量管理信息; (三)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